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54400000011

第11章 毫不示弱的销售策略(2)

就山姆个人而言,他也因自己在商场上的拼搏打下了深厚的根基,要知道,一个好老板并不只是光懂得如何管理就可以的,他必须精通这一行所有的一切,这才能让下属们心服口服。山姆说,他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是否还有其他人会和他一样,从一个十足的新手起步,学习生意经,擦地板,记账,装饰橱窗,称糖果,管理收银机,装修店堂,安置设备,建立起一个相当规模和高质量的公司,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就是这样,山姆稳扎稳打地建立起自己的事业,发展至今天的沃尔玛。

山姆并没有过分强调自己的作用,他更重视为沃尔玛付出辛勤劳动的广大员工们。他认为,员工就是企业的根基。作为回报,相比其他的公司,沃尔玛在更大程度上帮助了自己的员工,公司推出了“利润分享计划”,满足了员工对个人利益的需求。

山姆还认为,美国的领导管理层过于先己后人;另一方面,利润分配过于悬殊,也不利于建立团队精神。一块蛋糕,管理层分得越多,员工得到的就越少。所以,应该将经理们的收入和公司的经营状况,或者和给股东的投资回报和能反映他们工作成就的各种指标挂起钩来,这样企业就会运作得更好。为此沃尔玛公司制定了细则,将利润分配和员工、股东及管理者的贡献、各自所承担的风险相结合。虽然支付给管理者的薪水比其他企业要低些,但公司却经常将股票红利和其他与企业经营密切相关的东西奖励给公司员工。公司壮大了,员工也富了,这样,员工才会更全心全意地为公司服务。

在全世界的成功人士当中,有很多人不谋而合,都采取了和沃尔玛公司相同的策略。3M公司、惠普公司、通用电气公司都是这样做的,他们与员工共同造就了企业神话坚实的基础。

不断创新的沃尔玛

凭借小店起步,山姆不断创新经营方式,不断地领先别人,终于一步步发展为零售业第一大连锁公司,并战胜了老牌的竞争对手,让世人刮目相看。

不断地创新、试验,始终走在别人的前面——这正是山姆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长达半个世纪的零售业探索中,山姆还是凭借这一信念得以在零售业立足并持续发展。在创业的每一步几乎都留下了他创新的轨迹。

人才创新

山姆成功的关键首先在于他不拘一格聘用人才、使用人才,在创业初期随着事业日益扩大,山姆越来越觉得需要有个助手来帮助他打理生意。由于还不具备自己培养管理人员的条件,山姆决定到别人的商店去搜寻现成的人才。

山姆雇用的第一个经理是威拉德·沃克,是从TG&Y廉价商店挖过来的,山姆为了吸引他留下,决定给他商店股份的1%,并且在使用方面也与别人不同。

这位经理甚至在正式上任前就已经开始帮助山姆筹备下一家新店的开张事宜了:每天,威拉德在山姆那儿免费工作半天,晚上就在储藏室的帆布床上过夜,第二天一早还得再赶回TG&Y去上班。虽然山姆答应威拉德分享其1%的利润,但正如TG&Y的副总经理所说的:“一无所有的1%仍然是一无所有。”因此威拉德必须努力工作,才能获得较他以前的工作更为丰厚的报酬,而山姆的这种用人方式也算别出心裁。事实证明,他们两人都成功了。当年,整个本顿威尔共做了9.6万美元的生意,而威拉德却帮山姆做成了其中的9万美元;威拉德也获得了全部利润的1%。此后,山姆在用人方面越发大胆,而他的员工也有没让山姆失望。

细节创新

在人们的理解中,创新总是在大的方面,小细节总会被人忽略。但山姆没有,在小的方面他也没有放过。比如一开始,山姆所有的商店用的货架都是从本·富兰克林公司购买的木头支架,这在当时是最标准的式样了。可木头货架一旦日久年深,就会因被虫蛀空或发霉腐朽而虚塌;另外,从外表上看,也不够美观,山姆一直都想设法改善这种状况。当在费特威尔开第二家分店时,山姆在斯特林商店看到了用金属制的货架,马上请人为新店制作了成批的这种货架。这一举动使该店成为全国第一家全部使用金属货架的杂货店,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细节,但以小见大,从侧面反映了山姆的细致入微和不断创新的精神。

进货创新

早期的连锁店,如果加盟于一家大公司,比如本·富兰克林后,就要在进货、销售各方面遵守公司的要求。然而山姆却在实践中悟出进货价格方面的一个规律——如果直接向制造商进货,而不通过本·富兰克林公司,可以省下25%的佣金。刚开始,山姆还是按照加盟的规定进货,当时巴特勒兄弟公司对加盟店进货有严格规定,必须保证80%以上的货物从巴特勒兄弟公司采购。不久,山姆开始尝试另一种做法,即一方面他尽量遵守80%货物从巴特勒兄弟公司采购的承诺,另一方面,他到处寻找制造商从那里直接进货。因此,他常常是白天在店里照顾生意,打烊后就开上自制的拖车到密西西比河以东的田纳西州寻找便宜货。他还通过纽约的采购服务公司直接向生产厂家下订单,服务公司只收取相当于货款5%的佣金,远低于从本·富兰克林总部进货的25%的佣金。从这时起,山姆就明白了直接从生产企业进货,会降低交易成本,从而降低商品售价。

山姆的做法令本·富兰克林总部十分生气,但总部年底还是给了他奖金回扣,因为山姆的经营业绩太好了。虽然他向总部进货的比例可能未达到80%,但由于销售额非常高,进货总量也就高。

新一轮的试验成功了。与此同时,山姆开始坚持他的低价进货计划,并且开始向田纳西州以外的地区扩展业务。与哈里的合作就是这一计划的典型例子。哈里是一名制造商代理,手头掌握着各种不同的制造商的产品信息,一旦有人请他帮助采购,他就会马上把订单交给对应的工厂。他只从中抽取5%的佣金,5%的“回扣”对山姆而言还是相当合算的,因此山姆在早期一直与他合作。虽然日后沃尔玛不需再与这类代理人合作,但这一早期的实践对沃尔玛的日后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经营方式的创新

山姆早期先尝试了自助购物这一形式。

这种方式源自20世纪30年代的食品城市,但直到50年代在杂货业这仍是一种全新的做法。山姆到两家采取这种方式经营的商店进行实地考察,而后总结经验,在自己的商店中进行了实验,结果他的商店成了全国第三家采取开架自选服务方式的杂货店,也是附近八个州中惟一的一家。

之后,山姆又进入了折扣行业。他的思路来源于自己日常的工作实践。例如,当山姆还从本·富兰克林公司进货时,购进一打紧身裤的成本是2.5美元,因此只能按1美元3条的零售价出售,从制造商那里,即能得到每打2美元的优惠价,因而山姆的零售价也可降到1美元4条。这使他的紧身裤在很短时间内销售一空,山姆不仅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回收了全部成本,而且纯利润也达到很高的程度。

这场价格战引起了山姆对低价销售这种经营方式的思考,他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得出结论:通过削价,不仅可以扩大销售量而且由于销售额的迅速增长,使得利润仍可以在单价降低的情况下有所增加。用零售业的行话来说,可以降低标价,但因为销售量增加,销售利润仍然可以保证。但这一观点并没有得到普遍赞同。在零售业中,完全以廉价为主的促销还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当时许多大的零售商甚至不屑于采取这种方式,认为在价格上做文章只是小型零售商的做法。然而,就在十几年之后,折价销售的浪潮席卷了美国,从根本上改变了全美零售商销售以及顾客购买商品的方式。

最初,由于山姆加盟了本·富兰克林店,其特许经营的合同规定束缚了他的手脚,使他无法真正地实施折价销售的想法。但不久,山姆就将这一想法付诸实践,并因此奠定了沃尔玛在零售业上的地位。

销售策略的创新

山姆在经营过程中,常有一些新奇的想法,将它们用在商品销售中,收效十分显着。这也是日后沃尔玛在销售策略上不断创新的源泉所在。

山姆早期开店的小镇,一到星期六下午,镇上就挤满了各个农场前来纽波特采购的老乡。特别是秋天,棉花收获的季节,整个前街上都是人。这时,山姆出人意料地搬出一台爆米花机,这在小镇是一件新鲜事,而且对于这些簇拥的人群来说是极具吸引力的,因此山姆的小店顾客盈门。

山姆从街上的一派繁荣景象中,看到了人们潜在的、日益高涨的购买欲望。于是,他打算抓住机会,进一步扩大他的生意。山姆鼓起勇气向银行借了一笔款,款额1800美元。他用这笔钱买了一台冰淇淋机,同样也摆在人行道上,跟爆米花机一道,成为山姆小店引人注目的焦点之一。

山姆还很善于利用广告,1960年7月29日,山姆做了他经商以来的第一次报纸广告。广告印在《本顿县民主党人》报的其中一版上,内容是宣传沃尔玛的商店“重新开张大甩卖”。山姆还想出一些促销方法,如免费赠送气球、9美分一打的衣夹、10美分一只的玻璃茶杯等。

居民们蜂拥而至,纷纷抢购便宜货。这是一次成功的减价“大甩卖”,也是山姆继续贯彻薄利多销原则所获得的成果。由于山姆看到廉价策略的成功,他这家新店的名字甚至干脆就叫沃尔玛廉价商店,尽管它仍是一家本·富兰克林特许经营店。就像纽波特的店一样,这家店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脱颖而出,成了当时同行中的一流商店。因为他的店的货品价格是很低的,而且许多方面都紧跟潮流,让人感到新鲜。

还有一次,山姆去纽约出差了几天,发现在这座城市里,正流行着一种露趾襻带鞋,人们叫作“凉鞋”。山姆认为这将会给小镇居民带来城市的潮流和新鲜感。于是,当他从纽约回家时,顺便扛回了一大箱各式各样的凉鞋。但他的店员都认为这样的鞋根本就卖不出去,“它们只会使你的脚趾头起泡”。可山姆信心十足,他把它们一双双捆好,放在人行道一头的一张台子上,标价每双19美分。结果,销售情况十分好,所有的凉鞋都被抢购一空。

这让他的店员们吃惊不小,因为他们从来没有看到一件东西卖得那么快,而山姆则很为自己的想法感到满意。那个夏天,本顿威尔镇几乎每个人的脚上都穿着一双凉鞋。

山姆认为,每种商品都可能成为畅销赚钱的商品,但需要动脑筋找出来,并不怕麻烦地促销。例如,在与一位推销员的谈话中,山姆发现一种床垫有推销的潜力,尽管这种床垫每月只卖5件。以前他从没卖过床垫,但他觉得这是一种值得开发的商品,于是进一批,把价格和利润压低,将床垫放在花篮推车里,陈列在明显的位置。结果这种床垫大为畅销,10年里卖出了50多万件。

经营领域创新

经营领域创新与前面所说的经营方式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它的范围更广。不仅有经营方式,还有不同领域的创新,这是沃尔玛不断发展壮大的最关键的因素。

经营领域扩展是美国大企业的一种战略,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企业为寻求扩张和抓住新的增长点时常采用的一种战略。当企业原来所处行业已基本饱和,同时又存在着很大范围的竞争时,要想保持高速增长同时又避免陷入恶性竞争,就必须将经营领域扩宽或者改变。而且,急剧变动的经营环境又不断出现新的市场机会,如果捷足先登,就有了获利的机会,因此许多企业都十分看重这一点。不过,贸然闯入多元化经营,自身实力、财力不足,导致经营失败者不乏先例。因此,要想采取这种方式必须考虑现实状况,并选择适宜企业发展的方式。

20世纪70年代,山姆曾试开过“家庭购物中心”和“房屋装修中心”,但都不太成功,很快就关闭了。80年代初山姆又开始着手尝试新的零售形式。在依靠公司独特的配送系统前提下,不仅继续保持折价零售的旺盛竞争力,而且及时采取新策略,成功进入批发俱乐部、药店、欧式超级市场、超级商店等诸多领域。

以小城镇为发展中心

沃尔玛公司的建立和发展,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就是它始终以小城镇为发展中心。

应该说,这一策略的形成和发展,既出于山姆和海伦对小镇生活的热爱,也是经实践摸索得出的经验,因为小城镇是零售业发展的空白。还有一个原因是出于山姆自身的原因。山姆曾回忆说:创业之初,我们既无足够的资金,也没有强大的后援,只好在偏远的小镇创业。如果一开始就有充裕的资金,我们或许也不会从小镇做起了。另一方面,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乡村地区小镇,尤其是中西部靠南一带的阿肯色州、密苏里州、堪萨斯州等地,都还没有大型零售商店出现,而小镇商业主要是传统的家庭式专门店,规模很小,适应了小镇生活的慢节奏。随着人口外流,高速公路发展,汽车普及,小镇传统商业在萎缩。在这里,既有利于山姆在不断创新中赢得小镇居民的青睐,也因此使他可以不必因强大的竞争而烦恼。这种缺少竞争的环境,对沃尔玛这样一个新建的、既无足够财力又无广泛的供应商关系的独立公司的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10年之中,沃尔玛只有50多家折扣百货店和10余家富兰克林小杂货店,每年营业额8000万美元。而同期的大型零售业公司,比如凯玛特已发展到500家分店,30亿美元销售额。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凯玛特的母公司本来就是全国最大的连锁公司之一,有足够财力、经验和供应商网络支持其在大城市及近郊迅速扩展。而在沃尔玛建立的头20年,主要都在乡村小镇和小城发展,这里除了一个连锁公司吉伯森外,其他公司都没有在此设立分店,因为他们认为这类小镇人口太少,地处偏远,成本又高。但沃尔玛能吸引来周围几十到上百公里范围内居民的购买力,无利可图使它能保持较高的利润,并且可以避免竞争。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像西尔斯和彭尼这类大型百货连锁正退出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市场,集中到大城市及近郊的购物中心,开设巨型店。他们只看到大都市丰富的商机,而忽略了小城镇蕴藏的购买力。吉伯森作为一家总部在得克萨斯州,成立比沃尔玛早,自称为“乡村经营者”的公司,虽然也有分店设在小镇,但其多数仍在人口2万~5万的小城,且以特许连锁为主,自有店只占10%左右。山姆则即使在5000人以下的小镇也设有商店,只是商店的规模大小不等,因此扩展的机会相当多。到70年代末,沃尔玛分店位居的最大城市才是本州州府小石城及其他一些中小城市的市郊,始终避免了与大型商店在都市内的竞争。

事实证明了山姆的小镇战略十分成功。20世纪70年代,大城市的商业遭受了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在1974年~1975年衰退时期,而山姆的沃尔玛则在小镇里确立了它的地位。

同类推荐
  • 乔布斯内部信件

    乔布斯内部信件

    本书收集分析了乔布斯的众多私人信件,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未公开过的信件。通过分析乔布斯的这些私人信件,作者米利安逐步解析乔布斯的为人,处事,以及其经营理念。
  •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基础读本

    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基础读本

    本书共四章,内容包括: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定义、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实务、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经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和未来。
  • 黄金争夺战

    黄金争夺战

    在历史上,每逢经济、金融、政治动荡时期,黄金永远是稳妥的保值工具与避险利器。纵观当今金融市场,在全球经济持续动荡的情况下,黄金的需求和价格正在持续上涨,国际金价已连续10年保持了上涨势头,很少有人会怀疑,未来的国际金价将会一再刷新历史新高。而在黄金身价倍增的今天,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金矿的战略重要性前所未有的凸现出来,围绕着对黄金和金矿的争夺与反争夺的战争,从来没有停止反而愈演愈烈。
  • 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香港十大企业家财富传奇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在于从一个个闪光的名字——李嘉诚、霍英东、曾宪梓、郑裕彤、邵逸夫......以及他们创造商业帝国的历程背后,解密他们商业基因,揭示他们的经商之道、做人之道,为与香港有密切商业联系的经营者提供更直观的商业逻辑。
  • 营销的真理

    营销的真理

    一个真正从事营销活动的人是一个实践家而非幻想家。许多人有想法,但没有几个人能立刻将想法变为切实的行动,那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没有真正地理解和认识营销,另外还因为人们对真正从事营销活动有一种恐慌,本书可以令你改变这一切。营销是充满了欢乐和痛苦的集合体,但正是这种多姿多彩诱惑着世界上许许多多的人愿意为之“献身”。
热门推荐
  • 犯罪心理档案·第三季:逐暗者

    犯罪心理档案·第三季:逐暗者

    这是一部深度剖析犯罪心理的推理悬疑小说。囊括了几乎所有犯罪元素的惊心之书,每一起凶案都让你出乎意料。真凶更是以各种诡变之术一直藏匿在人群中。善与恶的殊死角逐背后,充满着绝望、怨恨、嫉妒、贪婪、傲慢、色欲、禁恋。你将深入犯罪现场,直面最令人恐惧、最沉重难解的人性之恶!
  • 故山不负平生约

    故山不负平生约

    十七岁那年,她在他的眼眸中看到了自己相遇、相识、相知、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苏逸永远都是那个陪沈默撑着油纸伞穿过青石小巷、去看漫山桃花的翩翩少年而沈默也永远都是那个陪苏逸谈天说地一碗面、一坛酒、遥想余生的明朗少女天意弄人远,回不去的是十七那年若是来生,三千世界,我只取你一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捡了前世爱人做夫君

    捡了前世爱人做夫君

    谁能告诉她中那个带着记忆的少年到底是哪里来的?她没有失职啊!为什么最后去找这个少年的任务会落在她的头上!
  • 职场妈妈的第一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职场妈妈的第一年(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要孩子,也要工作。不想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亲密时光,也不想放弃努力工作带来的成就感。从怀孕到孩子出生的第一年,大概是遇到挑战最多的一段时间,不管是来自严格要求的上司还是帮你带孩子的婆婆又或者是初为人父同样手忙脚乱的丈夫。不管是来自科学育儿Vs老人经验的家庭矛盾,还是因怀孕产假带来的职场危机,其实归根到底,都是自己本身问题的投射和放大。在当妈这件事情上,老天特别公平,任你是学富五车的女博士,还是精明能干的女强人,都逃不脱不了初为人母的手忙脚乱。 这不是一本吐槽集,但也决不是一本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 八木

    八木

    这大概就是一条神棍都市生活的故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占卜师,能从阎王手里抢人,违改天命,亦会遭雷劈,遭天谴。她是家里的天才占卜师,却因天命,在六岁便失去了双亲。十年后的归来,她是别人眼里的花花公子,亦是他眼里的神棍,她女扮男装玩世不恭,唯独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他一度怀疑自己爱上个神棍,却在某日直接把她吃干抹净。
  • 云墨传

    云墨传

    小宅女夏晓漫魂穿五州列战时期。上古神器,英年才俊,天下纷争。不求女皇之位多尊贵,只愿天天被身边的美男子们捧在手心。
  • 中国电竞幕后史

    中国电竞幕后史

    中国电子竞技从1998年到现在,近20年的真实发展历程,80后和90后的青春回忆。
  • 异国依然甜

    异国依然甜

    她初入他家,他冷眼相待,不正眼看过她后来她在球场一撒英姿,被无数人追捧,她身边的他反倒成了配角她马甲多如神他能力高上天……直到她出国,离开了他他才知道她是多么重要接下来就是”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的操作了希望围观????????
  • 促织经

    促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