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54500000050

第50章 利益一切有情众生

“我要利益一切有情众生,为了让他们能够成佛,我愿意去付出”,口头上说说,只是口号;用头脑认真思维,形成一种愿力,仍须实修,才能渐进圆满。发出了这样的愿菩提心,可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实修,即自他平等、自他交换、他比自重。

第一种是“自他平等”法,与平等舍很类似。无始以来直到现在,我们没有一个真实的“我”,却一直认为有个实有的“我”存在,而且是日常生活中一切的依赖,因此对“我”特别珍爱,会对“我”执著。从出生一直到长大、老、死的过程,无论我们对他人有多少的付出,有多大的爱心、耐心,仔细探究,不可否认的是,最爱护的还是自己。以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想脱离轮回,想要成佛,也是因为太爱自己。

人最偏袒、最关爱疼惜的,是自己的身体和心灵。无论何时,我们都希望自己的身心非常健康,外在没有生理上的病痛,内在没有心灵上的忧恼,任何小伤害对我们来说都是最无法容忍的。想一想,如果连别人小小的语言讽刺、一些稍不客气的恶语言词,我们也无法忍受,更别说他人的打骂或伤害。同样,每个众生和我们一样都希望离苦得乐,只要是有生命的众生,无论外在有多凶猛、恶劣,或是多温驯、慈祥,心态上都一样不希望痛苦而希求快乐,问题是不知如何分别什么作为可以带来快乐、什么因果会带来痛苦。

我们的愿望与想做的事情在因果关系上不成比例,不符合因果逻辑,甚至是完全颠倒的。因为希望快乐,所以想方设法让自己拥有,却在拥有的过程中想方设法伤害别的生命。当每个众生都有如此的心态时,就会导致彼此在相互伤害中求生存。轮回中痛苦的这些众生,无始以来到目前为止,都是依照这种模式在生存;因为有无明的存在,所以根本不知道如何舍取因果。

我们都被自己的贪念、嗔恨、嫉妒、傲慢等等妄念所左右,在这些情绪的势力范围,每个生命都会为了保护自己而犯错。既然我们要做一个修行者,那么在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就更不应该去偏袒任何一方。要一次又一次地思维:也许我现在最不喜欢的人,昨天或前世是对我恩德最大的人;现在我很喜欢的众生,也许是我欠他很多的冤亲债主,甚至可能是前世的仇人;今天的仇人,也许明天会是帮助我最多的恩人;今天的情人,有可能会是明天的仇人;因为亲仇关系无常,所以我现在要不分亲疏,平等地看待。

必须不断地训练自己这样思维,而不是偶尔或短时间想一想就能做到;如果不愿用心去训练自己接受而慢慢习惯,就不容易做得到;如果能习惯,自然就可以做到自他平等。

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让自己满足、达到自己的欲望而努力,甚至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不惜牺牲最宝贵的生命。现在就要想:为什么我愿意为自己这样付出,也希望别人对我付出,却不愿意用同样的方式对别人付出?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年轻人时,希望长辈能呵护疼惜我们;当自己长大成人,这些长辈步入老年时,开始觉得他们讲话啰唆,做的事情也不合我们的意,愈来愈讨厌。想一想:我们年老时,也希望别人能帮助自己、服侍自己、孝敬自己,可现在有人需要我们照顾时我们却吝于付出。又比如,我们生病时,多么渴望有人来探视安慰,期盼医生赶快医好自己,让自己从病痛中解脱;可别人生病时我们就躲得远远的,不愿意去接近,大多数人都会对病房、医院等地方有恐惧感。我们要知道,人的生命有着相似的过程在循环,现在这些我们所不喜欢的或想逃避的情境——病人、老人、啰唆的人,再过一段时间,我们也会走上他们的道路。这些都必须深入去思考才能细细体会。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拥有快乐、财富、权势时会非常满足惬意,所以,在别人拥有时我们也应该感到同样的快乐。特别是菩提心所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希望六道所有的众生都可以得到如此的福报与功德、同时尽心力为他们付出的心态。古时候许多高僧都曾经告诉弟子们要学会一个法门,就是训练自己将所希望的和想拥有的给予别的众生,而自己不希望也不愿意接受的事物,不要给予别人。我们对自己很珍惜,所以要学会用同等的心情与方式去对待别人。你付出如此伟大的爱给别人,到最后从中享受最多爱的是自己。要学会平等去看待每一个生命。这是“自他平等”。

第二种是“自他交换”法。我们身染疾病时,是多么不希望自己生病!西藏人说:“强壮的人碰到病痛时,犹如被小石头打中的小鸟,可怜兮兮,双眼没有光芒且颤抖。”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哪怕是被称为铁人的运动健将,碰到病痛时也会像只衰弱无助的小鸟。修“自他交换”时,我们可以观想他们的痛苦,也可以去想地狱众生在燃烧的地狱中受寒热之苦的景象,或饿鬼众生受饥饿之苦的景象,或是傍生道的无明众生弱肉强食等等痛苦。当我们不断观想他们所受的这些痛苦时,在强烈的对照下,可以清楚知道现在的我们还蛮快乐的,拥有许多难得福报,特别是拥有最珍贵的暇满人身。

接着可以这样观修:当我们呼吸时,将吐出来的气观想成自己所有一切的快乐、财富、健康、善根、得来不易的暇满人身等等一切福报与功德,像脱下衣服让别人穿一样,完全送给众生;吸气时,观想众生所有的灾难、病痛、烦恼等业力,完全吸入到自己身上。以这样的方式,不停地循环观想。有时,如果自己真的产生了烦恼或病苦,就可以想一想三界、六道里有多少众生所受到的苦,可能和自己目前心灵上的烦恼一样难以承受,或是与自己现在身体上的病苦一样疼痛难忍,他们可怜无助,希望他们的痛苦能转移到我身上,让我承受,他们因而能脱离痛苦,得到平安、快乐以及福报。这就是自他交换法,它是进入大乘佛教的心要法门;这种想法能在心中产生一次,很多劫的罪业自然而然当下就净除了。

以前释迦牟尼佛还是凡夫俗子时,堕落到地狱受苦,他和同伴嘎马若巴被当成牛马般地拉车。两人拉着一辆非常大的拖车,可力气不够,拖不动车子,地狱的狱卒便用炽热的兵器捶打他们,非常痛苦。他就想:“反正两个人拖也到不了目的地,如果这样,何必让同伴也一样受苦,就让他的痛苦加在我身上吧!如此一来,同伴就可以得到解脱,不必再受狱卒的捶打。”所以他就对狱卒说:“你可不可以将套在他脖子上的绳子套在我的脖子上,我来替他拉,两人的分量我一起拉?”地狱的狱卒一听他这样讲,生气地回答:“哪有自己造业留给他人承受?天下只有各自造业各自承受,谁说你可以替别人受这个业报?”于是拿着铁槌就往当时还是凡夫身的佛陀头上敲打下去,佛陀旋即死亡,意识即刻投胎到三十三天界。这样的福报来自哪里呢?因为当时他对同伴受的苦生起慈悲——他的痛苦由我承担,我来帮他拖好了——这样一个简单的自他交换心态,让他在被狱卒打死后马上投胎到三十三天界,否则地狱的众生是被打多少次都不会死的。六道里只有两个地方的众生想早一点死却死不了,那就是地狱道和饿鬼道的众生。这是佛陀第一次发现利益他人就是在利益自己,作自他交换法,很快让自己成就。

第三种是“他比自重”法,这就需要更大的发心。无论我在轮回中或堕入地狱,遇到痛苦或生病,面临损失或失败,遭遇任何违缘我都可以忍受,同时希望所有众生的痛苦都成熟在我身上,我所有的安乐和福报都完全成熟在他们身上。刚刚是自己和众生交换,现在则是完全不考虑自己,只为众生着想,甚至可以牺牲自己所有的利益、快乐、财富、势力,愿意赴汤蹈火,乃至牺牲自己的生命都在所不惜的心态,就是“他比自重”。

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转身为莲花国王。有一次,国内出现了一种传染性的疾病,很多人因此失去性命,而医生找不到可以医治的药方。最后,有个医生告诉国王,只有一种叫若合达鱼的鱼肉才能使百姓从传染病中得到解脱,可这种鱼已经绝迹了。国王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难过。因此,在一个初八的早上,他沐浴之后穿上一件干净的衣服,接受斋戒般地受戒,供养十方诸佛菩萨后,祈祷并发愿:“希望我死后能马上投胎为已经绝种的若合达鱼。”这样发愿之后,他便到皇宫顶处往河中纵身一跳。跳下去后,国王马上变成若合达鱼。这条鱼来到岸边,开口以人类的语言对人们说:“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赶快来食用鱼肉。”当大家切鱼肉时,切完左边切右边,切右边时,左边长出肉来,切左边时,右边长出肉来,切完一面就翻过来切另一面,就这样治愈了很多人。

西藏古代有个智慧光国王,虽然他被关在牢狱,却嘱咐他人不可以用黄金赎换他的生命,要将黄金用来迎请印度高僧阿底峡尊者入藏弘扬佛法,最后他为了佛法而牺牲了生命。他的想法是众生因佛法而得度,失去自己一条生命不算什么,众生的利益才重要。这就是完全的“他比自重”。在佛的本生传记中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自他平等”、“自他交换”、“他比自重”,都是非常殊胜的,但要在我们心中真正生起,也不是一件容易事,所以需要一次又一次地练习。我们先用观想的方式,慢慢地做,先从自己做得到的地方开始。比如开车遇到抢路时,我们将车停一停,让对方先通过,也是“让他比我们更重要”的“他比自重”的修法。类似这种方式,让小小的善行一点一滴累积下来,渐渐地就可以变成像上述那种大菩萨行。有了为众生可以放下一切自私的想法,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妙臂请问经》中提到:“在自己心中产生愿菩提心时,不管在睡觉中或放逸时,福德仍然会绵延不断地产生,而且广大无边到遍满整个虚空。”更何况是在行菩萨道。

同类推荐
  •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处世——济群法师讲人生的经营与管理

    世间的风光,有时一阵风就吹光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成功,结果把自己摧残了;有人拼命催着自己享乐,结果把自己摧毁了。要用无所得的心做事,才能和解脱相应。《处世》是济群法师对日常生活中人们追求外物的态度的指导。现代的人,有太多的浮躁和不安。如何正确对待财富、物质、名利、情感?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健康幸福的生活准则是什么?快乐的根源又是什么?《处世》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和方向。
  •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改造命运心想事成——了凡四训讲记

    本书是收录了《了凡四训》的原文并进行了译解,包括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四篇。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

    《仓央嘉措: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内容简介:我生于莲花净地,门隅,藏语里称“白隅吉莫郡”,意为“隐藏的乐园”。藏历火牛年(公元1697年)我被确认为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的“转世灵童”,同年十月,于拉萨布达拉宫举行坐床典礼,成为六世达赖喇嘛——罗桑仁钦·仓央嘉措。“勘破、放下、自在”,此为人生悟道的三个阶段。然我穷其一生,也未必参透。转眼几度春秋,当我回望那一世,三百年的红尘轮回,不过我一人而已。有人踏浪而来,有人乘风而去,几多风尘不朽,我就在这里。而我爱的人,便也随我留驻在时间的长河里。
  • 圣经故事(3册)

    圣经故事(3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重生豪门:神秘靳少的心尖宠

    重生豪门:神秘靳少的心尖宠

    她怎么也没想到死后会重生在一个被人嘲笑为江城第一蠢女、花痴女,废材败家女的身上。堂堂第一天才医学博士的她,怎可让如此不堪入耳的名讳再污渎于身?且看她如何翻身,三两下撕掉渣男、白莲花的假面具,重拾昔日辉煌!只是这男人怎么回事?不过就帮了她两次,便一直缠着她不放,还说她是他的亲亲老婆!靠,她好歹也是学院里第一女神,她的男人能这么容易当吗?还不赶紧给本小姐滚出去……
  • 佞臣良妻

    佞臣良妻

    有人居庙堂之上,可掌天下沉浮。有人养深闺之中,只入帷幄之上。一场精心策划的相遇,一场蓄谋已久的爱情,人人都道大楚奸相当道,朝堂萎靡,老皇帝病重,为保东宫之位,赐婚宁顾二府,整个上京人都在等着看这场盛世冠婚。她,受封县主,一方主宰,三岁熟读诗书,七岁战大儒,才女之名冠绝京华,一代温婉,蕙质兰心。他,大楚左相,深受皇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朝堂诡谲,风波暗涌,两个本不该有交集的人,却被命运狠狠的捉弄了一把----注:本文是一篇披着言情外衣写破案的剧,鬼市密云,换脸,杀鬼王,姈娘子等等案件让你深入其中,不可自拔,1V1高洁,男女主身心干净。完结作品:毒医宠妃权倾九州西夏公主记三娶毒女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如果我变得有钱

    如果我变得有钱

    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的话……我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 总裁的绝恋情殇

    总裁的绝恋情殇

    这么美的身体,放在我面前怎么舍得不碰呢?她的唇好软,像水蜜桃的味道,让欧阳泽宇忍不住深入,用舌撬开她的牙齿,想要深入品尝她的味道。他是魔鬼,不仅霸道的囚禁她,还要囚禁她的心,雅涵,注定你要爱上我,我们是天生的一对。要么爱上我,要么我毁了你爱的人。你选吧!
  • 绽放传奇

    绽放传奇

    三等修炼资质的李云天得到传承功法开始了传奇的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正道师兄是反派

    正道师兄是反派

    欧阳宇宁,前天语阁大师兄,现天语阁阁主。在天语阁被毁之后带着天语阁前任阁主天语星夜的儿子天语玄蓝回到了欧阳本家。本想接欧阳家族之力重建天语阁,却被重重阻挠。正邪大战之后,正道深受重创,各个家族门派实力大减,谁还有能力,帮他呢?“既如此,天语阁内门弟子便只有我和师弟,其余人在我天语阁崛起之时莫要来沾光的好!”
  • 天元战歌

    天元战歌

    一首打油诗,蕴藏着一个古老的预言,流传数千年之久,久得人们都已遗忘。但诗词的一字一句却像一根根刺牢牢的扎在异族人的心中。当预言的征兆开始显现,人族小子风破为了躲避命运的枷锁,从而踏上逃亡之路。然而命运天道又且是蝼蚁可以逃避。不甘、沮丧,最终愤怒得爆发,天命所归的人族之子风破带着他的伙伴们,开启了人族崛起以及掌握自我命运的漫漫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