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27100000003

第3章 注视

隽如的先生伟森来美探亲有两个多月了。

他们一起去纽约,华盛顿,芝加哥,一路上都是隽如开车。在高速公路上她一手扶着方向盘,一手拿开心果往嘴里填,搞得伟森心惊肉跳的。

伟森说,方向盘被女人掌握在手里,就像枪杆子被女人捏在手里一样,让人心里那么不踏实。

隽如在国内骑自行车都歪歪扭扭的,碰到人多的时候总是最先跳下来,还伴着一两声带点娇气的尖叫。那时她还最怕汽车,因为她晕车,坐越高级的汽车晕得越厉害,坐那种叮当乱响、四面透风的公共汽车还勉强熬得过去。

伟森当时替她惋惜,说她这辈子与汽车无缘了。结果她到了美国一年,居然把汽车摆弄得熟熟的。

在宾州的一个小镇他们住旅馆,晚上忘了关车灯,第二天早晨发现电早跑光了。伟森有些发愁,后悔当时没有好好检查一下。隽如在公路上微笑着拦住了一个银发的老人,老人笑眯眯地把车停到了他们的车旁边。隽如从车后箱拿出一团电缆,利落地把电缆按阴阳极分别接到两辆车的电池上,然后请老人发动了他的汽车。不出三分钟,电就充足了。

重新上路后,伟森说:“我现在明白为什么大家把出国叫‘洋插队’了,美国这大熔炉的确锻炼人,这在我老婆身上得到证明了。”

隽如笑了,但她的笑容消失得很快。她把目光投向了公路和天合为一线的遥远的前方,眼神慢慢地忧郁了起来。

两个月前伟森在机场第一眼见到隽如时,隽如的眼中掠过最初的惊喜,很快就换上了这样的一种忧郁。伟森有些吃惊了,因为隽如从前总是一副笑模样,不笑不开口。

伟森第一次带隽如回东北老家时,他的七姑八姨老老少少十几口在他们下火车当天全聚齐了。他们见了隽如都满意,还一致认为她的笑声酷像正当红的一名女演员。大家热烈讨论了一通,最后伟森奶奶用汗烟袋磕磕桌子沿,一锤定音:

“我的孙媳妇就是她了,这姑娘好,喜性。”

隽如的人缘一直很好。当初医院选派年轻医生到美国学习,几个候选人依靠着各自的坚硬后台,争吵不休。领导为了平衡关系,索性征求群众意见,结果大家推举了几乎对出国不抱希望的隽如。

伟森的同学同事都说当外科医生的隽如总能笑脸迎人实在不易,外科的另外三个女医生分别被封为了“冷面杀手”,“北极圈公主”和“一本正经小姐”。

有时伟森去医院找隽如,她的男同事常常对他说:

“你老婆是‘可耐牌’电冰箱,‘可耐可耐,人见人爱’,你可得小心一点啊。”

伟森总是哼哈一笑。

现在伟森想起这句话,心里有些发毛。难道隽如真有什么心事?她一个人在美国生活了一年,要知道在一年内足以发生许多事情。他的大学同学柴扬,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他对伟森说,他在一年之内走完了从恋爱到结婚,做父亲(她太太未婚先孕),养情人的全部过程,把半生全挥霍了。

当时是八月,太阳把公路照得白花花的,给伟森添了一种恍恍惚惚的感觉。

因为不是周末,路上的车很少,有时视线里只有他们这一辆车。

“我觉得现在开车有点像我们以前玩电子游戏,开着孤零零的一辆车,四周没有人烟,前面没有尽头。”隽如说。

“我倒想起每次拜见丈母娘要换四次公共汽车,出一身臭汗。现在舒服多了。”

“那时丈母娘家是你的目的地,现在你永远在路上。”

他们登上了纽约世贸中心大楼的第107层,让心猛跳了一阵;在华盛顿的国会山把美国历史重温一遍,发了一通念天地悠悠的感慨;还转了芝加哥各种主题的博物馆,饱了一番眼福。

伟森比隽如兴奋得多,他跑上跑下地拍了十几卷照片。他在大学学地理,后来在北京一所重点中学教地理,但他只是带学生去过一次黄山,他说他接触的地理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

后来他们去看尼亚加拉大瀑布,他更激动了。他们坐船接近了大瀑布,在短短十几分钟里完全与世隔绝了,只有水动船摇,水雾弥漫。奔腾震荡的水声遮盖了喧嚣,飞流之下的水帘荡涤了浊尘。

隽如摘掉了雨衣的帽子,听任水花无忌地泼洒下来。

上了岸后,伟森发现她的眼睛红红的,就问,“真激动得掉泪?”

她点点头,又摇摇头。

女人真不容易捉摸,有时你不知道她是快乐还是不快乐,她们快乐的原则似乎每天都在变。伟森想。

他们还到了离大瀑布不远的一座小城,去看望伟森的大学同学章强和他的太太李小红。

在大学时章强的外号是“排骨队队长”。他人瘦,但喜欢打架,打嘛,又常常打不过别人,害得当时是校篮球队队长的伟森隔三差五就要帮他冲锋陷阵一回。他凡事喜欢找伟森拿主意,甚至在追求李小红时都受了伟森的许多鼓励。

章强夫妇来美国五年多了,拿了学位,找到了工作,买了新车和房子。他们的房子坐落在被绿树环绕的幽静地区,白天有许多鸟儿在那里开演唱会。伟森和隽如到他们家时,他们已在房前的草坪上撑开了艳丽的太阳伞,做好了烤肉的准备。

章强明显发福了,伟森说章强终于把排骨队长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章强带着伟森和隽如参观了三层小楼里的每一个房间。伟森留意数了一下,总共有三个洗手间。他联想到自己那间在学校操场尽头的小平房,心就寒了许多。他每天要到教学楼里去方便,天气晴好的日子也就罢了,权当散步,遇到刮风下雨,他恨不得在操场上就地解决问题。

吃饭的时候,章强听伟森说再过半个月就回去,一脸诧异地盯了他半天,好像他是刚从保留地出来,全身刻满花纹,戴着奇形怪状的大耳环的印第安人,“我的天,这年月像你这样的人大概是硕果仅存了。”

“如果我不回去,对不起校长,也对不起学生。”

“你要想献爱心,等你在这儿安顿下来了,寄点钱给希望工程好了。我现在供着三个希望工程的孩子呢。前几天我还收到了其中一个孩子的信,我读了几乎掉眼泪。”

伟森无言以对。

第二天早晨,隽如很早就被伟森捅醒了,“哎,今天和我一起去英文班报名好不好?”

隽如倦倦地坐了起来:“报什么名?再过十天不就回去了吗?别忘了你的双程机票。”

伟森是高二(4)班的班主任,这个班他从高一就开始带了,学生和他的感情很好。听说他要出国了,有的学生都哭了,一些家长还跑到学校来挽留他。校长也希望他能多呆一年,在学生面临高考的时候换班主任,对学生的情绪会有影响,况且伟森教了几届高三地理,学生的平均分都是全市第一名。

校长是一个秃顶老头,在这所中学工作了三十几年了。他的很多学生在北京都成了大大小小的名流,所以老师们经常开他的玩笑,说他是“名流的校长”,而不是“名流校长”。

校长到师大去挑毕业生,选中了伟森。当时好多名流给校长写条子,想塞个毕业生到他的学校,他把那些条子都丢进废纸篓里了。伟森对校长充满感激,他的户口是外地的,想在北京找一份工作很困难,如果校长不接收他,他和隽如可能就要劳燕分飞了。

后来有一段时间柴扬磨破嘴皮劝伟森下海,伟森都下不了决心。

校长对伟森说:“先去看看隽如,她一个人在美国不容易,然后回来鼓鼓劲再干上一年,一年后就随你了。”校长停顿了一下,又说,“其实我想扣住你很容易,我不签字你就办不了护照。”

伟森就打电话和隽如商量,他担心隽如不会接受。隽如刚到美国时经常给伟森打电话,有时说说话就哭出声来:“我真希望你早点来,越早越好。”

伟森没有想到隽如很开通,她立刻同意了,她说:“有人挽留你说明你还重要,至少对于你的五十几个学生是重要的。”

伟森出发前他的学生们凑钱给他买了一件名牌衬衣,说是让老师潇洒走一回。伟森当时挺受感动,就把自己的双程机票给学生看。到美国后那件衬衣他还一次没穿过,因为没有遇到合适的场合。

现在他想自己被一张机票就束缚住了,未免可笑,尽管这张机票背后藏着许多人的期待。她对隽如说:“我不想再浪费一年了,反正我在美国要一切从头开始,越早开始越好。”

“你想过没有一切再从头开始值不值?”

“怎么不值?你看章强现在春风得意,上大学的时候他根本不能跟我比。”

“他的苦衷你不知道就是了,到了这儿人谁敢说自己真正快乐?”

“你敢说你从前就真正快乐吗?”伟森反唇相讥。

“别忘了你答应了校长了。”

“答应了又怎么样呢?我已经替他工作了十年了。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希望我回去?是不是我在这儿碍你的眼了?看你天天心事重重的,有什么秘密就讲出来好了。”

“你想到哪儿去了?”

“说吧,到底为什么?你放心好了,我挺得住。”

隽如看了他一眼,说:“因为我也要回去。”

“什么?”伟森的嘴唇有些抖了,他吼了起来,“当初激动万分要到美国来的是你,现在你又想回去?”

“当初是当初,现在感觉不一样了。”

“到了这个年纪,还谈感觉,你不觉得太奢侈了吗?我们因为没有一间像样的房子到现在都不敢要小孩,我感觉自己已经对不起祖宗对不起下一代了。”

隽如不说话了。

伟森气难平。他以为隽如听了他的决定会热烈响应的,没想到她居然和他背道而驰。隽如的签证虽然快要到期了,但她刚刚在医院里找到了一份临时工作,还没有到山穷水尽要吃回头草的地步。

整个早晨沉闷而冷漠。

隽如要去上班,她出了门,又折了回来:“你不想到我们医院看看吗?”

伟森沉着脸想了想,答应了。

在医院的走廊里有一两个医生匆匆地和隽如打招呼。他们非常有礼貌,但这种礼貌中含着令人不易觉察的冷淡。伟森想,大概冷傲是医生的职业病吧。

隽如给他找了一件一次性的白大褂穿上,就带他进了自己在地下室的工作间。那个房间不大,里面只有一个硕大无比的水槽,水槽里放满了用过的试管。隽如开始一个接一个认真地洗试管,伟森在一旁帮她。俩人都不说话,房间里只能听见自来水从龙头里不断流出的单调的声音。

伟森刷了不到一小时,就腰酸背痛了。另外捏着那么薄脆的试管,他的神经始终很紧张。他想休息一下,但房间里找不到一把椅子。他对隽如抱怨说美国老板太苛刻了。隽如一边小心翼翼地把软毛刷塞进试管,一边平淡地告诉他:

“在我之前是一个俄国老大妈做这份工作,据说她从前还是莫斯科歌剧院的著名女高音。她长得胖,干一会儿就得坐到椅子上喘口气,结果她被炒了鱿鱼。我得到这份工作的当天就把椅子搬到休息室去了,我要让老板知道我根本不需要椅子。”

隽如把伟森洗过的试管重洗了一遍,她说:“我看你还是打住吧,你要砸了我的饭碗了,要知道好多人排队等这个位置呢。”隽如怪兮兮地笑了一声。这笑声让伟森听起来那么陌生,刺耳。

十一点左右,隽如的老板来转了一圈,吩咐了她几句,就掉头走了。再就没有其他人进过这个房间。中午他们在休息室每人吃了一个隽如从家里带来的三明治,喝了一小瓶矿泉水,就回到工作间了。

下午似乎格外的漫长,伟森几乎每膈十分钟看一回手表。要不是因为他没有驾照,他早一个人开车先回家了。他站在隽如旁边,不知道怎么做才好。他要是洗呢,她还得返工,又担心他打碎试管;如果不洗呢,他又不忍心看她一个人干。

他注意到她的手指被漂白水泡得变了颜色和形状。他想起她带过的实习学生对他说过,看她做手术是一种享受。隽如告诉过他,她来美国一年多了,只是给别人递递手术刀,自己的手早生疏了。他突然有一种担心,担心她在这间房子里做上几年,就再也不可能拿手术刀了。

伟森想想自己能做的就是陪她聊聊天,早晨自己对她吼,也许是有些过分了。

“你每天一个人在这儿,是不是经常想我来着?”他笑着问。

“真不是经常想,很遗憾。”隽如的面色柔和了许多。

“那你想什么?”

“想我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没注意到我现在根本不打扮吗?从前我要把披肩发烫了再拉直,就要那种效果。每天晚上要考虑第二天穿什么衬衣,搭配什么裙子,因为有那么多人注意我。现在无所谓了,没有人留意我,我失掉了环绕我的那么一种氛围,一种磁场了。以前经常有病人给医院写信,感谢我。有几次他们还用毛笔写到大红的纸上,把纸挂到医院的大门口。每次我进门的时候都不好意思抬头,总觉得别人在看着我。你记不记得有一个农村小姑娘?因为我给她妈妈做手术做得成功,她非要送我一大篮子核桃,她打听到我喜欢吃核桃。我死活不肯收,我知道她妈妈的住院费都是东挪西凑借来的。后来她就哭了,我现在还记得她透过眼泪望我的那种眼神……”

隽如停住了。伟森把目光转向了窗外,有一只鸟正向他们张望。

终于到了收工的时间。伟森和隽如走出医院大门,他伸出两臂,用力舒展了几下,几乎自言自语地说:

“我要每天都这样过,我会疯掉的。”

“所以我要回去,”隽如说,“我需要注视。”

——(发表于《神州学人》1996年第11期)

同类推荐
  • 我的爱

    我的爱

    梁临风是供职于财经报社的职业女性,她和身为集团总裁的舒桐相恋后秘密结婚。梁临风努力工作,不愿成为舒桐的附庸,而舒桐对她的过度保护却让她感到自己处于被控制的地位。气愤下梁临风向舒桐提出离婚,却又在舒桐被袭击受伤后回到他的身边。仍然深爱着舒桐,却又无法完全认同他的做法,让梁临风痛苦无比。而经过了磨难的舒桐也向梁临风承认,对她太过保护是因为自己童年父母双亡的阴影。仍然相爱的两个人选择了互相包容和体谅,梁临风也得以为了理想而自由翱翔。
  • 越爱越孤单

    越爱越孤单

    每一份爱的消亡过程大体相同,从一颗心变成二颗心再变成很多颗心,男欢女爱,只是一时风光,混在一处,分不清智愚美丑,都是芸芸众生,似一张千头万绪的网,却被痴心枉种纠结得天衣无缝,各自作茧自缚。讲述了林小丹和她的大学好朋友杨惠同时爱上施小君,阳光的林小丹遇上冷傲、攻于心计的杨惠,多情浪漫的施小君遇上内敛、执着的孟革,这场恋爱拉据战进行得异常艰苦,分分合合,甚至一直影响着林小丹毕业后很长一段时间的生活。友情、爱情的挣扎,梦想与现实的冲突,爱与不爱的纠结,结果依然是:爱不了,逃不掉,伤了心,忘不掉,怕爱了会受伤,怕不爱又心伤。
  • 那卡的曙光

    那卡的曙光

    从乌干达的首都坎帕拉开车到那卡叶兹村要一整天,在这祥和宁静的起伏山丘与农地田野间,那卡的孩子们与破碎的梦想、营养不良及没有文化为伴。在这里,两美元就能让一个孩子吃饱一个礼拜,十五美元就能买到一学期的书。杰克逊在当地一座小农场里长大,幸运的是,父母勉强付得起他的学费。他在学校表现卓越,得以进入国立大学,并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当他和妻子回到乌干达时,很震惊地看到许多人在他父母家门外排起长队,想向他求助。其中很多人生活艰困,难以扶养死于艾滋病的亲人的孩子,他发誓要为孤儿们开设国内第一所免费学校。
  • 醉意

    醉意

    看似平淡的生活,藏诺之后的,竟然都是沉重与怅然,如果用心的话。
  • 当爱变成回忆

    当爱变成回忆

    我在理科一班。文科班就在二班。文科班与理科班的怪现象是,文科班雄性资源严重缺乏,而理科班恰好相反。理科班与文科班搁了一堵墙。隔墙观望,墙的这边“红杏满园”,墙的那边“牛粪满田”。不要指望爬上墙去等红杏,因为墙根本就爬不上去。聪明人都会一窝蜂跑到窗口守株待兔。——按我们生物老师的说法,这叫互补配对原则。文科班的长廊总是站满了急不可耐的男生。一旦下课,牵上意中人的小手,欢天喜地走向校园幽深又幽远的林荫处。
热门推荐
  • 异世穿越者的平凡生活

    异世穿越者的平凡生活

    穿越者宋景穿越后按部就班的生活着,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竟然成了……
  • 星之引

    星之引

    这是一个在极其宏大的世界观下,冰山一角的故事;世界观十分混搭,有中式、西式和纯靠想象式背景;以某一学生视角,从入学到毕业;经历在校的魔法学习,到出校门历练,甚至获得传说中的神器的冒险故事;这里有眼花缭乱的魔法,有形态各异的种族,有历经漫长时间的传说,还有闲得无聊来体验生活的管理者级别加戏角色;故事由学习、感悟,团队协作,友善和积极向上等元素组成;欢迎各位来到魔法星最高学府——伊莱尔魔法学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名人骚客

    重生之名人骚客

    重生于历史走向完全不同的平行世界,李文青带着前世各种火爆的文学,音乐,影视作品,成就一段骚话。
  •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韩愈散文

    唐宋八大家名篇著译-韩愈散文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以写诗歌和散文为主的八位文学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八人。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 仙途求归

    仙途求归

    本来一心求仙,为的就是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家人还有朋友。什么儿女情长的,她嗤之以鼻。天大地大,我心依旧。但是有一天,她偶然遇到了他,一眼便沦陷,才知什么是情不自禁。躲也躲不过了,她也不想躲了。“什么?”“我都没说不愿意,你还不愿意了?”“不行!”“我告诉你,你愿意也得愿意,不愿意也得愿意!”没错,她就是这么霸道,谁让他出现在了我的世界里,既然出现了,那就不准在他的世界里消失。至于后果是什么,管不了了,就算万劫不复她也认了。她还就不信了,她还搞不定一个男人了。可是,身后一堆拉着她拖后腿的是怎么回事?不就想好好谈个恋爱吗,还一哭二闹三上吊?简介无能,只能这样了o(╥﹏╥)o
  •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

    《生活的艺术》是一本在美国经久不衰的经典畅销书。作为一位颇有影响的精神治疗大师,作者将自己生命的大部分花费于治疗人们心灵的创伤,认识积极的态度与获取成功和幸福的关系,帮助人们实现自己的愿望。作者利用《圣经》故事,让人们明白做人的道理和准则。她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博弈,存在各种规则,我们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才能获得幸福,找到通往成功之道。这些思想汇集于作者最有影响的四本著作:《人生的游戏规则》、《语言就是你的权杖》、《通往成功的秘密之门》、《语言的力量》中,《生活的艺术》是这四本著作的精粹。
  • 神烦迷乱

    神烦迷乱

    黎澈瞳身为新一代武林大会的黑马,最终比赛当天故意输掉比赛和没有武功只有颜值的相公-岚谜退隐江湖。完结撒花撒花怎么可能?!!!武林盟主被绑架他的几位儿子也没了踪迹。时隔一年黎澈瞳重出江湖,与小伙伴们展开一场扑朔迷离的冒险,过去的种种因果浮出水面。(这不是推理小说作者没这智商×3)。黎澈瞳:相公大人,江湖上最近有事我去玩玩。岚谜:你开心就好。黎澈瞳:相公大人你真的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对武功一窍不通的书生?岚谜:对呀!黎澈瞳:那你告诉我,为什么武林大能连亲孙子都不教了硬要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你,拜托你发扬光大?还有你家走出的管家为什么一人吊打十个杀手全身而退。你随便找的店小二都能和我打成平手。岚谜:我说他们其实是为你而来的你信吗?黎澈瞳:呵呵。(小二萧河:我是个会武功的间谍,这么重要的事会告诉你吗?)
  • 李磊的奋斗史

    李磊的奋斗史

    李磊的生活所想。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所遭遇的平常事.
  • 霸道总裁的二次初恋吖

    霸道总裁的二次初恋吖

    初紫晴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人算计,莫名其妙的没了第一次。六年后她带着对龙凤胎归来。“帅叔叔,你是单身吗?我要叫你爹地可以吗?”以往腹黑的某女此刻一脸软萌可爱的问道“可以啊,关键要看你妈咪是谁咯!”“妈咪妈咪,快跟我走啦,去看你老公”某人一脸懵逼。“什么老公,那是你爹地,哼”虽然还没找有一天,某女问道“喂,慕逸晨,你初恋是谁啊?”“嗯……反正不是你”““总裁,夫人带着少爷小姐走了”“还不快派人保护他们。”长能耐了是吧?”“其实……我的初恋是小时候的你,而陪我余生的是现在的你,所以与众不同,有两个初恋咯”一小只很是嫌弃的问道“爹地,你那么小就知道泡妞,真是贱”“我不贱,又哪来的你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