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3500000001

第1章 良心是做人第一法则

良心不是人生中的一个虚词,而是直接关系到成败的一个关键词。假如你失去良心,可能会为达到了某一种目的而窃喜,但绝对会留下骂名。或许你又觉得骂名有什么可怕呢,难道能骂倒自己吗?你的这种思路误区,就决定了你一生必走小人之路。小人能做成大事吗?选择决定成败

“义”就是个人的良心,天下的公理。一言以蔽之,是给予而非掠夺。求利是对的,但要用义来求利。无义之利就像没有源头的水流不长,讲义的人必有大利,细水长流。

从前有两个人做生意,一个斤斤计较,另一个不较得失,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大头,不要小头”。如果他志在赚1万元,实际赚了8000或5000元,他也认为很好。而那位斤斤计较的人如果要赚1万元就一定要赚1万元,少一分都不行,于是他很在意每个环节,力保万无一失。

这两个人谁获利最多?

当然是“不较得失”的那个人获利多。那个斤斤计较的人则赚少赔多。

你苦心求利,反而无利。

你一切无所谓,反而有利。

事情就这么神奇。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规律:

一、事情本身的规律。二、人做事的规律。人们往往只看到人做事的规律,没有看到事情本身的规律。任何事情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它有生命,在变化,而且会终结。但人们通常认为事情是死的,永远可以做,永远不过时,无疑这大错特错。

有的事情只能做一次,稍纵即失,一次就过时。有的事情意义有限,不能产生你期望的东西。有的事情虽好,但一做就糟,因为它本身是拒绝人的。

可以这么说,绝大部分事情都是无利的,只会耗人精力,不会给人好处。在此情况下,我们强迫自己去做事,当然没什么利了。

因此高明者往往不言利,他只希望把自己做好。他当然也积极做事,但并不在乎结果,他做事只是好奇,只是想看看自己能做出几分成绩,仅此而已。

他洒脱,所以多收获。

他不抓住什么,所以不失去什么。他一切无所谓,所以能进入一切。他不求利,因此获利最多。

这其中的诀窍在于他尊重事情本身,并且知道自己能力有限,因此他不做明知做不到的事。如《易经》所言,“不妄作”,他在自然与一切事面前保持谦逊,所以能获得自然的更多青睐与赏赐,于是他以空虚换取丰盈,利大如斯。

从《孔子做人绝学》一书中,我们知道了孔子之学的重点是“人生以快乐为主要目的”,那么我们可以从孟子身上获得什么?答案......当然是无所利!

你想获利,就不会有利。

想从孟子身上获利的人必将无所得,无所利。想从某人身上获利是一种掠夺行为,注定不会得逞。你要尊重他,与他交心交朋友,要谈心,不要谈利。

孔孟皆圣人也,他给我们的是心灵的愉悦与智慧的启迪,除此以外他们不会给你任何好处--傻瓜!他们已给你最大的好处,你难道还想得到什么别的好处?

不,没有。孟子说:“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意思就是说他很难再说什么。

因为,他已经山历海,可以给你一座山、一片海,但他不能给你一块石头或一杯水。

他只给你大,不能给你小。他就是这么庞大,他随手一指都是一大片风景,他不会特意为你指出一棵树。当然,他给的里面什么都有,而且很现成,只要你去拣。

路上有一颗珍珠,你去拣,就变成了两颗珍珠,因为你弯下腰来也很像一颗珍珠。

弯腰是重要的。

人在大道面前要永远谦逊。

这样,我们才能自豪。我们的自豪得之于天,并非得之于人。因此,一个“充充满满”的人必会时刻体悟自然,妙察善道,必能从容为人,活出气势来。

孟子是先秦诸子中最狂的一个,孔子与庄子都不敢做的事,孟子敢做。他敢当面指着某个国君说“你是暴君”,也敢向世人宣称“愿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非常阳刚!非常阳光!

孟子的这种气势得之于道,因为他不为世俗利益所累,所以能给世人指出更大的利来,那就是“义”,天下人的公理。有了“义”,大利必生焉,何必再去顾及些蝇头小利?

孔子重“仁”,启迪世人快乐。孟子重“义”,指出世间公理。二者都是在作一番道的言说,都意在惠我世人,传播真道。仁就是义,孔子就是孟子。

稍微有点不同的是,孔子快乐,孟子自豪。孔子的快乐是自得其乐,孟子是面对天下人而觉得自豪。

孔子内敛,孟子外放。孔子勇敢,孟子刚烈。孔子是个硬汉,早年带兵打过仗,在鲁国为官时多次与齐人作战,在周游列国时又常与追杀的人相搏。史书关于孟子没有类似的记载,孟子没有做过官。因此,孟子的反叛更彻底,根本不顾及帝王将相的脸面,火力十足,火药味十足,专门教训那些国君该怎样做人。

以前的学者认为孟子游说诸王是在教诸王怎样“治世”,其实孟子像孔子一样是不治世的,他们决不那么虚妄,说那么远,而是旨在解决当下的问题。孟子与孔子一样,只是在讲如何“做人”。

《孟子》全书所讲,就是一个“义”字。“义”就是公理,就是天下人、每一个人的公义。大道赋人形,人人生而平等、自由、共享生存权、发展权与其他各项权利。而诸王要掠夺。因此就产生了孟子的伟大人文思想“义”。这个“义”,就是后世王阳明讲的“良知”。

说白了,“义”就是良心。

一切都要摸着良心说话,摸着良心做事。良心是本能,良心是善。有良心就不失本能,与道相合,必定快乐成功。有良心就有善心,就不会为恶,伤人伤己。

这就是最大的“利”了。“义”就是“利”,大利,最大的利。孟子见梁惠王。

梁惠王说:“喂,老头,你不远千里而来,对我有什么利?”

孟子说:“大王何必谈利呢?有仁义就足够了。一国之君总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国?大夫总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的家族?平民总是说:怎样才有利于我自己?这样,上下相互取利而导致国家危险。”

“万乘之国里杀君王的是那些千乘之家,千乘之国里杀君王的是百乘之家。万乘之国被千乘之家夺取,千乘之国被百乘之家夺取,这样的事例太多了。”

“如果人人都以利益为先,仁义为后,那么永远没有满足的时候。仁义的人不抛弃他的亲人,仁义的人为他人着急,这样就对了。大王只需讲仁义就可以了,何必说利。”

孟子指出:大家都求利,必然会利益冲突。大家都不求利,都讲仁义,自然会有大利供双方享用。

仁义有大利。

这是因为:仁义之人谦让,而谦让就可以生利。一般的利是争出来的,最大的利是让出来的。

争利不如让利。越让越有利。这是一种大境界。孟子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丈夫,我们读孟子,容易误以为他什么都斗争。其实,孟子首先是无争之人,孟子不懂老子、不懂孔子,必不能成孟子。有了这个不争,才有必争。这一点必须知道,再大的丈夫在他的家人面前都应该是温柔的。他不在家里装大,才能在外面争大。这个家就是我们的心灵。

孟子是个宁静的智者,其次才是大丈夫。我们学习孟子的大丈夫之道,首先要懂他的宁静。

有宁静才有力量。

孟子是个怒目金刚,比如在对梁惠王时就针锋相对。怒目金刚的重点不是怒目,而是金刚。金刚是一种佛,佛是智慧的。有多少智慧,就有多少力量。

利从智生,智从心出。

求利本是智者的所为,但真正的智者求的是大利,即自身的完美。他不因妄求而丧失,不因贪求而亏欠。

这样他才能从本来无利的地方发现大利。

不求利的人获利最多,因为他的心是宁静的心,不是功利心,所以能让各种各样的利自动浮现眼前,供他如意拣选,自由支配。我们首先要做自己的义人,然后做天下的义人。

王阳明梦见孟子

王阳明做了大官,平叛”乱民“、杀人无数,自以为功大。后来又被皇帝贬官到贵州深山老林中一个叫龙场驿的地方,失意得要死。

这天晚上他望着窗外的月亮,翻来覆去睡不着。朦朦胧胧看见一个伟丈夫出现了,不由得精神振奋。

王阳明问:“君为何人?”伟丈夫说:“我是孟轲。”王阳明说:“原来是亚圣。”孟子说:“我见你似有心事。”王阳明长叹:“壮志难酬。”孟子又问:“你有什么壮志?”

王阳明说:“我严格按照孔圣人与您的圣训立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笑了:“你杀了那么多人,还跟我谈这些。”王阳明争辩:“不杀人无法治国。”

孟子启发他:“修、齐、治、平本是一理。照你这么说,不杀人无法修身了?”

王阳明明白了:“我错了。”孟子问:“错在哪里?”

王阳明说:“我好杀,功利心太重。”

孟子点头:“你找到你的反面,那就是你的真实。”王阳明大悟:“为善?”

孟子点头:“那就是"义",个人的良心,天下的公理。一言以蔽之,是给予而非掠夺。”

有了这个梦,王阳明从此以后弃杀从善,以良心做人,发展了一套“致良知”的著名学说,继承了孟子的衣钵。

同类推荐
  •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武则天为登基而造通天浮屠,然而在竣工前数日,朝廷发生一桩奇案:工部侍郎贾颐在未建成的通天浮屠里、在众目睽睽之下全身自燃,随后,负责侦查此案的大理寺正卿薛勇以同样方式毙命。武则天召回已被革职羁押长达八年的狄仁杰,并命其三天之内侦破这桩关乎朝廷安危的奇案。
  • 宠辱之间:千古流传的大清外戚

    宠辱之间:千古流传的大清外戚

    本书介绍了大清外戚故事,内容包括:有惊无险度余生——索尼,君子之泽五世斩——索额图,兴衰荣辱皆由“天”——隆科多,不测富贵不寻穷——年羹尧等。
  •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中国古代才子佳人故事

    才子与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多见诸中国古代小说,寄托着从古至今中国人的爱情乌托邦。两千年前的《诗经》,在开篇就为我们描述了男女相恋。中国古代最为人称道的爱情故事,莫过于那些才子佳人的相知与相守的感人轶事!其中: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坚守,陆游与唐婉的凄美,无不深深感动着一代代的人!古人读书的最好境遇或许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而茫茫凡尘能有一位红颜知己可谓人生之幸事!
  • 科学巨人——牛顿

    科学巨人——牛顿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鸳鸯蝴蝶梦:民国名媛往事

    鸳鸯蝴蝶梦:民国名媛往事

    民国名媛,一群生活在云端的精致女子,承载着家族荣光,其经历却渗透时代动荡,幸与不幸,均化烟云。林徽因直率爽朗,乱世中为抢救华夏古建筑不遗余力,与诗人徐志摩的情感纠葛,只是小小点缀;陆小曼倔傲孤高,风光时芳华绝代,落寞处宠辱不惊,爱上一人,不惜为其耗尽余生;凌淑华恬静温润,徐志摩视其为“唯一有益的真朋友”,二人的情感一度到了危险的边缘,为何擦肩而过?以及张允和馨香淡雅,毛彦文红尘几回,张爱玲爱恨倾城,苏青花落人亡……
热门推荐
  • 穿书女配之我很佛系

    穿书女配之我很佛系

    没有被雷劈,没有掉井里。在家好好睡个觉,就穿成书里拖着男主做了十年备胎。又婚内出轨至男配大佬丈夫的深情于不顾的作死女配。想想书里女配的悲惨结局,莫默想静静!我他喵是得罪哪路神仙了!这么整我?
  • 梦想之门

    梦想之门

    这是一本重生的书。本书主角绝对强大,本书剧情绝不郁闷,本书构思绝对YD!请不要被书名迷惑!*************一场失恋,让林风意外地重生。回到了1997年的他,会怎样面对一个全新的生活?为商之路,他叱咤风云只手遮天;黑道白道,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情场斡旋,他潇洒写意游刃有余。在这里,你会看到你的重生之梦,这就是梦想之门。本书故事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第一次写书,可能会有许多考虑不周的地方。希望各位能够多提意见,坚持看下去,本人也会慢慢学习,逐步改进。新人艰难,本人不会拉票,如果您喜欢本书,请赏点推荐票,如果不喜欢,请您高抬贵手,收藏一下也行。
  • 青锋纪

    青锋纪

    那些年,祝福都给了稻草人,麦田里沧桑得没有模样的面孔清晰的倒影着深秋中,厚厚的希望
  • 江山我为王

    江山我为王

    邓达良穿越到五色大陆,发现手腕多了只三级文明的手环,分外神奇。本以为到达人生巅峰,做逍遥咸鱼,顺便当“解难大师”,为大家排忧解难。可万恶的手环居然让他从村长做起,然后是乡长、县令、刺史……皇帝!邓达良很不情愿呀,只能将大臣、巫师、国师、王子、公主、皇上通通踩在脚下……
  • 天衍行纪

    天衍行纪

    远古诸神灭绝之战,死伤无数,仙界五行至尊神秘陨落。亿万年之后,他身负远古五行至尊血脉强势归来,死气缭绕的仙界,冥魔如何而来。五行至尊神秘陨落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惊天之谜?
  • 月乾星坤之幽梦浮沉

    月乾星坤之幽梦浮沉

    她是叱咤风云的11老大,她柔媚机警、冷酷无情、心机深重,围在她身边的男人无一不对她唯命是从。她也是被困在黑暗城堡里的悲惨的公主,美丽、脆弱,善良,牢牢地吸引了他们的心。如果她是月亮,那么他们就是衬托着她的星星,因为她的世界里永远都不会有太阳。
  • 复仇四公主的复仇蜜恋

    复仇四公主的复仇蜜恋

    她,被亲生妹妹诬陷后赶出家门,她,被自己的亲生父亲逐出家门,她,被亲生姐姐推下悬崖,她,被自己的继母赶出族们,那一年,她们还五岁,却走上了血腥的复仇之路。三年后,她们从恶魔岛毕业成为世界前三杀手,创建了世界第一大宫——血樱宫,两年后,创立世界第一公司,拥有多重的身份,五年后,她们开始了她们的复仇,经历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事情后,她们,还能复仇成功吗?
  • 飘渺奇仙路

    飘渺奇仙路

    刘轩,一个普通的现代人,穿越到了古代,在一定的条件下踏上了修真之路,远古的文明另加奇幻的旅途,当他发现夜幕中那些无比遥远而庞大的天体离自己是如此之近时,毅然地踏上了追星逐月的征程......
  • 恋生无非

    恋生无非

    她被称作“琦王”,却因为一次偶遇沦陷于他。他永远温和近人,连杀人也笑的温柔似水,被称作“毒品”。两个人,两薄情。当两个人碰撞在一起,将擦出怎样的火花?
  • 废土2222

    废土2222

    由于种种原因,刚刚事业有成的世启被关入看守所协助调查。在看守所期间依靠自己的善良和渊博的知识,一个被判无期徒刑的富豪告诉他一个秘密。出了看守所后,世启事业遭受巨大打击,走投无路下,他决定实践这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