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照和借鉴发达国家经济现代化成功经验经济学家赫尔希曼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现代化最关键的因素不是资本的稀缺,而是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家才能。从实际情况来看,后发展国家的国内资源尚无能力填补这一缺口,因而需要引进和利用有关的外部资源,即发达国家的经验。全球化条件下,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为后发展国家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后发展国家可以在引进外资的过程中实行“一揽子”资源进口计划,包括先进的管理知识和经验,提高企业家能力和素质。
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奠定经济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技术引进(主要以海外直接投资为主),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都不失为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缩短与国际差距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振兴乏力的背景下,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西方国家企业长期发展和盈利能力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一些后发展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进一步增强了西方发达国家的信心,海外直接投资逐年呈上升趋势,后发展国家所需引进的技术往往许多外国企业都拥有,外国企业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因此在技术引进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进适当的技术,促进产业和国民经济整体发展。
在引进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同时注重模仿创新或二次创新,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后发优势。模仿创新或二次创新是相对与首次创新而言的,其运行过程可以简要归结为:技术选择—技术引入—引入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对引入技术的再度创新。模仿创新或二次创新采取的是“看中学”而非“干中学”的方式,在此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吸取创新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在技术方面不必从事全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同时可以向多个技术先驱学习,在众多可能性之中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最优技术,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失败风险,提高了效率,在市场方面,模仿创新或二次创新虽然也开辟“新市场”,但更多地利用首次创新者已经开辟的市场,因此可以回避新市场成长初期的不确定性,降低市场开发风险,免去了创新者率先开辟新市场的诸多投入。模仿创新或二次创新的研发主要应用于无法获得的技术,由于首次创新者已经解决了新技术开发的探索性问题,可以节省创新前期的大量投资。从而把研发力量集中于创新链条的中下游环节。日本在1955~1970年间几乎掌握了全世界近半个世纪发明的全部技术,其引进费用为60亿美元,节省发明这些技术所需的2000亿美元资金,还赢得了宝贵的30多年时间,成为后发展的成功范例。
吸收大量的国外闲置资金,弥补经济现代化所需资金的不足建设资金的不足是制约后发展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瓶颈,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和斯特劳特于1966年提出的“两缺口”模式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是由投资决定的,它不能超越国内社会储蓄和可得外汇的限制,一般而言,发展中国家国内储蓄和外汇的最大有效供给,与实现其经济增长目标所需要的资金数量之间存在缺口,即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而引进外资是填补这两个缺口的有效途径,全球化为资本的全球扩张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机,国外闲置资本向外扩张获利的欲望和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的欲望双向互动。吸引外资的主要形式有外援、外债、外国直接投资等,我国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式引进外资,解决资金短缺的燃眉之急,促进自身发展。
第二中国经济现代化的现状
世界经济现代化大约有300年的历史,这一阶段是欧美经济崛起和领先的300年,也是中国经济衰落和追赶的300年。中国先后错失了多次重大历史机遇,付出了巨大的机会成本和代价,从世界经济强国变为经济弱国,从经济弱国变为第三世界国家。那么,发展到21世纪,中国的经济在世界上处于什么地位?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总体水平
我国学术界比较公认的看法是,中国的现代化起步于1840年,即清朝末年的现代化启蒙和探索。这样,中国经济现代化起步就比先行国家晚了100年,探索和调整又花去100年,直到20世纪后期才走上经济现代化的理性轨道。在绝大多数时间里,中国经济现代化史是一本血泪史,它包括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缓慢、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以及战争的蹂躏和民族的苦难。
1949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合计才146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8元;1950年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合计为1514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0元。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人民群众的艰辛努力,20世纪的后50年,中国经济现代化取得显著成绩。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举世瞩目,与世界的差距在逐步缩小,已经成为一个经济大国。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我国2004年GDP总量(以当年汇率计算)已达到19317亿美元,占全球当年GDP总量的比重的4.4%,成为全球第六位经济大国,超过意大利。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2004年意大利GDP为16801亿美元,法国为20463亿美元,英国为21330亿美元,德国为27547亿美元,日本为46712亿美元,美国为117343亿美元。但我们又必须看到,我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如果把GDP总量除以13亿人,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算法,我国人均GDP排在世界第107位;按照世界银行算法,排在第129位,无论哪种算法,我国人均GDP只有全球平均水平的1/5。所以说,不发达的经济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矛盾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基本矛盾,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改变。
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据,2005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82321亿元(人民币,作者注)。后经核实,国家统计局在《关于2005年GDP最终核实数据的公告》中公布:2005年GDP现价总量为183085亿元,比统计公报的数增加了7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3070亿元,增长速度为5.2%;第二产业增加值为87047亿元,增长速度为11.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72968亿元,增长速度为10%。按最终核实数计算的三次产业结构,第一产业占12.6%,第二产业占47.5%,第三产业占39.9%。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徐一帆2006年10月在沈阳举行的第十四届世界生产力大会上说,据世界银行资料,2000年至2004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15%,仅次于美国,已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助推器。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世界银行数据,2005年,中国GDP达到22350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从1978年的1.8%提高到2005年的约5%,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已位居世界第四,但人均GDP位居世界第110位。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保持了年均9.6%的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增长了11倍。徐一帆同时指出:“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虽然已是全球的一个经济大国,但还不是一个经济强国。”2005年中国人均GDP仅为1703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乌克兰、摩洛哥相当。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指出,2006年,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有效地避免了经济运行由偏快转向过热,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7%,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0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82703亿元,增长10.3%。2007年1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
国家统计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将我国“十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做了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从2001年的109655亿元发展到2005年的182321亿元(后修订为183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平均增长9.5%以上。
事实充分说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有所突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城乡居民生活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继续扩大,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加强,实现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较好地完成了“十五”时期的主要任务,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经济学家胡鞍钢指出:在整个世界中,各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就是相互融合、相互竞争及共同发展的过程。虽然一些国家起步较晚,但仍然追赶上甚至超过了领先国家的发展水平。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有四个成功的赶超典范:美国用43年时间在19世纪到20世纪之交赶上了英国;苏联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赶上了美国;日本从1950年代初开始用了40年追赶上美国,被认为是在“赶超游戏”中最成功的国家。广为人知的“亚洲四小龙”,它们用了30年时间追赶西方发达国家。胡鞍钢:《中国特色的经济赶超模式》,《人民论坛》,2006年12月14。
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是一个典型的后来者,产业化起步较晚,而且起点也很低。如果说欧洲和北美是从1750年开始工业化,中国则晚了100至200年,也就是说,中国正式开始进入工业化是在1950年,并且当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远远低于欧洲和北美的工业化国家,显示出巨大的发展差距。中国经济自1978年起开始起飞,极大地缩短了与发达国家和世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水平的差距,显示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赶超发达国家模式。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7%,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经济总量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工业和制造业的快速增长。在过去28年是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时期。这个时期见证了经济最快速的发展,但也加速了工业化、城市化和融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步伐。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这种情况是千年所未有的。胡鞍钢:《中国特色的经济赶超模式》,《人民论坛》,2006年12月14。
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经济发展中还有许多问题,我们仍然没有摆脱粗放式经营的模式,中国经济还存在效率不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突出问题。中国经济增长付出的成本,中国GDP约占世界5%,但消费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氧化铝、水泥,占世界25%至40%;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占约0.3‰,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60%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商标。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比较突出,农村有近1亿贫困人口,城市还有2000多万需要政府给予最低保障补贴的人口。城乡加起来,全国有1.2亿生活困难人口。因此,就经济现代化而言,我们仍需进一步努力。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何传启认为,中国现代化指数包括中国第一次现代化实现程度、第二次现代化指数和综合现代化水平指数,它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在经济、社会和知识等领域的综合水平。
(一)世界经济现代化总体水平
为了把握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整体趋势和现实水平,需要对世界经济现代化进行评价。根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06》提供的数据,在2003年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有26个国家全面完成第一次现代化,占19%;42个国家基本实现第一次现代化,占32%;上述两类的68个国家约占国家样本数的52%,还有63个国家没有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约占48%。
在2003年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约有24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发展轨道,约占国家样本数的19%;其中,12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期,12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的起步期。有些国家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有些少数民族仍然生活在原始社会。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分析,2004年,瑞典等20个国家属于发达国家,意大利等25个国家属于中等发达国家,中国等40个国家属于初等发达国家,印度等46个国家属于欠发达国家。2004年,在参加评价的131个国家中,瑞典等24个国家进入第二次现代化,中国等97个国家处于第一次现代化,缅甸、坦桑尼亚、中非、埃塞俄比亚、乍得、塞拉利昂等10个国家仍然处于传统农业社会,没有进入现代化行列,有些少数民族仍然生活在原始社会。2004年,第二次现代化指数排名世界前10名的国家是:瑞典、美国、丹麦、芬兰、日本、瑞士、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和英国。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7》还指出,从1960年至2004年,有20个国家在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中“地位”发生了变化。日本、芬兰、意大利、爱尔兰、韩国、约旦、沙特阿拉伯、博茨瓦纳和中国等9个国家地位上升,其中日本、芬兰、意大利、爱尔兰从“中等发达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韩国从“初等发达国家”变成了“发达国家”,中国从“欠发达国家”变成了“初等发达国家”。俄罗斯、罗马尼亚、南非、委内瑞拉、牙买加、蒙古、刚果共和国、斯里兰卡、缅甸、津巴布韦和赞比亚等11个国家地位下降。从总体上说,由于世界现代化的地理分布不平衡,世界五大洲的平均现代化水平是不同的。相对而言,欧洲和北美洲水平比较高,南美洲和亚洲相当,非洲比较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