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81900000045

第45章 俄罗斯的伤口

普希金之死,并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情,其实还在许多诗人的记忆里留下了伤口。

不必说与他同时代的莱蒙托夫了——他在成名作《诗人之死》里愤怒地谴责:“你们即使用你们所有的污黑的血,也洗涤不净诗人正义的血痕!”即使像茨维塔耶娃这样迟到的女诗人,也为之心痛不已。茨维塔耶娃敏感的童年,一度笼罩在普希金的死亡阴影里,仅仅因为家中挂有一幅描绘普希金决斗场面的油画。普希金就这样进入了一个三岁小女孩儿的内心世界,而这位女孩儿长大后决心做他的妹妹,开始写诗。“我所知道的普希金的第一件事,就是他被人杀害了……丹特士仇视普希金,因为他自己不会写诗,于是向他挑起决斗,也就是把他骗到雪地里,在那里用手枪射穿肚子把他杀害了。因此我从三岁起就确定无疑地知道,诗人有肚子……我要做妹妹的心愿乃是受了普希金决斗的启发。我还要说的是,‘肚子’这个词对我是一种神圣的东西,甚至一句普普通通的‘肚子疼’都会使我产生一种颤栗的同情感,这种同情感排除一切幽默。这一枪击伤了我们大家的肚子。”肚子仿佛成了诗人身上最柔软、最缺乏保护的地方,因而最容易遭受打击。这一切仅仅因为普希金的缘故。普希金那高贵的血,从肚皮上的伤口里流出来,染红了俄罗斯的雪地。而这份疼痛,这份被污辱的尊严,即使一个世纪之后仍遗留在诗人们的记忆里,这几乎已构成一种先天性的记忆。所以俄罗斯诗人总是那么忧伤,那么自尊,在多灾多难的命运面前也不愿意轻易低下骄傲的头颅。不管别人是否承认,我总是觉得:俄罗斯的文学拥有其他民族文学所缺乏的某种血性或受难意识,通过对苦难的反复咀嚼而散发出悲剧的气息。这一切是从普希金开始的,还是在此之前早已具备了?

叶甫图申科在《诗歌决不能没有家》一文中提及普希金对茨维塔耶娃的影响:“即使在可爱的祖宅,在一个三岁小女孩儿的内心便产生了丧失家园的情感。普希金走进了死亡——进入了不可挽留的、恐怖的、永恒的丧失家园的状态,而要想把自己当做他的妹妹,就必须亲自体验一下这种无家可归。后来,茨维塔耶娃在异国,由于思念祖国而心焦如焚,甚至企图嘲弄这种乡愁,就像‘一头受伤的野兽,被什么人打伤了肚子’,用嘶哑的声音吼叫着……”这一次受伤的是茨维塔耶娃自己了,她被乡愁折磨得辗转反侧、夜不成眠。只不过她是被无形的对手和无形的子弹击中了,我们可以把这叫做命运。被不幸的命运放逐的茨维塔耶娃,变得孤僻了,变得不轻信这个世界了:“一切家园我都感到陌生,一切神殿我都感到空洞,一切都无所谓,一切我都不在乎……”回到祖国之后,现实仍令她失望,她觉得在任何环境里自己都是个流亡者或局外人,遭受别人的疏远与中伤,因而最终走上了自缢的绝路。好在她曾经写过这样一句诗:“我就是在临终咽气时也仍然是一个诗人。”这不仅是她活着时的信条,也将是她死去时的慰藉。她无愧于自己,无愧于作为“普希金的妹妹”而存在的诗性人生。

茨维塔耶娃是维护普希金的,她终生都在用自己的诗歌为普希金守灵。于是我们在巨人的身后发现了另一盏灯,发现了同样呕心沥血的烛光。她写过一首《嫉妒的尝试》:“在卡拉拉大理石之后,您怎能与石膏的废物生活在一起?”能猜得出它是写给谁的吗?它是写给普希金的妻子冈察罗娃的,她在普希金死后居然嫁给了兰斯科伊将军。叶甫图申科说:“茨维塔耶娃是那样怒不可遏地、几近女人蛮横无理地谈到了普希金的妻子……这种情调,已经是自卫的情调。”她在捍卫普希金的同时也在捍卫自己的信仰。

茨维塔耶娃的死因,不像普希金的被杀那样明显和富于社会性,但仍然令人心痛。诗人的自杀,同样是被命运伤害的结果。他(她)本人是无辜的。茨维塔耶娃的诗里面有一个隐晦的伤口,不流血的伤口——这导致她疼痛、愤怒并且诅咒。有人说她“大胆地将符咒一类的格式引入诗中”,像个叛逆的女巫。还是叶甫图申科概括得好:“如果试图找到茨维塔耶娃诗歌的心理公式的话,那么,这个公式与普希金的和谐恰恰相反,是用自然力打破和谐……诗人不怕让自然力进入自己的内心,不怕被它撕得粉碎。”茨维塔耶娃既坚强又温柔的心被撕碎了,但同样也构成最昂贵的一件牺牲品,祭奠着不灭的诗魂,就像普希金为尊严而牺牲一样,你不能说她更为卑微或更为脆弱。

诗人啊诗人,为什么总是那么容易受伤——尤其是精神上?普希金的肚子受伤了,茨维塔耶娃的心灵也受伤了,他们都遭到了致命一击。若是能送他们一件防弹背心就好了,是否能多多少少减轻一点打击的力度?在世界上,诗人是否能找到合身的防弹背心——足以抗衡内心的爆破和虚无的弹片?这注定是不可能的。从他们的诗篇里能闻见命运的血腥——这些滴血的艺术品,反而显得更高贵了。它的残酷也就是它的真实。赝品是不会流泪也不会流血的,因为赝品制造不出那种先天的敏感,只能一味地麻木,这其实才是真正的损失。诗人们在损失幸福的同时却获得了艺术的价值。从普希金到茨维塔耶娃,在此之前和在此之后,都是如此。

这是一种古老的伤口,在帕斯捷尔纳克、曼德尔施塔姆、阿赫玛托娃、叶赛宁等其他诗人的作品里都能找到。甚至马雅可夫斯基身上也有这祖传的伤口,只不过他藏匿得较深而已——在其自杀之前,世人都以为这是最乐观的一位诗人呢。所以我说伤口已构成诗人的集体记忆。俄罗斯文学的辉煌,不管是“黄金时代”,还是“白银时代”,都是结疤的伤口演变成的勋章。没有谁比俄罗斯的诗人们承受过更多的精神上的苦难,他们却在苦难的历程中完成了各自的使命。

直到今天,我仍然能感受到他们的疼痛(正如他们能感受到普希金的疼痛),并且倾听到他们伤口的倾诉。他们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诗歌取得了呻吟的效果。没有什么比这更真实、更难以伪装的了。他们不是为展览伤口而存在的,却无意间展示了站在苦难的对立面的自己。这是从普希金开始就一直得到保持的诗人的立场。俄罗斯诗人,可以被自己的时代打倒,却无愧于更为久远的历史。这或许就是所谓的诗歌传统吧?他们宁肯把伤口带进坟墓里,也不会像宫廷乐师那样虚伪地歌功颂德。

如果说茨维塔耶娃把自己当做普希金的妹妹,那么普希金恐怕还有另一个妹妹,那就是阿赫玛托娃。人们把普希金称为俄罗斯诗坛的太阳,而把阿赫玛托娃称为月亮。她对普希金的敬爱,可借用其一首诗来表现:“尘世的荣誉如过眼云烟……我并不希求这种光环。我曾经把幸福的情感向我所有的情人奉献。有一个人今天还健在,正和他现在的女友****绵绵;另一个人已经变成青铜雕像,站在雪花飞舞的广场中间。”那塑像无疑是普希金的。这简直是一种可以超越时空的爱情。阿赫玛托娃还在《普希金与涅瓦河之滨》一文中,详尽记述了曾苦苦寻找十二月党人埋葬地的普希金:“对十二月党人的想念,也就是对他们的命运和他们的死亡的思虑无休止地折磨着普希金……普希金毫无疑问在以此痛苦谴责尼古拉一世……在《波尔塔瓦》草稿上画有绞刑架的上方,普希金写道:‘我也有可能像个侍从丑角’,而在致乌沙科娃的诗中——‘假如我被绞死,您可为我叹息?’他仿佛把自己也算做12月14日的牺牲者了。他觉得,涅瓦河之滨的无名墓,几乎就应该是他本人的坟墓……”可见普希金在被保皇党人丹特士及其背后的沙皇杀害之前,早已做好了这样的准备。他并不畏惧伤口,所以更不畏惧枪口。普希金血淋淋的伤口就这样烙印在俄罗斯诗人们的记忆里,甚至连阿赫玛托娃这样温柔的女诗人也不例外,也能意识到它鲜明的存在。她在遭受攻讦之时拒绝了流亡国外的朋友们的召唤,不愿离开祖国,多少年后她仍然将这种坚强视为一种骄傲:“我剩余的青春在这儿,在大火的烟雾中耗去,我们从来没有回避过对自己的任何打击。”

是的,诗人为什么总是容易受伤——因为他们永远也不愿意学会逃避命运的打击。他们似乎已将受伤视为某种宿命。

阿赫玛托娃还咏叹过跟普希金一样在决斗中被杀的莱蒙托夫:“迄今,不仅他的墓地,而且他的被害地都充满对他的怀念。好像他的灵魂飘荡在高加索上空,与另一位伟大诗人的灵魂互相呼唤:普希金的流放始于此,而莱蒙托夫的流放终于斯……普希金的流放始于此,而莱蒙托夫的流放终于斯”,这正是莱蒙托夫在高加索的墓志铭。普希金曾写过长诗《高加索的俘虏》,莱蒙托夫《诗人之死》的开头就引用了:“诗人死了!光荣的俘虏——倒下了,为流言蜚语所中伤,低垂下他那高傲不屈的头颅,胸中带着铅弹和复仇的渴望!”而莱蒙托夫本人,是在高加索山地遇难的,成为死神的俘虏,胸中也一样带着铅弹与复仇的渴望。我们会惊异于他的伤口,跟普希金的伤口惊人的相似——他们先后倒在决斗场上。不能说莱蒙托夫重演了普希金的悲剧,这简直像同一位诗人,被以同样的方式,连续击中了两次。

普希金的伤口如此醒目,俄罗斯诗人们又怎么能够忘却呢?而他那高贵的血统,毕竟在后来的诗人们身上得到了延续。所以我说俄罗斯诗人的遗传基因里,有那么一种受难意识——他们总是挺起胸膛去接受打击。密集的伤口,与其说表示着他们心灵的脆弱,莫如说证明了一种超越与勇敢。

同类推荐
  •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南宋蒙元风云人物大观

    本书分帝王后妃宫廷人物、文臣武将、起义领袖人物、文化科技思想人物和社会民间人物四类。
  • 图解曾国藩家书

    图解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至同治十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经历和从武生涯,包含书信近1500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
  •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法界巨擘——倪徵奥传

    倪徵奥的一生堪称传奇,东京大审判,他以凛然正气,将侵华日军战犯绳之以法,作为新中国第一位国际法院法官,他以高见卓识,贏得了国际法界的尊崇。
  • 安徒生

    安徒生

    安徒生是丹麦19世纪著名童话作家,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他生于欧登塞城一个贫苦鞋匠家庭,早年在慈善学校读过书,当过学徒工。受父亲和民间口头文学影响,他自幼酷爱文学。11岁时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为追求艺术,他14岁时只身来到首都哥本哈根。经过8年奋斗,终于在诗剧《阿尔芙索尔》的剧作中崭露才华。因此,被皇家艺术剧院送进斯拉格尔塞文法学校和赫尔辛欧学校免费就读。历时5年。1828年,升入哥尔哈根大学。毕业后始终无工作,主要靠稿费维持生活。1838年获得作家奖金——国家每年拨给他200元非公职津贴。安徒生终生未成家室,1875年8月4日病逝于朋友——商人麦尔乔家中。
  •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忠魂正气:颜真卿传

    这是一部充满激情、读来让人热血沸腾的人物传记。作者以深情而激昂的笔触,将经历了大唐四帝,经历了朝廷由盛转衰等多个历史变节的颜真卿的一生,娓娓道来。作品紧紧围绕他在宦海沉浮和平叛战乱中的激烈冲突,重点突出了颜真卿的忠烈和贞节,塑造了一位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清正廉洁的忠臣名士的形象。同时,作品还对颜真卿的书法艺术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将他的伟大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与书法成就的取得,进行了历史性的还原。作者对颜真卿的生平有过全面具体的了解,更在创作中融入了小说的比喻、比拟等写作手法,平添生动趣味。
热门推荐
  • 雪山飞狼

    雪山飞狼

    此书为金庸、古龙这两位武侠大师而写,人虽已不在,但武侠永存不灭!在玉笔峰上,胡斐与苗人凤的那一场决战,最后他到底是选择劈,还是不劈呢?金庸曾经在书中爆出有七八个想法,但可惜最终都没有写出来,现在人已不在,但是这答案却不会因此而沉入大海。这本武侠小说将围绕这两位大师的风格来写,但由于本作者经验尚浅,所以在文中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但是有两点我是可以保证的。这本书不是太监,也不会灌水,只有精彩,而最精彩的就是胡苗两家的渊源,还有就是八月十五紫禁之巅的那场惊天决战!至于最终结果怎么样,只有看过此书才知道!
  • 带着写作助手穿越到神话时代

    带着写作助手穿越到神话时代

    扑街作家:你居然能独立码子,真是太好了。写作助手:呵呵,你只是我书中的主角,唯一的作用只是充当素材和寻找素材。
  • 狩侠

    狩侠

    仙者,游历三界而普度众生也!那种只知道以仙力镇压三界的人也能称之为仙?我寒枫第一个不服……
  • 横行诸天之大反派

    横行诸天之大反派

    没有谁一出生就想做反派!在这些弱肉强食的世界中,没有所谓的正义,只有冰冷的利益!世间毁誉,加诸我身!负重前行,初心不改!
  • 陈婉君后传

    陈婉君后传

    我总觉着爱山更爱美人里永还欠着阿里衮一个结局,即便是不圆满。总还记着那句“婉君,你且安心,在这深宫之中,只要我在,定会护你周全。”那个温柔腼腆,出生高贵男子那个为了她宁可负了天下人的男子,不求回报只是默默付出的人。弘历没有了婉君他还有后宫佳丽三千,可阿里衮没有了婉君就什么都没有了……
  • 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男孩女孩青春期教育系列)

    翻开这本书,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体育锻炼,然后才能充分认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体育锻炼呢?体育锻炼就是指运用体育运动内容、手段和方法,结合自然力和卫生因素,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调节精神、丰富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因此它也可谓是青少年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 星际穿梭录

    星际穿梭录

    关于宇宙星空的幻想,关于天外生物的探索。
  • 唯一帝君

    唯一帝君

    我命由我不由天!纵横诸天万界,笑傲群神之中!上古传闻,天地出,镇界现,诸天乱,残将离。传说中的天地之子会有怎么样的奇遇?宿命的轮回终将如何?在人间我齐天贵为帝王,在诸天万界,我齐天也必将傲啸穹宇!得天地之眷顾,改乾坤之机变!洞悉天地至理,顿悟一生之道!打破六道轮回,执掌万界苍生!纵横诸天万界,重辟天地之道!一切尽在唯一帝君……
  • CEO的头目妻

    CEO的头目妻

    她虽然是亚洲组的头目,却一直偷偷的憧憬着组织里最高头领X先生。她后宫无数却一直小心翼翼的留着自己的心。一次无意中的调戏美男,却成为了她打开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男人的钥匙。当爱情火速来袭,要逃避?还是迎战?只是一次小小的接触,他没想到自己居然会沦陷。什么样的女人不是招手即来,他却对明明是自己手下的女人无可奈何。爱情本来就是种煎熬,否则如何体会得到的美好……
  • 一世昌安

    一世昌安

    “如果我的念头曾有过一点改变,我会不会还是持续着那个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