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00100000002

第2章 指导孩子用好电子媒介

电子媒介向儿童开放了成人世界,儿童与成人共享信息,意味着在信息接受方面, 儿童与成人平等了。

信息时代,我们面临挑战。

信息时代,是一个媒介特别发达的时代。听音乐、看电影、上网聊天、往来E-mail……生活可以因电视、电脑与网络更精彩。

美国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说:“今天,由于大众传媒无处不在,人们除了工作和睡觉外,用于大众媒介的时间超过了其他任何活动。”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大众媒介使他们获得了必要的信息资源、娱乐资源和知识资源,也使他们获得了身心健康,发展了他们认识世界的能力。

孩子们在信息世界里的能力让我惊奇,又让我觉得有点尴尬。

2003年10月,团中央等机构表彰了新一届全国十佳少先队员。那一天晚上,我应邀和这些全国十佳队员一起,在央视国际网站进行网上聊天,遇到了尴尬的一幕。当时来的几个十佳队员有山东的,有上海的,还有北京的,他们现场和我们成年人、老师,还有领导在一块聊天。我发现他们不但很活跃、踊跃地回答问题,而且在聊天时还十分能耐。我们成年人一般操作电脑笨一些,往往就需要一些工作人员来帮助。我打字太慢,肯定得找一个工作人员来帮助,而这些十佳队员,根本不需要别人帮助,自己马上开始在网上回答网友的问题了,打字相当娴熟。当时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在信息社会里,孩子们更加如鱼得水。

不可否认,孩子们在电视、网络中体会到许多快乐,学会许多在教室里学不到的知识,但信息世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有好的,也有不好的,特别是当孩子沉迷于电子游戏和上网聊天时,更让许多父母忧心忡忡。

但是,要避免负面影响,光靠阻止是没有用的。父母的明智之举在于帮助孩子形成科学使用电脑和网络的好习惯,自觉抵制不良影响。作为父母,要尽量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与孩子一起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引导孩子成为信息时代的主人。

相关链接:

大众媒介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它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印刷媒介和电子媒介两类。在现代社会,儿童使用的媒介主要有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电子游戏机、录音带、录像带、电影、计算机、卡拉OK、互联网等。

预防孩子患上“电视病”

电视机到底是何时问世的?谁是“电视之父”?

1991年年底,著名考古学家夏劳?勒加博士在埃及尼罗河畔一座新发掘的古墓中,竟然发现了一台完好无损的彩色电视机。经科学鉴定,这台彩色电视机已有4200年以上的历史。这台彩色电视机从何而来,迄今仍是未解之谜。

有人认为,电视是英国人贝尔德发明的。1925年10月2日,英国青年贝尔德将一个人的图像发射到了屏幕,而且十分逼真,眼睛、嘴巴甚至眉毛和头发都清晰可见。一台有实用意义的电视机宣告诞生了。1941年,贝尔德又研制成功了彩色电视机。

电视,被世人公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在现代社会里,没有电视的生活已不可想像了。

中国家庭电视的普及大约是在上世纪的80年代中后期,目前中国城市里几乎所有的家庭都有电视,有的家庭还拥有一台以上的电视机。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中国儿童的成长离不开电视。可以说,对于现在这一代儿童,电视作为一件普通的家电产品已经习以为常了。爱上看电视,则是必然的。

但看电视过多,就会出现许多问题。许多父母来信、来电话,在网上留言说,现在的孩子很难办的事情就是爱看电视。电视简直像个魔鬼,孩子被迷得不得了,每天放了学书包一丢,就坐在电视机前了。吃饭的时候盯着电视,吃完饭后继续看电视,有的时候父母不在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就更长。

由此可见电视对孩子的吸引力之大。为什么孩子会如此喜欢看电视呢?因为看电视的时候孩子可以处于非常轻松的状态,可以不动脑子,绝对没有看书、学习辛苦,看电视的时候,他是充满乐趣的。而且电视节目越来越精彩,很容易把孩子迷住。全世界的孩子都爱看电视,但作为父母必须明白,孩子看电视过多对他的智力、道德发展是有害的。有研究认为:儿童看电视每天的时间应控制在一个小时,不宜超过一个半小时。如果看的时间过长,孩子智力会有所下降,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有专家发现,过分沉湎于电视的儿童,其行为和思维方式逐渐脱离了现实世界,在适应社会方面产生了严重障碍。因看电视上瘾而导致适应障碍,这被称作是“电视瘾”,也叫“电视病”。有电视瘾的儿童常常表现得懒散、麻木和消极。一般来说,这是儿童为逃避现实世界而麻痹自己的一种消极方式。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受到挫折后,便逃避到电视世界中,从电视世界里寻找“充实”和“满足”,结果导致一种恶性循环: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对现实越逃避;越逃避,就越难适应现实生活;而越难适应社会,就越依赖电视。这种倾向是危险的。

有一些指标可以用来测量孩子是否有“电视病”,指标如下:

接触量过多,平均每日接触4个小时以上;

不加选择地看电视;

除了看电视,对其他活动大都不感兴趣,不愿意与人交往;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表现得懒散、麻木和消极。

如果孩子同时具备上述四种表现,父母就要警惕了,必须要寻求专家帮助。而有研究表明,一般社会关系不好的儿童更容易患上电视病,因此父母一定要多关心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十分重要的,并且从小对孩子看电视就要有所指导与限制,防止孩子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限制孩子看电视,父母应该怎么做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和孩子一起选择电视节目。孩子几乎是不可能不看电视的,而且看电视对他的成长也有些益处。他有这个权利,关键在于选择。父母特别要注意不能放任孩子,不要让他乱看,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以免他会盲目、随意地找一些并不适合他的一些节目来看。我不主张孩子看太多复杂的成人节目,比如言情片、武打片、警匪片,因为孩子很难理解。经过我们的专题研究,认为有两类节目最适合少年儿童去观看,一类是儿童文学,像一些根据儿童文学的名著、童话改编的故事片、动画片都是很好的;另一类就是知识的,比方说大自然探险,各种知识类的、科幻类的节目对孩子也很有好处。让孩子看这样的电视节目,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是很有益处的,因为儿童的观察是一种直观性的,年龄越小越不喜欢文字,而喜欢画面。我最近看了一段《哪吒闹海》,我觉得精彩之极,在艺术上很精湛,哪吒的精神、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恰巧那天我看的是一个屏幕非常大的电视,效果特别好,我想我们的孩子看了以后,一定也会觉得惊心动魄,刻骨铭心,从中获益多多。总之,父母为孩子选择一些高质量的电视节目,是引导孩子科学使用媒介的明智做法。

引导孩子多看一些新闻时事类节目。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孩子由于学习压力过大,没有时间看电视,也没有时间看书,结果导致孩子生活贫之,连一些最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我认为这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孩子上了小学高年级,尤其是上了中学,建议孩子每天看新闻联播,只有半个小时的时间。因为在中学时代,孩子需要胸怀天下,需要关心国际国内时事。让孩子养成每天看新闻的习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可能会成为孩子储备信息的起点。

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广告。一个开放的世界,也是一个广告的世界,广告都会用艺术的、夸张的手法去展示自己产品美好的一面。要提醒孩子不要盲从广告而消费,在看广告时要引导孩子判断哪些信息是正确的、有用的,用其利而防其弊,这样才能算是成熟的广告教育。

跟孩子商定看电视的时间,并严格遵守。如果孩子年龄小,最好看电视的时间不要超过一个小时,上了中学不超过两个小时。当然时间的规定应和孩子认真地协商,然后定一个规则,定了规则之后就不能够违反,一定要说话算话。如果孩子违反了,要有惩罚措施。比方说只要超过了时间,那就以两天不能看电视,或者一个星期不能看电视为惩罚措施。一定要让孩子遵守规定,做到说话算话,让孩子对自己负责。

暂时“冷落”孩子。许多年轻的父母对我说,孩子由于年龄小,对于不让他看电视的要求往往以哭闹来对付,听着孩子的哭声,许多父母只能“束手就擒”。其实,父母应该先申明规矩,如果孩子不遵守,就可以采取暂时冷落孩子的方法。如果孩子因为看不上电视吵闹,父母首先要不理会,如果孩子任性地摔东西,父母就要严肃地警告他:损坏东西要赔,并且更长时间不许看电视。

父母要约束自己。要求孩子有节制地看电视,父母当然要以身作则。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部分父母缺乏其他消遣爱好,于是将所有的空闲时间都花在电视机前,如果自己不分时间看电视,却要求孩子少看、不看电视,这是很困难的。

巧用“停电日”

今日的世界早已是电的世界,我们几乎没有一天离得开电。早上起来,被用电池驱动的闹钟吵醒,打开电灯,看一看电子表,七点了,不情愿起床开始忙碌的一天。而忙碌的一天更离不开电,如果没有电,电饭锅不能用,饭不能煮;电动剃须刀不能用,胡子不能刮;洗衣机不能开,衣服不能洗;收音机不能听,电视不能看,计算机不能用,十字路口红绿灯不能亮……没有电的世界,似乎成为人类寸步难行的世界。

如果世界真的突然没有了电,我们的生活到底会成为什么样子呢?

有一位小朋友写了一篇作文《渴望停电》,文中写有一天晚上停电子,大家都走出家门,到小区门口等待来电。这个时候,大家都发现了一个美丽的夜空,无数的小星星在闪闪发光。而且,平时不来往的左邻右舍这时也相互结识,并拉起家常,关系亲近了许多。孩子们也相互成为了玩伴,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大家都玩得很高兴。而当来电后,小伙伴们只好依依不舍地道别,告别停电时的欢乐。

在小朋友的眼里,停电能带来和其他小朋友一块玩耍的快乐,所以才“渴望”停电,其实他们真正渴望的是认识朋友、共同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体验人与人之间的一份真情。

为什么这样的快乐竟然要在停电的时候才能体会到?从这个角度看,电对于孩子的快乐来说是可怕的威胁,正如电被人类发现的初期,曾被认为是一种可怕的东西,有人称之为瘴疠气(Effluvium),又有人称之为电大气(Electrical Atmosphere),对它好像有种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

而对于成年人来说,从内心里是不会“渴望”停电的,但成年人其实也需要改变固定的生活方式,应该思考一下如果没有电了,该怎么安排你的生活呢?

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有一个家庭,一家人都离不开电子媒介。每天下班之后,父亲就上网,母亲就看电视,孩子放学回来后就玩游戏。每天大家各自都玩很长时间,结果一家人都慢慢习惯了谁也不和谁说话,都被电子媒介俘虏了。

有一天夜里,大家还是和往常一样正玩在兴头上,突然停电了,屋子里一片漆黑。大家都呆住了,因为家里连蜡烛也没有准备,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夜晚可以干什么呢?

一家人先无奈地坐在沙发上,想着等一会儿,可能就会来电了,可是等了很长时间,仍然没有电。他们坐得都累了,就躺在床上等,但感觉很无聊,什么也看不见,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

孩子可能也等得实在无聊了,突然说了一句话:“妈妈,给我讲一个故事吧,像以前一样嘛!”

孩子的一句话打破了家里的沉寂,于是母亲开始在黑暗中讲起故事来。

母亲讲故事讲得很生动,孩子听得津津有味,母亲讲完故事后,父亲接着讲笑话,大家笑得很开心。孩子也把自己在学校里的开心事说出来和父母分享,一家人感觉特别温馨。

最后来电了,一家人还意犹未尽地回味着先前的开心。

后来,这一家人就建议有关部门,每个月安排一次停电。虽然有关部门并没有同意,但是他们却在家里开始计划每个月安排一天“停电”,就是把家里所有的灯都关上,以享受停电的快乐。规定全家人谁都不许去玩电子游戏、看电视、上网,而是依偎在一起说话、交流,这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一种活动叫“停电日”。

“停电日”其实是解决当前许多家庭由于生活节奏加快而导致的沟通太少,使得家人情感淡漠的好方法之一。实际上对于孩子来说,“停电日”的体验是非常珍贵的。因为他能和父母体验一种温暖的交流,能感受到彼此间的亲情,没有什么比亲情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了。孩子非常需要和父母进行情感交流,父母也离不开加强与孩子的情感纽带。

“停电日”给了我一个启发,我建议父母们试一试,制定一个家庭规定:全家选择一天不开电视,不动电脑,代之以全家人在一块娱乐、交流。重要的是,我们可以跳出电视、电脑的世界而重新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生活,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父母要多创造一些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使孩子在亲情的甜蜜中健康成长。我的教育建议是:

选定一日作为“停电日”。要根据家庭的实际情况选择日子,可以一个月选择一天,也可以半个月选择一天,或一星期选择一天。要事先约定好,约定好以后父母必须严格遵守,不能临时变卦,只有父母首先做出榜样,孩子才能做到。

提前做好准备。尽可能地提前为“停电日”选择一个适宜的话题,可以由父母定,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制定,内容可以是时事内容,也可以是孩子喜欢的内容。

教给孩子一些安全用电知识。比如让孩子了解电源总开关的位置,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切断总电源;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等)去接触电源、插座内部;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闭电源,或用木棍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能用手救人,以防自己触电;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装电灯泡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在大人的指导下进行。

与孩子一起欣赏动画片。

我曾经给许多孩子讲过课,有几次我问在场的孩子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孩子们个个都把手举得高高的:“喜欢!”言语中透露出兴奋。

我再问:“你们的爸爸妈妈喜欢吗?”

孩子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喜欢!”

这就是一个事实。许多父母,哪怕是高学历的父母可能都看不懂或者不喜欢看动画片,但是从幼儿园的孩子到中小学生,都看得懂动画片,而且他们都看得津津有味,看得痴迷。这让许多父母困惑不解,常常问我原因。其实,这是成人与儿童的接受心理差异所导致的。现代儿童是看着电视长大的,而我们是伴着文字阅读长大的,孩子比我们更习惯接受图像信息,欣赏跳跃式的画面和超常的想像力。另外,孩子比我们习惯欣赏快节奏的作品。我们小时候,接收信息的机会较少,拿到一本书,我们会反复咀嚼。但在现代社会,儿童接收信息的机会比我们多了不知多少倍,接受能力也是多样的。而且儿童特别喜欢夸张的东西,夸张是一种艺术手法。如果你看一幅画,画中的人嘴巴和常人不一样,眼睛也不一样,成人可能会觉得难以理解,但是它却非常符合儿童的接受特点,儿童的思维就是不连贯的,跳跃性的。相反,成年人习惯了很真实、很深刻、很严肃的艺术表现,这是成年人的一个特点,孩子不喜欢这样。

我不禁想起一次卡通座谈会上,有的父母说:“我看不懂卡通,文字太小,画面太碎。”“天哪!这个卡通故事的题目在哪儿?画面乱糟糟的,哪幅图接哪幅图啊?”我也记起一些父母看了卡通漫画,不屑的语气:“这是什么东西?”真的如此吗?台湾漫画家黄木村告诉我们:卡通漫画“是一种超越一般规则定律的创造性美术图形”。

卡通大量地运用了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使其叙述在时间、空间上获得充分自由。作家可以根据他们对生活的分析,只画出最能阐明生活实质、最能说明人物性格和人物关系或最能展示故事进程的画面就可以了,而不用花费大量的笔墨来加以叙述说明。

但无论父母们是否喜欢、是否愿意,我们的孩子都爱上了卡通。

许多孩子说,他们在卡通的世界里能实现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梦想,他们渴望自己像“超人”那样强大,像“宇宙英雄奥特曼”那样受到别人的拥戴和崇敬,虽然只是虚拟世界里的人物,但并不妨碍他们在梦中做一个少年英雄或美少女战士。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去理解孩子的话,就应该体会到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弱小的地位,在家里,他们听命于父母,在学校,他们接受老师的教导,他们面前的所有人都比他们强大,都比他们有经验且有权力。因此,孩子们喜欢动画片、喜欢卡通,但是,我们能静下心来读懂或欣赏一本卡通漫画、动画片吗?

我记得我在年轻的时候看动画片《唐老鸭和米老鼠》,我看得真是开心。我的感受是动画片简直是人生的一个再现,它把米老鼠的幽默机智,把唐老鸭的憨厚、善良、滑稽,表现得淋漓尽致。其实如果成年人认真看,真可以笑出眼泪来,眼泪是欢乐的。孩子看动画片时可能想的不会像大人那么深刻,但是孩子有孩子的理解,不同的人看到同样的东西,会有不同的收获、不同的发现,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另外,如果父母陪着孩子一起观看动画片,孩子一定会特别开心,特别是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他会兴奋地给爸爸妈妈讲,十分快乐。一方面他觉得跟父母在一起,亲情融融的;另一方面他给父母讲,体现出他的天性中可爱的表现力。有的父母发现,哪怕平时不善于言辞的孩子一看动画片,都会滔滔不绝地讲述动画片中的情节,而且讲得眉飞色舞的,这样的体验对于孩子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欣赏动画片,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和浓浓的亲情,我的教育建议是:

固定观看时间。陪孩子一起欣赏动画片,首先要制定一份时间表,每天观看的时间要有计划,最好固定下来,不要占用孩子写作业的时间,也不要安排在吃饭的时间看。

引导孩子选择动画片。我觉得孩子喜欢看的动画片有很多,比方说《狮子王》、《火影忍者》、《聪明的一休》,都是比较优秀的动画片。我国的动画事业已经取得了比较迅猛的发展,制作出了不少优秀的动画片,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秦时明月》、《大耳朵图图》、《天上掉下个猪八戒》、《熊猫战士》等,这些动画片都是很受孩子欢迎的。

看完之后和孩子交流。聪明的父母会抓住任何时机和孩子交流,看完动画片后也应该问问孩子有什么收获,从中学到些什么。如看完《聪明的一休》,可以问问孩子:一休为什么那么聪明;看完《狮子王》问孩子:为什么辛巴那么勇敢。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要求孩子给出一个标准的答案,而是通过和孩子的交流,可以让孩子在看动画片的快乐中认识世界、认识人生,实际上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

让孩子讲述。如果父母因为有重要的事不能和孩子一起看,也可以让孩子把看完的动画片的故事讲述给你听,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孩子知道你是关心他的,想陪他一起看动画片的,这样可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亲情。

网络文明从习惯养成开始。

据调查显示,在各地高校被辞退的大学生中,相当大一部分是沉溺虚拟时空的网迷。

我始终无法忘记那一幕。

2001年暑假,我应邀赴成都讲学,谈如何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人格。想不到,有一家四口人一齐来找我咨询。更想不到的是,个子高高的一个小伙子,竟是被北京大学开除的学生,因为他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各科成绩均不及格,虽遭警告也不思悔改。小伙子回成都以后,又考入一所高校,但仍痴迷于网络游戏,甚至为钱入室抢劫,被人家抓住揍了个鼻青脸肿……

我难以相信眼前的事实。可是,小伙子那茫然的眼神,他那流泪的母亲,他那唉声叹气的父亲,他那焦急而不知所措的姐姐,都让我不由得三思:网络游戏如何变成了魔鬼?如何俘获了这颗高智商的年轻心灵?

我忽然想起了一连串的相关事情。曾有好多个父母向我求救,救救他们滑向深渊的孩子――孩子沉迷于网络,而父母急得发疯却又无可奈何,眼睁睁地看着最亲爱的孩子走向毁灭。这撕心裂肺的场面,让人何等悲哀与震撼!

其实,让孩子从小接触计算机,往往是一些现代父母的选择。21世纪学习的特征是掌握管理知识和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怎能不会使用互联网呢?所以,专家们大都赞成孩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习使用计算机。

问题在于,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既能给人以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便捷,又存在让人痴迷甚至难以自拔的危险。在这样一个容易失控的崭新领域里,许多父母偏偏放弃了应尽的监护责任。他们对孩子说:“我们这一代是不行了,只能省吃俭用买了电脑,靠你自己去学了。”

平心而论,每一个孩子在初学电脑时,几乎都充满了神圣之感。他们小心翼翼地探索着,眼睛里充满了惊奇,内心被信息的大潮激荡着。这是人生之中的一个黄金时期,是一个需要播下健康种子的时期,是一个需要奠基立向的时期,是一个习惯养成的时期。不幸的是,许多孩子的这一黄金时期变成垃圾时期,他们在信息高速路上成了脱缰的野马,悲剧由此而频频上演。

人生的启示告诉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是离不开路标的。2001年11月22日,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务院新闻办、全国青联、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等七个单位,发布《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可以说,这就是青少年不可缺少的网上路标,也值得每一位父母与教师铭记。

据悉,全国中小学中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程的学校已有77000多所,并建立6000多个校园网。孩子们从小学习使用互联网已成大势所趋。

那么,广大的父母与教师该怎么办呢?我的教育建议是:

与孩子一起学习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如能先行一步更好。在与孩子共同学习的过程中,成人不仅便于与孩子沟通互助,甚至还有助于保持青春和童心,这种千载难逢的良机不可错过。

让孩子多多体验成功。研究表明,人接触不良信息的反应是不同的,对网络和游戏的迷恋也不相同。在生活中成功的人,受网络和游戏的消极影响较小,而在生活中失败的人,往往容易沉溺于虚拟时空。因此,让孩子在生活中获得成功,是抵御不良媒体的关键。

孩子上网之初必先立下规矩。总的原则可按《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执行,还可以具体一些,如规定每天使用计算机一般不超过一小时,不泄露个人与家庭秘密,学会选择并欣赏健康网站等等。可以跟孩子约法三章,要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家庭。比方说不能在网上留下自己家的电话,不能够泄漏自己家的隐私,这是很重要的;不能把自己家的家庭地址轻易地告诉网友。有一次我女儿上网,她上网之后就有网友。后来我们就接到一个南方的男子的电话,打到我们家找我女儿,我们就很奇怪,觉得他怎么认识我的女儿呢?一问女儿,原来她在网上留了电话。我们就批评了女儿,女儿说:我们都是谈得很好的朋友,我们也愿意电话交谈,为什么不可以呢?我告诉她,第一,你不了解这个人,你现在是个未成年人,你要和一个陌生的人交往,最好能跟我们说一下;第二,你给他留电话号码,这个电话号码是咱们全家的电话号码,不是你一个人的电话号码,他打电话来会干扰我们的生活,你要对家庭负责任。

丰富孩子的生活。网络之所以容易使孩子过度痴迷,往往与他们的课外生活贫乏有关。因此,培养孩子养成广泛的兴趣,尤其是热爱户外运动,是至关重要的。

引导孩子学会交往。儿童长大的过程是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化离不开同龄群体的密切交往,离不开深刻的体验。所以,让孩子从小生活在伙伴的友谊之中,是避免虚拟时空诱惑最重要的保障。

让孩子成为网络的主人。

我认识一位北京的母亲,她是一位记者。她在儿子小的时候,就期望他能考上名牌大学,走一条稳当的道路。但是孩子上学后,发现孩子学习不太好,不仅老师不满意,父母也不满意。小学毕业上初中,成绩也不好,后来估计上大学困难,父母就让儿子上中专,可是让父母失望的是,儿子上中专读得也不成功,还没读完就不读了。

孩子虽然学习不行,但有一个最大的爱好就是玩计算机,可是父母十分担心,中专都没读下来,光喜欢玩计算机上网,能有什么前途呢?

没想到这个孩子在网上和一些外国的青少年聊天,有些外国的青少年很友善,就督促他学英语。为了能和外国青少年更好地交流,这个孩子竟然真的下工夫学起英语了。结果在跟外国的青少年交流当中,他的英语水平大有提高,小伙子最后形成了两大优势,一是计算机,二是英语。可惜的是由于中专没有毕业,小伙子无法得到学历。

令我敬佩的是,这位母亲十分理智,她耐心地跟儿子商量以后的发展,小伙子想了想说:我要走一条适合我的路。

后来在母亲的支持下,小伙子通过了MCDBA微软数据库认证专家的全部考试,又通过了MCSD(微软解决方案认证专家)的考试,成为亚洲地区唯一的一位18岁的数据库专家。

从此,这位曾经有“问题”、没有出路的孩子,人生转了个弯,变成了一个稀有人才,被香港的一家大公司聘任,成为认证部门的负责人。这位母亲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尊重孩子的选择,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这个孩子如果按照我们正常的成长道路,小学升中学,中学考大学,肯定是一败涂地的。

但幸运的是,母亲让孩子走了一条捷径,把自己的长处完全发挥了出来。这位母亲成功的做法,给我很大启发。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要特别尊重孩子,因势利导,不要让孩子成为机器的奴隶,在网络世界里迷失,而应该成为网络的主人,把握自己。

处于成长过渡阶段的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一般都比较差。不少孩子虽然也知道应该控制玩电子游戏的时间,但是却怎么也控制不了。据说有一个孩子为了克制自己玩电子游戏的欲望,甚至让别的同学把自己的鼠标和密码都藏了起来,却仍然无济于事。事实证明,自控能力特别差的孩子,一旦喜欢上了电子游戏,就特别容易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大大影响正常的学习与生活。

其实,电子游戏不是什么妖魔鬼怪,适当有度的游戏会有助于孩子心智的发展和健康成长。一位做老师的母亲分析得很有道理:“现在的城市孩子一般都是独生子女,除了在学校与同学接触外,在家就没有其他的同龄人陪伴,而父母和孩子之间现在也大多不是那种无话不说的亲密状态,除完成学习任务外,孩子更多地需要一些属于自己的空间。但他们现在能干什么呢?在父母不允许他们随意外出的情况下,只有在网上聊天,或者玩电子游戏,以此达到娱乐和消除烦闷的目的。如果我们不准他们玩游戏,或者不让他们上网聊天,那他们干什么去呢?如果有其他的更让他们感兴趣的活动那当然好了,但如果没有任何其他有益的活动而只是限制,那最终只会让孩子们处于更加孤立和郁闷的状态。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孩子玩电子游戏和网上聊天的问题,关键在于父母或老师以何种形式,通过何种身份来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与他们多做一些交流与沟通,这样,孩子自然也就会在大人的监护下安全成长了。”

因此,如果孩子一时对电子游戏痴迷,父母不必大惊小怪,关键是不要使他们在电子游戏中沉迷过久,给予孩子关心、爱护和监护才是必须的。

如何引导孩子在网络中把握自己,成为网络的主人,我的教育建议是:

注意孩子掌握、处理信息的安全。如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的时代,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学习是学会管理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所以说今天的孩子一定要学会掌握信息、处理信息。但是我们在安全研究中发现,孩子们接触的信息并不都是健康有益的信息。有些信息构成了对孩子的伤害,因为他们接触的是不良信息。譬如色情网站,能收到大量的色情图片、色情信息,父母要引导孩子分辨信息的优劣,防止孩子在网络世界里受到误导和伤害。

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场所”。家里有正在读中小学,尤其是读小学的孩子的父母,请注意把电脑放在家里的“公共场所”,如客厅或公用的书房等处。这样既可以让孩子感到玩游戏是光明正大的事,也便于您对孩子玩游戏实施指导与监督,至少也会使您对他的游戏内容了解得多一些。

陪孩子一起玩电子游戏。如果您的孩子对玩游戏感兴趣,就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去玩,和孩子做一对好“玩友”。如在节假日,你们可以一起玩一玩单人、双人等游戏,这样能融洽和谐的亲子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我们要和孩子一起学习,帮助孩子成为网络主人。

合理使用替代法。当孩子痴迷于电子游戏或其他不利于身心发展的事情时,请巧妙地运用替代法去改变孩子的兴趣。可以用户外活动代替。比方让孩子打球、玩滚轴、野餐、游泳、踢球等,就是用一个更让孩子着迷的活动来代替。哪怕我们付出一点代价,可能要花时间,要陪他去,甚至还要花上精力组织一些小伙伴,或打听一些班让孩子参与进去,但目的在于用一种充满魅力的、孩子喜欢的项目去转移他的兴趣。当然替代法也需要长期坚持,比方说孩子如果天天玩游戏,你可以要求孩子出去踢两次球,两次以后逐渐三次,加一个项目,加两个项目,让孩子感受到外面的精彩世界。

创设家庭和谐友善的环境。有研究发现,不同的家庭孩子使用媒介是不一样的。比方说,父母离婚、打架、酗酒、打孩子之类的家庭,孩子特别容易迷恋一些暴力的电子游戏,玩一些打打杀杀的游戏。孩子在网上发了疯一样地使劲按、使劲打、使劲地发射炮弹,以虚拟的打杀来发泄他的不满。相反,那些家庭生活比较幸福的孩子,就比较喜欢一些儿童文学的、知识类的内容。在电脑和网络的使用过程中,请引导孩子跨越不利成长的障碍,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成长的生活空间。

相关链接:中小学生网上安全十项守则。

1.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不要把自己及父母家人的真实信息,如姓名、住址、学校、电话号码和照片等,在网上告诉其他人。

2.如果看到感到不舒服甚至恶心的信息,应立即告知父母。

3.聊天室相对固定。使用哪个聊天室,要告知父母。必要时由父母确认该聊天室是否适合学生使用。不要在各个聊天室之间“串门”。在聊天室中,如果发现有人发表不正确的言论,应立刻离开,自己也不要在聊天室散布没有根据或不负责任的言论。

4.不要在聊天室或BBS上散布对别人有攻击性的言论,也不要传播或转贴他人的违反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甚至触犯法律的内容,网上网下都做守法的小公民。

5.尽可能不在网上论坛、网上公告栏、聊天室上公开自己的E-mail地址。如果有多个E-mail信箱,要尽可能设置不同的密码。

6.未经父母同意,不和任何网上认识的人见面。如果确定要与网友见面,必须在父母的同意和护送下,或与可信任的同学、朋友一起在公共场所进行。

7.如果收到垃圾邮件(不明来历的邮件),应立即删除。包括主题为问候、发奖一类的邮件。若有疑问,立刻请教父母如何处理。

8.不要浏览“儿童不宜”的网站或网站栏目,即使无意中不小心进去了,也要立刻离开。

9.如果遇到网上有人伤害自己,应当及时告诉父母或老师。

10.根据与父母的约定,适当控制上网时间,一般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每天不超过3小时。

同类推荐
  •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

    本书从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细节入手,撷取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必须让孩子亲身体验的50件事,以精辟的语言透视了孩子的内心世界,系统全面地总结和论述了让孩子切身体验生活、感知世界的必要性,以及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书中让孩子亲身经历的50件事能让孩子在实践中明白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品质是受大家欢迎的,什么行为是被大家所讨厌的……每一次的经历都会给孩子一些启示,或让他们明白自立的重要性,或让他们窥到为人处世的一些小窍门……而这些自身经历沉淀出的经验都将陪伴孩子一生,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 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成就孩子一生的66种好习惯

    养成一种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还不清它的债务。父母的第一责任是教育孩子,而教育孩子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习惯决定命运,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资本。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谨以此书献给天下所有父母和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本书正是对传统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总结。
  • 家有小女

    家有小女

    本书着重探讨当今有关女孩儿家庭教育的观念,介绍了从家庭教育环境到优秀素质体系整体培养的基本方法;内容涉及女孩儿的智能、品德、性格、习惯、情感以及身体、性等方面。
  • 专家传授宝宝健康成长方案(0~3岁)

    专家传授宝宝健康成长方案(0~3岁)

    本书作者马军,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妇女与儿少卫生学系副主任。作者根据婴有儿生长发育特点和中国国内婴儿养护经验,详细讲述了孩子从出生到3岁新手父母将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养育问题。“宝宝的发育与进程”“宝宝的科学喂养”宝宝的常见疾病题”“新手爸爸行动指南”“连线育儿专家集锦”。其文中讲述的宝宝发育特点和养护方式极具中国特色,是真正的中国人自己的育儿经。
  • 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本书作者以一个家长和教师的双重身份,跳出了诸如哈佛女孩,剑桥男孩所谓天才的精英培养模式,通过对20多年教过的孩子的细致观察与思考,用聊天的方式讲述发生在我们周围一个个普通孩子身上的故事,详尽、细致地分析了各种不同性格,不同优缺点的孩子,并就家长与学校及孩子老师如何打交道,孩子是否跳级等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案例及建议,为家长提供了最直接、有效的家庭、学校联动的教育方案,同时,也指出了中国家庭教育常见的误区。在轻松读完本书的同时,您会发现:原来,教好孩子,就这么简单!
热门推荐
  • 青春正成长

    青春正成长

    青春从不单调,有明媚的忧伤;有华丽的冒险;更有倔强的成长。本书未能写长,有许多遗憾。已发布起点新书《天龙大侠传》
  • 失约初天,最后的失联

    失约初天,最后的失联

    我在战争中被抛弃,被一个巡守者抱走抚养,我的身上带着判决者的标志,那是在我一出生就深深刻印在身上的,永远也抹不掉,我却没有想到,在这个人性沦丧,人文崩塌的世界里他们为了活下去会做出这样的举动……主控室被袭击了,卓一带着C9逃亡,我为她殿后,却没想到,这不是一次单纯的袭击,目标,也不仅仅是C9。“卓一……这是我,最后一次失约了……”
  • 笨道士PK小小妖

    笨道士PK小小妖

    一个笨道士,生活白痴,理解永远为零,阴差阳错,救了一个妖,还是很奸的妖。一个奸妖,一时的大意,导致被一个白痴道士相救。都说道士妖精是死对头,他们也的确是死对头,一天不吵似乎是不过瘾。于是,热闹的生活开始了。下凡的玉帝王母,为救生?为灭妖?前世的纠葛错误,今生的命运纠缠,是天意,还是人为?亦或者是神仙的一时无聊或者一时偷懒?是一箭双雕的好事,还是无赖的恶搞?
  • 古文言心悦你

    古文言心悦你

    三世虐恋,你怎还不知我有多爱你吗?“我以为我们之间不过是一情字便可解释的。”“情字如何说尽你我之间的恩怨。”“晚晚,别哭。”哪怕魂飞湮灭,我也愿意爱你。其实喜欢上一个人有多难啊!要有前世百次回哞,千次擦肩。才能换来今世一次相爱。可你心悦我,我怎会不知呢。喜欢一个人啊,是表现在骨子里,幻化于脸庞。万物生灵皆能一眼看出。就如我喜欢你,万物生灵都知道。
  • 冥叶城

    冥叶城

    冥叶有五城,天地玄黄四副城,四城之上一主城。作为云灵大陆五大顶尖势力之一,冥叶城占地辽阔,势力庞大。四座副城气势恢宏,巍峨壮阔,牢牢地矗立于云灵大陆正北方向。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大势力,却很少有人知道主城在什么地方。
  • 重生之塑造乐坛

    重生之塑造乐坛

    他拯救了华夏流行音乐!他改变了乐坛的流行方向!他更是将那些肆无忌惮的韩流欧美流等文化势力,赶出了华夏。他让华夏流行音乐传遍了全世界。他是李青柏,他重塑了乐坛!!!
  • 阴灵不散

    阴灵不散

    在我的身体里,住着一个陌生的人,做着我自己都不知道的事,你可以说我人格分裂,但我知道,我不是,因为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的存在,他,不是人,若有一天我与他结合,那我便不再是我,而是……
  • 审判天羽

    审判天羽

    强大到可以保护所爱之人,一个终日活在梦中的少年,异界大门为之敞开,等待他的,友情?亲情?爱情?在人人具备异能的超星世界里,如何叱咤风云,寻得真相?
  • 巫峡

    巫峡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逆世毒妃

    逆世毒妃

    有云傲苍,有帝在北。寒冰三尺,在那一月,女子执伞而行。浅薄的白纱,无情的梦眼,顽强的哭声,懦弱的步伐……琴声绵延,叹有情,叹无情,寻无心……在那大雪纷飞,男人屹立寒梅之下,月华白袍倾了半边天下,雪落肩头,消融。伸手,那是他的,整个天下。唇角轻启。“一一,过来。”=====“一一近来可有事?”“无事。”“昨日一一不在家,可让我急了好久。”“恩。”“听说,一一昨日去了白槿居?”“恩。”“可见到居主?”“……恩。”“撑伞,谈笑,抚发,买糖……一一可还开心?”“……唔。”“明天我们一块去……买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