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80000000018

第18章 一、道本论

“道”是道家学说的最高和最核心的范畴,但它只有借助万物才能展现其功能特性。无形的道不能离开万物,脱离物的绝对抽象的道是不存在的,是没有任何内容、价值与意义的,因为它无法支配和规定物,因此也难以指导人们的现实行为。道既是与具体万物不同的抽象性的规定,同时又是具体事物的本质和内在根据。它具体在各个层次,表现为天道人道与治道等内容。在《淮南子》一书中,道同样是最高的和最核心的范畴,道的内涵既有作为本体的义理之道,又有作为能够产生有形万物的可能性或种子的本原内涵,再一是作为处世治世之道,它是本体之道的衍伸与运用。《淮南子》的“道”的这种层次性体现了对早期道家的内在继承。

《淮南子》中的本体之“道”具有多重的内涵。首先,它从多种角度展开了对道本体性质的揭示。宇宙中不仅有有形的物质,还有无形的物质与存在,如“气”,以及浩瀚无边的空间,而道是万物存在的本根,是一种根本性的实存。因此道是存在世界的最高实体,实存是自在的和知识性与非知识性的认识和体悟对象,是存在自身的一种呈现。道具有无限的创生能力,具体事物的变化无损于道的整体性,且它们的任何变化都是由道决定的。《淮南子》首先论述了道的基本特征:

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深不可测,包裹天地,禀授无形;原流泉?,冲而徐盈;混混滑滑,浊而徐清。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于六合,卷之不盈于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宇宙而章三光。甚淖而?,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是故能天运地滞,转轮而无废,水流而不止,与万物终始。

道包裹天地,充盈四方、达于八极,它集万千功能属性于一身,并能转化自如,无穷无尽,是对立面统一的存在方式。道赋予了万物以各自的特性,并且是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据。传说中的二皇就是因掌握了道,才能立于天地之间,与造化者同游,并能够治理天下。天从属于道,天道是道在自然界的体现,因此便具有道的某些基本属性。《淮南子》认为人之精神源于天,从天道必然之理引申出人道应然之理,只有掌握道并顺从道,则万物将自然生成变化,社会才能正常运行,整个世界才呈现出井然有序的状态。书中以比喻的方式说明得道的重要性:

夫道者,无私就也,无私去也,能者有余,拙者不足,顺之者利,逆之者凶。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得失之度,深微窈冥,难以知论,不可以辩说也。何以知其然?今夫地黄主属骨,而甘草主生肉之药也,以其属骨,责其生肉,以其生肉,论其属骨,是犹王孙绰之欲倍偏枯之药,而欲以生殊死之人,亦可谓失论矣!

道是公正无私的,对万物没有任何偏好,万物的差异都是由自性决定的,只有掌握了事物的本质,根据事物的具体性质而有针对性的行事,即顺性而为,才能达到理性的目的。若主观臆断则事与愿违。因为对于得失的微妙关系,人们很难能把握和辩解清楚,因此只能在实践中逐步获得对事物性质的认识。道表现在万物之中,就是事物的不同本质,对这种性质的认识,不是通过空谈获得的,而是在实践中得到的。只有顺道而行,才会有实际的益处。因此,道是万物存在和变化的依据。

其次,《淮南子》通过魂魄二者从有形与无形的角度展开了对道的本体特征的描述:

魄问于魂曰:“道何以为体?”曰:“以无有为体。”魄曰:“无有有形乎?”魂曰:“无有。”“何得而闻也?”魂曰:“吾直有所遇之耳。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幽冥者,所以喻道,而非道也。”魄曰:“吾闻得之矣!乃内视而自反也。”魂曰:“凡得道者,形不可得而见,名不可得而扬。今汝已有形名矣,何道之所能乎!”魄曰:“言者,独何为者?”“吾将反吾宗矣。”魄反顾,魂忽然不见,反而自存,亦以沦于无形矣。

道可以产生为形态各异的万物,但道本身没有具体的形体,因而不具有具体事物的特征。但万物的特性都是道赋予的,因此道是全,它包蕴了一切的可能性,才能成为万物之源。同时,道是无名的,“幽冥”是用来说明道的某些特征,但“幽冥”非道,非其他名称可以包容和取代道。只有得道者才具有道的特征,归于无形,与道同体。《淮南子》由对道的推崇提出了“太上之道”:

夫太上之道,生万物而不有,成化像而弗宰,?行喙息,?飞?动,待而后生,莫之知德,待之后死,莫之能怨。得以利者不能誉,用而败者不能非,收聚畜积而不加富,布施禀授而不益贫,旋县而不可究,纤微而不可勤,累之而不高,堕之而不下,益之而不众,损之而不寡,斫之而不薄,杀之而不残,凿之而不深,填之而不浅。忽兮避?兮,不可为象兮;?兮忽兮,用不屈兮。幽兮冥兮,应无形兮;遂兮洞兮,不虚动兮;与刚柔卷舒兮,与阴阳俯仰兮。

“太上”即至上、最上等。《淮南子》用“太上”界定“道”更加突出了道的非物性和至上性。道“至高无上”,以“无有为体”,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且能量无限,对待万物总是恰到好处,具有利万物的功能而不依此自恃,自然拥有最高深的德性。“夫圆者,天也;方者,地也。天圆而无端,故不可得而观;地方而无垠,故莫能窥其门。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凡物有朕,唯道无朕。所以无朕者,以其无常形势也。轮转而无穷,象日月之运行,若春秋有代谢,若日月有昼夜,终而复始,明而复晦,莫能得其纪”,“古得道者,静而法天地,动而顺日月,喜怒而合四时,叫呼而比雷霆,音气不戾八风,诎伸不获五度。下至介鳞,上及毛羽,条修叶贯,万物百族,由本至末,莫不有序。”从静态来看,道如同天地一般,因其形状广大,非一般人所能窥其全貌;从动态角度考察,道运行不止,循环不息,无固定具体可见之行迹,因而常人难于把握它的轨迹。只有得道者才能效法自然,其动静、喜怒都能合乎自然的运行秩序,万物的存在都是有序的,不论是物物之间或是物自身都是如此,而万物之序是由道决定的,因此道即自然,序即自然。“所谓道者,体圆而法方,背阴而抱阳,左柔而右刚,履幽而戴明,变化无常,得一之原,以应无方,是谓神明。夫圆者,天也;方者,地也。天圆而无端,故不可得而观;地方而无垠,故莫能窥其门。天化育而无形象,地生长而无计量,浑浑沉沉,孰知其藏!凡物有朕,唯道无朕。所以无朕者,以其无常形势也”,从对道的形体、方位、行动等多方来看,道兼有对立属性的全部内容,且游刃有余、变化无常而不相悖。只有掌握道,才能应对自如。道包含天地,天地无限的功能和特性是道赋予的,同时部分地体现道的某些特征,因此对道更难以窥其全貌。人类的思维很难用语言全面地表述道,只能用“无常”一词来概括。道的这些特征不只是体现在自然界中,在人类社会之中也体现着。“故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太刚则折,太柔则卷,圣人正在刚柔之间,乃得道之本”,道在圣人之身就表现为集对立的品性为一体,注重刚柔相济的适度原则,因此,只有将对立面把握得恰到好处不偏不倚时则能应付各种困境,这才是得道之本。

其次,以水喻道――“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老子》多以母喻道,道为万物之母,强调道的创生能力以及对万物生命的本根性。提出“贵食母”、“得其母”、“守其母”,实际是要贵道、得道和守道。老子对水非常尊崇,认为水虽柔弱卑下,却滋养万物,是万物生命的重要源泉。老子重视水,还因为水具有道的某些品格,因此先秦道家善于以水喻道。“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赋予水以道德的属性。老子由水的自然特性引出治理社会如同水一样,善居下才能聚众,“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居下是一种超凡的品质,居下则能为王。老子多从直观表面的水的特征如柔弱、不争、善居下等说明道的品性。水善居下,居于最低洼最污秽之处,却没有改变水的任何性质,并且水善育万物,是物质世界中最具灵动性的物质,是一动静的结合体。《论语?雍也》有“智者乐水”一语,聪明人喜欢富于变动不息的水,并在此变化中寻找到了生命的快乐。“柔”是儒道共同重视的一个内容,是生命存在的象征。“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说文》:“儒,柔也”。这些对塑造中国传统温柔敦厚的谦谦君子的形象有很深的影响。《淮南子》继承早期道家以水明道的方法,从更多方面地详尽地阐明道的特征。老子提出的“弱者道之用”,且用舌胜齿以明此道。而《淮南子》中有一段对柔弱之“水”进行了集中的描述:

天下之物,莫柔弱于水,然而大不可极,深不可测,修极于无穷,远沦于无涯,息耗减益,通于不訾,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不得不成,大包群生而无好憎,泽及?蛲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不费,行而不可得穷极也,微而不可得把握也。击之无创,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焚之不然,淖溺流遁,错缪相纷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济天下,动溶无形之域,而翱翔忽区之上,?回川谷之间,而滔腾大荒之野,有余不足,与天地取与,授万物而无所前后,是故无所私而无所公,靡滥振荡,与天地鸿洞,无所左而无所右,蟠委错?,与万物始终,是谓至德。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润滑也。故老聃之言曰:“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出于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夫无形者,物之大祖也;无音者,声之大宗也。其子为光,其孙为水。皆生于无形乎!夫光可见而不可握,水可循而不可毁。故有像之类,莫尊于水。

水虽是具体的物,但又与众不同,它超出于一般事物的特征,与前面对道的特征与功能的描述有许多相近之处,具有了与道许多相似的功能。水无处不在,滋养着人间万物,万物的产生还依赖于它。其柔弱无固定的形态则使其无所损反而成就了其自身的存在。《淮南子》从更广阔的背景下论述水,水虽无形但功能无限,与万物共始终,由此赋予了水以“至德”的最高品性,几乎可与道等量齐观。从某种角度来说,《淮南子》是借助水以说明道,由水的品性可见道的特征。水无形却是有像可见的,外界的任何作用都无损其自身的性质,因此人只可因循水,若违背这一原则,受损的则是人自身。人们对于道,也应采取因循的原则。由“莫柔弱于水”到“莫尊于水”得出柔则为尊的道家观念,从而将老子的思想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刻化。

最后是“太一”即道。“太一”除指天神外,还具有“道”的内涵。关尹老聃创立的道家学说是“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此“太一”就是指道家最高范畴的道。《吕氏春秋》中就使用了“太一”的这一含义,“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而《淮南子》中则充分地运用“太一”以说明道的内涵。“《原道》者,卢牟六合,混沌万物,象太一之容,测窈冥之深,以翔虚无之轸。托小以苞大,守约以治广,使人知先后之祸福,动静之利害”,“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同出于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稽古太初,人生于无,形于有,有形而制于物。能反其所生,若未有形,谓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于太一者也。”太一产生万物,万物虽不同,皆是有形具体的事物,万物间的特性使事物相隔不通,因此万物莫能与物之宗相比。生死是万物存在的不同形态,物物者不是独存的,而是遍在万物之中。且人的生命是由无到有的,是具体有形的,则这种有形之物就会受到物的各种限制,如生死之大限。而真人则能超越生死,返还于生之本,如同没有形体,超越有限,从始至终与太一同体不分,即与道合一。因此,太一即道。“帝者体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秉太一者,牢笼天地,弹压山川,含吐阴阳,伸曳四时,纪纲八极,经纬六合,覆露照导,普汜无私,?飞?动,莫不仰德而生……是故体太一者,明于天地之情,通于道德之伦,聪明耀于日月,精神通于万物,动静调于阴阳,喜怒和于四时,德泽施于方外,名声传于后世”,为帝者掌握了太一,就可控制自然,体会了太一的内涵,就不仅能明了自然万物之情,且能通达社会的伦理道德。其一举一动甚至喜怒哀乐都适度有节,与自然之运动变化相协调。因此“太一”是宇宙中最高的本体,是行事的最高依据和法则,把握了“太一”,既能超越万物的局限而又不违背万物运行的规律,这样才能最完善地控制自然、治理社会。《淮南子》的“太一”之道与神话有内在的联系,道的无所不能的功能与神人的某些特征有相似性。将神性之太一进行了哲学的改造,充实和深化了道的内涵与功能。

《淮南子》对道的本体特征和功能进行多方面的描述,用“太一”、“水”、“至上”等多方说明,更深入地揭示了道的深刻而又独特的内涵。道是至上的却又遍在万物之中,这就需要进一步需要说明道是如何生化万物的。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箴言·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共分为资本来到人间——工人运动、矿业无产阶级、农业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态度四部分内容。
  • 书屋论政

    书屋论政

    这里集结了作者上世纪80年代初公开发表第一篇论文开始至今的40余篇论文。内容涉及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外交。中心是政治,文化只是从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观念形态,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来说的,外交也是侧重于“政治”方面。
  • 二重论

    二重论

    本书分为两大卷共五个部分。第一卷共两部分,是对二重论的逻辑学研究;第二卷共三个部分,是对二重论的哲学研究,并包括几个初步的应用研究。
  • 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

    我是谁—意象对话解读自我

    本书内容包括:意象对话技术的理论、意象对话技术两部分。心灵的领域浩翰无比,远不是大海和星空可以比拟。只有更了解心灵,我门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真正需要的,才能知道如何减少贪婪、仇恨和不明智的行为。更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心灵是最幸福的事情,可以让每个挣扎于心灵障碍中的人,早日走出自我迷宫。本书共分二部分,十二章,通过对意象对话技术的理论阐述以及意象对话技术在实际中的运用,系统地就心理咨询与意象对话技术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本书内容全面、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具有较高的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实用性,可供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士参阅。
  • 培根哲理随笔

    培根哲理随笔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哲学家。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培根哲理随笔》收录了培根关于哲学、关于宗教、关于政治、关于爱情等各个方面的随笔,富有哲理,阅读后,读者可以对培根思想有一个全面了解,相信他的哲理对读者也有一定启发作用。
热门推荐
  • 贵族学院之恶魔学生会

    贵族学院之恶魔学生会

    他有之前的痛,冷酷无情,似漠不关己校草一枚、他温柔体贴的王子,又似骑士般守护、他们集女生最爱的类型于一身,十足的正太们,时而骄时而冷、他是钻石般的花少,又甘心成为痴情男孩;她命运坎坷,冷高傲,无人倾诉,可也会有很累的时候、她可怜十足的‘贵千金’,将自己早已千疮百孔的心埋葬,无人懂、她出生注定不平,是一个从那时就是被通缉的问题生、她是自封的傲娇小公主,有着严重的赖哥情结,自那时,可华丽的面具下却有着不同人的悲伤。神秘的会长、迷离学姐、痴呆小助理、无所事事的陆家,小A、吐槽怪之称的艾简宁…第四宿舍的小七,鹿爷…掌握鬼魅帮的由姐,四迪…在圣元,他们上天注定都有着不平凡的成长,而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 夏逆

    夏逆

    穿越到这个世界十六年,他终于拿到了家族祖传的金手指,也知道了家族祖传的秘密。——他们家,是大夏天字第一号逆贼!
  • 网游之主神的游戏

    网游之主神的游戏

    一个神秘的游戏广告,把全世界的人都聚集在同一个游戏当中。宅男林尘一开始只是抱着玩玩的态度,但越来越多的介入,让他意识这款神秘的游戏重要性。野怪会逃跑,PNC能商量,BOOS居然还是BUG。林尘一进入游戏就被诅咒,从此霉运缠身……既然游戏你不仁,那就别怪玩家我不义了……《网游之主神的游戏》又名《霉运玩家》、《灾星》、《我的霉运不可能这么萌》……
  • 不正常的超凡世界

    不正常的超凡世界

    穿越到奇幻世界,白落遇到的第一个危机居然是没有身份证!长期冥想导致腰间盘突出的魔导师沉迷纸片人老婆的死灵术士因为养猫掉毛而抓狂的驱魔人玩网游一年不下线的吸血鬼超凡者沉迷网络,白落手持梦幻科技,化身异界钢铁侠。轻松快乐的故事开始了。
  • 孤馆春寒斜阳暮

    孤馆春寒斜阳暮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 网文一番

    网文一番

    1998,日本。新垣秀一从重生爽文开始。企鹅群:49538636,欢迎加入。
  • 恶灵之三痛

    恶灵之三痛

    导读:是夜,危险神秘,废弃的木屋,四周飘荡起腐朽的味道,有尸体腐烂的臭味环绕着。一台破旧的电脑,歪歪斜斜地放在地上,黑白色的诡异的屏幕,闪烁着阵阵灰色的光。屏幕播放着一段视频,画面上,女人面容狰狞,狗在她的手下被虐杀,血,横飞,肉,横溅……
  • 捕仙记

    捕仙记

    神魔大陆,万物共存。仙,平定神州,万人追捧;人,御宇环内,开宗建国。人为成仙,四处招祸;仙仙互杀,平民遭殃,自此仙与人殊途。神州之界,七族并立,争端不断。人与人斗,人与仙斗,仙与仙斗。自此,这片大陆便是纷争不断……
  • 独家宠爱,阔少的小娇妻

    独家宠爱,阔少的小娇妻

    生日宴那一天,她被不靠谱的父亲指了一门婚事,对象是全城皆知的花心大少,据说她的女人数量是用打来计算。有洁癖的她气得恼火。原本她有个青梅竹马的男友,却因对方出国而渐行渐远,但不代表她苏大小姐就这么容易的嫁给花心大少。于是,“对,本小姐要一个干净的男人。”高级夜场里,沈家大小姐挥金如土,她要结束自己的第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便宜花心未婚夫!圆满结束后,她高傲地甩下一张支票。原以为再也互不相干,岂料洞房花烛的那一夜,花心大少阴沉沉地说:“我亲爱的未婚妻,有没有觉得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之有病你没药

    都市之有病你没药

    我就是一个有病而没药吃的人什么你说你是人那你怎么不吃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