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13300000038

第38章 半是痛苦半是欣慰的回忆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

六月间,四十多年前和我在日本同一个工厂劳动的浜田Miz子女士到了北京。她今年五十七岁,刚退休。退休后头一个志愿就是来中国访问,来看我。为此,四十年前的老同事们为她开了个送别会,题目叫“为与邓友梅先生见面而壮行”。会上,大家喊出两句口号,“为日中友好努力到底!”“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我从日本的报纸和朋友来信中知道了这件事,心中激动不已。对远在獭户内海边上的朋友们充满谢意,并引起许多联想。

世界上许多事,其结果常常与发起人初衷相反,四十多年前日本法西斯主义者发动的那场战争,曾将中日两个民族推到敌对位置上。一方的人民被蒙蔽蛊惑、驱赶到别人的国土上烧杀抢掠(不少人以为这是爱国),另一方的人民奋起、抗击、救亡、保卫自己的国家。两边兵戎相见。结果是侵略者遭了灭顶之灾;被侵略者取得了民族的解放。这个结局决非发动者始料所及的。战争也给普通日本人带来沉重的灾难,使大多数日本人觉悟起来,回过头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立志“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中日两国人民由此结成好友,同心同德保卫共同的利益,这更是当年要用火与血来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人所未曾料到的。

日本的一份报纸在谈到我和老朋友的相会时,说道:“仅仅十三岁就成了‘征用工’的邓友梅君,常以痛苦的心情回忆起在日本的那一段饥饿和沉重劳动的日月。老朋友们的相见,使他得到安慰……”

这两句话很友好,也很真实。我这“痛苦的心情”并非仅仅出于对个人遭遇的回忆。四十多年前的事我很少谈,不谈不等于忘记,有些事是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的。今天的中国青年和日本青年都不大知道那时的实际情形。那次战争中,中国人在中国本土受到的灾害,大家都有印象。而在日本的华工遭遇,说出来青年们怕都很难相信。1942年,东条内阁通过了一个“向日本迁入华人劳动者”的法案。自此,在华日军和各类机关,便用各种方法“狩猎华人”:扫荡时在农村抓老百姓;城市里突然宣布戒严,把正在街上走的男人装上卡车武装押走;有的在街头挥旗招工,说“在中国某地工厂干活,一天三顿大米饭、馒头,管穿管住”。招来即装上货船押往日本。我在运华工的船上见到一个老人,本是邮差,他正在执勤送信,就被抓来当劳工。他一生给人送信,到头来却无法给自己家写封信说清自己的下落。我是在天津被招工的招到“山东”去当“学徒”的,结果却以“赴日见习”的名义送到日本当了“征用工”。

我刚十三岁就被迫从事奴隶劳动。“****”中“******”的打手们却据此给了我一个“双手沾满人民鲜血”、“卖国投敌”的罪名!记往,我们也有这样的“同胞”!

这些各类名义的“华人劳动者”所受待遇如何?我说几个数字就可想出个大概。从1943年4月到1945年5月,送到日本的华工共有三万八千九百三十九名。运行途中因为锁在货舱里,挤在矿石上,空气恶劣,不供饮水,就死去五百八十四名(我就是和矾土矿石关在一个船中,由不满两千吨的“千岛丸”送到日本的)。从在下关上岸,在送往劳动地点的途中,又死了二百三十名。还没干活,山口县警察局特高课便抓走一批,从此没有下落。这样,到日本投降前夕,共死去八千八百七十八人,占华工总数的22.8%,就是说四个半人就有一个死在日本了。秋田县有个花岗矿区,有九百七十九名华工。最老的六十七岁,最小的十六岁。每天劳动十二个小时以上,每天伙食只给两个馒头,还是一半粮食一半菜叶混合蒸的。有位华工饿得受不了,拔了宿舍前一把野草塞在嘴里,被日本管理人员看见,就把全体华工集合起来,用烧红的铁条烙他!草都不许吃,劳动强度却丝毫不能减。监工手执木棒盯着,手脚一慢就拳打脚踢,累晕倒地,监工泼桶冷水浇醒后,接着还得干,稍有反抗,说杀就杀!华工们实在忍受不住了,有一部分在八路军战俘领导下举行暴动。日本兵把暴动镇压下去后,把所有华工全押到俱乐部门口集体受刑。整整三天三夜,不给一口水喝,不给一口饭吃。用铁针往指甲里钉!把华工捆倒在板凳上、捂住鼻子,一桶一桶地往嘴里灌凉水,然后用力踹他的腹部,血和水从耳、鼻、口中箭一样地喷射出来。这样一次就折磨死八十多人,不到两年,九百多名华工剩下不到一半了。秋田事件后,各地更加强了对华工的迫害。我所在的地方,警察几次半夜搜捕,让全体华工整夜罚站:晕倒了就用绳子捆起来吊在双层床的柱头上!

我怀着“痛苦的心情”所回忆的,决不是我个人的遭遇,而是我们整个民族苦难的过去!而且那心情也远远不止是“痛苦”!有的朋友、包括日本几位作家,都劝我写写这方面的东西,揭露法西斯分子的真相。我迟疑之后没有写,我在一些日本朋友身上看到了真诚的负疚忏悔。中日友好是千秋大业,大家向前看,就不想再提这些不愉快的往事,何况我也看到了战争给日本的普通老百姓所带来的灾难!

当然,在日本,为那场罪恶的战争辩护的人是有的;要为东条英机招魂的人也是有的。但究竟是极少数。并且也没有多大市场!我去年在东京,看到一辆黑色的汽车,上边写满复仇主义的标语,通过扬声器大喊四十年前喊过的口号。车一边开一边喊,街头行人竟没有谁注视它一眼,那阵势既可怜又可笑。有这么几个人干这个也许比没有好。可以提醒人们别太大意。现在我说起上边那些情况,仍然不是要翻旧帐,只不过讲讲我以“痛苦的心情”都想到了些什么!

日本报纸说我和当年的伙伴们的相会,“得到了安慰”,这也是实情。

相信日本人中也有好人,是我到日本以后的事。因为在国内我只接触过“扫荡”中的日本军人,横行在市街上的醉酒浪人。到了日本才和一些普通的日本工人、学生、职员接触。那时的日本工厂中,多半是妇女、老人和有残疾的男子。此外,因为战争,学校停课了,学生们全来“勤劳俸仕”。他们食物也很少,而且顿顿是“大根”就一小盒米饭,穿的劳动服甚至比我的还破。因为我从中国穿去的衣服究竟只穿过一年,还是棉布的。他们却是穿了好几年的代用品。年轻的女孩子有一身干净整齐衣服,一进厂门赶紧到澡堂换下来锁上,然后穿上满身是补丁和破绽的衣服,以致于下雨天共同推一辆轱辘马时我都不好意思看她们。有一位老大娘和我一个车间,每天上班她头一件事是找两个水泥纸袋裹在腿上、用绳子绑紧,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冷啊!冷啊!”我病了,发着高烧干活,她悄悄把一个桔子塞给我,悄声说:“不要对人讲。”可她又说:她的儿子正在中国打仗,她对我好,中国人也会对她的儿子好。佛爷有眼,暗中对人是公平的。在勤劳部(军方派驻的监视我们的机构)的日本工头和宿舍里的“教官”打我们、侮辱我们时,却有另一部分日本人为此感到羞愧和不安。宿舍管理员中元幸广,那年他也不过十七八岁,一看到别的日本人打我们,他先躲起来。再见到我们时,他就红着脸低头走过,甚至于小声说,“原谅我,我没办法保护你!”一位在试验室“勤劳俸仕”的女学生,不管别人如何歧视,虐待中国人,她碰见我们时总是深深鞠一躬,笑嘻嘻地说:“先生你好。”有一次别人打了我,事后她却来道歉,好像是她打了我似的,两眼含着泪说:“真对不起,真不好意思……”

后来,日本军阀把战火引到自己的国土上来了。美军的空袭日夜不断,伤员堆满了医院,连车站都变成了包扎所,倒霉的仍是这些老百姓。为了疏散,日本警察强制拆掉整条街、整条街的房子,日本房子多是竹木结构,柱子上拴根绳子,组织几个壮汉口喊“一、二、三!”哗啦一声,一家几口就立刻失去了栖息之所。老人、孩子、妇女,背着包,拉着车成队成行地在瓦砾堆中一边哭泣一边往四处流散。而电台里还在广播“圣战到底,决心玉碎!”“少吃一口饭吧,省一粒米就是为国家省一粒子弹!”当时我的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看到发动战争的国家受到惩罚,我解恨,我痛快;另一方面我真希望这惩罚不要落在那位老大娘身上,不要落在那位女学生身上,不要落在这些拿我当兄弟待的日本人身上!

我就是在这种心情下离开日本的。我们在拂晓前离开德山,天还黑着,几位尚未撤走的邻居,老太太,背着小孩的小姑娘,穿件奇怪西装的种菜老头,起来在路边给我们送行。“再见,这下好了,平安回去了,你们亲人该高兴了!一路顺风吧!”

过了三十五年,我又到日本。这次是以中国作家的身份去的。承蒙清水正夫先生和秋岗家荣先生关照,让我回德山看了看。江山依旧、世事已非,德山变了样子,工厂变了样子。熟人死的死了,散的散了。厂方只为我找到两位当时在厂中做工,现在仍然在厂中做工的老工人。一位就是浜田女士。当年我们不在一个车间,我不记得她。我问她,当年她是否住在“爱国寮”女工宿舍?她把眼睁得大大的说:“爱国寮?在一次大轰炸中全炸光了!许多朋友全死在里边了!连爱国寮三个字也多年没有人提它了!”说着她擦起了眼泪,一边擦泪一边同我回忆当年的情况。她说:“这些事现在厂里的青年全不知道!应该叫他们知道的!”

德山曹达工场现在负责人一再说:“当年你们在这儿吃了苦了,真对不起!”他又说:“这个工厂因为战争中的行为,终战后封闭了八年!老的领导人撤下去了。现在我们和中国的关系很好,正有一艘往中国去的船停在码头上装化肥呢!”“我们厂要成立邓友梅文学研究小组……”

那天,会社的朋友,中国新闻社德山支社的朋友(日本称广岛一带叫中国),给了我很热情的接待。几位新朋友对我很好。我眼里总含着一泡热泪,忍着不让它流出来。我感谢我们的党!同一个中国人,当年在“征用工”名册上和今天在中国作家代表团的名单上是相同的“邓友梅”三个字,其境遇何以有此天壤之别呢?根本原因是我的祖国变了,由半殖民地的衰弱的中国变成了社会主义的强大的国家。这个变化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造成的。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可我们的国格很高。“看父敬子”,我才受到了不同的对待。当然日本也变了。旧的日本变成新的日本,使它东方礼仪之邦的优良传统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扬。我为此高兴,我感谢我们的党领导人民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感谢日本人民对我的友好情义。

我这次到德山见到的老朋友太少,是带头遗憾的心情回东京的,从东京又去了奈良,刚到奈良,意外地接到来自光市的一个电话,竟是那个试验室的中学生西村打来的!她说在电视上看到了我,但到处打听,终于打听到奈良的旅馆里。她说本来要来看我,可女儿在生孩子,作外祖母的不便离开。她告诉我,全家人在战争中几乎全死了,战后她过了一段很艰难的日子,现在儿女都已大学毕业、结婚生子了,生活安定了,希望以后有机会再见面。回国以后,我又接到了中元幸广通过东方书店转来的信。信中说:“我以满怀歉意的心情问候你。你还肯与我通信吗?那个时期日本人作了不少对不起你的事,可我自信绝没有的××先生们那样欺侮中国朋友的。”是的,我记得他,中国人讲究“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中元对我们说不上有恩,但在那种时候、那种空气下仍然平等待我,就很难能可贵了。我立刻给他回信,从此续上了友谊。他热心日中友好事业,六十岁的人了,还跟着中国的电台教学学汉语。他拿到毕业证书后高兴得写信告诉我:“这回我为日中友好工作,又多了一样本领了。”

去年,我去东京参加国际笔会。中元和西村两位在报上看到消息,分别从光市和美称先乘火车,到广岛又换飞机,千里迢迢赶到东京来看我。我整天开会,日程紧张,几乎抽不出时间来陪他们,中元特意在我住的旅馆附近另找一个住处,为的是抓紧我会议的空隙时间来谈天。有记者来采访我,就问他和我怎么相识的。他坦率地说:“邓先生在德山劳动的时候,我做过他们宿舍的管理员,他们受到许多残暴的待遇,我没有保护,觉得欠他一笔帐,我怀着抱歉的心情来看他!”我赶紧声明,中元是我的朋友,是我记得的很少几个不打中国人、不骂中国人的管理员之一!西村来的晚了一点,头天晚上十点来看我,第二天我就去京都了,我很为她远路而来不能长谈而抱憾。谁知我去京都几天,回到东京乘飞机回国时,她和的妹妹竟然在成田机场出现了。我问她怎么还在东京,她说专等着为我送行。这几天她住在少年时朋友福本女士家中。福本女士也是当年在德山“勤劳奉仕”过的,和西村一样,家人全在战争中遇难了,所以两人多年来情同姐妹。战后困难时期一起谋生。日本经济好转后,两个人的丈夫在事业上都有了发展,她俩经济富裕了,又有余钱,便结伙旅行,漫游了大半个地球。一回忆起那场战争,两个人都谈虎色变地说:“真可怕。那时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这种生活,再不要有战争,再不能叫孩子们走入那个人间地狱了!”福井女士讲,她的女儿在美国留学。她和女儿有一次去华盛顿的“阵亡将士墓地”参观,福井看到那么多二次大战中牺牲的军人墓碑,流下了眼泪。女儿问:“妈!这里死的是美国兵,你为他们掉什么泪!”福井对我说:“孩子们不懂得战争是怎么回事,没法和她说清楚。战争一起来。交战双方的老百姓都要受害。可日本是战争发起国。想到美国母亲丧失儿女的痛苦,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为了世界各国的母亲们,我们要永远反对战争!”

浜田女士拿出了“壮行会”的照片。我看到上边一群白发苍苍的老人,费了好大劲才认出一位山本大娘和一位女士,她们原是在我们住地当伙夫和伺候日本教官的侍者。当年年长的也不过二三十岁,像西村、浜田、福井等人还只是十六七岁的小姑娘。他们以亲身经历悟透了“和为贵”和“日中必须友好”的大道理,身体力行、为促进我们的友谊而热心奔走。我由衷地感谢他们。我知道,“邓友梅”三个字只是个代名词。他们借此表达对我们国家,我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朋友们的这次小聚会,是一次最好的纪念方式,我想把他们在会场上发出的呼声写下来,也作为我的行动方针:“为中日友好努力工作!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同类推荐
  •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行走30年

    穿越文坛,在文坛行走三十年,亲见的人物不少、亲历的事件也颇丰繁。早些年,我就产生过这样的念头:我要把行走文坛三十年的见闻书写出来。我们山西文坛的耆宿元老,我们的老师西戎和马烽,身处文坛半个世纪乃至六十春秋,他们的经历该是多么丰富、多么宝贵!然而,西老最后突然中风失语;马老像平素一样去住院,却再也没有像往日一样痊愈归来。发生在眼前的这样活生生的例子,简直惊心动魄!也许,老师们并不愿意将他们的回忆形诸文字;但是,假如他们曾经有过那样的念头呢?天不假年,死神使出了霹雳手段。
  • 解放常州

    解放常州

    抗战胜利后,时局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共产党率先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建国方针,表明了极大的和平诚意。
  • 中华谚语(第六卷)

    中华谚语(第六卷)

    该书本着科学、规范、实用的原则,从收集的数万条谚语中选取其中的精华约11500条。收录的谚语哲理丰富,涉及范围广,从婚姻家庭到社会百态,从军事历史到处世哲学,从天文地理到农、工、商、建,从养生保健到琴棋书画……大千世界,千姿百态均有涉及。本书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掌握,在每句谚语下面标注了简单的释义
  • 名人传(译文经典)

    名人传(译文经典)

    1903年,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深感其时欧洲文化气息的沉闷与衰败,为了让世人“呼吸英雄们的气息”,他开始用文字谱写气势磅礴的生命交响曲:《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这正是本书所收录的三部作品。三位天才而创建至伟的艺术巨匠,在人生忧患困顿的征途上战斗不息。
  • 入浙随缘录(蠹鱼文丛)

    入浙随缘录(蠹鱼文丛)

    《入浙随缘录》是一本杂文合集,由逢人录、闻铎录、览书录、行脚录四部分组成。逢人录主要记述了作者子张与文学前辈的交往和对文学前辈的怀念;闻铎录主要写木心及其作品;览书录围绕旧书记写相关书事;行脚录则是作者的几篇游记。书中所记,均为作者与书、与人、与地的珍贵记忆,读来真实生动,清新自然。
热门推荐
  • 少年的我们之游戏情缘

    少年的我们之游戏情缘

    容月和她的闺蜜姚玲一直在玩笑傲江湖,在学校里转了一个转学生徐振铭。只要和他见面就吵架....(游戏笑傲江湖,存属虚构,并不存在的.)
  • 霸道皇子要抱抱

    霸道皇子要抱抱

    皇赫修圣他是z国的皇子是全民的男神老公。在淋若曦面前竟破出了一次一次让人不可相信的例子。。。
  • 村中的那些故事

    村中的那些故事

    我的家乡在东北黑龙江伊春,那里有个小镇,小镇里居住的大多数都是农民,那里的农户都是些普实的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我心里的故事————第一个故事是我家的邻居:没有结婚前的她是很快乐享福的,结婚后的她有着天地之差别,命运让她的人生大有转变,经历了伤子之痛的她会变得如何?第二个故事:傻六子想媳妇正常人有七情六欲,傻子也有这个小心思,可傻子怎能如愿以偿?第三个故事:傻牛燕嫁人了,一个傻女人,结婚了,嫁人了,命运如何?第四个故事:我的二叔一个能干,勤劳的普通农民,能让两个儿子念大学,让他们娶上媳妇,有多么不容易!还有很多小故事希望大家来欣赏!
  • 无良小妈咪:撒旦的宠妻

    无良小妈咪:撒旦的宠妻

    七年前,她绑架他。七年后,再重逢,霸道大总统PK无良单亲妈。他满目猜疑地将她禁锢在怀,“快说,他是谁儿子?!”她不以为然地向他翻个白眼,“反正,不是你的?!”“那个谁!”某宝小狐狸一样眯着眼睛,“想追我妈咪,排队去!”【强女强男天才宝】
  • 触手可及的星辰

    触手可及的星辰

    【超甜!】苏沐做梦也没想到,她会以这种方式进入娱乐圈,更没想到的,是第一天就遇见了自己的男神。什么?男神和她公开恋情?什么?男神要和她同居?这种没羞没臊的生活,还真是……有意思!
  • 疯狂兵痞

    疯狂兵痞

    佣兵界的神话,让人听了闻风丧胆的,因为他是一个疯狂的兵痞。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前进的脚步,他无法无天,没有规则!各路美女,纷纷投入他的怀抱。黑白两道都能吃开,世界等他叱咤风云。他跺一跺脚,世界都要震一震的人物。
  • 黑海之上的王

    黑海之上的王

    一个公主成为女王,牺牲掉一切,换一个生的机会和一个高高在上的神位。我是白玥宸,这是我的一生。
  • 快穿之主神任务执行中

    快穿之主神任务执行中

    漆离堂堂主神,被天道坑得必须去拯救小世界,作为鬼殿兼职主神的她,被迫和系统一起穿梭时空,由此,此主神的画风越走越远,从此在沙雕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快穿1v1多为男追女不喜轻喷
  • 一不小心拿到GM账号

    一不小心拿到GM账号

    2525年,人们在智者的指点下创造出了造梦者机器,人们可以在梦中完成毕生心愿,获得无尽的财富,权利,坐拥一切!故事的一切要从孙祤得到了GM账号发现造梦者机器真正的用法开始说起...
  • 男神的傲骨小娇妻

    男神的傲骨小娇妻

    一次酒后乱性,他与她便缠在了一起.那个传闻中清冷刻薄的冷面少爷,却这样对她说……“我有说过……不对你负责吗?”明明是他占了便宜,她只想拍拍屁股走人,然后远离这个危险并且让她心悸的男人,谁知,他早已摸清了她的底细。“你不是一直想让你的父母过上好日子吗?我可以给你。”上天始终把他们这对冤家给绑在了一起,他对她,一时兴起。而她对他,更多的是不屑,不屑这个男人,人如其名!薄念薄念,薄情断念!“既然考虑清楚了,我的条件既是,你要待在我身边99天,不多不少,慕小姐,你应该能接受吧?”她答应了,99天期满了,他却翻脸不认人了!“我什么时候,只把你绑在我身边99天?这辈子,生生世世,你都只能是我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