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02800000005

第5章 长期投资:看准了就要长久持有

炒股就这一招

长期投资:看准了就要长久持有

要理性投资而不要指望投机,要长线投钱而不要短期操作,这是巴菲特经常告诫投资者的炒股原则。在股神的眼中,从未看得起打一枪就跑的“游击队员”;在股神的心中,始终把长期投资视为理性炒股的不二法则。事实证明:世界巨富就是这样炼成的。

长期投资能有效地降低交易成本

经常性的交易对投资人绝没有什么好处,只是养肥了证券商而已。对于长期投者来说,交易的次数越少,就越能使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更低。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超凡脱俗

巴菲特采取长期持有其所投资股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减少缴纳科税,降低交易成本,使税后长期收益最大化。

几乎所有的投资者都要缴纳资本利得税。但资本利得税只有在投资者出售股票并且卖出的价格超过所买入的价格时才需要缴纳。因此,是否缴纳资本利得税对于投资者来说是可以选择的。投资者既可以选择卖出股票并对获得利润部分缴纳资本利得税,也可以选择不卖出股票从而不缴税。由于存在资本税收,所以,投资者在投资中需要将税收考虑在成本之内,追求税后收益的最大化。

1989年,巴菲特拿出6亿美元买下近9900万股吉列股票,并且协助吉列公司成功地抵挡住投机者的恶意收购攻势。在随后的16年中,巴菲特抱牢吉列股票,即使20世纪90年代末期吉列股价大跌引发其他大股东抛售股票时也不为所动。

巴菲特长期持有吉列股票最终得到了报偿:吉列股价因被宝洁并购而于2005年1月28日由每股5.75美元猛涨至51.60美元。

以1989年伯克希尔最初在吉列投资的6亿美元计算,这笔投资在16年中已增值至45亿美元,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14%。如果投资者在1989年拿6亿美元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现在只能拿到22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巴菲特投资收益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高出1倍还多。

可以设想一下,伯克希尔公司只有1美元可用来进行证券投资,但它每年却有1倍的收益,然后我们在每年年底卖出。进一步想象在随后的19年内我们运用税后收益重复进行投资。由于每次出售股票时我们都需要缴纳34%的资本利得税,那么,在20年后,我们总共要缴纳给政府13000美元,而我们自己还可以赚到25250美元,看起来似乎还不错。然而要是我们进行了一项梦幻投资,在20年内翻了20倍,投入的1美元将会增至1048576美元。当我们将投资变现时,根据35%的税率缴纳约356500美元的资本利得税之后,还能赚到692000美元!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投资结果差异,唯一的原因就是纳税的时机不同。政府在第二种情形下得到的税收与第一种情形下相比约为27:1,与我们在两种情形下的利润比例完全相同,当然政府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等待这笔税金。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9年的年报中,对长期投资由于节税而产生的巨大收益进行了详细解释。

“大家可以从资产负债表上看到,如果年底我们一口气将所有的有价证券按市价全部出售,那么,我们需要支付的资本利得税将高达11亿美元,但这11亿美元的负债真的就跟年末后15天内要付给厂商的货款完全相同或类似吗?很显然并非如此,尽管这两个项目对经审计的资产净值的影响是相同的,都使其减少了11亿美元。另外,由于我们很大程度上根本没有抛售股票的打算,政府就没有办法征收所得税,那么递延所得税的负债项目是不是毫无意义的会计虚构呢?很显然答案也不是。用经济术语来讲,这种资本利得税负债就好像是美国财政部借给我们的无息贷款,而且到期日由我们自己来选择(当然除非国会更改为在实现之前就征税),这种‘贷款’还有另外一些很奇怪的特点:它只能被用来购买个别股价不断上涨的股票,而且贷款规模会随着市场价格每天的波动而上下波动,有时也会因为税率变动而变动,事实上这种递延所得税负债有些类似于一笔非常庞大的资产转让税,只有在我们选择从一种资产转向另一种资产时才需要缴纳。实际上,我们在1989年出售了一小部分持股,结果对于产生的2.24亿美元的利润,只需要缴纳7600万美元的转让税(按美国税率)。”

巴菲特认为经常交易对投资人并没有什么好处,只是养肥了证券商而已。他曾说过:“如果你认为你可以经常进出股市而致富的话,我不愿意和你合伙做生意,但我却希望成为你的股票经纪人。”

对于长期持有来说,交易的次数少会使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变小。短期持有频繁买进卖出,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累积起来将在投资总额中占较大的比重,相应会减少投资收益。投资者交易次数越多,他所需要支付的佣金也就越多。这样如果投资者想获得超过市场平均水平的超额收益,他每笔投资的收益都应当比市场平均水平还要高出几个百分点,以弥补交易成本。比如,如果投资者想超过市场平均收益率8%,而预期市场平均收益率为10%,同时,由于每笔投资的佣金和交易费用平均占交易金额的2%以上。那么,投资者每笔投资收益率要达到20%以上。

1998年,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教授特伦斯·奥丁和布雷德·鲍伯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频繁交易将导致投资收益率水平的降低。他们分析1990~1996年12月31日6年内的7.8万个家庭的股票交易记录。这些家庭平均的年收益率达到了17.7%,稍稍高出市场17.1%的平均收益率水平。然而扣除佣金后,净投资收益率为15.6%,比市场平均水平低1.5%。他们对每年家庭不同投资组合周转率下净收益率进行了比较,发现随着交易次数的增加,收益率将会进一步降低。交易最频繁的20%的家庭年净收益只有10.0%,而交易次数最少的家庭年平均收益率则高达18.5%。如果以复利计算,经过10年、20年后,这种收益率的微小差别将对投资者的财富造成巨大的差别。他们的研究结论是:投资组合并不能解释投资收益率的差异,只有交易成本和交易频繁能够合理解释这些家庭差异很大的投资收益率水平。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

巴菲特成功的投资经验提示我们,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要想获得较高的收益率,就必须坚持长期持有的原则,短期行为是不明智的。

有人曾做过统计,巴菲特对每只股票的投资没有少过8年的。

中央电视台曾做过一期股票节目,叫“十年陈股香”,讲述在股市上长期投资某一只股票成功的例子。不幸的是,我们看到更多的却是相反的例子,许多人追涨杀跌,到头来只是为券商贡献了手续费,自己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不妨算一个账,按巴菲特的低限,某只股票持股8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1.5%。如果在这8年中,每个月换股1次,支出1.5%的费用,1年12个月则支出费用18%,8年不算复利,静态支出也达到144%!

确实,投资应该是一项长期的行为,短期的交易意味着你离失败不远。这是因为短期交易的费用如果合计起来,包括税收和佣金,会使投资业绩大打折扣。如果交易很频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支付的佣金和其他费用是复合增长的。因此,巴菲特认为频繁交易对投资者没有多大好处,只是证券商多得利而已。对于长期持有者来说,交易的次数少,能使交易佣金等交易成本在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更低。

长期投资的对象应具有持续的获利能力

我们的标准不应是追求短期的账面盈利最大化,而应该长期的净资产值最大化。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超凡脱俗

大部分投资者采用股价上涨或下跌的幅度作为判断持有或卖出股票的标准。巴菲特却不是这样。对于那些投资数额较大的股票,其中大多数他都持有了很多年。他的投资决策取决于企业在某一时期的经营绩效,而非那一个特定时期的市场价格。在能够拥有整个公司的时候,过度关注短期收益就是极其愚蠢的。同样,在买入一家企业的一小部分如可流通的普通股时,却被短期投资的预期收益所迷惑,也是不明智的。

巴菲特坚定地认为:如果不打算将一只股票持有长达10年以上,那就根本不需要买进。长期投资是巴菲特非常简单也是非常重要的投资原则。但坚持这一原则的前提是看所投资的对象,即买入股份或股票的企业是否具有持续获利的能力。

买入任何股票,巴菲特在买入股票时,判断持有还是卖出的唯一标准是企业是否具有持续获利能力,而不仅仅是其价格上涨或者下跌。一旦发现投资对象不具备这种能力,无论亏盈他都果断抛出而不再持有。

巴菲特曾说:“投资股票很简单。你所需要做的,就是以低于其内在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大企业的股票,同时确信这家企业拥有最正直和最能干的管理层。然后,你永远持有这些股票就可以了”。他曾经买入过数十只股票,其中大部分持有期限长达数年,也有一些股票持有时间较短,但只有可口可乐、GKICO、华盛顿邮报、吉列等少数几只股票自买入后一直持有长达10多年甚至20多年。

为什么很多投资者不能和巴菲特一样坚持长期投资呢?主要是因为风云变幻的股票市场,在大多数投资者眼里是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捉摸不定的,所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便产生了对股票市场的恐惧感。但是渴望投资获利的心理却又让所有的投资者无法摆脱股市的诱惑,所以在他们看来最聪明最保险的做法便是短线操作,一旦获利,便立马抛售股票,从而避免可能会出现的危险。

其实股票投资者之所以对股票市场心存恐惧,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投资风险的无知,以及对股市逆转的担心。在他们看来最保险的短线投资,其实是由于他们没有准确把握市场的动态。所以高价买入,低价售出的情况才会频频发生,其最直接的后果便是无法获得最终收益。

巴菲特不止一次地对普通股票投资者提出的忠告就是:和短线操作相比,长期投资更容易使投资者获得利益。这是巴菲特多年来的投资实践的智慧总结。因为长期投资和短线交易之间的差别就在于,坚持长期投资者关注的是盈亏的质量,而不是盈亏的比例。如此一来,长期投资者就可以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对市场进行分析、去学习更多的投资理论给自己充电、对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这样自然就会避免因为恐惧和紧张而进行短线操作所造成的损失。所以巴菲特总是喜欢说:“我最喜欢持有一家公司股票的时间是:永远。”

在巴菲特看来,任何一个投资者都无法成功预测股市在短期内的波动走势,而任何试图预测股市的行为都是徒劳的。所谓股评家的话是不可信的。所以对于广大投资者来说,当务之急是去寻找一家值得投资的企业,并在对其持续获利能力进行全面而透彻的分析之后,坚持长期持有。

巴菲特收购内布拉斯加家具店就是其从长远利益投资的典型例证。

坐落在奥马哈市的内布拉斯加家具店是全美国最大的家庭用品商店。1983年,伯克希尔公司收购了该家具店80%的股份,余下20%留给那些继续管理家具店生意的原家具店家族成员。路易·布兰肯继续担任总裁职务,他的3个儿子——罗、艾瑞和史蒂夫都为公司的成功做出了贡献。路易的母亲罗斯·布兰肯,既是家族的女家长又兼家具店的董事长,人们常亲切地称她为布女士。她在1937年以500美元的资本创建了这个家具店。巴菲特收购该家具店时,布女士已经九十岁高龄,但仍然每周工作七天。

从创办家具店的第一天起,布女士的营销策略就是“价格便宜、实话实说”。巴菲特收购她的家具店时,这家商店每年的销售额为1亿美元。10年之后,年销售额增至2.09亿美元,属于伯克希尔公司的税后利润份额高达2154万美元。

华尔街的所有股票投资者,包括世界各地的股票投资者,都有可能在短期内、甚至一段很长的时间内,投资收益率超过巴菲特,但是,在40几年的股票投资活动中,取得年均近30%的投资收益率,除了巴菲特之外,没有第二人。巴菲特在他的投资生涯中,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与他长期持有优势公司的股票是分不开的。

既然是否长期持有股票由企业持续获利能力决定,那么衡量企业持续获利能力的主要指标是什么呢?

巴菲特认为最佳指标是透明赢利。透明赢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报告营业利润,加上被投资公司的留存收益(按一般公认会计原则,这部分未反映在企业的利润里面),然后扣除如果这些留存收益分配给投资者时本应该缴纳的税款。

为计算透明赢利,投资人应该确定投资组合中每只股票相应的可分配收益,然后进行加总。每个投资人的目标,应该是要建立一个投资组合(类似于一家投资公司),这个投资组合从现在开始的10年左右时间内,将为投资人带来最高的预计透明赢利。这样的方式将会迫使投资人思考企业真正的长期远景而不是短期的股价表现,这种长期的思考角度有助于改善其投资绩效。无可否认,就长期而言,投资决策的计分板还是股票市值,但股价将取决于企业未来的获利能力。

如果企业的获利能力短期发生暂时性变化,但并不影响其长期获利能力,投资者应继续长期持有。但如果企业长期获利能力发生根本性变化,投资者就应该毫不迟疑地卖出。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

对于股市上广大普通的投资者来说,如何确定所买的股票是否值得长期持有呢?根据巴菲特的投资实践经验,有这样几点启示:

第一,由于市场上的企业多如繁星,要想从众多鱼龙混杂的企业当中找到些优秀的企业就会很难,所以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前,一定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从而确保能够准确地找到投资目标的可能性;

第二,一定要对投资目标的经营范围和业务有透彻的把握;

第三,精心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目标;

第四,对所选择的投资对象进行研究;

第五,分析投资成本,根据自己的财务状况确定投资比例;

第六,分析投资目标的市场盈利概率;

第七,对可能获得的收益进行预测评估。

努力做好以上几点,投资者的投资获利便指日可待。

挖掘值得长期投资的不动股

我们的重点在于找到那些在通常情况下未来10年、15年或者20年后经营情况可以预见的企业。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超凡脱俗

巴菲特在选择投资标的物时,从来不会把自己当做市场分析师,而是把自己视为企业经营者。巴菲特选择股票投资前,会预先做许多功课,深入了解要投资购买股票的企业的产品、财务状况、未来的成长性,乃至潜在的竞争对手。他总是通过了解企业的基本状况来挖掘值得投资的“不动股”。

在伯克希尔公司1993年的年报中,巴菲特将可口可乐公司作为一个长期投资最成功的范例。

1919年,可口可乐股票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公开上市。到1920年底,由于市场对于可口可乐的前景看法相当冷淡,股价下跌50%以上,跌至19.5美元。但是,如果将收到的股利再重复投资,那么当时价值40美元的一股股票将增值到210美元。如果在1919年以40美元买入可口可乐公司一股股票的投资业绩将会是一个传奇。

1938年,在可口可乐公司问世50年且早已成为美国的象征之后,《财富》杂志对该公司做了一次很好的报道。在这篇文章的第二段写道:“每年都会出现几次这样的情况,一个态度认真的重量型投资人长时间关注可口可乐公司后,尽管对其过去的辉煌业绩记录表示敬意,却也只能得出非常遗憾的结论:他关注可口可乐公司太晚了。因为市场饱和以及激烈竞争的幽灵已经出现在他面前。”的确,1938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1993年也是如此。但值得注意的是1938年可口可乐公司1年总共卖出2亿箱的饮料(若是将当时销售加仑数量换算成现在一箱192盎司的计算标准),到了1993年,该公司1年卖出饮料高达107亿箱,对这家在1938年就已经成为软饮料产业主导者的公司,在后来近50年间又增长了50倍。即使对于1938年新加入的投资者来说,盛宴也根本没有结束,虽然在1919年投资40美元在可口可乐公司股票的投资人(包括将所收到的股利再投资),到了1938年可获得3277美元,但是如果在1938年一个新的投资者以40美元投资可口可乐股票,到1993年底可以增值到25000美元。”

巴菲特带领着伯克希尔公司取得了23.6%的平均收益率。若从某一单个年度来看,很多投资者对此也许会不以为然。但没有谁可以几十年内保持这样高的收益率。这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为贪婪、浮躁或恐惧等人性弱点所左右,成了投机客或短期投资者,而并非像巴菲特一样是真正的长期投资者。

1989年7月,巴菲特以6亿美元投资于吉列公司的优先股,后来这些优先股被转换为普通股,使得伯克希尔公司持有吉列公司11%的股份。巴菲特说:“吉列就是成功和国际化消费品市场的同义词。它正是我们进行长期投资的最佳选择。”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89年年报中对当年投资吉列公司进行说明时指出,投资该公司的最主要原因是吉列拥有一个显而易见的核心业务:25亿男人都需要的剃须刀。

巴菲特之所以认为吉列公司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典型企业是有着充分的理由的:“世界上每年剃须刀片消费量为2000万至2100万片左右,其中30%是吉列生产的。吉列公司在全球刀片销售额中占了60%。吉列在斯堪的纳维亚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占有90%的市场份额。”

“剃须刀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费品,而且吉列公司一直致力于开发更好的剃须刀。它有很高的市场占有量……要知道男人每天都要剃须,一般男人们有了这样的体验后,就很难转向吉列以外的其他品牌了。”

巴菲特是1989年投资于吉列公司可转换优先股的,1991年转换为普通股。在巴菲特投资前10年的时间里,销售收入从19.85亿美元增长到35.81亿美元,增长了80%,年均增长7%;净收益从1.1亿美元增长到2.69亿美元,增长了142%,年均增长10%。

1990年,吉列公司推出了一款革命性的产品——“感应剃须刀”。这个世界上第一种可以根据人的面部特征自动感应和调节的剃须刀获得了巨大的成功。1990年底吉列感应刀架和刀片占据了美国市场9%的份额,1991年底则超过了15%。目前吉列液体剃须产品系列占据美国同类产品市场的68%。此外,吉列公司还占据女性剃毛产品市场的70%。

吉列公司几十年来无可争议地作为全球最著名的剃须产品品牌,其价值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国际市场的迅速扩张而不断增加。在过去的10年里。吉列公司至少40%的销售额来自于过去5年内开发的产品。1999年,吉列开发了欧乐B活动牙刷;2001年,吉列公司仍然有近30种产品同时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持续不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研发能力是吉列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坚强后盾。作为一个全球性生产个人卫生护理产品的跨国公司,吉列公司70%的销售收益和利润来自海外市场。

巴菲特所挖掘的值得长线投资的“不动股”是价值被低估的股票。中国股民结合中国实际可以从以下12种类型企业中选择值得长期投资的“不动股”。

(1)知识产权和行业垄断型

这类企业发明的专利能得到保护,且有不断创新的能力,譬如美国的微软等企业。我们以艾利森的Oracle股票为例。1986年3月12日上市时是每股15美元,而今每股市值是6000多美元,15年前买入并且长期持股的话,今天就是一个百万富翁。可以想象,国内以中文母语为平台的软件开发企业,牵手微软的上市公司,15年后将是什么模样?

(2)不可复制和模仿型

世界上最赚钱且无形资产最高的,不是高科技企业而是碳酸水加糖——可口可乐。可口可乐百年不衰之谜就在于那个秘而不宣的配方。国内同样是卖水起家的娃哈哈,其无形资产就达几百亿元。倘若我们生产民族饮料的上市公司能够走出国门,前景将非常广阔。

(3)资源不可再生型

譬如像驰宏锌诸、江西铜业、宝钛股份、云南锡业等,因其资源短缺,而促使产品价格长期向上攀升。

(4)现代农业型

中国有广袤的耕地,有耕地就需要种子,像隆平高科一样优良的种子公司一定会果实遍地。同时,人天天要吃肉,要吃肉就得养猪,要养猪就得有饲料,像希望集团等那样的优质饲料企业,就充满了“希望”。

(5)金融、保险、证券业型

譬如已经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多家银行,平安保险、中国人寿、控股国华人寿的天茂集团和以中信证券为代表的证券公司,其成长性都既稳定又持久。

(6)变废为宝的清洁能源环保型

譬如像以垃圾发电的凯迪电力、深南电力等。垃圾遍地都是,能让垃圾变成货金,将会使投入和产出形成很大的落差。此外,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像湘电股份、天威保变、江苏阳光、赣能股份等,是未来发展的主流方向。

(7)传媒教育型

传媒教育业因进入门槛高,垄断性强而值得长线投资,譬如新华传媒、华闻传媒、歌华有线等。

(8)投资基金型

投资基金因其专家理财的优势和持有大量的优质股票,净值成倍增长,具有高出银行利率数十倍的分红能力,是风险最小、长线投资回报极高的品种之一。

(9)公用事业能源物流交通型

譬如机场、港口、集装箱、能源、供水、路桥等企业,因此类企业的行业风险较小,一次性投资大,且持续成长周期长,所以适合稳健型长期投资。

(10)以中药为原料的生物工程型

已经上市的公司中,有的已经初步研制出抗癌药物和抑制艾滋病毒的药物。一旦形成市场规模和打入国际市场,其价值将超过美国辉瑞公司的万艾可。目前有一家业绩平平的医药上市公司独家生产的赛斯平和环孢素,是人体器官移植者终身必服的药物。中国有数十万人等待着器官移植,一旦这个市场被打开,其前景也将十分惊人。

(11)国际名牌型

譬如已经走向世界的格力电器、联想集团、青岛啤酒等,随着国际市场份额的扩大,企业将永葆青春活力。

(12)地产行业型

人民币升值地产业成为最大受益者,该行业龙头像万科、保利地产都值得长线投资。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

作为一般投资人,只要坚持按照这种投资方法去做,就能像巴菲特那样,从所有朝阳行业中找到具有“不动股”潜质的股票,不再依赖股评家荐股而只相信自己。这也许是未来炒股的新视角。

长期持有不等于永不出手

长期持有,绝对不是永远持有。尤其是对由于错误判断而买入的股票就要及时地卖掉。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超凡脱俗

巴菲特一生投资的成功经验之一,就是长期持有一只股票数年甚至数十年,这样的收益率远远高于短线买卖数百只股票。巴菲特之所以决心长期持股不动,关键在于他对长期投资更成功有着巨大的信心,而且这种信心建立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投资者来说,一时的暴利并不代表他长期的赢利,而经常的微利却可以转化成长期的巨大收益。但是,长期持有,绝对不是永远持有。

巴菲特确实对很多股票长期持有,但并没有说无论什么股票、什么价位都要长期持有。巴菲特除了对控股收购的企业和极少数杰出企业的股票没有退出策略、宣布永久持有外,其余大多数股票在股价高估,或是出现更好机会,或是企业基本面恶化时,或是当初买进判断错误时都会卖掉。

巴菲特虽然秉承长期价值投资的理论,但是其一生中持有3年以上的股票也只有22只,以他数十年的投资生涯来计算,平均两年半时间才会选出一只值得持有3年以上的股票。

1990年,在金融界不景气的环境下巴菲特投资了富国银行,这一举动为他日后带来了丰厚回报。富国银行在当时美国西海岸的货币中心银行(存放款对象为政府、企业与同业,而非一般消费大众)中,是经营最完善、财力最雄厚同时又最保守的重要银行。

1990年和1991年,基于房地产不景气和房贷坏账增加的情况,富国银行提取了13亿多美元当做贷款的坏账准备,也就是说在每股55美元净值中摊提约25美元。事实上,当一家银行计提坏帐准备时,仅仅是将净值的一部分指定为损失预备金,不代表损失已经发生,也不表示损失一定会发生。即使发生损失,银行也已作好应对的准备。

所以即使扣掉它每股25美元的损失预备金,每股净值还有30美元。后来损失果真发生,但没有银行当初预期的那样糟。1991年该银行的大部分获利被损失抵消,但运营仍正常进行,并小赚2100万美元,相当于每股盈余0.04美元。

华尔街当时将富国银行视为破产边缘的地区性商业银行,结果使得它4个月内股价从每股86美元跌到41.3美元。换言之,富国银行因为1991年不赚钱,富国股价就下跌52%。巴菲特以平均每股57.8美元,买下这家银行10%的股权(500万股)。

在金融业竞争激烈、强手如林的情况下,富国银行虽然也遭受到磨难与挫折,但它凭借最佳的管理、最佳的赢利以及最负盛名与实力始终占据着垄断的地位。

富国银行的贷款损失没有如预期般严重,2001年,想买1股富国股票需付出约270美元。1990年的这笔投资为巴菲特赚进16.8%的税前年复利报酬率。

我们通过以上的可以看出,产业萧条,股价也会随之跌落,但产业萧条总会有恢复生机和活力之时,到时股价也自然会随之上扬。所以趁产业萧条、股价大跌的时候选择好公司股票一举买进,等到产业恢复,股价东山再起,就是大获其利之时。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

投资者不要只是为了碰到好运气来投资,而应该集中精力寻找几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下注。巴菲特40多年的成功投资生涯中,真正成就他今日财富地位的仅仅来自于10多次成功的投资。巴菲特建议投资者建立一张卡片,卡片上面只允许自己打20个小洞,每次买入一种股票时必须打一个洞,打完20个就不能再买股票,只能持股,等待最佳时机卖出。这种方法会使投资者从“盲目地购买”转变成真正的长远投资人。

避免错误的长线投资造成的伤害

亏损不总是住短线操作者不放,盈利也不总青睐长线投资者。有时候,错误的长线投资造成的伤害甚于短经操作。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的超凡脱俗

巴菲特致富的核心武器是投资,而不单单是长期持股。他鼓励长期投资,但前提是这些企业真正值得长期投资。他完全不会接受投资风险,只有在确认没有任何风险的前提下才会出手。他认为如果一项投资有风险的话,再高的回报率也是没用的,因为那个风险并不会因此而减低。他只寻找风险几近至零的行业和企业。他在给股东的年度报告中明确说:“我不会拿你们所拥有和所需要的资金,冒险去追求你们所没有和不需要的金钱。”

国内有些投资者没有明白这一点,只表面化地记住了“长期持股”,所以在短线投资被套牢后,索性学起了巴菲特,做长期投资者。这是对巴菲特投资理论严重的误解。没有了投资这个前提,或者说前提错了,盲目的长期持股损失可能更为惨痛。那些有过沉痛代价的老资格股民,在这一点上一定有切肤之痛。

通常,巴菲特不到最后时刻就不会公开抛售他持有的股票,投资者要摸清他的投资轨迹并不容易。由此看来,与其模仿巴菲特的投资风格,还不如先学习学习他的思维方法,也许这更有利于投资者抓住其投资理念的精髓。

巴菲特一直拒绝投资风险,因此他会想方设法避开投资风险,只有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他才会有所行动。他认为,投资本身隐藏着风险,不管它是多么微不足道,都要提高警惕,也许它可能具有很高的投资回报率,但是必须清楚的是,一旦风险暴露,投资者将血本无归。他还认为,一家企业只在过去和目前优秀还不能达到标准,它必须具有可以永久保持优秀的能力。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继续持股。所以巴菲特建议所有的投资者,要时刻注意市场的变化,以便对自己的投资策略随时做出调整。巴菲特似乎对他所投资的企业过于苛刻,但是股票市场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一招不慎,就可能将自己推入万丈深渊。

麦当劳在巴菲特的眼里是非常优秀的企业,他持有麦当劳相当多的股份,但是他却在1997年将所持的大部分麦当劳股票卖掉了,原因是另一家快餐业公司的股票对于他来说更具有优势。

所以在巴菲特看来,即使这家公司的优势仍然存在,但是当它的有利竞争者出现的时候,投资者一定要毫不犹豫地将它放弃,而买入后者的股票。

对“长期投资者一定能跑赢市场”这样的观点,在巴菲特看来也有它的片面之处。正确的长期投资和被迫的长期投资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如果是正确的长期投资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利益,但是由于其他原因而不得不继续持有的股票,其实只是短线操作的一种现象。长期下去,一定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股价的上下波动,有时甚至是巨大的,而且很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能做到气定神闲、稳如泰山,那么投资者很可能会按捺不住急躁的情绪而将股票脱手。但是股市似乎永远是变化多端的,就当投资者已经把股票卖出的时候,股市又开始回到原来的平静,这就意味着投资者在和股市的较量中已经败下阵来了。

同时,巴菲特还对其他两种错误观点做出了纠正。一个是“长期投资者无须关心股价”;一个是“长期投资永远不会出现亏损”。巴菲特认为这样的观点是大错特错的。有一些投资者认为,每天花费很多时间去关心股市波动是短线操作者的事,对于长期投资者来说不应该浪费时间去关注股价走势。但是巴菲特提醒这些投资者,只要是进行股票的买卖,那么不管是短线操作者还是长期投资者都必须关注股价的走势。长期投资者和短线操作者不同的地方就在于,长期投资者更多关注的是股票价格与企业自身内在价值的关系。在什么时间以及以什么价位买卖股票是他们关注的重中之重。

另一个观点的错误其实是显而易见的。亏损并不会总是缠着短线操作者不放,盈利也不会总是青睐于长期投资者。如果像大部分人所想象的那样,长期投资者不会出现亏损,那岂不是所有的投资者都会选择长期投资了,也许世界上会出现很多个巴菲特。当年巴菲特在买入可口可乐股票的时候,最终虽然盈利了,但是在他刚刚买入的一段时间里,也出现了股价下跌的情况,看来股价也并不会给这位“股神”些许面子。其实,不管对于哪一位投资者来说,由于绝大多数长期投资者都会不可避免地在股价上涨的时候买入股票,所以在买入股票初期,一定会伴随着短期亏损。

巴菲特也犯过类似的错误,在1999年牛市泡沫最严重的时候,巴菲特多次警告股价严重高估,但他并没有及时卖出。5年之后的2004年年报中,他深刻反思自己的错误:

自从我们最初买入以后,由于市场市盈率水平的提升,我们持某一年度而言,公司股价表现与经营业绩表现经常偏离,有时候甚至偏离到非常离谱的程度。在1999年左右网络股大泡沫期间,股价的涨幅远远超过经营业绩的表现,但泡沫破灭之后,则恰恰相反,股价的跌幅远远超过经营业绩的表现。

可贵的是,巴菲特绝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即使他曾宣布永久持有迪士尼股票,但在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被迪士尼收购以后,巴菲特认为迪士尼的竞争优势受到严重削弱,于是将迪士尼股票全部清仓。2003年4月,他以1.5港元左右重仓买入中石油,2007年7月12日开始分批减持,10月19日全部清仓。如果巴菲特没有全部卖出的话,2008年10月中石油股价最低跌到4.02港元。2008年,巴菲特在《我正在买进美国》一文中,提到之前他的个人账户除了美国债券外,别的什么都没有。说明之前某个时候,他已经卖出了所有股票。

价值投资的本质是购买低估的股票。如果买的股票被低估了,即使在买入的几天后,价格超过价值达到高估区,那就不考虑长期持有;只要坚持低于内在价值买入,高于内在价值卖出,就算是短线操作,仍然是价值投资。

很多投资者对价值投资的理解还有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以为价值投资能够带来暴富的机会。其实从长期来看,价值投资的投资回报率并不一定显著高于别的投资方式,其实巴菲特年复利回报不过20%多一点。

2009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承认,在2008年“至少犯了一个大错和数个较小的错”。巴菲特所说的“大错”就是他在油价接近历史最高位的时候,将美国第三大石油公司康菲石油公司股票从1750万股增持至8490万股。2008年底,康菲石油公司的股票价格已下跌41%,该投资失利令伯克希尔损失数十亿美元。巴菲特认错说:“我没有预料到能源价格在去年下半年的急剧下降。”

巴菲特所说的“数个较小的错误”可能还包括:花费2.44亿美元购买两家爱尔兰银行的股票,2008年底两家银行的市值下跌至2700万美元,账面亏损89%。高盛的股价此前也一路下跌,如果不是政府为高盛提供担保并投资100亿美元,巴菲特的这笔投资也差点就消失了。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

在众多投资者中,有一部分人一直坚持认为长期投资就意味着投资者要长期持有一种股票。有这种看法的人其实是把长期投资的“长期”二字错误地理解为是时间上的长期了。事实并非如此,长期投资更强调的是空间上的概念。但是这样的区分,也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投资者所持有的股票价格合理并且长期高速的增长势头并没有减缓,那么选择长时间持有该股票是可取的。但是要提醒投资者注意的是,大多数企业的经营都具有周期性,而且有的时候其股票的价格可能会远远高于其自身的价值,这时候就要果断地将股票售出。当一家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的幅度特别大,如果购买这样的股票很可能不会给投资者带来预期的回报,而此时还有其他值得投资的股票时,投资者就一定要转移投资目标。

投资者需要清楚的是,错误的长期投资也许其伤害更甚于短线操作。长期投资并非买入后长期持有那么简单,长期投资能够跑赢市场的原因在于——“在适当的价格买入那些真正优秀的企业股票,并且持有到它的股价不再被低估为止”。

同类推荐
  • 投资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金融学

    投资信条:你不可不知的行为金融学

    本书用通俗的语言解读行为金融学,并以此对投资所应遵循的定则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行为金融学融入了心理学、金融学、行为学等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关注的是人们在金融领域的真实行为,特别是人们的心理如何影响投资决策、公司行为和金融市场。希望这本行为金融学的白话读本对读者的投资行为有所助益。
  • 我们老了怎么办

    我们老了怎么办

    社保只够“喝粥”,孩子还要来“啃”你。这看上去像是玩笑话,却是老龄化社会的真实写照。老龄化浪潮之下,政府压力大,孩子压力大,你自己的压力也很大!如果你是女性,因为预期寿命更长,还可能承受更多的“生命之重”!这样“危机四伏”的日子,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金色退休年华吗?当我们渐渐步入老年队伍,你靠什么来养老?
  •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60天轻松成为理财高手

    没有一夜暴富的魔法师,只有一生受用的理财书。面面俱到的理财知识,即学即用的理财工具,更有60个妙趣横生的财智故事,让理财更简单,让投资更安全。健康的财务状况和健康的身体一样重要!所以每天都要学点理财经,理财就像挖井,会挖井财富才能源源不断。
  • 现代女性理财术

    现代女性理财术

    本书针对现代女性的社会、家庭地位和消费心理,讲授了女人在积攒财富与日常消费中应当把握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技巧,以及必须提防的各种陷阱和误区。
  • 庄家心理操纵术

    庄家心理操纵术

    庄家心理、庄家选股与选时、庄家吸筹手法、庄家洗盘的心理攻势、庄家拉抬股价的诱惑、庄家出货的阴谋、识破庄家的种种陷阱、散户何处寻找庄家、跟随强庄股的秘诀、赢家战略等,系统性地分析了庄家炒股的思路。
热门推荐
  • 缘起缘灭:回眸生

    缘起缘灭:回眸生

    陛下,愿您百年安生不离笑,即使身边的人不是我。陛下,您一定没有注意过我满脸微笑说不介意时,眼里的绝望。陛下,好想见您一面,哪怕很远很远。陛下,您从不拒绝我,也不让我离开,又不叫我留下来。陛下,不爱了,就是不爱了,何必那么多借口。夜千殇,我恨,恨我自己,为何非要痴痴的爱着你,明明知道是替身,却舍不得离去……浮生叹,轮回散,有情人,终会散?【结局需要,你的守候】
  • 离寒兮

    离寒兮

    她是亡国的孤女,无依无靠,她却不曾卑微过,因为她有她的傲气。她不奢望任何人给她关怀,而他的出现,就像是一阵凉风,时而让她心悦,时而又让她心凉。最后,她终于看破了一切,是他杀了她的家人,呵,爱又如何?恨又如何?不过是一场骗局。从来一次,他又该怎么样?
  • 我主轮回

    我主轮回

    穿越了,是跟女娲……一到轮回位面,就撞到了一个女人,还招来追杀,逃跑间却是闯入禁地,被人不分青红皂白的穿了琵琶骨……
  • 恶魔,狩猎开始

    恶魔,狩猎开始

    她墨眸如漆,绝美妖娆,明明可以依靠这张脸征服一切,却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追求力量的道路。作为一个天赋异禀的猎魔人,骨血里被打下了仇恨恶魔的烙印,不杀光这个世界上的恶魔誓不罢休,却受命运作弄爱上了最不该爱上的,恶魔……“妮可,你的箭呢?”
  • 江山为聘:爱妃,求嫁!

    江山为聘:爱妃,求嫁!

    作者写书不易,不喜欢不强留!请勿恶意差评!谢谢!一朝穿越,竟成了个不受宠的无颜弃妃,小妾作妖,夫君不喜,连娘家依靠都没有!没有关系!且看她精通中西医的当代特工,如何在系统的加持下,逆风翻盘!一路虐渣狂打脸,步步高升名声扬!只是在她准备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这纷至沓来的桃花是怎么回事?
  • 佛说转女身经

    佛说转女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中原与闽台渊源关系研究三十年:1981~2011

    中原与闽台关系研究中心搜集整理了近30年来海峡两岸学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文40余篇,并根据不同时期的学术取向,归纳为“寻根、记忆、认同”三个主题,从而揭示了学术研究背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两岸关系的变迁,折射出30年两岸关系的基本走向:从血缘认同、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 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嫡女重生之不争不羡

    泰宁侯府嫡出的三小姐与庶姐争了一辈子,也输了一辈子。庶姐才华名动天下,身家丰厚,嫁为皇子正妃,生下龙凤双胎。而她,生前夫君宠妾灭妻,枯守十年,死后身败名裂,无儿无女。至死,她方才想通,她生来富贵,不得善终的根源全在一个“争”字上头。重活一世,争不过,赢不了,便不争了。不争也不羡,静静地看着庶姐庶妹作死。
  • 主播系巨星

    主播系巨星

    上一世的他满腹才华,结果却败在了颜值之上,郁郁不得志导致早逝。或许是老天看不下去了,给了他一个重生的机会,以及一个可以通过粉丝值兑换一切的超级系统,在今天早上终于兑换了+20的颜值……
  • 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的活

    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的活

    画家拿起画笔,勾勒内心的美景;音乐家拨动琴弦,展现内心的旋律;作家奋笔疾书,书写内心的故事——他们的生命就流淌在绘画、演奏和书写的瞬间里,他们的快乐在于专注投入、浑然忘我的体验。《专注的快乐:我们如何投入地活》首次提出了“心流”的概念。当完全专注于一件事时,你会浑然忘我、心无旁骛,全然忘却周遭其他事物和时间的存在,整个身心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心流”状态。在身心合一、专注投入的情况下,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价值百倍,而且生活本身就会成为目标所在。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从分析一般人日常的生活结构开始,帮你掌握那些美妙的心流时刻,让生命与志趣融合无间,收获更美好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