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53600000009

第9章 求助奕 抽签选大臣

却说,恭亲王这边最近几日一直坐立不安,他把几位“北京派”大臣召集过来,几个人一商议都认为肃顺之流不会让自己到承德奔丧。他们一直以来都与“热河派”势不两立,先帝又在遗诏中将他们封为了顾命大臣,从而削弱了自己的实力。如果顾命大臣不会京城,那么自己也奈何不了他们。虽然对皇兄的遗诏颇有微词,但是那毕竟是自己的皇兄,而且热河还有自己的两位皇嫂以及年幼的侄儿。自己特别想要奔赴承德,祭拜一下皇兄的亡灵。

对于两位皇嫂,特别是颇有政治头脑的叶赫那拉氏,此时也想听听她的看法,团结起来共同对付“热河派”,乃为上策。今天一大早,恭亲王便觉得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他穿上朝服,等接圣旨,圣旨一到便赶往承德奔丧。这时,只见一位太监匆匆来报:“王爷,安德海求见。”之后,小安子顺利把太后写有“大行皇帝龙驭,肃顺等人独揽离宫,挟持幼主,蓄意谋反。御弟亲王速来承德,共商大事。”的密札给了恭亲王,并诉说了热河发生的事情。恭亲王听后立刻吩咐让小安子与到醇王府去。醇郡王奕譞令太监、仆人全退下,他亲自撩开轿帘,请六皇兄奕下轿。一看小安子也坐在王爷的轿子里,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西太后的妹婿,七王爷奕譞此时只是个郡王,但他夫妇与西太后关系甚密。本来七王爷与七福晋也在热河行宫生活,前些日子,七福晋临产,他们便回京了。

“醇王爷吉祥!奴才给王爷请安了。”

“免了,快说吧!”

恭亲王奕急于听小安子讲述热河发生的事情,他讨厌小安子此时还这么多的礼节。

小安子喘了一口气,说:“两宫太后派奴才来京,是因为行宫有变,请二位王爷速速赴承德。迟了,肃顺的圣旨一到,二位王爷就去不成了。”

然后,小安子便生动地描述了咸丰皇帝殡天前后发生的大事。本来事态就很严重,再加上小安子添油加醋,两位王爷一时间十分震惊,他们想不到“热河派”竟猖狂到这般地步。

恭亲王咬牙切齿地说:“肃六呀,肃六,你胆大妄为,为非作歹,妄想谋夺我大清社稷,还把我‘铁帽子’王爷放在眼里吗?”

恭亲王气得脸色铁青,一向温和的醇郡王此时也义愤填膺,怒不可遏。

两位王爷不敢多耽搁时间,生怕宣圣旨的人追到醇王府来,他们决定立刻动身赴承德奔丧。临走时只带了四五个太监、三个宫女,便轻装上阵了。他们不敢走大道,只好抄小路赴承德。

六天后,他们一行十几人终于在承德避暑山庄外立住了脚。一路上小安子都在考虑自己如何混入行宫。当初,他是东太后发话,以“押回京城内务府惩办”为由离开避暑山庄的,十天后又好端端地回来了,不是露馅了吗?怎么办?

恭亲王、醇郡王及小安子三个人一合计,最后决定让小安子男扮女装混入行宫。还好,小安子本来就长成一副女人相,加之他是个阉人,不长胡须,只要穿一身女装,稍加点缀便像个宫女。他们让小安子穿上宫女的衣裙,再弄来一束假发,不仔细的人还真看不出破绽来,两位王爷相视而笑。

一切准备就绪,恭亲王坐在八抬大轿里,醇亲王随后,小安子混在宫女、太监里,一起进了热河行宫。

进宫门时,侍卫一看是恭亲王来了,便远远地站在一边,检查随行人员时也只是走走过场。

当一个侍卫检查太监、宫女时,发现其中一位“宫女”很面熟,他刚想多看几眼,就听见醇郡王发话了:“大胆的奴婢,磨磨蹭蹭干什么,小心你的皮肉。”

那“宫女”连忙跑向醇郡王,向七王爷磕头求饶,至于“她”说了些什么,侍卫一句也没听见。

于是,十天后,小安子又神不知、鬼不觉地回到了西太后的身边。当然,他这次回来后不敢公开露面,只有隐藏在西太后的寝宫里,而且也只有主子西太后和几个宫女知道小安子回来了。这几个宫女也一点儿风声也不敢走漏,生怕自己的脑袋“搬家”。小安子历尽艰辛才完成西太后交给他的重要任务。回到热河行宫后,两宫太后对机灵能干的他自然是好一番夸奖。东太后对他也有了新的看法。

当然,对于东太后,小安子是有所隐瞒的。他自己也知道东太后过去对他有成见,为了改变东太后对自己的印象,小安子专拣一路上的艰辛说。至于他路上连杀三个太监之类的事,他只字未提,而路遇土匪、农妇搭救等紧张情节,他大大渲染了一番,听得东太后直发感叹:“小安子,你能捡回来一条命,全靠那位村妇,应谢谢人家。”东太后后来果然派了两个宫女打听到搭救小安子的农妇,并重谢了农妇。可西太后感兴趣的并不是这些,因为小安子对西太后毫无隐瞒,他详细讲述了自己路上为脱身,如何带着累累伤痕连杀三人的经过,听得西太后直瞪眼。一来她领略了小安子的机智,二来她也在内心深处告诉自己:“这小安子,心够狠的,日后更要善待于他。拢住他,他可以为主子卖命,拢不住他,他也敢杀主子。”西太后低声说:“连伤三命,你不怕吗?”小安子拍了拍胸膛,自豪地说:“为了主子的千秋大业,别说连伤三命,就是连伤十命、二十命,赔上奴才的脑袋,奴才也在所不惜。”

当时,小安子既出此言,他的心里也真是这么想的。

这几日,肃顺、端华、载垣等人心里也颇不踏实,他们总觉得好像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尤其是肃顺,更是坐立不安,因为从昨天上午到现在,他的右眼皮一个劲地跳个不停。

“恭亲王驾到!”

一太监来报。这报告声犹如晴天一声霹雳,在烟波致爽殿东暖阁房顶炸开了天。几位顾命大臣你看看我,我瞅瞅你,谁也没说一句话。

从他们的表情上看,他们有些惊慌失措。毕竟还是肃顺老练一些,经历的场面多,他连忙说:“有请恭亲王。”

这才提醒了几位傻呆呆的大臣们,他们连忙正衣冠,施礼相迎恭亲王。

恭亲王奕一身的素装,掩面抽泣,缓步踏进东暖阁。几个人互相寒暄了一阵后,怡亲王载垣问:“六王爷何故到此?”

恭亲王低泣道:“特来叩谒梓官,并安慰太后。”

什么是梓官?梓官就是咸丰皇帝睡的棺材,因为皇帝、皇后死后睡梓木棺,所以称“梓官”。

载垣又继续问:“前已有旨,令六王爷留守京师,不必来祭拜梓官,难道六王爷未见圣旨?”

“圣旨,哪一道圣旨?”恭亲王装糊涂,故作惊讶。

肃顺突然咄咄逼人:“六王爷离京该有五六天了吧。”

“不,今天整整十一天。”

恭亲王这句话接得很紧,他生怕老奸巨猾的肃顺看出什么破绽来。

“哦,怎么王爷路上耽搁了这么久?”

恭亲王为了麻痹敌人,叹了一口气说:“本王也想早一刻拜谒皇兄亡灵,无奈前几日滂沱大雨冲坏了道路、桥梁,离开京城时就被阻隔了两三天。本王爷望着冲毁的桥路,心急如焚,可没翅可飞呀。”

恭亲王对答如流,肃顺等人便不好再说什么。奕是大行皇帝的亲弟弟,手足之情似海深,承德奔丧在情理之中。

恭亲王一到烟波致爽殿东暧阁,便提出拜祭亡兄,可肃顺却说:“大行皇帝虽在此殡天,但梓官久放此处不妥,今日下午派几个人将梓官移至澹泊敬诚殿。王爷明日再拜谒吧。”恭亲王一听,火了,问道:“为什么?”载垣连忙说:“王爷莫误会,肃大人考虑的是这烟波致爽殿地点狭窄,只恐留京大臣不断来,容纳不下这么多的人。”奕一想:“说得也对,就让他们有个错觉,留京大臣会源源不断地来。”恭亲王一行人暂居醇郡王奕譞在承德的临时府邸,与两宫太后尚有一堵厚厚的官墙阻隔。所以,恭亲王一到住处,便与奕譞商量如何才能见到两宫太后。一路颠簸,实在太累了,奕与奕譞直打呵欠,奕只好说:“老七,该歇息了,明天再商议吧。”

第二天一大早,恭亲王在肃顺、载垣、端华等人的陪同下,身着孝服来到了热河行宫的澹泊敬诚殿来拜祭亡灵。这一日,八大臣请来了小皇上载淳,让他与六皇叔见面。小皇上也是一身的素白,孝服孝带,还有孝帽。恭亲王一见六岁的小皇侄这一身打扮,悲从中来,他急忙向小皇上行了君臣之礼,接着一把拉过小皇侄,抱在怀中放声大哭。奕看到小皇上,他的心更酸了。这可怜的六岁小儿,糊里糊涂地当上了皇帝,处处受到肃顺之流的挟制。不由想起了自己与皇兄的种种国王,七尺男儿的泪水就像断了线的珠子直往下落,叫谁能够不感动!肃顺暗想:“鬼子六如此悲恸,看来他来热河并无他意,拜祭亡灵,乃人之常情。”肃顺等人陪着恭亲王、醇郡王哭了整整一个上午。到了中午时分,奕与奕譞已筋疲力尽,他们拜谒了梓官便回住处去了。祭亡兄,奕的确动了真情,也确实让肃顺等人深信他此来目的只是哭灵。哭是真的。只是为哭灵而来却是借口,老谋深算的肃顺这次又失算了。

昏天暗地哭了一个上午,奕觉得头脑有些昏沉沉的,加上路途劳累,他觉得四肢一点力气也没有。午膳时他勉强吃了一点东西,午膳后倒头便睡,足足睡了一个下午。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准备去见两位皇嫂。宫中有个规定,皇太后、皇后及各嫔妃住在后宫,大臣们,包括皇族贵戚想拜见她们时,必须先向内务府提出申请,批准后方可入后宫。但热河行宫未设内务府,入后宫则更难。特别是国丧期间,咸丰皇帝的后妃们都成了新寡,她们一般不见客。整个行宫里除了太监这些畸形的男人们,就剩下一个小男孩了——载淳。于是,恭亲王先到临时议事大厅——烟波致爽殿,向八位顾命大臣提出了要求。他用极为平缓的语调说:“本王打算后日回京,京师尚有要事在身,今日欲拜见两宫太后,稍尽臣子之心,这里的一切事务就全仰仗诸公了。”他说得很有分寸,表明心迹:今日见了皇嫂,后日便回京。等他回京之后,就拜托诸位照顾皇嫂了。

奕的一席话说得肃顺等人很不高兴,杜翰有些沉不住气了。

“六王爷谒见梓官,情真意切,可见至亲浓意。可是两宫太后虽然是王爷的皇嫂,但她们正在居丧期间,恐怕不方便见王爷。王爷还是先回京吧,以后我等奉梓官回京,‘百忌’以后再见也不迟。”

杜翰之言道出了肃顺等人的心声,他们竭力阻止恭亲王见两宫太后,其险恶用心路人皆知。可是,此时的奕势单力薄,他必须装糊涂。

“有何不便?”

老奸巨猾的肃顺手捻胡须,慢条斯理地开口道:“杜大人之言有理呀。居丧期间,小叔子与嫂子理应回避。依老臣之见,恭王爷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吧。”

肃顺话说得很强硬,没什么回旋的余地。

在热河,恭亲王一点儿“天地”也没有,他深感此时来硬的不行,不然会引起他们的疑心。于是,他叹了一口气道:“不见也罢,免得见了又是一番伤心。”

恭亲王回到了住处,非常守规矩,没有离开住处片刻。

因为八大臣派人监视奕,恭亲王不得不在暗中与两宫太后相见,得知皇嫂的哭诉之后,奕准备回京好好想象对此。

恭亲王离开承德后,东、西两宫太后并没有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八大臣暗自庆幸,同时也嘲笑自己小题大做、虚惊一场。西太后似乎也收敛了许多,平日里,她足不出户,修身养性。肃顺等人甚感高兴。

“到底是女流之辈,不过是想争个名分,对于政权的渴望并不十分强烈,不如就给她个名分,以安这个女人的心。”

景寿这么一建议,八大臣商议了一下,也觉得这么做可以稳住西太后,省得她乱生是非。于是,八位顾命大臣为两宫太官敬献新的徽号。

给东太后的徽号是“慈安”二字,给西太后的徽号是“慈禧”二字,以表示对两宫太后的崇敬。

都以“慈”开头,以表示对两宫太后同等对待。他们以为这么做,西太后会感激他们。他们万万没想到,慈禧太后得到徽号后,就利用了这一徽号。

她认为要使上次与恭亲王奕密商的大事变成现实,就必须扩大自己的势力,笼络一些人为自己卖命,以便一步步走向政治舞台。不过现在还不是自己公开登场亮相的时候,她要凭借自己得天独厚的优秀条件——小皇上的生母,来完成“宏伟大业”。

新帝登基后,要重新任命一批官员,以示皇上勤政。可小皇帝年仅六岁,他怎么会任人唯贤,恐怕连大臣他也不认识几个。于是,小皇上凭感觉抽签命官。这虽荒唐,但小载淳是天子,他的话便是圣旨,无人敢违逆。所以,他抽到谁的名字,谁的运气就来了;抽不到的,哪怕是新科状元,也是白搭。肃顺等八位顾命大臣先把候选官员的名字写在竹签上,糊上封条,放入签筒,然后捧上御案,两宫太后在旁边坐着,陪着小皇上抽签。小皇上觉得好玩极了,好像是在做游戏,他挺高兴的。他一把抓出五六个签片,往桌上一掷,又去抓第二把。

两宫太后一看,傻了,这么个抽法,自己中意的不一定能中签。等一会儿,官位满了,万一中意的人没抽到,可怎么办呀?

于是,东太后求救似的暗中捏了一把西太后,西太后心中明白,她猛地咳了一声,用手捂着胸口,表现出十分痛苦的样子。小皇上一看生母不舒服,连忙跑过来问长问短。西太后趁势抱着儿子,在他耳边小声地说了一句什么。小皇上立刻对众大臣说:“额娘不舒服,朕今日不抽签了。”这可气坏了八位顾命大臣,肃顺上前跪在地上:“臣等请皇上任命官员,以安社稷,还请劳驾龙体,继续任官。”“爱卿免礼!朕指派行吗?”小皇上俨然一副天子的派头,自称“朕”,称肃顺为“爱卿”。八大臣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小皇上会说出这句话来,他们真怕小皇上重演“封亲额娘为圣母皇太后”那出戏来。万一他指派个脓包或某个太监可怎么办?于是,肃顺长跪不起,婉言相劝:“皇上,抽签定员,乃我等共议所定,皆以为这样做公平、合理,请皇上三思!”皇上年龄再小,也听得出来肃顺这一群人不同意自己指派官员,他眼珠子一转,又生一计:“那就请爱卿把签封扯下去,朕能读出名字的,就任命他为官员。”虽然肃顺等人极不愿这样做,但也不好再推辞。毕竟小儿是天子,天子的意志便是群臣的意志。无奈之下,只好任小皇子胡闹一气了。“匡源。”“臣在!”顾命大臣之一的匡源被小皇上第一个点中,他心中大喜。因为小皇上认得“匡源”这两个字。“端华。”“臣在!”又点中一个。小皇上沾沾自喜,他拿过竹签看了看,一连有四个签上的字不认识,他放到了一边,再拿几个来看。

“景——景寿,这不是六额驸吗?”

“臣在!”

景寿心中很高兴,内侄加学生的小皇上认得自己的名字。

接着小皇上一连读出几个人的名字:

“董元醇、左宗棠、丁宝桢……”

八位顾命大臣有些纳闷了,小皇上怎么一下子认得这么多人的名字。可是,天子之语乃圣旨,他们只好认了。这其中有八大臣预先商量好的人的名字,也有他们的死对头。

大概这也是天意吧,既然皇上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这些人命中注定成为载淳登基以来第一批任命的官员。八大臣只好根据他们平日的政绩委以具体官职。不久,这一批新官便各就各位,为朝廷卖命了。

小皇上怎么会一下子认得这么多的人名呢?这里面还有一些故事呢。

当八大臣商议由小皇上抽签命官后,两宫太后得到了这个消息。她们十分着急,一商量,一致认为应该牢牢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笼络一些人,将来这些人肯定能派上用场。记得奕说过:“有个董元醇,此人效忠朝廷,素与肃顺有隙。若有机会,扶他一把,他日必有大用。”

于是,两宫太后决定利用这次任命官员的好时机,无论如何也要扶董元醇一把。

几天前,她们喊来了小皇上,如何教他呢?又不能太露骨,六岁的小儿尚不懂事,万一他原原本本在大殿上说了出来,可就糟了。还是小安子脑子活,献上一计,让小皇帝记住了“董元醇”这三个字。

八大臣一商议,既然皇上给董元醇封了个官,又不好抗上,只好强忍心中不快,派董元醇去山东,做山东道监察御史。

这位董元醇一贯效忠朝廷,他对肃顺等人专横跋扈的行为早已不满,暗中他与恭亲王来往甚密,深得恭亲王的信任。当他接到新帝任命他为山东道监察御史的圣旨后,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拜见恭亲王。

这时候,恭亲王正想要用计将两宫皇太后推上政治舞台,以便以后能够对这两个女流之辈加以利用,从而让自己成为幕后真正的收益者。

此时见董元醇来拜见自己,再见此人对自己恭敬有加,觉得此人可以收为己用,于是就对其说道:“董大人,我大清二百年基业,一直以来都是民心所向,但是近些年内忧外患,让人堪忧,如今更是雪上加霜,大行皇帝早崩,虽然幼帝聪明过热,但是毕竟年幼,对朝政尚不能处理。肃顺等人以顾命大臣的名义,把持朝政,让人担忧啊。”

本就与肃顺是死对头的董元醇一听,马上听出了恭亲王话中的意思,于是就与恭亲王攀谈起来,临别时,董元醇表示自己会马上去山东任职,之后会上书皇上,让两宫太后处理朝政,恭亲王辅佐一起事务。

同类推荐
  • 刘更新传奇

    刘更新传奇

    他就是村里的首富——东家刘继基。刘继基恪守耕读传家的古训,小时上过私塾,不但背诵过《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之类的启蒙书籍,且读过成担子的经史子集,年少时考过两次,未能进学,也就死了读书求仕的心。从此一门心思下田劳作,犁耙锄刨,扬场放磙样样在行。他深谙“创业好比针挑土,败业如同水推沙”的至理名言,节衣缩食,不畏艰辛。家业日盛,仍不丢农事,经常下田劳动。衣着打扮,也和种田人没有两样。他精打细算,辛勤俭朴,不沾吃喝嫖赌抽的恶习,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终于使父辈留下的殷实家业,在他手上日益发达,成为有好田二百亩,房舍数十间,五六头驴骡的大户人家......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人生智慧书

    梁漱溟先生提出了自己的志愿:愿终身为民族社会尽力;并愿使自己成为社会所永久信赖的一个人。在确立了这个志向之后,他的生命就有了前进的方向,不断地为家国民族而四方奔走,风雨无阻,毫不游移。一条清晰的人生轨迹呈现在后人面前。
  • 世界十大文豪——安徒生

    世界十大文豪——安徒生

    安徒生的作品主要是童话,他的童话与以往的童话不同,它们不是民间传说的简单重述,即使源于民间传说,也被他注入了现实生活的内容,使其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一个阶级的实质。安徒生在他的童话中表现出他那独特的创作风格,他的才华也在他的童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 李光耀传

    李光耀传

    李光耀,新加坡华人,为新加坡首任总理、曾任国务资政以及内阁资政。为新加坡的独立及崛起做出很大贡献,被誉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不仅是新加坡的开国元老之一,也是现今世界政坛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曾力挽狂澜,年仅36岁时便领导新加坡走向独立。在随后40年的新加坡总理生涯中,他又大刀阔斧,主导新加坡的转型,让新加坡的经济取得了西方式的成功。本书全面记录了新加坡首任总理李光耀波澜壮阔的一生,政治场上的斗争,经济浪潮的搏击,艰险经历中的强大意志,过人的胆识伟人的魄力,都将在字里行间中一一呈现,翻开这本书,犹如与李光耀先生当面详谈,不经意间直入这个伟大而传奇人物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2009之无悔青春

    重生2009之无悔青春

    2020年人生失败到一塌糊涂的陈林华回到了刚到京城的时候。真好。2009年的他年少轻狂,意气风发。他的生活温馨又精彩。人生如果真的能重来你会选择做什么呢?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吗?
  • 抢了勇者系统的咸鱼法师

    抢了勇者系统的咸鱼法师

    一个穿越到异世界的死宅,本以为只是换了个身份和地点继续宅而已,但,一次充满了疑点的意外,把她逼出了新手村,在找回亲人的过程中,慢慢地发现了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充满了疑点的系统,被刻意改造过的魔法体系,疑似真实存在的神明,以及,自身的穿越。身为一条咸鱼,明明只想无所事事地躺在家里,却始终无法如愿,到底该怎么办?
  • 陨落机械

    陨落机械

    既然肉体太痛苦了,那就改造,成为非人。我曾今有想过自己还是不是人类,而现在我确信自己是人类
  • 寒门恶女

    寒门恶女

    【夏颖作为一个大龄的女青年,失恋抑郁得癌死了就已经生无可恋。可逗逼的苍天老爷给她穿了一次,变成小妾一枚。夫君不喜、主母不爱,要将她送给一个翩翩的俊美公子做第一百号小妾备用。夏颖追求不多,有吃有穿,还有美男陪,人生夫复何求?可公子的身份奇葩,性格恶趣味,就喜欢和她猫捉老鼠的游戏……夏颖觉得不服就要干,人活腻了什么都不怕。看理工暴躁女,如何玩转小妾的阶级斗争,如何收获亲情、友情、爱情。对于这个出门就动粗的女人,公子很无奈:开门放夫人,各位请小心!祸及哪位,要么长得丑,要么就是品行差,自动撞上来碰瓷者,一概恕不赔偿。】
  • 我不是淑女

    我不是淑女

    周浩然是一直以男的身份生活的女孩,在十二岁碰到二十岁的楼大哥,,从此埋下了爱情的种子。浩然一直都没有让别人发现她的身份,直到遇到一个很可爱的女孩卓冰倩。她发现了她的秘密,并以她的女朋友自居。几年以后她大学毕业到卓氏企业上班,在卓冰倩爸爸的寿宴上,让她察觉卓爸爸竟然是她的亲生父亲。而卓家和楼家是至交。楼大哥要和别人订婚,而她又该何去何从呢?
  • 群雄逐鹿之大明王朝

    群雄逐鹿之大明王朝

    历史教授李行意外身死,投胎和朱重八成了发小,从此追谁朱元璋转战南北,纵横沙场......王朝初建,天下已定,还让历史重蹈覆辙吗?一丝怀疑,一场矛盾,几许恩怨,一场强权之争已在所难免.......
  • 青春探戈的灵魂

    青春探戈的灵魂

    一次无意的邂逅,一个小小的赌约,让不曾相识的两个人有了交际。是谁颠覆了谁的流年,又是谁惊艳了谁的时光?且看以舞蹈结缘的男主女主如何演绎青春的疯狂,痛苦,迷茫。
  • 《不分离》

    《不分离》

    四男四女的爱情纠缠,到底谁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呢?
  • 凤辞凰归

    凤辞凰归

    第一次,他把她忘了,她跟在他的身后天天撩他,希望他能够将自己想起来,毕竟之前就是这样死缠烂打,才把他追到手的。但是他非但没有将她想起来,还差点让她被天雷劈的灰飞烟灭。被雷劈的时候她就想有下辈子一定不要再遇到他了,即使遇到了,也要把他忘一遍。第二次,她终究还是遇到他了,但是庆幸的是她也把他忘记了。气不过的是他也不记得她了,不记得就不记得嘛有什么了不起的,可是为什么偏偏她还是把他记起来了,再一次死在他的手里了……第三次,她待在他永远不会来的地方,可是为什么他竟然破天荒的来了,听到这个消息她马上卷铺盖走人,免得再一次死在他手。可是为什么她走到哪里他就要跟到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