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1500000010

第10章 “这是别人的私事,我可不知道”

在职场中,不论是同事还是上司都有自己的隐私,那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也是不容别人碰触的领域。可偏偏就有一些好事者,总喜欢探听别人的私事,有的自己知道了还不够,还要四处宣扬,这是一种没有职业道德的体现,一定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正。

隐私是什么?隐私是一种与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别人知道、局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或是当事人不愿别人干涉、局外人不便干涉的个人私事;以及当事人不愿别人侵入、或是局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

事实上,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藏有不想被人知道的秘密。这时候,如果你强行介入,必定会引起对方的反感,甚至情绪上的大幅波动;或是让对方感觉尴尬,继而对你持敌视态度,严重者甚至当场愤怒。所以,在不关自己的事情上,最好不要过多地去关注,以免惹得别人反感,恶化彼此之间的关系,这是非常划不来的一件事。

身在职场中,我们一定要知道,别人告诉你的,你可以聆听,但不能随意传播;别人不想告诉你的,别张着耳朵打听,更不要肆意去传播,甚至添油加醋地进行评价或是诋毁。聪明的做法就是,不该听的听不到,听到了也左耳进右耳出;不该说的烂在肚子里也别说,不小心说出来了一定要立刻止住,并强调这是别人私事不要过多追问。给别人的隐私留一点空间,对彼此都有好处。

然而,很多人都有这个毛病,就是喜欢“嚼舌根”。总是对那些小道消息,很感兴趣。甚至对那些真正的聪明人,常常视人家为做作、虚伪。甚至认为他们笨口拙舌,不懂人情。事实上,那些喜欢“嚼舌根”的人,自以为自己很聪明,殊不知往往是惹祸上身。要知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你在背后说别人的闲话、透露别人的隐私,听到的人就可能有意、或是无意地说出去,最后就会传到被说者的耳朵里,继而引起别人的记恨,从而惹祸上身。

职场中,每个人包括老板,都没有权利和理由,不去尊重他人的个人隐私。随随便便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是对别人缺点、过失评头论足,这是对别人的一种中伤。不客气地说,完全是小人的卑鄙行径。中国有句古话:“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就是说,如果肆意散播谣言,故意中伤别人,就会种下恶果,最后必祸及自身。

明人洪应明写过一本语录体的书籍,其中这样说道:“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意思是,不责难别人微小的过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秘密,不评论别人过去的错误。这三种做法都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也可以使人远离危害。所以,我们在日常工作中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打探别人的隐私,不要议论别人的隐私,更不要恶意散播谣言,中伤别人。

尽管是这样,在职场中还是存在一些,总喜欢探听他人私事的人。这些人,常常以探听他人隐私为乐趣。这让我又想起一句话:将别人的痛苦建立在自己的快乐之上。用这句话来形容那些喜欢探听别人隐私的人,一点不为过!要知道,在办公室中探听他人私事,这是最令人讨厌的一种行为,办公室绝不是让你八卦的地方。所以,在工作中,一定要尊重上司、同事的隐私与习惯。

上司的私事是不能说的秘密

上司私事是不能乱说,下属不注意保守秘密,就得小心被“炒了鱿鱼”。而如果你不慎在“嚼舌根”的时候,不小心泄漏了重要信息,还有可能被绳之以法,追究法律责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诽谤诋毁他人也是违法!而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有些“闲话”虽不会造成严重的损失,也不必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但是,一定也会带来不好的影响,起码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降低你的修养。

要知道,有些秘密可能是上司的私事,也可能是公司的机密。上司的秘密,可能关系到上司个人的声誉与威望;而公司的机密,就关系到整个公司的存亡兴衰。所以,做下属的一定要牢记“患从口入、祸从口出”的道理。对这些隐私,守口如瓶,知道了也装不知道。有些时候,“装聋卖傻”也不失为一个明哲保身的好手段。

另外,上司也是普通人,他的个人生活,也会有很多的、不便被他人知道的隐私;行事为人,也可能有他自己的作风和特点。作为下属,你可能每天,甚至经常性地同上司打交道,对他的各种言行举止、脾气爱好、行事作风可能也都了解。而这个时候,如果一旦“嘴痒”,不小心将这些事情说了出去,先不说你看到的不一定就是事实;就算是,一旦传到上司耳朵里,那就麻烦了,轻则给上司留下一个不好的影响,重则直接“卷铺盖走人”。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知道了也假装不知道,就算别人问你、或是别人谈及这个话题,也“装聋卖傻”。这样就能避免使自己的上司处于尴尬的境地,这不仅是对上司的一种爱护,更是对上司人格的一种尊重。如此,上司一定会认为,你是一个值得信赖,且稳重的员工,也才能委以你重任。

还有,工作中,任何人都会有犯错的时候,上司在工作上犯错也是在所难免。这时候,千万不要传播上司的失误。作为下属,协助上司,总结经验教训,这才是你该做的,也是聪明的下属抢着做的事。而四处传播的行为,或是拿来作为笑料的做法,往往是不懂得职场生存之道的人才会犯的错误。

除此之外,假如你的上司和上司之间有矛盾(单一上司的另当别论),你也应该保持缄默。作为下属,你根本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介入到这种矛盾中去,更不能在背后说三道四、评头论足。上司们的矛盾,通常都很容易演化成“派系斗争”,在其中持中立态度往往是最明智的做法。做你该做的事,该上班上班,该吃饭吃饭,该下班下班,不要傻不拉几地淌入这趟“浑水”中,要知道浑水里洗澡只会越洗越脏!

综上所述,无论是上司的私事,还是有关你所在单位的秘密;只要你的身份还不是专业间谍,你就应该选择“装聋卖傻”,选择站在一边,不听不看不知,不说不议不论。

同事的私事能不管就别管

在办公室里,你一定要分清,哪里是公共区域,哪里是个人空间。同事的办公区域就是其个人空间。所以,不要有意无意地,或是闲着没事去窥视同事的办公区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有些话同事不想说,你就不要去打听。

办公室里,有一条“潜规则”:如果不是很要好的朋友,就不要凡事都问,对于那些涉及同事隐私的问题也不要“嘴痒”。职场中,有这样一部分人,他们看上去很开朗,这是好事。但是总喜欢问东问西、问长问短,总之就是无事不问。这种人尤其喜欢探听别人的私事,特别是某位同事有什么秘密新闻、或是传出些什么风言风语,他们总是会像“炸豆”一样,手舞足蹈,大抒己见。有时,可能只是出于好奇;有时,可能仅仅是觉得“好笑”、或是“好玩儿”……诸如这种同事,一般都很容易得罪人,关键是他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或是根本不知道。这实在需要引起重视。

当下的职场中,有很多白领到了结婚的年龄还没有结婚,这很正常,也越来越普遍。而这些所谓的“大龄青年”,总是会被年龄稍长一些的同事这样问,“你怎么还不结婚?”“什么时候请喝喜酒啊?”其实呢,结没结婚完全是人家自己的问题,再好的同事,也没有必要表现出“极度关心”的样子。甚至还有一些好事者,常常还会主观臆断“她条件也不错,怎么还不结婚?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诸如这种问题,其实是很容易伤及他人自尊的。所以不说大家也明白,同事之间“嚼舌根”实在是一件应该要引起重视并加以改正的事情。

诸如这种不该问的问题,还有很多,就比如:女性的年龄。女人最忌讳别人问她的年龄,在西方,问女性的年龄,被视为是一种不尊重女性、不懂礼貌的表现。记得一个哲学家曾经说过:“探听他人私事会使自己孤立起来,叫不到朋友继而变得浅薄庸俗。”这句话其实不无道理。试想,一个喋喋不休,而且喜欢探问别人私事的人,怎么可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所以,在你打算问同事某个问题的时候,最好先在脑袋里过一遍,看这个问题是否合适问?是否会涉及对方的个人隐私?如果没什么大不了的,也不涉及个人隐私,尽可以问;如果涉及了也不合适问,就要尽可能地避免。这样,对方不仅会乐意接受你,还会因你得体的问话,而对你产生好感,继而愿意和你交往。

具体地说,在与同事交谈的时候,你应该避免问及下列隐私话题:女士的年龄(这一点不多说,已解释过)、家庭内务及存款(这个一般人都不会问,问了也不会告诉你实话,所以别问)、夫妻感情(这个最忌讳,人家过日子关你什么事)、身体情况(这个要在适当的时候才能问。)、别人不愿意公开的工作计划(这个是别人的秘密,问了也不会告诉你,所以别问)。

另外,在办公室中,有些人不但喜欢问,还喜欢刨根问底地问,这更让人受不了。就比如:“你吃饭了吗?”,“吃了。”,“吃的什么啊?”,“牛排。”,“牛排好吃吗?”,“好吃。”,“你会做吗?”,“不会。”,“那你会做什么?”……也许有的人并无恶意,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好奇心。但实际上,办公室里有些问题,是不宜刨根问底的。你这样问,别人会觉得烦,这是其次;很多时候,问着问着就变味儿了,就好比上文的“你会做什么?”这是质疑别人?还是看不起别人?

总而言之,探听他人私事,不符合职场礼仪的要求,是一种没有职业道德的体现;另外,谈及这些私事也是一种不忠诚于公司的表现,因为很容易就会将一些商业机密随口说漏了。所以,不管是同事之间,还是上司或是领导,不要有意无意地去谈及他们的私事。有些时候,就得学会“装聋卖傻”,这才是一个聪明人该做的,也是职场明哲保身之道。

同类推荐
  •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学会来事儿的艺术全集

    常人们说某某人“会来事儿”。大都是一种肯定性的评价。可以说,学会来事儿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门深谙人情世故的学问,是一门以精通实用社会学和心理学为前提的大学问。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会使自己少吃亏。少碰壁。少栽跟头。只有做到“会来事儿”,才能使自己真正成为在社会上常立不倒和百战不败的人才。
  • 成功没有定律

    成功没有定律

    建立人脉关系,很重要又快捷的方式就是投其所好。能投其所好就能取得对方的好感,取得交流:如果反其道而行,只会招致对方的厌恶。《商君书》说:“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富,则臣以富事君。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富,则毁誉之臣在侧。”就是说,“投上所好”,是得以立足的最基本的条件。
  • 意志力:受益一生的潜能开发工具书

    意志力:受益一生的潜能开发工具书

    你还在因为自己与成功无缘而愤愤不平吗?你还在为自己的平庸和麻木而苦恼不已吗?成功学大师弗兰克·詹宁·哈德克的这部著作将为你揭秘成功与幸福所需的一切。本书完全抛弃了那些晦涩枯燥的说教,而是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论述意志力与成功的关系,致力于将最实用、最有效、最直接的成功训练方法带给广大的读者。《意志力:受益一生的潜能开发工具书》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其清晰具体的操作流程、实际睿智的训练方法、醍醐灌顶的心灵激励是同类图书中难得一见的。
  • 叔本华的智慧

    叔本华的智慧

    读其书而知其人,明其义而囿其辞,叔本华的思想也是一种令人迷惑的哲学。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叔本华个人的偏见,文中不少地方感情用事,用语欠妥。在此,敬请读者在阅读时予以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管怎样,叔本华的人生哲学开创了一个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他提出的“意志”、“本能”、“直觉”、“痛苦”、“死亡”有广泛的价值,叔本华的哲学实际上开创了近代西方人生哲学的先河。
  • 成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成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人人都向往成功,有人成功了,有人还没有成功,没有成功的人往往经常怀疑自己能力是否足够、条件是否具备,我今天要告诉你的第一个问题是:成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困难,请不要用想象给自己制造困难!我想善意地提醒大家,不要被那些市面上充斥的成功学书籍所蒙蔽,那些成功人士所谓的成功经验和秘诀,大多不是他们的真实想法,他们的真实想法往往隐藏在那些看似正确、冠冕的道理之中。所有尚未成功的人们,包括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必须记住这样一个道理:成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喜欢你一往情深

    喜欢你一往情深

    喜欢…你,大概是从那年你嘴角轻轻扬起的弧度
  • 都市之超级二货

    都市之超级二货

    世间有着千奇百怪的异事,却不知道异世背后的真相是些什么。切看看似平凡却又异常神秘的聂星如何揭露这怪异的种种!
  • 梦入南山

    梦入南山

    梦到南山入招摇,自向东去寻仙道。西海危机重重重,需到东海取神珠。西东一路十道关,一关对应一座山。一路东行三千里,走遍鹊山至东海。一朝求得定海珠,寻仙求道第一步。世俗求经向西行,我自求仙向东去。季离一觉醒来,成了招摇仙宗最尊贵的大弟子,适逢招摇山十年一次的试炼,开启了她的求仙之旅。这是一个简单的求仙故事,且听我慢慢道来。
  • 恶魔洋馆

    恶魔洋馆

    有一个洋馆,“恶魔洋馆”!在这里,吸血鬼、魔法使............和怪物等危险物,危险度极高,位于水晶湖东面...........
  • 青春太过扎眼

    青春太过扎眼

    生活,或者生存。年轻的人们在最青涩的时代,逐渐走向未来的未知。一次背叛,她选择了逃离。她会经历些什么?社会的黑白,被一层层的剥落,青涩的神经被逐步的洗礼。最后她又该何去何从,最后她所懂得的,平淡是幸福的根本又能否抵挡住那些无力改变的无奈?
  • 长安街道

    长安街道

    长安街上,朱雀门前也是如此,故事的开始也是故事的结束,且看这安文如何闯荡世间!我本无心插柳,我本无心世间,奈何天不懂我,我只得斩断天下不平事,荡五界,扫六合,我是安文,我从未离去!
  • 没有心跳的爱情

    没有心跳的爱情

    *时间可能会淡却一些东西,*可它永远都无法抹去曾有过的痕迹,*那些存在还是会在你的心里,*你的脑海里,还有你的记忆里,*它一直都活在你身体的每一个角落里。
  • 高分作文不是梦:熟读诗词

    高分作文不是梦:熟读诗词

    《小草老师教你写作文》系列图书是作文培训辅导名师小草老师和全国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大赛特等奖获得者王宏玉老师共同编写,专门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作文指导书。全套书共分四册。本册书系统地整理、选择了一些适合小学中高年级同学阅读的古诗词,让同学们了解这些作品的意义,同时学习这些作品的高超写作技巧。每一首小小的古诗词,都配了同学们写的微作文,并加入了微点评。
  • TFBOYS我爱你

    TFBOYS我爱你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可是她却被迫离开了他。直到5年后,她又重新回到了那个地方,她是否能找到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