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36400000011

第11章 假作真时真亦假——英国作家感知中国文化之始(3)

意大利籍方济各会传教士柏朗嘉宾(Johannes de Plano Carpini,1182~1252)是第一个以“契丹”称中国的欧洲人。1245年他受教皇英诺森四世派遣,离欧来华,第二年7月到达蒙古大汗都城哈剌和林,恰逢贵由(元定宗)登基,所以,柏郎嘉宾有幸参加了庆典。他在1247年返欧后写的使华报告《蒙古行记》里称:“契丹国之一部(按:当指南宋朝廷),以在海中,负险自守,故至今尚未得征服也。契丹人崇信异端,自有文字。据云,亦有耶稣教《新旧约》。其国历史记其祖先之传记。国中有隐士,遁居山林之中。有专舍,类于吾国之教堂,备祈祷之用。自有圣人甚多。深信世间仅有一天主而已。亦礼拜崇敬吾教中之圣人耶稣基督也。又信灵魂不死之说。皆与吾人相同,唯无洗礼而已。吾教《圣经》,其人亦敬信之,礼爱基督教徒。好施舍,以济贫乏。礼俗谦让,为人温恭,无胡须,面貌与蒙古人相同,唯不若其宽。自有言语,精于工艺,其巧世界无比也。地极富饶,丰产五谷、酒、金、银、丝及各种养生之物。”

柏朗嘉宾之后,又有一位圣方济各会的传教士,法国人卢白鲁克的威廉(William of Rubruck)出使蒙古。在其所撰《东行记》里也提到契丹,并且第一次向西方人证明大契丹(Great Cathay)就是古代传说中的赛里斯国(Land of the Seres),因为那里出产最美的丝织品。赛里斯(Seres)是西方人关于中国的最早的认识,它既表示一种华贵神秘的织物,又表示生产这种织物的民族。这里,卢白鲁克也就把以往关于赛里斯的种种传说,诸如富庶甚至奢侈、长寿、文雅等,组合到理解契丹的知识背景或先在结构之中。卢白鲁克还说,据可信的传闻,契丹有一座城的墙是银的,城楼是金的。全国分为若干省,其中大部分还不曾降于鞑靼。他们与印度间隔着一重海。契丹人的身材是很矮小的,说话大多用鼻音。东方人的眼睛一般都是很小的。他们精于一切技艺:他们的医生极精于用草药,按脉也极准确;但他们不知道借小便诊病,也不知道小便是什么性质。

英国作家威尔斯说:“欧洲的文学,尤其是15世纪欧洲的传奇,充满着马可·波罗故事里的名字,如契丹、汗八里之类”。以至于使欧洲人产生一种错觉,认为世界上只有“契丹”而无“中国”。到后来,当隐隐约约地听到东方有个文明古国中国时,欧人又以为“契丹”和“中国”是两个国家,“汗八里”是前者的都城;“北京”则是后者的都城。有的欧洲地图还把契丹置于中国北部的长城之外。这个问题直到17世纪初才由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和葡萄牙籍会士鄂本笃加以证实和解决。利玛窦到北京后,在北京四夷馆曾和一些穆斯林相处,并从后者的口里,得知中国又叫契丹,这才第一次肯定了马可·波罗所说:契丹乃是中国的别名,中国就是Cathay。他利用写信的机会,广为传布这一见解,特别是他在写给印度同事的信中,明确告知“契丹(Cathay)乃中华帝国(China)之别名”。但是由于人们仍听信了契丹和中国是两个国家的说法,所以,1602年,鄂本笃受命由印度去中国时,还是走的陆路,即由中亚往中国,以至劳累而死。不过,死前,他已经到达了中国肃州,最后证明了利玛窦的说法是对的。

误读契丹

16世纪英国作家涉及中国题材的作品为数极少。我们寻遍莎士比亚的剧作,也只能碰到几处,不过却对后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莎剧里一般称中国为“契丹”,但“中国”(China)一词也已经出现。《一报还一报》(Measure for Measure)就有句颂扬中国瓷器的话:“They are not China dishes,but very good dishes.”意思是:尽管不是中国的,可的确是上等的餐具。我们下面要分析的是他在《第十二夜》和《温莎的风流娘儿们》中两次提到的“契丹人”(Cataian)形象。

《第十二夜》第二幕第三场,托比爵士(Sir Toby)和一些同伙,在奥维利亚(Olivia)小姐的屋子里,深更半夜寻欢作乐。小姐的侍女玛利亚跑来干涉:

玛利亚:你们在这里好吵呀。若我家小姐不叫总管马伏里奥来撵你们出去时,也不必再来相信我的话了。

托比爵士:小姐是契丹人;我们是政客;马伏里奥是浑蛋,“我们是三个快活人”……

还有出现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二幕第一场中:福斯塔夫同时向两个中年妇女(福德太太和培琪太太)调情,同时把一封信分别送给两家,弄得她们莫名其妙,而两位太太听到之后也将信将疑。请看这一段对话:

福德:我要找那福斯塔夫。

培琪:我从来没有听见过这样一个拖拖拉拉、装腔作势的家伙。

福德:要是给我找到了底细,你看吧。

培琪:我就不相信这个契丹人的话,虽然城里的牧师还说他是个正派人。

那么契丹人到底是什么人呢?在朱生豪的译文里,契丹人这个词译成了“骗子”(《第十二夜》)、“狗东西”(《温莎的风流娘儿们》)。

梁实秋在这一段译文中把“契丹人”翻译成“狡诈的人”,并做了注释:Cataian,即中国人,是对一般狡诈的异教徒之鄙夷的称呼。

而《第十二夜》的那一段,梁实秋的译文是:

玛:你们在这里猫叫做什么!小姐若没有叫她的管家马孚利欧把你们赶出去,你们永远不用信我。

陶:小姐是个骗子;我们是政客?马孚利欧是个Peg-Ramsey,“我们是三个快乐的人。”

梁实秋在该段注释里说:Cataian,即中国人。据当时游记所述中国多流氓窃贼盗骗之类,故“中国人”成为骂人语。莎氏作品,曾两次应用此字。

18世纪的英国学者乔治·斯蒂文斯(George Steevens)在校注《温莎的风流娘儿们》时说Cataian、Cathayan(契丹人)这个名词等同于“贼或骗子”。其理由是在欧洲文学中,“契丹”等同于“中国”;而中国人素来善于做贼或骗子的,所以契丹人的含义便是贼或骗子了。以后编的《新英文字典》(New English Dictionary)就引用斯蒂文斯的话来解释这个名词,在“契丹人”这个词后面加上“贼、狂徒、流氓”三个意义。

据说,在伊丽莎白的舞台上,所有外国人都有一定的性格。土耳其人是勇敢的、骄傲的、残忍的;摩尔人虽然有时聪明些、有气魄些,但总体上是野蛮的、淫荡的;鞑靼的、阿拉伯的、波斯的、埃及的帝王是专横的,而犹太人则总是戏剧里主要的反面角色。因此,契丹人总是狡猾的、诡诈的。这在本·琼生的作品就有所展示。

本·琼生有一部最富于野性的喜剧《老狐狸伏尔朋》(Volpone,or the Fox,1605),该剧以威尼斯为背景,描写那里的商人肆无忌惮,追逐私利,那里的丈夫唯利是图,粗暴无理,那里的律师撒谎腐败,就连去那里访问的人都把那里城市的装腔作势误以为是老练成熟。其中也有个角色说:“先生,我听说,你们的猢狲是间谍,它们是接近中国(契丹)的狡猾一群”。

1979年,有位叫昂格尔(Gustar Ungerer)的学者著文认为斯蒂文斯的说法(即“契丹人”是贼或骗子)并没有什么根据。他列举当时的大量文献,得出的结论是:“契丹人”意为“开化的异教徒(或外国人)”。范存忠先生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这项工作很有意义,希望以后能有进一步的阐发。其实,这一难题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就由张沅长著文详加驳斥。他在《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上发表长篇文章《英国十六十七世纪文学中之“契丹人”》,辩驳了斯蒂文斯等人所认为的“契丹人”就是“贼或骗子”的说法。

在斯蒂文斯的解释中,他认为“契丹人”一词至少在伊丽莎白时代的作品中是用作贼或骗子的别名的;而中国人是以“窃术高明”著称于世的,他说“中国人(古称契丹人)是偷偷摸摸的民族中最高明的一个民族,就是现在,他们还应享有这种名誉”;另在伊丽莎白时代英国人心目中,中国和契丹已经是混杂使用的。

张沅长举了几个例子来反驳这种认为中国人或契丹人是骗子的解释。他说在《妇人的奖赏》(Woman’s Prize)里就有这样一段话:“倘一季中连一封信也收不到你的,我只好希望你是在印度或契丹:那地方会使你写信的。”这里的意思很清楚,因为契丹是非常偏僻遥远而不适合居住的地方,因而人到了那里之后,也就受不住孤苦寂寞的处境,自然而然想借写信来得到些安慰。而在另一部作品《诚实的娼妓》(Honest Whore)里有这样一段话:“……这个浅薄的军官,起码是个王八;我能拿四十个这样的东西做成一个野蛮的契丹人:他妈的,他真是个傻子,他从不会喝醉过。”1873年,有人在注释这段话时说:“四十个这样的起码王八,便可做成一个高明的贼,参阅《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第二幕第一场……所谓契丹人者,即骗子,因为契丹(即中国)地方的人民是以盗窃手段闻名的。”可见,这样的注释毫无疑问是与斯蒂文斯的看法一脉相承的。还有在《爱与荣誉》(Love and Honour)里也有这样一段话:“他妈的,那契丹人的谈吐倒还不错;但他一定会靠写借钱信过活的,或当赌徒好运来了赢钱时,他便会鬼头鬼脑地来求他借一些,与那班假含羞的浪子一样。”

除了以上例子表明“契丹、契丹人”并非指的是“贼或骗子”以外,张沅长又指出斯蒂文斯还从《小贩的预言》(Pedler’s Prophecy)里断章取义,以此来证实他的关于契丹都是贼和骗子的定义。然后,再来分析莎氏作品说,托比爵士的回答不用说尽是些醉话,无论托比已醉到什么地步,他也不至于叫自己富有的侄女儿为骗子或贼呀。所以,斯蒂文斯等人的解释是没有什么道理的。

那么,斯蒂文斯等人从哪里得知中国人是偷偷摸摸的民族中最高明的一族?这恐怕是很难查考的事情。也就是说,契丹人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民族?他们到底有没有做贼或骗子的坏名誉?这同样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在张沅长看来,从西方到东方的旅行家大都忽视契丹人,而只注意征服契丹的鞑靼人。关于契丹的资料大多来自马可·波罗的《游记》,而在这部《游记》里涉及契丹的内容又是相当的简单,况且这些人在其著述里又没有将契丹人并非鞑靼人这一点讲清楚,这就难怪当时的英国学者摸不着头绪了。

同类推荐
  •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乡下人的悲歌(2020版)

    在美国社会中,人们经常用“乡下人”(Hillbilly)等词汇来形容在困境中挣扎求生的白人蓝领阶层。“比贫穷更可怕的是失去希望”,正是这个群体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在《乡下人的悲歌》中,J.D.万斯真实讲述了社会、地区和阶层衰落会给一生下来就深陷其中的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万斯的外祖父母从肯塔基州的阿巴拉契亚地区向北迁居到俄亥俄州,希望逃离那可怕的贫穷。他们通过努力跻身中产阶层,最终他们的外孙从耶鲁法学院毕业,这是传统意义上成功实现一代人向上流动的标志。随着家族故事慢慢发展,我们发现万斯的外祖父母、阿姨,叔叔、姐姐、以及最重要的他的母亲,都在极力适应中产阶级生活的要求,却从没完全逃离过药物滥用、酗酒、贫穷和精神创伤。万斯便是在这样混乱又令人心碎的环境中成长,但也是这群“乡下人”的爱与忠诚,使他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综合来看,像作者一样成功脱离贫困的案例,屈指可数。大多数的美国白人蓝领仍旧摆脱不了世袭的贫穷与困顿,仿佛是一副与生俱来的枷锁,牢牢套在他们的脖子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们无法在美国这个以自由为豪的国度中,找到合适的出路?《乡下人的悲歌》是一部极其动人的回忆录,包含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诸多幽默元素,记述了一代人向上流动到底是怎样的感觉,也对一大批人丧失美国梦的现象作了思考。这本书同时也是一部深刻的社会评论,通过作者的成长故事与经历,从“局内人”的角度,带领我们以更宏观的视野,深入探视美国蓝领阶层所面临的困境与危机。
  • 云在青天

    云在青天

    《云在青天》是一部散文随笔集,包括散文随笔70余篇,共分八个独立篇章,通过这些篇章,铺叙了作者观察和游历大千世界和人间百态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呈现出作者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对亲人尤其是父母女儿外孙女、对朋友尤其是禅师和文友、对艺术尤其是书法艺术等多方面的亲近、观照和思索。文本优美,意蕴深广,特别是一些叙事性的散文,可读性强,作者情意恳切,情深意长,用深情款款的笔触,让不同的人物通过不同的人生故事呈现出多彩的个性风貌。
  • 高平作家丛书:茹实斋吟草

    高平作家丛书:茹实斋吟草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牡丹亭故事:英文

    牡丹亭故事:英文

    ThispassionatestoryhasalwaysbeenconsideredaChinesenalionaltreasure,andcontinuestoresonatewithaudienceeverywhere,eveninthismoderndayandage.Thisbook,withplainwords,intendstohelpforeignreadersunderstandthestoryandappreciateclassicChineseopera.
  • 小说法

    小说法

    《小说法》与当下国内许多优秀小说有着紧密的联系,它发现了小说家在创作时的思考路径和秘密,所以《小说法》不是一本小说评论集,也不属于文学理论的范畴,它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指导小说创作的教材,33篇文章深度解构当代国内优秀小说,告诉阅读者如何深刻理解小说家们的描述语言,告诉创作者如何巧妙设置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小说法》对所有志向、喜爱小说创作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小说法》由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孟繁华作序、推荐。
热门推荐
  • 霸道女孩遇上他

    霸道女孩遇上他

    即使生命再来很多遍那个春天,我依旧会对你一见钟情。
  • 诗露沾我衣

    诗露沾我衣

    点点滴滴的小诗意,点缀生活的平凡梦,让世界的温暖浓一点、光明亮一点、前进的步伐更坚定不移!
  • 琥珀承欢

    琥珀承欢

    三个优质男青年,一个女生纪承欢,一段在最美时光里,迂回曲折的真爱!纯真岁月里通信多年的笔友琥珀,在她情窦初开之时,他却突然消失杳无音讯。她偏执的寻找,却发现琥珀早已成为她心口的一颗朱砂痣。落寞之际遇见的好好先生顾铭歌,他笨拙地示好,她刻意地防卫,将骄傲变成对他的伤害,生生揉碎了他的心。纪承欢的心是一座寂寞的空港,找不到伴侣缺失了灵魂,在这个城市空空落落……直到遇上A大风流人物沈素朗,他忽冷忽热,他千面难懂,他是一枚毒药,他是她的心魔,蛊惑她一步一步坠入痛苦深渊……在阴谋的迷局中,她如何绽放情深浓艳的玫瑰?在爱与痛的边缘,她如何逃脱毒药般的温柔罗网?
  • 未央花谷

    未央花谷

    她本是现代杀手组织的幕后操控人,却一次意外被下属杀害;她心思缜密,重生成一个婴儿被丢弃在雪地里;唯一的亲人师傅突然失踪,花谷一夜之间被烧毁,四岁的她到人间女扮男装加入仙宗,却因不愿再拜师被派去做了打杂的弟子。同门弟子的嘲笑与打压,师辈们的刻意忽视。她在比试上一举夺魁,被掌门看中收为“弟弟”。频繁出现的神秘人,是帮助自己还是另有所图?魔族?妖族?为何处处要致她于死地。一切的一切,都显示着不同寻常,像是安排好的,有一个惊天阴谋.....
  • 花开虽有明年期

    花开虽有明年期

    万年前他是潋滟至极的王族祭司,她是受其心头血的红莲,不过是两相倾心求平和一生。各族利益,血脉抗争,本就不是什么盛世太平,纵然入情,也都是命,人力抢不过天。不是入命之人,何必自寻苦头。世间浮生惘然,道路万条,人人有颗七窍玲珑心,谁也不知道谁,会走着走着就背道而驰,或许再无交集之日。可叹,这世间皆是如此,风波变换,人世无常。世间哪有能说的清拎的净的事情,全部纵横交错、枝蔓相连,组成这世间红尘一场。他有他的愿,她有她的恨,每个人能相互明白,却不能相互退让,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心愿,注定是相互间分歧和厮杀的结局。为了这场局,每个人拼其所有,只求自己苦尽甘来得偿所愿,待魂归来兮,可语笑嫣然。
  • 都市之修真狂少

    都市之修真狂少

    父母双亡,女友劈腿,已经绝望的他却碰到了一位修真者,他的命运也因此改变,于是一位五行属性的超级修真高手诞生了!从此练古武,斩妖魔,一步步踏上世界巅峰!
  • 大明娱乐圈

    大明娱乐圈

    穿越了?好吧!穿成了小朋友?忍吧!不过,堂堂电视台的高薪金领,她来了这大明朝总得干点什么!好歹给这没有空调、没有电脑、没有汽车的三无时代做点实质性的贡献!嗯!那就让孟以柳同学把娱乐产业在大明朝发扬光大吧!让她把戏子们从下九流捧成大明星吧!让她把报纸杂志新闻播报统统敬献古人吧!让她办一场强大的超级女生吧!……等等,朱允文?他他他……他不是朱元璋朱老大的爱孙么?他看上了她?笑话!她柳柳正在民间混得风声水起,干嘛好死不死地被他拉入宫庭斗争?不过……朱允文貌似在历史上是失踪以失踪收场吧?吼吼吼吼~那是不是说,自己有机会拐个皇孙去私奔?安可喜已经有四部完结VIP作品,分别为:《仇妾》、《总裁的霉运甜心》、《丫环好古怪》、《天使夜迷情》。RP有保证,大家放心跳坑!
  • 极品仙妃

    极品仙妃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七个来自不同环境的人,性格各异,却有一样的目标。他们流落在不同时空,历尽艰辛,关于身世,关于荣辱,关于未来,一个个迷在他们面前解开,却让他们更加不知所措。久经七七四十九难,是执着,是奋起,是重逢,是恩怨,是相知,是王寇?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他们所想不到的。
  • 生死阴阳录

    生死阴阳录

    原本是一个小小的室内装饰设计师的小矮胖子武三思,因为天地异象穿越到起源大陆之上,成为艾斯巴达帝国公爵之孙。原本打算利用权三代的身份娶几个老婆安安稳稳过日子,却意外的被卷进了风云变幻的大陆局势之中,脱身不得。武三思就这样被命运推着一步步的迈向没有黎明的黑夜……
  • 神奇宝贝之骨动世界

    神奇宝贝之骨动世界

    在关东地区的常磐森林中,一个小精灵从这里开始了传奇故事。原版杉:那边儿那只大鸟,给我站住!过来跟我打一架。!凤王看着这个穿着衣服的奇怪的神奇宝贝并想着。(这孩子的脑袋出问题了吗?)几个月之后,包括凤王在内的神兽还有三圣鸟和三圣兽还有被打进地里的长尾巴的精灵全被一个穿着蓝色衣服的奇怪精灵给打个半死不活。超激杉:那边那个叫固什么拉多的,还有那个蓝色的大鲸鱼,你们真以为个子大了不起吗?固拉多和盖欧卡看着这个戴着橙色拳套到神奇宝贝并对视一眼并点头道:还是先跑吧。标题:神奇宝贝、宠物小精灵、口袋妖怪、传说之下。神奇宝贝之骨动世界QQ群:欢迎加入“杉”然回首,群聊号码:859179623。(内容不了解的可以玩一下《传说之下》了解部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