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4800000070

第70章 考虑不周(下)

林一道:“熙和哥哥,你难道打算以后都这么客气吗?赶紧吃完饭,干活是正经。”

熙和知道林一的好意,就让林一接过手去:“她叫丝丝。”

丝丝一点也不认生,两只湿漉漉的眼睛盯着林一看,没牙的小嘴还冲着林一笑。让林一欢喜不已:“哥哥,哥哥你快来看,丝丝冲我笑呢!”

林大牛也来看了,这么小的小人,好小啊!

林一把面条碾碎了喂丝丝,丝丝一点也不挑食,一口一口的吃完。

孩子们排着队一个一个的盛面条,林一怕熙和不自在会给舀少了,因此特意让林大牛去,让林大牛看见个子长得高的就舀满满一碗,看着很小的就给半碗。不是小气,而是不能吃的太饱了,孩子们的胃会受不了。

林大牛站在锅前,给一个一个的舀,并且每个人都有个荷包蛋。

孩子们坐在桌子上,顾不上说话,狼吞虎咽的吃着这从没吃过的美味。其中齐齐道:“不知道东东吃了没?”

熙和道:“东东在林伯家,等明天咱们再去看他!”

林一边喂丝丝,边道:“大家要吃饱啊,但是不能吃撑了,对你们身体不好。这饭管够,不要怕没有了。”说着还怕大家拘谨,扯着熙和让熙和再说一遍。

吃过饭后,林刘氏就回屋睡了,林大牛、林一和林军因为还有一堆活要干,就把午睡给舍弃了。

林一先想了想还缺什么,锅碗瓢盆不用说,主要是要碗和筷子,勺,对了晚上大家洗漱的话肯定是要用洗脸盆的,还有洗脚盆,家里没有了,盛菜的盆也要买一些,大的小的都要。想完林一就把林军叫过来:“爹爹,今天中午吃饭,丫丫发现咱家很多东西都不够。”

林军道:“缺什么?爹爹买去!”

林一一一说了,并嘱咐林军要讲价哦,不能人家是说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林军好笑的看着闺女唠唠叨叨的,心想:丫丫这么小就这么唠叨,真不知道长大了之后会怎样呢!想是这样想,林军的心里却很受用,明显能感觉女儿的关心。

孩子们吃过午饭没多久,就把五间屋子里里外外都洗完了,看着焕然一新的屋子孩子们很有成就感。

但是没有多少时间能让孩子们好好感受这份感觉,因为林一马上领着大家把今天买来的布匹都洗了,但是家里没有那么多的可以洗布的地方,最后林一定了轮流来,这样还能歇歇。因为是用热水洗,孩子们平常都是用冷水随便洗了,何时用过热水洗东西啊,再加上知道这些布是要给自己做衣服穿的,因此大家伙洗的可带劲了。

洗完的布林一先让大家给展平了,不能有一丝的褶皱,然后一个屋子晾个几匹,因为冬天家里是烧的炕,所以也比较容易干。

为了能早点把房间收拾完,林一趁着空闲时间又去林家现在专门收拾出来的放贵重东西的库房找了五张大的动物皮给大家当床垫,铺在那五间屋子的炕上,然后把被子叠好放在上面。

等大家把所有的布都洗完了,才发现天已经黑了。接下来,林一又吩咐大家把林军新买回来的碗筷都给洗了。

在申时半的时候林一开始张罗着做晚饭,因为现在吃饭的人多了,林一又想给大家做顿好吃的。

林一走到屋前割了一大块的腊肉,拿下了半截腊肠。林一已经想好了,今天晚饭就是白米饭,鸡蛋炒韭菜,蒜蓉空心菜,芹菜炒腊肠,冬笋炒腊肉,汤呢就是空心菜鸡蛋骨头汤,很美味。

菜都比较简单,属家常菜,但是胜在速度快。林一估计孩子们都没怎么吃过肉,因此两个荤菜炒了满满的两大盆。除此外,林一考虑到小丝丝,又做了碗鸡蛋羹。

等到晚饭上桌时,孩子们看见这些饭菜再一次的惊讶了:“天啊,是我看错了吗,好多肉啊。”这是蛋蛋的声音。

南南也不敢相信:“天啊,真的是好多肉啊!”

浅浅虽然比较爱吃菜,但是一年到头都没吃过一回肉,也是表现很热切,但不像蛋蛋和南南那么夸张,也比较含蓄:“嗯,还有腊肠。”

齐齐心思比较紧密,腊肉看起来是很吸引他,齐齐却注意到桌子上那绿油油的菜,这让齐齐简直不敢相信,怎么可能呢,但是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齐齐不相信:“这个时节竟然还有菜。”

熙和即使是这些孩子们当中最大的一个,但也改变不了他是一个孩子的身份,因此熙和也是呆了一下:“好丰盛啊!”

林家人看见孩子们的表情,纷纷笑了,一个个招呼道:

林军:“孩子们,看什么呢,赶紧上桌吃饭了,别客气尽管吃。”

林刘氏:“是啊,是啊,看你们这么瘦,放心,这个冬天一定把你们养的白白胖胖的。”

林大牛抢话道:“娘,白白胖胖是我说的,你要用别的词。对啊,熙和哥哥,赶紧让大家都上桌吧!”

正好林一进来听见林大牛的话,很无奈的跟父亲大人对视一眼,俩人满头黑线:词用的也不大对,这有什么好抢的啊?而且什么时候哥哥(儿子)竟然会反驳娘(自家婆娘)了。

俩人不知道的是这个词是林大牛引以为傲,自认为是自己刚学会的,活学活用的词汇,是万分的期待能得到别人的夸奖的,因此才会这样。

林一对着孩子们道:“大家要先洗手啊,手要是脏脏的吃东西,会生病的哦。”林一吓唬小孩呢!

林大牛心里鄙视之:妹妹就会拿这招吓唬人,以前也是这么吓唬师弟来着。心里想着,面上却不显:“熙和哥哥,领着大家跟我一起去洗手吧!”

等所有的都上了桌子,林家开始吃晚饭了。

在两个大人面前孩子们不像中午那么放得开,中午在饭堂里只有林一和林大牛这两个同龄的孩子在,大家自然没有那么拘束了,这会大家都只是扒着碗里的饭,这对于他们来说也是美味了,没人敢去夹菜,还是林军和林刘氏一个个的给夹了不少肉和菜。

林军和林刘氏也看出来了,虽然有心想让孩子们放开,但也知道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俩人只能加快吃饭速度好下桌。

等林军和林刘氏走了之后,孩子们顿时松了口气,让林一看的好笑极了。但是却没说什么只是招呼大家吃饭,多吃肉。

林一则一边稳稳的抱着小丝丝喂她鸡蛋羹,一边吃饭。熙和想接手,林一道:“熙和哥哥你先去把饭吃了再说,快点,要不饭凉了就不好吃了。”熙和只能作罢。

没有了大人的约束,孩子们慢慢的活泼了起来,开始敢自己夹肉了。

虽然美食摆在孩子们面前,但是孩子们也没有争抢,自己夹的肉都是给别人的:

齐齐夹了几块肉:“青青,越越,西西,蛋蛋,浅浅,南南,熙和哥,你们吃。”自己反而没有。

熙和啊,其他的孩子也是自己舍不得吃,都是夹给自己的兄弟姐妹。

林一看着这画面真的觉得感动极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家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兄弟姐妹而不是自己,说明这些孩子的品性真的不错。不过对他们的行为看不过眼:“大家就别夹来夹去的了,肉还很多呢,今天吃不够,以后还能吃呢。先说好啊,晚饭连菜都要吃完,要不然剩下就浪费了啊!”

这时林大牛很快的把自己的饭吃完了,过来接手小丝丝。

林一看碗里的饭也快完了,就道:“哥哥,不用了,丝丝也快吃完了。”

吃过饭后,林一把桌子收拾了,孩子们也帮忙收拾,其实也没什么就是几个碗,几双筷子,还有菜盆,擦一下桌子。

今天这顿饭对孩子们来说简直是神仙般的享受,心里对林家都是感激不已,知道如果不是林家自己也吃不到这么好吃的东西,林家真好,个个在心里暗暗的发誓有机会一定要报答林家,不能给林家添麻烦。

等这些都收拾好了,林大牛去正屋通知林军和林刘氏。所以林军和林刘氏又回到了自家的饭堂。

这次的例会主题自然不是别的,就是让孩子们自我介绍一下,别到时不知道谁是谁,就尴尬了。因此林刘氏忍着困意也参加了。

在这之前林一给熙和打了招呼:“熙和哥哥,我爹娘说吃完饭,要认识认识大家。”

熙和想想也是:即使是平常人家要施恩也要知道对象是谁。更何况熙和知道林家真的是单纯的想认识一下大家。熙和无可厚非的答应了下来。

所谓自我介绍古人不像现代人还要说自己的性格啊,特征啊,什么的。孩子们的自我介绍很简单:

熙和:“林叔,林婶,丫丫,大牛我叫熙和,今年十岁了。”

齐齐:“林叔,林婶,丫丫,大牛,我是齐齐。今年八岁了。”

南南:“林叔,林婶,丫丫,大牛,我是南南,今年七岁,我力气大可以劈柴。”

比较小的几个孩子比较害羞就由齐齐和熙和做了介绍。就这样,林家和孩子们算是正式认识了。

晚上临睡前,林一睡不着开始想今天的事,怎么都感觉今天怎么就那么不顺呢:昨天就应该思考孩子们来了到底需要什么――没有,出发前要算好一共要花多少钱――没有,也没去探探路,可以说今天是糟糕的一天。

林一在心里叹了口气:哎!今天不是不顺,而是自己想当然了,所以才会考虑不周啊!如果昨天晚上就想好孩子需要什么,算好要花多少钱,今天就不会这样了。

其实林一不知道的是她今天考虑不周的地方不光是这里,还有她买布匹没有思量是孩子的身体,一匹布能做五身衣裳,这却是大人的身体算的,这些孩子的话就可以再多做不少了。还有今天林一没有买针线一类的东西,第二天没有针线可做衣裳,而且到现在林一都还没有反应过来:这布林一是不会做衣裳的,以前也是林刘氏在做,但是今年林刘氏大着肚子没法做,等等都是问题。这些都要在林一之后才发现这一天自己还有多少漏洞。

对于自认为严谨的林一来说这是一个不可犯的错误,因此林一今天才会反思,从此之后林一也再也不敢懈怠了,要做一件事情前必定是思虑再三才去做,绝不会凭借自以为的,想当然的去做,像衣服,如果林一之前问过了林刘氏那么林一就会知道该买多少匹布,或者林一如果告诉那个小伙计自己买的布是要给孩子做的,那么也不会是这个结果了。

在以后林一因此事更加的严谨的作风用在了提高水稻小麦产量,并且研制出了打谷机上,使得林一少走了很多弯路。

――――――――――――――――――――――――――――――――――

这一章感觉天使写的不是很得劲。大家应该能看明白吧?今天是周六所以天使更的多一些,虽然其实没多多少。嗯,亲们周末愉快啊!

同类推荐
  • 寸心海棠

    寸心海棠

    乾隆十三年,细雨绵绵,一代贤后孝贤纯皇后病逝,年仅三十七岁。风华依存,只是岁月在他原本美丽的脸上画上了几道浅浅的痕迹。她安祥的躺在那儿,面带微笑,面色雪白,手握海棠,似乎什么他都放下了,都不想了。爱一个人其实是痛苦的,特别是若是他不爱你,或是不能回应你相同的爱,那你将把剩下生命都陷在等待里,但人生至高的幸福,便是感到自己有人爱,有人为你是你而爱你,更进一步说,有人不问你是什么样子,依然爱你。那么,生命里的情话则不再是偶然兑现的承诺,而是永恒。
  • 狂傲女帝

    狂傲女帝

    桃夭出生于书香世家,是英国皇家医学院中医系的学生,却意外穿越成府中惨被欺负的痴傻小姐。阴谋不断,她沉着面对,三根银针救活当朝君主,医治混世魔君,惩罚昏官奸虐。看一只小白兔如何化身为浴血修罗,一步步走向世界的顶端,成为首位俯撖整个宇宙的至尊女帝!--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桃子熟时:爷,轻薄一下
  • 闺梦

    闺梦

    小短篇杯酒醉人肠,胭脂画眉妆。镜中人憔悴,为谁衣渐宽。梦中人不解,刀剑蚀柔情。英雄泪,美人谋
  • 妃天下:拆了王府踢掉妾

    妃天下:拆了王府踢掉妾

    她神经大条且刁蛮霸道,一心拒嫁却被爹爹出卖,嫁进王府后才发现,她这个正牌王妃居然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回事儿,特别是那个冰山脸王爷,为什么一直冷冰冰的,前辈子是块冰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柯南之月神

    柯南之月神

    月神来到了柯南的世界里,用神力(消耗寿命)帮柯南解决一个个问题。“你还欠我一个条件。”黑羽赤月微笑。“你也欠我一个条件。”柯南盯。“欠你条件的是月神不是我。”黑羽赤月再微笑。“你们不是同一个人么。”柯南标志性死鱼眼。“你猜。”黑羽赤月微笑着。“……”柯南挂,陷入怀疑之中。
  • 最强龙婿之八岁暴打全世界

    最强龙婿之八岁暴打全世界

    上门为婿三年,受尽屈辱,丈母娘冷嘲热讽,小姨子故意刁难,就连老婆都对他不冷不淡,可她们却不知道,他也曾无敌天下,举世共尊!当他的身份暴露之后。岳母:好女婿,求求你不要离开我女儿,我给你端茶倒水,洗衣做饭,做牛做马,我给你跪下,行吗?!普通群号:1023708099,进群密码:君天下
  • 穿书之女配升职记单总只爱我

    穿书之女配升职记单总只爱我

    命运的齿轮把多才少女带进了一本言情小说中,多才少女成了小说中的小小女配.......穿前,端木木作为端家千金,就是A城的小恶霸。用自家势力嫁给了一见钟情的单言熠。但却不超三章,就被害死。穿后,多才少女端木木,开启了她的升职记,女配成女主。单爷:“端木木,你又在耍什么花样?”穿后的端木木:”不是单爷,离婚不正是你想要的么"单爷:“我有说过?“某女内心崩溃,咋回事呀,咋不按原套路走呢?......
  • 谁说我恨嫁

    谁说我恨嫁

    努力学习、拼命工作就只为嫁个“好男人”?乔冉不认同!但……又无可奈何?她丧气、拖延、自卑,心里还存着一点小骄傲。生活虽已一塌糊涂,可她仍不乐意……不乐意将一生依附于某个男人!自救or被救赎?她真能走出低谷,重获新生?———————————————————ps:本文女主有病,前期烦人又丧气,请大家狠狠骂她,助她早日成长,早日康复。~甜宠1v1/成长型女主的童话故事
  • 首席擒爱:租个小逃妻

    首席擒爱:租个小逃妻

    梅落落在自己十八岁生日会上对白正启产生敌意,因为他比自己大七岁,是父亲政治联盟的男人。离家出走的梅落落加入“租赁小三事务所”,没想到第一次任务就是给白正启当小三,迫于所长的“威胁”以及丰厚的报酬,不得不接下这门任务,误入了腹黑男人的陷阱……
  • TFBOYS之爱就是爱

    TFBOYS之爱就是爱

    这是予橙的第一本小说哦,希望大家喜欢,多多捧场哈!如果你们有一些主意或是想法可以在评论里说,但不喜勿喷,谢谢。
  • 隐没朝间的你

    隐没朝间的你

    一个少年偷偷喜欢上了一个邻村的小姑娘,是高兴,是担心,是长大成人的不顾一切,还是渐渐游去的寂寞沉沙。
  • 林先生明天见

    林先生明天见

    林渊×李羡鱼“你好,我是李羡鱼,今年十八,高三,以后想做林渊的李羡鱼。”——李羡鱼“好久不见,我是李羡鱼的林渊。”——林渊苏格×廖雨霏“只要你想要的,我有的,我都给,就算我没有,我也会努力。”——苏格“原本我认为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现在好了,我已经是他的全世界了。”——廖雨霏
  •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明代卷)

    山东明清进士通览(明代卷)

    这套书分为明、清两卷,以传略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记叙、整理了两朝4188名进士的传略性史料,整体体现了山东明清两代各科所取进士数量、籍贯、家族、仕历、甲第名次以及重要事迹。作为可以索检明、清两代进士及考镜当时社会现状的重要工具书,它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前代学者在进士传略的纂辑方面也做出过很多的尝试和努力,但今天我们却不能完整地看到一部考证性、总录类的著作,给史学界的专家了解故实、查证人物时带来难题和遗憾。“不为生人立传,盖棺方可论定”是古代史学家为史、志编写所定立的原则,正如罗燕生先生序所说,“贤达人士作传多冠以耆旧、先贤、士林、乡宦等类名。那些登科入仕,无至高官,历迹不彰,艺术不显,著作又不见于后世的人,正史无载,往往杂入‘人物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