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0000000026

第26章 四、以“道”为标准的真理观

(一)“孰是孰非”与“真是非。”

庄子相对主义的认识论否认了真理标准的客观性,从而否定了客观真理的存在。《淮南子》一方面承袭了庄子的相对主义的是非观,但另一方面在说明现实问题时往往偏离了这种相对性,肯定明是非的必要性。“夫弦歌鼓舞以为乐,盘旋揖让以修礼,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墨子非之。兼爱尚贤,右鬼非命,墨子之所立也,而杨子非之。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杨子之所立也,而孟子非之。趋舍人异,各有晓心。故是非有处,得其处则无非,失其处则无是。丹穴、太蒙、反踵、空同、大夏、北户、奇肱、修股之民,是非各异,习俗相反,君臣上下,夫妇父子,有以相使也。此之是,非彼之是也;此之非,非彼之非也。譬若斤斧椎凿之各有所施也”,指出了是非的相对性,认为是非的标准有其适用范围,诸子各家从社会的某一角度确立自己的学说,并以此批判和否定与之对抗的其它学说,于是造成各家的相互攻伐。不同的民族由于各自所处的环境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风俗习惯,对是非的判断也各不相同。是非之争是由于判断的标准没有一个统一的基点。同样,君臣、夫妇、父子皆是如此,不同的身份和角色站在各自的立场自然形成对问题的不同看法,都是以己为是,以他为非,于是有是非之争。因此不能以自己作为标准去判断对方的正确与否。这就说明是非的确定是有条件的,但这种条件性却导致了相对性,由此得出:

天下是非无所定,世各是其所是而非其所非。所谓是与非各异,皆自是而非人。由此观之,事有合于己者,而未始有是也;有忤于心者,而未始有非也。故求是者,非求道理也,求合于己者也;去非者,非批邪施也,去忤于心者也。

忤于我,未必不合于人也;合于我,未必不非于俗也。至是之是无非,至非之非无是,此真是非也。若夫是于此而非于彼,非于此而是于彼者,此之谓一是一非也。此一是非,隅曲也;夫一是非,宇宙也。今吾欲择是而居之,择非而去之,不知世之所谓是非者,不知孰是孰非。

“无所定”就是肯定是非存在的相对性,一是一非存在于个体从各自的心意作出判断的结果,因此,是非具有主观性。《淮南子》认为若立于宇宙之间,摆脱个人的狭,就有至是、至非的存在。隅曲与宇宙相对,说明了宇宙的空间内涵。由于所处的空间不同则对是非的理解不同。并且从道的角度来看,是非都是相对的,片面的,只有道是全的。

同时,《淮南子》意识到人的认识真理的局限性,指出是非的判定不应由主观决定。因为争辩是不能辨别是非的,是非是具体的,在一定条件下是有客观的标准,因此要依据具体情况才能得出结论。作者是从辩说的角度说明是非无定论。与此同时,肯定有“真是非”,是与非有着确定的界限,但人的个人见解是不足以作为判定是非的依据:

夫道者,无私就也,无私去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顺之者利,逆之者凶。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难以知论,不可以辩说也。何以知其然?今夫地黄主属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药也,以其属骨,责其生肉,以其生肉,论其属骨,是犹王孙绰之欲倍偏枯之药,而欲以生殊死之人,亦可谓失论矣。若夫以火能焦木也,因使销金,则道行矣;若以慈石之能连铁也,而求其引瓦,则难矣。物固不可以轻重论也。夫燧之取火于日,慈石之引铁,蟹之败漆,葵之向日,虽有明智,弗能然也。故耳目之察,不足以分物理;心意之论,不足以定是非。故以智为治者,难以持国,唯通于太和而持自然之应者,为能有之。因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判断是非不能以己意为标准。提出了标准应具有规范性和公认性的内涵。道是公正无私无偏的,只有道才能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道不可说、不可辩,因为可说可辩的对象都是具体事物的内容,只有根据事物的特性功能行事,才能有所收获,单纯主观上的辩论是无益的。而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是靠主观的猜测与争论,只有深入事物之中才能把握具体事物的规律,才不会有是非的产生。因此,智与自然相对立,即自然与人为对立,只有持自然才能持国。可见,智治不若自治,只有自治才能最终达到至治,这是从人的能力和认识的有限性否定智治。

(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

《淮南子》在肯定有“真是非”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人的认识能够辨明是非。“圣人见是非,若白黑之于目辨,清浊之于耳听”,肯定有是非之别。但在具体谈论是非时,认为是与非是相对的,“合于己”或合于俗,而理想的社会是无是非之别的,因此无须辨别是非。“……设仪立度,可以为法则,穷道本末,究事之情,立是废非,明示后人,死有遗业,生有荣名”,站在儒家匡正世风、规范社会的立场上,要求是非分明。“立是废非”,就是要使世人有明确的是非观念。“……此使君子小人纷然淆乱,莫知其是非者也”,从反面的角度说明是非存在的客观性。“今人之所以眭然能视,营然能听,形体能抗,而百节可屈伸,察能分白黑,视丑美,而知能别同异、明是非者,何也?气为之充,而神为之使也。凡人之志各有所在而神有所系者,其行也,足???、头抵植木而不自知也,招之而不能见也,呼之而不能闻也。耳目非去之也,然而不能应者,何也?神失其守也。故在于小则忘于大,在于中则忘于外,在于上则忘于下,在于左则忘于右;无所不充,则无所不在。是故贵虚者,以毫末为宅也”,肯定人的认识能够辨别同异、辨明是非。认为人的认识能力源于形体与精神的结合,这是人自身具有的。当人的精神处于虚静状态时,精神内守,不为外界所困扰,当感性知识与理性思考相结合时,才能察黑白、别同异、明是非。

《淮南子》在肯定是非有别时,又认为是非是客观的,无贵贱之分。“是非之所在,不可以贵贱尊卑论也。是明主之听于群臣,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暗主则不然。所爱习亲近者,虽邪枉不正,不能见也;疏远卑贱者,竭力尽忠,不能知也”,是非的标准具有客观性,是非与否与认识主体的身份无关,而是以言论的可用、可行的实际效果作为判断的标准。体现了在真理面前平等的观念。“是故仁义立而道德迁矣,礼乐饰则纯朴散矣,是非形则百姓眩矣,珠玉尊则天下争矣。凡此四者,衰世之造也,末世之用也”,是非的产生则是末世的产物,由此造成了百姓思想上的混乱。“为学者,蔽于论而尊其所闻,相与危坐而称之,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道听途说和纯粹的问辨是不可能真正辨别是非。由此提出“各用之于其所适,施之于其所宜,即万物一齐,而无由相过”的具体真理观。并且认为是非的产生与所处的社会背景有一定的关系,“当此之时……不以曲故是非相尤,茫茫沉沉,是谓大治”,齐一与大治相应,在大治的理想社会里,才不会有是非间的相互争论。

(三)“禀道以通物,无以相非。”

道既是最高的,又是遍在的,它存在于万事万物之中,表现为事物的内在规律。观察事物的目的就是要把握事物之道。“夫禀道以通物者,无以相非也。譬若同陂而溉田,其受水均也”,只有掌握了道,才能通达万物,是非之论才会停息。《淮南子》认为通物的条件是“秉道”,由此才不会有是非之争。因此“道”是判断事非的最终和最基本的标准。

在对待是非的方式上,《淮南子》认为不应纠缠于是非之分,而应超越是非的争辩,达到齐是非。“……智伯有三晋而欲不澹,林类、荣启期衣若县衰而意不慊。由此观之,则趣行各异,何以相非也!夫重生者不以利害己,立节者见难不苟免,贪禄者见利不顾身,而好名者非义不苟得。此相为论,譬犹冰炭钩绳也。何时而合!若以圣人为之中,则兼覆而并之,未有可是非者也……故以道论者,总而齐之”,对立双方之间不能以是非而论,都自以为是而否定对方,则无法统一双方的观点,只有圣人才能超越分别,对是非采取“兼覆而并之”,则不会有是与不是的分别了。因此,从道的高度来看,就是要齐是非。“夫天不定,日月无所载;地不定,草木无所植;所立于身者不宁,是非无所形。是故有真人然后有真知。其所持者不明,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欤?今夫积惠重厚,累爱袭恩,以声华呕苻妪掩万民百姓,使知之欣欣然,人乐其性者,仁也”,真知是不遣是非的,但得道后才能有真知。一方面“禀道通物,无以相非”则不会有错误认识的产生,就不会有是非之争;另一方面,“以道论之,总而齐之”,则无是非可言。因此,从道的角度来看,则无是非之论,道就是“至是”,就是最高真理。万物无是非可言,对具体事物的认识是不可能获得真理的,如果有真理,那就是道。因此,认识的最高目标就是得道。此外,只有当人的精神境界得到提升之后,才能使认识与之得以完满的推进。得道既是最高的人生修养境界,也是认识的最高阶段和最终目标。二者是统一的,从而将知与道统一了起来。

同类推荐
  •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论理想人生

    卢梭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作家、思想家。是人类近代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各种不同的形式,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本书收录了卢梭数十篇关于爱情、婚姻、家庭、伦理、道德、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论述手札,是一部难得的传世佳作。
  •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中华国学经典)

    《庄子》分“内篇”、“外篇”、“杂篇”三个部分。相传“内篇”全为庄周所著;“外篇”和“杂篇”有的出自庄周门人或庄子学派之人之手。《庄子》注释本较多,以清末郭庆藩《庄子集释》最为详明。本书即采用该书为底本。注释根据语境用白话解释,力求简明扼要;翻译根据注释采用直译的方法进行,力求保持原意和文句的晓畅。本书在注、译中因本人水平所限,难免出现讹误。恳切地希望有关专家、学者、读者多提宝贵意见。
  • 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

    本书开篇详述孔子思想对中国及世界的九条意义,介绍学孔子思想必须要有的态度与方法。继以专文阐述“儒学基本概念”,提炼儒学精华,方便读者学习理解。本书主体部分是《论语》全书二十章的讲解与注释,依据朱子集注,发扬孔子思想,维护了儒学的纯正。
  • 易经大智慧

    易经大智慧

    国学经典,包罗万象,深奥难懂。如何参悟?如何为我所用?轻松阅读国学丛书结合当今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利用古今中外的具体事例重新诠释经典的智慧;让您能够轻松领悟!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它主要通过简单的故事,让厚重的《易经》变得生动,用最短的时间将《易经》知识了然于胸。
  • 哲理人生枕边书

    哲理人生枕边书

    人生如水。呱呱堕地时,生命的那杯水是清澈透明,不经搅拌,不经修饰,风平又浪静,单纯而幸福。然而,生命的经过便是调制那杯水的过程,充满了喜怒哀乐。调制的人是生活的主人——自己。你可以放盐,但太多会苦涩;你可以放糖,放多了便甜腻了;你可以放醋,放太多又会淹没前面的两种味道……人生是一种尝试。没有挫折的人生其实并不完美,只有真正尝试到了失败的痛,才能彻底领悟到成功的甜,才有了酸、甜、苦、辣的交汇,人生才更刺激,更深刻,更值得回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快乐固然兴奋,苦痛又何尝不美丽?
热门推荐
  • 爱的转折线

    爱的转折线

    做人做了个女人,就得做个规矩的女人,规矩的女人偶尔放肆一点,便有寻常的坏女人梦想不到的好处可得——张爱玲谨以此文,献给那些年曾经为爱情奋斗过的人
  • 穿越星际之魔幻传奇

    穿越星际之魔幻传奇

    此坑已弃!勿入!成绩一般,相貌一般,家庭更一般的雪丽,在好友紫茗的带领下莫名其妙的来到了另一个陌生的星际,以一个完全不同的身份,经历了一段亦真亦幻的魔幻岁月偶的QQ:362765741欢迎大家来批评~(要在备注里写上魔幻传奇哦!)
  • 左青春右未来

    左青春右未来

    校园里的爱情长大后再回首青春的点滴大家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
  • 千重锦绣

    千重锦绣

    她是将军府大小姐的丫鬟,却有着占卜天赋。有朝一日,她初露锋芒,是继续默默无闻,还是扬名京城……*******************************************************一个不懂占卜却独具慧眼的丫头成长记。
  • 娱乐有圈

    娱乐有圈

    意外得到“龙骑士”的角色,商夏因此正式进入了娱乐圈,努力奋斗,从普通人变成大明星、大导演、混久了还能被称之为,大艺术家!大家说,要有女明星?这个当然,豪无争议,必须要有。什么?还要有男明星?这个不太好吧,同志们,都说友谊天长地久,搅基万劫不复,要“肾”重啊!至于,娱乐有圈,还是,娱乐没圈?这个,大家点开看看就知道了!求点。…………点点点…………PS:刚写书,不足之处,多多指教,请大家支持一下。谢谢!
  • 北极光

    北极光

    本书收作者代表作中篇小说《北极光》、《残忍》。 本书内容丰富,写作细腻。
  •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地球

    没想到你是这样的地球

    系统成精!绝对高魔!神仙遍地走,魔神不如狗!幼儿园毕业就给我打工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鹿晗——七滴眼泪

    鹿晗——七滴眼泪

    七滴眼泪一步一坠祭奠着爱情的滋味说了笑着面对却犯下了伤心的罪我埋下这七滴眼泪细数丰碑我留下的不全是伤悲原来最后一滴是爱上你从不后悔七滴眼泪一步一坠祭奠着爱情的滋味说了笑着面对却犯下了伤心的罪我埋下这七滴眼泪细数丰碑我留下的不全是伤悲原来最后一滴是爱上你从不后悔原来最后一滴泪是爱上你我不后悔
  • 主人奴隶我还是我吗

    主人奴隶我还是我吗

    我是谁?人类还是机器的组装?人工智能武装了我的每一个细胞,我拥有间隙间穿梭星球的能力,我拥有各种奇异能力,上天入地已经是最低级,现在未来随便穿梭,生死随便体验,我快乐吗?更多的是对年轻时代的还念,怀念那个时段的形形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