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66600000012

第12章 站在思想的高墙上(4)

这些特别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山西、河北发生大面积饥荒,没有饿死的年轻劳力,冲破一切阻力,按传统走西口的路线向牧区逃荒。一开始他们是给蒙古族当雇工放羊,在牧区总能吃饱肚子,没有饿死人的事情。于是涌向牧区的汉族农民越来越多。可当地也不需要这么多人放羊,于是农民们就拾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种地。在汉族的概念里,凡是没有被翻过一遍的土地,统统是荒地,而对蒙古族来说,那是他们的冬季牧场、夏季牧场;在汉族的概念里,凡是我开垦的土地,就是属于我的土地,谁也不能碰;而在蒙古族的概念中,他们习惯赶着牛羊到处走,并没有对土地排他性的占有的概念。

一开始在牧区,汉族农民在牧区开垦小块儿的土地,大概并没有引起很大的问题,在蒙古人的观念里,在一个地方放放羊接下去搬到另一个地方。而汉族不一样,他们在一个地方开垦了农地,就不走了,而且他们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会年复一年,没有满足地开垦越来越多的土地。等有一天牧民们突然发现自己已经被农民们包围了,他们祖辈放羊的牧场,被种上了玉米、小麦。羊群只要靠近,农民们就会来赶,他们的农田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时,农民和牧民之间的冲突就产生了。但是在冲突中,牧民往往是吃亏的一方,因为农民人多势众。

那个好客的蒙古妇女拿出酸奶、奶茶来招待我们一行,丝毫没有任何不友好,但是言谈间反复说,汉人最不好了,我儿子一定不让他找汉族姑娘。我问她“真不行?”她斩钉截铁:“绝对不行!哪怕长得像电影演员也不行!”

我又问她:“你这么讨厌汉族,我也是汉族啊,你看我讨厌不讨厌?”

她看了看我,有些不好意思,想了想说:“你不讨厌。”她又补充道:“种田的人才讨厌,种田的人最野蛮了!”

这是我这些日子所听到的最有意思的话,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传统游牧民族的人会用“野蛮”这个词来形容农耕文明的汉人。我既不能说这个话对,也不好说这个话错,但是觉得非常有意思。如果我们能尝试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确实会有不一样的看法。这让我想起我们历史上大概可查的第一个“汉奸”中行说。司马迁是这样记载的,中行说代表匈奴一方和汉使辩论。汉使或言曰:“匈奴俗贱老。”中行说穷汉使曰:“而汉俗屯戍从军当发者,其老亲岂有不自脱温厚肥美以赍送饮食行戍乎?”汉使曰:“然。”中行说曰:“匈奴明以战攻为事,其老弱不能斗,故以其肥美饮食壮健者,盖以自为守卫,如此父子各得久相保,何以言匈奴轻老也?”抛去中行说这个“汉奸”的行为不谈,在我看来,他的观念大概是第一个符合超越偏见的现代人类学思维的。

把自己文化之外的他者描述为野蛮的,大概是所有文明都必须自我克服的思维。

(2011年)

“大公无私”的歪理邪说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的母亲去世。希拉里为了能陪伴母亲走完最后一程,推却了许多重要国事,一直在家守候着病重的母亲,只差没像我们旧时代官员回家守制了。

对此,有些现代中国人可能反而最不理解,你想想一个国家领导人,国事为大啊,怎么能将个人置于国家之上呢?这种孝道,不正是我们“文革”时批判的封建礼教么?而美国的民意倒挺支持希拉里这种做法,甚至给铁娘子增添了不少形象分。

中国人当代宣传语言赞扬某一个公众人物的时候,最常用的一个词语就是“大公无私”,但我对这个词语就没什么好感。从理论上讲,最大公无私的人是哪些人呢?太监。太监者,阉人也,为了“公”,把老二都阉掉了。太监连男女之情都没有,甚至连后代都不要了,应该是最一心为公了吧?但在历史上,很少有太监是正面人物,反而是赵高、魏忠贤、李莲英这种人物频频出现。我们历史上少有把太监塑造成道德典型的。

历史上将大公无私推到极致的是一个叫易牙的人,他是齐桓公的厨师。有一次齐桓公说,山珍海味都吃腻了,就想吃点人肉。易牙听了之后,就将自己儿子杀了做成“人宴”献给齐桓公。齐桓公得知吃的是易牙的儿子时,非常感动,认为易牙爱他胜过爱亲骨肉,于是就宠信易牙。但管仲对桓公说,每个人都爱自己的儿子,他对儿子都下得了手,还会忠爱国君你吗?但齐桓公不听。后来易牙果然作乱萧墙之内,将齐桓公活活气死在床上,临死前还在后悔没有听管仲的话。

管仲所讲的道理,就是儒家的差序伦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心比心,从而想为大家做点事,这个逻辑是比较通畅的。相反,若是一个人为了做到大公无私,连自己的家都不管不顾了,这并不是什么值得赞扬的事。因为连对自己最亲的人都可以下狠手,还能指望他对其他人心存爱意吗?

道德的高标准只能用来要求自己,而不能用来要求别人。真正大公无私的人也有,就像特蕾莎修女,但她也从未要求过别人都要跟她一样。而我们今天面临的尴尬在于,很多人都很自私,但在公共舆论中却希望别人都大公无私,恨不得别人都不食人间烟火。比如网上对公益事业的质疑,很多人认为做公益不应该收取管理费,恨不得每个做公益的人都贫困潦倒,这样才值得大家赞扬。若是在做好事的时候考虑了自己的利益,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就会受到大家的批判。这种泛道德主义的指控,实际上是不利于公益事业的发展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像特蕾莎修女一样,可以执着于宗教情怀而终身不谈婚嫁。大多数人还是有父母子女、亲戚朋友的。一个做公益的人,若是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合理地照顾到了自己的私利,过上了一种体面的生活,也应该获得大家的肯定,而不应该一边进行道德上的拔高,一边对一些稍微照顾到个人利益的慈善工作者进行过高的道德指责。若是要求每个做公益的人都跟《渴望》的女主角那样是一个苦哈哈的、带有受虐狂色彩的形象,还会有多少优秀人才投身公益呢?

希望每个在公共舆论空间中占据道德制高点对别人进行道德观察的人,都能放下身段,设身处地替别人好好考虑一下,他们需不需要养家糊口,他们照顾一下个人利益是不是人之常情,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常识去作判断。

眼下的中国,若论道德,调子比美国唱得高多了,我们从来见不着我们的领导干部有什么天伦之乐的,简直都是一心为公。大量干部的子女都在国外,自己在国内做裸官,更没有听说过,谁父母病危而放弃公务的。这样的公务员队伍,廉洁奉公程度真比美国更高么?

(2011年)

另类屈原

大概是两千多年以前,当时还没有行为艺术这一说。一个男子,在江边无目的地走着,穿着怪异,形容枯槁,嘴里不时地自言自语,他既愤怒但又不是青年,只好叫做——愤老。一个打鱼的认出他来问道:“嘿,哥们儿,你不是那个原来经常上电视的三闾大夫吗?怎么现在混的这么背?”愤老忿忿道:“唉!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在官场混不下去了。”打鱼的心肠挺好,开导他:“老哥,都什么年头了,人背不能怪社会啊!得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混水摸鱼?”意思是众人皆醉,正好方便下手?发展才是硬道理,玩什么深沉?自讨没趣不是?可愤老一点没听进去,只认个死理: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后来愤老越来越想不开,当时江边没有好心的民警,他一个猛子扎进汨罗江里再也没有浮上来。

话说这位愤老可不一般,虽然年纪不小,可长得极帅,又打小爱穿奇服,而且作得一手好词。主要作品都收在他的个人专辑《九歌》和《离骚》里,所以有很多“饭屎”,在那个年代属于师奶杀手级的人物。听说偶像跳到江里了,那些中年妇女悲痛欲绝,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偶像被王八给吃了,没别的办法,只好用棕叶包了一些糯米饭,扔到江里,求求那些虾兵蟹将别碰自己的偶像。这后来被人叫做粽子,好事者发现别有一番滋味,就把这门技艺发扬光大,在里面包进了猪肉、红枣、莲子、鸭蛋黄等等,地球人都爱吃,自然再也舍不得往江里扔了。纵情口腹之欲不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所以教科书告诉我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余生也晚,故有一事很长时间一直搞不明白:爱国倒没错,但爱国干嘛非得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就跳江呢?

前一段时间关于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的事闹得纷纷攘攘。让我又想起了屈原同志,六国早就统一了,关于屈原同志爱国主义到底成立不成立怎就没什么人追究呢?也许因为政治学角度讲国和民族相比有更多的政权概念。其实想通了这也不奇怪,简单的逻辑三段论就可以论证。谁都知道屈原是伟大和高尚的,那么什么最伟大,最高尚呢?当然是爱国,所以屈原当然应该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同类推荐
  • 李劼人研究:2011

    李劼人研究:2011

    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李劼人研究学会,2011年李劼人研究论文集。
  • 解读阎府

    解读阎府

    本书共分为沧桑阎府和魅力民俗两个部分,分别从阎锡山及其家族、阎府的主要建筑、阎府的建筑风格、阎府的雕刻艺术等方面解读阎府。
  • 走向“经典”之路

    走向“经典”之路

    本书湖梳理了历代诗评对《古诗十九首》的经学阐释和文学阐释,将这一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明晰地展示与人,为古典诗歌经典研究开拓出了更为宽广的路径。
  • 牌戏人生

    牌戏人生

    人生如牌戏,发给你的牌代表决定论,你如何玩手中的牌,却是自由意志。本书收录了作者几十篇随笔、杂记。这些文章,记录了我们这位著名翻译家生活中不平凡的脚步。尤其是本次增订,又增加了作者在抗战最后两年的经历和感受以及其他两篇忆人文字:续完了《出亡记》,增补了《我在抗日战争中的最后两年》《往事——回忆孙用》《心中的大佛》等篇目。能更好地突出作者创作、翻译、旅游、收藏、摄影五个方面的心得体会,一以贯之的是他“牌戏人生”的“任意”的人生理念。
  • 足迹

    足迹

    本书收入了56篇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回忆录,文章以个人亲身经历,向读者展示了党领导金融工作走过的艰辛历程,展现了西北老一辈金融工作者在当年艰苦工作环境中,坚定信仰、忠于革命和建设事业,体现出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的高尚品格和道德修养。
热门推荐
  • 绝世仙帝是萝莉

    绝世仙帝是萝莉

    一代仙帝,偶得通天圣源,却在冲击圣境的紧要关头被至亲好友偷袭,魔帝妖帝围攻,千钧一发之极,幸得好友逍遥所救,却不料吃下好友救命丹药,竟然变成了呆萌小萝莉。哪怕是萝莉,本帝也要报仇,等着,哼哼。
  • 正道仙踪

    正道仙踪

    “五师弟该晨读了!”“小央子你是不是又偷喝酒了?”“小五啊!这酒够劲够淳,为师甚是喜欢,来来来,陪为师满饮此杯。”“师傅你比任何人都了解五师弟的为人,他虽然平时没个正行,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但他绝对不会做下此等恶行,师傅为何还要将他逐出山门?”“寒青月!你凭什么管我?你是我的谁?我又是你的谁?被灭的又不是你们陇右仙门,我重回人世只为复仇,挡我者死!你给让开!”“没错!我便是苏阳苏未央!我此刻是人人喊打的血魔,是人人厌恶的邪祟,可那又如何?我便是我!掌中三尺锋,挡者死!”“你们自诩仙门正派,可你们与昆仑圣墟那些伪君子有何区别?”“奇怪,为什么你就能第一眼认出是我?”“你猜……”
  • 神谕传说

    神谕传说

    天之变,黑魔现,七宝在人间,赤橙黄绿青蓝紫,混沌在中间,八方齐聚战天边。古老的传说一代代的流传,在圣元大陆的土地上,又将有着怎样的传奇诞生,是征战沙场,浴血重生?还是马革裹尸,徒增遗憾?看神谕传说带大家走进一个激情热血的年代!
  •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宗孝祖古典诗词集

    《长河秋月》共十五卷,每卷都有着明鲜的个性特色。如第一卷中的《忆旧游?咏四大名楼之蓬莱阁》,诗中表象上深印出历史意识,又深入到生命与生存的肌理,在诗意的层面上达到了一种较高的境界。这些诗句在抵达美感的同时又超越美感,其审美视角在观照生活现象时,又彰显着
  • 独宠娇妻boss纠缠不断

    独宠娇妻boss纠缠不断

    一次出事,失去了记忆,可是收获了一份亲情,想了起来,有了许多帅哥围在了她的身边。只是我自己写的没有一点的抄袭,我是一个初二的学生,会没时间更新,请大家见谅
  • 不良嫡女

    不良嫡女

    她是豪华夜总会里最年轻的“妈咪”,不幸的遭遇让她寸步难行。然而却不小心穿越到了古代,区区一个秦府算什么,既然老天让她重生,那她就不能辜负这番美意。且看一个小小的嫡女如何工于心计、谋略天下!不良嫡女?我从来都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不是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际战线传说

    星际战线传说

    银河宇宙,外星怪物!机甲战舰,修练秘术!常峰一生的目标只为地球人类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生存环境!离开太阳系,与外形生命体生死一战!穿越银河系,寻找另一颗人类可以生存的星球!他不是侵略者,但不代表他不可以毁灭一颗星球!为兄弟,他可以两肋插刀!为红颜,他可以怒发冲冠!为人类,他可以粉身碎骨!
  • 诛仙——合欢环

    诛仙——合欢环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诛仙这个名字,也不知道是否还有人知道曾经有过诛仙这款游戏。这是许多年前为了一起欢乐过的人所留下的文字,一个关于合欢环的故事,一个反映着当初游戏中点点滴滴的故事。我已离开了许久,就如同残留的章节一般。翻开过去的手稿,又一次希望把这美好的回忆真正的完结。希望小说能唤起回忆,希望小说里的人能看见,希望你们还能记得这个名字——段正丰。
  • 道法有术

    道法有术

    一个修仙小家族的少年,在家族坊市中买到了他一生的机缘,于是开启了波澜壮阔的修真生涯。建了一个QQ群:651079098大家可以加一下,方便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