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53400000020

第20章 洗冤台

赵佶大怒道:“一派胡言,宫内养的猫狗和我理政有什么关系,此事不必再议。”

七八个谏官齐齐跪倒道:“还请官家三思!”

接着是二十几个朝臣也跪下道:“还请官家三思!”

向太后道:“佶儿,大臣如此相劝,也是为了江山社稷,不如准了吧。”

赵佶看太后都发话了,这可怎么办,突然想起早上郑氏说的办法,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只好大叫一声,“啊,朕的胸口好痛,快传太医。”然后是一脸痛苦。

这宋朝的皇帝身体向来不怎么好,哲宗更是年纪轻轻去了,群臣见赵佶身体不适,也不敢再说什么,各自退朝。

稍候,垂拱殿。向太后关心的问道:“官家可有大碍吗?”

太医收了把脉的手,看看身旁的赵佶,觉得他生龙活虎,脉象有力,那有什么病,不过这给皇上看病,话怎么说还是有讲究的,道:“官家想是近几日操劳国事,心绪不宁,待臣开几付安神补脑的药方,再休息几天,自会好转。”

赵佶看到向太后担心的样子,多少有些愧疚,道:“母后不必担心,我没事的。”

向太后道:“佶儿已经大了,哀家本不应该多言,有些事情佶儿不方便做的,大可交给下人,身体要紧。”

赵佶恭敬的道:“母后说的是,让母后担心,是朕的不是。”

向太后道:“那小郑可还听话吗?”

赵佶满脸通红,不好作答。

太后道:“官家年轻,每日闷在宫里,想必烦闷,不过今日群臣所言,也是正理,以后还是少出宫门的好。”

赵佶道:“是,不过今日枢密曾布受弹劾一事,母后看?”

向太后笑了笑,道:“此事官家不必担心,我朝官员众多,去了曾布,还有多人可用,老臣如韩忠彦,范纯仁,苏轼等均是名门之后,可堪大用。”

赵佶怕太后再说下去,对太医道:“你先下去吧,朕有些乏了。”太后见赵佶颇有倦意,也就去了。

赵佶见太后走了,大声道:“来人,给我传刘公公,诸葛淡如,开封府尹吴居厚,中枢舍人郑居中,原端王府的杨震一干人等。”

先来的是杨震和郑居中。

郑居中:“臣能为官家收万民之冤,不胜惶恐。”

“那洗冤台的事稍候再说,你们看今天早朝这事是否可疑。”将早朝和太后后来的话讲了。

郑居中不屑的说道:“那曾布真是反复小人,只怕朝中希望他下台的人大有人在,新党如蔡京等人想要如宰执,也需绊倒了他。”

杨震:“他若倒了,很多人得力,所以幕后到底何人,不好猜测。如那章淳,人虽走了,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他恼了曾相拥立官家,又想着回来能重夺大权,绝对有理由弹劾曾相。至于蔡卞,蔡京等,与曾相面和心不合,也为尝没有扳倒了他的心思。甚至太后,如果按官家说的,也不是没有可能。”他似乎对曾布还算看的上,用了曾相,当时枢密院虽然名义上管的是军事,可实际上所有国事均可参与,故百姓习惯把中书门下的头头,就是章淳称谓首相,将枢密使曾布称为次相,将主管财政的三司使吴能称为计相。

赵佶想到曾布在自己继位时是绝对拥护太后和自己的,怎的太后还有可能躲在幕后弹劾他,问道:“母后怕是不可能吧。”

杨震道:“太后向来讨厌变法,曾相毕竟是主张变法的,他若去了,正可换上韩忠彦等人。”

赵佶摇头道:“母后若是不喜变法,何以我今日要成立这洗冤台,她却毫不反对。”

杨震说道:“一者太后可能是不想伤了官家的颜面,再者自来法度实施,那有没有问题的,这洗冤台不正好可以用来攻击变法吗,到时只要来几十个百姓,哭诉新法如何不当,太后正可借机打压变法。”他见赵佶面有苦色,又安慰道:“当然,其实民间疾苦,太后相比也多有耳闻,这洗冤台如果真能够为民做点事,太后自然乐观其成。”

赵佶又道:“还是不对,既然这洗冤台对变法不利,何以朝中主张变法的官员,不加阻止呢?”

杨震:“自来新法实行不当,固可归咎于法,亦可归咎于人,像那蔡卞等在民间风评极差,朝中官员,恐怕不少是存了排挤同僚的心思。”

郑居中却道:“臣不敢苟同,其实主张变法的朝臣,亦是为了我大宋,正所谓杀身成仁,官家提议果能惠民,即使对己不利,亦是支持,哪如杨总管所言如此不堪。”

杨震笑笑,并不作答。

赵佶又问道:“只不知这韩忠彦,范纯仁都是何人之后,性情如何?”苏轼他自然知道,不必再问。

郑居中:“韩忠彦乃是名相韩琦之子,范纯人乃是名臣范仲淹之子。两人均是不世的君子,不过对当年王丞相的变法,都是颇有微词,所以官位不显。”

赵佶道:“现下曾布称病在家,谏官弹劾他的几道罪状,又由何人去审。”

杨震冷笑道:“愈加之罪,何患无词,而今,就看官家到底想站在那边了。”

赵佶:“以爱卿的意思?”

郑居中抢先答道:“官家欲建不世功业,此乃天赐良机,不如顺势贬了曾布,提举新人,再让太后还政,如此君臣一心,正可继承哲宗大业。”

杨震不以为然道:“如此朝中均为新党,恐难驾驭,章淳若归,终是祸害,不如先顺太后的意思,提拔老臣,新党群龙无首,自不敢再自毁长城,弹劾曾布。如此受提拔的老臣和曾布均感激官家恩德,两党相制,可保无患,又可全了官家母子的情意。”

赵佶点点头,道:“此计不错。”看到郑居中似乎有些失望,又道:“其实老臣新党,均是为国,曾布虽然反复,未必就必是小人,朕倒是觉得老臣之策,也有可取之处,新法之中,亦有糊涂之策,若是真能相辅相成,实乃我朝之幸。不过恐怕到时朝中老臣得势,又有母后支持,又要全盘废除新法,如此朝令夕改,受苦的还是百姓啊。”

杨震道:“官家即由此担心,可在提拔老臣的同时,也提拨一批新人,不就行了。”

赵佶道:“就依天威所言。”

此事议定,赵佶又道:“那御史中丞万聃又该如何处理?”

谈到此事,郑居中突然一脸正容道:“臣请官家能虚心纳谏,御史之言,真良药也,自来良药苦口,官家欲做一代明君,正可自此而使,留下一段佳话。”

杨震道:“此事虽小,也不可大意,若是不虚心接受,只怕背后有人,还有什么后招。”

赵佶道:“朕若天天呆在宫里,还做什么明君,做个聋子还差不多,而且养狗如何能和明君联系上,此事朕不会答应。”

郑居中道:“但凡人主,若有喜好,均是坏事,一是难免沉迷其中,误了朝政;二吗,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为祸又巨。官家还是把那些猫猫狗狗早些放出宫吧。再加上臣先前谋划的献宝之事,如此节俭之名,必能传遍天下。”

杨震见赵佶很是坚决,道:“官家既坚持如此,属下以为不如将这些动物送到端王府,官家自可随时赏玩,至于出宫一事,乔装一番,那些谏官又没什么真凭实据,慢慢也就罢了。”

赵佶觉得此计不错,心下大快,称赞了两人,又商议了洗冤台的事,让其离去。

两人出了大殿,郑居中瞪了杨震一眼,对他怂恿官家出宫,很是不满,自行离去。杨震还以为郑居中嫉他之才,觉得郑居中也太小气了,两人自此不合。

赵佶见诸葛淡如等迟迟不到,正想着要怎么处理小昭手里的那条狗,忽然黄门来报,司天官周英求见。赵佶想到回来这么多天,还每接见过科技工作者呢,连忙传了进来。

司天官(相当于后代国立天文台台长)周英道:“臣有一事,禀告官家。”

“何事?”

“臣等测得明日当有日食,还请官家早做准备。”

赵佶:“日食,你可做的准吗?”

“决无差错。”

赵佶想:你连太阳,月亮,地球三者关系估价都每搞明白,怎么测得,还决无差错,蒙谁啊?问道:“不知爱卿如何算出的?”

周英见陛下对这个感兴趣,也很意外,道:“其实天变亦有其法则,日食每隔一百三十五个月,约十一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原来古人是根据周期规律按照数学时间推算的,虽然不能如后世一般,精确到分秒,可也大致不错。

赵佶又想到现在用的都是月历(阴历)问道:“我朝现在历法,可是太阴吗?”

周英道:“官家对此也有兴趣?太阴者,月也,所谓太阴历,乃古时礼法,根据月亮圆缺制定,不过与节气不符,故已不用。现我朝使用的乃是元祐六年(西元1090年——作者加)制定的观天历,不过用了十年,也渐渐不准了,臣正着手制订新的历法。”

原来古人观察天象,以日升日落为一天,月缺月圆为一月,可历法的目的乃是指导农时,而寒来暑往乃是太阳决定的,所以单纯的太阴历和节气不符,无法使用,于是发明了闰月,以调整差距,所以农历乃是一种阴阳历,还是很先进的,可是由于闰月设置不同,总归不是很准。

赵佶想到后代的公历,道:“何不将这闰月分到每年中,如此年年相同,三年一个闰月是三十天,一年十天,加上平时的三百五十五日,则为三百六十五日。”

周英皱眉道:“这法子从没听说过,不知是否可行,而且加了这十天进去,不免有初一月圆,十五月缺的情况,岂不糟糕。”

赵佶:“先可采用两历并行,用了之后,再做判断。”

“不知这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的历法,官家要称为什么历呢?”

“就叫新元历吧,今年就定为新元元年。”

周英退下,诸葛淡如,刘公公和吴居厚总算都来了。赵佶先传了诸葛和刘,问了开封府几个绑匪被毒死一事。

诸葛淡入道:“小女子已经验过了几人的尸体,几个人是死在一起的,表面上像是中了砒霜,其实乃是先让人用内力震死,又灌的毒。当晚当值的牢卫陈五失踪,据守门的人说,他在戌时接的班,当时还带了一个亲戚,结果亥时自己说出去买酒,就失踪了。小女子怀疑是那个亲戚假冒他出去,那个亲戚就是凶手。所以用那陈五的衣服,让虎子在附近找了,果然发现了陈五的尸体,又查了他们开封府狱其他守卫,原来他们常常收了家属的钱领他们去看牢里的人。小女子又去了陈五的家,他家只他一人,不过案发当天下午,有人看到他和另一个陌生人交谈。小女子怀疑是这个人收买了陈五,混进牢里,杀人之后又假冒陈五逃了出来。这是此人的画像。”

赵佶看那水墨画像仅得轮廓,面目不清,心道你拿这画要是能抓到人才是见了鬼了,又问道:“不知淡如姑娘以为他为什么要杀他们?”

“此人似乎想隐藏什么,按理说这些人口贩子最可能供出的就是买家,最有可能杀他们的也应该是买家,可买家远在苏杭,如何能如此快速的行动,再者,那些买家不过是买了人口,只要推说不知乃是拐来得,罪名并不大,为何要下此毒手呢?”

赵佶道:“不过他杀就杀了,何必再下毒,不是多此一举吗?”

诸葛淡如嘴角一跷,道:“此案若不是官家亲查,只怕随便判个歹人在牢中服毒自杀,也就了了,并非多此一举。”

赵佶:“好像他们曾说是什么金钱帮的,会不会是为了帮里的事情。”

诸葛淡如道:“官家是说那个关在我司的少了三个手指的人吗,小女子去问时他却什么都没说。小女子正欲求官家借此人一用。”她要不说,赵佶倒真把此人忘了。

“不知要此人何用?”

“凶手如果还没有离开京城,又想要灭口,此人出现,正好做饵,可设一局,将他擒获。”

赵佶想到潘岐石的手不知是不是这人砍的,还是确认了再说吧,道:“此计过几日再商议,不知那晚刺杀朕的人查的怎么样了。”

刘公公道:“那些杀手,四个全死了,看他们内里的衣服和武器,似乎乃是番邦人士,配的刀很是奇怪。”递给赵佶一把刀。

赵佶想起当晚,那人似乎说了一句日本话。他后世因为日本在个别领域科技还很强,所以日本话虽然从来不说,倒也听的懂。看这刀的样式果然是倭刀,道:“这是扶桑浪人用的刀。你们回去后马上大搜全城,看看有没有扶桑人,统统抓起来。”

两人退下,赵佶又传了那吴居厚,道:“好你个吴居厚,朕叫你将这些歹徒分开关押,怎么死的时候都在一起,你们开封府的狱卒倒是厉害啊,收匪徒家属的钱,领人进去,这些事你到底知不知道?”

吴居厚道:“臣真的不知啊,臣接管开封府,不过区区几月,当日官家吩咐,臣也一字不差的传了下去,可那牢房数目有限,哪有地方分开关押啊,还请官家让臣详查。至于狱卒收钱一事,臣若发现,一定严惩不贷。”

赵佶本有意换个有能力的人当这个开封府尹,那知前几日一查才知道这开封府尹真不好当,更换极其频繁,短短一百多年,居然换了一百三十八个,是不到一年换一个,能把工作干好就怪了,只好道:“朕就给你个机会,回去给我好好查查,不过家人要见犯人,也是人之常情,以后可以考虑在结案之后,在白天专人的看护下相见,不过不能再收钱了。”

吴居厚忙道:“官家真仁君也!”回去如何调查,不再细表。

赵佶用过午饭,不觉又走到了小昭的房间,正想着如何说服小昭放弃那条小狗,忽然听到房内隐隐传出哭声,他进屋一看,果然是小昭在伏案哭泣,忙问道:“小昭,怎么了,谁欺负你了。”

小昭抬起头,眼睛红红的,道:“没什么。”

“胡说,没什么怎么哭了,到底谁欺负你了!”

小昭把头埋在赵佶的怀里,痛哭道:“公子,小昭想出去看看,我想看看我那两个朋友。”原来她起先把皇宫想的如何如何好,可呆了几天,感觉也很平常,尤其是不能出宫,她是专门服侍赵佶的,倒是没人干难为她,可是也没人打理她,除了昨天太后传过一次,天天一个人呆着,实在痛苦,今日想起外面的朋友,不知何时相见,忍不住哭了起来。

赵佶突然有了个奇妙的想法,道:“小昭,你能替公子做件事情吗?”

小昭以为公子有什么奇怪的要求,头在赵佶怀里用力的蹭着,用鼻子说道:“恩。”

赵佶道:“我想在咱们原来的府上设一个洗冤台,接受百姓的状子和意见,又怕底下的官员骗我。”他把小昭扶正了,看着她的眼睛,郑重的说:“小昭,你是我最信任的人,我要你给我看着他们,给我打理那做端王府。”

小昭一愣,问道:“那小昭不就看不到公子了吗?”

赵佶道:“这个皇宫太闷了,我每日都会去那端王府处理事情,小昭就可以把白天听到的案子将给我听,还可以天天和朋友见面,不就好了。”还有一点他没说,就是小昭可以继续养那条小黑狗了。

小昭道:“公子让我打理那做端王府吗?让我作……作夫人?”

“对,从今天起你就是那儿的女主人了。”

“好,小昭一定会好好看着那些官员的,每天向公子汇报。”

赵佶搞定了小昭的事,很是愉快,带了小昭,乔装一番,来到原来的端王府,一是告诉杨震自己的决定,而是看看那日受了伤的张三。原来当日四个刺客后来都死了,保护赵佶的四人,张三伤的最重,胸膛挨了一刀,不过他和那刺客乃是进身搏斗,所以那刀并没发上什么力,总算是没有性命之忧,赵佶见他忠心耿耿,那能亏待,自是重重有赏,又封了他一个干拿钱的武将的衔。

忽然杨震来报,说有一位潘大官人来访,赵佶心想:“我正要去找你,你到自己来了。”

潘岐石见了赵佶正要说话,赵佶道:“不忙,有个人你先去认认。”带他到了皇城司狱,命人将那七个指头的绑匪打晕了,绑了出来,潘岐石看到,摇头道:“没见过!”

两人回到府上,各自落座,下人上了茶,赵佶取了专为潘岐石准备的假肢,摒退了下人,慢慢的品着茶,那潘岐石果然沉不住气,忽然双膝跪倒,道:“潘某那日得了官家开导,想到官家两次有恩于我,我却不知回报,真的猪狗不如,听说那些歹人已经在狱中服毒自尽,我这大仇也已经抱完了,可官家的大恩还没有抱,如果官家不嫌弃潘某是残废之人,潘某愿为官家赴汤蹈火。”他从赵柔那儿已知道了赵佶的身份。

赵佶见到一番辛苦总算没白费,高兴道:“爱卿不必自谦,我也不需你赴汤蹈火,不过要做这件事,却也不能扬名四海,不能在朝为官,可能一生碌碌无为,你可想好了,到时再想反悔,我可就容不了你了。”

潘岐石坚毅的点点头。

赵佶见四周没人,道:“好,朕欲建不世之基业,可这世上有贪官污吏,有反贼,有奸商等等,朕要打击他们,就离不开消息,你的任务就是获得消息。你听好了,你现在就正式成为泰山会成员,你属于花组,代号桂花,你的任务就是前往杭州,开一家粥店,将当地的一些情报,通过你女儿金莲的口吻,写信给此处的小昭。这是你的右手,别小看它,它有三件武器,第一……”赵佶又讲了一些切口什么的,问道:“可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潘岐石问道:“属下的代号为什么是桂花呢?”

赵佶道:“是啊,桂花和你没联系吧,没联系才安全,难道叫你铁手,那有人得了消息,不一下就能找到你。记住,你的任务是打探消息,冲锋陷阵不是你的任务,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武器,就算到了万不得已,也不能暴露身份。如果有什么危险,你可以…….,我会派人暗中保护你的。还有什么问题?”

“属下还有最后一个问题,不知这泰山会有多少人。”

赵佶看了看他,自信的笑了笑,给了他开店的钱,潘岐石带着金秀英和金莲奔杭州而去,那金莲和赵柔此时已经成了好友,依依惜别,自不待言。

当日下午,赵佶圣驾在从上林苑回宫的路上,有路人献宝玉,此时正是人多之时,此地正是人多之处,赵佶推脱再三,终不受宝,加上先前由市井艺人流传的关于赵佶的故事,一时人人称道大宋又出了一位英主。

第二日,赵佶借着日食之机,遣散了宫中动物,下诏求谏,立时有谏官上书道:“蔡卞,蔡京均乃****,本以偿报私仇……凡天下之所谓贤者,一日之间,布满岭海,自有宋以来,未之闻也。”遂贬蔡卞和蔡京,又提拔老臣韩忠彦,召回范纯仁,苏轼等,为司马光等平反,同时又提拔了一批支持变法的年轻官员。蔡卞黯然离京,新党群龙无首,弹劾曾布一事不了了之。蔡京却以修哲宗实录为借口,滞留京中,谋求再起。

赵佶又下诏:朕对于军国大政,用人标准,没有元丰,元佑的区别;斟酌某项措施是否可行,是否妥当,只看是否合乎时宜;辨别忠奸,用舍进退,只看是否合乎情理。无偏无党,正直是与,顾大局识大体,使天下休养生息,准备明年改元建中靖国,简称建国。至此,由王安石变法开始的持续了几十年的新旧两党的纷争总算告一段落。

由于建国之称名气太大,虽新皇登基不改先皇年号,后人仍习惯称此年为建国元年。

又,因后世通行天下的新元历亦从此年开始实行,故又称新元元年。

赵佶搞定了朝中大事,意气风发,来到洗冤台,准备大显身手,看到小昭正无所事事的坐在大厅中,就满怀希望的问道:“小昭,今天有什么大案子?”拿起小昭的茶杯,喝了起来。

小昭道:“一上午只来了一个老农民,说他的一口猪丢了,让官家帮着找找。”

赵佶“扑”的一声,一口茶全喷了出来。

同类推荐
  • 大隋第三世

    大隋第三世

    隋朝纲常败、乱象渐丛生。在这即将拉开的历史帷幕,杨侗披甲跨马,举起屠刀,用皇室子弟的名义和尊严,维护与拯救这一个天下哭泣的时代。且看他如何用自己双手为波澜壮阔的大世之争拉开乱世序幕。大隋的辉煌,不会就此终结!读者交流‘寇寇’群:1623145
  • 伍德斯托克

    伍德斯托克

    摇滚是一代人的标志,灵魂中最深处的促动。
  • 杰克森

    杰克森

    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两个时期,主角杰克森·李的军旅生涯,以第一人称入手,十三年的部队生活打造出了一个铁血的战士,但因为种种原因,他逃走了,开始了他的狂暴之旅。
  • 南桥幽梦

    南桥幽梦

    心理医生江南从嫦娥仙子那里学得穿越术和幻化术。在旅游途中拾得一片紫枫叶,无意中巧妙地把紫枫叶幻化成了许仙。许仙未能找到白娘子,心里郁闷,江南决定帮助许仙找到白娘子。谁知,将许仙幻化成了白娘子。白娘子爱上了江南。江南无奈,只好逃避。逃避中,意外地遇到了梁山伯,江南把白娘子移情给梁山伯,祝英台很苦恼,决定报复江南,在报复的过程中却爱上了江南。江南将祝英台成功地穿给了孟浪,苏小小知道后,痛苦成疾,幻化成了紫枫叶,天天投梦给江南,让江南尝到了移情别恋的难受滋味。
  • 大新主

    大新主

    穿越到西汉末年,成为王莽之子,匡扶大新,以安天下!
热门推荐
  • 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

    中国道路及其本源意义

    “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道路”,是国内外理论界、学术界较为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理论界、学术界对“中国道路”问题更加关注。迄今为止,人们多把“中国道路”看作一个政治问题,然而,一旦把?“中国道路”也看作一个学术问题,进而从学理上加以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从外延上拓宽 “中国道路”问题研究的广阔学术空间,而且有助于从根本上深刻认识到 “中国道路”所具有的本源意义。
  • 青春似酒

    青春似酒

    青春美好而阴晴不定,我们都曾经历,用文字,把它定格下来,我们就成了追逐阳光、露出灿烂笑脸的向日葵。这本书是余红人生经历和生活美景最真实的记录,像一扇扇门窗,每一篇都带你走进一个诗情画意的世界,和你分享青春的秘密,带你游历美不胜收的大自然,一起感悟生命不可多得的智慧和哲理。余红用书写留驻了青春,将生命变成一条潺潺流淌、浅吟低唱的小溪,让我们在阅读中获益匪浅。
  • 魔灵仙妤

    魔灵仙妤

    本书用了很多倒叙、插叙,相交叙事的手法,围绕着命运,从天、地、人三个时间维度来诠释了一个关于“缘份”的故事,引用了大量上古传说,来丰富人物形象,前后呼应,亦真亦假,变幻莫测!
  • 吃鸡中的人生哲学

    吃鸡中的人生哲学

    吃鸡的人生感悟,洽逢人生……也许你感悟到的就是我写下的这些,也许不是……纯粹个人感悟,不喜勿喷!
  • 都市之魔主奶爸

    都市之魔主奶爸

    九天魔主下凡尘,我欲只为自在人!这是一个带娃的故事,讲述着一个得到魔帝传承的青年如何在带娃过程中越走越远。本书以温馨,轻松,搞笑为主,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精品都市文,喜欢的可以收藏,五星好评!
  • 灭世女修

    灭世女修

    一觉醒来,我成了一个可以看见鬼怪,血液可以炼化世间一切法宝和妖魔的“不详人”,身为女子,却要一直女扮男装,不为别的,女装会让身边的人都突遭横祸,严重的,会有雷劈下来,陈家人称我为不详人,却渴望得到我的血液,他们需要我,却也害怕我,但是在陈家我拥有着一切,直到十三岁那年,我觉得一直待在陈家已经没意思了,学了陈家所有的法术和禁术已经开始无聊起来,于是我离开了陈家……
  • 季少强宠:国民校草请低调

    季少强宠:国民校草请低调

    【女扮男,1v1,苏宠文】帝企高部体育学校,自三十年开创以来,参赛队伍蝉联全国篮球界十七年总冠的一所私立男子老校,在全国篮球界的地位如雷贯耳。今年,又一支出于帝企的全国青年篮球冠军自此诞生,其中最出色,被人誉为“天才”主力的小前锋——袁野一,竟一声不吭地离开帝企,选择了与篮球毫不相关,风云艺术界的司穆兰高校,震惊了一大片篮球界的青年爱好者。【追逐】—跟我回去。—我不想回去。—为什么?—没有为什么。—我不相信你能忍下心丢弃和你一起十年奋斗队友,和最爱的篮球就为了来这种鬼地方学画画?你到底在想什么!—看着我这双手。—?—你不觉得它是一双足以在艺术界撑起一片天地的神奇双手吗?—我只看到了一双因为日日夜夜不断练习而变得满是粗茧的手!—袁野一,告诉我,为什么要离开?【梦想】他从小就很爱篮球这项运动,并且在其中投入了所有热情和心血。他做到了,在这一点,即便是当初极力反对的父母,也不得不承认,他让他们骄傲。除了父母,没人知道,她是女生。【热血】他也曾在赛场奔驰,和队友笑谈理想。但一场意外,却让他双腿残废,从此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余生。颓废,绝望之后,却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于是,他遇见了‘他’。—我说了我不会再打篮球,你到底想怎么样?—去篮球部报名,我是你的老师,你应该听我的。—季老师,其实我不去篮球队是有难言之隐的。——什么?——我屁股上长了一个很大的痔疮,一动就疼,实在打不了篮球。【青春】通往国际篮球的最后一场比赛,袁野一眼前的碎发已经汗湿,紧紧贴在皮肤之上。回头便是坐着成百上千的观众,摄像头的镜头跟随着每一个人。尖锐的哨声在她的耳边响起。比赛结束了。仿佛听见从远方传来粗粗的喘息声,分明全身的力气都已经透支,她依旧不顾众人的阻拦,回眸看向那鲜红的屏幕。青州帝企:南城司穆兰比分是——【相随】季南琛曾认为所有对袁野一的关心只是类似于长辈对晚辈呵护和疼爱,比如哥哥对弟弟。他曾说:“我绝不会看上比我小六岁的孩子,更何况他还是我欣赏的男学生。”后来,他又说:“小六岁不是问题,我已经向学校递了辞职信,性别相同也不是问题,大不了,我们就这么过一辈子。”他是季南琛,司穆兰的教练,也是袁野一的教练。她是袁野一,司穆兰的球员,也是季南琛的教员。【你是三,我是九,我除了你,还是你】
  • 星际战神的养树日常

    星际战神的养树日常

    巳未是棵树,从混沌初一直活到星际时代,该是高大无比枝繁叶茂。可这次醒来居然只有一米五!还是个只有三片叶子的一米五!更可恶的是,那个目测两米五的大傻个居然仗着身高优势摘了她唯三的某片叶子。这怎么忍???于是,巳未每天咬着手帕暗搓搓想着怎么把叶子搞到手,顺便给对方一个教训。落在许栩眼里,这个睁着大眼睛满眼都是自己的小可爱怎么可以那么萌。嘤嘤嘤,星际时代的春天来了吗。*曾经的许栩心里只有机甲、机甲还是机甲。自从遇到了巳未,许栩满心满眼都是他的小树苗。巳未暴躁掀桌,说清楚,谁是小树苗!!!巳未的目标:长高,护发,教训许栩。许栩的日常:亲亲,摸头,投喂巳未。
  •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2)

    世界最具故事性的中篇小说(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我负沉舟历千帆

    我负沉舟历千帆

    ——我负沉舟历千帆,漂洋过海看星辰。幽蓝色的海浪一波接一波地拍打着海岸,畈海的上空,是一片深沉的黑暗。海的中心闪烁着红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