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3900000005

第5章 梁王回京 意欲夺权

今日的五柞宫中笙箫悦耳,歌乐悠扬。自从栗姬去世后,景帝更加宠爱王美人,几乎就是专宠,两个人朝夕不离。因为昨夜贪欢,二人今天早上起得比较迟,都已经日上三竿了还没进早膳,帝妃两个人边欣赏歌舞边进饮食,倒是其乐融融。

就在这时,总管太监近前回话说窦太后传旨要召景帝商议要事。窦太后是景帝的生母,他为人极其孝顺,听到太监来报,立即放下匙箸起身要走。王美人规劝他吃晚饭再去,但景帝说什么都不肯。

景帝离开之后,王美人也无心用餐,命宫人撤去宴席。刚收拾停当,长公主刘嫖就步履匆匆地赶到了这里。

王美人立即站起来迎接,两个人商量胶东王为太子事,王美人告诉长公主这件事情自己还没来得及提。

“你呀,怎么把这天大事情丢在一边呢,要知道这是关系到你今后前程命运的大事。”

“我想,这事也不急在一时,再说,临江王与栗姬刚刚辞世,等过一段时间,万岁心境平和时再提不迟。”

“你呀,还不急呢,梁王刘武已启程进京,索取太子之位来了。”

“他?”王美人确实一惊,“他是皇上的弟弟,皇位应传与子,古往今来哪有传递之理,这不是荒唐吗?”

“可是你还不知,万岁当年曾经许诺,而更为严重的是,窦太后极力想促成此事啊!”

“这,这该如何是好?”王美人当真慌神了。

“窦太后召去万岁,说不定就为此事。”

“长公主,而今我的方寸已乱,胶东王正位太子之事,这一切全都要仰仗你了。”她又补了一句,“谁让我们是儿女亲家呢。”

“不用说了,要不为阿娇着想,我会这样急切地找你吗?”长公主拉王美人入座,“来,让我们从长计议。”

窦太后居住的长寿宫,是景帝专为她修建的。位置在整个皇城后部,为的是让太后能够清静。可窦太后生性是喜欢热闹的人,对朝中之事也偏好说三道四,因而召见景帝也就是常有的事了。

景帝为人一向谦和,对生母窦太后更是孝顺有加。他乘便轿一路催促太监快行,到了大宫门即下轿步行。进了正殿,即向窦太后大礼参拜:“母后召儿臣来,不知有何吩咐?”

“皇儿不必拘礼,坐下叙话。”太后递过一简锦函,“这是粱王差人送来的表章,称他已动身前来京城。”

景帝心下便有几分不悦,接过来也未细看:“母后,按国法条规,梁王应上表予儿臣,等有了旨意后方可起程。”

“哎,何必挑那些细礼,他言道思念我心切,故而急切动身。”太后自小便溺爱刘武,这是尽人皆知的。自然时时为他争理,“这不,在表章中提及,让哀家同皇上过话,他就不再另具表章了。”

太后这样一说,景帝也就不敢再有微词了:“母后言之有理,儿臣惟母后之命是听。”

“皇儿啊,老身最为欣慰的就是,你们兄弟之间真是情胜手足呀!”太后又在向景帝灌输她的观点,“都说哀家偏向梁王,再疼爱他不还是让你做了皇帝吗?天子都当上了,对梁王便友好些又有何妨?”

“母后所言极是。”

“梁王久不入朝,皇儿可否屈尊迎接?”

“母后之命,儿臣怎敢有违,待梁王到京之日,定能出朱雀门相迎。”按理说哪有皇帝出迎臣下之理,但因是窦太后所说,景帝不敢稍有违逆。

岂料太后笑了一下:“皇儿,只出京城相迎还嫌不够,最好车驾能远些迎接,使梁王感受到兄弟之间的真挚情谊。”

“要儿臣去何处相迎,请母后明示。”

“皇儿到函谷关如何?”

“这……”景帝不能不犹豫,函谷关距京城二百多里,这样长途跋涉去接一个并无寸功的藩王,自己辛苦倒在其次,在百官面前总觉对颜面有碍,故而他沉吟不决。

“怎么,皇儿似有难言之隐?”窦太后显然是在将景帝一军,“皇上若有不便,老身自去迎接亦可。”

“母后,儿臣何曾说过不去,又怎敢劳母后的大驾。”景帝起身一躬,算是赔罪,“儿臣遵命就是。”

“这就对了。”窦太后脸上现出灿烂的笑容。

景帝回到五柞宫,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满脸忧愁,闷闷不乐。

王美人柔情万种地靠近:“万岁,有何烦恼之事,缘何这样不开心?”

“咳!”景帝叹息一声,“都道是做皇帝百般自由千般快活,怎知朕也是身不由己啊!”

“皇兄,莫不是为梁王进京之事烦恼?”随着话音,长公主刘嫖闪身而出。

“皇妹,你缘何在此?”景帝更感兴趣的是,“你就怎知朕的心事?”

“因为梁王是母后的心头肉。”长公主颇为感叹地说,“我们兄妹三人皆母后所生,然备受疼爱的当属梁王。”

“天下父母莫不偏心,母后自然也难超越。”景帝不无感慨,“母后要我明日起程,去函谷关迎接梁王。”

“怎么?”王美人睁大吃惊的双眼,“叫一个堂堂君王,奔波数百里去远迎一个为藩的弟弟,这实在说不过去。”

“可是朕有何办法,母后之命难违呀!”

“你们哪,全是拣芝麻丢西瓜的主儿,同胞兄弟接接何妨。”刘嫖点明要害,“重要的是,谁为太子,皇兄百年之后谁来继位。”

“这……”景帝说时便无底气,“总不会让梁王为君吧?”

“皇兄处处按母后意志行事,母后之言从不敢有违,倘若母后要你立梁王为储君,皇兄当如何?”

景帝无言。

“怎么不说话呀?”刘嫖催问。

“怕是难违母后之命。”

“我的皇兄,你难道就不管自己数十妃姬子女的生死了?”

“万岁,我们母子将来依靠何人?”王美人依从刘嫖的主意,不由哭天抹泪,在景帝面前撒娇。

“朕果真要传位于梁王,他当思报答才是啊!”

“皇兄可曾想到,梁王如在皇位,对他最大的威胁就是你的子女,因为你的子女随时都会得到朝臣的拥戴,那么,他要稳固皇位,就要将你的子女屠杀殆尽,以绝后患。”

这番话句句如重锤敲击景帝的心灵,使他半晌无言。

王美人又靠在了景帝身上:“万岁,传位梁王等于是将刀交与梁王,那样圣上的亲人将会血流成河呀!”

刘嫖感到话已说透:“皇兄,依妹妹之见,尽快立胶东王为太子,以绝梁王之念。”

“这……”景帝看看王美人,“立储国之大事,岂可如此匆忙,且过些时日再议不迟。”

景帝不肯立即表态,刘嫖也不便再紧逼,确立太子一事也就暂时放下了。

次日早膳后,景帝便准时出京,经过三天跋涉,这日黄昏时分,在血红的夕阳残照中,到达了函谷关。景帝乘坐十六匹马的御辇,梁王也是十六匹马的锦车,随从仪仗,几与皇帝相同。景帝虽说心中颇不是滋味,但他毫无责怪之言,而是极其热情地将梁王请至御辇上,二人一路同车同住回到长安。

携手进入宫门之后,梁王对景帝略一低首施礼:“皇兄,臣弟思母心切,容先去拜见太后,再叙君臣之礼。”

“皇弟孝悌当先,理当如此。”景帝与梁王分手。

梁王急匆匆奔入太后的长寿宫,窦太后闻报已是迎至二门。梁王方要跪拜,被她双手拉住:“王儿一路辛苦,免却大礼参拜。”

“母后身体可好?”

“承蒙皇儿挂念,哀家是能吃能睡。”

母子二人手牵手到内殿落座,随从陆续抬进十个描金樟木箱来。

太后业已明白几分,故意问道:“这是做甚?”

“睢阳的土特产顺便带来一些,给母后添寿的。”刘武说着逐一打开箱盖,“这一箱是七色豫锦,这一箱是嵩山香毫,这一箱是黄河珍珠,这一箱是赤金酒器,这一箱是……”

“皇儿,你这是何苦,为娘这里应有尽有,还用得着你劳心破费操办这些礼品吗?”

“母后一国之母,自然不在乎儿臣这点儿小玩艺,可做儿子的毕竟要尽一点儿孝心呀,请母后笑纳。”

“好,收下。”俗话是礼多人不怪,窦太后也不能脱俗,她禁不住喜上眉梢笑逐颜开。

十箱礼物收到后殿,刘武还没顾得喝上一口香茶,就迫不及待提出:“母后,儿臣获悉太子已病故,东宫虚位,该有儿臣驾坐金銮宝殿的机会了。”

“怎么,皇儿真有此意?”

“当年皇兄曾说传位于儿臣,母后是在场的证人,父皇留下的江山,兄弟都有份,轮儿臣做一回皇帝有何不可?”

“你既然认为有理,不妨当面向皇上提出。”

“儿臣言之,恐皇兄不允,此事还要仰仗母后一言九鼎。”

“好吧,今晚就在万寿宫设欢迎御宴,席间哀家向皇上郑重进言。”窦太后还是心疼她这个小儿子。

灯火辉煌,笙乐悠扬,皇家盛大的家宴在万寿宫餐饮正酣。宫女们穿梭般将菜果端上端下,乖巧的小太监为太后、皇上、梁王轮流频频把盏。酒已过数巡,窦太后感到气氛甚佳,便开口言道:“皇儿与梁王俱哀家所生,俗话说舐犊情深,为娘真是疼爱不尽哪!”

景帝、梁主齐声答道:“母后养育之恩天高地厚,永世不忘。”

“常言道,儿大不由娘,最难得是你兄弟二人,对为娘所说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堪称至孝。”

梁王抢先答日:“没有母后哪有儿身,父母之命高过一切,如若不从,即为忤逆,这点道理还是懂的。”

“理当如此。”景帝已是有所警觉。

“今日之宴,使为娘想起前岁新春的家宴,你我母子三人也甚是欢洽,曾记得皇儿在席间许诺,日后要将皇位传与梁王,为娘当时喜得也曾连干三杯。”窦太后盯着景帝看其反应。

“有这样的话吗?儿臣倒是淡忘了。”景帝装起糊涂。

梁王迫不及待出来作证:“皇兄确曾言及,小弟记忆犹新,仿佛就在昨日,皇兄那慷慨的声音尚萦绕在耳边。”

“梁王所说一丝不差,这是千真万确的。”太后重复之意是加以肯定,不容景帝否认。

至此,景帝已是难以回避:“既然母后与梁王都这样说,此事也许是有的,或许是朕饮酒过量后的一句戏言。”

“皇儿当知君无戏言。”窦太后板起面孔说,“皇上,太子刘荣业已作古,新太子未立,为娘之意就不要另立储君了,在你百年之后,就让梁王也做几天皇帝,弟承兄业,岂不美哉!”

“这个,只恐儿臣难以立即答复。”景帝因为已有刘嫖事先的叮嘱,所以是坦然面对。

“怎么,一国之君主一国之事,还有何为难之处?”太后现出不悦,“适才哀家还说你兄弟二人对为娘言听计从。”

“母后之言,儿臣怎敢有违。”

“这就是了,答应就好。”

“不过母后当知,此事需经朝议方可定凭。”景帝婉言解释,“便是儿臣废立太子,也要经百官们朝议后达成一致。”

这个理由是窦太后不能驳回的:“那么,你就在明日早朝,将哀家这一主张晓谕朝臣便是。”

席散,天色已近二更。景帝回到五柞宫,便对王美人告知内情:“爱妃,果不出长公主所料,太后已提出要梁王为储之事,朕按长公主的主意,已提出明日朝议,你要报信与她,也好预有准备。”

“臣妾这就去办。”王美人叫来总管太监,要他立刻出宫去公主府。

长公主早有计策在胸,闻报毫不怠慢,连夜去重臣袁盎家拜访。

袁盎时为相国,在朝中举足轻重。长公主深夜登门造访,令他大为惊愕,接进客堂后问道:“请问公主,有何大事夤夜光临?”

“自然是关乎到国家命运。”刘嫖将梁王欲为储君之事告知。

“这如何使得?”袁盎态度很是明朗,“帝位传子不传弟,这是古往今来的惯例。”

“万岁也是这个主意,只是太后偏溺梁王,坚持要圣上传位,无奈之下,皇上才推说明日早朝朝议。”

“这个无妨,”袁盎满有信心地说,“届时老臣抢先反对,百官自然随声附和,管叫太后之议作罢。”

“如能阻止梁王立储,则国家幸甚万民幸甚,万岁和本宫都要感谢相国不畏太后的义举。”

“为国尽忠,理所当然,哪怕是断头流血也在所不惜。”袁盎也知面对着太后、梁王的双重危险,但他义无反顾。

晨曦微露,静鞭响过,景帝心事重重地例行早朝。一个人谁都不愿做违心的事,更何况君临天下惟我独尊的皇帝。他巡视百官一眼,梁王端坐在金殿的右上首,本来他是无须上殿的,看来这是要当面威慑百官,景帝更加感到事态的严重,从梁王那得意的眼神中,几乎感觉到了金殿在摇晃。

不想说的话又不得不说,景帝开口了:“诸位爱卿,今有一件大事,要请百官朝议。前太子刘荣已故,新太子尚未册封,太后有意要让梁王为储君,不知众卿以为如何。”

“此事断然不可。”景帝话音刚落,袁盎即接上话茬,“从古至今,全无这个章法,帝位传子,方为天经地义。”

相国之言原本有理,文武百官接二连三表明态度,反对梁王为储,景帝眉头渐渐舒展开。

梁王早已是怒气难按,他“腾”地站起,手指袁盎:“姓袁的,你可知反对太后懿旨是何罪名?”

袁盎不为所动:“老臣身为相国,只知忠心事君,所言所论皆为国家着想,还请梁王体谅。”

“说什么为国,眼下朝无太子,太后恐生不测,立本藩为储,以保朝纲安宁,你竟从中作梗,不是要为乱朝廷吗?”

袁盎沉着发问:“梁王千岁,若依太后之见,皇位传弟,那你百年之后,这皇位又传与何人呢?”

“这、这……”梁王张口结舌,因为梁王没有弟弟。

“千岁无弟可传,这天下岂不是要拱手送与外姓。”袁盎一语击中要害,“传子实为正理,传弟确属无稽。”

景帝不失时机开口:“既然百官以为不可,此议暂且作罢,容后再议。”

梁王满心是当朝确立储君地位,没想到却落得个难堪的处境,他无处也无法发泄,咬牙切齿,怒目而对袁盎:“姓袁的,你反对太后安邦定国大计,实为头号奸佞,谅你也不会有好下场!”他气呼呼下殿去了。

景帝以百官反对为由,回复窦太后:“母后,此事权且放下,况儿臣身体尚好,也不急于一时,袁盎年事已高,待过些时日儿臣让他告老离朝,那时再议梁王立储不迟。”太后觉得景帝所说头头是道,自己又不能上金殿去和袁盎等百官理论,也只好暂时作罢:“皇儿,你可要言而有信,尽快遣退袁盎,不使梁王悬望。”

“母后之命,儿臣敢不照办?”景帝是混过一时是一时。

之后,窦太后安慰梁王:“王儿,且回睢阳等待佳音,哀家会时刻为你着想,督促皇上早日将袁盎逐出朝堂。”

“一切全要仰仗母后了。”梁王眼中有意噙着泪花,三叩首后辞别。

离京之前,梁王又特意去拜望长公主。刘嫖欢天喜地接待梁王,那份热情可说是亲热到家了。

粱王见礼后道:“王姐自幼与小弟投缘,今长公主在朝举足轻重,还望对小弟立储一事多加关照,与母后合力促成此事,弟当没齿不忘大恩。”

刘嫖拉着刘武之手,显得格外亲密无间,她心中说,若不是阿娇许配胶东王,自己肯定要为刘武效力的。当然,她不会把心事说出:“梁王尽管放心回去,京城里有我与母后协力相助,很快即有佳音。”

梁王又再三叮嘱后,这才离京返归睢阳。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已是秋凉时节,可京城始终没有好消息传来,袁盎的相国当得依然是稳如泰山。派去过几个信使,窦太后和长公主的答复都是还在催促景帝,何时罢免袁盎尚无准确时间。

梁王愁烦地对文武两名亲信公孙诡和羊胜说:“似此等下去,还不知猴年马月方能出头。”

公孙诡言道:“千岁,依小人看来,皇上是在有意拖延,根本就没有真心罢黜袁盎之意。”

“这又如之奈何?”

“皇上不肯废袁盎相国,意在敷衍太后,为今之计是不能依靠旁人了,我们要设法除掉袁盎。”公孙诡献计。

“怎么个除法?”

羊胜主动请缨:“千岁,小人愿去京师刺杀老贼。”

“行刺?”梁王心下犯思忖,“公孙先生,妥否?”

“此举实为上策。”公孙诡毫不含糊地支持。

“好!”刘武下定了决心,站起身郑重交待,“本王即命羊胜将军乔装赴京,秘密刺杀袁盎,事成赏银千两。”

“末将遵命。”羊胜响亮地回答一声,看得出他满怀必胜的信念和决心。

如洗的秋夜星光灿烂,皎月像一面圆圆的铜盘在头顶高悬。葡萄架投下斑斑驳驳的暗影,袁盎斜靠在太师椅上,慢慢地品味着龙井香茗,其实他是在想心事。长公主刚刚离去,但那柔里含钢的声音还回响在耳边:“袁大人,太子之位不可久虚,梁王野心不死,胶东王聪颖过人,堪可为继。大人如率先举荐,定能获万岁恩准,诚国家万民之幸。”

袁盎反对梁王为储。他也不同意胶东王做太子,因为他已风闻长公主与王美人业已联姻,这不显然是合伙徇私吗?所以他回答刘嫖的话是:“依老臣看来,太子尚无合适人选,立储之事不需急于一时,放放再说。”

刘嫖自然是不悦地离去,而袁盎明白长公主在朝中的地位,因而他晚上难以成眠,在窗前的葡萄架下想心事。猛然间一道黑影划过夜空,是什么落在了自己的身后,是猫是鹰,他猜测不出,转过身去观看。“啊!”袁盎惊叫出声,一把闪着寒光的钢刀就横在面前,对面是一个全身黑衣,只露两只眼睛的刺客。

袁盎说话都变音了:“你……你是何人?又……意欲何为?”

“奉主人之命,来取尔的项上人头。”

袁盎毕竟是一国之相,在初时的惊恐后,已是平静下来:“但不知好汉是受何人差遣?”

“你是聪明人,我会告诉你吗?就别心存幻想了。”

“我这相府之中,也有强壮家丁护院武士,本官只要叫一声,他们就会应声而至将你活捉。”

刺客鼻孔中轻轻嗤了一声:“袁大人,你那些家丁武士早已在梦乡中受了我的熏香,不到天明是不会清醒了。”

“那,”袁盎明白是无人能来救援了,“照你所说,我是必死无疑了,可是好汉总该让我做个明白鬼,不然我不知为何而死,又是死在何人之手,便在九泉之下也难以暝目啊!”

刺客想了想认为袁盎此刻无论如何也逃不出自己的手心了,于是便告诉了他自己的真实身份。袁盎想自己承蒙皇上隆恩多年,即便死也要效忠于皇上,不让任何人威胁到皇上的生命安全。于是袁盎便对羊胜说自己不想死得太痛苦,想先自行了断,然后再让羊胜割下自己的头颅。

羊胜知道袁盎也是一代忠臣,便有几分不忍,对于他的要求也表示理解,便同意了他的要求。

袁盎步履蹒跚地走入室内,只相隔了一会儿,羊胜便进入室内查看情况,只见袁盎已经在自己的书房之中自缢身亡。他用手托下尸体,将袁盎的头砍下来,用事先备好的牛皮袋盛起,然后带着跃出了相国府,回去复命了。羊胜致死也不会想到,由于他的一时恻隐,竟然给梁王和他本人都埋下了杀身之祸。

同类推荐
  • 重识朱元璋

    重识朱元璋

    因为犯罪被抓的我,被派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而这个倒霉的任务居然是帮助朱重八。玩穿越啊,尺度大啊……留在这个倒霉的时代,据说到处是战争,没有汽车,没有美酒,美女估计有,但两个时代的人怎么沟通啊?
  • 南斗文星高

    南斗文星高

    罗孚先生长期在香港文化界服务,与香港大多数知名作家过从甚密并对许多著名作家在香港的行止了解甚多。本书即是作者用独特流丽的文笔对当代著名作家在香港的活动情况和他熟悉的香港本土作家们作了精彩描述,他们当中有鲁迅、巴金、萧红、叶灵凤、聂绀弩;还有有香港文坛的拓荒者、早年的健笔,如曹聚仁、三苏、侣伦、刘以鬯,也有仍为当今读者熟知的作家金庸、梁羽生、董桥,还有女作家小思、西西、亦舒、林燕妮、钟晓阳等。作者饱满而风格化的笔触,着重展示了与香港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家们创作和人生的精彩之处,并将他们的人格文品融合在一起,巧妙地插入他们的趣闻轶事,令人读来如见其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本书以散文的笔法,记述世界首富的夫人与丈夫作为志趣相投的伴侣、宏伟事业的搭档,其辅助丈夫的高超处世艺术和贤妻良母形象。
  • 中华女杰(现代卷)

    中华女杰(现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中华女杰(现代卷)》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1949年至今在中华大地上涌现的20位女英雄(女杰)故事,讴歌了她们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美菜好风范。
热门推荐
  • 引领时尚阅读:冠军是这样得到的

    引领时尚阅读:冠军是这样得到的

    夏兴初的作品扎根现实生活,以小见大,折射了社会现实,关注小人物命运,关注人性,故事情节精巧,曲折起伏,走出了一条小小说创作的特色道路。本书精选的作品,其故事性、艺术性、现实性较强,短小精悍,用语精炼,构思巧妙,耐读有味。
  •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奇妙人体百科

    中国学生成长必读百科-奇妙人体百科

    人体是世界上最奇妙的机器,要想操纵和使用好这台机器,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本书将人体“从头到脚,从里到外”那些看得见的看不见的神奇一一进行剖析,让青少年读者亲自领略人体的小秘密和健康的小魔法,在轻松的朗读和不断的发现中,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 异世大陆:逆天八小姐

    异世大陆:逆天八小姐

    她不会是跑到什么以武为尊或者修仙的异界吧?完了,完了……她不会武功也不会修炼!会被揍死的吧?现在学还来得及吧?北君大吼一声:骚年,不要怕,抬起头,大胆走,祝君以音霸天下!这是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也是个以音乐修炼的世界。
  • 冷香小筑

    冷香小筑

    篱菊数茎随上下,无心整理任他黄,后先不与时花竞,自吐霜中一段香。
  • 银川之光

    银川之光

    人拽路子野。江生年,一个表面上不太正经的高中生,长得贼好看也就算了,可背后里一个又一个的大佬身份又是怎么回事?
  • 秦时恋深:冷妻誓不放手

    秦时恋深:冷妻誓不放手

    她,秦国公主,却沦为诸子百家的养女。他,楚国后代,却成为掌握天下的王者。她与他本无交集,命运的齿轮转动,让他们相识……一日,他见到她哥和搜子,不禁艳羡道:“你嫂子这般让人动心,你哥简直是赚了!”她冷眸一凝,问:“动心?!你动一个试试!”他没骨气的说:“不敢,我怕动出心脏病来!”读者群;416898369拍门转;任一主角名字
  • 我在九州逍遥游

    我在九州逍遥游

    也许在浩瀚无垠的宇宙中还有一个同样的我,也许做着不同的事,但总我那么一瞬间产生了共鸣。什么?我穿越了...迷迷糊糊穿异界,九州缥缈似华夏。这是一场文学盛宴,印月阁中赋诗文,我有唐诗三百首;这是一场无休止的刺杀,森罗殿中判生死,死神令出生机绝;这是一场运筹帷幄的战争,三十六计安天下,孙子兵法定乾坤;这是一场热血的江湖,剑破虚空杀天人,枪碎苍穹我独尊!PS:强推二十八章,可爱杀手取狗命
  • 我的乍见之欢

    我的乍见之欢

    一九一九年,容真第一次见到周景俞。他把她从人群下拉起来,拉起了她的命,拉起了她的一生。那时候他的目光让容真清清楚楚的意识到,这是她的乍见之欢。
  • 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

    本书以大人物为主题,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己、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在论述之列。强烈的表达思想,内容丰富更是罕见。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人物为……
  • 诡事笑谈

    诡事笑谈

    绰号“王半仙儿”的姥爷,每天只知道捡粪。和身为屌丝的我,为了唯一女神奋战恶鬼。然而,在真的进了茅山、去了蜀山,加入“修道”、成为一个半吊子的“阴阳先生”的时候,才发觉人世种种,皆不在自己掌控之中。“我命不由天!”,这中二的话语也是老天让我喊出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