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66400000034

第34章 从外行到内行——记李庆升

1949年,西南服务团文艺大队在上海大夏大学集中时,我们这群文化人来到大队部,有个穿二野黄军服的光头同志接待,他大包、小包帮着提,又打水来请我们洗脸,我们心想这个勤务兵满勤快的,也就安之若素了。隔了一天集合时发现不对了,站在台阶上向大家讲话的,就是那天被我们认作是勤务兵的,他就是文艺大队的教导员李庆升。他一口山东腔,管肥皂叫洋碱,我们许多人心中都有一句没有说出口的话,这句话就是“土八路。”十天以后的8月1日,大队在南京作从上海出发后的行军小结,李庆升不拿队员花名册,看着一个个队员,逐一的叫出名字来,112人无一差错。这下子把我们这些文化人征服了。有几个同志不无骄傲地说:“怎么样?给文艺大队派来的教导员,岂能是庸庸碌碌之辈。”

文艺大队到重庆后改为重庆市委文工团,又吸收了原演剧十二队和重庆本地话剧界的能人。李庆升任团长。建团两个多月就演出大型话剧《红旗歌》。这个戏大幕一打开就把观众看傻了,小小一个舞台变成了大厂房,纺纱机一排一排地排过去,看上去有一百多米远。有人要求上台去看看,这座舞台到底有多深。所有来看戏的文工团都说:你们进城没有几天,怎么提高得这样快。文艺大队一些同志听了这话都笑了,他们心里说,十几年来我们就是搞这个的,这是我们的老本行。李庆升脸上也泛起高兴的红晕。

《红旗歌》一炮打响。曹荻秋市长题写了“红旗剧场”四个大字,纪念《红旗歌》演出成功,把演《红旗歌》的抗建堂易名为“红旗剧场”。李庆升知人善任,这群文化人各尽其力,话剧演的好的名声传了出去,重庆观众都知道这个文工团是从西南服务团文艺大队来的。抗美援朝开始,市文工团又演了《俄罗斯问题》,刘伯承、邓小平都来看了戏,都为剧本和演出叫好。文工团又演了《保尔·柯察金》,当时人人都要学保尔的革命精神,成了干部必看、学生必看的戏。这个戏中俄罗斯的湖光山色、树林花卉,美丽如画的色彩非常逼真,像是从彩色电影中搬下来的,幕一打开,观众就看得如醉加痴。“西南第一”的盛誉自然而然地落在重庆市文工团头上来了。这没有办法,是观众的认可。李庆升的山东老战友们见了李庆升就说:“没想到你这个带民工的人,带了这样好的一个文工团,领导这么多有本事的文化人。”贺龙司令员更有意思,他向部队文工团发出“打倒市文工团”的号召。当然,这种“打倒”是要超过它的意思,要把“西南第一”这个盛誉夺到部队文工团手中来。

1951年6月,中央文化部召开全国文工团工作会议,要求大城市设剧院或剧团,要有自己的创作剧目,重庆市文工团却报不出自己的创作来。1951年10月,中共重庆市委发出指示:“市文工团必须有自己的创作,关门一年也要写出自己的剧本来。”

李庆升是个好胜的人,他不甘于在困难面前低头,完成上级交下来的任务是这样,打乒乓球、学跳交际舞也是这样。不学则已,一学必要居人之上。这时他想起以写作见长的石玺和石曼,早在一年前就下到101钢铁厂去了,从建立工会、抓特务、轧制钢轨……都参加了的,要创作必须要有生活,没错。李庆升带了导演赵锵和演员田广才直奔101厂。

在创作组五个成员中,除了李庆升,都看过或演过不少戏。这时的李庆升,连十个话剧剧本都没有看够数。创作组成立之初,他就下决心不当挂名的领导,要亲自参与实践。他当众宣布:在剧本创作上,谁的意见对就听谁的,不能官大的说了算。还有,每个人都要一个心思搞剧本,老婆、孩子、恋爱都要放在一边,星期天也不放假。私下里他和我们开玩笑地说:“你们都是灵魂,我来当工具。有我在,把茶水饭菜搞好点。”后来,他就一头扎在钢铁厂的生活中去。他先向石曼、石玺了解情况,军代表、厂长、车间主任、技术人员、老工人、新工人,他都和他们谈心。李庆升在生活中发现,来自农村的工人对钢轨轧成轧不成格外关心,对修建成渝铁路有特殊的感情。这以后,我们剧本中就有了一个淳朴憨厚的农民工人魏海清。李庆升为魏海清创造了一句台词:“解放前都是老百姓为当兵的修路,解放后当兵的为我们老百姓修路。”这句概括新旧社会大不同的形象化语言,受到评论界好评。

1952年1月4日,中共重庆市委召开常委会,市委书记张霖之、曹荻秋、王维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任白戈等到会,他们一致肯定中国工人用自己生产的钢轨修筑成渝铁路的剧本提纲,我们几位作者不论党员或非党员都列席了会议,还发了言,回来以后心中都乐滋滋的。李庆升则感到担子更沉重了,在党的会议上,他要求当时创作组的党员,一定要把剧本写好。他日以继夜地钻研剧本中的问题,直到累得不行睡着了事。每当我们觉得写出来的剧本够满意了,他要大家“自己多踢几脚”,他常说自己推翻了比让别人推翻了好。他这种思想方法确实比我们几个写剧本的高出一头。他这个外行倒成为领导我们写剧本的内行。果不其然,剧本《四十年来的愿望》上演以后大受观众欢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院长、戏剧家吴雪来渝看了演出,请中央文化部打电报,调作者到北京去,他领导的国家剧院要上演这个剧本。

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是一个老艺术家、老干部集中的演剧团体,金山、吴雪、孙维世、周来、李之华、石羽、张逸生、王班、白凌、雷平等,都是三十年代从事文艺工作的,他们又请来张光年(光未然)领导修改《四十年的愿望》,搬来中国著名的老戏剧家洪深,担任这个戏的导演。经过专家和剧组的讨论,我们带去的《四十年的愿望》演出本,一方面被誉为观众喜欢的反映我们时代的佳作,一方面被推敲得“七零八落”。戏剧专家们的意见头头是道,使我们几位作者和李庆升开阔了眼界,学得了不少写剧技巧。剧本在重新结构以后,整体是顺通流畅了,可有些本来在舞台上颇为吸引观众的戏再也用不上了,这些都来自生活,重庆上上下下的观众都为之拍巴掌的戏。更重要的是,剧本的生活气息不如原来浓烈,感染力削弱了。鱼与熊掌二者不可得兼,时间紧迫,用李庆升的话说:火烧眉毛,何去何从?

这时,老作家沙汀已从重庆调到北京来,在重庆他曾和我们一道冒酷暑、流汗水创作这个剧本。李庆升有了主意,走,找沙汀去。全体立即行动。

“我们这个戏不是在亭子间编出来的。”沙汀听完李庆升谈完这些日子的苦恼,他先激动起来:“这个剧本是从生活里沙里淘金写出来的,白戈同志和市委领导都认可了的。丢掉了这些就丢掉了这个剧本的特色。”他愈说愈不能抑制住自己:“他们是专家,我们也不是外行。”

从沙汀那里回来,李庆升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无论这个戏怎么改,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好戏不能丢,他让我这个党员先去和吴雪院长沟通。

剧院的周来,带领演员去重庆体验生活也回来了,他们看了我团《四十年的愿望》的演出,那些生活气息浓郁,受到观众欢迎的戏,他们也不愿意丢。

这样,经过几天日日夜夜的思虑,李庆升拿起笔来,不计自己文化浅陋,带头修改起剧本来,他改出来的稿子,虽然有时语法不大通顺,他的思路是对头的。经过大家再加工,剧本登上新的台阶,李庆升也受到鼓舞,到了剧本的最后两场戏,根据他的口授,经过石玺的纪录、整理,竟然可以单独成篇了。这时,我们开玩笑地对他说:“现在你是灵魂,我们是工具了。”历时半年,剧本做了五次大修改,终于被认可交付排练了。这时,我们赴京的四位作者,每个人身上都掉了几斤肉。李庆升更是两颊下陷,像只瘦猴。

1953年5月,《四十年的愿望》由青艺在北京公演。周恩来总理看后说:“这是一台歌颂中国工人阶级的好戏。”贺龙带着这个戏奔赴朝鲜演出。李庆升被吸收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

1953年,李庆升从北京回到重庆以后,立即奔赴团里另一个剧本《嘉陵江英雄歌》创作组,他和作者一起下河背纤拉船。在创作中想出来的点子,常具新意,从不在其中沽名钓誉。因此,他成为各个创作组最受欢迎的人。

当大跃进的锣鼓敲得震天响的年月里,有些剧团的领导为了响应号召,宣称一年要创作上百个剧本,还要超曹禺、赶过郭沫若。懂得了创作规律的李庆升,严峻地指出,这是吹牛。为此,他被贬为右倾,虽靠边站而不悔。但是,若是经过努力奋斗能够取胜的创作,他决不放弃机会。1964年,四川省举行话剧会演,接到通知距离会期只有三个多月的时间,有的领导认为剧本还没影子,不参加算了。他说我们有创作的实力,为什么不参加?他及时组织力量去南岸皮革厂,日夜奋战,写成剧本《比翼高飞》。

这出戏不仅在四川得奖,还演到北京,演到了东北。因此,李庆升给人的印象是,他从外行开始领导文工团,每事又都能取胜,真是新鲜事。其实,他正因为不甘于当外行,而刻苦钻研,逐步成为内行,使重庆市话剧团的创作和演出呈现了繁花似锦的景象,名列全国十个著名话剧团体之一。

李庆升在剧本创作上堪称从外行到内行的一个典范。

70年代后期几年间,李庆升调往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担任领导工作。他为全市文艺工作的发展呕心沥血,各种创作繁荣于一时,成绩卓著。这时,各种文艺家辞典、戏剧家小传纷纷来函要为他立条目,李庆升视之若浮云。各方一再函电催之,他都无片言只字寄去,一时又被视为新鲜事。他说,重庆文艺界有点成绩,上有市委领导和任白戈长期的建树,下有大家的努力,我李庆升有多少成绩好上书的。

1982年,李庆升办了离休。他由于体弱多病,常在病床上,虽然把文艺界的人和事经常系在心上,但自忖不能再贡献力量,他不愿当个空头艺术家,多次请求取消他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资格。他这种做法,有关章程上似也没有这样规定,但他这种不务虚名的精神,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庆升于1990年9月30日与世长辞,他锲而不舍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风范,是值得我们怀念、学习的。

同类推荐
  • 世界艺术典故(上)

    世界艺术典故(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粉墨留痕:新中国节目单和入场券珍藏故事

    即使不看文字,只翻阅那一张张由旧至新的节目单,新中国的演出乃至文化的发展也如同电影般幕幕现前——这本书就是一部纪录片,真实、生动、有趣。收藏者,可以按图索骥,作为鉴赏参考。演艺人,可以从观演述评中听到一位懂戏的观众的心声,设计者,可以在一张张节目单和入场券上描摹出角动心灵的下一张海报,史学家,可以从故事里读出北京甚至中国的演艺微观史,我们,最普通不过的你我,可以学着像作者一样,亲近演出艺术,享受多彩人生。
  • 世界戏剧艺术(下)

    世界戏剧艺术(下)

    这套24卷本的《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合在一起。
  •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家具鉴赏及收藏

    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古代家具鉴赏及收藏

    本书主要内容为:古代家具概述、古代家具的主流——明清家具、明代家具的收藏、清式家具的收藏、古代家具的市场现状、古代家具的辨伪与投资。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书法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书法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热门推荐
  • 楚家废柴要逆袭

    楚家废柴要逆袭

    楚荆寒,本是四大灵师家族中楚家的废物四少。楚荆寒,本是三十世纪金牌佣兵。一朝穿越,她成为了她。女扮男装,一面冷心冷情,一面温润如玉,一面邪肆狂放,千面公子只为自己而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灭他满族。“伤了我的人,尔敢?”他是荣耀战队队长——凌寒。“谁的香,迷了情。”她是香王——纯。“吸收度100%?简单。”他是丹王——楚荆寒。是谁?不重要!大家都在,就好。
  • 嫡公主:医仙转世

    嫡公主:医仙转世

    她是二十四世纪的绝世神医,一支银针,活死人,肉白骨。一夕穿越,她竟然成为嫡公主。在青罗学院她装萌妹,对谁都这般冷淡,她就是这样的一代天骄。但是他也是天之骄子,与她双双入学,同学习,同睡觉;同比赛。他与她如此亲密,却不知她竟然是女儿身。“雪儿,你骗我这件事,有什么补偿呢?”“等你打赢我的时候,再说吧。”
  • 五朝风云之这个皇帝怕老婆

    五朝风云之这个皇帝怕老婆

    帝师点化的平民女,生了富贵不可限量的儿子。将近而立之年的公爷,怕极了十几出头的小丫头老婆。这是哪个朝代的事情?哪个王朝的皇帝?怕老婆的皇帝,他就算一个。不过。这个皇帝的老婆既然能收拾得皇帝服服帖帖,那么能耐可……真正的历史上存在的事……吕文婉,杨忠
  • 希灵帝国编年史

    希灵帝国编年史

    (觉得不好可以从第二卷开始看哦~)帝国的威胁还没有完全的消失,在谁都没有注意到的地方,一个被打破的种子还是发了芽,渐渐的崛起,虚空,又是一场风暴要来临。
  • 21岁的喜欢

    21岁的喜欢

    18岁的暗恋,21岁的爱恋,十八岁,没有考好高考,也没有留住喜欢的那个人,21岁,爱恋的人光芒万丈,做过万里山河都有他,但是他却无法在我身边
  • 让你一世安稳

    让你一世安稳

    那个不太聪明的“她”,找到了自己的一世安稳
  • 穿到古代玩一玩

    穿到古代玩一玩

    我们的女猪脚本来是xx大学大二的学生,暑假时跟团去旅游,没想到却莫名其妙的穿越了,没错……就这样莫名其妙的穿越了,好在我们的女猪脚不但是个乐天派,还身怀各种绝技,于是古灵精怪的她在古代开始了她爆笑而又快乐的生活……穿到古代好好的玩一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