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8100000108

第108章

法运通塞志十七之十二仁宗(真宗第六子。母宸妃李氏。梦二日在天其一忽坠以裾承之遂娠。四月十四日为乾元节。葬永昭陵

天圣元年。上常顶玉冠。上琢观音像。左右以玉重请易之。上曰。三公百官揖于下者。皆天下英贤。岂朕所敢当。特君臣之分不得不尔。朕冠此冠将令回礼于大士也(郑氏家集)敕内侍杨怀古降香入天竺灵山为国祈福。慈云式法师。复以天台教文入藏为请。怀古为奏上知南海驻辇国遣使进金叶天竺梵经。诏三藏法护译之四明延庆法智法师。出教义策试生徒名开帏四十二章至今以为法

二年。诏赐天台教文入藏。及赐白金百两。饭灵山千众。慈云撰教藏随函目录。述诸部着作大义四明名儒卫开游学至洛阳。遇道人李士宁于逆旅。谓开曰君乡城戒香有哑女者。过去维卫佛也。若归可往礼拜。问其状。则曰。缩臂扫地者是也。开既妇亟往寺访之。一老尼曰。圣姑坐化年余矣。因示以画像。炷香作礼。自以不睹尊容为之愧恨。明年过钱唐客书吏陈式家。忽见小儿十数拥一尼童入门。哗传云。哑女哑女。开方惊顾。遽索纸书偈曰。大地山河是阿谁。了无一法可思惟。夜来处处鸣钟鼓。敲破髑髅人不知。复于偈后书无去来。开前礼足。略述戒香得瞻遗像之意。复书偈云。须弥山上摆铎。大洋海底摇铃。若问哑女姓字。秖此便是真名。出门竟去。追问小儿。哑女何人。儿曰。维卫佛也。问儿何人。曰问取哑女。忽俱不见

志磐顷过甬东。栖心元妙得旧文于书箧。念哑女古佛。世无知者。因为述戒香维卫古佛记。既而元妙以遗寺。王师亮俾刻石寺中。以题名胜。案藏经维卫或称毗婆尸。此翻胜观。所谓以胜妙三观观一切诸法无非三谛之理也

蜀人李士宁有道之士。得轩辕古镜洞见远近。学士蔡君谟。闻而恶之。一夕梦为虎逼。有人救之。谓君谟曰。公贵人也。但头骨未正。乃以手按之。梦觉头尚痛。明日士宁往谒焉。即梦中所见者。后出守闽中。士宁复往见君谟告曰。久患目疾。夜梦龙树菩萨何也。士宁即袖中出画像宛如梦中。两目明视如故(见李壁注荆公诗。士宁神异甚多。荆公欧阳公皆有歌诗。以记述其事)西天沙门爱贤护贤来进贝叶梵经。赐紫服

三年。先是天禧初诏天下复放生池。四明南湖法智法师。每于佛生日集众行法。放鱼鸟以祝圣。是年郡以事闻。敕枢密刘均撰文以纪。郡守曾会立碑寺门(文见光教志)师一夕梦伽蓝神告曰。明日相公至。已而曾会领子公亮入寺。师告以梦。母夫人谢曰。后贵无敢忘。及公亮入相。乃买田辟屋。岁度其徒(有曾相公舍田帖载教行录)翰林学士夏竦同三藏惟净等。进新译经音义七十卷判都省马亮言。佛道贵重人天所师。请无得收度曾犯真刑及文身者。诏从之

五年。三藏惟净进大藏经目录二袠。赐名天圣释教录。凡六千一百九十七卷杭州天竺寺。七月八月望日之夕天雨桂子。慈云法师播种于土。作诗以记

六年。御制三宝赞以赐宰辅及译经院四明南湖法智法师。于元旦建光明忏。期至五日。趺坐说法。骤称阿弥陀佛数百声。奄然而化。露龛七日。颜貌如生爪发俱长。阇维之日异香芬郁。舍利无数舌根不坏若莲华然

七年。敕于京师大建慈化寺。谓宰臣曰。此盖为先帝荐福之举。今后毋得无故擅兴力役

九年。敕韶州守臣诣宝林山南华寺迎六祖衣钵。入京阙供养。及至奉安大内清净堂。敕兵部侍郎晏殊撰六祖衣钵记传法院言。沙门怀问尝往天竺。为真宗皇帝建塔于佛金刚座之侧。今欲再往为皇太后今上更建二塔。乞赐先朝圣教序皇太后发愿文圣上三宝赞。刊石塔下。及制袈裟奉释迦像。诏可。仍令词臣撰沙门怀问三往西天记初太祖疑宣律师佛牙非真。遣使取自洛烈火煆之色不变。心敬神异。遂制发愿文。太宗朝复取验以火。制偈赞以申敬(见三朝御制碑)因奉安大相国寺法华院。真宗尝迎供开宝寺灵感塔下。瞻拜之夕神光洞发。遂制偈赞(见三朝御制碑)上以三朝敬事。遂迎置禁中。以蔷薇水灌之(出南海三佛齐国。香气芬郁异常)忽于穴中得舍利一。五色映人。因为制赞。以金[豕/皿]二重藏之。奉以还寺。其赞云。三皇掩质皆归土。五帝潜形已化尘。夫子域中夸是圣。老君世上亦言真。埋躯秖见空遗冢。何处将身示后人。唯有吾师金骨在。曾经百炼色长新([豕/皿]徒回切。音隤。器似盂。本纪错为[盝-(彖-豕)+囗]。今改正

述曰。佛道大道也。佛身真身也。言大道则法界无遗。不同孔老之有方域。言真身则常住不灭。不同孔老之有生死。其所谓佛牙舍利者。此盖真身应物示化之一法也。岂世间水火所能沮坏之耶。仁宗以三朝归敬特制赞文。而且历诋帝皇儒道之宗祖者。诚以仁义之道清净之化。所以教域中之人致人天之福耳。非如佛道有化人出世之能。然则在儒在道不离此身。皆可以从事。释学以为未来出世之本。恭览宸制。知言近而指远

明道元年十月一日。天竺慈云法师说法坐逝。人见大星殒于鹫峰红光赫然。师于前朝进金光明护国仪。上因阅视至发愿文有诸天威神护持我国圣帝仁王慈临无际。抚几叹曰。朕得此人可以致治。亟宣召之则师入灭矣

二年七月。四明南湖奉法智法师舍利。葬于南城崇法院之祖关

景佑元年。参知政事王随。删景德传灯录为十五卷。传法院编录入藏诏试天下童行诵法华经。中选者得度。命参政宋绶夏竦同监。试有童行诵经不过问习业几年。对曰。十年矣。二公笑且闵之。约归各取经诵。绶十日竦七日。不遗一字(归田录)是岁天下僧三十八万五千五百二十人。尼四万八千七百四十人

二年。上御制天竺字源序赐译经院。是书即法护惟净。以华梵对翻为七卷。声明之学实肇于兹。其所序云。翻宣表率则有天息灾等三藏五人(西土四人天息灾。施护。法贤。法护。东土一人。则惟净耳)笔受缀文证义。则自法进至慧灯七十九人。五竺贡梵经僧。自法军至法称八十人。此土取经僧得还者。自辞浣至栖秘百三十八人。梵本一千四百二十八。译成五百六十四卷十一月诏孔宗愿袭封文宣公

三年。驸马都尉李遵勖。广传灯为三十卷进上。赐名天圣广灯录。御制序右仆射译经润文使吕夷简。参知政事润文官宋绶言。奉诏续修法宝录。自祥符四年至今景佑三年。编成一百六十一卷。乞依旧式赐序四年。御制景佑新修法宝录序。赐入大藏

宝元二年五月。三往西天怀问同沙门得济永定得安。自中天竺摩竭陀国还。进佛骨舍利贝叶梵经贝多子菩提树叶无忧树叶菩提子念珠西天碑十九本。召见尉劳。赐号显教大师紫衣金币

庆历元年。三藏法师惟净言。西土进经新旧万轴。鸿胪之设有费廪禄(鸿胪卿主四方宾客。后世兼领西域梵僧)欲乞停罢译经。上曰。三圣旧模焉敢即废。且琛贡之藉非鸿胪则不可识。未几中丞孔辅道上疏。请罢译经。上出净疏示之。谕以先朝盛典不可辄废(湘山野录)范仲淹宣抚河东。寓宿保德传舍获故经一卷。名十六罗汉因果识见颂。藏经所未录也。仲淹遂为之序云。此颂文一尊者七首。皆悟本成佛之言也。余读之。一颂一悟。方知尘世有无边圣法。大藏有遗落真文。因以传江陵。沙门慧哲。俾行于世(家集)谏议大夫欧阳修慕韩愈斥佛老。着本论三篇。其略曰。佛法为中国患千余岁。世之卓然不惑而有力者。莫不欲去之。已去矣而复大集。遂至于无可柰何。云云。尧舜三代之际。王政修明。礼义之教充于天下。于此之世虽有佛无由而入。及三代衰王政缺礼义废。后二百余年而佛至乎中国。由是言之佛所以为吾患者。乘其缺废之时而来。此其受患之本也。云云。礼义者胜佛之本也。搜狩昏姻丧祭乡射之礼。凡教民之具无不备。则佛无由而入(欧阳氏以礼义为本。求胜于佛。故曰本论)又曰。今佛之法可谓奸邪。又曰。千年佛老贼中国(并见六一居士集)二年。初东掖山本如法师结百僧修法华长忏一年。是年七月。驸马都尉李遵勖以闻于朝。赐号神照紫方袍。尝于山西南见一虎卧。以杖击之曰。非汝住处也。虎俯首而去。后于虎卧处结屋为庵。以是年归闲此中。慕庐山之风。与郇公章得象诸贤结白莲社。六七年间寖成巨刹。主上素闻道风。因赐白莲之额。三年六月久旱。诏迎相国寺佛牙入内殿躬祷。须臾雨大注。乃作金殿四门以象天宫。用以奉藏。复制发愿文以见归敬宰相章得象兼译经润文使

四年

六月开宝寺灵感塔灾。敕中使取塔基所藏舍利塔入内供养。将事再建。谏臣余靖力谏。上不说谏议欧阳修。为言事者所中。下诏狱穷治。左迁滁州。明年将归庐陵。舟次九江。因托意游庐山。入东林圆通谒祖印禅师居讷。与之论道。师出入百家而折衷于佛法(史记孔子世家。折衷于夫子。折断也。衷当也。无音汉杨雄传。折衷乎重华颜师古)修肃然心服。耸听忘倦至夜分不能已。默默首肯。平时排佛为之内销。迟回踰旬不忍去。或谓此与退之见大颠正相类。修初至师揖就座曰。足下远临岂以西竺圣人之道有合于心乎。修盛气以答曰。修学孔孟之道。窃有慕于韩子之攘斥佛老者。西竺之法何所取焉。师正色而诘曰。退之排佛老。自比孟子之距杨墨。佛老大圣非杨墨比。退之尚不可排。况今欲慕之者。昔者文中子之言佛圣人也。而退之斥为夷鬼。此大慢之言也。修曰。学者废中说史家不立传。退之绝口而弗称。今师援之。谓佛圣人者。天下孰从之乎。师曰。文中子醇儒也。其得佐太宗当不愧三代之治。其职居修史。必能列佛老于圣人。昔陈叔达撰隋史。避嫌于当世。而司马君实作传以补之。退之蔽贤而弗称。岂天下之公心。皮日休谓。孟子荀卿翼传孔道。至于文中子司空图。谓天生文中子以致圣人之用。故房杜之徒。恢张文武以济正观之治。此皆足以知文中子也。荀卿之徒。韩非尚刑名以害世。李斯焚诗书以亡秦。杨墨之祸未至是也。文中子之门人。能以仁义之道。辅成唐家以致治平。若子云退之徒立空言。不闻其徒有佐汉兴唐之效者。然则文中子之道。岂不愈于荀杨韩子。而后世学者顾不之知耶(文中子之弟王绩。奏候君集无君事连长孙无忌叔达避嫌故。弗与立传

修曰。韩子之与道文中子不合者鲜矣。使其遇太宗。必大发所蕴。师曰。宪宗中兴之君也。退之不闻此时有所裨赞。乃以排佛老为己功。欲自比于孟子之距杨墨。其好胜取名。若是之甚。且退之斥佛为夷鬼者。请略辨之。佛圣人降自兜率天。托生中天竺圣王之家。何以夷称。佛圣人不生不灭旷劫常存。人天之宗仰。何以鬼称。此非退之大慢语乎。退之七世祖韩耆。当后魏永兴。自赫连屈丐来降拓跋(赫连氏。匈奴左贤王。后据朔方号大夏。后魏道武拓跋氏。起自北狄)。由西戎归北狄。独不为祖讳。而反敢讪佛圣人乎。退之畏修史褒贬之过(答刘秀才书。夫为史者。不有人祸必有天刑)而不思贬佛之过为尤可畏。排老子为己任。而兄事毛仙服其丹。卒疽发而殂(退之言韩与毛同姓)子昶校书不材(校汉书。改金根车为金银车)卒黜归。未数世而绝灭。其亦天刑人祸之不能免乎。退之倡排佛老。足下今又和之。将使后世好名之士。援韩氏欧阳氏以为法。岂不为盛德之累。谚言。善骂者人亦善骂之。足下旧着本论。孜孜以毁佛为务。安得众口不毁公于天听之前乎。足下之言。以搜狩丧祭乡射之礼为胜佛之本。是犹退之原道而实未知道也。修大惊赧。为之谢曰。修胸中已释然。将何以见教。师曰。佛道以悟心为本。足下屡生体道。特以失念生东华为名儒。偏执世教故忘其本。诚能运圣凡平等之心。默默体会。顿祛我慢悉悔昨非。观荣辱之本空。了死生于一致。则净念当明天真独露。始可问津于此道耳。修自此颇有省发。及后入参大政。每誉于公卿之前。岁时书问未尝绝(蜀沙门祖秀。纪欧阳子见讷禅师事。作欧阳外传。后湖居士苏庠养直魏公张浚为序。秀住潭州上封。得法于黄龙新禅师。自号藏六庵

述曰。孔子文中子皆谓佛为圣人。韩氏则曰。佛者夷狄。欧阳作本论曰。佛法为中国患。二子不知佛为圣。不知天地之广大故。不知奚为夷奚为中国。不知佛法之妙故。不知奚为本奚为患。儒宗有欲排佛者。倘未能览其典籍质诸学者熟复其义理之所归。则吾恐轻肆慢易。如韩欧一时之失言也。然退之问道于大颠。自云得入处。故鲁直有云。退之见大颠后。作文理胜。而排佛亦少沮。欧阳见祖印。肃然心服。故东坡有云。永叔不喜佛。然其聪明之所照了。德力之所成就。真佛法也。今人徒知诵前时之抵排。而不能察后来之信服。以故二子终受斥佛之名。其不幸乎

敕封孔子四十六代孙宗愿为衍圣公。仙源县差庙户五十人。充洒扫

五年。眉山苏洵赴汴京举进士不中。溯江至浔阳。登庐山谒祖印讷禅师问法(东坡云。庆历丁亥。先君问法于圆通。讷公得其旨

六年丙戌。江宁府正觉禅院住持守暹。重建泗州大圣砖塔。天禧寺住持普庄撰葬舍利记

同类推荐
  • 续碑传选集

    续碑传选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幼科发挥

    幼科发挥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正易心法

    正易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乐府诗集

    乐府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乘广百论释论

    大乘广百论释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姜家赘婿

    姜家赘婿

    同样是九年义务教育,为什么你这么优秀……唐远,一个不断给姜家解决危机的小小赘婿,有人怀疑,他读小学时,偷偷上补习班了……
  • 凤舞江山

    凤舞江山

    一个女人的命运可以多舛到什么程度?她本来已经安分守己的缩在自己的壳里,不去招惹任何人,可是,一朝宰相垂青,命运的轮盘开始转动。为了改变命运,她选择逃婚。因为逃婚,她爱上了自己的敌人;因为错信爱人,她几乎付出自己的生命;为了保住性命,她一介弱质女流藏身军营。……然而,那场荒诞的婚姻里究竟藏了什么惊天的秘密?谁又是她今生最后的相依相守?是背叛她的他?是冷情残暴的他?还是威武深沉的他?(本文并非穿越文,简介中的作品类型有误,且难以修改,专攻穿越文的童鞋慎入)
  • 悦神吟风

    悦神吟风

    某君渡劫失败后重新飞升,然后开始一系列沙雕故事
  • 盗匣

    盗匣

    翻开家中的那只不明来历的旧匣子,让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极品战神之诛神灭魔

    极品战神之诛神灭魔

    ~~~少年楚雷,自远古时代穿越而来,身怀巅峰道法,逆天体术的他创造了无数奇迹,灭古族、斗圣地、踏仙门、傲神朝,带领弟子称霸诸天万界,暴走九天十地。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住我心,要芸芸众生,都知道我意,要诸天神魔,都烟消云散。**PS:友情提示,本书有毒,会上瘾,请慎入,后果自负
  • 未世神话

    未世神话

    神话生物,在一代代人的口中愈发神秘;当人类步入机械文明,迈向宇宙,移居其他行星时,却发现宇宙中的敌人不在少数,为此,人类建立太阳系防卫部队,建立地表异能者防卫部队,与入侵的外域生物展开战斗......“沉寂了这么久,人类在我们的引导下还算有点作为。”“现在,也该我们登场了。”
  • 重生之燃烧的年代

    重生之燃烧的年代

    重生将门之后,立志军旅却横生波折,是步入仕途还是纵横商海?在这个燃烧的年代,面对改革的巨变,带着快意恩仇的畅快,用曾经马革裹尸的热血,抒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 变身校花

    变身校花

    他是亚洲前十集团的继承人,却爱上了平民校花,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他们终于在一起了,但是却因为一场车祸变成的兄弟爱的女生,校花之首....
  • 称王霸帝

    称王霸帝

    白龙,出生之后就是白痴.经过十四年的过渡期,终于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白羽,白龙的堂哥.与白龙一起闯荡天涯.两人都想成就他们的巅峰之路--称王霸帝.
  • 剑玄界

    剑玄界

    世事难料,世人追求仙路尽头之事物,却不知仙路尽头是福是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