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20100000022

第22章

贡于嶓冡导漾之下则曰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于岷山导江之下则曰东迤北会于汇东为中江入于海此二条者朱子及九峰蔡氏皆以为彭蠡乃江西诸水所潴固无仰于江汉之所汇而江汉二水并持东下又不见所谓北江中江者执是以疑经文之误其说甚备愚尝亲厯其地细观其说而以经文证之乃知经本无误二先生之说皆过论也夫汇本训回乃下流泛溢他水势不能泄于是回旋渟滀潴而为泽之谓也今春夏之间江汉水涨则彭蠡之水郁不得流而逆注倒积漭为巨浸茫然数百余里无复畔岸其汇为泽葢如此虽无仰于江汉之所入然实赖其下流充牣故湖水壅阏沮抑而不能出方能成其泽耳非谓江汉之水截入泽内而为汇也若其截入为泽则但如他条曰至曰入可也何必变文言汇哉此东汇泽为彭蠡东迤北会于汇本无误也汉水不言会者为江水所隔与彭蠡不相接也江水不言彭蠡者与汉互见也逮乎二水渐消则彭蠡之水溢出大江循南岸而行与二水颉颃趋海所谓其北则江汉之浊流其南则鄱阳之清涨是已第江水浚发最在上流其次则汉水自北岸而入又其次则彭蠡之水自南岸而入三水并持东下则江为中江汉为北江而彭蠡之水入江并流为南江者不言可知非谓分支各派判然殊途为二江也此东为北江东为中江入于海亦无误也而理明义精如我朱子九峰又其髙弟乃皆不能无疑于斯何与况经文简奥其言南入于江东汇为泽葢亦无逺不包而曰南曰东与今水道屈折迤逦势正相符今却又云本文自有谬处与今水道全然不合不可强解此不可晓也又按江水自东陵而下汉水自汉阳而下其势皆渐趋东北今湖口为江汉所汇之处正在东陵汉阳东北与经文亦合今却又云于汉水则宜改曰南汇彭蠡于导江则宜改曰南会于汇此又不可晓也若夫所谓横截而南入于鄱阳又横截而北流为北江又谓至此而后一先一后以入于彭蠡既汇之后又复循次而出以为二江此自说者之误非经文之误也葢经意以为汉虽入江而自循北岸以达于海不可泯灭故有东汇北江入海之文朱子偶未之思以为二水既合则有江无汉故既疑其误而复有取于郑樵之说以为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二句宜衍蔡氏笃信朱子不复别求其说遂再立论以疑经皆非也或曰南之有江犹北之有河皆大水也然渭水洛水皆入于河不言中河北河安知中江北江之说不为误乎是不然河源逺出闷磨黎山自积石龙门而下气势雄猛流波汹洽而洛渭二水近出鸟鼠同穴熊耳诸山不数百里遂达于河几不能见安得与河为敌若夫江源出于岷山汉源出于嶓冡既不相逺而其通流之地大小虽殊终不相掩则汉虽入江犹得各纪其为汇为江入海之实夫岂过乎河可以包渭洛而江不得以包汉故于兖州则曰九河既道不兼渭洛而言荆州则曰江汉朝宗于海对举二水而并言之贡之立义精矣呜呼经赖真儒而明贡有朱子及蔡氏者为之辩析其义犹晦信夫说经难矣

纲目发明辨

尹起莘氏发明纲目所书魏王曹丕称皇帝废帝为山阳公汉中王即皇帝位谓陈寿志三国全以天子之制予魏而以列国待汉故通鉴因之以魏纪年至纲目始以昭烈承献帝之后绍汉遗统葢通鉴自谓姑取其年以纪诸国之事故其说不得不出于彼纲目取春秋之义以示天下万世之正论故其说不得不出于此二者固并行而不相悖要亦有待于互相发明此不知纲目者也信如其说则是三国志通鉴之帝曹丕纲目之帝昭烈盖亦无乎不可而朱子特笔起义初非本于天理人心之不可泯灭不过别立一说以与他书角立相表里岂其然乎陈寿之帝曹丕陈寿之罪也通鉴因而不改司马公之失也纲目特笔改定此乃朱子所以扶天经正人纪以杜后世簒窃之源天下古今之大义也汉自桓灵不君四海靡沸献帝寄食虎口不得一有所为然而天命犹未改也故昭烈以亲髙皇帝子孙奋兴闾阎规恢前烈虽有志弗就然名正言顺岂彼奸雄僣伪所可同年而语耶今有巨室之家中叶震业末祚寖微其强奴悍婢因而盗其货寳据其赀产以自雄于一乡视其故主子孙仅同役厮此固王法必诛无赦者也设使县官无识而误坐之监司依违不施折辨为司冦者心知其寃复可漫无一语以相可否邪故陈寿之志县官无识而误坐之也通鉴所纪监司依违不施折辨者也纲目所书司冦据经执理以论其寃也今按分目所载正以见寿之谬妄无稽与温公因仍不改之失而反谓其并行不悖互相发明可乎呜呼髙帝子孙称尊如故乃帝僣伪以挤之使天壤易位冠履倒施习以为是而莫觉其非者垂千年矣不有纲目特笔大书表而正之则春秋尊王之义终隠弗彰而乱臣贼子接踵当世岂复自知其罪耶事固有可以互相发明者而不在乎是也予尝求而得之如诸葛孔明所谓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词严义正凛如秋霜正与纲目所书先后互相发明而反以其讨贼为入冦者果何谓耶其心亦安忍耶陈寿悖妄小人无足言者孔明君实未知其孰贤然使君实生于孔明之世吾不知其事曹氏与孙氏与抑昭烈与姑并述之以俟知者

张南轩先生诸州学记解

有是物必有是用舍其用以为言非善言者也箦而寝几而慿釜鬵而炊杵臼而凿天下之物未有无用虚设者也今有童子于此指箦而问何为必告之寝指几而问何为必告之慿至于指釡鬵指杵臼为问亦必明言以告之乌有宛曲诪张依违失义忍以愚弄其儿而可为乎况堂堂士君子丽泽之区实道术隆污风化盛衰之所闗系而借重于我之一言又可不究其为用之实俾灿如繁星人人仰见得以相师相朂同臻于斯道乎予观张南轩先生所作诸州学记未有不援学所以明人伦及三纲五常为说者因陈袭朽不以为嫌读者往往未及终篇巳欠伸思睡或窃笑其虽不作可也呜呼此南轩之所以为南轩非后学所敢轻议也与先生学校之制甚详其政甚备岂直耸人观瞻而驱诸少年者聚谋资身之策耶固使学者各明人伦复其天性而己使是记出于宋诸文士之手必思篇立一说变化鼓舞而黼黻笙镛锵锽焜耀良可娯人耳目忘倦然譬诸朝霞夕霭千态万状倐忽有无非不烂然可观而随风荡灭不震不霖则其泽物之功微矣况文胜质敝者自然之理而臧三耳之说虽工终不如两耳之坦明易晓也今为文勒诸金石垂耀将来徒取脍炙人口以贾声称于我与抑欲风厉士心使之正其趋归与茍欲风厉士心正其趋归则遗弃本用别为一种艰深恍惚之说绐诳竖孺以为工者未见其可也肆观先生他作率能别出意见推陈致新夫岂独拙于此耶其用在是君子立言垂范固不可舍重趋轻徒滋无益而巳今见操罟握罾者不谈取渔之术见荷锸秉耒者不道力穯之方而姑与之箕踞危坐厯举古诸无稽连鳌雨粟之说以相蛊媚将使之荡然游心汗漫不至尽丧其业而败其生不己也然则力慕神竒不究物用以为说非徒无益乃种祸于人者也曾谓南轩为之乎余尝厯观宋诸文士之文弘舒畅沛虽或不能尽协于道而议论渊源抑扬开合节奏疾徐自中程度非茍作者故能各名其家可传于后近见有操笔执牍傲然以能文自负者夷考其归不过追琢辞华以泄其胸臆之私见或剽窃老佛之绪余甘心自佹于圣人之道而不知恤此固宋诸文士之罪人设遇先生请备驱使犹或麾斥不容而彼方且自珍其说以为腹诽先生之计呜呼可谓愚哉

书逊志先生送平元亮序后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浮沉
  • 你是远去的鸟

    你是远去的鸟

    故事以宁珂,温言的青梅竹马之恋开始,最终以悲剧终了。贯穿宁珂,温言,思语,之恒,林染,泛生,冬歌七人之间的爱恨情仇。七人间亲密,敏感,危险,脆弱,多变的情感和无常的青春。这是一个相爱的故事,这是一个离别的故事。本书作者比较佛,有时候每天更新,有时候每星期更新,有时候每个月更新……不过可以放心:一,他绝不会每年更新一次(除非中彩票)!!二,他肯定会把这本书写完!感谢关注《你是远去的鸟》!
  • 大清夜宴3

    大清夜宴3

    公元1771年,乾隆大帝贺六十寿辰,举国欢庆。时,国运昌盛,满汉芥蒂渐消。然而乾隆平事日高,在六十大寿期前脱口而出“禅位”两字。谁会成为下任帝王成为朝野焦点。顿时风起云涌,庙堂江湖如同春之惊蛰,野心和欲望一起飞升!希望得立太子的皇子、为一展抱负的臣子、宫中寂寞的宫女、无心朝政只愿终老山林的阿哥、野心勃勃力图扶持自己额驸的格格;一朝寿筵;一桌满汉全席;一个来自未来的人,另类穿越,家族恩怨、扑朔迷离的爱恨情仇,再现满清宫廷纠葛!
  • EXO之你是我唯一的爱

    EXO之你是我唯一的爱

    这本小说是把EXO的各个成员分了职位的,不在是明星,所以,不喜欢这类的出门左转不送
  • 梦鲸忆往

    梦鲸忆往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雨夜的十二点钟声响起,梦鲸就会出现。梦鲸是一种巨大幽灵般的鲸鱼骨架,长着尖尖的利牙和长长的两须,身边会有许多怪鸟奇鱼,悄然无声的把你的灵魂带到梦境世界里…”梦境是另个独立的世界,也是人的另一半灵魂的住所,里面充满了超出人类经验知见范畴外的的东西和现实世界记忆杂混在一起的。
  • 一世情缘一菩提

    一世情缘一菩提

    “女娲上神,诺儿想要一颗心”,“一世情缘一菩提,我们注定相遇”,“寒默,你相信我,不是我打的”,…“枫,酒是什么?”“药,一种神奇的药”……“忘了他吧,这个孩子就要出世了吗?”,“你放过我吧,我会忘了你,我们就此不见”………三百年后:“你做我父君吧,好不好?子散从出生起,便没了父君”…“你真的忘了?也罢,忘了也好,我们从头再来就是……我既希望你忘了在不记起,也希望你从未忘过…”
  • 让元素爆发

    让元素爆发

    元素的力量,也许是万能的,也许是无敌的。不过这个故事并不是单一的元素之力,或许人类还有更强大的力量。
  • 听雨夜读

    听雨夜读

    相信我,说这话的不是书商就是书痴。至于有人说读书和吃饭、繁衍一样都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那就更不可信。原因很简单,仅以我们中国为例,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鬼神泣”,就难得有什么书好读,从甲骨文的出现到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这期间的几千年,读书也很难成为普通人的事。读书真正得以普及,还就是这100多年来的事。所以我们今天还真不必妄自菲薄,据说2008年,我国国民人均读书仅458本,但是如果算上报纸、网络,肯定不止这个数。你不能说读报、读网文就不算阅读,虽然的确不算读“书”。但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就一定要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