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8100000050

第50章

诸师杂传第七 净觉仁岳法师 (二世)吴兴子昉法师 钱唐可久法师 钱唐惠勤法师 霅川慈梵法师 霅川莹珂法师 永嘉乃仁法师 超果灵照法师 枢密使胡宿 神智从义法师 (二世)慧月了睿法师 草庵道因法师 (二世)梓庵有伦法师 广寿法因法师 四明道时法师 儒士述庵薛澄

杂传之作。将以录诸师之未醇正者。故净觉以背宗录。神智以破祖录。草庵以失绪录。或曰。法智之世。先后为异说者有之矣。岂当尽以杂传处之乎。然昭圆之于四明。无师资世系之相摄。后人概以山外指之。亦足惩之矣。至若法智子孙时为逆路之说者。未若净觉神智之为甚也。彼祝之而不类。我且指二人为首云(祝职救反事见杨子

法师仁岳。霅川姜氏。自号潜夫。闻法智南湖之化。往依为学。至水月桥。掷笠水中曰。吾所学不成。不复过此桥。法智器之。居以东厦白昼焚膏专事紬绎。乡书至。悉投帐阁未尝启视。因出境分卫乘舟水行。偃卧舒足豁然自得。若拓虚空。樯为之折。每请益函文。撷大屧关大钥。众望风畏之。时昭师略光明玄。不用观心。师辅四明撰问疑书以征之。四明制妙宗并消伏三用润师作指瑕以为难。师述止疑抉膜以正之。四明谈别理随缘。齐师作指滥以为非。师作十难以扶之。所以赞四明为有力。后复与十同志修请观音三昧。因疾有闲。宴坐静室恍如梦觉。自谓向之所学皆非。乃述三身寿量解以难妙宗。道既不合。遂还浙阳灵山。蒙慈云摄以法裔。四明乃加十三料简以斥之。师复上十谏雪谤。往复不已(详见四明本纪)会昭庆有请慈云。为诗以送之。学徒从往者半。云弗之止。既迁石壁。复徙灵芝。时法智已归寂。师临众自诧曰。只因难杀四明师。谁向灵芝敢开口。有仁行人。自永嘉请居净社。一住十年。大弘法化。以年老还乡。霅守请主祥符。观察使刘从广为奏。命服枢密使胡宿。为请净觉之号。晚年专修净业然三指以供佛。持律至严不以事易节。创隐沦堂休室以为燕居。治平元年春。谓门人曰。我翌日午刻当行。果留偈安坐而亡。时三月二十五日也。塔全身于何山之西隅。嗣法者梵慈乃仁辈。皆能表表模范一世。师于楞严用意尤至。会诸说为会解十卷。熏闻记五卷(释自造会解)。楞严文句三卷。张五重玄义。则有楞严说题。明修证深旨。则有楞严忏仪。复于咒章调节声曲以为讽演之法。所着金刚般若疏二卷。发轸钞五卷(释自造金刚疏)弥陀经疏二卷。指归记二卷(释自造弥陀经疏)文心解二卷(释不二门)杂录名义十二卷。义学杂编六卷。如意轮课法。涅盘礼赞文。罗汉礼赞文。南山礼赞文。施食须知。毗昙七贤七圣图。起信梨邪生法图。各一卷。禅门枢要。净名精英。大论枢节大论文。苕溪讲外集。窗案记。诸子杂言史髓

记曰。何山更为禅居。而塔地转为菜圃。厥后寺众有梦。师谓塔处灌溉非便。求迁之。及开龛。色身不坏舍利盈满。遂具礼易葬焉。此与东山神照迁塔事极相类。皆于当时藏全身。而特示灵瑞于二百年之后也。异哉

论曰。天台家。谓学华严唯识者为他宗。盖指其不受时教规矩之说耳。净觉初为山家之学甚厉。为止疑抉膜十门折难。以排四师甚力。一日师资小不合。而遽为寿量之异说。甚至于十谏雪谤。抗办不已。前辅之而后畔之。其为过也。与学他宗者何异焉。父作之。子述之。既曰背宗。何必嗣法。置之杂传亦足为惩。然此亦是护宗纲辨法裔为之说耳。若鉴之以佛眼。则圣贤弘道。互有抑扬。岂当定其优劣。如调达波旬皆以大权示现邪见。讵可以俗情裁量之邪。是知议净觉者。当以此意亮之

法师子仿。吴兴人。赐号普照。早依净觉。嵩明教据禅经作定祖图。以付法藏斥为可焚。师作祖说以救之。又三年。嵩知禅经有不通。辄云传写有误。师复作止讹以折之。其略有曰。契嵩。立二十八祖。妄据禅经。荧惑天下。斥付法藏为谬书。此由唐智炬作宝林传。因禅经有九人。其第八名达摩多罗。第九名般若密多罗。故智炬见达摩两字语音相近。遂改为达磨。而增菩提二字移居于般若多罗之后。又取他处二名婆舍斯多不如密多以继二十四人。总之为二十八。炬妄陈于前。嵩缪附于后。渎乱正教瑕玷禅宗。余尝面折之。而嵩莫知愧。又据僧佑三藏记传律祖承五十三人。最后名达摩多罗。而智炬取为梁朝达磨。殊不知僧佑所记。乃载小乘弘律之人。炬嵩既尊禅为大乘。何得反用小乘律人为之祖耶。况禅经且无二十八祖之名。与三藏记并明声闻小乘禅耳。炬嵩既无教眼。才见禅字认为己宗。是则反贩梁朝达磨。但传小乘禅法厚诬先圣其过非小

法师可久。钱唐钱氏。天圣初。覃恩得度学教观于净觉。无出世志。喜为古律诗。苏轼监郡日。尝与师及惠勤清顺为诗友。所居西湖祥符。萧然一室。清介守贫。未尝有忧色。轼来守钱唐。当元夕九曲观灯。去从者独行入师室。了无灯火。但闻瞻訇余香。叹仰留诗。有不把流离闲照佛世知无尽本非灯之句。蒲宗孟集钱唐古今诗。求[葶-丁+呆]于师。师曰。随得随去。未始留也。闻者高之。晚年杜门。送客不逾阈。辟谷安坐观练熏修。如此十余年。窗外唯红蕉数本。翠竹百个。淡如也。一日谓人曰。吾死蕉竹亦死。择瑛公亦死未几皆验。人嗟异之

法师灵照。兰溪卢氏。幼失怙恃。白兄求出家。兄取三藤示之曰。使此藤系汝俱碎。可从汝意。师欣然入林。取藤成束置前曰。果容入道用此系我。俱碎无恨。兄不能夺。遂入宝慧寺。誓去枕席香灯礼诵。未期月诵通法华光明。弱冠投试有司嘉之。奖以别榜。既具戒即往钱唐。依香严湛师学教观。数岁复往吴兴。依净觉。一家户牖无不通达。初主吴山解空。继迁景德。熙宁中徙云间超果。自元丰以来于每岁春首结净业社七日期时。预者二万人。念佛获验不可纪录。尝梦三圣仪相。前跪作礼曰。灵照一生诵大乘经。期生安养为果愿否。观音指曰。净土不远有愿即生。又诵经。深夜忽梦普贤示身。遂发心造其像。诵经万部以严净报。元丰五年冬卧疾。谓侍者曰。吾安养之期已至。遂北首面西累足而化。阇维异香袭人。舍利流迸。结塔院东南隅

胡宿字武平。常州晋陵人。学问文章。当世推重。治平三年。由枢密副使出镇杭州。每来谒岳师。[言*恣]询妙道。躬执弟子礼。师安坐不少逊

法师从义。温之平阳人。姓叶氏。十七通诵法华得度学扶宗。主大云五峰宝积。尝患他宗但任胸臆。于所着补注集解处处辨明。如论贤首妄判华严。议慈恩专用唯识。辨祖承无二十八祖。判道家当摄入儒宗。辞理切直为世所信(并详见诸宗立教志)晚居秀之寿圣大振宗教。元佑六年春。示疾就榻。吉祥右胁而逝。瘗舍利于钱唐宝藏。谥曰神智。宪使刘焘记行业云。端介清白。不妄游从。寤寐三观。耽味着述。过午不食。非法不言。非右胁不卧。非滤水不饮。行步有常。坐立如植。未尝求公卿之知。可谓贤也已矣。所着大部补注十四卷。顺正记三卷(释光明玄)新记七卷(释光明文句)往生记四卷(释观经疏)圆通记三卷(释不二门)纂要六卷(释义例)集解三卷(释四教仪)寓言四卷(释金錍)净名略记十卷。搜玄三卷(杂出教仪

论曰神智之从扶宗。视四明为曾祖。而于有所立义极力诋排之。去乃翁已五十年。其说已定。而特为之异破坏祖业不肖为甚。非同当时孤山净觉一抑一扬之比也。旧系扶宗。今故黜之。置之杂传。以示家法之在

法师了睿。嘉兴人。号慧月。学教有声。久依神智于寿圣。秀有士族请神智祷疾。师与俱往。及归神智责之曰。汝为纯厚。吾故携汝往。何为俗舍左顾右盻。师深谢过而已。智曰。汝岂有所见耶。师密白曰。有一女崇。在病床上。见师入即下走。人既拥门。乃从壁隙而出。不觉顾视如此。智曰。吾亦见之。已而病者愈。智既没。师乃继其席。思溪王氏有女卒。请施食河冰船不可渡。乃遣人报。令设座于斛前。即船上遥为咒愿。中夜一女至船上曰。谢师戒法已得超度。留鞋一双忽不见。次日王君至船。惊曰。此亡女入敛时鞋也

法师道因。自号草庵。四明薛氏。视法智座下。粲法师为叔祖。其孕也。母梦粲披帏而入寤而生。明发而赴至。咸知其为后身云。掌有圆相掬之如环。足下奇文双鱼宛示。十七具戒。坐夏南湖。有问以教义者。徐为释之。正与文合。识者知其宿习。明智居宝云。往学焉。已而遍历教庠屡参禅室。因读指要钞深有悟入。初主禅悦。直嗣四明(草庵录嗣法文云。三入禅室五登讲堂。始终亲近八善知识。皆光明硕大。有德有言。缘不在彼。如水投石。此一办香。奉为延 第一代法智尊者。用酬法恩。然存则人。亡则书。旁不肯者。无吝击节)次迁永明宝云广寿治平。晚主延庆。学徒满堂。乾道三年四月十七日。别徒众曰。华严世界洞彻湛明。甚适我怀今将行矣。乃令举所述弥陀赞曰。无边刹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莲华宫。莲宫周遍遍空海。空海独露弥陀容。阿弥陀佛不生灭。难觅难拈水中月。绝非离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说。我与弥陀本不二。妄觉潜生忽成异。从今扫尽空有尘。父子天然两相值。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业无瑕玷。我今以此念弥陀。不见弥陀终不厌。赞毕。随众唱佛数百。讽观经至上品上生。即敛念坐亡。越三日顶足皆暖。葬全身于祖塔。师道貌严毅。辞辩如泻。有婴其锋者。谓登龙门。尝着关政论。以正禅人之弊。诣行在投宰相秦桧。三上书。俱不报。遂渡江而归。后秦相阅其书大惊。将见之。而师已行。居南湖日。述辅正解以斥律人妄解观经之失。其强志为法若此。尝居城南草庵。因以自号

论曰。草庵初学于明智。一旦读指要有省发。而又自谓文粲后身。故以瓣香奉四明。然四明者罗睺罗也。未闻禀佛为嗣。若草庵之所承。则将兄广智而孙明智矣。岂北面师事之。而反孙之可乎。西土二十四祖。金口所宣悉有先后。若谓北齐远禀龙树。此则立观之始。非草庵所当上效故镜庵论之曰。一家教观必资传授。岂可紊乱使失其绪。况当时已有高攀九祖远嗣四明之诮。旧图系于明智。终非草庵之本心。新图系之四明。未免有违于公论。今故置之杂传。亦足以为失绪者之戒云

法师有伦。四明王氏。受业于小溪寿圣。自号梓庵。久依草庵学。分座南湖讲道有旨。晚主月波。学徒说服。柏庭辈行皆北面受业。所居一室。未尝见其便溺。人皆异之。或问其故。拒而不答

法师法因。自号刳心。四明慈溪顾氏。学草庵尽其旨。以与师同名。时称为小因。主广寿三十年。昼夜讲演。未尝一日走檀门。每施者至。辄竦愧自叹曰。比丘之法丐食活命。我何人哉。坐夺勤苦之利却而还之。不得已受其少分。所居弊陋将新之。曰此躯尚无常。何事外物为一日集讲。侍者报。众赴檀门未回。师曰。虚空诸天正欲闻法。何必众集。即击鼓升座。绍熙四年八月示疾。于定中见净土二菩萨。谓左右曰。吾睹法华道场。与平时所见异甚。吾将行矣。即集众讽观经。称佛号。留偈端坐结印而化。瘗全身于寺东

薛澄。字清卿。自号述庵。视草庵为叔。尝从其学大明境智之道。草庵没为文祭之。其略云。呜呼吾佛明心。禅必用教。教必用禅。如江如湖。流虽不同所钟一源。如日如月。时或云殊。所丽一天。譬以二药治众人病。所期者痊。奈何末途两宗被魔。学者泥偏私立位号互为矛盾。其门必专教而视禅了不相安如针着毡。禅而视教欲割不能如瘿附咽。不求其端。教曰。我是孰明渐圆。惟怪欲闻。禅曰。我是但称别传。两宗既孤。又于其宗派别星悬。或本四明。或夸霅川。或出白莲。天台徽旨浮谈****如漂流船。或参沩仰。或归云门。或嗣曹洞。如来心印上推下堕如颠倒猿。持此胜心敌彼胜心。以燕伐燕堂堂我翁。能于两宗洞达妙玄(云云)。又作草庵忌疏云。诸法本空即空成实。至人不死虽死如生。安住尊者(师自号安住子)间气所钟前因不昧。探戒珠于骊颔。飞慧剑于龙门。早游刃于儒林。无书不读。晚乘桴于教海。有感皆通(云云)。于道最高。裂衣冠而罔恤。有疑不决。械囹圉以须争(云云)。见八知识。无半语之相。投将一瓣香。为四明而拈出(此卷十六人本纪遗失五人止录十一人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蚁族:北京生存日记

    蚁族:北京生存日记

    来京刚满一年的北漂青年车厘子,励志告别“火柴盒公寓”。她打算整租一套三室一厅,做二房东,并为此押上了全部积蓄。就在找房成功,交付订金的第二天,车厘子丢了工作。一手租房子,一手找工作,车厘子的“滑铁卢七月”就这样开始。在这个过程当中,车厘子遇见了挣扎浮沉在北京的各色人等……林林总总,众生百态,共同组成了一个漂泊者眼中的北京。
  • 都市之至尊战王

    都市之至尊战王

    “我会让敌人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战争!”“这世界的生存法则,不称帝则死无葬身之地!”
  • 不懂科技的大佬

    不懂科技的大佬

    科技掺杂着生活,生活离不开科技,如同恋爱情侣,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每一个感人时刻是你陪同我度过,每一次记录是你看着,我和你的故事要写满无数岁月。科技不处不在,享受科技,给你美好未来。本书将会带你享受不一样的科技,不一样的科技视角。
  • 宿主大佬又美又飒

    宿主大佬又美又飒

    听说系统管理局正在招宿主,闲来无事的大佬陌九华自信一笑,施施然去了。然而,就在大佬以为自己会匹配到高B格系统时,她看着面前这只只会对着自己两眼放光的小萌物,陷入了谜之沉默。于是,做任务的途中,大佬左一只萌物系统rua,右一只攻略对象宠,好不快活悠哉!*某蓝孩纸瑟瑟发抖:我选的助攻倒戈要跟我抢媳妇肿么破?大佬气定神闲外加谜之微笑脸。*本书又名:《系统和攻略对象内斗了》、《他选的系统叛变了》、《宿主大佬在线宠夫》。ps:1v1双洁双强互宠甜爽文!
  • 洛水琉璃

    洛水琉璃

    这是一个倒霉作者穿越到了自己书里被男主虐的故事。这位作者穿越到了自己书里的一个配角身上,还好死不死的绑定了一个系统。你不会以为这个系统是金手指吧?呵呵,你真是太天真了!这个系统才是作者倒霉的根源。按照穿越定律,穿越者都会有一系列的好运,可是因为有了这个系统,可怜的作者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去作死。没错!就是作死。难道去攻略男主妹妹不是作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扛只学霸带回家

    扛只学霸带回家

    安爷扪心自问,自己长得俊俏,成绩又好,关键是打游戏还拽,可是自家小姑娘为什么偏偏不喜欢自己呢?某天,他摇身大尾巴狼,将人小姑娘抵在墙角,俯身垂头,尾音绕梁。“牵一次手,回答一个问题。”“抱一次,回答两个。”“亲一次,命都给你。”
  • 杀戮回忆录

    杀戮回忆录

    当眼睛被仇恨蒙蔽,杀戮将披着复仇的面具兴风作浪,泯灭人性!文中一切地点,人名,称谓,机构及等等一切皆虚构,与现实无关。
  • 缘定天下

    缘定天下

    她,一朝穿越,重生在异世。那个男人为什么如此眼熟?咳咳,这不正是她临死前被她杀掉的那一个男人么?难道他也穿越了?而且还穿越成为了皇帝?而且貌似他就是自己的结婚对象。那么,既来之,则安之,谅他也不能拿自己怎么样。不过,为什么他对自己如此的温柔呢?
  • 穿越武神之我有王者系统

    穿越武神之我有王者系统

    王者系统启动中1%……10%………………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