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2100000025

第25章 第三快速纵队

1947年3月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的转折点。这时候,人民解放军已经度过了最初的艰难阶段,而国民党军在遭受重大挫折之后不得不将“全面进攻”改成了“重点进攻”。以华东战场为例,1946年年底,粟裕兵团放弃华中根据地,与陈毅兵团共同组成了华东野战军,兵力更为集中、机动范围更大,从而可以攥紧拳头,打击处于分散状态的国民党军——1946年12月,解放军在宿北战役中歼灭整编第69师;1947年1月,在鲁南战役中全歼整26师、整51师和第一快速纵队;2月,在莱芜战役中又一举歼灭整46师和第73军,并俘虏了第二绥靖区副司令官李仙洲,创造了开战以来的新记录。

三个月之内被消灭了十五万人马,薛岳长官明显不是粟裕司令员的对手,蒋委员长无奈之下撤销了徐州绥靖公署,改派陆军总司令顾祝同统一指挥华东和华中(徐州、郑州)的战事。

“徐州陆总”的设立,标志着国民党“全面进攻”战略的结束,也标志着“重点进攻”阶段的开始。

当时,顾祝同有两个任务,首先是“黄河归故”——抗战期间,******扒开了花园口,决口的黄河水在河南、安徽和江苏形成了千里黄泛区。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就计划重新合龙花园口,使黄河恢复故道,让灾民回归家园。

这件事从民生角度来讲是没有多大问题的,关键在于军事上。

黄河改道,原先的河道就断流了。抗战期间,八路军在干涸的故道附近建立了冀鲁豫抗日根据地。而现在,一旦河水“归故”,这个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解放区势必将被分隔在黄河两岸,从而在军事上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这项工程从“国共和谈”到“全面进攻”时期都没有能够办成,一直拖到“重点进攻”的1947年3月才最终得以实现。

“徐州陆总”的第二项任务是对山东发动“重点进攻”。这件事,一开始干得也不错。

在当时,顾祝同的手下真可谓是兵强马壮——24个整编师、45万大军,其中还包括了“五大主力”中的整74师、整11师和第5军——这么多的精锐主力集中在一起,采取“齐头并进、稳扎稳打”的策略,呈纵深梯次向前攻击,共产党军队一时还真没有办法对付。于是,临沂、泰安等战略要地相继被国民党军攻占,津浦铁路徐州至济南段被打通,南京的火车终于可以开到北平了。

而就在这时候,又从西北传来了一个更为“激动人心”的消息——3月19日,胡宗南部占领延安!

说起来,进攻延安的事情差一点就与伞兵有关系。

1947年春节过后,伞兵总队抽调五个战斗队(加强连)的一千一百多人秘密集中,准备对延安实施空降突袭。部队先是在南京进行伞降训练,然后又转到西安郊区进行地面模拟,并针对不同情况拟定了数套作战方案,目的是在地面兵团接近目标的同时,迅速控制延安机场(机场是乘车离开延安的必经之地),并对杨家岭、王家坪等重点目标实施攻击。

3月15日,各项工作准备就绪,配合行动的运输机和轰炸机部队也已经到位。可到了18日,地面部队逼近延安的时候,胡宗南只是命令轰炸机起飞作战,却没有让伞兵出动。特种部队最后无功而返,于3月底回到了南京。

这次行动夭折的原因,西安绥靖公署的解释是“走漏了风声,延安方面已经有所察觉”——这很有可能是真的。因为从《汪东兴日记》上看,当时,解放军在延安机场挖了壕沟、布置了警戒部队——但直到18日下午,******和******等人依然坚持在王家坪,而且******最后还是经飞机场撤退的,真是够有胆魄!

当时,伞兵的行动计划十分保密,甚至连参谋处的人都不知道其中的内情,蔡智诚当然也就更无从知晓。从济南回来以后,他就被派到三青团的工作队,参与对付“闹事”的学生。

帮三青团干活属于“特务工作”,可以领取“特别费”。但这笔外快其实并不好挣,社会局势动荡不安,学生们的情绪又很激动,稍微有点良心的军警都会感到左右为难,无从下手。

整个3月份,“蔡特务”都在为了沈崇事件和学生们吵来吵去,直到美国强奸犯皮尔逊被判了15年徒刑,大学生才好不容易消停了几天。谁知道,4月中旬,学生们又开始上街游行了,这回的抗议主题换成了“反饥饿,反内战”,甚至连大学教师也参加了进来,还打出一个很有名的横幅——“教授教授,越教越瘦”。

“反饥饿”运动是内战期间国统区坚持时间最长、影响最大也最为成功的民主风潮,被******称为“有利的敌后战线”。这场运动发端于1947年4月,正式爆发于5月,并一直持续到1948年底,运动的主力军始终是各大学的师生。

大学师生们为什么要带头闹事呢?算一笔账就明白了。

以南京的“国立中央大学”为例。1947年4月,该大学普通教员(助教)的月薪为100万法币(蔡中尉此时的军饷为60万法币),这笔钱如果全部用来买米,可购糙米400斤,相当于今天的人民币600元;如用来买肉,可买猪肉100斤,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但若是用来购买黄金,即便按照1947年“黄金浪潮”的黑市最高价也可换得纯金55克,相当于今天的10000元。由此可见,物价上涨,主要是体现在基本生活物资方面,物价高的情况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而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就是内战。战争的兵员需求使农村劳动力匮乏,战争的破坏又使农田荒芜,造成粮食产量下降。战争阻断了城乡之间的交通,使农副产品无法进入城市市场,随着战局的恶化,基本生活品的价格也就越来越高。

这样的物价对有钱人的影响不大,肉价再高也触动不到富翁的神经;军政人员也觉得无所谓,因为在军队里吃饭是不花钱的;甚至某些市民在短时间内也有办法,因为只要胆子大一点,多到乡下去跑几趟,就能够买到比较便宜的粮食。真正难以承受压力的是社会工薪阶层和大学的师生们。

1947年,“中央大学”的学费是每学期25万元法币,政府每个月发给学生8万元生活费。在3月份以前,大学生依靠国家补贴就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可现在却不行了,随着粮油价格上涨,4月份的伙食费需要10万元(北平各大学1947年夏季的学生伙食费为14万元),这样一来,学生们到了月底就要饿肚子了。

单身汉的大学生吃不饱,需要养家糊口的教授也不得不为了柴米油盐而精打细算。虽然政府向大学教员低价供应美国糖果、牛奶和面粉,但教授们都知道那是嗟来之食,既不能保证长久也不符合道德规范(朱自清先生就坚决不领美国食品),大家都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还在于必须停止内战。

于是一场新的民主运动就因此形成了。抗议者提出了十几项要求,有的比较天真(比如要求“将教育投入提升到国家总预算的15%”),有的却合情合理(比如要求提高教师待遇,要求学生的生活补贴费用随物价水平上调)。刚开始的时候,游行队伍还只是在街上转一转,喊喊口号,并没有惹出什么大乱子。可到了5月份,局面却突然发生了恶化。

5月18日,南京政府出台了《维持社会秩序临时办法》,禁止10人以上的请愿、****和示威。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学生们的情绪反而更加激动起来,5月20日,南京、上海、苏州、杭州的万名师生齐聚首都,准备到“国民大会堂”举行示威,结果在中山东路遭到军警的野蛮殴打,一百多人被打伤,二十多人被捕,从而引发了历史上的“五二〇血案”。

从这一天起,“五二〇运动”就伴随着那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歌曲席卷全国,运动的口号也在“反饥饿,反内战”之外新增加了一条——“反迫害”。

也就在5月20日这天,从山东传来了张灵甫整编第74师全军覆灭的消息。

自内战以来,整74师一直是华东战场的开路先锋,特别是在“重点进攻”的这两个月里,他们更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其“勇猛善战”的名声已经盖过了骄傲自负的第5军和谨慎保守的整11师,一举成为国军中功绩最为显赫的王牌主力。蒋委员长赞誉他们“代表了革命军人的精神”,甚至认为“只要有十个74师,三个月内就可以消灭共产党”……可就在前方“连连告捷”的时候,这个“革命军人的标志”却突然被消灭得干干净净,这不免让大家惊愕万分。

整编第74师是在国民党军处于进攻高潮时期被歼灭的,这使得它的灭亡不像其他“几大主力”那样狼狈,甚至还带了几分悲壮的色彩。在当时,伞兵总队组织军官进行了相关讨论,蔡智诚他们并不清楚战场上的详情,只是从通报上看到整74师是“被敌重兵合围”“弹尽粮绝”“力战而亡”的,因此认为其失利的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友邻部队应变失措,救援不力;二是整74师携带的弹药基数太少,难以应付孤军作战的局面——直到这个时候,军官们仍然不愿意承认,人民解放军已经强大到了可以战胜国民党精锐主力的程度。

伞兵之所以讨论整74师的教训,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接到了开赴徐州的命令——随着战局的恶化,原本“扈卫首都”的空军特种部队也要被投入战场了。

这道开赴前线的命令也宣告了蔡智诚的留学梦的破灭。

5月22日下午,参谋处长刘农传达通知:根据作战任务的需要,伞兵部队原定1947年的留美计划停止执行,留待1948年度另行安排——听到这个消息,会议室里一片死寂。一年多来,“留美预备生”们时刻都在盼望着能够出国进修。谁知道,就在行期临近的最后关头却发生如此变故,真让大家欲哭无泪。

5月24日,伞兵总队奉命离开南京,这时候正值“五二〇运动”的高潮。

这一天,全国各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宣言,抗议国民政府镇压民主的暴力行为,来自华东各省市的学界代表聚集南京,慰问受伤学生、声援民主运动。一时间,中山大道上挤满了游行的队伍,人们用抗议的横幅、用反战的口号、用“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的歌声“欢送”着走出军营的官兵。

伞兵部队在学生的咒骂声中艰难行进,大家都显得灰溜溜的。莫永聪郁闷地问同伴:“咱们到底为什么打仗?是为了保护他们,还是为了消灭他们?”

蔡智诚只好苦笑着回答说:“为了国家,勉为其难吧……”

“不管民众,只顾国家”,这就是蔡智诚当时的心态。

内战不得人心,这是国统区里的每个人都能够亲身感受到的事实。当初挑起战事的时候,国民党根本就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他们原以为半年之内就可以消灭共产党。结果一年下来,前方陷入僵持,后方混乱不堪,政治糜烂、交通阻塞、农业破败、商业崩溃、厂矿企业的开工率不足20%,社会上民不同心,政府里官不同德,经济状况和国民情绪甚至不如抗战最艰苦的那几年。

人民反对内战,因为内战破坏了社会的安定,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许多政界要人也反感内战,因为******正利用内战排除异己,实行独裁,阻碍了民主的进程。不过在这时候,无论是******还是其他政客学者都没有料到,这个局面继续发展下去,国民党军队将会遭到全面的溃败,国民党的政权也将会彻底垮台。

这时候的蔡智诚当然更加预测不到历史的未来,尽管已经意识到共产党难以战胜,但他却认为“如果就此停战,中国将面临分裂”,“唯有军事才能够挽救时局”。他觉得,政府虽然陷入了困境,但“党国”的力量依然比较强大,如果再打一打,取得几场“决定性的胜利”,或许就可以使社会局面出现转机。

抱着这样的心态,蔡智诚走向了战场。

1947年6月,国民党空军伞兵总队在徐州编为“第三快速纵队”,由马师恭出任纵队司令官。

由伞兵组成的“第三快速纵队”其实是国民党第一支“全美械机械化部队”。

1947年10月以前,国军中真正的“全美械”部队只有第一批装备的5个师(新1军30师、38师、50师和新6军的14师、22师)以及第二批的4个师(第5军的45师、96师、200师和青年军的207师)——而这三个军也只是实现了“美械化”,并没有达到“机械化”水平,因为他们的大部分人马还是靠走路的——至于那些带“整编”字号的单位,包括整74师和整11师都只不过是“半美械”,也就更谈不上什么“机械化”了。

那时候,国军中的“机械化部队”有个特别的名字,叫做“快速纵队”。它的编制规模通常相当于加强旅,实际上是由摩托化步兵与坦克兵合成的临时结合体。

内战期间,国民党装甲兵总部下设三个战车团。第1团在徐州,全部装备美式坦克,蒋纬国就是这个团的团长;第2团在郑州,坦克为英国的“维克斯”和苏联的T26;第3团先是在北平,后来去了东北,全都是日本坦克。

当时国民党军集中使用坦克的方式就是加入“快速纵队”。在伞兵之前,曾经有过三个快速纵队:第一快速纵队是由整28师80旅和战车1团的一个营联合组建的,这个整28师属于日械部队,所以第一快纵是日本的枪炮加上美国的坦克,不能算作真正的“全美械机械化”,他们于1947年元月在鲁南被歼灭;第二快速纵队是由整27师49旅加上战车2团的一个营合编而成,中国枪、日本炮、日本卡车、英国和苏联的坦克,简直就是个万国博览会,他们于1947年4月在豫北被歼灭;另外还有个“老的”第三快速纵队是由青年军207师第1旅加上战车第3团的一个营组成,美国的枪炮、日本的坦克,所以这个“老三快纵”也不能称为全美械。

就这样,一直到了1947年的6月,国民党伞兵与战车第1团合编之后,国军历史上的第一支真资格的“全美械”快速纵队才算是隆重出炉了。

“第三快速纵队”以伞兵总队为基干,由12个伞兵队(加强连)和4个直属队组成作战集团,另外还配属了汽车团、炮兵营、战车营、工兵营、装甲车连、空中支援大队和兵站部。

汽车团(即辎汽26团,淮海战役中被歼灭)下辖三个营,装备340辆八缸福特和T234道奇卡车,再加上伞兵原有的六十多辆中吉普,部队可以全部乘车运动,实现了摩托化;炮兵营设山炮连(105mm榴弹炮4门)、战防炮连(37mm炮6门)和迫击炮连;工兵营由伞兵的工兵分队组成,担任扫雷、爆破和修建任务;装甲车连配备15辆轮式装甲车。这种“装甲车”其实是由两吨半的GMC卡车(美国通用汽车)改装的,车子前面焊5mm的钢板,另外三面焊3mm的,前头装一挺重机枪,后头架一挺轻机枪,于是就变成了一件攻坚的利器。

当然,真正的“攻坚利器”还是战车部队。配属“第三快速纵队”的是战车1团第1营的两个连,总共有20辆美制M3A3“史都华”——这种M3A3属于轻型坦克,战斗全重12吨半,装备37mm炮一门、7.62mm机枪两挺,标准乘员3人(驾驶手、射击手、弹药手),也可以再挤一个人进去当指挥手——蔡智诚也曾经钻进坦克里面过干瘾,结果在铁罐头里闷了一个小时,出来以后却吐了十多分钟,从此就再也不愿意遭那份洋罪了。

战车1营的营长是赵志华中校,这位赵营长是蒋纬国的铁杆亲信,当时的名声并不大,后来的名气却不小——******在台湾期间曾经遇到过两次“未遂兵变”,一次的主角是“总统府参军长”孙立人,另一次就是“装甲兵副司令兼第1师师长”赵志华。1964年,赵将军决心发动“湖口事变”,提出“反****”、“清君侧”(也就是要杀******)。结果兵变没搞成功,自己却被抓了,害得蒋纬国也丢了兵权,只好远离政坛回家去唱“哥哥爸爸真伟大……”——当然,这是后话了。

在当时,“第三快速纵队”虽然装备精良,兵力雄厚,但指挥系统却是一塌糊涂。

“第三快纵”的主体是伞兵,但汽车、炮兵和兵站属于徐州剿总,装甲车和坦克车属于装甲兵司令部,空军支援大队(两架侦察机、一个战斗机中队)则由空军司令指挥。徐州、装甲兵和空军各派一个代表担任“副参谋长”(蒋纬国也是其中之一)。马师恭司令调动部队的时候必须经过各方面的协商,而这几位“副参谋长”又都是兼职的,平时并不在“快纵”办公。结果遇到紧急情况的关头,找得到这个却找不到那个,打起仗来就难以同时出动,也就更谈不上进行有效的战术配合了。

不过,伞兵是“第三快速纵队”的基干,蔡智诚所在的特务队又是“快纵”直辖的战斗集团,所以每次出动都必须首当其冲,想躲也躲不掉。

1947年的6月,正值夏麦成熟的季节,这时候的国民政府正急需征调粮食供应城市,以解决“反饥饿”浪潮形成的政治困境。因此,伞兵们刚到徐州就接到了“武装护粮”的任务。

“武装护粮”,换个角度说就是“武装抢粮”。而蔡智诚他们的行动目标又恰恰是苏北的“恢复区”,也就是共产党的根据地和解放区。

这事情可就难办了……

同类推荐
  • 悉尼

    悉尼

    温和的村上,首次犀利批判!你以为只看电视,就能看透奥林匹克的一切?“体育是残酷的东西。而要对抗这残酷的体育,只能反过来残酷地对待体育。挨了揍立即还以老拳!”因酷爱跑马拉松,2000年,村上春树应《Number》杂志邀请赴悉尼采访奥运会。本书以悉尼奥运为切入点,坦诚地表达了村上对奥运会、对竞技体育的反思,并幽默地写下对澳洲人文的考察、对考拉和袋熊的趣味观察。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孟子)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缺席的被告

    缺席的被告

    这是作者从创作出的众多文学作品中遴选出来的精微之作。麻省虽小,五脏倶全,小小水滴照样反射出大千世界。或另人警醒,或予人启示,或馈人雅趣......故事娓娓道来,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另读者欲罢不能。
  • 樱花乱:日本集

    樱花乱:日本集

    日本文化与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自己的独特魅力,作者从多年日本文学典籍的阅读中,从去奈良、京都的日常生活与行走中,从日本民族相关节日仪式中等生发出自己的思考。本书主要内容就是对日本文化的描述、探寻,其中交织着个人对东方文化的探寻和对日本国民性的深究。全书分为《花落》、《刀霜》两辑,写百合、梅花、红叶、浮舟……也写巫师、和尚、美人、寺庙……本书笔触细腻,情感缠绵,观察细微,思考独到,是关注、思索日本日常与文化的上乘之作。
  • 财富从不对欢乐说NO

    财富从不对欢乐说NO

    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做一本书,而是给每一个人布置一片风景,让总是匆匆而过的脚步和心灵,可以慢一些,停一停,看看窗外的阳光和星辰,看看很久没有因为感动而流泪的眼睛。
热门推荐
  • 腹黑王俊凯是校草

    腹黑王俊凯是校草

    她,全家几乎都讨厌她。他,学校校草;性格冷漠。原本计划的是和自己二哥同居,没想到,二哥出国去了!!!!让她和王俊凯同居!!!!啊啊啊啊!!!和男神同居!!!我要扑倒男神~片段;“听说,你从很早就喜欢我了?”王俊凯一手撑墙,邪魅笑道。“没。没有!你听谁说的?”安小小眼里闪过一丝惊奇:这秘密没几个人知道啊。“为什么要告诉你?”王俊凯离安小小更近了些“说!”安小小紧闭着眼:艾玛!太近了!“不说。”王俊凯说完,猛的一下吻住安小小的嘴唇.....
  • 双枪中国人

    双枪中国人

    <双枪中国人>是从本人的<无敌中国人>改编而来。<双枪中囯人>是一部描写抗战体裁长篇小说作品。主人公一马双枪驰骋在东北嫩江两岸,主人公靠打家劫舍,杀富济贫起家,他虽是土匪,却与其他土匪截然不同,他从不抢穷人一分钱,一粒粮食,有时还把抢来东西施舍给当地穷苦人家,他不但心地善良,并且又重情讲义,远近闻名,深得民心,更让老百性敬佩的是,他敢与日本强盗抗争,大仗小仗与小鬼子交锋无数次,后因抗联的进入,主人公思想有了新的转变,便毅然决然带手下众兄弟投奔了抗联,从此成为抗联一支最勇敢最坚强,所向披糜的队伍。主人公仍是一马双枪,冲杀在抗日救国最前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每天学点礼仪学

    每天学点礼仪学

    本书以严谨务实的原则,总结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仪常识和礼仪规范,并着重介绍了一些礼仪禁忌和误区,同时在每个礼仪常识的最后,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概括了该礼仪常识的精髓,以求达到让读者抓住关键、灵活运用的目的。本书内容涉及了从日常生活到国际接待等各个方面的几百个礼仪常识,并做了详细的讲解和提示,使你很快就能轻松掌握礼仪规范,而且会记忆深刻。从而让你在生活和工作中时刻留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提高自己的修养,塑造完美的自身形象。注重礼仪,归根到底是注重细节。对细节的把握需要智慧,让我们从细节做起,从实践中得到最完美的指引吧!
  •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导演黑泽明拍了一个《梦》,而我因为神经衰弱,也每天都做各种梦!荒诞不经!
  • 一万年后的宇宙时代

    一万年后的宇宙时代

    一万年后的宇宙时代,在如今的人类看来,已经无异于神话传说。虚拟永生实现了人类自古以来的长生不老梦想;虚拟世界的出现,满足了人类的穿越梦想……甚至于创造生命,改变物理法则等等无异于神灵的能力,人类真正成为了天地主宰。凭借着生物、虚拟、能源、物质这最顶尖的四大科技,人类坐在那宇宙的至高王座,畅想着最终自由的实现。进化,是人类乃至全宇宙永恒的主题,是实现最终自由的阶梯。为了推动人类的终极进化,各位创世神界的大科学家们,开始了他们的计划。而华夏龙族少年南轲,正好赶上了这个伟大的时代,不知道他又能做到什么程度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军官训练场

    军官训练场

    这里是一个残酷的世界,唯有实力,才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得最高传承,成无上皇者,只有元素皇体而已吗?不不不,还有各种各样的体质等着我来收呢,看我怎样成为体质至尊。
  • 盛夏婉言,轩月离夜

    盛夏婉言,轩月离夜

    一个拥有一切的女孩,她爱自己的同学,朋友,亲人……很爱很爱。可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人,都消失不见了。但再出现时,早已物是人非。好不容易抚平的伤口,此刻传来撕裂的痛。原来,从未缓和过。当一切再次出现在她面前时,她还能经受得住吗?“夏以然,你要坚强。”夏以然说。“我喜欢你。”林轩说。“对不起。”林明宇说。
  • 倾城帝后:冥帝无度溺宠

    倾城帝后:冥帝无度溺宠

    身为“杀手之王”的风挽绝对想不到自己竟会被闺蜜背叛致死从而穿越。不过穿越后的日子真不错,除了找自家小弟有点麻烦之外。但是这个妖孽是怎么回事?自己好心救他,为毛反被赖上了?直到某一天,某女终于爆发了。“妖孽,虽然你很和我胃口,但你要清楚我不是断袖而且我还是风家的‘独子’!”“你是风家的‘独子’,那他是谁?”某妖孽淡定的拉出一个和某女有六分像的男子。某女震惊了:老弟,你怎么早不出来晚不出来偏偏这时候出来?然后……某妖孽淡定的拖走某女。他说:“我不用你为我做什么,只要你陪我白头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