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6600000003

第3章 众善同归的时代(2)

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看,城市化的过程一定是伴随着“脏乱差”的。在欧洲的城市化进程中,一大批农民在努力地摆脱封建领主的束缚,涌进城市里成为了专业的手工业者、产业工人和商人。这些人一开始都是身无分文,只能在码头、教堂、大桥等地方搭个棚子居住下来,形成了类似今天中国“棚户区”的聚集地。在当时的欧洲,由封建领主控制的农村是非常干净整洁的,像巴黎之类的大城市反而是脏乱差的代表,类似今天的城乡结合部。但城市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不存在贵族,所有的人都是自由的公民。当时的欧洲有句话特别有名,叫“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讲的就是城市可以给所有人提供一个开放的平台,只要肯努力就有出头之日。直到今天,巴黎的许多地方比起普罗旺斯的田园风光要显得差些,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世界的浪漫之都。

美国现在代表了世界上最开放的精神,但在半个多世纪前,美国白人与黑人之间的矛盾还是很尖锐的。当时美国优质的公立学校大都不招收黑人。当时的学校和白人家长也是振振有词,列举了黑人的种种恶习,甚至用数据证明了坚持种族隔离政策的州比其他州犯罪率更低、社会更和谐的事实。所以在1957年美国联邦法院判决阿肯色州的小石城中央高中拒绝黑人学生违宪的时候,当地居民包括州长仍然设置了种种障碍,阻止9名黑人学生进校。于是就有了那张著名的照片:9名黑人学生在艾森豪威尔总统派遣的美国陆军空降兵的保护下,依次走进学校大门,周围聚集的白人还在谩骂不已。半个世纪过去了,种族歧视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政治错误,白人和黑人学生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也已经成为了美国家长的共识。

中国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新老城市移民的关系正在变得越来越尖锐。有些城里人都怀有这样一种观点,即你农村人凭什么到我城市里来享受我们的公共服务呢,这不是占我们便宜吗?还有些人的表述更直白,比如有些所谓“纯种北京人”在网络上骂外地人,你们凭什么来我首都北京,为什么不回去建设家乡?这种理直气壮的言论,起源在于1949年之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经历了一个特殊阶段,即国家以强力的户籍政策将农民牢牢固定在土地上,并以一种“剪刀差”式的政策,以牺牲农村利益的代价支持城市发展。并且,这种不公平的政策渐渐被制度化了,让许多城里人认为农村人就应该待在农村,私自跑到城市里来就是盲流。这种畸形的城市化是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不曾存在过的。城市居民的这种天然优越感可谓是一种中国特色,但并不代表这就是正确的。

城市化进程就是在上演一出“双城记”,既有开放的活力,也会表现出混乱和无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城市的特点就是开放的公共空间权利平等。假如有人就是认为自己是贵族,不愿意跟下等人生活在一起,那怎么办呢?也好解决。既然你觉得城市脏乱差,应该到乡下去买一块地建一个私人庄园,请私人医生、司机、管家,庄园就是你的城堡,你关起门来,可以过上像皇帝一样的生活。但假如你舍不得城市公共服务的便利,那就要做好与各色人等一起分享的准备。你如果有钱大可以买私人轿车,但也必须要承认穷人走在马路上的权利;你可以穿得雍容华贵到公园里遛你的名犬,但也必须容忍旁边穿着破烂的流浪汉在晒太阳;你可以花大价钱将子女送入贵族学校,但如果选择公立学校,就必须面对公立学校向所有周边公民开放的事实,就必须承认各种不同家境的孩子具有同等的受教育权利。

由于独特的历史特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并没有像欧美的城市化一样打破僵硬的阶层价值观,反而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特权意识。然而随着全社会公民意识的觉醒,中国城市新旧移民的平权运动正在渐渐兴起,而且是大势所趋。对此,城市居民有两种选择,一是以更加宽容的心态接受;二是自觉地退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把城市的生活留给别人。假如还有人既不想努力奋斗,又想享受城市便利的生活,那真是指望免费的午餐。

说得直白一点,户籍制度不是牛顿定律,可以长久地作用下去。劳工阶层刚进入城市,居住卫生条件不佳,可能身上的汗味确实不好闻,但在公共的空间里,假如没有容忍的精神,你就不配做一个城市公民。

(2012年)

“仰望现实主义”在中国

我对文学是怀有期望的,虽然我原来学的是理工科,但我觉得没什么比文学艺术更能滋养人的灵魂,前提是如果我们相信人有灵魂的话。

前些日子陆续有几个朋友推荐我看一本叫《二号首长》的书,据说不少领导现在都看这个,描写中国官场特别生动,看了这个才能学会怎么在官场混。被推荐得多了,出于好奇心,我也想买本看看。

这个书还很畅销,在机场都有,有一次坐飞机的时候,我就买了一本在旅途中看,结果这个书还真的很容易看进去。故事内核很简单,单线叙述,讲一个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的,到省级报社当记者,混得处处不如意,老婆都看不起他。结果他意外因为同学关系交了好运,当了新来的省委书记的秘书,人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老婆开始讨好他了,连原来的女实习生还有众多电视台花旦女主持人,都跑来主动投怀送抱,中间穿插了这个中央来的省委书记和本土上来的省长的斗争,倒也跌宕起伏。那里面权力给人带来的春药般的好处,和男主人充满雄性意识的得意扬扬,我感觉倒很适合改编成一个以当今官场为背景的爱情动作片。

我也不喜欢文学表现那种高大全的形象,真实生活的复杂和悖论,才能展现人性的张力。《儒林外史》如此滑稽荒诞,写出了士风沦丧,但也有在那种环境下,王冕这样耿介、淡泊名利的读书人作为作者的人格理想;《三言两拍》里写一个妓女,要写出她的尊严和对情感的追求;哪怕像《金瓶梅》这样的市井题材,不谈教化,纯用白描把男盗女娼、欺男霸女描写到了极点,其中也有人性的矛盾,甚至从性描写中能感受到作者的悲悯。

西方19世纪有个流派后来被归为“批判现实主义”,其实我觉得这种归纳过于简单化了,我们教科书里说他们的主题都是批判万恶的资本主义和人性的异化。人家作者有没有像咱们革命文学那么上纲上线不说,但你至少从《羊脂球》、《钦差大臣》这种作品中,能看到社会残酷现实的势利猥琐,仍然有不可妥协的鲜明的是非爱憎。

在被归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最复杂的一部大概是司汤达的《红与黑》了,他写出了一个外省屌丝青年于连为了出人头地的奋斗,他渴望做拿破仑式的英雄——“靠他身佩的长剑,便做了世界上的主人”;又想当神甫,因为“四十岁左右能拿到十万法郎的薪俸”。为此几乎可以说他不择手段,但又同样有着真挚的感情,最后发展成一个断头台下的悲剧。

有些能看到《红与黑》的影子的中国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虽然社会环境不是万恶的资本主义,但在城乡的鸿沟中,主人公也有和于连类似的挣扎。中国的官场小说中,还曾有阎真的一部《沧浪之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主人公有书卷气和理想,但最后顺应官场规则当上了厅长,而对主人公人格的挣扎和即使当上了厅长之后的内心痛苦的描写,是最浓墨重彩的。

这些小说写出了人性之黑暗,也写出了黑暗中的光明,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的不完美,写出了堕落,也写出了一种不可遏制的向上提升的力量。

在我的观念中作家总还是一个有理念的职业,李白讲“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你可以说这些文人酸腐,甚至你可能觉得李白、陶渊明也太端着了,真给他们个有油水的肥缺,未见得他们就不动心。人很大程度上和动物一样,追求美食,追求有吸引力的异性,追求在群体中的地位,但人还会讲感情,会讲忠诚、荣誉感和信念,人的身体不能赤身裸体,人的灵魂也要有所装饰,这些可能有些装的东西,就是孟子所谓的“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但是在《二号首长》这样的书中,我看到的是一个猥琐得让人恶心,又颇有些自得的形象,最令人吃惊的是我见识了一个完全没有冲突严丝合缝的价值观系统,这个系统中女人都是随时准备向领导献身的,商人都是用尽心机给官员利益输送的,而更让人反胃的是,主人公消费完女人和商人的奉献,还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只有书中省委书记的后台和手腕是值得崇拜的,那是令人羡慕效仿的人生榜样。我一留心发现类似的畅销小说还不少,这个《二号首长》也出了一个接一个续集,我过去是孤陋寡闻了。

如果说这些书是当代官场实用技法指南,也许确实管用,可偏偏这些还都是大部头的长篇文学,我在经典的文学史中,还真找不到可以与之相对应的类别,第一,它笔法看上去很有现实感;第二,它毫不批判,倒是有推崇和膜拜,也许未来可以被归纳为“仰望现实主义”吧。

以我的阅历,我不能判断这样的作品有多少情节来自作者或者他身边的圈子真实的生活。但至少作为中国当代的文学书籍,等未来的文学史来做分析的时候,会发现它们确实表达了有一些人,在这个时代真实的精神面貌。

(2012年)

反思我们的“镀金时代”

最近有一部电影《小时代》,正在热映,我的很多朋友被拉去看了这部电影,票房已经快突破5亿元。我问看过这部电影的朋友,里面讲的是什么,大家都支支吾吾说不清,让我觉得很好奇。一部片子能够空洞到看完了以后,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故事,唯独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里面的男女主人公长得很漂亮,非常时尚,场景也很漂亮。

有众多粉丝的郭敬明,是我关注比较久的,相对来说我还比较欣赏他的勤奋和自我奋斗。郭敬明给人的印象是非常注重时尚,他自己讲每天洗脸要用很多种护肤品,每天出门要换几套衣服,是非常讲究的男生。他这种时尚的感觉,让我想起了19世纪末的美国,跟中国的今天有点相似的、马克·吐温所谓的“镀金时代”。当时的美国刚刚打完南北战争,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使美国迅速成为工业化强国,社会趋于安定,处在从农业社会向城镇化、工业社会发展的过程,因为南北战争结束所释放的社会生产力,当时的美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另外,社会的不平等也在加剧,黑人虽然被解放了,但是种族歧视并没有消除,黑人仍然受到不平等待遇,受到很多歧视,包括爱尔兰、意大利后来的移民,也受到很多歧视。

这种状态有点像今天中国的户籍制度,虽然劳动力可以自由流动,但是城乡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而城镇化的过程又非常痛苦,尤其是一些打工的弱势群体,就像美国当年大城市周边贫民窟里的贫民一样。当时的美国社会,一方面财富快速积累;另一方面,社会的不公平也非常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些时尚的潮流,比如追求奢华的消费,有身份地位的人要全方位讲究,不光是住什么样的房子,坐什么样的车,还要体现到喝茶用什么样的杯子、出去散步遛的是什么品种的狗,通过这些细节来体现社会地位的差别。

这种文化潮流的背后推动力,是新兴的有钱阶层要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这种身份定位就像电视剧《唐顿庄园》所表现的,有一种方式是通过和英国佬的贵族进行联姻提升自己的地位;另一种形式是通过时尚品牌用品来表现和劳动阶层的差别。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的时尚表现比较粗犷,穿带洞牛仔裤,外形阳光。而在镀金时代,美国有钱人的形象就像现在中国的郭敬明一样,哪怕是男士的形象也是非常讲究的,要表现出自己的细腻,才能跟劳工阶层区分开来。

郭敬明和他代表的时尚潮流,从社会学的意义上和时代生产的土壤上来说,与美国“镀金时代”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但是,“镀金时代”又有今天我们社会非常值得学习的地方,马克·吐温非常激烈地批评美国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镀金时代,虽然经济财富积累了,但是社会不公平,尤其是官商勾结、腐败,包括我们现在看到的社会现象在美国当时也会发生,为了赚钱不择手段,破坏环境;有很多人昧着良心不顾食品的卫生安全。因此,马克·吐温说这种时代看似光鲜,是镀着一层金。但是,细看当时的一些有钱人,美国上流社会所追求的价值观,在这种镀金之中毕竟有一种真诚,这种真诚体现在洛克菲勒这样的人身上。洛克菲勒是美国实业家、慈善家,以革新了石油工业与塑造现代慈善的企业化结构而闻名,是美国第一位十亿富豪与全球首富。一方面他被称作强盗老爷,他对财富巧取豪夺,非常不择手段。但另一方面,他也是真金白银地在捐赠,洛克菲勒人生的后几十年都致力于慈善事业,在美国各地建设大学、图书馆,芝加哥大学与洛克菲勒大学都由他创办,带着一种虔诚的态度提升美国社会的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的水平。

美国“镀金时代”在价值观上,有《小时代》中追求时尚品牌、纸醉金迷奢侈生活的一面,《了不起的盖茨比》描写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一方面追求世俗意义上的成功、追求时尚的圈子,另一方面又有一种强大的力量,要反思,要回归温情、真爱,非常传统保守的价值观。看那个时代的《有闲阶级论》,知识阶层其实是带着一种冷静、调侃、批判、反思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时代种种的文化现象。《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和郭敬明的人生轨迹好像有些像,也是靠文学追求打入上流圈子的生活,但菲茨杰拉德好像说过大意是这样的话,所谓上流社会,就是忙于换不同的衣服参加上千场不同的派对,但不知道干嘛。他小说中的主人公,最后也厌倦了这种浮华的生活,隐喻性地表达要回中西部老家去。

美国的“镀金时代”至少想的是镀上一点真金,这个金对人类来说是有价值的、千百年检验后是对传统、保守的价值观的尊重。中国现在财富大量积累,即使是进城没有几年的哪怕是个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要赤裸裸地追求名牌,努力把自己扮成有闲阶级,以讲究来标榜自己的成功,与“镀金时代”相比,连一点真金都懒得去镀了,或者说现在连什么是真金也真搞不清楚了,这种现象特别值得我们反思和警惕。

(2013年)

他们懂得了“自由”的含义

最近出差路过家乡,去看望了小姨。小姨让我帮忙给她正在上大学二年级的儿子,也就是我表弟,做做思想工作。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欧阳海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欧阳海的故事

    欧阳海(1940年-1963年),舍身救列车的英雄。湖南桂阳人。195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曾三次荣立三等功。196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11月18日,部队野营拉练经过衡阳途中,在进入一个峡谷后,一辆载着五百多名旅客的282次列车突然迎面急驶而来,列车的鸣笛声,使得驮着炮架的一匹军马骤然受惊,窜上了铁道,横卧双轨上,眼看一场车翻人亡的事故就要发生。就在火车与惊马即将相撞的危急四秒钟,欧阳海毫不犹豫地冲上,用尽全力把惊马推离了铁轨,列车和旅客转危为安,他却被火车卷倒在铁轨边上碎石,身受重伤,经抢救无效,为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时年23岁。
  •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部。本剧是前身为莎士比亚纪念剧院的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演出频度最高的剧目。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同《麦克白》、《李尔王》和《奥瑟罗》一起组成莎士比亚“四大悲剧”。
  •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徽因经典全集

    林微因不仅是我国第一位女建筑学家,还曾是新月社的诗人。她的文学著作颇丰,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本书收录了林微因一生的经典作品,分为文学和建筑两部分,文学部分收集了林徽因所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剧本以及与友人的部分书信;建筑部分则收录了林微因在建筑领域昕发表过的一些精彩文章。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有一种爱和死,我们都还陌生》、《告别,与世上最疼你的人》、《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暖的遇见》、《找个人,一起老去》等等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做个自在人

    做个自在人

    本书第一部分叫故土集,是李子胜在家乡百里滩行走的所见所闻,具有渔盐文化价值;第二部分园丁集,是李子胜作为教师作为人父的一点思考心得,对很多家长教育孩子有积极意义。李子胜对自己的孩子的教育可谓十分成功,他的儿子2007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后将远赴伦敦大学继续深造。第三部分行路集,是记录李子胜作为一个教师作家的人生经历的碎片式的感悟。第四部分是李子胜与文学活动有关的一些文章,记录了李子胜文学创作的历程。这本书可读性很强,特别是作家作为教师身份的教育孩子的心得感悟的系列文章,具有向广大家长的推广价值。
热门推荐
  • 阵法科技

    阵法科技

    诸葛世家的当代太上长老,手摇羽扇,夜观星象,只见一片紫气从东方升起。随机说道:“紫气东来,帝运之兆。”公孙世家的当代太上长老,看着自己面前的卦象,大喜道:“帝卦,大帝降世之兆。”同一时刻,龙卫国的皇宫的,一道紫光落入了西贵妃的寝宫。西贵妃临盆,生下一个男婴。龙卫国的最年轻的国王龙霸大喜,说道:“此乃吉兆。预示着我龙卫国与精灵国的同盟将牢不可破。”我们的故事也从这个男婴开始......
  • 仙人玩科技

    仙人玩科技

    飞机汽车坦克大炮就是法宝?电脑程序就是各种阵法?人工智能就是阵灵?机器人就是傀儡?外用科技很厉害,自身进化怎么办?科技修行都要抓,内外进化要均衡!本座只是地球的引导者,绝不是什么幕后黑手!乖,都跟本座走,本座带着你们去征服星辰大海!
  • 无限之主

    无限之主

    在无尽与恐怖并存的空间之中,唐叶帝可以做一个经验丰富的资深者,也可以当一个在暗处冷笑的空间主神。“欢迎来到主神空间哦,在这里,你可以找回真正的自己,前提是,你能够活得下来哦。。”
  • 怒海魅影

    怒海魅影

    东海之滨,方丈岛上,一座秃了顶的小山丘上一少年静静伫立,眺望着无边无际的大海,心中充满着幻想。“海娃,快回家了,没看见乌云压头顶了?”“噢…”农历六月初七,那天刚好是海娃的11岁生日,原本说好的会陪着海娃过生日的爹娘因为生活太过艰苦而选择了出海打渔。海娃本名林枫,农村因为怕孩子不好养就取了一个小名,这个幸运的小名伴着林枫平安的度过了11年……
  • 此笙不念卿

    此笙不念卿

    苏岑为了帮已故丈夫简笙完成遗愿,回到了十年前,获得了能听见别人心声的超能力,却唯独听不到简笙的心声。身在其中时,总有诸多疑惑,时过境迁,回过头来,才看清那时那事。等到终于能听到简笙的心声时,她终于放下了过往。[简总监小剧场]总监助理苏岑勾引简总监,屡遭失败之后,收到了人事部的调岗通知。苏岑问:“为什么给我调岗?”简总监答:“因为你不适合这个岗位!”苏岑非常有骨气的辞职后,被简总监堵在街角,“我给你调岗,除了你不适合那个工作以外,还有一个原因!”“不用说了,我知道!我要回家了,简总,再见!不对,应该也不会再见了!就这样吧!我走了!”苏岑头也不回的往前走,因为她知道,自己上岗之前,每一个爱上简总监的助理都被开除了!她也不例外,她才不会给他羞辱自己的机会。刚走出几步,就被扯了回来:“你听我把话说完!公司规定,部门内部不允许谈恋爱!”“所以呢?”苏岑脑袋打结,一时没听懂他说这话的意思。“所以才给你换个部门!”苏岑仍旧有点懵:“你这是什么意思?”“你怎么比我认为的还要笨!”她慌乱不堪,但永远记住了,她的初吻是红酒味儿的。“我的意思是,我想跟你谈恋爱!”
  • 重生职法者:踏遍异世

    重生职法者:踏遍异世

    小秋香第一次写小说,亲们多多包容呦,君术:“小可爱作我女朋友吧”,“女朋友是森马?”某人装傻的回答,某男忍无可忍“就是扑倒你”,于是某人便被吃干抹尽~
  • 家有小作精

    家有小作精

    美食博主唐念安一谈恋爱变身小作精作天作地,遇上了个帅气阳光的宠物博主,到底会是谁收服谁呢?青梅竹马的归来会让这份感情动摇吗?
  • 十二美狼之完美的爱恋

    十二美狼之完美的爱恋

    这是为EXO十二只小狼写的。。。。。这篇文章之前发表过,,但是那个QQ好用不了了,,所以,,重新换个号来据需写。。。。。。。这不是抄袭。。。
  • 狂印传奇

    狂印传奇

    想给这本书取个副书名,叫《回魔传》比较好一些。魔祖御用一生的大印,机缘之下化身成人,历世征杀,一统人、兽、魔三界。天为道,他比道高。道高一尺、他高一丈。道高一丈,他高九仞。他御诸天。谁敢不从?请关注新书《斜天赋》,已发在创世
  • 重奏

    重奏

    她的前两个男人,一个叫林福海,一个叫林东海。福海和东海从小就是铁杆哥们,一天不粘在一起就全身发酸发痒,好事歹事更是缺一不可的搭档。秀珍和他们既是同村人,也是从小就“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同伴好友,只是她的年龄比福海和东海小三四岁而已。福海和东海就像亲哥哥一样袒护着她,没谁敢动她一根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