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9900000033

第33章 中国现代化理论的历史考察(4)

第三,以宏观历史学的广阔视角为出发点,探讨了现代化的世界进程和总趋势。罗先生根据他所创立的一元多线历史发展观,认定近两个世纪以来在现代生产力推动下,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突破原来的传统农业社会形态,向工业社会形态转变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世界进程”。罗先生从宏观历史研究的角度,特别是大生产力形态变化的角度来审视世界历史进程,认为社会变迁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四种方式。两大类型中一类是“微变”,另一类是“巨变”;四种方式是指:“渐进性微变”、“突发性微变”、“创新性巨变”和“传导性巨变”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6~117页。。而近代以来世界性的发展过程就是从“微变”转变为“巨变”的过程。在具体阐述现代化世界进程时,他提出了三次发展浪潮的观点,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已经出现过三次现代化的大浪潮,它推动我们这个延续了许多个千年之久的农业社会分区分批地向现代工业世界过渡。18世纪后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推动英国进入工业化进程,开创了资本主义方式的现代化。19世纪下半叶出现的现代化第二次大浪潮将工业化扩散到西欧、北美和东亚的日本等地区,并使资本主义发展呈现出多模式。20世纪上半叶出现了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发展危机,在连续不断的革命与战争打击下,世界经济发展停滞了30年,但俄国却利用独特的历史机遇选择了崭新的发展方式,走上了赶超型社会主义方式的工业化道路。20世纪下半叶,在新的工业革命的推动下,出现了全球性的第三次现代化浪潮,把亚非拉大片地区推上了新兴工业化道路;与此同时,现代工业社会的类型与模式也愈来愈多样化了。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8页。

罗荣渠先生在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研究中,特别重视对第三世界现代化的地位和意义的研究。他认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中心内容,也是当代世界发展的最大课题”。罗先生根据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与西方国家早期现代化启动的不同机制,提出了“内源现代化”和“外源现代化”两个概念,分析了两种起源的不同特点,并且着重对第三世界最早开始现代化变革的三个地区:拉美、东亚和西亚北非作了实证性论述,得出了广大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不能照搬西方模式,而必须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新模式的科学结论。

第四,以三次模式大转换为脉络,深入考察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把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概括为“四个趋势”、“三种矛盾”和“三次模式转换”。所谓“四个趋势”,即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衰败化、半边缘化、革命化和现代化。在这里,罗先生十分重视革命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历史地位,特别是在抑制中国半边缘化、衰败化危机中的重要作用,“革命化不仅仅是中国巨变的四大趋向之一,而且是中国现代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但是,革命以及衰败和半边缘化是特定历史时期和历史条件下的现象,“只有现代化才能概括中国的现代社会转变的广泛的内容与宏大目标”。所谓“三种矛盾”,即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的矛盾、现代工商业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矛盾。所谓“三次模式转换”,即以辛亥革命为标志,在君主制下自上而下的渐进改良型的现代化,进入共和体制下的国家重建时期,20年代开始了国民党统治下仿效德国保守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以1949年革命为标志,由资本主义模式转变为社会主义模式,开始了仿效苏联模式的激进型社会主义现代化;以1979年改革为标志,开始从封闭式的现代化路线向开放式现代化路线的重大转变,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简言之,即从晚清失败的改革转变为革命、从全国性的混乱动荡到重新实现统一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改革开放以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参见林被甸:《上下求索大胆创新——罗荣渠教授的学术探索和学术成就》,载于《罗荣渠与现代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109页。

总之,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世界进程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为中国现代化研究的最有代表性的成就,不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而且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西方自由派的理论进行了批判。

第一,它批判了西方现代化论者将“现代化”定义为“西欧和北美产生的制度和价值观念,从17世纪以后向欧洲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18世纪至20世纪向世界其他地区的传播过程”的现代化单线发展论,注重对现代化不同道路和不同模式的探讨。在现代化的目标和进程之间、传统与现代化和不同文化之间,世界现代化的共性与各国现代化进程的个性之间,侧重对具体历史进程的比较研究。认为历史运动从来不是单向的,而是多向度的。

第二,它批判了西方的现代化论者,片面强调科学革命和技术进步在现代社会变革中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制度创新和文化变迁的重要意义的观点。在充分肯定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伟大推动力量的同时,特别强调“历史的合力”作用,指出了制度和文化变迁的重要意义,说明相同的科学技术条件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第三,它批判了西方现代化论者把不同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传统”与“现代”简单对立的两极,从而把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简单化和图式化了的做法。着重指出:所谓“传统”的社会也绝非静止不变的社会,殖民地社会既非传统,也非现代,而是二者的混合杂交体,工业社会也不是同一的,而是有着很大差别的。

第四,它批判了西方现代化论者把现代化看成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认为人类社会进化的历史最后将终结于“现代世界”的观点。强调现代化的历史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现代化绝非人类进程的最高阶段,而是一个大飞跃的阶段,这个阶段也终将被超越。董正华:《从历史发展多线性到史学范式多样化——围绕“以一元多线论为基础的现代化范式”的讨论》,《史学月刊》,2004年第5期。

四、“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提出

1998年,现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的何传启研究员发表《知识经济与第二次现代化》一文,随后在1999年出版了《第二次现代化——人类文明进程的启示》一书,全面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

(一)“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现代化发展方向发生重大转折,世界现代化内涵发生本质变化,经典现代化理论发生范式危机,世界现代化理论研究出现三种新潮流。

1.世界现代化发展方向发生重大转折

在20世纪50~60年代,世界现代化方向发生重大转折。以工业化和城市化为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出现高潮,发达工业化国家先后完成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发展中国家纷纷投入现代化的洪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到了20世纪70年代,发展中国家继续进行以工业化、城市化和民主化为特征的经典现代化;而发达国家则完成了第一次现代化,进入以非工业化(工业转移+工业升级)、非城市化(城市扩散+信息化)、知识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现代化轨道。科技革命和信息革命开始改变人们的观念和行为,高技术、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和创新等新事物日益影响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城市居民纷纷向郊区和乡镇迁移,工业部门纷纷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或者向服务业和知识产业转移,工业化国家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经济的非工业化和社会的非城市化(或逆城市化)现象日益明显,发达工业化国家先后完成从第一次现代化向第二次现代化的历史性转变。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工业经济衰落,反映了世界现代化方向的重大变化。

2.世界现代化内涵发生本质变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内涵是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发达国家的新现代化内涵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转变。随着知识革命、信息革命的发展,知识经济正在改变世界的面貌。发达国家知识产业的比重超过50%,表明世界现代化的内涵已经发生巨大变化。

70年代以来,现代化知识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上升,发达国家政府和企业继续增加对科技和教育的投入,知识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增加,超过劳动和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的总和,达到80%左右。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全方位的,不仅表现在国民经济中知识产业比重和知识劳动者比例的增长,而且表现在农业、工业和传统服务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经济学家通过分析经济增长的贡献因子发现,60~80年代,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50%~87%来自全要素生产率(TFP)的贡献(知识和技术进步的贡献),17%~27%来自资本的贡献;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65%来自资本的贡献,只有14%来自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

3.经典现代化理论发生范式危机

20世纪50~60年代形成的经典现代化理论,是对18世纪以来世界现代化规律和特点的理论阐述。根据这种理论,现代化指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它包括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及其变化;它既发生在先进国家的社会变迁里,也存在于后进国家追赶先进水平的过程中。现代化既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发展状态,指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工业国家的发展状态(或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目标)。经典现代化理论,一方面阐述了现代化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一方面阐述了现代化的结果,即已经完成现代化过程的国家所处的状态和特点——现代性。现代性在不同领域有不同表现,如政治领域的民主化、法制化和科学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专业化、规模化等,社会领域的城市化、福利化、分化和整合、人口流动、信息传播等,人的开放性、参与性、独立性、平等性等,文化领域的宗教世俗化、观念理性化、经济主义、现代主义、普及初、中等教育等。

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根据领域不同,可以分为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个人现代化和文化现代化理论等。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是从国际关系角度解释现代化,是对经典现代化理论的重要补充。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学者来自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我国经典现代化研究亦涌现了一批知名学者,如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等。罗荣渠教授的《现代化新论》和《现代化新论续篇》是我国经典现代化理论研究的代表作。

在20世纪70年代,经典现代化理论遇到麻烦:不能解释发达工业国家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发展。学者们发现,用经典现代化理论解释发达国家18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过程是合适的,用它解释发展中国家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也是合适的,用它解释发达工业国家将来的发展就不合适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工业国家的非工业化、非城市化、信息化、知识化、工业经济衰落、知识经济崛起、知识社会来临,这些变化远远超出了经典现代化理论的范畴。

可以肯定地说,工业社会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点,而是一个驿站。那么,工业社会以后的社会是什么社会?发达工业国家今后的发展过程是什么?必须用新的理论来解释。针对经典现代化理论出现的范式危机,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现代化理论对世界新的形势作出了新的解释,其中主要有以法国、美国学者为代表的后现代化理论;80年代德国学者胡伯教授提出了生态现代化;贝克教授提出了再现代化理论;我国学者何传启提出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这些理论的出现,何传启本人认为是世界现代化理论研究的第三次浪潮。

(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何传启在《第二次现代化》等书中阐述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他将18世纪到21世纪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分为第一次、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两次现代化分别以发展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为特征。他认为,从人类诞生到2100年,人类文明的发展可以分为工具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知识时代等四个时代,每一个时代都包括起步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过渡期等四个阶段,人类文明进程包括四个时代十六个阶段。其中,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一次现代化;从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是第二次现代化;文明发展具有周期性和加速性,知识时代不是文明进程的终结,将来还会有新的现代化等。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社会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水平在不断提高,但发展方向发生了三次转折;不同时代和不同阶段人类文明有不同特征,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有不同表现,人类文明的不同方面有不同的规律和特点。

第二次现代化是知识革命的产物,它是20世纪以来经济领域发生的一种革命性变化,它包括国民经济的知识化、绿色化和全球化,劳动生产率和国民收入的增长、经济福利的改善以及国内经济公平和国际经济地位的变化。

同类推荐
  • 传播与文化

    传播与文化

    本书是作者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的后殖民语境》一书的延伸。《跨》奠定了从事跨文化传播必须解释清楚的后殖民“文化语境”,本书在此基础上,又引入传播和新媒体(新媒介)语境,以“文明演进”为横轴,以“文化变迁”为纵轴,探讨传播科技和新媒体为世界和中国的文化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本书梳理和重新界定文化与文明的含义和关系,建构了一个二者的逻辑函数关系模型,提出了“新媒体成就中国”的理论假设并作了论证。这本书也是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建构一个中国视角下的跨文化传播学科所需要的理论体系一一在解决了研究语境、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跨文化传播”中的“文化”概念问题之后。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

    《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心理专家(修订版)》结合翔实案例,针对中小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进行剖析,探究这些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策略,理论联系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代表性。全书内容全面,分析具体,为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和借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用书。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以苏州为个案

    城市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以苏州为个案

    本书对城市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城市社区建设相关概念进行的梳理和对国外城市社区建设典型个案的研究提出了可借鉴的国外城市社区建设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社区研究的历史轨迹和我国城市管理模式的演变及城市社区管理模式典型个案,基于城市社区管理体系框架以江苏省苏州市的城市社区建设为个案,从社区、街道、区以及市四个层面进行了全面系统实证分析,详细阐述了苏州市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在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社区建设的实施对策。
热门推荐
  • 丽端·神殇系列(共3册)

    丽端·神殇系列(共3册)

    中国奇幻典藏作品!云荒女神丽端神话新编!《山海经》《楚辞》《十洲记》里的上古神话焕发全新神采!
  • 老公我想吻你

    老公我想吻你

    叶路星,一个豪门的大小姐,却平平无奇甘愿做一个化妆品公司的底层员工,一天,白瑾辰把她逼到角落里,嘴唇勾起若有若无的笑容‘老婆,你对我是不是蓄谋已久’
  • 许卿不负:纨绔小医妃

    许卿不负:纨绔小医妃

    她百里花葭做人的原则就是“见美男不泡,逆天行道;见美男就泡,替天行道。”天真浪漫从不是她的性格。“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逼疯那人!”无故穿越异世,照样活的风生水起,多彩多姿。说她天生废材?身份低贱?没事,她会慢慢证明给他们看,天才是怎样炼成的。“精致的五官,犯罪的开端。”君爅漓就是她犯罪的开端。为他,甘之如饴;为她,倾尽所有。只愿卿心似我心,绝不负相思意。若不死别,绝不分离。且看她与他笑看天下,盛世风华。【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情由你生

    情由你生

    处女座学霸女主与霸道主义男主的姐弟虐恋~纯洁善良的女主从未谈过恋爱,好不容易辍学后重返校园的她誓以毕业前不恋主义!可当遇到霸道专情的男主死缠烂打各种深情告白又该如何招架?俩人是否会擦出火花恋情?后续将为亲们呈上一碗怎样美味的狗粮呢?嘎嘎,七歌子擦擦自己的口水快忍不住啦……
  • 爱战无赢

    爱战无赢

    爱情是男女间永恒的战争。因为爱,她孤注一掷,以后半生的孤独为赌注,向他狂奔而去……因为对母亲的依恋与迷失,他饥不择爱,跌进了女上司的温柔梦乡……于是,这场四人游戏的情感之战相互纠缠,暴露在彼此的目光之中,母子之间,兄妹之间,夫妻之间,他们最终会怎样来解决这纷乱纠缠的一切……亲情与爱情,欲望与坚守,在这里展开了大比拼。这是一部很具现实意义的小说。
  • 道寻由

    道寻由

    重生异世,雪宇在一秘境之中,被前辈武者追寻武道的意志所动,身心受到洗礼,自此一路前行,追寻武之道由
  • 我的身体有点邪

    我的身体有点邪

    “这具身体有点邪啊!”林风若有所思的嘀咕道。林风重获新生,这是一个精彩纷呈却又危险重重的修仙世界,仙途坎坷,弱肉强食,巅峰为尊。
  • 滇西匪首段先生之东大陆主人

    滇西匪首段先生之东大陆主人

    民国初,大理段氏后裔段希,为解开大理国镇国之宝‘鬼谷真经’,隐藏千年的秘密。踏上了一段不平凡的寻宝之旅,在打开‘鬼谷真经’后,更大的秘密随着而来,阴阳神魔戒(战国,蚩尤一族怨气未消,趁人间天下大乱,伺机重返人间。幸得鬼谷子-----此劫数,唯有段希一人能解!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进击吧地球修士

    进击吧地球修士

    无尽的星空,万族林立,不同文明体系间的碰撞究竟谁更胜一筹?科技、修真、虫群、硅基种族、肉身进化、诡异巫术……刚刚抬头仰望星空的地球人第一次遭遇了巨人族的挑战,为了文明得以延续,为了种族不被灭绝,人类奋起反抗,向巨人发出了不屈的怒吼……百年后,在地球灵气复苏的时代背景下,一个牵扯星空深处众多顶级强者的阴谋正缓缓拉开序幕……
  • 我的大剑仙系统

    我的大剑仙系统

    穿越异界偶得剑仙系统看我打脸所谓的天才揽尽天下佳丽。管你圣子天子拦我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