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9900000008

第8章 现代化的一般理论(8)

面对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所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不论是现代化理论还是依附理论,都不能作出有效的、令人信服的解释。世界体系论正是在解释资本主义全球扩张这个重要历史现象上作出了自己有益的贡献。与依附理论相比,世界体系论不是简单地把世界划分为中心和边缘两个部分,而是将整个世界作为一个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统一的大体系来考察,探讨现存世界格局形成和演化的原因,分析各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及其相互关系,并对今后世界体系的发展变化作出预测。它以其雄劲的理论风格在70年代以后导致了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的衰退。

沃勒斯坦在他的巨著《现代世界体系》及其他几部著作中,详尽地论述了世界体系理论。他认为人类历史地形成的部族、种族、民族以及民族国家,总是在相互联系而不是在孤立中演化和发展,因而,总是形成一定的“世界性体系”。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点是超越了依附理论的“一国”分析方法,而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以国际分工和世界贸易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沃勒斯坦认为在16世纪以前表现为一些“世界性帝国”,自现代(16世纪)开始以来,则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进而形成了资本主义的“现代世界体系”,国家已不能成为一个自足的经济主体,经济活动的单位已不是国家,而是世界。所以,必须以世界作为分析单位,任何国家都属于“世界体系”整体中的一个要素或“部分”,因此,它们的发展已没有什么“内因”与“外因”之分,而是共同地受世界体系整体规律的制约。而从16世纪以来支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是无休止的资本积累的驱动力,有时称为“价值法则”。

沃勒斯坦还借鉴了依附理论“中心”、“外围”的概念,他在依附论的“中心”和“边缘”之间引入一个“半边缘”概念,并将世界体系分成“中心”区、“半边缘”区和“边缘”区三个组成部分。他认为,世界各国由于经济、政治联系的发展而形成了一个体系,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各个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处于体系的“中心”、“半边缘”和“边缘”。三个组成区域承担着三种不同的经济角色:处于“中心”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控制“半边缘”和“边缘”国家。“中心”区利用“边缘”区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向“边缘”区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体系中的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边缘”区除了向中心区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还提供销售市场。“半边缘”区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部分地充当“边缘”区角色,对“边缘”区部分地充当“中心”区角色。在这三种角色中缺少任何一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都不可能存在。沃勒斯坦写道:“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以世界范围的劳动分工为基础而建立的,在这种分工中,世界经济体的不同区域被派定承担特定的经济角色,发展出不同的阶级结构,因而使用不同的劳动控制方式,从世界经济体系的运转中获利也就不平等。”[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龙来寅,路爱国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94页。通过它们各自在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世界体系运动规律的分析,指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世界体系中的地位是可以改变的,完全可以通过自身的发展在世界体系中向上一层次提升。这便为不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展示了未来的前景,从而克服了“依附论”者的悲观论调和宿命论观点。

与依附理论局限于资本主义范围考察发达与不发达关系问题不同,世界体系论探讨了社会主义体系及其与资本主义体系的关系。沃勒斯坦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并不能置身于资本主义体系之外而构成另一体系。由于参与国际市场,社会主义国家也要受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支配,因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的反体系力量。由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必然是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灭亡也是世界性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灭亡和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很显然,沃勒斯坦在这里吸纳了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方法和社会主义世界革命思想,这一方法和思想虽然带有抽象性质,但仍然是观察当代发展中国家社会发展问题的一个有价值的视角。

沃勒斯坦还借助马克思主义的危机理论、法国年鉴学派的历史分析方法,提出了世界体系的“周期律动”和“长期趋势”规律。他认为,从16世纪以来对资本最大积累的追求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发展的根本动力,有时称为“价值法则”,但是,追逐利润最大化却造成了体系的不断扩张,最终引发体系内部矛盾的爆发,导致体系的周期律动。世界体系的周期长波是每40年到50年重复一次。长周律动不仅是经济上的大波动、大调整,也表现为世界范围内政治霸权的更替。而长期趋势则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产生、发展和灭亡。“能保持一个高水平的生产率,并改变分配制度的唯一可替代的世界体系,将引起政治和经济决策层的重新整合。这将构成世界体系的第三种可能形式,即一个社会主义世界政府。”[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著:《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龙来寅,路爱国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48页。但是,沃勒斯坦并不认为那种“社会主义世界政府”实行的制度就是在一些国家已经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他认为,具体实行什么样的制度,现在难以预测,但这一变革肯定会到来。

“世界体系论”相对于“依附论”对发达和不发达的关系的分析又进了一步,它把发展问题放在了全球发展的历史和结构中,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和动态模式中解说了不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之路,但实质上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依附理论等许多理论的综合。由于过分强调体系的重要性,对世界体系的分析也带有简单化倾向,没有给民族国家以应有的地位,把国家完全置于世界体系的隶属之下,忽视其作用,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同时,过分强调经济因素的作用,没有从多维的视角审视全球性问题。一个发展中国家仅通过改变自己的经济结构来改变自己的地位只是一种设想。因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人民一起反对整个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并通过政治制度的变革改变经济关系之后才能最终改变自己的位置。

四、后现代化理论

工业化的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发达工业国家已经完成经典现代化,开始迈入经典现代化以后的发展阶段,有人称其为“后现代”\[法\]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车槿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1页。。

第一次现代化是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征,在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先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纷纷投入现代化的洪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到了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正在积极地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同时,而发达国家国家则开始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随着知识革命、信息革命的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改变世界的面貌。城市居民纷纷向郊区和乡镇迁移,工业部门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者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经济的非工业化和社会的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日益明显,发达工业化国家先后完成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变。发达国家进入以非工业化(工业转移+工业升级)、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城市扩散+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现代化轨道。发达国家工业经济衰落,知识经济崛起,知识产业的比重超过50%,反映了世界现代化方向已经发生重大转折。

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经典现代化理论,是对18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规律和特点的理论阐述,20世纪70年代经典现代化理论在发达工业国家出现范式危机。人们发现,经典现代化理论只能解释发达国家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过程,用它解释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合适的,而用它解释发达工业国家将来的发展就不合适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工业国家的非工业化、非城市化、信息化、知识化、工业经济衰落,知识经济崛起,知识社会来临,这些变化远远超出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范畴,由于经典现代化理论不能解释这些新发展。所以,20世纪70~80年代,以“后”冠名的各种学术思潮在美欧国家广泛传播,例如,后资本主义社会(达伦多夫,1959)、后工业社会(贝尔,1973)、后现代主义(Lyotard,1984;Rose,1991;格里芬,1997)、后现代化理论(Crook,1992;Inglehart,1997)、知识社会(莱恩,1966)、信息社会、网络社会和数字化社会等。其中,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主义是与经典现代化理论紧密相关的,后现代化理论则与经典现代化理论相对应,或者说后现代化理论是对这些思潮的简单概括。

后现代化理论(Post\|Modernization Theory)并不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而是关于后工业社会、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化研究的一个思想集合。德国学者贝克教授认为后现代化是“第二次启蒙”\[德\]贝克·威尔姆斯:《自由与资本主义》,路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241页。。

后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

第一,后工业社会。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是后现代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在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就产生了后工业社会的思想,1973年正式出版《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在贝尔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包括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三个阶段。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有着某些不同的阶段;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已经进入后工业社会的第一阶段。后工业社会并不会取代工业社会,而是消除工业社会的一些原有特征,增加一些新的特点。在今后30年至50年间,发达工业国家将进入后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具有五个特点:(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变为服务性经济;(2)职业分布:专业和技术人员阶级处于主导地位;(3)中轴原理:理论知识处于中心地位,它是社会革新与制定政策的源泉;(4)未来的方向:控制技术发展,对技术进行鉴定;(5)制定决策:创造新的“智能技术”。参见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第二,后现代主义。如果说,后工业社会描绘了后现代化理论的经济社会图景,那么,后现代主义反映了在文化领域后现代化与经典现代化的巨大差异。1979年出版的法国学者利奥塔教授的《后现代状态》一书引发了后现代主义热潮。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后现代主义没有统一的定义,也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后现代主义是相对于现代主义的一种思潮,它建立在对现代主义、现代性和现代化运动的种种问题和局限性的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不同的后现代主义者的观点相差很大,但他们都对现代性持批评态度。根据韦氏辞典,后现代(postmodern)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艺术、建筑和文化等领域兴起的思潮,它分析现代社会的种种问题和危机,反对现代化运动的哲学和实践,主张复兴传统要素和技术。

后现代主义者的思维方式以强调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性、反正统性、不确定性、非连续性和多元性为特征。根据后现代主义的不同观点,可以分为解构性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怀疑性和肯定性后现代主义,或者反现代的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的后现代主义。一般而言,怀疑论和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反现代化的;肯定论和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的后现代主义(即后现代化理论的组成部分)。肯定论后现代主义者对后现代时代持有一种乐观的观点,他们欢迎变化,欢迎积极的政治活动,提倡多元主义和宽容,支持和平运动、生态与环保、女权主义、绿色政治等一系列新运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相信,现代世界已经取得空前的进步,不能因为反对其消极特点而抛弃这些进步,现代性可以而且必须被超越。

人类社会的发展可以分成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后现代的后现代主义,首先把后现代作为一个新发展时段,然后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和扬弃。它承认现代性的进步性,同时对现代性的危害性进行揭露和批判;它强调非决定论、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探索有效地汲取现代性的优点又有效地避免现代性的弊端的途径。关于“后现代”的时间含义,他们没有形成一致意见。有些学者认为,后现代是一种文化思潮,不是一个时间概念;有些学者把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历史阶段称为“后现代阶段”,有些学者提出“后现代时代”。后现代思潮在政治、经济、社会、科技等领域都有反映。

第三,后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是西方学者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如果说,经典现代化理论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工业化世界,那么,后现代化理论探索了工业化以后的发展。

1997年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殷格哈特的《现代化与后现代化》等著作相继问世,他把1970年以来发达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把发展中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现代化。后现代化理论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是直线的,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社会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转变,已经从现代化阶段进入后现代化阶段。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现代化,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是后现代化。从现代化向后现代化的转变还包括政治、经济、性和家庭、宗教观念等的深刻变化,如从物质主义到后物质主义、从现代价值到后现代价值、从生存价值到幸福价值等。现代化的核心目标是经济增长,通过工业化和系统的技术应用来扩大有形产品;后现代化的核心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使个人幸福最大化,提高生活质量。在专业化、世俗化和个性化方面,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继续。

同类推荐
  •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别是提出要加强“文化统战”后,我们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的领导敏锐地意识到这将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现在提出的“文化统战”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提出的局限于文化界的“文化统一战线”相比,内涵上要宽泛得多,今天的文化统战应该是大文化、大统战。应该定位在以文化的力量推动统一战线工作。因而提出要抓紧编写一部《文化统战概论》,为全区文化统战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并决定由我担任主编,组织一批科研骨干尽快完成这一《人类学与中国传统》的编写任务。
  •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今世与来世——人类生死观浏览

    本书介绍了“古希腊思想家对生死的思考”、“佛教的因果轮回说”、“活佛转世制度”、“伊斯兰教的生死观”、“长寿主义的生死观”等。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学模式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教学模式

    教育目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教育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实践活动,它同人类其它实践活动一样,应具有超前意识,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之前,教育目的就以表象形式存在于教育者头脑中。因此,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存在无目的教育实践活动。
  •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责任重在落实

    安全无小事,事事抓落实。一切安全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责任是安全的最好屏障,安全是员工的最大福利。安全第一,警钟长鸣。唯有立足岗位,时刻紧绷安全这根弦,做到防微杜渐,强化安全责任落实,才能让平安、幸福、和谐永驻身边。
  • 英语教学随即评价理论与实践

    英语教学随即评价理论与实践

    素质教育在我国的实施和发展使传统教育形式下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目标、以考试为标准的评价模式,日渐显现出许多缺陷来。这一模式只有目标评价,没有过程评价;只有选拔性功能,没有引导、发展和激励性功能;只有对尖子生某方面的肯定,没有对“学困生”的认可。它过分强调评价的数量化、标准化、客观化和达标度,而忽视了那些难以量化的诸如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个性特征的评价。这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心理的主动、和谐发展,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热门推荐
  • 卜惑天机

    卜惑天机

    一段诡异的梦境,一个古怪的式盘,让一个平凡的人从此踏入了占卜的玄奥世界……
  • 无敌刮刮乐系统

    无敌刮刮乐系统

    “叮,恭喜寄主刮出上古武神血脉!”“叮,恭喜寄主刮出一百万升级经验值!”“叮,恭喜寄主刮出盘古之脚支援技能!”秦风穿越异界,绑定无敌刮刮乐系统,随处捡卡随处刮,天地灵宝,神器圣物,超级血脉,应有尽有!什么圣皇古帝,什么天才神子,在我秦风面前,都是渣渣!
  • 重回娱乐圈之女神临世

    重回娱乐圈之女神临世

    她,莫昕昕“专业从事龙套50年,”只因当年年幼无知,扇了某大导演一巴掌,以至于被整个圈子封杀。只能跑跑龙套,在凌晨12点,莫昕昕从片场回家的路上,不幸被一辆卡车撞飞。莫昕昕以为自己的大好时光就这么结束了,但是她一睁眼就发现自己在一个全新的家庭。这一切将重新开始,看她如何在娱乐圈混的风生水起。曾经封杀过她的导演不惧他,你爱谁谁!爱谁谁!哎!哎!哎!粉丝问我有男票没?男票这事不着急。“媳妇我着急!”(本文为架空文,一切人物,公司,剧本,电视剧都是由作者自己瞎编的,不要喷我。)
  • 马丁的早晨

    马丁的早晨

    悲催少年马丁拾得一本异能百科全书,从此每天早晨都能获得一种全新的异能。无用的增大术,低配的隐身术,坑爹的意念术,惊悚的透视术……美艳房东,娇蛮警花,呆萌萝莉,性感总裁,清纯校花,你们一个个为什么都要逼我,我只是个普通人而已啊!
  • 心与石

    心与石

    “把你的心交给我,我可保你性命无忧。”……心动既情动,“情”包涵爱情,慈悲,怜悯,同情,嫉妒,不甘,厌恶等情绪。当有朝一日,心被女娲石所取代……
  • 穿越女尊做当家人

    穿越女尊做当家人

    林鱼本是一名孤儿,好不容易在所在的城市的买了一套六十多平米的房,虽然房子是贷款买的,但好歹也算有了一个家,结果一朝穿越到了女尊,成了林家的独苗女娃,女尊里母亲早亡,家里一大堆手不能提,肩不能抗的男子,林瑜表示无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华娱之昊

    华娱之昊

    简介实在不知道怎么写,苦思冥想,感觉四个词就能概括:华娱,2001,导演,有女主!群号:801109070
  • 联盟之岁月如歌

    联盟之岁月如歌

    “沐绫,你……”“从今天开始,我叫云挽音。”---“恭喜,你们战队现在是LPL新贵了。”“你知道的,我们的目标不只是这个。”---有关电子竞技的故事,这里将王对王。
  • 左

    不是所有的左撇子都很聪明,他们的故事很平凡,他们一直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