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22600000110

第110章 母亲架设的桥

水上勉

孩子时,母亲常领我去峡谷深处,让我坐在一件蓑衣那么大的一块小小田塍上,自己浸没在齐膝的水田里插起秧来。这峡谷,背着阴,每天的日照不过三小时。这在村里,也是块十分贫瘠的谷地,我家就在这样的山谷口。谷里也有旱地。这儿,母亲种上甘薯、萝卜之类。上那儿去,中间有条很深的小溪。上面架着桥,可每当发起了大水,就常会被冲毁,母亲就常去修桥。因为这是母亲独自干活的峡谷,没法儿去托赖那众多邻居。到那天,擅长修建寺庙和神社的木匠大伯,就必定从那儿归来,从山里砍来两根圆木,横在狭窄的小溪上,上面排好栗木板,堆上土。之后,叫我们兄弟踩结实,就成了一座坚固的红木桥了。约莫过了一年,土桥旧了些,桥边杂草丛生,杂草下,露出一排排白色缺口。后来,桥再变旧,栗木会腐烂,一看,桥的背面,竟长满了蘑菇。母亲把这些采了来,给我们做饭盒里的菜肴吃。母亲在她的一生中,把这座通向有关自己一家生计的小桥,不知修过了多少回!峡谷是常有台风经过的地区,想来也修过了十回左右吧。不论哪天架的,这座桥总是在圆木上堆着土,长起蘑菇来。

我在九岁时与母亲离别。在京都的寺院当了个小沙弥,可一想起故乡,母亲架设的桥就会在心中浮现。那座桥,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在我外出的旅途中,每当火车通过这类山谷时,依然也会浮现。啊,在日本这样的国土上,独多这样一类的深谷和山冈。无论是在青森、四国或九州,都曾见到我故乡那样的峡谷。而在那些山谷间,朝着深处去,也必然有小桥架设着。

为了微薄的收成,母亲尽心尽力架起了这座桥。这是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是性命攸关的一座桥。因此,那桥,不论修得如何简陋,可仍是美好的啊!

如今,并无须特意去鉴赏那村上华岳或富冈铁斋的名作,单看到乡村画师所绘的山水画,上面画了露出圆木缺口杂草丛生的桥,便不由得会潸然泪下。

热田的精进川上,架着一座名叫裁断桥的古桥,桥上镶着铭文的青铜葱花纹雕饰。其铭文如下:

天正十八年二月十八日,吾儿堀尾金助奉命出征小田原阵亡,年一十有八岁。相见无日,哀痛何似。今日当此桥落成,其母躬自涕泣,祈彼即身成佛。凡见此缘由人等,伏乞口诵逸岩世俊,祈求冥福,永世勿替。卅三年忌辰日敬立。

这是为随丰臣秀吉出征小田原死难的名叫堀尾金助的青年三十三周年忌辰时,其母为他施舍架成的一座桥。我为这桥落泪,是相隔很久以前的事,读者可能认为那时的我未免太多情了吧。

由虔诚的心架设的桥是美丽的。尤其是,此处裁断桥的铭文,若是日本人,我想读了是不会不为此含悲的吧。

第107父亲的形象

芥川比吕志

父亲去世时,我才八岁。在此之前不久,我刚能借助母亲或祖父的讲解,一知半解地读读父亲写的童话。不过,我并不是对故事本身有什么兴趣,而是出于孩子的好奇心理,想了解了解父亲在我颇陌生的范围里是什么形象。寄给父亲的《赤鸟》和《金星》等杂志,都用牛皮纸紧卷成筒状,撕去外面的牛皮纸时,总得留神别把其中的杂志一起撕破。杂志被卷后,纸张不能平舒,当我一页一页翻弄着这些不易翻过去的书页时,突然会现出“芥川龙之介作”的字样,这使我兴奋不已;而故事本身给我的感受,就相形见绌,像水一样淡而无味了。因为我当时还没有能力欣赏这些故事。

此外,在我溜进父亲的书房时,心里也会出现这类兴奋。父亲的书房在二楼,有八铺席大,我基本上是不去的。我从昏暗的楼梯口向上看,只能看到拉门上的半个圆窗。我感到可亲的,也就是这半个圆窗而已。有时候,我见父亲不在家,便不让任何人察觉,轻手轻脚地溜上楼去;悄悄潜入父亲的书房。这书房与家中的其他房间迥然不同。在这间书房内,有一种特别的秩序井然的感觉。一跨进书房,会感到自己也变得不同寻常了。书房的墙边虽然也放着柜子,但不像其他房间那样总是收拾得整整齐齐,而是堆着各种书籍,书籍成了房间的中心。书房中央的明亮地方铺着青色的地毯,互为直角地放着紫檀木做的小桌几和长火盆,背后的两侧堆着一些作废的草稿、炭笼、书堆、置放信件的木盒和藤的字纸篓。桌几对面放座垫的地方,很自然地形成低洼状,它给人留下了父亲已外出的气氛。墙壁处的书架上,排满了书籍,略高处的壁龛前,放着壶和盆。我记得自己总是不胜惊奇地望着这书房里丰富多彩的内容。我也总是感到这里有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香味,这是烟草香、书香以及另外什么香味的混合体。为了品尝一下阳光透过拉窗沐浴在地毯上的暖气,我有意把脚紧擦着地毯,拖行了一阵。

父亲去世后,我更加喜爱看书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渐渐能看懂父亲所写的作品了。比如那篇童话《白》,无非是一则奇妙的故事,说一只白狗变成黑狗,后来又变回白狗。但是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这是一则悲壮的故事,它是写一只胆怯的狗不拯救朋友,后来遇到了一系列痛苦的事情(当然,我领会故事的真正涵义,是很久以后的事了)。除了童话之外,我也渐渐接触父亲的其他作品。我读《孩子的病》和《蜃气楼》之类的小说,为时相当早呢。这大概是因为这些小说中写到了我所熟悉的母亲、弟弟、祖母等人物的关系吧。同时也说明我依然是想听听父亲在我所熟悉的范围里讲了些什么吧。

我小时候在圣学院附属的幼儿园里待过。对一个孩子来说,幼儿园是相当远的,我总是由祖父或女仆接送。在孩子们的接送者中,有的是坐等孩子们唱歌、游戏等活动结束后一起回家的;有的是先回家、到时再来接的;而在等着接孩子的时候,人们往往待在院子里织毛线或看书,也有人爱走到教室外的走廊上,透过玻璃窗户观看孩子们上课的情形。每到将要放学的时候,走廊上的人会越聚越多。这时,孩子们总是忍不住要往窗户外瞅瞅,于是,时常遭到老师的训斥。

圣诞节那天,我们要演圣诞剧,我饰牧羊人。我的台词只有一段:“啊,瞧那圣光,听那圣乐!大家跪下来听神的教导吧。”为了能大声地背诵出来,我努力地练习着。

一天,我们像平时一样排练着圣诞剧——五个牧羊人同羊群一起献丑、天使们翩翩起舞、三位博士登场、合唱团唱起赞美歌……排练顺次往下进行,最后,大家跟随着高声奏出的管风琴声,围成一个大圆圈,载歌载舞地前进。这时,司空见惯的教室也好像在以一定的程度旋转,总给人一种新鲜的感觉。

这天,我沉醉在这种像玩旋转木马似的兴奋中,眼前晃过弹管风琴的老师、选贴在墙上的图画、走廊上的人群、火炉、滑梯、枯了的藤蔓棚架、留声机、白色的窗帘、管风琴……这些景物随着歌声一一进入我的视线,继而一一逝去,然后再度出现。突然,父亲的面影出现在这些景物中,使我不胜吃惊。歌声仍在继续,我一面随着歌声前进一面努力回头朝窗户外的院子方向张望,但是光线不对头,玻璃窗外的景物一点看不清楚。不一会儿,我又转到了管风琴旁,能够瞧见玻璃窗外的情况了——果然是父亲!

父亲夹杂在三四个像是畏寒而挤成一排的接送者中,身子略向前倾,透过玻璃窗户望着我。在那些接送孩子的妇女中,父亲的高身材犹如鹤立鸡群,这使我感到纳闷儿:从前我怎么会没有发现这一点呢!父亲身穿黑色的和服外套,没有戴帽子。在我俩的目光碰到一起时,他轻轻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微笑。当我又转往远离院子的方向去时,我已没有什么不安,不但没有回头探望,反而有力地挥舞着手臂,大声地唱着赞美歌向前舞去。转到管风琴前,我见父亲仍在微笑,仍在向我轻轻地点头示意。

父亲的这一形象之所以会特别清晰地铭刻在我的脑际,看来是由于发生的地点和情况都很特殊的缘故吧。在平时见惯的多为妇女聚集的窗外走廊上,突然看到了父亲的身影,这是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事。在我的思想里,父亲到幼儿园来这件事本是属于不可能发生的。看来,父亲是把我在幼儿园里的形象视作他的未知世界里的儿子的形象,正如我把二楼书房里的父亲视作我的未知世界里的父亲一样。

不过仔细想想,在父亲去世后,我也屡屡经历过与此极相似的感受。我在中学求学时,从教科书上读到了父亲写的《戏作三昧》(当然,教科书上只是选录了一些章节),简直没有兴趣读第二遍。后来,我把这篇小说的全文读了,还是没有多大的感受。不料几年之后,当我第三次读它时,我总算、而且是突然在其中辨出了父亲的形象。这种情况并不限于《戏作三昧》,也并不限学生时代。时至如今,我也会在读父亲的作品中顿时领悟到那出乎我意料的心境。特别是读他的晚年作品,这种现象所在多有。

父亲的形象是客观存在的,问题是自己尚没有看到而已。

我曾同父亲一起上街散步。黄昏时的大街上,有不少衣着华丽的西洋人在漫步。父亲曾给我买过蓝色、黄色的洋蜡烛。

但是,我同父亲在轻井泽的那段没有任何家人在场的生活,父亲基本上把我丢在一旁了。而我也没有感到特别的不满,每天清晨望望笼罩着山襞并缓缓飘动的雾气,也是新鲜而有味的事。

有一天晚上,父亲对我说:

“爸爸今晚有点儿事,得出去一下。”

“到哪儿去呀?”

“同别人家的叔叔一起吃晚饭,你要听话,乖乖地待在屋里。”

我伫立在楼下房间里垂着厚质窗帘的地方。不远处有一只台球盘,三四个客人在打台球,不时传来台球撞击时发出的清脆响声。我不由得害怕起来,把已经旧了的大窗帘裹在身上,望着黑魃魃的窗外。窗外的常春藤在风中摇曳。这时,身后的台球盘那儿突然爆发出一阵笑声,使我联想起在别人家的屋子里听众多来客喧哗、大笑的情景,这同外国电影中的宴会场面十分相像。我觉得父亲也夹杂在其中大笑,不禁悲从中来,裹着窗帘,放声哭起来。因为我感到父亲离我是那样地远,我感到他同那些我根本不认识的人在一起。

当时,父亲的朋友堀辰雄闻声跑来,不放心地问我:“怎么啦?你怎么啦?”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看到父亲走进屋来。

父亲走近我身边,说道:“是爸爸不好,是爸爸不好。喏,爸爸回来了,不要再哭啦。”

父亲轻轻地拍着我的脊背,反复地说着这些话。他的脸上露着微笑。

后门被猛力推开,住在附近的叔叔直奔中庭。踏脚石绊了他的脚,他踉跄着撞在松树上,水珠像雨点似的摇落下来。叔叔踢掉脚上的木屐,性急慌忙地奔进来,一眼看到祖父从吃饭间里出来,便抱着拉门,放声大哭了。这是父亲去世的那天早晨,我首先看到的情况。

当时,我还不清楚死究竟意味着什么,我没有怎么悲恸。

从鹄沼来的外祖母在走廊上看到我,把我紧紧搂在怀里,她的脸贴近我的肩膀,说着:“小比吕,你爸爸……死了呀。”她忍泣吞声地哭了。我感到胸中像压着一块硬东西,也不明情由地泪水汪汪了。我真想说:“我难受,我要走。”于是,我推开外祖母搭上来的手,独自藏到库房的阴暗处,不准自己流泪。说真的,我并没为父亲的死感到悲恸,而是长辈的悲痛感染和影响了我。当我听到有人对我说:“你爸爸还在睡觉,你要听话呀。”我是完全信以为真的。接着,他又对别人说:“过些日子,还是把孩子带到鹄沼去吧。”

父亲躺在我的眼前(不是躺在二楼的书房里,而是躺在楼下的也是八铺席大的书房里,这间书房是后来增设的,比二楼的书房暗得多)。他安静地闭着眼,挺直身子仰卧着,不过,嘴巴张得有点儿异常。我觉得父亲这样躺着,真像个孩子。

我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这么近地看过父亲,简直是纤毫无遗。父亲呢,他也不会因为我的仔细观察而产生任何反应。当时,我见父亲胸部的衣服往上高高鼓起,心里不胜诧异。边上的人告诉我,这是因为父亲把手交叉着放在胸前的缘故。这时,我见一位身穿和服的长辈坐在父亲身边,俯首哭泣,还屡屡用手指擦拭泪水,加之父亲胸部高高鼓起的异常形态没有一丝改变,这不得不使我感到:父亲是有些不同寻常了,父亲身上是发生什么变故了。

时间过得真快,父亲去世已有十九年了,七月二十四日又将来临。父亲要是活着的话,今年是五十五岁。但我无法描绘出五十五岁的父亲该是什么模样,再说,追求这种形象又有什么用呢?田端町的老家已经不复存在,位于鹄沼的旧居,从前是:“院子角落的铁丝网里侧有好几只白色的莱克亨鸡在静静地散步”、“可以望见远处墙篱外的松树林”,现在呢,周围的房屋纷纷拔地而起,院子里种有各种蔬菜;屋内的桌几上放着父亲写下的那不会再改变的全集。

同类推荐
  • 随梦飞翔

    随梦飞翔

    改革开放伊始,语文教育百废待兴,作文图书蹒跚起步,第一代作文应运而生,暂时性地填补了作文阅读的空白。其后,以山西教育出版社“中国学生作文大全”为肇始的第二代作文图书,开辟了作文教育、阅读、研究的新局面,让无数人为之欢欣鼓舞。
  • 行走新安江·徽之味

    行走新安江·徽之味

    本书是一部徽州游记,以作者行走于新安江畔历程为线索,记录了真实的徽州,尤其收录了近200幅徽州1949年以前的珍贵老照片,当时的情与景、人与事,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是一本极具史料价值和人文价值的好书。
  • 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

    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

    二月河先生驾鹤仙去,中原文化残缺名片,华文文坛顿失一极。《二月河先生纪念文萃》由河南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国内首部缅怀二月河先生的文集,使“河风”(二月河粉丝)得到了精神慰藉。本书由南阳市作协副主席、二月河研究学会会长鲁钊主编。
  • 萧红研究七十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

    《萧红研究七十年(1911年-2011年)(套装共3卷)》是一部汇编萧红研究资料的大型工具书。是为纪念萧红诞辰一百周年,特意组织课题而编成的献礼图书之一。七十余年来研究萧红的成果,散见于大陆、台、港及海外各种报刊、图书。其资料庞杂,数量之多,难以准确统计。
  • 晚晴涓韵

    晚晴涓韵

    全诗集共分六辑。第一辑至第五辑重点抒写了在文学欣赏课和文化讲座课上学的知识和内容。如:楹联的属性和用途性质,新加坡文学的地位和成就,佛教文化和石窟的分布,《论语》、《孟子》诸子散文包含的哲理。易经和占卜,中国传统绘画之人物特色,家书的传承等。第六辑内容丰富多彩,也都是在复旦老年大学的学习生活所想、所感、所思、所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耀圣光

    天耀圣光

    “我本除魔终成魔,我本心善却杀的这万城白骨,哈哈哈。。。。。。”阜南抛下手中的千刹剑,一路向东,奔着那万宗山走去。“仙也罢,魔也罢,不为他人争天下!师叔,你们这些外人,该走了。”在他的身后,一身穿道袍白须白发略带道气的人被一柄骨剑刺穿并钉死在城墙之上,惨死。圣光大陆的圣光族族长看着阜南的身影,叹惜道:“这等待千万年的独立战争终于开始了!”
  • 梦之幽灵

    梦之幽灵

    不YY.不种马.没后宫.请不适合的勿近.勿喷.有点冷血.残酷。在一次意外中,谭志兴得到了开启人类基因奥秘的钥匙,对于在小县城的他只能慢慢摸索。直到命运的安排,让他开始改变,也逐渐开始走向神奇的世界....
  • 网游之盗神降临

    网游之盗神降临

    都市穷屌丝和兄弟一起征战游戏,赚钱,泡妞,杀尽犯我国者,保卫家园。偷尽天下财富,彰显盗贼风采,成为传奇
  • 斗罗大陆之升级无敌系统

    斗罗大陆之升级无敌系统

    本作者试试水,请体谅体谅作者,以后会出新作的
  • 绣女皇妃

    绣女皇妃

    十八岁的林玉萍是太原郡里最好的绣工,绣出的图案栩栩如生,价格也高得惊人,每绣出的作品都需要有灵感,所以她总是女扮男生去山里取景。这天她到小潭处用炭笔描绘花朵,却遇到了安逸皇爷领着侍卫来狩猎,林玉萍受了惊吓,躲在林后偷偷地观察,被安逸皇爷的英俊相貌所吸引。林玉萍被带到安逸王爷近前,林玉萍说自己是只个普通的素描的人儿,不停地向安逸皇爷讨饶,安逸皇爷仔细的看过她的锈工,表扬她绣得非常好,却猛然的发现眼前的林玉萍像极了自己死去多时的皇妃张艺红。林玉萍此时也暗生情愫,他们会有开始吗?更多精彩,尽在书中。--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蝶舞霓裳化清风

    蝶舞霓裳化清风

    她曾逗得万年寒冰的冷面雍正笑喷了茶,就连乾隆也说她是个十足十的泼辣货。哈,想她二十一世纪白领知性女,无论如何也做不来古代女子的三从四德。高兴时就大笑,委屈时便大哭,灵动真实的她却入了各位满清贵族的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哥哥你们别总是那么宠我

    哥哥你们别总是那么宠我

    这是一个生活在普通环境家庭的女孩的故事。哥哥从小就懂得保护妹妹,弟弟从小就对姐姐好,爸妈从来都对女儿有求必应。女孩爱这个家,更爱自己的哥哥弟弟和爸爸妈妈,随着初中的到来,孩子们渐渐的远离了父母,父母每个星期,就盼着孩子们回来吃口饭。女孩渐渐长大,烦恼变多,哥哥还是像以前那样对妹妹好,弟弟们还是对姐姐无条件好。这也是一个无理的女孩,长大懂事的过程。
  • 雨中行

    雨中行

    他曾说一切都会过去,却从未想过,在那一场大雨之后,他们谁都没有在遇到过生命的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