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27100000232

第232章 中国禅学

典故:生公说法,顽石点头①

“师被摈,南还,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至阐提处,则说有佛性,且曰:‘如我所说,契佛心否?’群石皆为点头,旬日学众云集。”

——晋·无名氏《莲社高贤传·道生法师》

①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指晋末义学高僧竺道生,原姓魏,因其师父竺法汰来自天竺(古印度),故改为竺姓,世称生公;法指佛法;顽石指无知觉的石头。传说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于是用“生公说法,顽石点头”形容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心服,现也通俗的形容讲问题生动透彻,听者容易接受,也有说法认为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大涅槃经》是佛陀在涅槃之前说的最后一部大经。

在中国南北朝时代,有一位叫道生的和尚,说一阐提人也能成佛。一阐提人也就是五逆之人,谓杀父、杀母、杀罗汉、恶心出佛身血、破坏僧众团结的人。当时《大涅槃经》只有上卷翻译到中国来,上卷里面说一阐提人是不能成佛的。道生在那个环境当中执意说一阐提人最终也能成佛,引起了公愤,认为他已走火入魔,甚至有人扬言要杀他,好在大多数人念在同为出家人的份上,只把他赶出了寺门,赶到了南方的蛮荒之地。道生于是在一座山上搭了个茅棚,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每天坐在山上自言自语,说一阐提人也能成佛,并对身边的石头们说:“是不是啊?”后来石头们听了都摇动了起来。这就是“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的来历。后来,《大涅槃经》下卷翻译过来了,果然佛说一阐提人最终也能成佛,印证了道生的观点,大家于是对他又重视起来,并请他出山升座讲经说法。

史话达摩大师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衣钵以直指单传的形式,再传给阿难尊者,这是西天第二代祖师。再由阿难传法给商那尊者,法灯续焰,一直传到第二十七代般若多罗尊者,将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与菩提达摩大师,为西天第二十八代祖师。当时并嘱咐达摩大师说:“吾灭度以后六十年,希望你将此正法眼藏和衣钵传到中国去绍隆佛种,普利众生。”菩提达摩大师是印度南天竺国人,刹帝利种姓族。他的父亲名字叫做香至。达摩大师是香至的第三个儿子。到了梁武帝大通元年(公元520年),达摩大师秉承了般若多罗的遗训,就乘一只做生意的商船,航海东来。先到中国南海。当时南海的刺史肖昂,马上就写了一道表上报梁武帝。梁武帝得知印度来了一个有道德的高僧达摩大师,心里非常敬仰。于是派人到南海来专程迎接到金陵(南京)弘扬佛法,普度众生。梁武帝是非常信仰佛法的,而且大弘法化,发菩提心,兴隆三宝,造庙度僧,布施结缘。每隔五里地方,就造一座寺,每隔十里地方,就造一所庵,度很多善男信女去出家做和尚、当尼姑。他自己对于佛学也是非常精通,但他只知道着相事修,追求人天福报,不知道离相妙修求证佛果菩提。梁武帝一见到达摩大师,就请求开示法要。

问曰: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弘扬佛法,到底有没有功德。祖曰:没有功德,只是人天之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看来虽有,实在没有。

帝曰:如何是真实功德呢?祖曰:清净智慧是微妙圆融,本体空寂,无法可得,如是功德,绝对不是世间上有为之法所能求到的。

帝曰:如何是圣人所求的第一义谛呢?祖曰:廓然浩荡,本无圣贤。

帝曰:对朕者谁?祖曰:我不认识。

达摩与梁武帝二人,一问一答,可惜不能契合于梁武帝的小机。由于教大机小,所以梁武帝没领悟达摩大师的根本法要。达摩禅师认为这是机缘不合,就离开金陵到洛阳去了。这真是情投意合千言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后来,梁武帝把上面的问答情况,告知他的师父志公禅师,禅师听后就大吃一惊,即对陛下说:“达摩大师这个开示实在太好了,他是观音大士,传佛心印的大权出现,乘愿再来。”粱武帝听了志公禅师这么一说,心里感到懊悔,自愧有眼不识泰山,当面错过,立刻就下了一道命令,派遣许多兵马,急急追赶,一定要把达摩大师请回来,承事供养。志公说:“陛下千军万马,唤不回头。”达摩大师刚走到江边,回头一看,后面有许多兵马追赶而来,大师正在危急时刻,随手就折了一枝芦苇,掷在江中,脚踏芦苇渡江,扬长而去。到了洛阳,住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深入禅定。后来古人写了一付对联:“一苇渡江何处去,九年面壁待人来。”

嵩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少林寺有一千四百五十五年的历史。座落在河南省郑州与洛阳之间的嵩山之麓。当唐代时期,该寺曾经住过僧众二千五百人之多。这里的僧众除了禅宗大德之外,还有以武艺拳术著称的武僧。大家都叫这种拳术为少林拳,并享有僧兵的光荣称号。僧兵曾经帮助过唐太宗李世民取胜于疆场之上。在明朝也有一度参加抗御倭寇,这就是达摩大师当年面壁过的圣地。所以嵩山少林寺,在中国佛教史上是一个闻名遐迩的名胜古刹。菩提达摩大师从印度把佛教禅宗传到中国,被称为是中国禅宗第一代开山祖师。再由菩提达摩大师,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给二祖慧可大师,这叫做灯灯续焰,奕叶相承。

慧可大师

二祖慧可大师(公元487~593年),本名叫做神光,俗家姓名姬武牢,今河南洛阳东人,在幼年时代,对于儒家学说以及文学书籍都有研究,悟解很深。出家以后,更精通佛教大乘和小乘教义。有一次他在参禅时,在定中仿佛看到一位大德高僧指示他,到南方去参礼大善知识。因此慧可大师后来就到了河南洛阳嵩山少林寺去参礼初祖达摩大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有一天,神光法师正在讲经说法时,忽然间看到有一个印度和尚在座听法,形态十分奇异,他那两只明亮的眼睛,目光闪闪,令人敬畏。神光大师一想,这难道就是名闻中外的菩提达摩吗?于是他一边讲经,一边对这位和尚十分注意,在讲到重要之处,这位达摩大师就突然地微笑起来。神光一看感到惊异,这位大师为什么发笑,难道笑我讲得不对吗?就生起一个了念头,等到讲完下座,派人找他来问问看,如果讲得有理,就算了,如果答不出来,不客气地把他口中的一对暴牙齿敲了下来。讲经结束,神光下座至香炉前面问讯时,忽然看见一对雪白如银的暴牙齿,已经整整齐齐的放在香盘上面了。神光一看大为吃惊,生大惭愧,折伏了我慢妄心,知道这是一位大德圣贤,非同寻常。抽了袈裟马上到处寻找达摩大师,但已不知哪里去了。后来听说大师已往嵩山少林寺修面壁观。神光自知学浅德薄,望尘莫及,就放下身心,负荆请罪,恳求正法,寻踪而至到了少林寺参礼达摩大师。看到大师孤身只影面对墙壁静坐,修行禅观。神光为了求法心切,就住了下来。每日早晚亲侍左右,执役服劳,请求开示佛教要义,总认为会得到达摩的慈悲方便开示。经过了很久的时光,大师总是自顾自的参禅用功,一句话都不开口,使神光心如火烧一样,急得要命。这种情景,正是古人说的“求法之人,如病思良医,如饥思美食,如众蜂依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又如经中说的:“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生欢喜,如是之人可为说。”神光就不顾一切,精进勇猛为法忘躯,迫不及待地寻求真理。有一天正逢大雪纷飞,天寒地冻,这时,神光大师心中,一念求法精诚,就跪在达摩大师面前,可是雪越下越大,地上白雪已经积得很高,围绕着神光的身体,已经达到腰间;可是达摩大师依旧是无动于衷,一句话也不开导。此时,神光大师心急智生,就拔出和尚随身佩带的持戒修身用的戒刀,毅然地把自己的左臂砍了下来,血流遍地,白雪染成殷红的鲜血一般。神光的精诚之心,断臂求法的精神,感动了达摩大师的慈悲心。他就开口问道:“仁者,你为什么把左臂砍了下来呀?”神光说:“求大师与我安心哪!”达摩就伸出一只手来,厉声对神光说:“将心来与汝安。”神光正在达摩伸手时刻,回光返照,悟彻一心本源,随口就回答说:“觅心了不可得。”祖曰:“与汝安心竟。”这就是说,找来找去找不到心的所在。究竟在什么地方?真心他是无形无相,本来无一物,怎么会拿得出来呢!神光即然彻底悟到真心,所以达摩大师说我把你的心已经安好了,这叫高山流水,自有知音。达摩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付给神光,又为他起了法名,叫做慧可。同时又把从印度带来的《楞伽经》一部共有四卷传给慧可大师。《楞伽经》是我佛称性而谈的法要,就是我佛如来心地法门,要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特别是对于如来禅学理论讲得十分透彻,达摩大师在传法时与慧可大师又说了四句偈子:“吾本来此土,传法度迷津,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慧可大师当下就一肩担荷,承受达摩大师的法灯心印,为中国禅宗第二代祖师。达摩大师在中国以祖师禅教化众生,也就是不立语言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无上法门。这就是如来禅和祖师禅的分界线。达摩大师在中国弘扬圣教,以禅学接引有缘众生。大事已毕,所做已办,于梁朝大通九年十月十五日,在禹门千圣寺,安祥端坐,示现灭度,涅槃逝世。后来他的弟子们,把达摩大师的肉身安葬在熊耳山定林寺。使我们感到奇怪的是,到了次年,梁朝有一位使者,名叫宋之,他从西域回国途中,路过葱岭,正巧对面碰见了达摩大师,肩上搁着一把方便铲,铲铃上挂了一只罗汉草鞋,朝着西域路上回归印度去了。这位使者还对大师谈话致意,寒喧了几句。等到梁使回国以后,就把葱林碰见达摩大师之事,启奏北魏的皇帝,大家都感到这是一桩奇事,明明把达摩大师的尸体葬到了定林寺,为什么又看到他经过葱岭回印度去了?为了要把这个稀奇古怪的事情弄个明白,大家都来到熊耳山,把达摩大师的棺材打开一看,吓了一跳,棺材里没有尸体,只留有一只罗汉草鞋。当时皇帝和大众,才相信初祖达摩大师的神通妙力,真是不可思议。这也证实了佛教所讲的诸佛菩萨大权示现,随类化身的事迹,是真实不虚的。其实就是生本不曾生,去实无所去的真理。梁武帝因仰慕大师的崇高道德,特地刻制一座御碑,并题了一篇碑文来赞颂这位菩提达摩大师。宣帝就给他谥号为圆觉大师。据说达摩大师的寿命很长,圆寂时有一百五十岁。

佛教禅宗是我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派。自从公元5世纪初期,菩提达摩大师东来中国之前,早就有了禅学传入中国。后汉末年安息国高僧安世高法师来到中国,从汉桓帝建和二年一直到灵帝建宁年代,在这二十几年里,就翻译了三十多部经典,如《安般守意经》大小《十二门经》等等,所传播的教义,都是介绍了小乘的禅学,而鸠摩罗什法师等所翻译的禅学是属于大乘的禅学。到达摩大师传来的禅宗,才叫做最上乘的禅学。从汉末和东晋南朝,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由于翻译经典事业方面大大发展。不但外国法师来中国参加翻译,就是我们中国许多大德高僧,也不断着手翻译佛经和注释佛经,出现了大量佛经注疏等。到了东晋道安法师,也注释了不少经论,提倡禅学,所以修习禅定的风气,从此以后也更加兴盛起来。

僧璨大师

三祖僧璨大师(公元?~606年)。出生于北齐时代,原来是一位虔诚信仰佛教的居士。当他在四十多岁的时候,有一次见到二祖慧可大师,就恭敬地请问说:“弟子罪业深重,身患重病。所以特地来恳求和尚慈悲为我如法忏悔业障”。二祖回答说:“将罪来与汝忏。”僧璨大师当下回光返照,忽然领悟说:“觅罪了不可得。”祖曰:“与你忏罪竟。”同时慧可大师又开导说:“汝一定要依佛法僧三宝安住,如法修持。”经过问答之后,二祖知道僧璨知见正确悟理甚深,是个佛门法器。对他十分重视,为他剃度出家,取个法名叫做僧璨。从此以后,他所患之病也就逐渐地好了起来。僧璨大师为了感师为他忏罪的深恩厚德,就放下身心,在祖下执侍巾瓶,做侍者达二年之久。后来慧可大师才把正法眼藏与衣钵,传给僧璨大师为禅宗第三祖,并开示说:“是心是佛,是心是法,佛之与法,本来无二,平等一如。”僧璨大师得法之后,又到舒州皖公山安住,弘扬禅宗,曾经往来在太湖司空山地方,著有《信心铭》长达六百言之多,流传后世,普度众生。

道信大师

四祖道信大师(公元580~615年),俗姓司马,蕲州人,在做沙弥的时候,就久仰僧璨大师的威望。有一次见到三祖,就请求开示说,愿和尚慈悲,乞赐我一种解脱法门,三祖说:“什么人来缠缚你?”答曰:“没有人缚我。”三祖说:“既然无人缚你,还要求什么解脱呢!”道信于言下大悟。感师法雨之恩,就在僧璨大师门下,服役侍奉九年之久。有一天三祖就提出一个玄机妙理来试他,通过勘验之后,知他机缘已经成熟,就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道信大师为禅宗第四代祖师。又把《信心铭》所讲理论开示道信大师。大意是:我们的虚妄身相非是真实,生灭诸法,本来无我,我们要知道即妄了真,这样才能够得证本觉法源。四祖在隋炀帝大业年中,就居住在庐山东林寺,有十多年之久,后来又到湖北黄梅县西北双峰寺,在那里达三十年之久,大阐宗风。道信大师的禅学思想是: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恒沙妙德,总在心流。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大道虚旷,绝思绝虑等。四祖的禅学理论,是继承初祖的禅学法义。而且更有进一步的发展。

弘忍大师

五祖弘忍大师(公元602~675年),湖北黄梅人。据传说他前生在破头山是做一个栽花行者。有一天见到四祖说:“佛法妙道,我能不能得闻?”道信大师说:“你年龄已经很大了,纵能得闻佛法,也不能广弘法化,如果你转过身,这样就可以达到你的心愿。”弘忍拜辞而去,后来转世,当年幼的时候,就去参礼四祖,道信大师就问弘忍说:“你姓什么?”答曰:“我姓是佛”。四祖又说:“这样看来,你是没有姓了嘛?”弘忍说:“性空故所以无姓。”道信大师听到这里,知道他是法门龙象,就度他出家。并且把正法眼藏和衣钵,传付于弘忍大师,为禅宗第五代祖师。五祖得法以后,就往破头山安住,后来又到黄梅县东山寺弘扬禅宗。四祖道信大师与传法弟子弘忍大师,先后同住东山寺,大阐宗风,所以大家把他们师徒二人,称为东山法门。达摩大师的禅学传到五祖弘忍时代已经形成了宗派的时代。由于黄梅弘忍大师,大弘法化,深得大众的信仰和崇拜,当时门下弟子有一千多人,这样就演变成了一个规模很大的佛教教团组织,并以弘忍法师为法正和尚。在弘忍门下有一位首座和尚,名叫神秀,辅助五祖弘扬禅学。从五祖起,为了适应当时环境的发展需要,就以《金刚经》般若实相,真空妙理,教授弟子,接引众生;从而把过去一向所弘扬的《楞伽经》的主要教义和达摩的二行和四入的禅学道理,就无形中断弘扬了。

禅宗思想和它的宗派的形成,有着历史过程。从初祖达摩大师到六祖慧能大师为止,就是衣钵相传,正法眼藏,心心相印。正是达摩大师所说的“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也是古人所说的,西天四七,东土二三,四七指西天印度的二十八祖,二三指东土中国的六位祖师。这就是从印度一直到中国的禅宗法系的发展史,也是我们中国禅宗的根本源流。自从六祖慧能大师以后,为了要息灭争端,只传法印,不传衣钵。

同类推荐
  •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

    《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由于种种原因,在民间宗教的研究领域,对其宗教思想的研究显然滞后于宗教教派演变的研究;而在宗教思想的研究中,对其神灵(学)思想的研究,更是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鲜有人问津。鉴于明清时期是中国社会中民间宗教的高发期和繁盛期,因此,《明清民间宗教思想研究:以神灵观为中心》尝试从现代宗教学的角度,以神灵观为中心,结合明清民间宗教各教派的主要经卷宝卷以及其他相关材料,进行认真解读和仔细分析,分别以神灵谱系、神话理论、救赎观念、伦理思想四个部分依次展开。
  • 佛解人生

    佛解人生

    本书是梁启超撰写的研究佛教在中国发展兴衰的经典之作,从史学角度来阐述对中国佛教兴衰流变的看法,以及佛法之于人生的意义。是梁启超佛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代表作之一。
  •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每天懂一点佛门居家修持法(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本书主要内容简介: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浙江平湖人,生子天津;既是才气横溢的艺术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一“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子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作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著名高僧。弘一法师苦心向佛。过年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尊为南山律宗大师,律宗第十一世祖,享誉海内外。 弘一法师开示居家修行妙法。
  • 报恩般若地

    报恩般若地

    本书是中国禅都文化丛书之一,讲述惠能不仅是佛教禅宗派的六祖,是佛教的一位大师和领袖,而且是中国禅学文化的创始人,是中国和世介思想史、哲学史上重要地方的思想家、哲学家。特别是,他创始的禅学文化,典型地体现了珠江文化的传统特质,尤其是在中古兴旺时期的思想文化意识。
  • 佛的故事

    佛的故事

    本书以故事形式讲述佛教,使读者真切感受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图文的形式将一幅瑰丽神奇的佛教文化地图立体、直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零距离感受佛教文明,全方位接触真实历史。
热门推荐
  • 奉之念念不忘

    奉之念念不忘

    身在女子为主的奉朝李安念,却要被继母亲父送到偏远小国成亲……
  • 棋子有点甜

    棋子有点甜

    从萧奇第一眼看见苏琪子他就决定要把她捧在手心,宠上天。“这个裙子真漂亮。”苏琪子说。第二天,那条裙子就安安静静地躺在她的沙发上。“不知道开一家蛋糕店是种什么体验呢。”苏琪子突发奇想。第二天,一家以苏琪子命名蛋糕店横空出世,周围的甜品店陆续倒闭。“你说为什么她们的直播间那么多人,是靠时间积累过来的吗?”苏琪子抱着枕头郁闷。第二天,她的直播间人满为患,把服务器撑崩溃了。从他决定宠她那天开始,他就决定了要把她宠的无人能及——不然就宠的无人敢要。……
  • 月夜明暮春

    月夜明暮春

    “霄远路,这天下人都可以负我,唯独你不行……”“好。”“霄远路,你会骗我吗?”“不会。”那把剑,终究还是插入了晥晚的心脏“霄远路,你和我说好的,定不负我的……”……既然你这么想要,那便去做你那君临天下的王吧…………
  • 异世战神

    异世战神

    提起的,放下的,一戟无边,我心情愿,唤回的,遗弃的,满心柔情,缘尽情灭,恒宇之巅,迷离之域,盛名之下,成王败寇,迷茫少年,初踏异界,却幸运傍上圣阶强者!看迷途少年如何跨越惊云、惊尘、惊天,如何眺望恒宇之巅!时光辗转,跨越千年的同辈众人,如何再现……是冥冥中皆有定数?还是我意我狂一切皆由我定?
  • 神偷药仙

    神偷药仙

    她,21世纪神偷队的队长,意外穿越至废柴小姐身上!他,地狱修罗、冷面阎王,是这星芒国最冷酷邪魅的睿王殿下!她,偷天、偷地、偷他心!他,坑她、撩她、诱捕她!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她一咬牙,干脆三十六计偷光他!这是一场爱情追逐游戏,且看他们如何斗智斗勇。
  • 宿命乘以三

    宿命乘以三

    谭初亿、谈初悦、覃初吟是一母同胞的三胞胎姐妹,五岁那年,因为家里的经济生活把初亿和初吟送走了,照顾了谈初悦。17岁的花季,他们都慢慢都找到了彼此的踪迹.........
  • 成功文库-青少年成功必须经历

    成功文库-青少年成功必须经历

    本书系统介绍了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做账技术培训,会计查账技术培训,会计核算技术培训,会计用账、报账、调账技术培训,会计文案写作技术培训,财务管理的目标、原则及环境等内容。
  • 超级 透视眼

    超级 透视眼

    李风,一个计算机系的大专生,因为救人而得罪官二代从而被学校开除了。可是正因为这件事情,李风得到了宇宙傻人有傻福活动的获奖者,得到了一宇宙智能系统果果,从此他的生活发生巨大的改变。从此他由一个默默无名且没有人关注的小人物开始了自己风光无限的生活。渐渐成为了众人围绕的焦点,开始自己幸福的生活。李风的名言:“你的东西就是我的东西。”
  • 魔法与片刀不得不说的故事

    魔法与片刀不得不说的故事

    一个11老大做梦都想穿越,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参加穿越实验的机会(准确说是死皮赖脸)来到了梦想中的魔法世界,我们的黑老大干什么呢?当然是建立组织啦!请看我们主人公杨浩如何左手魔法右手片刀征服异世!226977257QQ交流群,望大家踊跃提出意见。谢谢。
  • 封神道

    封神道

    全新的概念,融合了仙幻,修真,洪荒,穿越,无限,科幻。但又不仅仅是上面这些元素的拼凑,这是一部重新架构,重新定义,融合一切网络小说的主流元素,于一体的新书。补全了各大流派的设定,重新解构传统神话,最关键的地方是对zhttty思想的填坑。修真的目的是什么?修真又是什么?无限的意义到底在哪儿?主神空间到底为了什么存在?生命的目的是什么?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什么是“神”什么是“仙”世间哪有那么多玄之又玄,幻之又幻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