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47000000015

第15章 古迹奇观(4)

一、第一次“天火”

永乐十八年(1420年),紫禁城初步建成,明永乐皇帝朱棣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次年正月,朱棣在奉天殿接受朝贺。不料刚过了4个月,这座金銮宝殿便发生火灾,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被烧光了。这件事引起全国震动,朱棣非常狼狈,只好下诏“求直言”。当时的御史邹缉在《奉天殿灾疏》中,也流露出对这场火灾的恐惧,他说:“民以百万之众,终岁在宫服役。”结果一旦化为焦土,重建不知要花费多大代价(明《经世文编》);甚至还有一些臣子主张把首都迁回南京。这个意见使朱棣勃然大怒,为此杀了一个主事肖议,说是当初决定在北京建都,本来是“群臣合议”商量好了的,为什么又要迁都?由此看来,诏求直言只是个形式,不过从中也可以看出皇宫损失之惨重了。

这次火灾后,隔了20多年,到正统六年(1441年)冬10月才重新建成三大殿。

二、第二次大火

第二次皇宫大火发生在嘉靖三十六年夏(1557年),“奉天、谨身、华盖三殿灾”,延烧奉天门、左右顺门、午门外左右廊。这次大火后,到嘉靖四十一年(1562)才重新建成,改名皇极、中极、建极3殿。

嘉靖号称“盛明”,营建也最多。但这次火灾在明史上却是最厉害的一次。这位皇帝崇信道教,在宫廷内营建了大高玄殿、雷坛等道教庙宇,可是他所供奉的玄天大帝和雷神并没有帮他什么忙,这次火灾反而把外朝的主要部分都烧光了,使这位皇帝只好在文华殿坐朝。

这次火灾损失之大,也是前所未有的,仅打扫火焦就动用了3万人,每天“寅入酉出”(晨3时到下午7时),并征用了民间小车5000辆作运载工具。

在失火的当年,嘉靖帝决定先把午门重建起来,第一件事是筹款:“议准户、兵、工三部各予处银三十万两,以备兴作。差御史四员,查解节年拖欠工部料银;仍准开例行各抚、按取赃罚款及缺官柴薪解用;决敕两京料道官清查各监、局、库、厂,收贮各省年例物料解用。”(《明会典》)。

除此而外,还征集了大量军工和民工,“停止各处工作,其工役照先年营造乾清等宫例,用各营军及班军、锦衣卫等空闲军士,如不敷用,则北直隶及河南府近州县,量县大小,签派大役,差府佐官押送在役……”

嘉靖一朝的频繁营建,是最残酷的扰民项目之一。由于政治上的腐败,贪官污吏无限制地营私舞弊,连官僚的奏章都说民间百姓“死亡枕藉之状,呻吟号叹之声,陛下不得而见闻”。那么真实情况就更严重了。因此,皇宫的一场火灾,无异造成了全国性的灾害。

三、第三场和第四场“天火”

第三场“天火”是在万历二十四年(1597年)三月,后延乾清宫、坤宁宫焚毁。次年旋即起了第四次“天火”,前三殿也被焚毁:“夏六月,皇极、中极、建极三殿灾”。这时明朝已经到了走下坡路的阶段。直到天启六年(1626年)才建成皇极殿,次年,中极、建极殿才竣工。看来,这项工程陆续进行了三十四五年。万历朝的火灾,同样造成全国性的灾难,“三殿工兴,采摘诸大木于湖广、四川、贵州,费银九百三十余万两。”(《明史·食货志》)

此后,在清代200多年间,紫禁城里也曾发生过不少次火灾,却没有重大的损失。光绪末年,天坛祈年殿遭雷击而焚毁,由于祈年殿是用香楠木造成,着火时香闻数里。现在的祈年殿是那次火灾后所重建,是清代最后的一个主要皇家建筑。

辛亥革命后,紫禁城里出现了一次人为的纵火。当时溥仪仍居留在紫禁城后半部(旧称“内廷”),由于清皇室支出日绌,溥仪决定清查仓库。1923年6月26日夜间,西宫敬胜斋突然发生火灾,烧毁建福宫花园范围内一大片建筑,所陈设和贮存的文物,统统烧毁无存。原因据说是为掩盖监守自盗的罪行,太监们纵火所致。

13.文人和帝王眼中的泰山

泰山,五岳独尊,雄居于华北平原之上。

2400多年前,一个秋高气爽的晴天,孔子来到了泰山,春秋乱世的这位伟大思想家登上了泰山极顶。在孔子当年站立过的岩石上,一位清代的泰安太守刻下了这样两句话:“孔子圣中之泰山,泰山岳中之孔子”。

从孔子开始,一直到以后的2000多年里,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陆续来到泰山览胜。仅有名有姓的诗人歌咏泰山的诗歌就有近千首之多,诗人们在登泰山过程中,随着山路两旁的景色不断变化,渐入佳境,对泰山的理解也随之渐渐入深。一些诗篇和词句被后人刻在泰山的岩石上,成为泰山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歌咏泰山的诗歌中,并不仅仅是单纯对景色的描写,而是通过描写景色来抒发登山的感受。因此,借泰山来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就成了泰山诗歌中最为重要的一种。

唐玄宗天宝四年(746年),杜甫来到了泰山脚下,在这里,杜甫留下了他那首咏赞泰山的名篇《望岳》,这首诗在历代咏赞泰山的诗歌中,堪称千古绝唱:“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些都是文人眼中的泰山,那在帝王眼中,泰山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呢?

据历史记载,第一个登上泰山的皇帝是秦始皇。秦始皇在此筑坛祭天,表示归功于天,这叫做“封”;下山后他到山前的小山丘上设坛祭地,这叫做“禅”。封建时代的泰山封禅由此拉开了帷幕。秦始皇封禅泰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中央集权制的帝国,正式向天地隆重报告它的庄严诞生,泰山成为江山一统的神圣象征。

100多年后,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在实施他准备多年的封禅计划时,首次明确提出了封禅泰山的几个条件:第一,必须扫平宇内、一统天下;第二,必须天下太平、长治久安;第三,必须不断有吉祥的天象出现。为了消除封禅期间边境发生战事的隐患,汉武帝派18万骑兵北出长城征伐匈奴,位于长城外边的匈奴闻风远逃。于是汉武帝欣然东行,他首先祭拜华山,然后再祭嵩山,最后来到了泰山东麓,在山脚下举行封禅大礼。

从东汉光武帝刘秀开始,封禅泰山的意义开始受到质疑。刘秀自愧没有秦皇汉武的丰功伟绩,可是他也要登封泰山。建武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56年,光武帝终于登上了泰山。从此,泰山封禅不再是有作为皇帝的专利,那些不那么显赫的帝王也纷纷举行泰山封禅的祭礼。

作为唐朝的中兴之主,唐玄宗李隆基在开元十三年(726年)决意封禅泰山,谢诚于天。从他开始,泰山在帝王心中的地位悄悄地发生着变化:唐玄宗下令将泰山神封为“天齐王”,泰山虽然与天等齐,但毕竟还是王一级。这同过去被奉若天神的泰山相比,地位委实低了一些。

公元1004年,萧太后率20万辽军大举南侵,直逼宋都开封。软弱的宋真宗赵恒与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宋朝每年要向辽国交纳白银10万两、绢20万匹。公元1008年初,宋真宗亲自导演出一幕泰山降天书的闹剧。当金秋十月到来的时候,宋真宗从汴京起身,东封泰山,想借泰山之力来镇服敌国。岱庙天贶殿里的壁画《泰山神起跸回銮图》,真实记录了当年宋真宗封禅时的豪华与奢靡。宋真宗走上泰山极顶后,封建帝王封禅泰山的历史也就结束了。

泰山于1987年被评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不仅因为泰山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更因为泰山已经同黄河、长城、长江一道,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世界上很难有第二座山像泰山那样,几千年来深入到整个民族亿万人的心中。

14.天坛里的奇特布局

天坛,位于北京城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和祈求丰年的地方,它始建于明初永乐十八年(1421年),经乾隆年间的改建后,成为今天这一辉煌壮观的建筑群。

天坛东西长1700米,南北宽1600米,总面积约为273万平方米,相当于紫禁城的3倍。因为深绿色在古代表示崇敬和祈求之意,所以,在占地极少的建筑周围,种植着苍松翠柏,树木葱郁,把祭坛烘托得十分肃穆。

古代帝王祭祀天地又叫“封禅”。历史上的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动。最初“封禅”活动只在泰山举行。但宋真宗以后,封建帝王在泰山的封禅活动基本上就废止了。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建成了北京天地坛,此后,天地坛取代了泰山,成为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嘉靖二十四年(1546年),明世宗把荒废的南郊大祀殿改建成了现在的“祈年殿”,用以正月祈谷,夏日祈雨,冬天来的时候在圜丘上设坛祭天。这三项活动成为天坛的三大祭礼。到此,形成了今日天坛的规模和形制。天坛实际上指的是“圜丘”,它和祈年殿,一个用来祭天,一个用来祈谷,是有区别的。但久而久之,人们把“天坛”当成了这组祭天建筑群的统称。

清廷入关后,大都沿袭明朝旧制。乾隆十二年(1748年),皇帝决定将天坛内外墙重建,改土墙为城砖包砌,中部到顶部包砌两层城砖。经过改建后的天坛内外墙更加厚重,周长10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从平面上看,天坛的内、外墙都是南部见方、北部呈圆的形状。这是中国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反映。置身其间,使人时刻感受到“天”的存在。潜移默化地接受封建皇权“奉天承运”的说教,使老百姓把对上天的崇敬转化为对封建皇权的认同和服从。从具体的建筑上看,天坛则受中国古人哲学观念和封建礼制的规范和影响。

祈年殿在天坛的建筑中,体积最大,高度最高,也是等级最高的主体建筑,因它象征着天。祈年殿的三重檐顶,所用琉璃瓦全部都是湛蓝色,这种与天的颜色相同的色彩用来象征皇天上帝。实际上,祈年殿初建时,三层殿顶的琉璃瓦是三种不同的颜色。上层蓝色琉璃瓦,代表着皇天上帝;中层黄色琉璃瓦,代表着人间天子;下层绿色琉璃瓦,代表着凡世臣民、世间万物。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谓,天坛的祭天文化是通过典章制度来严格规范的,它是封建礼制的具体体现。到清代,国家专门设置了礼部,统管国家祀典及所有涉“礼”事务。礼部太常寺具体负责坛庙的祭祀。祭天大典定于每年冬至的这一天举行,它分为准备和典礼两个阶段。皇帝要在斋宫斋戒3天。斋宫位于西门南侧,坐西朝东,是皇帝来天坛祈谷祈天前,斋戒沐浴的地方,所以也可以说是一座小皇宫。清雍正时,因怕被人刺杀,改为先在大内斋宫斋戒两日,最后一天再到天坛斋宫斋戒。

明清两代祭祀的礼节繁琐而复杂。清乾隆时期,祭祀大典程序的规模宏大,场面更加隆重。乾隆皇帝在位60年中,亲自到天坛行礼59次。他中年时常从紫禁城步行到天坛举行祭典。1911年,随着清帝退位,祭天制度随即被废除。天坛也被移交给民国政府内务部管理。

1913年新年,天坛第一次对民众开放,10日之内,任意游览。人们像潮水一样从四面涌来。5个月后,民国政府内务部起草了一份文件,建议把以天坛为首的京城名胜古迹向公众开放。然而,这项顺应民意的提议,却被袁世凯否决了。1914年12月23日,身穿明朝服装的袁世凯,打着“为民请福”的旗号,率领一班人马,到天坛公开祭天。第二年,袁世凯授意参政会拥戴他为皇帝,并于1916年1月1日正式登基,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不过,在举国上下的反对声中,袁世凯只当了83天的皇帝就一命呜呼了,他也成为最后一个在天坛祭天的中国人。

同类推荐
  • 明朝青年走青春

    明朝青年走青春

    屌丝青年成长记:山娃刘富贵带着对外面花花世界的憧憬,勇敢的闯荡江湖,恶搞、热血、谋略、战争、宫斗、历史大人物、逗乐,一个也不少,且看小人物如何演绎一个接地气、有味道、快乐的故事…
  • 莽明

    莽明

    (群号:964439395)一个不懂发明不知历史的普通人,来到刀头舔血的明末乱世,能否小有成就。古人并不傻,像我们一样的后世普通人,身处地狱模式能否有机会踏上巅峰,爽一次?答案好像是,有!。常规简介……。璀璨数千年的华夏文明,在明末被打断脊梁。做为一个普通人,方景楠不熟知历史,只记得几个人名。他不会炼铁造枪玻璃水泥,也不擅长杀人。古人并不傻,各有性格与立场,朝臣也不笨,你明白的他们也知晓。可还是被异族夺了天下。是天灾?兵祸?腐败?鼠疫?方景楠不清楚……既然来了,尽管他什么都不会,但做为炎黄子孙心是热的,血也是热的,独善其身绝对不行,没有退路,也要一波,莽上去,干!
  • 晋末英雄传

    晋末英雄传

    他是一代英雄,在战场上用自己的热血拼打出自己的天下。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他从容不迫,带领自己的兄弟勇往直前。他们前面的路虽然艰辛,但是他们有着自己的信念,有着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意志力。所以他们必定是胜利之军。
  • 祖龙之尊

    祖龙之尊

    秦始皇,千古一帝,“皇帝”由此朝开拓。宁夏,现代穿越者,成为秦始皇护国法师,助秦皇统天下,越战西方,目标世界大统!试想一下,秦皇说陕普的场景:额滴,额滴,都是额滴!
  • 穿越之戏游江湖

    穿越之戏游江湖

    有人说江湖是可怕的,有血腥和杀戮,有刀光和剑影,充满神秘和魔幻。我却觉得江湖应该是可爱的,潇洒的。有江湖儿女的快意恩仇,有结拜兄弟的肝胆相照,有奇人趣事的引人注目……江湖应该让我们戏游畅玩!这部小说将带你走进一个可爱奇趣的江湖。
热门推荐
  • 记得我曾今爱过你

    记得我曾今爱过你

    谢幕清莫名其妙穿越,身边还有好多美男,第一次,不造肿么写,不写了!!!!
  • 注定偏偏遇见你

    注定偏偏遇见你

    初见迟云梦被前男友纠缠,而他出手相救。再见迟云梦遭到抢劫,而他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之后两人各种奇遇,慢慢摩擦出爱的火花。片段一:迟云梦我追你这么长时间了,你就没有什么想说的?迟云梦:“说什么?”某人:不能生气,不能生气……你就不考虑一下把我转正。迟云梦:“这个嘛…”某人心里一荒迟云梦:“咳咳,难道你没发现我早就暗恋与你吗?”某人心中一喜:所以说我已经转正了?迟云梦:不然呢?现在你是我的了!
  • 赵来福奇幻之旅

    赵来福奇幻之旅

    他是个处男,没有爱过一个女生,突然有一天遇到了一个女生,就这样在一起了。
  • 狼血兵王

    狼血兵王

    美女,总裁,校花,御姐?别过来,你昨晚对我做了什么?我可是兵王萧晨,你们怎么可以这样对我,再脱衣服的话别怪我不客气了……
  • 怪物周

    怪物周

    人类科技飞速发展100年后,进入创元世纪。在科技面前无法抵抗的千魔万怪沦为新世纪终极狂欢节目《怪物周》的娱乐苗子。在人类世界长大的异族之子,让我们看他如何逆天而行,谱写世纪传奇。
  • Tales of the Fish Patrol

    Tales of the Fish Patrol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文武升级系统

    文武升级系统

    丹道大师胡一笑在莫风的小说下留言“如果没有莫风的小说,就不会有我这个丹道大师!”玄武大帝陈凯在莫风的小说下留言“莫风的小说总会在你遇到瓶颈的时候,给你无限的启发,是莫风成就了我的今天。”被称作万年难遇的炼器大师在莫风的小说下留言说“莫风的小说,无论是在丹道,武道,阵道,器道……都有独特的见解,你总能从他的小说里找到灵感。”……在莫风小说下留言的数不胜数,而且都是在自己的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的巨擘。你问莫风是谁?莫风:“我真的就是一个写小说的!”
  • 幻风奇才

    幻风奇才

    此书将记叙关于未来世纪的一个初中生的高科技生活
  • 掌尊

    掌尊

    祁山大陆南端,弥天宗三年一次的大比,垫底就会被踢出宗门。没有筑基的焚炎,只能忍受着别人高高在上的冷嘲热讽与那无形的羞辱。直到最后一天,一块诡异的红色石头骤然出现,助他筑基。『一朝血石现,风云突变,举掌为尊!』≦新书快热,开门见山。高潮迭起,紧急入坑!≧
  • 余亦乘舟归鹿门1

    余亦乘舟归鹿门1

    “走吧回我家上药”“你不会疼吗?你不会反抗吗?”“走吧,上药”“鹿门你不会有事的”“没事,乖,这不是杀人,他顶多算个畜牲”“没事。你会没事的有我在”“我会守好我们的家小家等你出来”就是这个在年少时期遇到的少年,成为了鹿门人生中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