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41900000011

第11章 对文艺界的批判

“文革”预演。是由文艺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首先鸣锣开道的。在文艺界、学术界、思想界,一批批被江青等“左派”盯上的领袖人物在劫难逃,成为阶级斗争的第一批祭品。

毛泽东对文艺工作愈来愈不满意,对文艺部门的批评也愈加辞严色厉。1963年11月,他指责说:

一个时期《戏剧报》属宣传牛鬼蛇神。文化部不管文化,封建的、帝王将相的、才子佳人的东西很多,文化部不管……如不改变,就改名帝王将相部、才子佳人部,或者外国死人部。

这番批评比9月中央工作会议上毛泽东的言词还要尖锐,它点明了文艺界“牛鬼蛇神”出现的责任在文化工作的管理部门,而不是一般地批评文艺界。它表明了毛泽东要首先从文化工作部门抓意识形态阶级斗争的意图。

1963年12月12日,一份《文艺情况汇报》摆到了毛泽东的案头上。这种《文艺情况汇报》是中共中央宣传部文艺处编印的反映文艺界动向的简报,一般送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各协会的负责人参阅。为了便于毛泽东、周恩来了解文艺界情况,也分送江青和总理办公室。这一期的《文艺情况汇报》,报道了柯庆施在上海市抓革命故事会受到群众欢迎的情况。见是说柯庆施好话的简报,江青立即送呈毛泽东。

毛泽东看了简报,对柯庆施之举未作评价,却批写了一段令人震惊的文字:

各种艺术形式——戏剧,曲艺,音乐,舞蹈,电影,诗和文学等等,问题不少,人数很多,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中,至今收效甚微。许多部门至今还是“死人”统治着。不能低估电影,新诗,民歇,美术,小说的成绩,但其中的问题也不少。至于戏剧等部门,问题就更大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已经改变了,为这个基础服务的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部门,至今还是大问题。这需要从调查研究着手,认真地抓起来。

许多共产党人热心提倡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艺术。却不热心提倡社会主义的艺术,岂非咄咄怪事。

毛泽东前一段对文艺界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戏剧方面,所讲的问题主要也是戏剧界演古戏的问题。这个批示则把包括戏剧在内的几乎所有文学艺术形式都视为“问题不少”,这表明文艺界各个方面的工作都令毛泽东不满。问题还不仅仅在这里。

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在许多部门收效甚微”,并认为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文艺部门“至今还是大问题”,这等于否定了文艺界在新中国成立后几十年改造和建设的成就,甚至对文艺界的社会主义性质都发生了疑问。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毛泽东不是把这个批语批给主管文艺工作的中宣部、文化部负责人而批给了中央书记处书记彭真。这一举动实际上把文艺界的问题提到了更大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

彭真接到毛泽东的批示后,深感震动,立即召见中宣部副部长周扬和文化部副部长林默涵。彭真说:

“这个问题要认真处理,要向政治局写报告,请少奇同志来抓。”1964年1月3日,刘少奇召集中央宣传部和文艺界30余人,举行座谈会。周扬在会上传达和阐述了毛泽东的批示,并总结了建国以来文化工作的情况。他肯定了文化工作的成绩,也指出了问题。他认为,文艺工作的根本问题是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问题,少数人是不赞成这个方向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个认识问题,彭真在会上说:文艺战线上的革命所以落后,首先是我们领导方面有责任。拿我来讲……在整个文艺上我没有注意。我看,你们要振作精神,深入地搞一下这方面的工作。

这个问题可是不能忽视。有很多知识分子参加革命,是因为看了小说,看了文艺作品。匈牙利事变的时候,并不是将军组织了司令部,而是裴多菲俱乐部。

现在我们让一些资本主义的东西、封建主义东西在那里泛滥,连我在内,我也是让人家泛滥的一个,咱们大家分担责任。刘少奇也在会上作了讲话,要求根据毛泽东的指示,统一认识。坚决走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道路。并整顿文艺队伍。

事实上,对毛泽东的批示,从中央领导人到文艺界都震动极大,而且并不理解,许多人想不通。自1957年甚至更早一些时候以来,文艺界乃至整个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强调批判资本主义和修正主义,并且连绵不断地展开了大、小一系列的批判运动,而这一系列的批判运动绝大多数是阶级斗争扩大化的产物,极大地伤害了广大的知识分子,扭曲了正常的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因此,文艺界的问题不是右的问题,而是“左”的问题。这是大多数人对于文艺界现状的共同感受。可是,按照毛泽东的批示,文艺界的问题不是“左”了而是右了,文艺界的主要任务不是纠“左”而是反右。这个判断同大多数人的共同感受大相径庭,当然人们难以理解。

但是,由于是毛泽东的批示,理解也好,不理解也好,人们都贯彻和执行,甚至于是真诚地贯彻和执行。1964年春天开始,全国文联及各个协会开展整风、检查工作。整风告一段落时,林默涵写了一个报告。周扬觉得不满意,认为报告写得不深刻,没有提出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报告因此被暂时压下。不久,江青责问林默涵:主席批示以后为什么没有行动?林默涵告知文联及各协会已经根据批示进行了整风学习,并写了一个总结报告草稿。江青又向林默涵追要这份报告。同前一次一样,江青又把这份题为《中央宣传部关于全国文联和各协会整风情况报告》的材料送交了毛泽东。

6月27日,毛泽东在这份报告上又作了批示:

这些协会和他们所掌握的刊物的大多数(据说有少数几个好的),十五年来,基本土(不是一切人)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去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最近几年,竟然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如不认真改造,势必在将来的某一天,要变成匈牙利裴多菲俱乐部那样的团体。

这番批示更令人震动。前次批示只说到“问题不少”,这次则点明这些问题是“不执行党的政策”、“做官当老爷”、“不接近工农兵”、“不去反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应该说是有特别含意的。如前所述,从1960年底开始,文艺界及整个意识形态领域进行调整,这些调整的政策同毛泽东的认识和主张有种内在的矛盾,因而并不为毛泽东所满意。在他看来,这些调整给修正主义的滋生和泛滥打开了绿灯,所以他才认为文艺界在“最近几年……跌到了修正主义的边缘”。正因为这样,文艺界及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调整停滞下来,不能再深入展开,甚至已经取得的调整进展还发生了再次倒退的情况。

根据毛泽东的第二个批示,告一段落的文艺界整风重开始,一直持续到1965年后。同前一阶段的整风不同,这一阶段的整风着重对文艺界的某些领导人进行检查和批判。因为当时估计文艺部门的某些单位已经被资产阶级夺了权。1964年11月,毛泽东在听取一个汇报时说:整个文化部系统不在我们手里,究竟有多少在我们手里?20%?30%?或者是一半?还是大部不在我手里?我看至少一半不在我们手里。整个文化部都垮了。这次整风名批判了齐燕铭、夏衍、田汉、阳翰笙、邵荃轔等文化部负责人。整风结束后,中共中央改组了文化部领导班子,免去了齐燕铭、夏衍担任的文化部副部长职务。

与文艺界整风的同时,文艺界对一批文艺作品和文艺界人士的批判也如火如荼。自称是文艺界“哨兵”的江青,颐指气使,指责舞台上尽是牛鬼蛇神,诬蔑中央美术学院“烂透了”,并把《林家铺子》、《不夜城》、《红日》、《革命家庭》、《球迷》、《两家人》、《兵临城下》、《聂耳》等影片统统打成毒草。没有一部理论著作的“理论顾问”康生也点名攻击影片《北国江南》、《舞台姐妹》、《逆风千里》、京剧《谢瑶环》、昆曲《李慧娘》为“大毒草”。

对文艺界的大批判,毛泽东自然是关注的。

1964年8月14日,中央宣传部向中央书记处写了《关于公开放映和批判V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的请示扣告》。报告送到毛泽东那里,他批示:

不但在几个大城市放映,而且应在几十个至一百多个中等城市放映,使这些修正主义材料公之于众。可能不只这两部影片,还有别的,都需要批判。

随后,一大批电影故李片和戏剧被公开在全国范目内批判,它们是《北国江南》、《早春二月》、《舞台妊妹》、《红日》、《兵临城下》、《革命家庭》、《林家铺子》、《聂耳》、《怒潮》、《不夜城》、《两家人》、《球迷》、《逆风千里》、《抓壮丁》、《李慧娘》、《谢瑶环》、《三家巷》、《苦斗》等。

毛泽东既重视“破”,也关注“立”。1964年6月5日至7月31日,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大会是在毛泽东作出关于文艺问题的两个批示之后,为大力创作和表演现代戏而召开的。周恩来亲自抓了这件事,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直接组织。19个省、市、自治区和28个剧团参加大会,演出了《芦荡火种》、《红灯记》、《奇袭白虎团》、《节振国》、《红嫂》、《红色娘子军》、《草原英雄小姐妹》、《黛诺》、《六号门》、《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洪湖赤卫队》、《红岩》、《革命自有后来人》、《朝阳沟》、《李双双》、《箭杆河边》等37个剧目。毛泽东在此期间观看了《智取威虎山》等戏,并接见了全体与会人员。如果说两个批示表明了毛泽东的对演旧戏的强烈不满,那么观看《智取威虎山》则向人们表明了他对创作和演出现代戏的肯定与支持。

旧戏之所以为毛泽东所不满,并不是因为其形式,而是因为其内容。他对旧戏表现“上层人物”,表现才子佳人十分厌恶,他希望戏剧多反映“下层人物”,反映种田的、做工的和打仗的,多反映“大老粗”。在某种程度上,毛泽东的这一文艺创作的主张,是他政治观念在这个领域的延伸。在“官”与“民”、“智”与“愚”这两对范畴中,他历来鄙视前者而看重后者,他多次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这种鄙官贵民、轻智重“愚”观念,有其合理的、积极的一面,也有其片面的地方。这一思想在他早年思想中已有表现,而在晚年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并渗透到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这种观念的原因,既有毛泽东本人社会生活经历方面的,也有他后来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方面的(当然,这种理论方面的原因既有毛泽东在理解上的失误,也有理论上的某些个别的局限性)。毛泽东这种观念或许也可以做两方面的分析和评价,但是它对其晚年文艺思想的影响,却是消极方面超过积极方面。这种负面的影响表现在:大大限制了创作题材的选择范围,创作和表演上形成固定的公式与概念,文艺创作和表演成为对政治的图解而缺乏艺术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等等。

同类推荐
  • 记忆中的战旗

    记忆中的战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史上第一不正经

    史上第一不正经

    一场穿越,却带了系统,这系统还有些不正经,看我如何在爆笑中搞定九州。
  • 汉书

    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共230年的史事。
  • 世道多情路

    世道多情路

    从晚唐的一位戏子的视角,来看一个盛世王朝的衰亡。作者以晚唐的历史框架,极力还原由晚唐转为五代十国这段历史时间的一切。这是我作为历史业余爱好者的第一部作品,致力于还原当时的社会场景,可能会有些难读,若存在一些漏洞与问题还请留言指出。
  • 明末雇佣军

    明末雇佣军

    大明的精英阶层只知自利,毫不在惜家国、民族。领兵将领说降便降,想反便反,手下兵卒不过吃饷的工具。文官、士绅满口仁义礼制,却处处相悖,真如文丞相之节气者,百中无一,即使如黄道周者也是空有气节,却无能力。走卒商贩更是逐利为上,左右逢源。都说南宋崖山之后无中国,可知道大明之后亦是再无中国!顶着那金钱鼠尾,再无那中国气息,自私自利之农、工、官、商再做那为奴成役之事,中国何在?崖山之后便失了汉唐博大之风,而今又要遍地成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如此浩荡之华夏何在?
热门推荐
  • 重生宿主她又软又甜

    重生宿主她又软又甜

    上一世,她爱上了不该爱上的人,结果家破人亡,这一世竟被机器人001改错剧情重生,一路狂虐渣渣……他,帝都无人能比的大佬,却甘心为她付出全部的温柔“爷,夫人去娱乐圈里了”“那还愣着,投资去啊”“爷,夫人把人给打了”“快去看看手有没有受伤啊”有人问:这样的妻子不头痛吗?某位大佬邪魅一笑:怎么办?宠着呗!
  • 巧语

    巧语

    “我爱你,古慎然,我说我爱你。”“乖乖乖,我也爱妳。”什么?!她这个身材超优、脸蛋绝伦的大美女,捧着玫瑰花对他大胆告白,他竟然只顾着看电视,把她的求爱当笑话?哼,想她韩巧语可是服装设计师身兼模特儿,前途无量、行情看俏,连顶头上司都偷偷爱着她;要不是两人相识多年,不忍心见他因失恋而自暴自弃,她何必像跟屁虫似的缠着他不放?只不过缠着缠着,她就越来越懂得他的好,越来越欣赏他的努力上进、成熟稳重。可是不管她怎么明示、暗示,他都无动于衷;唉,这个木头男,什么时候才会开窍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恶男的美女保镖

    恶男的美女保镖

    东方硕,一个无情却又多情的男人,视女人为玩物的他,从不懂得爱情是什么。她,默默的喜欢着他,东方硕,可是她终究等不到他的爱,他的心不属于某个女人,而是某些女人!或者说,他的心不会为那个女人而停驻。那一夜,他醉了,在她耳边低低的呢喃着,莫狸,小妖女我喜欢你,她的心为之一动,醉话,可以当真吗?直到有一天遇上了他怪盗侠尔,潇洒,神秘,也让人心动,也许是因为有他的影子!
  • 一生一世爱丽颖

    一生一世爱丽颖

    本文是专门赞美赵丽颖的,黑粉别看,颖火虫们随便看。
  • 混世医学实习生

    混世医学实习生

    周小刀:老子要当天下第一刀!陈内一:老子要当天下第一妙手!老子卒于精神分裂,临死前说了一句:你们一会儿叫我当这个,一会儿叫我当那个,老子真为难!混世医学实习生企鹅群
  •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二

    唐玄宗御制道德真经疏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死天

    死天

    大道苍苍,混沌茫茫,人犯鬼道,逆行阴阳,孤阳不生,孤阴不长,为吾道昌!
  • 绝世纨绔嚣张妃

    绝世纨绔嚣张妃

    她:紫琉璃,21世纪的顶尖杀手,鬼面修罗,却因一场背叛,穿越重生到繁星大陆紫府废材大小姐身上,当修罗与草包融合时,欺负她的人,她一个也不会放过,说她是废材,没事,她有凤凰空间在手,天下我有,未婚来退婚,要改娶渣女,凤琉璃嚣张的一张休书砸到渣男脸上,"就你这种渣人,姐还看不上你呢!赶紧给老子滚。"总之,这是一本很有趣的文文哦!喜欢的欢迎跳坑,么么哒
  • 重生之你是我的满目星河

    重生之你是我的满目星河

    重生前,她误会他杀了她母亲,作天作地的想要离开。重生后她爱他入骨。
  • 隔壁猫叫喵喵

    隔壁猫叫喵喵

    李渺渺二十多年来最是不喜欢的便是听到被人把她叫成李喵喵,所以她最是不!喜!欢!猫!但是自从宋辞把家搬到了她家隔壁这一切又开始变的有转机了。“宋辞!你家的猫又跑到我沙发上了!”“宋辞!你家的猫又跑到我的电脑桌上了!”“宋辞!你家的猫又跑到我的洗浴室里去了!”简而言之这是因为猫主子而凑成的一对的爆笑冤家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