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27500000025

第25章 薛立斋,中医史上治病最多的人(7)

朱厚照挂了以后,继位的是一个更不靠谱的老兄——嘉靖皇帝。这位特喜欢修道,整天想着成仙,不肯上朝。皇上这么个当法儿,国家还能安定繁荣?不过这时薛立斋离这新皇上远着呢,他还在南京,一边考虑怎么管理医政,一边忙着给人看病。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薛立斋的工作里又多了一项,那就是要把自己多年的行医经验写下来,他开始着手写《外科发挥》《内科摘要》两本书。

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我们普通人能精通其中的一部分就算是不错了,擅长用药的,不一定擅长针灸,擅长外科的,不一定精通内科。但是,中医把人体看做是一个整体,是互相联系的,所以真正的高手,应该是内外妇幼等都兼通的。可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简单了,所以许多名医都是在某一领域做出成绩而名垂青史的,如擅长儿科的钱乙、精通妇科的傅青主等,但历史上却鲜有各科都精通的“全才”。而薛立斋却是中医史上那几个为数不多的“全才”医生之一,他精通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所有的领域,并且留下了珍贵的医学著作。各位还别不服,您翻翻古代医家的著作,在这几个领域同时留下著作的还真不多。

不仅如此,薛立斋对中医诊断学的贡献也非常大,这些还是让我从头聊起吧。

薛立斋他自己说过,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他22岁的时候见到了一位医术很高的医生,这位医生看病特神,只需要看看病人舌头,立刻就能开方子,患者用了药,嘿,还真就见效。当时薛立斋非常好奇,心想,这是什么法儿啊?如果能学会这个,我的医术一定能够得到提高啊!

于是薛立斋就向那位医生虚心请教(因叩之):“您这是什么方法啊,从哪儿学的啊?”

结果这位含糊其辞,顾左右而言他:“我这个是……今天天气可真好啊!”始终不说实话(彼终不言)。薛立斋没有办法,只好把这件事记在心里。

您瞧这位医生,真是心胸狭隘、目光短浅,生怕别人学会后抢他的饭碗,可您能瞒得了多久呢?没多久,舌诊就得到了普及,现在天下人都知道看病要用舌诊了。

但这舌诊的普及,真的要归功于薛立斋。

话说薛立斋一直没弄明白那位医生用的是什么方法治病,他一直记着这件事儿呢,每天都在琢磨:这位老兄看的都是什么书呢?

后来,他到了南京当太医院的院长,有一天,他偶然来到了南雍。这南雍是什么地方呢?就是南京的国子监,北京的国子监就叫北雍。这里保存有很多朱元璋时期收上来的书,薛立斋常常来这里翻看。这时,他看到了一本叫《敖氏伤寒金镜录》的书,翻开内容一看,大吃一惊,原来,秘密都在这里边啊!

现在各位去看中医,那都是要查舌诊脉的。这脉诊出现得早,打有中医那会儿就有了,而且似乎古代的诊脉技术还比现在的成熟,方法也比现在的多。张仲景诊病时就要检查患者全身上下很多地方的脉动,后来大概是因为人们的思想更加封建了,认为让医生浑身乱摸很不体面,所以后来的中医诊脉就只是诊手腕处的脉了。

舌诊,虽然《黄帝内经》中也略微提到过,但是都很简单。张仲景后来也提到过,如“舌上苔”,但也没有详细的论述,舌诊没能成为必要的诊断方法。后来的中医著作里面,几乎就没有提到舌诊,凡是提到舌的,差不多都是舌头生疮、舌头肿之类的。直到金元时期,人们才开始注意到,舌头和疾病的关系似乎很密切。于是关于舌诊的记载就开始多了起来。元朝的时候,有位医生姓敖,他的名字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他的著作《敖氏伤寒金镜录》却非常有名,对外感病患者的舌头的状态做了总结,还画了图。虽然这书说的是怎么治疗伤寒,但里面用了很多刘河间等寒凉派的凉药,对热证的记述很多。后世的温病学家特别喜欢舌诊,也是因为舌头对辨别寒热特别灵敏。

敖医生写完这书以后,很多年都没能出版,这书一直在民间流传(当时的书商眼力不好,没看出来这书的市场价值),结果很多人就像薛立斋以前见到的那位医生一样,在被窝里偷着看。

这回薛立斋在国子监看到了,喜出望外,原来就是这本书啊!原来秘密都在这里啊!

怎么办?是不是也藏起来?自己偷着学学,然后出去显摆一下,让别人都佩服得要死?

一个人的境界有多高,从他的行动就能看出来。一个人如果想的只是自己,得到这本好书绝对不会与人分享。可是如果一个人心里想的是天下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想的是如何让天下所有的医生都提高医术,去救更多的人,那么就是另外一番作为了。

薛立斋的心里,永远将天下苍生放在第一位。

因此,他立刻把这本书拿来刻印,并且添上了彩图,标出了颜色,出版发行了。

从此,天下的医生都对舌诊有了了解,在脉诊之外有了另一个重要的诊断方法,使得多少原本疑似的病情获得了确诊,多少人获得了新生。

薛立斋刊印此书,功德无量!

明朝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

当然,这个时期的薛立斋除了写书,最主要的工作还是给各位官员看病。他在这一时期留下的医案很多,看一遍要花上很长的时间。我在看这些医案的时候,发现一个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医案中记载的很多外伤都是由于交通事故造成的。

现在交通事故屡见不鲜,酒后驾驶、超速行驶等都会造成两车相撞或翻车,那么明朝的交通事故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明朝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是马和马车,因此交通事故一般都是坠马,马毕竟不是什么精密仪器,走在街上,突然看到心仪的母马了,一个急停也是可能的,结果骑在马上的人就一个跟头翻下来了。这些事故在薛立斋的医案中有大量的记载。

估计在明朝官员的病假原因中,坠马造成的交通事故也一定是一个主要的理由。

下面来看看这些医案吧。

有位陈侍御,在骑着马上街的时候,马受了点惊吓,将陈侍御甩了下来,结果陈侍御跌伤了,腿疼不说,还总是想呕吐(腿痛作呕)。回家后请了医生来治疗,医生见他总想呕吐,就给他服用了泻下的药物,服用了一次,想呕吐的症状是没有了,但开始感觉肚子胀、胸部胀,而且还特别容易疲乏,没有力气。

这位医生用的是什么方子我们已不得而知,但我估计是大黄等药,因为大黄有化瘀的作用。

这时,陈侍御的家人请来了薛立斋,诊脉后,薛立斋认为患者没有瘀血,而是因为疼痛而伤到了气血(痛伤气血),服用的泻药又伤了他的脾胃之气。最后,他给患者开了一些养脾胃、生气血的药物。

陈侍御在服用了薛立斋的方子以后,很快就痊愈了。

这种治疗方式有些奇怪,对这种外伤,很多医生开的都是活血化瘀的药物,可薛立斋却在这里养脾胃、生气血。其实在其他的医案中,薛立斋也会用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外伤,但这一次为什么要这么治疗呢?

让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案例吧。

有一位吴给事骑马上街,估计这匹马在街头看到女朋友了,急停之下,吴给事就从马背上一个跟头翻了下来,把脑袋给摔伤了,出了很多的血。被人抬回家后开始感觉发热,烦躁,肌肉跳动,连身上的筋也抽动起来。

吴给事的家人乱成了一锅粥,大家都觉得这下严重了,这只是跌破了脑袋,怎么出现了这么多的症状啊?

有的医生“欲投破伤风药”,在大家正犹豫的时候,有人把薛立斋给请来了。

薛立斋诊断后说:“这是失血造成了血虚,血虚则生虚热,所以出现了这些热证,这要靠养血来治疗啊。”他当即就开了养血的方子——圣愈汤,其组成是:熟地、生地、人参、川芎、当归、黄芩。这个方子里面含着养血的四物汤,就是熟地、当归、川芎,这里没有用白芍而换上人参,是因为怕有形之血一时不能迅速生出,先补气以起到固摄的作用,方中的生地是用来滋阴清虚热的,黄芩也是清虚热的药物。

吴给事在服下两服圣愈汤以后,不适的症状就都消失了。接着薛立斋又开了些调养气血的药,没服多久吴给事的伤病就痊愈了。

很奇怪,怎么没见薛立斋使用治外伤的药呢?为什么仅仅是补补气血就能治好伤了呢?虽然方子里面的当归、川芎也有活血的作用,可是力道不大啊,为什么就不用三七之类的药呢?

觉得很纳闷吧?别着急,让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个案例。

吴给事的同事戴给事也从马上坠了下来,跌伤了腿,结果导致腿肿,疼痛,跌伤部位的皮肤颜色深暗,不想吃东西,还觉得身体疲乏无力。

这位戴给事直接就找来了薛立斋。薛立斋诊断以后,还是没有开什么活血化瘀的膏药,他说:“此元气虚弱,不能运散瘀血而然耳。”他开了补中益气汤,把方子里的升麻、柴胡去掉了,加上了木瓜、茯苓、芍药、白术。

这是怎么回事呢?方子开完了,也不给弄点膏药、药酒什么的?

但既然薛立斋开了方子,怎么着也得试试看,给人点儿面子吧。结果戴给事按照方子服了药,嘿,没多久,这个伤还真就好了!

我就不再多举例子了,总之,薛立斋的医案中记载的还有张进士、郑吏部、杜举人、张地官等人的外伤治疗过程,但是,薛立斋并没有使用一种通用的套方,而是根据患者的不同体质来开出方子,每个人的方子都不一样,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其实,我并不是因为有趣才把薛立斋治疗这些坠马的医案拿出来的,而是希望通过这些病例,理解薛立斋在外科方面的一个治疗思路。

薛立斋在治疗外科病的时候,并非不用外用药,他也非常善于活血化瘀。但是,他更倾向于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来开方,把患者的身体调整至正常,然后让身体自行恢复,用身体自己的力量使伤口愈合。

所以说,薛立斋不愧为一个外科大家,他的医术水平确实高。他还给后人留下了一本厚厚的外科方面的著作,里面记载了许多根据个人的体质来治病的方法,但是这些东西我们现在已经丢得差不多了,很多人都不会了。如果您碰到一个外科医生,在处理您的伤口之外,还给您开个补中益气丸,不要轻易下结论,觉得这个医生有问题,没准他是学习了古人的经验,在深思熟虑后才给您开的药方。

多看看古书吧,我们的前人很聪明,治疗好了很多的病,总结了很多经验,这些经验要是丢了,就太可惜了。

网友互动

阳光节拍问:

罗老师的书中好像常说方剂,很少提到针灸。在薛立斋的故事中终于看到针灸了。我个人对针灸医术还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关于艾灸的问题想向罗老师咨询一下。我记得曾经看过一本名为《是药三分毒》的书,里面对艾灸是非常反对的,认为艾灸对身体有毒害,不知道您怎么看?

罗大伦答:

朋友,这事儿跟补阳和补阴一样,是需要对证的。对于温阳,艾灸十分有效,虽然艾灸里也有泻法,但是并非是其所擅长。如果是热证,艾灸就不合适了。艾灸方法在远古时期很盛行,但是到了张仲景的时代,他明确记录了很多热证时错误地使用在体表加温的治疗方法,导致逆证的病例,并列出了逆证的补救措施。这就是进步,说明人们认识到了艾灸温针等方法的适用证。

我是这么认识的,各位可以多多提出想法。

暴躁不好不好问:

又在故事里看到八珍糕了,罗大夫好像特别喜欢用八珍糕,但是我还是一直没有弄明白,什么体质的人适合吃健脾八珍糕?健脾八珍糕是药食同源,适合大多数人吃吗?

罗大伦答:

这个八珍糕原来是明朝的御医陈实功开的,是给小孩子吃的,有麦芽和山楂。清宫的御医评论说此方治疗小孩子的病几乎可以“百发百中”,于是给乾隆开了,去掉了麦芽和山楂,加上了两味药,变成了现在的八珍糕。当时在整理清宫档案的时候,有关单位把方子卖给了某家医药企业,所以出版的书里提到这个方子都会减去几味药,这样不会侵权。具体的方子是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白扁豆、芡实、莲子肉各等份,研成末,和入糯米面、粳米面,加入白糖,蒸成糕,也可以把药粉和水熬成糊。

给孩子服用时,我一般会减少一半的党参用量。

这个方子比较平和,阴阳双补,而且几乎都是食物,我想是适合大多数人吃的,但是注意不可以生服,必须做熟了吃。乾隆从40多岁开始服用,有些阶段是每天必服,一直服用到89岁,有的时候没有了,就催促太监快去做,似乎很离不开。

我最近在研究这个方子的药物构成比例,有了心得,会告诉大家的。

水滴石穿100问:

罗博士,上次在您的书里看到八珍糕可以补中益气、开胃健脾,能不能把方子和做法再说一遍,我不太清楚各种药物的分量,我打算做来给家里的小孩和老人吃。

罗大伦答:

看来大家对此都很感兴趣啊,我建议的方子是这样的:党参30克,白术60克,茯苓60克,山药60克,白扁豆60克,薏米60克,芡实30克,莲子肉60克,生山楂30克,炒麦芽30克。可以依照此比例来增减,我以前介绍过的比例有所不同,是考虑到具体的情况,但是用于一般人的保健,这个比例就可以了。把所有的药材磨成末,每次用水熬糊,也可用梗米面、糯米面等量,混合药末,蒸成糕点,里面可以放入白糖。

用水熬糊的时候要不断地搅拌,否则很容易烧焦。个人觉得蒸糕也不错。每次的用药量是一至两茶匙,小孩用1/3匙(根据具体年龄增减),一日服两次即可。需要提醒的是,白扁豆需要煮透,至少要煮20分钟,否则孩子服用后会有呕吐等症状。

同类推荐
  • 专家诊治男科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专家诊治男科疾病(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这是一本关于男性疾病诊治情况的书;本书尽选常见病、多发病,聘请相关专家编写该病的来龙去脉、诊断、治疗、护理、预防……凡病人或家属可能之疑问,悉数详尽解述。此书10余万字,包括数百条目,或以问诊方式,一问一答,十分明确;或分章节段落,一事一叙一目了然。
  • 泌尿系统疾病疗法与有效食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泌尿系统疾病疗法与有效食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现代社会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开始上升,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帮助患者早日摆脱病魔的困扰,本书介绍了泌尿系疾病的一些基本知识,并给出了一些食疗与运动疗法,是更适合现代人治疗与预防的top佳读本。
  • 性冷淡的药膳疗法

    性冷淡的药膳疗法

    本书是“男科专家谈药膳丛书”之一,主要介绍性冷谈的药膳治疗,在介绍各药膳的配料、制法、吃法的同时,重点突出专家提示,清楚指出药膳的出处、性味、归型、忌口、功效特色等。读了此书,普通读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对药膳可有较为透彻的了解,在生活中选用药膳也更有把握;中医师也会从中受到启发,得到借鉴,在临床遣方用药治疗疾病的同时,可以据此嘱患者配合治疗,选用某些药膳,把药疗与食疗有机结合起来。本书不仅具有临床医疗保健的实用价值,而且具有医药、饮食文化欣赏的特色,适合普通大众及中医从业者阅读参考。
  • 小知识大健康

    小知识大健康

    许多人会问:人活在世上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有人会答:"那就是事业有成"。是的,人活在世上需要有奋斗目标,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更要知道,人活在世上,就是希望快乐的活着,一生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没有烦恼,没有痛苦。
  • 教师心理健康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心理健康手册(上)(教师职业发展与健康指导)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职责是把教学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用“爱”搭起教育的基石,用自己的学识及人格魅力,点燃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快乐成长。
热门推荐
  • 乱世狂枭

    乱世狂枭

    千古词帝,万世千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个现代特种兵灵魂,附着在柔弱的李煜身上。乱世之下,看他如何扭转乾坤,执宰天下,成就一代枭雄,醒掌天子剑,醉卧美人膝……【三组主编内签作品,作者已经完成《美女图鉴》130万字,《神道人途》200万字等多部作品,请放心收藏】
  • 搬山挪海

    搬山挪海

    在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中,有人能控火,用人能用水,有人能掌控雷电,有人能化为光。
  • 宠妻无度:冷傲邪君的千面妻

    宠妻无度:冷傲邪君的千面妻

    她是军火女王,冷傲美丽是她的代表,一生的孤独终有一人可以陪伴,结婚当天才知道这一切只是一个阴谋,这一世我要为自己而活,活出精彩,打照属于自己的王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林之中

    山林之中

    为了这片山林,为了你。【纯虚构,勿考究。感谢观看,鞠躬。】
  • 继母皇后狼皇帝

    继母皇后狼皇帝

    她被太妃强行堕胎,险些丢掉性命时,他才知道心痛,却舍得他的龙血相救,等她醒来,他在她的床边同别的女人翻云覆雨,他难堪至极,然而她却平静地道:“真恶心,我肚子里的孩子刚被她害死了……
  • 快穿之佛系宿主很杠精

    快穿之佛系宿主很杠精

    秋苜:宿主,性别女,年龄不详,性格奇葩,脑回路清奇,思维跳脱,戏精本精,懒癌患者,蛇精病一个。心情好时,对谁都慈眉善目,笑呵呵的;心情不好时,分分钟怼到你怀疑人生。这是系统对秋苜的评价。狗剩:系统,性别不详,年龄不详,性格奇葩,脑袋不是缺根筋就是只有一根筋,智商太低,残忍无下限,接受能力差。这是秋苜对系统的评价。【宿主,咱们是来毁灭世界的,不是来休假的啊!!!】“啧,我刚歇会儿。直接弄个原子弹炸了不就行了吗。”【不行啊,上头规定了不能宿主直接影响,不过找反派就行了吧?教唆反派毁灭世界!】“毁灭就毁灭,你先解释一下,跟我屁股后面拽着我的那个是什么鬼?”【偶布吉岛嘞~您的系统狗剩已下线。】秋苜青筋暴起。“你给我撒开!”“我就不。”“再说一遍,撒开!”“不嘛不嘛。”“不撒杀了你哦~”“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宝贝儿你杀吧,杀完自刎陪我吧,死了也舍不得你。”“……”秋苜无语。杀你个锤子呦?!老娘还没活够呐!狗剩看着远处,一个面容英俊潇洒的男子死死抱着宿主的大腿,宿主一脸生无可恋的模样。(*ˉ︶ˉ*)啊,生活真是美好啊。
  • 穿书之全才小姐闹江湖

    穿书之全才小姐闹江湖

    占小芸,乃现代年青一代乐器全才表演艺术家。机缘巧合之下受邀请来到一处古宅演奏古筝,不知为何,四周雾烟丛生,醒过来已穿越在习武世家安家幺女安小芸身上。来到古代的她,遇上家族幻灭,得知消息需要集齐四块云锦布为家族报仇,因此走上江湖路遇见真命天子......
  • 天才宝贝腹黑爹

    天才宝贝腹黑爹

    “叔叔,你和我妈咪是什么关系?”“她是我老婆。”“你们有没有过孩子?”于洋愣了一下,才开口:“没有啊”。小宝贝不屑地哼了一声,才开口:“那为什么我弟弟长得和你一模一样?”
  • 叛逆学涯

    叛逆学涯

    谁没有一段难忘的学生经历?但是我敢说,很少会有人拥有一段奇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