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0000000035

第35章 八、逍遥观

道家的逍遥是指人的身心内外和谐与自如的状态,是一种理想的生存方式,表现为自在、自化与自得。认为获取身心的自在是人的天性,适性自得即逍遥。自得就是不因外物而变化,则达于道。只有以主体的存在状态及行为方式契合道,即认为与道同体,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淮南子》既注重外在礼法的现实功能,同时又善待人的精神世界的提升。其描述的真人是精神与形体都获得了超越,与后来道教得道成仙的境界有某种相似性。《淮南子》在逍遥观上直接承袭了庄子。《庄子?天运》篇提出了“逍遥,无为也”,《大宗师》又有“逍遥乎无为之业”之语,逍遥与无为是同等层次的状态,可以说,逍遥是无为在人生观上的一种表现。无为侧重于外在的行为状态,而逍遥是内在精神的境界。

“逍遥”又为“消摇”,即自得,是以任性适情为准。“故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夫许由小天下而不以己易尧者,志遗于天下也。所以然者,何也?因天下而为天下也。天下之要,不在于彼而在于我,不在于人而在于我身,身得则万物备矣……夫天下者亦吾有也,吾亦天下之有也,天下之与我,岂有间哉!夫有天下者,岂必摄权持势,操杀生之柄而以行其号令邪?吾所谓有天下者,非谓此也,自得而已。自得,则天下亦得我矣。吾与天下相得,则常相有,己又焉有不得容其间者乎!所谓自得者,全其身者也。全其身,则与道为一矣”,认为我与天下是并列的,且我即天下。天下不可为,只有因顺天下才能天得下,自得即全身,拥有天下不是体现在占有权势上,而是从自身做起,自得则天下得、万物备。以自得为目标,实现了我与天下的合一。通过保全自身则实现了与道的合一。可见,身道合一的境界是从自身做起的。“圣人不以身役物,不以欲滑和,是故其为欢不忻忻,其为悲不??,万方百变,消摇而无所定,吾独慷慨,遗物而与道同出。是故有以自得之也,乔木之下,空穴之中,足以适情;无以自得也,虽以天下为家,万民为臣妾,不足以养生也。能至于无乐者,则无不乐;无不乐,则至极乐矣!”反对人为物役,认为欲望扰乱人的内心的和谐,自得则遗物、与道同出,逍遥而无定所,无以自得,则即使拥有天下,连养生也难以做到。世俗的一切拥有和享受都不足以养生。逍遥与自得、养生、全身、得道等具有同一的内涵,逍遥是得道后的自在,包含有形体变动的自主性。无常人之得则能自得和得道。逍遥是摆脱了俗世的牵累,达到了与道同出的境界,是无待的逍遥。逍遥从存在的本质来说,就是一种自然的样态,“逍遥地生活的本质在于最大限度地认同自然,也可以说在于自然化精神,它是与人工社会和文化相对的‘野性’精神。按照逍遥的哲学,我们人类根本的精神不在于社会,而是存在于自然之中,存在于无限整体的宇宙之中!”

《淮南子》中的处世态度是“浮”、“游”、“化”,表现出了行动的自主性,是逍遥的具体方式。“言道而不言事,无以与化浮沉,言事而不言道,无以与化游息”,“外化而内不失其情”,外化是在认识“道理之数”的基础上,因循天地之自然的外在变化所采取的相应的行为方式,试图在现世中实现逍遥。从而将玄远与实事并重,出世与入世兼顾。而无为的实际内容是“外从其风,内守其性”,即外随物化,而自性不变。浮游是行为的一种方式,是心性自如的外在表现,而逍遥则为存在的一种心境、一种精神境界,无所羁心、无所牵累,骋心驰神,随心所欲、无甚约束,超越了个体身心的种种局限和人世间的诸多烦恼,自在自如恰似神仙。逍遥之境有“逍遥于广泽之中,而仿洋于山峡之旁”、“逍遥仿佯于尘埃之外”、“消摇于无事之业”。游有优游、浮游、神游和心游,都是逍遥的不同的生存样态,内外平静安详。所游之境更是富于想象,如“游乎众虚之间”、“游敖于无形埒之野”、“游于忽区之旁”、“游于精神之和”、“游于灭亡之野”、“游于天地之樊”、“神游魏阙之下”、“优游竟畅于宇宙之间”等,各种超世俗空旷无人的场所是作者设想的幻境或空间。所游之境地是超人间的处所,而多是广漠虚廓、幽远玄眇、空旷荒凉之地,超脱了尘世之喧嚣,使境地与心境融合无碍。由追求形体的浮游到精神的逍遥,实现了身心的双重超越,是对喧嚣与虚伪现实的背离和无声的反抗。

汉代道家人物对精神追求的认识仍局限于如何摆脱“心为物役”的避世状态,认为外物的诱惑蒙蔽了人的质朴心性,因此,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所能提出走向自我超越的出路仍然也必然是虚幻和心游的方式。“乘雷车,服驾应龙,骖青虬,援绝瑞,席萝图,黄云络,前白螭,后奔蛇,浮游消摇,道鬼神,登九天,朝帝于灵门,宓穆休于太祖之下”,此处的逍遥浮游者的行为与后来的道教对神仙的描述非常相似,因此可以说,道家作品中对得道者和真人所处世外超越境界和神奇向往的种种描述成为以后道教神仙崇拜的基础,但道家人士更多的是从行为的自主性上实现了逍遥的这层意蕴。

同类推荐
  • 哲学九讲

    哲学九讲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各种知识的概括学习和总结从而更好的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自然、认识社会。哲学通常是研究根本问题的,这就需要对表面的问题进行批判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更清楚的认识世界、了解人生。
  •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现实主义的美学思考

    本书第一编是“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在“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一章中,著者认为,作为创作方法的现实主义,是从许多非常相近的文艺创作经验中抽取出来的对于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基本实践原则,这就是客观真实地再现现实。
  • 老庄人生

    老庄人生

    从做人的角度全新解读老庄,书中的故事与哲理双双吸引人。《老庄人生:老庄哲学里的经典人生》观点独特,文字脱俗,实是同类书的样板!老子说:“执大象,天下往。”“大象”就是大道的形象,一面它“大象无形”,一面它又像一头大象:庞大,有具体的形状,并且在走。庄子说:“心斋”,意思就是把自己的心珍视起来。斋戒三日,对此心,如对神。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列子臆说(下册)

    列子臆说(下册)

    《列子》为道家重要典籍之一,与老庄并列。它高深莫测,易读而难懂,以故事、神话的形态,阐释道家的学术及观念。《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关于《列子》的讲记,共分上中下三册。南怀瑾先生讲述列子,深入浅出、生动自在,以《列子》的内容为研究重点,带领读者进入广阔的视野、深入难测的奇妙境界,并打破了意识的种种局限。列子,这个御风而行的人,要我们从一切自设的框架中突围,成就天地间的自在逍遥。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

    《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为高血压患者提出了理想、专业、可行的防治细节。特别是针对初发患者,使其能够正确确认识高血压,以减少并发病的发生。同时也向那些存在高血压危险因素的人们提出忠告,让他们提高警惕。及早就诊,以便早发现,早治疗。为了更好的为读者服务,《降血压不可不知的300个细节》包括了日常保健、饮食方案、用药细节等方面,旨在为患者提供最新的治疗资讯、最实用的养护细节,让每个高血压患者都能轻松生活,享受作健康和幸福。
  • 大王喊我来种田

    大王喊我来种田

    上二丫的生活就是种种地,打打架,顺便怼怼小弟,小日子逍遥自在。到了官府强行婚配的年纪咋办?不急,小爷有的是钱,还愁没人娶?大家伙听到后一溜烟的跑了,不见踪影,只留下阵阵飞扬的尘土回应着她的话。靠,要不要这么打脸。片段;老大你哪来这么多钱?其实俺是隐形富二代。闺女,你的钱从哪来的?抢的土匪的。娘子,你哪来这么多钱?天上掉下来的,其实,我是仙女,你信不?一句话简介;羽哥的称霸之路。
  • 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歌

    十二經補瀉溫涼引經藥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的诗

    《康若文琴诗》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呈现出非常鲜明的个性以及语言极具特色的魅力。诗集共收录108首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爆笑快穿之男神我很乖的

    爆笑快穿之男神我很乖的

    身为万物之主,云伊的梦想就是调戏美男,混吃等死,未曾想有一天居然被一人一统坑了!从此走上一条不归路。“伊宝,你不想要我了么?”某男一步一步逼近。“要要要。”云伊一把丢开他手上的刀。…………“伊宝,你爱我还是爱他?!”某男垂头,泫然欲泣。“爱你爱你,最爱你。”云伊翻着白眼,自己儿子的醋都吃。…………“伊宝我们来玩游戏吧!。”某男双眼发光。云伊摔!谁要和你玩这种游戏了!
  • 正月与正月

    正月与正月

    王一玥普通而不简单的女孩,为了爱而不得的他,为了一句轻描淡写的喜欢,不顾一切只为不负自己的爱,为了当初的那个少年,用自己的一切换来那她自以为幸福的生活。
  • 最强造化升级系统

    最强造化升级系统

    生在人世,不甘平庸。系统在手,天下我有。世界最顶端的男人。白毅:别碰我的人,男人最后的底线。龙有逆鳞,触之不死。不是不想
  • 随船出海的女人

    随船出海的女人

    渔家美女宋晶兰与研究生毕业回村捕鱼的江洋相爱多年,两人坚信能找到爱情的“长生不老药”,为此,出双入对,形影不离。在一次东海禁渔期结束,江洋和渔民出海捕鱼的时候,宋晶兰瞒过许多人,偷上渔船出海,恰逢渔船遇险,开始了她多桀的命运和为追求长生不老的受情所作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