登陆注册
32073300000017

第17章 1994年 存在的见证

《散文与人》首次刊发“胡风骨干分子”张中晓的《无梦楼随笔》。张中晓笔记藏于何满子先生处,虽由作者生前编就,然颇杂乱,后经路莘女士重编并校正。我最早阅读全稿,从中精选近万字,编出序号发表。发稿后,作《存在的见证》一文,较早介绍张中晓的思想。

同年,作《略论秦牧》一文,发表批判性意见,刊于《文艺争鸣》杂志。

在这样的岁月中,没有任何比荆冠更可爱、更美丽的东西……

——涅克拉索夫《母亲》

1

人生苦短,竟都顽强地致力于一种保存;穷达贤愚,概莫能外。

有这样一具病弱之躯,从来未曾尝受过青春的欢乐,便已届垂暮之年。对于这生命,大约他也有着不祥的预感的吧,临出远门的时候,这样对他的父亲说道:

“父亲,我活了三十五岁,除了三本笔记,再没有什么可以存留的了。您为我好生放着,或许将来会有点用处……”

第二年,他就死掉了。

阔人保存的是权杖、华宫、珠玉,美女,甚至尸体;而他保存的,唯几个小本子而已。

2

张中晓——

倘使不是一只扭转乾坤的大手把这个名字写进一条叫作“按语”的东西中去,世界上不会有人知道他。

当然这是一种假设。倘使名字与手无关,他根本不可能成为“胡风反革命集团”的要犯,于是也就不必坐牢,不必承受后来的种种灾难;他会成为一位权威理论家,以等身著作赢得人们的妒羡。但当然,这也是一种假设。一旦脱离了人生战斗而仅仅满足于符号概念的摆弄,所谓理论家者,充其量只配是一只雄视阔步的火鸡,决不会成为鹰隼的。

3

张中晓是鹰隼。虽然失去了在世间搏击的机会,但是,他拥有另一幅天空:三个笔记本便是他的羽翼,为他留下挣扎着飞行的带血的记录。

由于在那场著名的围猎中被猝然击中,他的目光变得更加锐敏了。从地面的草丛到天际的云翳,他都逐一地搜寻过;他必须学会从风声中听到弓弦的颤响,从阳光的飞瀑中看到羽箭的闪光。他从伤口中发现世界。世界呈环形包围他,重重叠叠,他便往不同的方位切入,直达事物的内质,并从中找到一种可怕的网状的关联。形而上学在哲学家那里是一枚晶莹剔透的水晶球,而在他这里,则紧连着自身的生命,稍稍剥离,便见血肉模糊……

他喜谈政治,而且几乎一定是古代政治。在他那里,好像距古代更近一些。关于政治,所谈的范围似乎颇偏狭,完全集中到政治哲学,尤其政治道德方面。他总是不忘把政治同权力联系起来,而权力是恶的:不是强暴,就是虚伪,即所谓霸道与王道。其实,两者都是同样通过对个人自由的干预来维持“天下太平”的。他说道,政治的道德性存在于纯粹理性领域,而在实际运作中,就只余流氓的跋扈了。

至于经济方面,他极少触及,最注目的一处是:“某些经济学家的学说由于沉迷于抽象之中,忘记了人,忘记了领有并应该相授一切财富的人。”各种经济学说,无非环绕数学和逻辑推演,没有谁用如此简洁而丰饶的字眼来加以表述:人。在五十年代后期,这个批判性结论无疑具有爆炸性的力量,但是它藏在一个语言的铁壳里面,沉默至今,而仍旧无人知晓。有一个叫沙夫的东欧人,十年二十年以后,同样以“人”作为一种体系哲学的中心来建构他的理论,那结果,居然震动了大半个世界!

文化问题一样是人的问题。不同于学者的是,张中晓没有把文化看成是无所不包的自在的生成物,而是视作不同文化群体自为的和互动的过程。他特别重视国民的文化性格和文化心理。人们的恐惧、盲动、谨慎、温和、折衷、顺从等等,在他看来,都是统治集团的强迫主义和愚民政策的产物。这中间,当然也还有文人集团的参与。他对先秦诸子如申韩老庄一流的批判,用的简直是庖丁刀法,洗练而深刻。他认为,中国的古文化,无论如何智慧和高超,要害是没有通过个人,也即在于扼杀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对人是陌生的,僵硬的、死相的。

还有哲学、宗教、艺术、美,议论所及,都是历史的陈迹。一个狂热而荒芜的时代,在他的字行中间一下子跳过去了。简直不存在一点具体的面影。然而,那文字,却又都处处唤起我们关于自己的曾经活过的记忆。

对于张中晓,写作是苦难的历程,或者可以说是绝望的煎熬。不要说带着凋残的肺叶执笔,备受生理的痛苦;也不要说作为戴罪之身,十面埋伏,动辄得咎;即使历尽艰辛写将下来,结果还得像陈寅恪说的“盖棺有期,出版无日”。思想是现实的产物,它的生命,全在于参与现实的改造,而要像藏匿的文物一般等待未来的发掘,则远违了创造的初衷,失去其固有的意义了。更何况,思想过的东西未必都能写出;而写出来的思想,又往往因为要回避危险而必须锉减原来的锋芒呢!

幸好还有锋芒!

4

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生活,人是很容易堕落为兽的,像张中晓这样备受舆论的打击、镣拷的拘囚、亲人的歧视与疾病的折磨者,很难想像不会变得浮躁、乖僻、颓丧、不近人情。

然而,圣徒就是圣徒,魔鬼就是魔鬼。

他的思想确实具有火和金属的性质,但至刚至烈处,乃有水一样的至爱柔情。他爱人类,即使遭到弃绝,这份深沉的情感依然支持着他,直到生命终结。所以,他才不断重复地说到道德,说到良知,说到使命和责任。在一个陷于仇杀的时代里,有谁向我们说过这一切呢?而我们,又何曾想到过向自己和可望得救的子孙负责?

这个虔诚的道德论者,人成了他唯一的信仰。他的目光,总是犀利地穿透把人抽象化了的虚伪的群体结构而投向个人,复杂的生命个体。他谴责历史上无数显赫的帝国的罪恶,正在于它们以国家的至高无上的利益吞噬了个人的存在。他说:“一个美好的社会不是对于国家的尊重,而是来自个人的自由发展。”他对中土玄学的批判,也正因为它以一个“统一”的思想体系消灭个人自己;他认为,申韩的功利的原则是毁灭道德性的,而庄子的下贱的原则,则从另一形式放逐了道德性,结果泯灭了“人生的庄严感”。

人即个人。个人是不容亵渎的,然而竟遭到了亵渎!于是,他面壁呼吁建立“道德的民主”:在对于人性有获得个人自由的能力的基础上,关怀他人,尊重他人,以期获得基于和谐而不是基于胁迫的社会稳定性。“道德的民主”这个概念,纯属于他的创造;而作为乌托邦思想,却早已在人类的梦境中艰难辗转了几千年!

在论及“道德的民主”时,张中晓特别对“容忍”和“仁慈”作了比较。他认为,仁慈是一种恩赐,而恩赐是反道德的;容忍是人对人的关系,完全出于自由的心情。但是,主张容忍,并不排除正义的憎恶和对压力的反抗;不然,人性的道德就会变得萎软无力。事实上,多年以来,人道主义本身不就是一只极力逃避追捕的左右奔突的惊怯的兔子吗!

5

就在周围接连不断的鼓角声中,张中晓伏在黑暗里写下这一切:他的沉思,他的冥想。作为战士,他失去了战场;作为演员,他没有观众。而作为人,也不能过正常的生活,剩下的权利,就只有呼吸和思想了。

因为思想,所以活着。——这是思想者的骄傲呢,抑或思想者的悲哀?

6

我知道张中晓为什么要着意保存三个笔记本了。作为生命个体,那是思想剩下的最后的灰烬,所谓“此在”的唯一可靠的证明。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青年知识者。他纯净、正直、热情,结果因追求真理并有所泄露而罹祸。在一个高度重视意识形态的国度里,思想犯所受的惩罚,并不比政治犯或刑事犯更轻一些。只是,他没有向命运屈服;在极度艰难中,终于为自己挣到了一截短暂的生命。就凭着这惨淡的生命之光,他坚持写满了三个用碎纸片装订成册的笔记本。其实,那是三本书稿:《无梦楼文史笔记》、《狭路集》、《拾荒集》。

如果没有了这三个本子,我们知道张中晓什么呢?要彻底地消灭一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

7

我读着友人从这三个本子中编选出来的文字,如同读他生前为自己写下的墓碣文。记得其中有这样一段:

只要真正的探索过,激动过,就会在心灵中保存起来,当恶魔向你袭击,它就会进行抵抗。即使狂风和灰土把你埋没了,但决不会完全淡忘,当精神的光明来临,你的生命就会更大的活跃。

作为精神实体完成的人,他已经作出了伟大的工作。他超过了神。而神是什么呢?神不过是愚蠢的人们出于胆怯和无知,根据头人的模样虚拟出来的一个偶像罢了。

1993年秋深时

同类推荐
  • 我本是散淡的人

    我本是散淡的人

    本书收录了“找不到感觉”、“包办婚姻”、“自我革命”、“朋友就是幸福”、“好男不跟女斗”、“害怕文学”等200多篇杂文。
  • 画在京西古道

    画在京西古道

    本书收录了作者多年来刊发在文学刊物及报刊中的散文作品,全书分为行走、记忆、大医、印象、人生、纽带六个部分,在文中,作者以简洁的文字、犀利的笔触,描写了生活和工作中的美好,抨击了社会中的丑恶,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 浮生六记

    浮生六记

    本书是清朝长洲(今苏州)人沈复著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的自传体散文。内容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文字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以深情直率的笔调叙述了夫妻“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米盐之琐屑”,写出了夫妻间至诚至爱。
  • 诗无邪

    诗无邪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诗经>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
  •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Ⅱ

    《最美不过诗经2》:阅读大中国系列最新诗词力作,更严谨的解读,更感人的文笔,更耐读的故事。最唯美的诗经读本,最动人的爱情史诗。以诗词会古人,以古人读心灵,以心灵悟人生。阅读大中国系列一获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
热门推荐
  • EXO星光挚爱

    EXO星光挚爱

    “防火,防盗,防损友”可怜的宋挽佳永远意识不到这句话的重要性,所以就被悲剧的抛弃在了中国。可是因为这样也让他们平凡的人生不平凡起来。片段:沉醉在帅哥面容的陈落柒一下子被这魔音震醒,听着离自己越来越近的脚步声,感到后背一凉,瞧见前方的门大打开,再回想某帅哥的话,然后……就一把拉住帅哥和行李往里冲,可是陈落柒太心急,再加上某帅哥和某行李太大,门太小,一进去就被绊倒,而陈落柒则彪悍的“骑”在某男身上,造成了女上男下的视觉效果。
  • 智能芯片

    智能芯片

    二十二世纪初的科学技术的竞赛,导致各种灾难遍及全球,基因药水的研制成功却让动物发生异变,人类处境岌岌可危。人类建立了基地抵御那些动物猛兽。而地心的异动,却让人类不得不进行转移。而此时,外星飞碟坠毁,给人类带来了制造飞船高级科技……
  • 末日地球游戏

    末日地球游戏

    这一天里,地球这个小星球被发现,他们决定玩一个游戏,整个宇宙的各大势力都会参与下注,而地球就是整个游戏平台,地球被改造,末日来临,先是生化危机,后没还会有什么呢,嘿嘿嘿......
  • 校园之冥魂护道者

    校园之冥魂护道者

    天地初开,万物化生,人生慧,化万物之灵,其身陨灭,留有其魂,其魂浑噩,留恋生地不知归途。上古时,有冥魂护道者安抚其亡魂归于冥府,至中元,冥府门开,引渡者出,魂灯过,百里魂相随,渡鬼门,踏往生,入轮回,又一世。万物生规,末法既至,天地轮回自生其道,引魂者灭,护道者消,万物轮回皆不可察。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林城高中生林昊天生阴阳眼又奇遇《安魂秘录》传承,失传已久的冥魂护道者即将重现于校园。
  • 诸侯印

    诸侯印

    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平凡青年,穿越到这异世战国,他从乱葬坑中醒来,脚踏白骨嶙峋,横扫八荒六合……孤本布衣,躬耕于三溪,不求闻达于诸侯,但求苟全于乱世!陛下,粥凉了哦!好的!朕洗个手先……(战国,完全架空)
  • 误惹腹黑君之小姐太妖孽

    误惹腹黑君之小姐太妖孽

    她,沐梨,一代家族传人,阴晴不定,性格更是出奇古怪,邪肆张扬,却长得飘逸出尘,似仙似魔,突遭横祸,竟穿越到一座破败的小木屋,成为了陌家七小姐——陌梨。他,东宫漓墨——漓凤国的漓小王爷,性情凉薄,世人都道不好惹,衣袂飘飘,风华绝代,虽有严重洁癖,却仍桃花泛滥。当女主穿越,谁迷了谁的眼?他们又将上演怎样一场爱恨情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少年神医在都市

    少年神医在都市

    听师父说,我的身世好像有些奇怪,问了他们老人家,居然都说还没到时候告诉我,那我到底是谁呢?“凌天啊,现在你的身世还不能告诉你,你此次下山历练,等时机成熟,你自然就知道了,不过,你要记住,‘凌’不是你原来的姓..”大师父说完就看向远方,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身居深山少年受师父委托下山历练,刚走到半山腰,美女就倒在那里了。结果不救还好,救了,把自己的后半生都搭进去了..少年闯荡都市,神秘医术救死扶伤,惹来一身桃花,偏偏还很排斥...家族纷争导致灭门,我到底是谁?修炼师父传授的“御天战诀”,凌天一步步走向王者巅峰,当知道自己身世的那一刻,他自己惊呆了..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就请翻开本书吧..
  • 反穿越总局

    反穿越总局

    那些自以为聪明的穿越者,在我面前都是渣渣。(杨兴回忆录.卷首语)崇祯皇帝:朕要再整河山,再现汉唐盛世。杨兴:你快点死好吗,我快要下班了!崇祯皇帝:……杨兴:再瞪?再瞪我可揍你了,别以为换个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周节仑!ㄟ(▔▽▔ㄟ)(╯▔▽▔)╯杨玉环:同志,你能放过我吗,银家重生一次不容易。杨兴:你说话就说话,把肩膀露出来干什么?杨玉环:奴家愿意自送枕席,cosplay,sm任君差遣。杨兴一脚踹开:滚,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前世是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