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8100000070

第70章

第十小劫(减增)减至八万岁时。第五弥勒佛出世。时阎浮提其地平正如琉璃境。丛林茂盛高三十里。八万四千众宝小城周遍天下。其中大城名翅头末。七宝楼阁七重行树。园林浴池八功德水。街巷道陌广十二里。其土安隐无有怨贼劫窃水火刃兵饥馑之难。有明珠柱高十二里。光明逾日昼夜常照。香风时来吹珠柱上雨宝璎珞。众人取之以为服用。众宝罗网弥覆城上。风吹宝铃演说归依佛法僧。人身长十六丈。寿命满八万岁。无有中夭。女人五百岁方嫁。日受妙乐深游禅定。如三禅天。人常慈心恭敬和顺。皆由弥勒慈心训导。持不杀故。唯有三病。一者饮食。二者便利。三者衰老。有香美稻一种七获。百味具足入口消化。便利之时地裂生赤莲华以蔽秽气。人民既老自然行诣树下。念佛待尽。生大梵天及诸佛前。有转轮圣王名曰儴佉。七宝千子。四大宝藏满中珍宝。众人见之心不不贪着。各各谓言。释迦佛时往昔众生为此宝故更相偷劫造生死罪。时弥勒菩萨于兜率天宫当下作佛。生大婆罗门家。父名修梵摩。母名梵摩跋提。下生托胎。身紫金色三十二相。坐宝莲华光明无量。身长三十二丈。如黄金山。正念观察苦空无常不乐在家。时儴佉王持七宝台奉上。弥勒受已施诸婆罗门。即便毁坏各共分之。弥勒见此宝台须臾无常。知有为法皆悉磨灭。修无常想。赞过去佛无常之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说此偈已出家学道。诣翅头末城外金刚庄严道场龙华菩提树下(枝如宝龙吐百宝华。故名龙华)即于是日初夜降魔成道。释梵四天请******。时儴佉王与八万大臣俱求出家。须[髟/火]自落即成沙门。时弥勒佛与儴佉王等诸比丘僧天龙八部。入翅头末城中央。其地过去诸佛所坐金刚宝座。自然涌出。佛于此座转正****。时诸婆罗门长者须达那。今须达长者是。转轮王宝女(即玉女宝)舍弥婆帝。今毗舍佉母是。弥勒亲族须摩提。今善贤比丘尼是。各与八万四千人出家学道。时儴佉王千子俱求出家。唯留一子用嗣王位。弥勒世尊初会于金刚座上说法。九十六亿人得阿罗汉。二会于城外华林园说法。九十四亿人得阿罗汉。三会复在华林园说法。九十二亿人得阿罗汉(西域记。波罗柰国弥勒受记成佛处。佛告弥勒。三会说法。其得度者。皆我遗法植福众生。在家出家。持戒犯戒。皆蒙化导。证果解脱。三会之度。乃化同缘善友)是时弥勒与无量人。登耆阇崛山顶。手擘山峰。摩诃迦叶即从定起。持佛僧伽梨衣授与弥勒。涌身虚空作十八变入般涅盘。收身舍利山顶起塔。弥勒佛住世六万岁。入灭之后。诸天世人收取舍利。于四天下各起八万四千宝塔。正法住世六万岁。像法亦六万岁(杂出弥勒下生经弥勒来时经。弥勒成佛经。贤愚经菩萨处胎经去弥勒世有五十六亿七千万岁。处处经五十亿七千六十万岁。弥勒下生经。上生经。并云五十六亿万岁。庄椿录。自佛灭取弥勒生。有八百八十万九千二百年。诸说不同。未曾校算

十一小劫(减增) 十二小劫(减增) 十三小劫(减增) 十四小劫(减增) 十五小劫(减增)此减劫中。自第六师子佛下至欲乐佛凡九百九十四佛。相继出兴。说法度人(药王经俱舍论

佛告频婆娑罗曰。过去然灯佛灭后。有一猕猴。见罗汉入定。即取坐具披作袈裟。绕比丘行。比丘定起为说三归五戒求菩提法。猕猴依教受已踊跃欢喜。缘树坠死生兜率天。值一生补处菩萨为说无上道。从是以后值佛无数。于最后身。次弥勒后当成菩提。号师子月佛。今婆须密多是也(师子月佛经

十六小劫(减增) 十七小劫(减增) 十八小劫(减增) 十九小劫(减增

二十小劫(减增)最后增劫中。第一千楼至佛。以本愿力故出增劫。早出暮灭。是时人多厌世修诸禅定。住劫已极易可化度。但使性是沙门污沙门行。形似沙门被着袈裟。于弥勒佛所。得入涅盘无有遗错(俱舍论大悲经

述曰。释迦遗教不了之徒寄诸弥勒。弥勒遗教寄诸九百九十四佛。此诸遗教次第相寄。最后以寄楼至。楼至之世易可化度。苟或不了可谓极钝。极钝之机不免有待星宿之劫。悲夫。佛佛世世得逢遗教。纵未得出犹以为幸。倘因中间造极重恶。长劫无间则与佛相背。此为可痛。如目连入地狱问讯调达。狱卒报云。此有迦叶佛时调达。释迦佛时调达。欲问何者。此虽大权难以情测。权必引实。宁无实报之辈。惟兹末代此土修行有教无证。欲祈易了。莫若专修净土往生之行。则一登无生永居不退。后佛化化正可乘愿来参影响之众。寄言有志当思务进

拘留孙佛人寿四万岁时出。拘那含牟尼佛。三万岁时出。迦叶佛。二万岁时出。释迦佛百岁时。弥勒佛八万四千岁时。师子佛七万岁时。光炎佛九万岁时。柔仁佛六万岁时。华氏佛五十万岁时。次复有华氏九亿岁时。善月佛七万岁时。现义佛百岁时出(云云)。第一千慧业佛(即楼至之华言)人寿八万岁时出。贤劫千佛过已。六十五劫无佛(此皆一减一增小劫之论)然后有劫名曰大称。往昔择明轮王千子。于此皆同斯劫成最正觉。过是劫已竟。八十劫都无佛兴。然后有劫名喻星宿。往昔择明轮王八万大臣。于斯劫中成最正觉。过是劫已竟。三百劫亦无佛兴。然后有劫名重清净。择明轮王圣后采女成最正觉(贤劫经

述曰。俱舍论约三世增减。论三千佛出兴之渐。贤劫经明诸佛出兴。有久有近不定劫数。此有三意。一者佛赴机所说不同。二者结集部别不同。三者传译前后不同。难以和会(此例甚多)然粗论次第取证增减。则必以俱舍为本。慈恩劫章正取此论

坏二十小劫(减增)火灾坏至初禅(坏劫有火水风大三灾。今贤劫中止论一番火灾。若水风二灾不在贤劫中。后当别释三相)始从地狱终至梵天。有情世间经十九增减。次第坏尽。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乃至三千世界一切有情都尽。最后一增减劫方坏器世间(世间如器故名)有七日从海底出。大海尽竭须弥崩坏。风吹猛焰烧上梵天。悉成灰烬。乃至三千世界一时烧尽。此为依正俱坏。名为坏劫(顺正理论

空二十小劫(减增)。自初禅梵世已下世界空虚。犹如墨穴。无昼夜日月。唯有大冥。如是二十增减之久。名为空劫(俱舍

未来星宿劫(千佛出兴如天星宿)。成二十小劫(减增

住二十小劫(减增)。此劫中有千佛次第出。始自日光佛终至须弥相佛(药王经)。佛言。我灭度后。若有勤修功德行众三昧称弥勒名行六事法(事六度也)必定得生兜率天上。亦随弥勒下生。阎浮第一闻法。于未来世值遇贤劫一切诸佛。于星宿劫亦值诸佛受菩提记(弥勒上生经

坏二十小劫(减增) 空二十小劫(减增)(成住坏空之相并如前释

有能一日夜持不杀戒。决定不逢刀兵灾起。能以一诃梨勒果。起殷净心奉施僧众。决定不逢疾疫灾起。能以一搏食施诸有情。决定不逢饥馑灾起。东西二洲无根本三灾。而有相似三灾。谓嗔增盛似刀兵。身羸劣似疾疫。数加饥渴似饥馑。北洲根本相似俱无(新婆沙论)三灾起时复有三种最极衰损。一寿量。谓极至十岁。二依止。谓身量极至一搩手。三资具。谓以粟稗为食中第一。以发为衣中第一。以铁为庄严第一(瑜伽论搩磔同陟各反周尺。人一尺。佛二尺

大三灾者。一大劫终必一火灾起(如前贤劫成住坏空八十小劫。为一大劫)如是经七大劫七火灾。凡七坏初禅。复经一大劫。有一水灾起。坏至二禅。如是七七火灾。相间七水灾。复经七火灾。凡五十六番火坏初禅。七番水坏二禅。复经一大劫。有一风灾起。总之为六十四大劫。为大三灾始终之相(依俱舍论出义

初火灾坏初禅者。灾欲起时地狱罪毕来生人中。有定业者转生他方地狱。乃至无有一情。名为地狱已坏。畜生饿鬼阿修罗亦次第尽。是时世间皆行十善。人身之内无有诸虫。与佛身同。以由是时旁生坏故。时此南洲一人无师自然得初静虑(初禅也)从静虑起唱言离生喜乐甚乐甚静。余人闻已皆入静虑。命终并得生梵世中。东西二洲例此应说。北洲根钝无离欲念。命终生欲界天。静虑现前方能离欲。乃至人趣无有一情。名为人趣已坏。时欲界六天。一天自然得初静虑。乃至并得生梵世中。名为欲界已坏。时梵世中一天自然得二静虑(二禅也)唱言定生喜乐甚乐甚静。余天闻之皆入静虑。命终并得生光音天。乃至梵世(大梵天也)已坏。始从地狱终至梵天。经十九增减。有情世间次第坏尽。唯器世间空旷而住。乃至三千三界一切有情同业坏尽。最后一增减劫方坏器世间。于此渐有七日轮出。有大黑风吹海水为两披。初取一日置须弥腹日道中行。草木雕落。次取二日。河渠皆竭。海水渐涸七百由旬。三日出时。恒河俱竭。四日出时。阿耨池竭。五日出时。四大海水七千由旬一时竭尽。六日出时。大地火起靡不烧坏。七日出时须弥山坏众山洞然。风吹猛焰烧上天宫。乃至梵天无遗灰烬。自地火焰烧自宫殿。非他地灾能坏他地。由相引起故说烧上。始从地狱至于梵天。于一增减劫次第坏尽。乃至三千世界一时俱坏。是为火灾坏。初禅火灾过后。世界空虚犹如黑穴。经二十增减之久。大云降雨水长至天。吹风水沫作梵天宫。如是下至地狱如前建立(在前成劫说。杂出长阿含经。因本经。杂心论。显宗论。顺正理论。瑜伽对****

次水灾坏二禅者。当灾起时。地狱饿鬼旁生四洲人趣六欲诸天。次第得生二禅。于二禅中时有一天。自然得三禅定。余天闻之。皆入此定得生三禅。是时二禅中有俱生水界起坏器世间。犹水消盐。一时俱没(有说从三禅边空中。欻然雨热灰水。有说从下水轮涌水上腾)是为水灾坏二禅。水灾过后。如前空二十小劫。如前大云降雨。风吹水沫成光音天宫。下至地狱后成

三风灾坏三禅者。当灾起时。下地诸趣有情及六欲二禅。次第得生三禅。时有一天。自然得四禅定。余天闻之。皆入此定得生四禅。是时三禅中有俱生风界起。坏器世间。吹诸天宫相拍粉碎。诸大山王亦皆拍碎。如风干肢节悉皆消尽。是为风灾坏三禅(有说。从四禅边欻然风起飘击。有说。从下风轮击风上腾出顺正理论。瑜伽对****)如是东方无量世界。或有将坏。或有将成。或有正坏。或坏已空。或有正成。或成已住。乃至十方亦尔。若有情世间。若器世间。业烦恼力所生故。业烦恼增上力所起故(瑜伽对****)初禅内有觉观火扰乱故。外为火灾所烧。二禅内有喜水扰乱故。外为水灾所漂。三禅内有出入息风扰乱故。外为风灾所坏。四禅不定相续随彼天生宫殿俱起。若天命终宫殿亦没(杂心论)。四禅内外过患一切皆无(涅盘经)劫劫皆坏初禅者。为顺初禅一劫寿故。次经八劫方坏二禅。为顺二禅八劫寿故。次经六十四劫方坏三禅。为顺三禅六十四劫寿故(辅行

同类推荐
  • Rhymes a la Mode

    Rhymes a la Mo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净土承恩集

    净土承恩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解酲语

    解酲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roiles and Cressida

    Troiles and Cressid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太宗宝训

    明太宗宝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篆记

    天篆记

    一次神奇的邂逅,岳天被天极门门主收为入门弟子并将掌门之位传于岳天,从此岳天利用自己的智慧和一些未知生物和事件展开了一系列的争斗,并屡屡化险为夷,最终岳天发现了天极门《天篆书》的神秘机密,走上了与命运抗争的道路。。。。。。
  • 龙洲纪事

    龙洲纪事

    万物初始,宇宙一片混沌,世间有一片昏暗的蛮荒之地。在这里,日月星辰不再轮回,极西一轮苍凉明月,极东炽乌暴烈燃烧,明灭交界之处,怪石嶙峋,枯树连枝,遍地沟壑,一片死气沉沉中找寻不到任何生命的气息,直到一天,一条盘旋飞舞的巨龙定居于此,龙生九子,化为龙洲九部,神分五国,魔拓四界,以极中三千若水为界,毗邻而居。若水以极南万丈高山圣雪山为源,三曲九转二十八弯,入极北五杀山而终。若水之东,神族中天国,北海国,南岭国,西丘国,东岩国,五国分立,分而治之。若水之西,妖界,冥界,鬼界均对魔界俯首称臣,魔族独大,其势锐不可当,妄图灭神族,一统龙洲。人族混居于龙洲各处,受神魔统领。
  • 帝儡

    帝儡

    莫家少年,为父报仇,掀起一场腥风血雨。一怒震山河,一剑灭九幽。地脉为盘,众生为子。巨大的阴谋,抽丝剥茧,逐步揭开,掀起滔天巨浪。生,便要逆天而生,死,也要血染青天!这是一个没有功法等级的世界,有的仅是那为寻天道披荆斩棘的修道者!(求推荐,求收藏!)更新时间:中午12点,晚8点
  • 星海浮沉

    星海浮沉

    未来世界的战争传奇,一群年轻人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失去记忆的新任军官,意气风发的青年将军,身世诡秘的赏金猎人,神出鬼没的邪魅女性...无数人在摇摆不定的大海中上下浮沉.命运,在等待着.即使过去了千年的岁月,速度和距离还是没有让人类脱离本性--他们那自相残杀的本性.人类总是希望从星星和宇宙中找到答案,有时候他们并不喜欢所找到的.星辰之海很少为他们揭示答案,却经常让他们面临新的难题.
  • 影涧流

    影涧流

    一边是银白如冰晶,一边是漆暗如墨,一个名为无极,一个名为无量,两棵神秘又神圣的树,在神之领域上拔地而起。无极与无量为何而存在,两者背后似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谜底,是未知的领域,还是权利的阴谋?一百年前,神之领域上的执掌者零泣与魂泣突然爆发了惊天动地的战争,尽数陨落。神之领域上的种族,没有人知道这场圣战为何发生,也没有人知道零泣和魂泣的踪迹。百年后,一个又一个神秘人的出现,是谜底的端倪?还是无法逃避的劫难?
  • TFBOYS青春无悔

    TFBOYS青春无悔

    本小说讲的是闺蜜四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遇到了TFBOYS,之后又因为缘分一次次相遇,在不知不觉中,三小只爱上了她们......
  • 培养男子汉:教给孩子终生受用的生存技能和价值观

    培养男子汉:教给孩子终生受用的生存技能和价值观

    美国童子军(BSA)源于1907年英国陆军中尉巴顿·鲍威尔发起的世界童子军运动,1910年2月8日由芝加哥一位出版商倡导成立,目前是美国最大的青少年民间组织。至2009年,7~l0岁的童子军人数高达160多万;11~17岁的童子军近90万人。2009年,童子军代表在美国白宫向奥巴马总统提交了年度报告,其中写道:“在l10万志愿者和l18288公共组织的支持下,美国童子军为270万年轻人提供了教育训练,以塑造其品格,培养其领导能力,增强他们积极的公民责任感,并促进个人身体素质的提高。
  • 半夏鸢尾

    半夏鸢尾

    她为了完成任务,想尽办法,她欺骗了他的感情,可他却还是深爱着她,经过了一段时间她发现,自己竟然爱上了他,而且,他曾是她小时候的救命恩人,可两族之间是敌人……
  • 双鹰伴舞

    双鹰伴舞

    [花雨授权]超级女会计师对上强者的总裁,怕是会火花四溅!独断、专行、霸道、自以为是的男人,坚强、独立过火的女人,真正演绎了一场火般恋情——
  • 至圣群峰

    至圣群峰

    身具灵裔血脉的王天殊,启灵之后终于蜕变为一个灵裔。当他要夺回属于自己的家主之位时,灵裔的血脉让他与帝国为敌。当天殊在征途中,才发现整个世界充满了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