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79600000009

第9章 中国木偶戏阐述(3)

石阡木偶戏属于湘剧剧种,唱腔属于湘剧“辰河腔”。表演剧目以唱腔划分为“高腔”和“平弹”两部分。“高腔”以唢呐伴奏,曲牌有“大汉”、“小汉”、“山坡羊”、“红纳袄”、“驻云飞”等十几个,适宜演出“武剧”;“高腔戏”剧目有《过五关》《古城会》《九龙山》等近30种。戏班主要分布在花桥、北塔、万安、晏明、甘溪等乡村,每个戏班少则七八人,多则十余人,表演者全为男性,成员多系班主的徒弟与子侄。班主备有全套“行头”。其中包括木偶头面、衣装、道具、乐器、篷帐等。

五、传承价值

石阡木偶戏有着丰富的文化价值、独特的民族性、地域性以及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其价值主要体现在:(1)是古代杖头傀儡在黔东地区的遗存;(2)研究黔东地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例证之一;(3)是研究黔东方言在民间戏曲中运用的活例证;(4)对高腔、平弹的传播学研究具有启发性意义;(5)具有丰富、独特的民族造型艺术和服饰文化价值;(6)通过对石阡木偶戏的表演方式、身段、场合、习俗等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木偶艺术的发展;(7)对石阡木偶戏剧目在民间的传播研究,有助于我国当代少数民族社会教育方式的研究;(8)其蕴含的丰富的宗教信仰理念是研究民间宗教构成心理的又一重要路径。

六、现状

目前,石阡木偶戏失去了原有的观众群体。老艺人相继辞世,只剩下3个耄耋老人,后继无人,石阡木偶戏所依托的人力资源即将消亡。伴奏乐器、头子、戏装的损坏,剧目、唱腔、表演得不到及时整理以至于迅速失传,都是石阡木偶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十一)节阳提线木偶

一、简要描述

阳提线木偶戏(又称“阳线胡”),地处渭南黄河之滨,与山西西部地区相邻,是中国北方提线木偶的独有之秀。民间俗称“线戏”“线猴”“线胡”或“小戏”,明末清初,号称“关中八高士”之一的阳举人李灌(向若)对线戏的唱腔、音乐、剧目及木偶制作等方面作了较大改革,使其更趋于完整化、戏曲化。

二、起源

线戏渊源,十分久远,现在一般认为“起于汉而兴于唐,盛于明清”。唐代段安节所撰《乐府杂录?傀儡子》载:“自昔传云:‘起于汉祖在平城为冒顿所围,其城一面,即冒顿妻阏氏,兵强于三面。垒中绝食,陈平访知阏氏妒忌,即造木偶人,运于机关,舞于郫间。阏氏望,谓是生人,虑其城下,冒顿必纳妓女,遂退军。’……后乐家翻为戏。”已故合阳线戏艺人雷清云早年回忆说,合阳线戏代代相传,曾为汉王立过大功。当年匈奴攻代国,汉王被困平城。代王知道西河(合阳古称“西河”)有线戏,告知陈平。陈平命工匠仿制大木偶,栩栩如生,借夜月舞于城楼。匈奴王之妻望见,心生妒忌,害怕城破之后匈奴王纳汉家女,遂网开一面,放走汉王。后来代王喜弃国.被赦为合阳侯。代王喜即汉王之兄刘仲,据《合阳县全志》载,刘仲城在今坊镇东北五里。《合阳新志资料》载,刘仲城在坊镇东北五里和阳村。艺人的传说与史书记载基本吻合。《大业拾遗》记有:“隋炀帝使黄兖造木人二尺许,衣以绮罗,饰以金碧,能运用自如。”这记载与合阳线胡戏的木偶形象及尺寸几无二致。即就是演出形式,唐?杜佑《笔麈》中的记载也和今天十分相同:“傀儡子,汉末使用于嘉会,北齐高纬尤好之”,“今俗悬丝而戏,谓之偶人,以手持其末,出其帏帐之上(外)。”悬丝傀儡即提线木偶的古称,“帏帐”在合阳线胡戏中称为“亮子”。表演时艺人站于亮子后面,手提木偶出于亮子之外。

《通典》说唐代已把线戏列入歌舞类。《明皇实录》中有唐玄宗《吟傀儡》(一说为梁皇所作)一诗:“刻木牵丝一老翁,鸡皮鹤发与真同。须臾弄罢寂无事,犹似人生一梦中。”诗中虽未明指即合阳线胡戏,但“刻木牵丝”的结构,“鸡皮鹤发”的外形已与合阳线胡戏的木偶造型完全一样,也说明在唐代线戏已十分流行了。到了明末,合阳举人李灌(向若)与线戏艺人过从甚密,对线戏的唱腔、音乐、服饰、剧目及偶人造型作过较大的改革,使之更趋完整化、戏曲化,曾随商帮到过苏、扬二州演出。清代乾隆之后,是合阳线戏的鼎盛时期,至光绪年间,单是合阳境内就有线戏班社七十余个。乾隆、嘉庆、同治年间曾再次往苏扬两州及北京演出。光绪二十六年(1900),北黑池的王玉润线戏班曾往甘肃、河南、山西等省演出。

三、代表人物

合阳线戏班社属于半农半艺的演出团体,艺人们农忙种地,农闲演戏。线戏在发展过程中,驰名艺人辈出。仅以近现代为例,坐鼓板怀说戏的有王武汉(艺名“六八儿”)、杜进虎、颜喜牢(红眼娃)、王玉润、雷振南、马东训(一窝鳖)、王孝前(十三娃)、李银选(狼咬儿)等。他们注情于声,声情并茂,每个人都能说五六十本戏,最多的可以说到一百多本:虽然已去世多年,仍为群众所津津乐道。

四、表演特点

“说戏的”责任重大,一本戏中的生、旦戏由他一人包干,讲究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线戏的唱腔、音乐苍凉悲壮、委婉细腻,多具秦地特色。乐器演奏拥有铮子、截子等特种乐器别具一格,特色鲜明。传统剧目意境美妙、文字优美,具有较高的文学性。线腔戏的唱腔在音乐间歇中进行,只以铮子打节奏,听起来悦耳动听。合阳人看提线木偶戏主要是“听”,所以许多人干脆背对戏台,一饱耳福。

提线是合阳线戏的主要表演方法,偶人系线根据角色的不同,分别为五到十二根不等,按具体情况还有增加到十七、八根甚至多到二十余根的。偶人通高80--90厘米,重3.5-5公斤。通过线戏艺人巧妙地运用提、拨、勾、挑、扭、抡、闪、摇等方法,赋予木偶以艺术生命,动作栩栩如生,却又有浓厚的木偶特色。可以自然地作卸帽子、脱衣服、搬椅子、抡杆子、单双闪官翅等特技动作。

五、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剧目被移植改编为舞台剧目,在省内外享有盛誉。合阳提线木偶戏剧目丰富,老艺人传说有五百余本,1961年陕西剧目工作室收集到的二百余本现在保存在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该剧种目前人才匮乏,市场萧条,直接影响了它的进一步发展。如何保护这一传统剧种,是当前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第十二节)泰顺药发木偶戏

一、简要描述

“泰顺药发木偶”是将烟花与木偶相结合的木偶戏。艺人将戏曲人物、神话人物等木偶造型混于烟花之中燃放,在烟花的带动下,焰光中木偶凌空飞舞、五彩纷呈、栩栩如生。它往往在庙会、祭祀、民间节日等活动中表演。据调查考证,泰顺药发木偶在泰顺兴起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泰顺位于浙南边陲,被誉为“木偶之乡”。泰顺药发木偶手工艺者主要分布在泰顺县的大安乡、雅阳镇等地,表演地以大安乡、雅阳镇、三魁镇等为主。

泰顺药发木偶是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学术价值和欣赏价值两方面。药发木偶和水木偶曾一度被认为在国内早已失传,但据泰顺有关部门研究人员考证后认为,长期以来存在于泰顺民间的“琼花木偶”即为药发木偶。它已承传不断几百年,为我国木偶戏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证。

二、艺术特色

经过长期发展,药发木偶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一是将木偶与火药结合制成药发木偶,是一种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民间技艺;二是药发木偶主要在民间各大节日或其他民俗活动中演出,所以对其他民俗活动具有依存性;三是泰顺的药发木偶艺人至今还用传统的方法提炼药发木偶的必备材料--硝;四是演出内容既有《西游记》等我国各地人民群众耳熟能详的剧目,也有流传于本地的一些剧目。

三、现状

但由于许多民俗的淡化、娱乐形式的改变和公共安全的考虑,药发木偶赖以生存的空间逐步缩小,加之其工艺复杂、精细,现阶段已少有新人传承。药发木偶制作艺人都年事已高,这一宝贵的传统戏曲形式已到了濒临消亡的境地,亟待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类推荐
  •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音乐:悠扬古乐音韵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与主要机构。包括历朝中国历代音乐发展演变历史,包括宫廷音乐、民歌民乐、礼乐制度等、古代音乐机构、学校,并简单介绍古代音乐名家伯牙、师旷、李延年、嵇康、苏低婆、万宝常、李隆基、李龟年、姜夔、朱载育……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戏曲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戏曲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课外雅致生活-瓦格纳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瓦格纳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课外雅致生活-高更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高更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古玩行捡漏笔记

    古玩行捡漏笔记

    本书主要从自身和人际关系两个大方面入手,分别进行阐述。从自身来讲,分为“外表”和“内在”两个方面,引入不完美这个话题。又因为自身的不完美,从而开始对人际关系的审看。从亲疏远近的各个层次,选取不同的实例故事,以不同的切入点讲述人际关系中可能发生的不完美的情况,以及应该如何正确的应对。有些缺点是无法彻底消灭的,或许正式它们,和它们和谐共处才是好的办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是给自己找理由堕落,也不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有些缺点是无法彻底消灭的,或许正式它们,和它们和谐共处才是好的办法。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是给自己找理由堕落,也不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有自己不愿意触碰的一面——阴暗面,亲人朋友不愿意接受,连我们自己也无法面对。
热门推荐
  • 穿越之邪凤逆天

    穿越之邪凤逆天

    她是凤家的唯一传人—凤若寒。“寒儿,我们凤家的人若想成仙,就必须要渡劫!”爷爷总是在她耳旁如此说道。却不知这劫乃是七情六欲之劫。一场因缘际会使她降临异世大陆,她又如何展翅腾飞,凤傲苍穹?
  • 乱浮世

    乱浮世

    总是做同一个梦的少女,把自己困于计划中的女孩,和宫女交换命运的公主……林顾云走过万千浮世,给一个又一个人完成执念。乱梦一场,醒来,林顾云回到那里,那人白衣墨发,身姿绰然,笑着对她说:“阿顾,对不起,但是不后悔。”她走过了太多地方了,看过太多太多了,似乎也懂得了。那些属于她的她也拿回来了不是吗?她笑,眼角那颗小痣越发的黑,幽幽抹抹的似乎勾出一抹红色。他也笑,他的阿顾啊,大抵是这世上最善良的姑娘了。
  • 魂武至尊

    魂武至尊

    天才少年遭异世强者夺舍,不但反吞了强者魂魄,成就双魂圣体,更是得了逆天神器,从此桃花转运,尽揽娇妻美妾;只手遮天,肉拳揍遍武皇斩神,武道之上唯我独尊。
  • 我真不想有系统

    我真不想有系统

    没有系统前,轻松愉快每一天;有了系统天天忙碌到飞起还成为沙雕,我这是上辈子造了多少孽啊。我真不想要系统,真的,这么沙雕的系统谁想要谁带走,谢谢啦。
  • 国宝迷踪

    国宝迷踪

    本篇为民国背景下的悬疑推理题材,2018年的盛夏,旧书店店主何烁在新收来的一本民国杂志上看到一篇名为《大护宝》的小说,小说讲述了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夕。奉天城内的秘密组织“天地玄黄”四大门派得知日军要运送一批从故宫抢掠的国宝回国。为了阻止国宝落入日本人的手中,四大门谋划了一场异常艰巨的“国宝夺还战”。四大门的高手各显其能,最后成功狙击了日军的运宝队,截获了国宝,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在众人欢庆胜利的时候,却发现有三件国宝并不在这次的运送名单之中。于是,围绕着这消失的三件国宝,四大门的高手、日本的侦探、革命义士以及国民党密探悉数登场,奉天城内再次风起云涌……本篇由现代、过去两条时间线交叉叙述,分四个相对独立的篇章。每个篇章都是一个精妙的推理案件和紧张刺激的悬疑冒险故事。作者还将推理和中国传统的魔术、杂技元素融合,让人感到耳目一新。题材上看,本篇以夺还国宝为主题,具备爱国主义情怀,能给读者以强烈的共情和良好的导向传达。
  • 灼灼桃花眼

    灼灼桃花眼

    附中小霸王魏安,凭借一副好皮囊获得了校内外万千男同胞的动心,她本人对此完全没有兴趣,对追求者爱答不理,实在厌烦了就踹一脚,用行动证明了玫瑰都是带刺的。她前17年逍遥自在惯了,除了家人他没有把任何人放在心上,直到高二开学一月有余,她们1班转来一个状元生,看起来不像是那种精神小伙,充满朝气,而是一脸懒态,特别是那一双迷人的桃花眼,看的魏安那叫一个小鹿乱撞,春心泛动一下子对他着了迷,经历种种,沈肆也慢慢看破了自己的内心,他是喜欢魏安的,他想掏心掏肺的宠她,就算她想要他的命,他都会义无反顾双手奉上。京城来的贵公子终于还是败在了杭城一姐的石榴裙下。妖媚冷艳带刺红玫瑰&孤傲嚣张凶猛大老虎一个唇枪舌剑嘴上不留情,一个擦枪走火手上不留情,一文一武,珠联璧合。附中有句话说得好:自古附中最牛逼,高(2)3班更无敌,一间平房70m?,却能装下阎王爷,一个不够就变俩,一文一武,顶呱呱。顶,呱呱。
  • 异域志

    异域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世纪老公

    我的世纪老公

    如果上天没有开玩笑,如果叶城不曾喝过那杯水,于初见相信他们一定会顺理成章的走进婚姻的殿堂,人民教师嫁给了人民警察,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儿。有时候上天偏偏是善妒的,叶城因为一次缉毒任务,误食了一杯参了药的水,与暗恋自己的金雪有了一次错误的交集。错已铸成,叶城原本想私底下解决这件事后,竟意外的发现那一夜却使金雪有了身孕,在事情变得越发棘手之后,于初见竟然发现自己也怀有了身孕。叶城的几度挽回,于初见想再给彼此一次机会,原本以为可以慢慢修复两个人的裂痕的时候,叶城却消失了。于初见以为叶城已主动放弃了自己,过度伤心导致于初见流产,却在于初见以为人生很灰暗的那段时间中,她所任教的单亲学生的家长钟理却对她百般照顾,给她帮助,于初见辞职考上A大研究生,重新开始了新的人生。但是上天并没有放弃作弄他们,在于初见慢慢的放下叶城,开始慢慢接受另一个男人钟理的时候时候,又重逢了曾经消失一年的叶城,他带着一身秘密和伤痛重新回来了........一个是曾经相恋多年的初恋,一个是在自己落魄的时候陪伴自己的男人,向前或转身??
  • 故里风起

    故里风起

    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小说,它是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它是一首委婉的歌谣。它是幽默的,它是讽刺的,它是病态的,它也是不屈不挠的东北乡土文化。
  • 官居宰相

    官居宰相

    一失足穿越到了北宋仁宗朝,穿越后的陶文宣有个表哥,一直窥觊着他家的绸庄,并且为了得到陶家绸庄甚至要毒死他。然而一波刚平一波又起,陶家绸庄被官府查出私造龙袍,这可是诛九族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