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78700000013

第13章 一体多质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祖籍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南县),世代官宦。其父诸葛珪泰山郡丞,叔父诸葛玄豫章太守。孔明早孤,赖叔父抚育成人。十四岁那年随叔父至豫章,逃离战火纷飞的故乡,自此故乡就成了梦境与回忆。不久又随叔父辗转流徙置于荆州,投奔刘表。此间,全国军阀混战,唯荆州境平民安,各类人流入荆州者达十余万家,其中有不少鸿儒硕学,盖数以千计。因刘表在荆州开学馆,求儒士,定经注,俨然一片“稷下”气象,成为当时全国的学术重镇,为后来的魏晋学术培养了人才,打下了基础,自然也给社会输送了许多政治、军事等方面的人才。诸葛亮在荆州,深被其泽。各种思潮,各色人等,齐集荆州,不仅活跃了思想,尤其是给正在成长中的诸葛亮等才俊提供了全面的素质教育。他十七岁时,叔父去世,因家庭生活,他定居隆中,边耕边读,经过十年苦读,他不仅学识大进,而且“卧龙”之名远扬,在刘备“三顾”之后就成了他的股肱之臣,直至离世。

诸葛亮亲眼见到了战火对苍生带来的灾难,又受到诸子各家思想的浸染,自己又从小历经苦难,确立了独特的理想人格。这种人格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也带有深刻的时代共性。其主要表现如下:

一、出世与入世:真隐与诚仕。中国文人,其生命的旅程始终缠绕着一个核心课题:出处。是出世,逍遥自在,还是入世,步入仕途。面对这个问题,诸葛亮的行为告诉我们,他既是一个真正的隐者,也是一位真诚的仕者。这两者表面上是矛盾的,真正的隐士似乎是绝对不出仕的,而想做官的人也是不会真隐的。但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基本解决了此一难题,加之道家的逍遥游的境界,可仕可隐,就成为如诸葛亮这样的达士所取的人生目标。

可以说,诸葛亮的隐是真隐。虽然他在隐之前,已经做好了建功立业的各种准备,所谓“身怀利器而待时”,但是他应该也做好了长期隐居的思想准备。他的《出师表》述其早年志向时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生于乱世的人,有待机而飞之念,完全可以理解;有终身隐逸之想也是可以理解的。他在隐居期间,并没有利用社会关系去上层活动,更没有交接权贵祈求富贵,而是在垄亩静静躬耕达十年之久,若再隐一两个十年,人生也就差不多了。他在《诫子书》说:“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明志”“致远”既可理解为儒家的“不朽”,也可以是道家的畅神适意。对青年诸葛亮来说,两种人生之旅都是有可能的,他绝不可能如急于功名的人那样,一有机会就迫不及待地出仕。所以,刘备的思贤若不是真诚委心,他是不可能随之出山的。刘备“三顾”,他才肯相见,不是一般的自高身份,而是试验刘备的诚心而已。因为对诸葛亮来说,一旦同意出仕,他将委命于此。事实上,他对刘备的信任,以“鞠躬尽瘁”报之,完全是不顾个人得失,因此他的出仕也是真诚的,尽心竭力的。

二、机心与木讷:精明与自然。所谓“机心”就是在观察、分析和判断事物时所显示的深入与准确,并且能以权变与机巧作出灵活反应的心理能力。诸葛亮显然具备这方面的素质。他精通诸子百家之学,尤其是兵学,不仅有理论,也有数十年带兵打仗的经历。刘备给刘禅的遗诏说:“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余明侠先生引述了这段话以后说:“诸葛亮亲手抄写《申子》《韩非子》《管子》等法家之书及《六韬》兵书,说明他对这类书籍的造诣甚深,因而十分重视。”诸葛亮在后世的主要形象就是“足智多谋”,可见他的“机心”是很突出的。其本传说刘表的长子刘琦因其父亲爱少子,自觉身处危险而向诸葛亮求自安之策,但是他“辄拒塞,未与处画”,这可以看做“木讷”,或曰“默”。当刘琦与他在高楼饮宴,让人抽去梯子,并听到刘琦说:“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末?”他不能不说了,但是这明显是人家私事而自己又是寄寓在刘表辖区,机变能力很强的诸葛亮就说了一个计策:“君不见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乎?”刘琦立刻明白了,后来果然得脱险地。这件事情中,诸葛亮的表现可谓机心与木讷并见。他早就有了安琦良策,机心自有;但是一直没有说,以免给自己带来危险,显示木讷。刘琦的安排他事先不知,但到了此时此境,他能立即作出恰当回应,机心突出;言到意至而并未明说,而是借了一个春秋时期晋文公与其兄弟的类例来说,也好似未说,正如木讷。诸葛亮的一生中这样的表现很多。例如刘备在关羽被杀后,怒气冲冲地发动夷陵之战,结果肯定失败,历史上有许多人的意见,或赞成或反对,但就是没有诸葛亮的意见。这不太可能散佚的,应该是他确实没有明确表明态度,因为他有想法而不能说,这样不说也是机心与木讷的共同体。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与不赞成魏延先攻取长安之计对照着看,诸葛亮的这个两面性就很清楚了。诸葛亮平时少言寡语,自己家务也很少关心。在他的文集中,除了关心孩子的品德修养等以外,对家庭生活竟无片言只语,这种表现可以说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了刘氏,也是体现“忠心”的根本措施,因为诸葛亮在与刘备的关系方面,既是不可或缺的,又不及关与张那么亲密与久远,不如此就容易引起别人疑虑。带有自然色彩的木讷之中显示其“精明”。机心是他精明和智慧的必然结果,而木讷又是精明与自然的结合。只有机心和聪明,缺乏应有的木讷,那么在充满聪明人与愚蠢者的世界,他就会受到妒忌与排挤,或者自己隐显失度而遭殃,孔融不乏聪明,但是最终以悲剧告终就是实例。他依靠这种特别的智慧与显隐适度,使他在竞争激烈、关系复杂的政治圈里没有人能危害他,甚至大多数人“心服口服”,他的这种特征,很具老子的“大智若愚”的色彩。

三、严峻与疏阔:苛条与顺性。无须我们举出大量例子,几乎众所周知诸葛亮执法如山,制法严密。他深受先秦法家思想影响,对法家也是深有研究。这方面的史实很多。如本传所记:“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至于其所立兵法条例,至密至细,执行至谨至严。特别是斩爱将马谡一事,充分体现他的“一断之于法”的精神。因过而斩大将,在蜀国史上少有,而且是爱将;相关人员也受到严厉处罚,张休、李盛两名将军也被杀,陈寿之父为马谡参军,受髡刑;宿将赵云也被贬为镇军将军;丞相长史因马谡兵败逃亡,也免官。王平在此次表现突出,被提升为参军。诸葛亮在治军行政中始终如一地贯彻“法治”思想,制定法度严密,执行严厉,因此人人都明白必须依法行事,虽罚亦服。这种精神与行为的效果就是蜀国以一偏远弱小之地,竟然可与强大的魏国抗衡,远出于孙吴。

一般严峻者同时也琐碎,因为至密至细常常会让人主要精力放在细密的事情上。这样的情况在诸葛亮那里得到了合适的调节。因为他严密的同时也有疏阔。所谓疏阔,就是注重大略,抓住要领,忽略小节,提纲挈领。这种风度首先表现在他对天下形势的把握上。一番《隆中对》,阐明的并不是如何扩军、练兵、课税等等具体细致的操作措施,而是大谈目前的天下形势与可能的发展趋势,刘备现在的急务。这显然是略其细节而举其大端。他的《诫子书》也很有特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比较一下刘备对刘禅的告诫:“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到,说丞相欢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区别不仅在于文字多寡,主要在刘备细密,连读什么书都一一列举,而诸葛亮仅以“静”“俭”“学”数端教子,要在修身、养德,其余则不足言。真是大要明确,小节不计。也许刘备的话更加感人,但是抓小丢大,言语琐碎,难得教子要领。所以诸葛亮能成就大业,因为他既有战略家的统摄眼光与能力,也有实践家的细致入微的严谨审慎。

四、神妖与凡人:杂术奇计与常人心怀。诸葛亮在后世被看做智慧的化身,特别聪明的代名词,在《三国演义》中被塑造成出神入化近乎“神妖”一般的人物。学术界当然清楚这是人们以夸张手法想象的结果。问题是,为什么会把诸葛亮神化成这样的形象?这不仅仅是人们“善良”的心愿而已,应该有现实的基础,即真的诸葛亮本人具有发展成这种形象的前提。诸葛亮博览群书、知识渊博是当时人的共识。《三国志》本传说他“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其中的“工械技巧,物究其极”尤其特别,这是一般文人所不屑,也确实不务的,而诸葛亮却都力求精通究极,这就是他成“神”的关键。三国时期的马均在科技史上有相当的地位,但是人们一般不会注意,甚至在“学而优则仕”的时代还会看不起他的“不务正业”,诸葛亮精通此道就不同了,因为他“正业”务得很好,再务精其他就“神奇”了。从《诸葛亮集》中我们约略可知,他对政务、军务、经济等大务都很有造诣,这已经足以让人佩服了。他口才很好,出使不辱使命,辩论舌战群儒,文章气势磅礴。而他的《作斧教》《作匕首教》《作刚铠教》《贼骑来教》《作木牛流马法》《八阵图法》《算计》《二十八宿分野》等著作,在古代只有张衡等极个别的文人著作中能看到,一般文人著作中是没有这类著述的。张衡主要在天文与地学两个与一般人生活比较远的方面有其著作,并有实践,而且是他责任所在。诸葛亮是丞相,是军师,但是他同样具有这么多科技专业的知识,而且在战争与实际生活中有出色的运用,这不能不让当时人,以及后代的文人百姓感到惊奇,将他“发展”成神仙一般的具有特异技能。再说,诸葛亮的故乡齐地本是海滨道士产地,神仙方术战国时期就很流行,他小时候习其技术也在情理物理之中,但是搬到荆州、西蜀去,人们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况且还是文武全才!诸葛亮还能啸,这也不是一般文人所能的。可以说,历史上的诸葛亮本人就具备了文人所能有的各种知识与素质,还具备了一般文人所没有的自然科学的技术和能力,因此言其“神”就毫不奇怪了。

不过,诸葛亮毕竟是真实的人物,因此也必定有“人”的现实性。这一点以往人们常常不很重视,其实这也是很重要的,是认识其“全人”所必须的。诸葛亮确实有世俗的一面。例如他与徐庶情感深笃,在徐庶去了曹营还经常询问其状况,可见他对友情的珍视;他哥哥诸葛瑾在东吴,他们公务上各效其主,但是对他思念与关怀也是时时在心;刘禅是个有名的庸弱无智者,在刘备兵败白帝城,临终时,诸葛亮对刘备夸奖说“欢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无非是让临死的刘备得到些安慰而已;还有给关羽的信件,言羽较张飞、赵云为优,其实也是为了满足关羽的虚荣心才说的。这些实例,就是具有浓厚世俗之情,活生生的诸葛亮,是超俗飘逸的诸葛亮的另一面。如果忽略这一面,那不仅不是全面的诸葛亮,而且他的神奇的一面也会逊色。世俗的一面,使得诸葛亮能够应付现实中种种复杂纷繁的事务与人际,而其“神奇”的一面才有施展的可能与条件,因为一个距离现实太远的人,不可能在现实中有其表演的舞台的。诸葛亮在世俗与超俗两方面都有其恰如其分的表现才能,因此既在现实中获得了足够的尊重与权威,又给自己创造了表现神奇的客观条件,成就了介于神妖与凡人之间的人格形象。

同类推荐
  • 河灯初上之越人情

    河灯初上之越人情

    兜转的桃花仍不肯放过我只不过多年前我像挽起手掌一样把它下垂的枝干折断它枯死,陈旧的皮肤再没有开出一朵粉色后来路过了很多,不属于我的美景迎春,桑葚,枫叶,青松它们都逆向我生长,它们都有佝偻的身躯
  • 重生还珠之此情不渝

    重生还珠之此情不渝

    异世魂魄重生还珠,她身份高贵荣华一生冷漠无情她仿佛是上苍的宠儿本认为将孤独一生可将她遇见她从此一颗心就留在她身上,为爱痴狂为爱敢于挑战世俗偏见为爱于天下人为敌又何惧,她知她不爱可永远执着于对她的情。我爱你此生不渝
  • 公元191

    公元191

    白楚峰遭遇的意外是否跟这个有没有关系?奇异遭遇之后,他到了一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他既身系这个世界,但这个世界又于他何干?他心中对那个她有所挂念,但他也感激带给他新生活的她,他遇到了倾国倾城的美人,但欣赏及同情比贪恋更多。他无法振臂一呼,就立刻有小弟拜他做大哥,在英雄面前他不过是个凡人,但却是英雄的知己。他更无法与不世群雄瓜分这个世界,但他却希望维系一个属于他的小天堂。本文不是爽文,没有金手指。不是1111,没有艳福无边,只有多情自古伤离别。可以是酒的香烈,可以糖水的甘甜,也可以是茶那般浓郁,就当是散心那样去走过那一段历史而已。
  • 十三月凉

    十三月凉

    〃天历六年四月,阳帝容垣驾崩,仁德皇后殁,遵先帝遗嘱,弟,景亲王容浔继承大统,同年六月景亲王容浔登基,称明帝,改国号天玥。开启大庆国繁华盛世的新篇!〃一场惊心动魄的皇权更迭,史官不足百余字便全部记载,那么,在这百余字中遗忘了多少不为人所知的真相?
  • 刘永福抗法抗日传奇:黑旗将军

    刘永福抗法抗日传奇:黑旗将军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衰弱的清王朝与列强的战争几乎以屡战屡败为结果,只有两人是例外。这两人都是钦州人,一个是刘永福,另一个是冯子材。百年的抵抗史,刘冯都是不能抹去的。本书说的就是黑旗将军刘永福越南抗法、台湾抗日、晚年抗清的故事。
热门推荐
  • 余生不相望

    余生不相望

    「明媚动人小可爱&奶里奶气小狼狗」前几天,一种大佬被人约出来逼问喜欢什么类型的女生,大佬弹了弹修长指尖的烟灰,俊美的脸庞在灯光下若隐若现,敷衍道:“肤白貌美大长腿。”那天看到站在讲台上的小姑娘,清澈无辜的小鹿眸,白皙的脸颊掺杂着一丝红晕,一件白衬衫搭配蓝色百褶裙,露出一双白皙笔直的小腿,妥妥的学院风,一副怯生生的模样。大佬当时腿巨没出息的软了,操!真他妈可爱,撞老子心口上了!听说顾丞然昨天打架手受伤了,但是英语作业却雷打不动的写了交了上去,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小同桌收的作业。“同桌,放学之后看不看电影?”小同桌一脸义正严辞:“顾同学,我要复习。”也对,马上期末考了:“同桌,你等着,老子一定要考个全年组第一,让你天天黏着我!”如果真正喜欢一个人,会为他改变自己的一切。顾丞然毅然如此。→戳~看大佬然爷如何花式撩妻!
  • 我的能力是预卜先知

    我的能力是预卜先知

    当一个过着普通日常的少年,突然闯进了这万般变化的世界里,会闹出什么样的笑剧?
  • 谈情说菜

    谈情说菜

    本专辑为以“中国传统美食”为主题的单篇系列故事。共21个故事,讲述了大千世界,都市中的饮食男女的爱情故事,作者将烹饪美食和情感故事结合,笔下每一个人物都生动而真实,每一段感情都能治愈你的心。
  • 余生有你尽欢喜

    余生有你尽欢喜

    曾有一人,为她满身伤痕,护她安全。曾有一人,将她捧至手心,爱她如生命。他是她生命中唯一的光明,可是他却要和自己的姐姐订婚,明明是她救了他啊,一场阴谋的囚禁,最后,他亲手毁掉了她所有的希望。她卑微如脚下的泥土,他高高在上不可攀,可是对于她来说,生命没有贵贱,凭什么自己要任由别人践踏。当她从高楼一跃而下,眼角的泪滑落,留下了六个字。沈亦君,我恨你。当她再次归来,发誓要报复的时候,却沉浮在这个感情的世界里面,泪水模糊了双眼,早已分不清是爱还是恨。
  • 拐个师父带回家

    拐个师父带回家

    自从遇见那一刻,她就认定了:这个人我要拐回家!
  • 白千恋晨

    白千恋晨

    四年前,我站在跑道上,你那天看着我样子,我想告诉你,你是我最美好的遇见。可我只能看着你的背影说再见。
  • 九阙华梦

    九阙华梦

    四海八荒,九重天阙,神,魔,妖。几场轮回,几段情殇。她是凤族的小公主?还是身负重任的帝姬?亦或是无厘头萌女一枚!某男:怎么,轻薄了人就要走?某女:只是不小心唇碰到了唇而已,哪有轻?哪有薄!某男:现在轻一下,薄一下还来得及!某女:……某男:我们青丘的规矩一向是,男女授受不亲,亲了就要成亲!某女:啊,可你是女的呀!不算不算!某男:若我是男的,你便嫁我?某女:额……这个——你就不怕我也是男的?
  •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踏足火星:伊隆·马斯克传

    这是一本可能会让你改变整个人生观的传,主人公是一位神奇的创新者、天才工程师以及改变世界的人。那么,谁是伊隆·马斯克?
  • 繁星意如楠

    繁星意如楠

    故事讲述了年过四十的女主丁小楠和黑腹总裁男主徐杰之间的职场交量及双方之间的暧昧情感,女主为了生活不得不向男主屈服,为此她很痛苦,也很纠结,但最终她破茧成蝶,成为职场上的新女性精英,而徐杰也最终重视了双方的关系……
  • 秦先生,别来无恙

    秦先生,别来无恙

    十年暗恋,我曾经以为爱情就是我跟秦凛之的模样。我一直跟在他身后,他却从没往后看过一眼。后来,他爱上了别人,为了她,大手一挥就让我家破人亡!沦落到狭窄的出租屋内,他眼神发红,一步步向我靠近“你不是爱我吗?那就满足我!”那一夜,我躺在他身下,听他叫了一夜别的女人的名字。我陪他一路从西藏到南京,再到北京,原本以为在他心里是有点位置的却不料,我为他谈单子穿着高跟鞋在雨里走了两个小时,他却跟别的女人翻云覆雨到天亮…世纪婚礼上,我看着他撕碎了我的婚纱,“温晴,怀着我的孩子你想嫁给谁!”终于再无表情。我曾喜欢你,像风走了八千里,不问归期。只是,风停云止,我不可能永远在原地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