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62100000013

第13章 空降敌后

1945年6月6日夜间,“陆军突击总队”第二伞兵队进入“红色战勤(登机)准备”,各分队根据作战条例的规定领取军需物资,这下子可把蔡智诚忙坏了。

蔡智诚是分队的技术上士,主要职责是保证武器装备的正常使用——这并不难做到,因为伞兵的武器、弹药、给养、装具……从枪炮到子弹、从头盔到鞋带,样样都是美国货,而且全是崭新的。

说起来,“技术上士”其实并不需要多高的技术水平——美国人的装备,只要是用箱子装的,里面都有本说明书——手雷箱子里的说明书告诉你“保险插销”安装在什么地方,罐头箱子里的说明书不仅提示你如何正确地打开铁皮盖子,还叮嘱你注意牛肉的保质期。所以只要能看得懂英文再具备一点基本常识,谁都能当这个“技术上士”。

技术含量虽然不高,可杂七杂八的事情却不少,临战之前更是手忙脚乱。

按照美军的规矩,士兵的日常装具是训练时用的,宣布“红色战勤”之后要另发一套新装备,这其中包括:

一个伞兵头盔(防震盔,里面配一顶船形帽)、一双跳伞鞋(短腰皮靴)、一双作战鞋(帆布胶鞋)、一个作战行囊(里面装有一条军毯、一套新衣服、一件尼龙雨衣、一包香烟、一包巧克力、两个肉罐头、两包饼干)、一个急救包(里面装着消炎药、消毒药、止血药、止痛剂、止腹泻药片……)、一把伞兵刀、一把折叠铁锹、一只手电筒、一个军用水壶(带饭盒),还有一个基数的弹药(四枚手雷、50发手枪子弹、200发步枪子弹)。除此之外,伞兵们还需要携带其他弹药,比如地雷、炸药、机枪子弹或者火箭筒弹……

这些东西(包括香烟、饼干)全都是美国货,需要“技术上士”把各种说明书统统念一遍,而且上述的这些内容只是最低携带量的装备,如果有谁的力气大,愿意多背多扛,无论是弹药还是食物药品都可以随便拿——因为伞兵与普通步兵不同,一旦投入战场,后勤供应就难以保证,最可靠的办法是把必要的东西都随身带着,所以有些人就拼命领东西,再把降落伞包和武器背在肩上,几乎都站不起来了。

分发装具的时候,“技术上士”还要给每个人一个防水袋,那里面装着一张照片和一张军人登记卡。美国兵的脖子上有“军牌”,咱们国军没那玩意儿,只好用这小袋子代替。

趁这个时候,大家还要把平时积攒下来的军饷交到“技术上士”的手上,逐一登记家庭地址。这样“如果有谁回不来了”,部队也知道应该把钱和书信寄到什么地方去。至于作战期间的开销就用不着士兵们操心了,军官那里不仅有敌占区的钞票,而且还准备了现大洋——那可是硬通货。

忙完这些事已是夜里12点,伞兵们乘车前往机场。

巫家坝机场上停着十多架美军运输机,有C46,也有C47。蔡智诚他们在飞机翅膀底下坐着。过了一会,机场外呼啦啦开过来好多辆卡车和吉普车。从车下跳下几十个美国兵,七手八脚地往飞机上装运箱子。

突击总队的司令官李汉萍少将也来了,和他一起的还有几个美国军官,其中就有赫斯少校。

在当时,突击总队的美军顾问来自两个方面,一部分是第11空降师的,为首的是顾问团团长考克斯中校;另一部分来自第14航空队,赫斯少校就是他们的头。第14航空队的这批人其实并不是正规的伞兵,但他们在中国呆的时间长,对国军的情况比较了解,所以担负了机降部队的训练任务。赫斯少校原先是在“美国志愿航空队”搞后勤维护工作的,现在当了考克斯中校的副手,这个人四十岁左右,能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不过,因为他平日里不大接触伞降训练,所以伞兵分队的官兵们对他并不十分熟悉。

在这一天的夜里,上级长官对士兵们格外客气。李汉萍司令挨着个与大家握手,司令部的军官还把战士们逐一扶上舷梯(伞兵的装备太重,爬梯子必须有人协助)。赫斯少校拍着中国伞兵的肩膀,大声说道:“年轻人,我为你们自豪。今天以前,只有同伴知道你们的名字,明天以后,你们的名字将会是中国军队的骄傲!”

蔡智诚和伙伴们登机的时间大约是在凌晨4点左右。

队长的安排是让大家在机舱里抽空睡一觉,可战士们哪里睡得着,于是就唱起歌来:“握紧手中枪,擦亮手中刀,报仇雪恨的时候到,舍身杀敌在今朝……”

一架C47只能运送三十名伞兵,因此,三个伞兵分队的士兵就占用了四架运输机。

机舱门没有关上,战士们不断地向外张望,一会儿说:“看呐,机降分队登机了”,一会儿又喊:“看啊,看啊,美国兵也上飞机了。”

大家都在猜测空降作战的地点。有人开玩笑说:“美国人一起去,弄不好是要攻打东京哟!”

其他人都乐了:“这个主意不错,让咱们降落在日本皇宫,把昭和天皇抓起来,战争立马就可以宣告胜利了!”

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十分开心,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天色蒙蒙亮的时候,飞机滑出跑道,在巨大的轰鸣声中飞上了天空。从巫家坝机场起飞的十五架飞机,伞兵二队队部乘坐了一架,另外有四架运载伞兵分队、五架运送机降分队和美国人,其余五架满载着军需物资。

运输机在天上转了一圈,又等来了二十四架护航战斗机。接着,庞大的机群迎着太阳升起的方向,浩浩荡荡地向东飞去。

飞机升空以后,机舱里立刻安静下来。大家闭着眼睛养精蓄锐,其实都在默默地想心事。

蔡智诚一遍又一遍地回忆着跳伞程序的各个环节。毕竟,这之前他只跳过一次伞,业务生疏,倘若还没见到敌人的影子先就把自己给摔死了,那可实在是太冤枉。

太阳出来了,阳光透过驾驶室照射到机舱里,照到人们的脸上。伞兵们睁开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驾驶舱里的飞行员,晴空里的晨晖在驾驶员的身上涂抹了一层灿烂的光晕,使他们看上去就像仙灵一般的神秘庄严。

机舱里的每个人都在猜测,那驾驶员手里的方向盘将把自己带到什么地方?可是却没有人敢开口问一声。周之江分队长一个劲地看手表,他走到驾驶舱门口对飞行员说:“请你们比规定程序再提前十分钟亮黄灯,我们的动作还不太熟练,早一点做准备比较好。”

飞行员答应了。飞机的领航员是个中国小伙,他站起来对机舱里说:“没问题,一定让你们准备充分。空降地域的天气状况良好,很适合跳伞的条件,请大家放心吧!”

伞兵们一面欣慰地点着头,一面在心里暗骂:“小兔崽子!空降地域到底在什么地方,你倒是先说出来呀……”

1945年6月7日上午9时,机舱里的黄灯亮了。

“全体起立!跳伞准备!”周之江分队长大声地吼叫起来——这喊声意味着,中国军事史上的第一次伞兵空降作战即将拉开序幕。

可是,在当时,机舱里的伞兵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重要的历史时刻。提前十分钟亮起黄灯准备灯,也就是要让战士们背着沉重的行囊多站立十分钟。不过,大家对此并没有异议,全都认真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检查着牵引索挂钩和自己的伞包。

有意思的是,蔡智诚这时候丝毫没有考虑运输机会不会遇到敌人战斗机的拦截,也没有去考虑地面上是否有敌军的炮火。他满脑子担心的只是降落伞能不能顺利地打开,或者,自己会不会掉到一个人迹罕至的奇怪地方,找不到同伴了。

“跳伞的时候要抓紧时间!”分队长继续吼叫着,“不许在门口停留!飞机上磨蹭一两秒钟,落到地上就差了好几里路,要害死人的!”

这句话很有道理。大家情不自禁地向机舱门口挪动了几步,生怕被前面的人给耽误了。

蔡智诚的身上不仅背负全套伞兵装备,还携带着五十节干电池(手电筒和火箭筒都需要这玩意儿),沉重的行囊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很担心自己能不能及时地跳出舱门。

扭头看看身边的潘崇德,蔡智诚不禁乐了。传令兵挎着步枪,背着降落伞包和作战行囊,胸前还挂着“美式步话机”,那家伙有三十多斤重,即使拆开来装在挎包里也是好大的一堆。潘崇德的个子本来就不高,浑身上下被几个大包袱夹着,只露出半截伞兵钢盔,看上去就像个能移动的帆布口袋。蔡智诚幸灾乐祸地想:“这小子一离开飞机,肯定就跟个大秤砣一样直接掉下去了,多结实的降落伞也不管用。”

“嘀——嘀——嘀”,跳伞铃突然响了起来,头顶的绿灯亮了。

机舱门被打开,分队长喊叫着、士兵们相互催促着:“快跳,快跳!”

舱门边的伞兵一个接一个地蹦了出去,快要轮到蔡智诚的时候,飞机忽然转了个弯,机身猛地向右倾斜,弄得他失去了平衡,一下子跪倒在地。分队长也顾不了那么多,托起背包,硬生生地把他推出了舱门。

蔡智诚几乎是大头朝下从飞机里倒栽葱摔出来的。他心想:“完蛋完蛋,伞绳一定打结了,这回我死定了……”可没过多久,“嘭”的一声,降落伞在他头顶上张开了。抬头看一看,蓝底子、绿条纹的大伞花开得真是漂亮。

降落伞在天空中飘飘荡荡,可伞兵的滋味却比不上先前训练时的轻松自在。跳伞之前,全部的装备行囊都固定在腰腹以下的胯带上,先前背着这些东西的时候还没感到有什么不合适,现在被吊在空中,所有的重量都集中在下半身,蔡智诚觉得自己的屁股都快要被扯掉了。

低头朝地面看看——真不错,没人放枪也没人开炮,一望无际的田野里种满了水稻。

“这肯定是在南方了,是在南方的什么地方呢?管他呢!只坐了三个小时的飞机,反正不会真的飞到了日本”,蔡智诚心想。

身上的装备不仅重,而且鼓鼓囊囊地影响了方向操纵。快落地的时候,蔡智诚才发现地面上有好多水塘,他急坏了:“老天保佑,千万别落进水塘里呀!浑身上下这么多东西,掉进水里就直接沉底了,绝对爬不上来的……”(一周后的“广东开平空降”,伞兵一队的士兵就掉进鱼塘里淹死了一个。)

还好,老天爷真的开眼了。蔡智诚落在一块田埂上,他紧跑几步解开了伞包——伞降成功!

但其他人却没有这么幸运。稻田里覆盖着好多张降落伞,一个个人形的怪物在伞布底下拱来拱去,就是钻不出来,有个家伙急得大嚷大叫:“来人呐!救命啊!”田埂上的人赶紧去救他的命。

喊“救命”的人是火箭筒手海国英。他是个回民,平时最爱干净的,一天要洗十几次手,活像个外科大夫。可这小子现在的模样却凄惨极了,浑身上下全是烂泥,脖子上还粘着一只小动物,拽了半天也拽不下来。

“这是什么东西?有毒么?”海国英龇牙咧嘴地问。

“是蚂蝗,吸血的。”

海国英的脸都吓白了——也难怪,西北的回民地界上没有这个歹毒的玩意。

好不容易把水田里的人都拉上来了,可是却不知道如何处理那些降落伞。

平常的时候,伞兵队的降落伞都由“摺伞兵”负责管理,跳伞兵只管跳不管收拾。现如今,战场上的伞兵们面对着铺天盖地的降落伞顿时弄不清该怎么办了。

有人提议:“走吧走吧,不管了。”

别人不管还可以,但蔡智诚是技术上士,对武器装备负有责任,他不管可不合适。正在为难的时候,田埂上走来了几个老百姓,蔡上士就和他们商量:“朋友,帮我们收拾这些降落伞,国军付钱给你们,行不行?”

那几位老百姓挺痛快地答应了。蔡智诚又问:“朋友,这里是什么地方呀?”

“洪市。”

“什么洪市?哪个省哪个县呀?”

“湖南省衡阳县。”

嗨!原来是跑到湖南来了。

这时候,天上的运输机和战斗机全都没有了踪影,只留下一些红色的、黄色的降落伞继续在空中飘荡。按伞兵的规矩,士兵的降落伞是蓝底绿条纹,军官的是白色,这些红色、黄色的降落伞携带的都是武器弹药和军需装备。

这么多武器装备,该怎么收拾?收拾以后又该怎么办?没有人知道——当务之急是赶紧找到部队的长官,弄清楚下一步的任务是什么。

放眼眺望,远处树起了一面白色的召集旗,大家连忙朝那里奔去。

“召集旗”跟前站着分队长周之江上尉,传令兵潘崇德正在旁边组装那台步话机。这小子不但没有“像秤砣一样”的摔死,而且身上连一点儿泥水也没粘上,真是够有本事的。

举手敬礼报到:“报告队长,上士蔡智诚归队!”

周队长点点头,又接着东张西望。过了一会,他才悄悄地问蔡上士:“你在路上看见部队的人没有?”

“没有啊,怎么了?”

“嗯,他们好像是飞回去了……”,停了停,周之江又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是湖南衡阳——怎么?你不知道?”

“见鬼!我怎么会知道?”周队长显得气急败坏。

蔡智诚不禁愣住了——天呐!那么,现在有谁知道,我们坐着飞机跑到湖南的这片稻田里来,到底是为了做什么?

同类推荐
  • 阳春集

    阳春集

    《阳春集》作为冯延巳词作的集合,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既流露出“泪眼问花花不语”这样悲春伤秋、相思恨别的细腻情感,也时常发出“人非风月长依旧”这样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叹。由此劝君珍惜年少时光,不负人生。《阳春集》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对后世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晚清著名词家陈廷焯有评:“正中词为五代之冠,高处入飞卿之室,却不相沿袭,时或过之。”
  • 诗路未来

    诗路未来

    本书所收30余篇论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探究了以曲为主的中华韵文发展现状与走向,题材广泛,立意高远,论述剔透,观点新潮,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专业引领作用。
  • 深夜谈吃

    深夜谈吃

    可以下饭的疗愈美文,献给食物的赞美诗。胃舒服了,心才能安定下来;肚子美满了,一切便都美满了。每天奔波于都市的钢铁丛林,紧张了一天坐下休息的时候,吃,是最温情的疗愈;在失恋的伤口还隐隐作痛,忧伤的情绪还不能够释怀的时候,吃,是比借酒浇愁或深夜痛哭都更治愈的神器。很多人都有一颗自由的心,却仍不幸纠缠于凡尘琐事。很多食物,它可以填饱你的胃,却无法满足你的灵魂,很多人的伤痛记不清,记住的反倒是分手的那一道菜。无处安放的情绪,都能在细细品尝中找到它应得的归宿。如果心情找不到倾诉的耳朵,那么请打开《深夜谈吃》,在这里为心灵寻得一处柔情似水的安慰吧!
  •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

    本书在东西方文化冲突交融的大背景下,站在世界文学的高度上,将亚非文学作为整体来考察,注意到亚非文学在发展的成熟阶段,内部形成三大文化体系,并相互影响。根据亚非文学发展的这些特点,采取历史断代的编写方法,分为古代、中古、近代和现状四编。每编在简要阐述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特征之后,列专章专节评述有较突出成就的国家(民族)的文学及其代表作家、作品;对作家的评述,着重于创作道路和创作倾向的分析,对有代表性的作品予以重点评介。
  • 一江春水

    一江春水

    本书收集了作者自2003年以来笔耕不辍写下的34篇文字,其中,有为人处事的厚重智慧,有夫妻之间的幽默调侃,有对天地万物的独到认识,有对青春家园的深情回忆,有对文学诗歌的真知灼见,有对年幼女儿的谆谆教诲。这些文字包罗万象,大气磅礴,又细腻感人,朴实真挚。作者保持着一颗宁静而低调的心,一颗积极而温暖的心,款款叙述,娓娓道来。
热门推荐
  • 诛魔泪

    诛魔泪

    百年前,下山历练,被魔教中人所伤,被她所救,她是富家小姐,但她身边所围绕气息,告诉我她不是人。魔教追杀,因我,她家破人亡,我领他上山,教她法术,收她为徒。本是师徒之情,却不知是什么时候变了味,变了情。是的,他爱上我了,我....“你我只能有师徒之情!”“我若不是你徒弟呢!”她不是我徒弟了,是我...小师妹。就在我放下一切,与她在一起的时候。仙魔大战,我做了交易舍弃七情,战胜了魔,获得了胜利,却失去了她。故事从这开始讲起........
  • 屠神瞳族

    屠神瞳族

    对面的人离林楚越来越近,在距离他一臂长的地方停下了,他的脸开始扭曲起来,嘴巴咧开了人不能咧开的长度,瞳孔里流动着瘆人的戾气,眼角边像是血,那张脸像是一张面具,撕下来后会变的血肉模糊。比起林楚,他更像是鬼,极恶之鬼!看着白薇薇坐在那个男生的身旁,笑得那么开心,林楚这才意识到,不管自己在外面干的是什么毁天灭地屠神杀鬼的杀戮买卖,白薇薇喜欢的是最终自己连喜欢的女孩都弄丢了。在这条屠神的血腥道路上,大约就是这么孤独的吧。
  • 小相公:爬墙要慎重

    小相公:爬墙要慎重

    一座上古墓穴,一具不腐女尸;以血为祭,女尸复活,巧合?还是阴谋?百年孤寂,十年往生,是怎样的来世今生让他坚守如斯?胸膛中跳动的是你的心脏,你死我生,千百年前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转世重生依旧余梦不断。你以为自己老牛吃嫩草处处提防我爬墙,怎料我就甘愿做你的小相公,不离不弃……
  • 无敌从修改功法开始

    无敌从修改功法开始

    无敌加点,中间修改,后来写不下去了,换了一本,勿看。
  • 我的维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我的维和(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讲述了一名中国军人在西非利比里亚参与维和行动的难忘故事。2003年12月至2005年1月,作者成为中国首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战士并经历了维和全过程。在“政局动荡,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人身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利比里亚,中国军人不辱使命、英勇无畏,他们穿山越林,风餐露宿,身经枪林弹雨,作者用心记录下一些故事,在此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那段特殊生活。当真正走进利比里亚,我看到了风景宜人的大西洋,可长年的动荡不安和无休止的派别纷争,早已使这个美丽富饶的国家变的满目疮痍、尸横遍野。在这个多灾多难的地方,没有喧闹没有繁华,只有荒凉的土地夹杂着乱草,密密麻麻的弹孔一排排映在墙上,为了生活,人们拿起了枪,特别是一些青少年,本该在学校朗朗读书,也被迫加入战争;女人们甚至为了一盒牛奶,一块面包,弥灭灵魂,出卖自己的肉体。走在利比里亚街头,电线杆弹孔密集,广告牌形同筛子,随处可见没有房顶的空屋和被炮弹炸毁的车辆……一群头裹方巾的男子在街口举枪乱射,枪声过后,那一滩滩血渍,从老人、妇女和孩子的躯体里流出,他们还没来得及判断灭顶之灾从何而来就一命呜呼,罪恶的枪管其实没有收获一根稻草,却把他人一切的一切残暴而彻底的剥夺了。当我头戴蓝贝雷、肩披橄榄枝、身穿迷彩、手握钢枪作为一名优秀军人和中国历史上第一支维和运输分队队员踏上远赴西非国家利比里亚维和的征程,我就知道,自己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战场,经历炮火硝烟的洗礼,接受生与死的考验。生命固然重要,但作为军人使命高于一切,同时,在人生的长河中,能有这么一段特殊的经历,我还是要为自己感到无比的骄傲和由衷的自豪。谭国瑞:男,祖籍山东,退役军人,青年作家。已出版《狼》(电视剧筹拍中)、《我是特种兵》(电影筹拍中)、《楼兰迷踪》、《职场不相信眼泪》等14部长篇小说,多部被国家图书馆馆藏。曾获得“联合国和平荣誉勋章”、“首届网络小说创作大赛二等奖”等多个国际荣誉和国内文学奖项。曾接受央视采访,个人报道在央视新闻直播间播出。1995年12月入伍;2003年12月赴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2004年10月被联合国授予“和平荣誉勋章”;2005年1月圆满完成维和任务凯旋回国;2006年12月退役。
  • 穿书给反派送温暖

    穿书给反派送温暖

    叶初叙穿书了,没错她穿书了,穿成了书里的一个炮灰,她并不知道后面她的人生会怎么样,因为她穿的时间正是原身死的那一天,她唯一能肯定的是书里的反派是她父亲收养的养子——她的义兄……可是她的人生要如何过呢?
  • 我在洪荒当妖皇

    我在洪荒当妖皇

    穿越洪荒?把东皇太一给夺舍了。卧槽!这个故事开头牛了!游戏主播死后穿越成了金乌一族的二当家。帝俊的河图洛书……星辰老祖的地盘……太阴星上的美人……初到洪荒,好想拥有星空里的一切,可我怕打不过他们。召唤老铁,在线等……急……急……急……卷土重来,野心不死,再写洪荒!
  • 平凡的异界

    平凡的异界

    警察楚玉在异界的故事。本书涉及到异界刑侦方面,与以往异界书稍有差别。楚玉与女剑圣格林相识相爱,但是却无意中发现了一桩陈年旧案的疑点。格林深陷其中,到底格林早年的经历中遇到了什么,楚玉又是如何从一件件的细微事情中挖掘出真相呢?楚玉遇到无数次的阻挠,在刀光剑影中,在血与火的厮杀中,楚玉终于成为一代强者,全歼敌寇,让金色盾牌在异界熠熠生辉。
  • 苍途逆旅

    苍途逆旅

    若对生活不满,若对往事留恋,再从头,剑走偏锋,殊途重归....
  • 无敌剑仙李青莲

    无敌剑仙李青莲

    在浩瀚宇宙中,存在着不一样的生命星球,它们叫——修真星,净世青莲转世的李青莲,被修真界大佬带到修真界,在这里,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