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8100000122

第122章

名文光教志第十八之二仁王般若经疏序

待制晁说之

陈隋间。天台智者远禀龙树立一大教。九传而至荆溪。荆溪之世。有新罗来学者。曰法融理应纯英。故此教播于海外诸国与中原并盛矣。唐室丧乱典籍荡灭。虽此教为不可亡者。亦难乎其存也。然杲日将出而晓霞先升。真人应运而文明自见。我有宋之初此教复杭海入吴越。今世所传三大部之类是也。然尚有留而不至。与夫至而非真者。仁王经疏先至有二本。众咸斥其伪。昔法师既纳日本信禅师所寄辟支佛[髟/火]。答其所问二十义。乃求其所谓仁王经疏。信即授诸海舶。无何中流大风惊涛。舶人念无以息龙神之意。遽投斯疏以尉安之。法智乃求强记者二僧。诣信使诵文以归。既而二僧丧乎日本。至元丰初。海贾乃持今疏二卷来。四明有沙门如询。因缘得之(云云)智者慈霔尽法性为止观。而源流释迦之道。今方盛於越中。异日会当周于天下。岂独是书之不可掩哉。大抵吾宗所以永异他家不容同世并语者。其唯三千乎。其唯观具乎

明智法师碑论

晁 说之

世尊鹤林法付迦叶。二十四传至于师子。或曰。二十八传至于达磨。磨在梁时始来东土。于六度中特以禅名。虽云顿示岂无方便。虽云不立文字初传则有楞伽。后五六叶则尚般若。览教照心不在兹乎。自迦叶十三传曰龙树。着大智度论。译传震旦。则有北齐文禅师。一览斯文即悟中观之旨。以传南岳。岳传之天台。天台悟法华三昧。始开拓义门。定而三止。慧而三观。曰具。曰即。曰一念三千。其所归宗曰法华。则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摄六度融万行。开而显之无非法华佛慧之道。暨传之章安缙云东阳左溪。至于荆溪。于是智者之教悉载于书。而一归于正矣。荆溪传满。满传修(当云荆溪传邃邃传修)修传外。外传琇。琇传竦。竦传寂。寂传通。通传礼。是为四明。于时此教特盛。异同亦多。龙象重望未易柔服。一言之辨勤乎十返。如不观真心唯观阴妄。至今称之为是。后世何为而欲异其说乎。仰惟智者之为智也。大矣哉。三观单复之旨。实着乎圆觉。十境互发之论。方见乎楞严。智者先言之于隋。此经后译之于唐。虽欲不信其可得乎(莹公清话。楞严本在西域。智者闻之。忍死以候。既而入灭期逼。遗记之曰。此经入汉吾不得见之矣。当有宰官身菩萨。以文章翻译佛语。又数百年。当有肉身比丘以吾教判此经归中道)所谓灵山亲闻者。此亦其躅欤。故其教东及日本。西返天竺。未之与抗也。或曰教外别传不知教无等等。何外之有。传授圆成何别之有。或曰不立文字。不知文字非真非妄。乃以何者为文字。尝求乎其人矣。前乎智者导其教者。曰梁傅大士。北齐稠禅师。后来推尊而赞之者。曰南山律师。韶寿诸师(韶国师寿禅师)密弘而取证者。永嘉真觉。虽异途而不敢不赞者。贤首藏师。或叛去而窃用其义者清凉观师。公为异同。而自立己意者慈恩基师。唯圭峰密私用其言。而专以四禅八定次第之学。何异儿戏以侮耆德。善乎梁敬之之言曰。佛法以天台为司南。柳子厚曰。佛道愈远异端竞起。惟天台得其传。又曰。传道益微言禅最病。今之空空。愚夫纵傲自我者。皆诬禅以乱其教。冒乎嚣昏放乎淫荒。吾将合马鸣龙树之道焉。唯是明智。其生既晚异端益肆。积德于躬。无辨于彼。将自屈服。我言则光。顾予何者。辄与斯事。窃少闻大道于圆照禅师。且有言曰。他日勉读经教后三十年果遇明智。获闻一家性具之旨。视彼暗证禅师文字法师乘坏驴车。无力以正之。则不敢不自勉

南湖法智大师像赞

真隐居士史浩

灵山一席俨在天台。后十三叶复生奇才。唱道四明讲肆宏开。溥海声闻谹谹云雷。章圣在御中使鼎来。得法大旨皇皇恢恢。锡号法智宸章昭回。抵今后学咸仰崔嵬。兰馨菊芳本一根荄。呜呼是为法宇之柱石。教鼎之盐梅。宜兹幻影。历千古而无尘埃

永嘉西湖法明寺疏

水心先生叶适

兹寺是昔忠法师之所居。师行业至高愿力强果矢言以致道。故虽焚荡草莽。百年间冠盖。常走一郡。至子真师建两序。师昶师崇殿堂。于是院落始成。昶师尤精苦。衣屦穿损。食不累合。诸生云赴应答泉涌。东掖天竺之盛。诚足相将。初天台立止观二义。承而为说者益以蔓衍。而忠昶二师尤多论述。今其徒妙真普济。欲集诸家学为教藏。院中率道俗修念佛三昧。以旌昶之绩而嗣忠之业于无穷。志甚远也。夫浮图以身为旅泊。而严其宫室不已。以言为赘疣。而传于文字愈多。固余所不解。尝以问昶。昶亦不知所以然也

重刊删定止观序

铠庵吴克己

奇哉。救世明道之书。不图复行于今也。使王公大人知有此书。必不至信谗以废毁。使缙绅先生知有此书。必不至立论以抵排。使启禅关者能读此书。其肯以教外别传自欺乎。使寻经论者能读此书。其肯以分别名相自困乎。矧欲使薄海内外家藏此书展转开导了达此义。又孰肯贪于粗弊五欲。而不早求解脱者乎。是皆内教弟子。护持教法之大略也。子贡好辨。孔道以明。孟子岩岩。功堪继禹。斯言概之。谁曰不信

与喻贡元书

铠庵吴克己

佛道来东华几二千载矣。吾儒攘斥甚力者。无若韩氏欧阳氏。然皆未究其言与其道。唯知坚执周孔立教者以诋之。故虽攻之而愈坚。终无以大服天下之心。独关洛诸贤与胡氏父子。颇尝出入释氏而不信之。然考其所与辨明。而谓之诐淫邪遁者亦不过指禅宗单传之学而已。夫释氏之有禅宗。犹吾儒之有老庄也。苟以拈椎竖拂夸诞之谈。而疑释氏一代正教。是犹以王何所学之浮虚而疑六经语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也。奚可哉。去佛愈远异端并起。唯天台大师为得其正传。此唐之梁敬之柳子厚。我朝晁以道陈莹中诸公所服膺而深造者也。仆虽不敏实研究有年。观其发挥一性范围法界俾六凡四圣各迪厥德而咸底于极。诚未易遽为足下言。惟足下他日考其书而订其道。方知仆昨者鄙诗所谓大道不可私与夫孔释俱援世之句。果非自欺而又以欺天下也。然则孔释之道果同乎。果异乎。异则不可得而一。同则不应异其施。曰有世法有出世法。以世法而疑出世法固不可。以出世法而外世法亦不可。故天台所传。亦有真俗相即之谛。其察乎道并行而不相悖者。亦审矣。世有足迹未抵乎泰山之麓而辄谈其广狭高下。欲欺乎未见泰山者。且不可。况乃见者乎。今足下未读佛之书而遽议佛之道。何怪乎言之谆谆。而仆邈然不听也

始终心要

荆溪大师 湛然

始终心要(永嘉沙门从义注

在因名始。至果为终。因果虽殊谛德无别。圆顿上乘旨归于此。所以荆溪立于心要

夫三谛者。天然之性德也(上句标指。下句发叹。天然者如天之然。亦名自然。问。此与外道所计何别。答。外道所执已为三藏所破。那忽谓同圆顿谛理。复次应知。若从破计须荡自然。破计虽尔理必自然。是则自行。乃遣执惰。随缘无妨。作斯说也。至于下文含生本具秘藏不显由三惑覆。亦应准今料简显示。举一例诸。无劳委述)中谛者。统一切法。真谛者。泯一切法。俗谛者。立一切法(别示解释三谛相也。中者不偏二边也。谛者审而无虚也。统者总也。一切法者二边之法也。真者无伪妄也。泯亡泯也。一切法者三千之法也。俗者世俗也。立者建立也。一切法者百界之法也。当知此约三谛别明。若从通说。应云一中一切中。无真无俗而不中。则三谛皆统理而绝待也。一真一切真。无中无俗而不真。则三谛俱亡泯而无相也。一俗一切俗。无中无真而不俗。则三谛并建立而宛然也)举一即三。非前后也。含生本具非造作之所得也(上两句示三谛融即。显非纵横之殊异也。下二句明三谛本具。彰无作之妙法也。举一即三者。举其中谛非真非俗。当体泯法。复名真谛。常自建立。又为俗谛。中谛之一即三既然。真俗之二即三亦尔。准诸祖诰亦应更云。即三而一有可相离。即一而三不可相混。非三非一。三一宛然。会之弥分。派之常合。横之复高。竖之又广。明镜等譬。真好研详。勿见三一相即之故。便乃不许俗谛世法真谛亡泯中谛统绝俗言洋洋。岂可诬哉)悲夫。秘藏不显。盖三惑之所覆也(三谛微妙众生不了。称之为秘。法界包用不可尽。目之为藏。性虽微妙浊成本有。譬如镜天。喻若尘云。今此总明。次文别尔)故无明翳乎法性。尘沙障乎化导。见思阻乎空寂(无明者。不了法界无所明也。尘沙者。譬无知之数多也。见思者。从解等立名也。应知三惑皆是性具。同体为障。难可了知。文云翳障阻者异其文耳)然兹三惑乃体上之虚妄也(结指惑障都非真实。空华之譬其在兹乎)于是大觉慈尊。喟然叹曰(大觉即妙觉喟然叹声也)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慧中无自他之形相(通指三谛以为真如及平等慧。绝名离相)但以众生妄想不自证得。莫之能返也。由是立乎三观破乎三惑。证乎三智成乎三德(众生在迷未能复性。是故须明惑观等说。全性起修性无所移。全修在性修常宛尔。一家所立三谛文在璎珞仁王两经。三观文出璎珞经下卷三惑准大品大论而开。三智具如大品三智品中。三德备在大涅盘经)空观者。破见思惑证一切智成般若德假观者。破尘沙惑证道种智成解脱德。中观者。破无明惑证一切种智成法身德(一念无相谓之空。无法不备谓之假。不一不异谓之中。知一切法空寂一相名一切智。知十法界诸种差异为道种智。知于二边无非中道名一切种智。照明为般若。解缚名解脱。清净名法身。皆具常乐我净。谓之德)然兹三惑三观三智三德。非各别也。非异时也。天然之理具诸法故(上文别示。恐谓纵横。故兹融即显非别异。是故当知。三惑一念中破。三观一心中修。三智一念而证。三德一心而成。惑观一如智德无别。苟非性具宁免异殊。山门教观永异诸家。超过众说良在兹焉)然此三谛性之自尔(重叹三谛非作所成)迷兹三谛转成三惑。惑破藉乎三观。观成证乎三智。智成成乎三德(自迷之悟展转相由。文中五三秖是一三无前无后因果理同)从因至果非渐修也(性德之行异乎历别)说之次第理非次第(言不顿显故有前后。若论其理实在刹那。其理者何。三千三谛)大纲如此。纲目可寻矣(谛德宏深。故曰大纲。诸法广多。号为纲目。华严名法界。方等为实相。般若称佛母。法华号髻珠。涅盘名佛师。三谛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龙猛悟之而造论。智者得之以开拓。荆溪传之为心要。是则十方大觉诸祖所传。莫不归乎谛德秘藏。像末惰浇信心寡薄。如斯法门不能宗重。而更别求心要之术。良由近代习大乘者杂滥故也

四十二章经疏序

孤山法师 智圆

古者能仁氏之王天下也。象无象之象。言无言之言。以复群生之性。由是佛教生焉。教之高下视根之利钝。是故有顿焉有渐焉。然后混而为一。是谓开显。而蚩蚩群汇。率其化复其性。蹈乎大方安乎秘藏者。可胜言哉。逮乎后汉其道东传。时君仰其神。元元陶其训。乃与仲尼伯阳之说三焉。原夫仲尼之为训也。扬唐虞三王之道。尊仁而尚义。俾复其王而企于帝也。伯阳之为训也。扬三王朴略之道。而绝圣弃智。俾复其皇而企于结绳也。矧兹二者。谈性命则未极于唯心乎。言报应则未臻于三世乎。然于治天下安国家不可一日而无之矣。美乎哉。其可教乎域中也明矣。若夫释尊之为训也。指虚空世界悉我自心焉。非止言其太极生两仪玄牝为天地根而已。考善恶报应悉我自业焉。非止言其上帝无常天网恢恢而已。有以见伯阳仲尼。虽欲谓之广大悉备。至于济神明研至理者。略指其趣耳。大畅其妙者。则存乎释尊之训欤。其可教乎域外也。又已明矣。域内则详乎治身。而尚略乎治心。故谓之外教。域外则善乎治身。而极乎治心。故谓之内教。昔阮孝绪正以内外之名。为不诬矣。世人有谓。三者能混同焉。或几乎失。或谓三者硕异焉。亦未为得也。何哉。复性有浅深。言事有远近。则不得不异也。至于迁善而远罪胜残则去杀。则不得不同也(此略文耳。净觉还源记有释

与骆御史书(名偃

孤山法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赌上一切去爱你

    赌上一切去爱你

    她是宰相之女,破坏力强得吓人。他是个人品好到不行的人,但是没事却去搞什么刺杀,偏偏杀的还是她的父亲!既然他们之间的恩怨他们解决不了,就让她去化解吧。其实她没有特殊的武器,有的只是爱而已,可她却忘了爱情才是最伤人的武器……
  • 祈愿人生系统

    祈愿人生系统

    灵魂的力量有多强大,是否可以突破时空的界限。人的潜力有多大,是否可以突破肉身的极限。在一个神奇的陆地有这么一个地方叫奇迹大陆,在哪里你可以实现所以愿望。平凡者注定平凡,不甘者注定艰辛。当21世纪的孤女玉玲珑穿越而来,在这片大陆,她将会谱写怎样的传奇。她又将拥有怎样的人生,命运的齿轮在静静的转动着。你可知,苍穹之下的你,需要多么拼命才能看到奇迹大陆之上的星空。
  • 天医皇妃

    天医皇妃

    一朝穿越,前主灵力尽失。她笑,不是都说她是废材吗? 嫁个天赋异禀、颜值爆表的大皇子,而且被宠上天,是废材做得出来的?眼看着各大名家贵族姊妹纷纷盼着她退婚让位,她各种奇门毒药倾泻而出,唇角微勾,不好意思,本小姐这一身医术可不是白学的。
  • 我们是朋友吧

    我们是朋友吧

    15岁的你刚刚初中毕业,面对未来一片迷茫。17岁的你,是选择继续迷茫还是为青春奋斗?这是我的故事,我的青春不迷茫。
  • 我不想当君后

    我不想当君后

    冷雪洛重生了,发现世界一样又不一样,妖怪真多。私房菜大厨、酿酒的青年、开酒吧的美女,身边形形色色说不清有多少不是人的人在出没。
  • 美人太高冷

    美人太高冷

    白莲花说她是奴隶,说她低贱,她便用实力证明,谁才是奴隶,谁才低贱白莲花说她阴险,说她恶毒,她便用行动证明,谁才阴险,谁才恶毒白莲花杀她恩人,想抢她爱人,她便不惜一切夺那王族宝具,干掉白莲花,以此来证明夺我所爱友之人,不可饶恕!伤我亲友之人,杀无赦!【西方玄幻言情,男女主都很强大流,男主专情流,女主不圣母,不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华为工作法

    华为工作法

    员工工作效率低是许多企业困扰的问题之一,然而华为员工高效率的工作给许多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方式。本书围绕员工工作低效率问题展开,再结合华为员工成功的实践方式,解读华为员工在日常工作中的总结出的有效经验和技巧,以此来全面提高工作效率。
  • 凤逆天下之傲世狂妃

    凤逆天下之傲世狂妃

    听说,前任杀手之王,在进行危险实验时死了。据说,五大世家的萧家让一个废柴当少主。她,是二十一世纪的杀手NO.1,她是轩辕大陆萧家的废柴少主。当废柴再次睁眼,一双蓝眸震惊天下,魔法,灵力,sorry,我魔,灵双修,神兽?很稀有?!姐一抓一大把,唯一的缺陷就是……作者能不能换群伙伴先?为毛别人家的伙伴是霸气侧漏,无可匹敌,而到她这就变成了盗版!!难道她人品有问题?!不带这样的啊!
  • 学渣升职记

    学渣升职记

    我,一个长相一般中的一般而且学习烂到爆炸,没人爱没人关心的丑孩子。一天又开始了来看看我的故事吧”莹莹,起床了”自家老娘温柔的摇晃着我,鉴于昨天晚上写作业写到十二点于是我决定听从我的身体,接着赖床。“王雪莹你起不起床!”自家老娘完全一改温柔风格开始狂躁的吼起来。好吧,自己老娘向来没有耐心再加上她声音大嗓门尖,喊叫起来完全不让人活的节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