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72000000068

第68章 七项致命的恶疾与若干障碍

1. 缺乏恒久目标所谓缺乏恒久的目标,指的是公司对于“如何在业界屹立不摇”欠缺一套长程计划。这样的公司无法带给管理阶层或员工安全感。如果说,“十四要点”的第一点——建立恒久目标,是促使企业立足业界的重要因素;恒久目标的缺乏,则会是灭亡的征兆。缺乏恒久目标的公司,思虑仅及下一季股利,不会有一套在业界立足久远的长远的长程规划。

公司上下全体员工都必须普遍有奉献新规划的决心,仅仅宣布有意改善品质是不够的——即使再三宣布。许多公司的员工都经历过无数的改善计划。他们看着各种计划来来去去,伴随着总裁的任期而代替。一有新官上任,就烧一把新火。许多员工已经见怪不怪了;他们需要看到证据,让他们相信这次是动真格的。其中一样表现决心的方法是“花钱”。如果公司能够花钱训练员工、投资设备,或在营运出错时立刻停止作业,都有助于说服员工相信公司的决心。此外,管理高层还必须花时间,充分解释“戴明方法”。

2. 重视短程利润为了提高单季股息,而牺牲了品质与生产力。在这利润的诱惑下,今天很多公司都被财务专家以及律师控制住了;这些人玩弄数字于股掌之间,但在生产与品质方面却无实质建树。他们对股东屈意奉迎,努力于不断增加其每季股利。但是以股利为收入来源的股东,也必须确定他们所投资的公司可在若干年后仍能存在,仍能创造股利。一般公司习惯于在月底出货,只是为了膨胀业绩数字,不考虑品质。戴明博士说,由于投资人害怕公司遭受恶意接管,或“与此同等严重的‘杠杆收购’”,这份恐惧感使他们重视短程利润。“美国管理阶层必须要受制于这类掠夺吗?证券交易委员会到哪里去了?”戴明博士不明白。戴明博士在这方面找到了一位和他同一阵线的盟友——哈佛大学的瑞可教授。瑞可教授在《大西洋月刊》上撰文指出:“‘纸上实业’既是美国经济之所以衰退的原因,也是结果。而“帐面利润”则是孤立于组织顶端的专业经理人,唯一可以轻取的利润。”以美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而言,这种针对某种已过时的生产形式而设计的组织,已不合时了。这种只顾追求“纸上利润”的冷酷心态,也会使企业转化生产基础的艰巨工作,得不到重视,分不到资源。戴明博士喜欢这么说:“纸上利润并没有使整个馅饼变大,它只是给你较多的分量,是从别人那里拿来的,对社会没有帮助。”

3. 实施绩效评鉴来评定考绩或年度考核风靡一时的“目标管理”和“数字管理”均属此类。戴明博士建议,不如称其为“恐惧管理”更恰当。他说,这种管理造成的破坏是双重的。首先,绩效评鉴会鼓励员工牺牲长程规划,追求短期绩效。在这套制度下,员工不愿承受风险、恐惧感日增、团队合作关系受损,并彼此对抗,以争取某一奖励。在团体里我们很难分清楚谁的贡献最大。结果人人皆以第一主角自居,终日争斗不断。大家都为自己而工作,不是为了公司。戴明博士说:“这套考评制度使人痛苦、沮丧、灰心、抑制,在知道结果之后,好几个星期无法正常工作,不明白自己为何较差。这样做并不公平,因为它把可能完全来自于制度的因素,归咎于个人差异所致。”他发现,记功评等制度往往会增加表现的变异性;因为考绩较低的人会设法和考绩较高者一争高下。戴明认为,这么一来,会造成一种人们愈来愈依赖数字的副作用。由于我们只衡量短期成果,因此只考虑可量化的证据。例如,工程师只管产品的数目有多少,不管品质。

此外,记功评定也靠主管的主观决定。一个人的考绩变化可能差异甚大,全视主管的个人态度。某些主管害怕做出判断。有一套相当盛行的制度,要求主管分一到五的等级打考绩,每个等级设定若干名额,即使只有五名员工,也必须有人第一,有人坐底。但戴明博士说,人类最伟大的成就,就是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完成的。“摩西带以色列人出埃及,就不是靠竞争得来的成就。巴哈两百年前写下传世久远的协奏曲乐章,也是以工作为荣而来。”戴明说:“有人问我怎么给学生成绩?我说,都给‘A’——我怎么知道谁未来表现最优秀?他们随时可以交出报告来,我不在意时间长短。有些报告的水准相当好,甚至比“相当好”还好,品质甚至可以成为本书中的章节。我不给学生时间限制(当然不是一辈子),他们什么时候完成都可以,只要告诉我做什么,交一份大纲来即可;我一律打‘A’。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呢,我收到许多很棒的报告——迄今为止,只有一份不算理想。这名学生碰到了困难,需要有人指点。但当时我不知道,还是照样给‘A’,结果他根本交不出报告。这么多学生中,就只这一次失败,已经相当不错了。我怎么知道他们未来的年岁中,表现如何?我有什么资格论断人?”

戴明博士对于绩效考评所造成的伤害,感触颇深。他在日本戴明奖的颁奖典礼上,他特别提醒听众,不要受美国企业的种种恶疾感染。他长篇大论地谈论绩效评证——他的听众当然也很熟悉如何运用管制图表来决定统计极限。“凭借数字系统来评鉴团体里的成员;无论基础是根据单一的衡量指标,或是综合而成的(或加标指数),也不管有没有道理,都会造成团体的成员一分为三。第一组人落在管制范围外——坏的那一边;第二组人落在管制范围外——好的一边;第三组人则落在上下限之间。”“第一组人需要给予个别的协助。第二组人(如果真的有人)需要个别的重视。至于介于管制上下限间的第三组人,则不该再分等级,因为这么做是错的。

基于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想去探讨位于管制范围内的落点为什么有高有低,只是耗费金钱,徒然造成伤害。”“造成管制范围内程度差异的原因,来自系统本身,而非个人。所以,第三组的每一个人都应获得同样的加薪或红利。他们之间没有什么想当然的差别,差异来自制度本身,因此应该归咎于于制度而非个人。”“领导者的职责在于缩小管制的范围,让流程中的变异愈来愈少,人与人间的差距愈来愈小。”

4. 高层管理人员流动频繁经常跳槽的经理人,永远无法了解他所服务的公司。而且,对于改善的品质与生产所需的长程变革,也无法全程参与。许多商学院都建议戴明可以用放诸四海皆准的方法,训练出优秀的经理人。但如果经理人不断跳槽,积累丰富的“履历”他们如何能为长期变革尽心竭力?假如他们只在某家公司待个两三年,如何能真正认识这家公司呢?在日本,主管级人物就必须循序晋升,历时十数年才有机会加官晋级。戴明博士引述日本科技连常务理事野口的话:“美国企业不能成功的原因,是因为管理阶层流动频繁。”戴明博士说:“跳来跳去,可以创造出速战速决的超级明星。但人们大都需要很久很久,才能学会团队精神。”他补充说,美国就业人口的高流动现象,也是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主要原因则来自对工作的不满。

5. 只知道“数钞票”看得见的数字当然很重要;因为公司必须支付员工薪资、贷款、缴纳税金,还要发放退休金、临时基金等。但戴明博士说:“不知道”而且“无法知道”的数字,更重要。举例来说,我们不可能去衡量公司消除若干“致命恶疾”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或提升品质所产生的效果。只有静待时间经过,成果才会变得明显。戴明博士说,“七项致命恶疾”当中,有两项不在目前的讨论范围内。

它们分别是:6. 医疗开支过高对于某些公司来说,医疗开支是最大的单笔开销。

7. 由意外事故引起的诉讼费用过高美国是全世界诉讼率最高的、发案最频繁的国家。 8. 各种障碍忽略长程规划与转型,即使长期计划已经制订,它们也常常以“急事先办”为由,搁置在一旁。高层管理人员的时间,往往被一些琐事所占。开会和处理急事,也可能占掉经理人一大半的时间。真正做好管理工作,这些不该是重点。误以为只要解决问题,让办公室自动化、采用精密装置、新型机器,就可以使企业转型。美国人喜欢新的科技玩意儿,但这些东西却不是能替代“品质”与“生产力”所造成的问题。寻找模仿对象许多公司喜欢收集其他公司解决问题的范例,企图依葫芦画瓢。这种作法有相当大的风险。

戴明博士强调,例子本身学不到东西,必须深入了解其成败原因,才能有所帮助。自认为本公司的问题与众不同这种说法经常被拿来当做借口。学校教育跟不上时代戴明博士指的是,美国商学院把财务、创意会计这些理论上可行的课程,当做可以在课堂上传授的管理技巧,无需实地到工厂边做边学习。依赖品质管制部门品质要靠管理阶层监工、采购经理、生产线员工的努力;这些人最能对品质有所贡献。至于品质管制部门掌握的数字只能代表“过去”——对于“未来”,他们无法预测。然而,有些经理人却往往被数字迷惑,继续把提升品质的重任交给品质部门手里。把问题全推在员工头上员工只须对15%的问题负责,另外85%则归咎于制度——制度好坏,则是管理阶层的责任。通过检验求取品质凡依赖大量检验保证品质的公司,永远都无法改善品质。

通过检验发现问题,不仅为时已晚、不可靠,效果也不明显。假行动草率灌输传授统计方法,却未相对的修正公司经营哲学,就是所谓的假行动之一。另一个近来十分盛行的假行动则是“品管圈”的构想非常吸人。因为“生产线的员工可以指出错误所在,并告诉我们如何改善。”

但戴明博士发现:“只有在管理高层愿意根据品管圈所提的建议采取行动时,这个品管圈才可能继续发展。”如果管理阶层无参与的兴趣(通常如此),品管圈就会解体。许多时候,建立品管圈以及“员工参与团体”这类组织,只是由于某位高层人员希望借此摆脱“人的问题”。更有许多时候,品管圈根本无法解决管理阶层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不过,假行动可以带来短暂的心安,让人觉得事情有改善的希望。戴明博士叫他们“速食布丁。”电脑设备无人使用戴明博士说,虽然电脑有其重要性,但它也可能成为堆满“永远用不上的资料”的储藏所。

购买电脑有时只是因为似乎“理应如此”,而未真正计划如何使用。电脑令员工困惑,也对员工构成威胁,更是公司未施适当训练所致。迎合规格标准这是在美国做生产的通则。有意提升品质与生产力,这样做还不够。对原型测试不够原型样品在实验室里往往表现绝佳,一旦实际生产,问题就来了。

“任何有意帮助我们的人,必须完全了解我们的企业。”戴明博士经常接下一些他很不熟悉的行业的案子。他发现,一个人可能对某家企业了若指掌,却不知如何改善。“助力反而往往来自其他方面的某种知识。”

同类推荐
  • 听大师讲管理学

    听大师讲管理学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随着以高效率、高速度运行为主的市场经济的到来,任何企业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中都想寻找到出奇制胜的管理策略;任何创业者及决策者都想在探索中提升出企业管理的最佳方法。因为市场经济要求他们这样,也只有这样做才能不被市场所淘汰,才能永立不败之地。而获取和掌握系统的管理知识,应用系统的管理战略和具体策略就势在必行,迫在眉捷。正是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编写了《听大师讲管理学》一书。它从企业的管理基石:人才、领导、策略和方法入手,介绍了团队精神、创新、竞争、销售及售后服务等几个方面的重要性。
  •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中国商业银行改革

    本书叙述了中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中的理论争论,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及其形成的制度特征,并对中国商业银行改革的外部环境要求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品鬼谷子,学管理

    品鬼谷子,学管理

    本书是我国同时也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一部兵书,涉及管理学、战略管理学等诸多方面。内容包括:料敌制胜的战略管理、未战而庙算的决策管理战略、力求全胜的目标管理战略、选贤任能的人才管理战略等。
  • 海盗王的管理哲学

    海盗王的管理哲学

    每一个成功的海盗王都是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他们在厩对着一群极度自由化、素质低劣、好勇斗狠的海盗船成员却熊够打选出训练有素的海上势力,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为整个海盗团队谋取最大的利益。
  • 马化腾的人生哲学

    马化腾的人生哲学

    当一个可爱的“企鹅”让亿万网民爱不释手时,当一个人以一款即时通信软件为基础缔造了中国市值最大的互联网企业时,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网民上网第一件事就是打开QQ时,有谁想过是谁缔造了这一切?提起腾讯、提起QQ或许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提起马化腾是何许人也可能有人会摸不着头脑。马化腾——让QQ大放异彩的广东潮州人,身上散发着粤商气质的他悄无声地便把QQ打入到门户网站、网络游戏、电子商务和搜索引擎等领域,并不声不响地缔造了一个行业传奇。阅读《马化腾的人生哲学》,你就会知道马化腾凭什么会成为“全民公敌”,凭什么会在创业、用人、经营、竞争、开拓、创新和品牌等方面给别人指点迷津。
热门推荐
  • 御皇之上

    御皇之上

    身为乞丐的他,本无力改变命运,却于机缘巧合中,握刀在手,于亿人中杀进杀出,于众魔中伐来戮往,于群妖中饮血食肉,威猛霸绝一时,亘古流传一世,集结万千少女目光于一身,舞动天下诸般风云,问鼎世间最高皇权。他,纵横捭阖,终成一番霸业。
  • 蜀锋

    蜀锋

    虎胆熊威蜀锋将,——蜀锋,蜀锋,剑戟丛中久鏖兵,——塑我大汉雄风。龙潭虎穴何足惧,——历尽风霜雪雨,只添那几分豪情!——铁血驰骋看山河。“天下乱,蜀先乱!天下平,蜀未平!”都说川人能战,三国西蜀岂无大将?一位少年的时光穿越,让三国时代的巴蜀之地不再平静。精锐蜀锋剑指中原,述说一个传奇般的三国故事!《蜀锋》QQ群:2366088
  • 冷少夺情:万能娇妻别想跑

    冷少夺情:万能娇妻别想跑

    刚重生的她,就丢了珍贵的第一次。文?她行,武,她也行。难道你全能不成?她心里的苦谁知道,不认真学就会被生孩子……当终于可以结束这场交易的时候。为毛不让她走了,天天让她起不来床到底是要闹哪样。
  • 以梦为嫁

    以梦为嫁

    女主贾贝贝自小不受家中待见,长大后有幸认识传说中‘生人误扰’的陆文。重拾梦想,爱情和工作双丰收,走上国际舞台的故事。
  • 系一根情在心弦

    系一根情在心弦

    经过几亿万年,地球危机重现,海洋系统即将崩溃,人类却困在其中而不自知,为了完成外婆的心愿,来自哈雷彗星的乔文懿对命中拥有“海洋之心”的莫静淞展开一层层布局,团团迷雾,使莫静淞深陷其中,乔文懿最终如愿以偿得到完整的“海洋之心”,使得海洋危机解除,得知真相的莫静淞,在大义和“欺骗面前”面前又该如何抉择,究竟这道情系于谁心······
  • 做梦拥有一切

    做梦拥有一切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在说过某句话、或者看到某处场景后,突然意识到这情景似曾相识,好像在哪里经历过一样,就像之前做过的一场梦。“”我可以告诉你,那就是一场梦,一场可以实现的梦,只不过你们梦,不知哪次实现,不知何时实现,而我,则在明天实现。“这突如其来能力让即将高考的闻人梦在考前患上”焦虑症“。
  • 拂晓撩晴

    拂晓撩晴

    大商人之女谭拂晓自幼被送入父亲挚友所在的颜府,与颜家三胞胎三位少爷共同成长,并在三人间挑选未来夫婿。颜家三少面容相似,个性却截然不容。在经历各种磨难后,她作出了出乎人意料的选择。后来,谭颜两家深陷皇室纷争,谭拂晓以一人之力力挽狂澜……
  • 慕容小姐跟我走

    慕容小姐跟我走

    直到那一刻,我才相信,他始终没有爱过我,这么多年来,我的一切只不过是场笑话,这样也好,这样结束,对他对我何尝不都是一种解脱。木亦尘:守护你,是我的责任萧羽凡:丫头,跟我走,余生唯爱你一人慕容雪:我若爱一人,便可倾尽所有,包括我的命。
  • 凡人游戏

    凡人游戏

    莫斓,一个普通人,哦,我是说原本是个普通人。被人视为怪物的他,不幸被一枚硬币砸晕,醒来之后发现自己拥有了不可思议的力量。拥有这样的力量该做什么呢?不如去纵横职场,游戏官场,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那是不可能的,这只是某个嚣张的凡人与诸神展开的一场游戏。“诛神,凡人的游戏罢了。”这个来历不明的家伙对他的女仆这么说。
  • 太古霸帝

    太古霸帝

    天地有九剑,九剑之主,天地至尊。然而有人逆天,铸造第十把剑,名为霸剑。白晨带着华夏上古威道神剑太阿降临九州大陆。九世轮回记忆,九世宿命纠葛,在这最后一世,一切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