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30400000055

第55章 普鲁斯(波兰)

波莱斯拉夫·普鲁斯(1847—1912),波兰作家。他的作品中善于在矛盾斗争中揭示人物性格,运用讥讽、幽默、虚构、夸张和朴质的叙述等多种手法描写细节,作品有浓厚的乡村气息。他的创作对波兰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其代表作有小说《玩偶》、《前哨》等。

影子

天上的阳光逐渐熄灭了,地面的薄暮慢慢升起来。薄暮——这是夜大军的前哨。这支凶猛的夜大军自古以来就和白日永恒地厮杀着:它总是朝败暮胜,主宰着从日落到日出之间的宇宙,一到白天就全线溃退,躲在隐蔽的地方隐藏着。

它躲在深山峡谷里,城市地窖中,森林茂丛间,阴沉的湖泊深处;它隐身在原始的地下岩洞,矿井和濠沟,屋角和墙窟。它缓缓地布开,悄悄地扩散,终于充满各个幽暗的角落。它潜伏在树皮的裂缝里,衣裙的褶皱间,躺在细小的砂粒下面,缠在最薄的蛛网中,伺机出动。虽然从一个地方把它赶走,那也只不过是短暂的退让,它仍然要选择良宵,重整旗鼓,重新再来,还要努力夺取新阵地,最后吞没整个世界。

当夕阳西坠的时候,夜大军的前哨——薄暮便悄悄地、十分谨慎地从各个隐蔽的地方一队队地开出来,布满房子、走廊、门厅和光线微弱的楼梯;从橱柜和椅子背后涌到房间中央,包围帷幔;从明瓦和窗口冲上大街,一声不响地袭击墙壁和屋顶,占领制高点,在那里耐心地等待着空中片片彩云进入黑色的纱帐。

过了一会儿,黑暗突然发起全面进攻,从地面直升云天。野兽躲进洞穴,行人各自回到房间;生活就像无水的草木,蔫枯凋萎,奄奄一息;景物的颜色和轮廓一齐隐入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时,在华沙空旷的街道上出现一个奇特的人形,头上举着小小的火种。他好像专为驱赶黑暗而来,沿着人行道飞奔着,一见路灯,便停了下来,点亮欢悦的灯火,然后就像影子一样消失了。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论是百花争艳、风和日丽的春天,还是雷雨交加的七月炎夏;不论是狂风怒吼、尘雾茫茫的深秋,还是雪飘万里的严冬,——只要黄昏降临人间,他就跑遍大街小巷,举着火种,点亮灯光,然后就像影子那样,一晃不见了。

你从哪儿来?是何处人氏?你为什么这样自隐,使人们看不见你的面容,也听不到你的声音?你有妻室和母亲吗?他们是否在时刻等待你的归来?你有儿女吗?

他们是否常常倚门相待,当你把小小的火种放到房角以后,就用力爬上你膝头、搂住你的脖子?你有没有一个可以同乐、同苦的朋友?你有没有一个哪怕是仅仅可供聊天的相识?

你总该有一个安身之处吧?你总该有个留给人家称呼的名字吧?你总该具备人们共有的需求和感情吧?难道你真是一个无声无影的幽灵,只在薄暮朦胧中走出来,点亮灯火,尔后就像影子一样消失?

有人对我说,确有这么一个人,并把他的住址告诉了我。我找到那所房子,询问扫院人。

“有一个点灯人住在这儿吗?”

“有。”

“他的房间在哪儿?”

“喏,就是那间小屋。”

门似乎已经上锁。我向窗洞里一望:只有靠墙铺着一张小床,床边有一根长杆子挑着一盏小灯笼——火种。点灯人不在家里。

“请大致告诉我,他是个什么样子?”

“谁知道他长得啥模样!”扫院人一面回答一面耸耸肩,“我自己也没能好生看个清楚哩!”他补充说:“他白天从来不呆在家里。”

半年后我第二次拜访他。

“喂,点灯人今天在家吗?”

“唉——唉!”扫院人一声长叹说,“不在,永远不在了!他昨天已经入土。他死了。”

扫院人默默地思索着。

我打听一些细节以后,就赶到墓地去。

“看墓人,我想打听一下,昨天下葬了一个点灯人,他的坟在哪儿?”

“点灯人?”他重复一遍,“谁知他埋在哪块土里!昨天一共来了三十位‘游客’。”

“当然,他绝对是葬在穷人墓地的。”

“穷人也来了二十五个。”

“不过,他睡的准是白皮棺材。”

“睡白皮棺材的‘游客’也来了十六个呢!”

我一直没能看见他的脸,也没弄清他的姓名,最后连埋他的一抷黄土也没能找到。他死后给人留下和生前一样的印象:只有在黄昏后才能看见的、一个无声的、不露真相的、像影子一样的人形。

在人生的黄昏时,一代不幸的人在思索徘徊:一些人在斗争中死去;一些人堕入深渊;各种机缘、希望和仇恨冲击着那些被偏见束缚着的人;在那阴黑泥泞的道路上同样也走着那些给人点亮灯火的人。每一个头上举着火种的人,每一个在自己的旅途上点燃光明的人,尽管没有人承认他的价值,但他总是默默地生活着、劳动着,然后像影子一样消失。

同类推荐
  • 青春没了,痘还在

    青春没了,痘还在

    本书用轻松幽默而又不失尖锐的笔调,记录下一个80后的工作、生活、爱情以及思想片段,给全社会展现一个真实的80后——我们已经长大了。全书按照80后的工作生活、日常趣事、爱情、记忆、思想片段、等共分为八个部分,共约90篇文章,11万字,全面展示80后的真实生活和心路历程。
  • 怒砸官箴碑

    怒砸官箴碑

    宋绍兴十一年(1141)二月的一天,当朝宰相秦桧以“不服诏命”和“蓄意谋反”的罪名,在朝庭上弹劾率兵抗金的名将岳飞。文武大臣有的惧怕秦桧的势力,不敢为岳飞保本;有的想保本,却又不清楚岳飞率兵在外的详情。就在秦桧奏请皇上削夺岳飞兵权的时候,一名从七品的小吏竟出面诤谏起来。这位小吏名叫辛次膺,官居规谏讽谕的右正言之职。
  • 石评梅精品选

    石评梅精品选

    石评梅是我国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作家和革命活动家,是我国近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她的作品亲切自然、坦诚真挚,具有独特的情韵美境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古典韵味与欧化色彩的交相融合,使她作品的语言流畅、圆润、丰厚、自由,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音乐性。《石评梅精品选》精选中国实力作家石评梅的作品,倾情打造最权威的美文选辑。所收录的名作或缅怀青春,追忆逝水年华;或立意深远,展示哲思妙悟;或思亲怀友,抒发深沉情感;或探寻美景,欣赏自然风情。让读者充分领略佳作的语言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思想之美。
  • 文学批评学

    文学批评学

    文学思潮、文学文体和文学经典三大理论问题,呈现了文学批评学或批评解释学的内在思想结构。通过对“为何批评”和“如何批评”问题的深入追问,通过具体的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范导性实践,通过“如何成为批评家”的诸多奈件的理论确证,本书变得极富思想操作性,并且具有理论解释力。从文学思潮出发,作者探讨了文学思潮与批评思潮的成败得失;从文学文体入手,作者特别强调诗歌、散文和小说批评的独特性,并通过实例分析,展示了文学批评的自由思想价值;从文学经典出发,作者建立了开放性的文学经典观,为先锋文学和通俗文学的双重经典体认进行自由立法。
  • 倾听大地

    倾听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倾听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热门推荐
  • 冰晶守护最后的黑暗星辰

    冰晶守护最后的黑暗星辰

    少女国家危在旦夕,被迫撤离自己的国家,在宇宙中踏上了寻仇之旅……
  • 偷星之盛夏光年

    偷星之盛夏光年

    *童年回忆杀*一切就像是一场梦,梦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世界未曾毁灭,你们也未曾离开。沙滩上欢声笑语,海鸥飞翔。我曾把你当做全世界,现在也是如此,未曾改变分毫。青梅低语,竹马细听。如果这是一场梦,我希望永远都不要醒来。
  • 时光逝去爱重来

    时光逝去爱重来

    一个荆家,一个姬家,姬陌箜可以放弃一切,但是这一切里并不包括荆后礼,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挡在前面的任何一个阻碍,都挡不住他们要在一起的决心!
  • 我有一把青锋剑

    我有一把青锋剑

    二十岁生日那天,邵阳被祖传宝剑一剑捅到了一个妖魔遍地的乱世。诸侯争霸,百姓流离,妖魔鬼怪处处都有。对此,邵阳亦无其他,唯手中剑而已。
  • 医见钟情:早安,高冷医生

    医见钟情:早安,高冷医生

    从前的她就像待在温室里的花朵,与外界隔着一扇漂亮的玻璃门,她肆意地享受着玻璃门内没有风雨的日子,从未受过任何伤害。所以,有一天,玻璃门碎的时候,她才如此猝不及防。
  • 觉醒者的世界

    觉醒者的世界

    [手机+13][坚韧+3][击晕+1][自修][基站][隐秘][续航][运算][异能·网络空间][异能·虚拟创生]国际知名视频主播、夜幕组织头领、星空级强者李半夜正在用手机看直播,默然间他想起那地狱难度的开局。默然间又想起那天夜晚黑暗中走来的那个少女,她说:“我是李若雪,你是李半夜。”
  • 猛鬼回魂

    猛鬼回魂

    两个小混混,穷得实在没钱花了,就去学人家盗墓,结果却卷入了一系列离奇诡异的事件当中。全书之中主讲人性险恶,贪念恒生,所以全书几乎都没有好人,最后自然是恶有恶报。
  • TFBOYS之夕阳下的爱恋

    TFBOYS之夕阳下的爱恋

    这篇小说是关于TFBOYS与女主角的爱恋,三位千金和三位明星同时也很有钱,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如若浮生如初见

    如若浮生如初见

    她出生千禧年,遇到了他,是这辈子逃不开的劫。十二岁那年,看着刚出生的她在摇篮里咿咿呀呀,他便知,在劫难逃……
  • 诱夫:囧妃桃花多

    诱夫:囧妃桃花多

    一朝穿越,变成了南宫世家的大小姐,什么,成亲?她才18岁,是不是太早了点?新婚前晚,第一次中媚药!“小弟弟,给姐解个火吧!”第二次中标,“大哥哥,泄泄火吧!”三次火焰果,“大叔,来啊!”N多次,天哪,姐这是肿么了?难不成,姐跳进桃花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