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93400000007

第7章 关中大姓:崔卢李郑

唐朝是比较开放的王朝之一,但是在李世民在位时,还有严格的姓氏等级观念。贞观十二年,吏部尚书高士廉奉命撰写《氏族志》,分上上至下下九等。当时高士廉把山东崔姓为第一,皇族李姓居次,唐太宗知道后大怒道:“崔氏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后来皇室李姓为第一,皇戚族长孙氏列第二,崔姓及其他山东士族列第三,最终在唐代形成李、崔、卢、郑、王五大姓。

陇西李氏,是李姓中最显要的一支。古时陇西亦称陇右,泛指陇山以西,今甘肃省东部地区。秦汉时期设置陇西郡,是李姓的郡望之一。秦代陇西郡最早的郡守是李崇,后人尊他为陇西李氏的始祖。李氏成为陇西郡的名门望族是由李崇祖孙三代人创基的:李崇之次子瑶为南郡守,封狄道侯;其孙李信为大将军,封陇西侯。到了隋朝,陇西李氏已经是权倾朝野的望族。陇西李氏李渊灭隋,建立唐朝,奉李姓为国姓。

李渊曾经诏定“陇西堂”为陇西李氏的唐号,表明自家的出身名门。《新唐书·宗室世系表》记载李氏一脉,唐太宗修《氏族志》,将李置于诸士族姓氏之首,更将有功之臣赐姓李,从此陇西李氏由一个血缘系统的宗族演变成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庞大世族。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旧唐书》载唐高祖李渊的四世祖李熙“领豪杰,镇武川,因家焉”;《新唐书》记为“戍于武川,因留家焉”。

李姓排名第一之后,很多人不管是不是出自陇西,只要姓李,皆改称自己为“陇西李”。唐初李世勣,本姓徐,李渊赏他个李姓,所以叫李世勣,后又避太宗之讳,所以名李勣。还有内附御赐的李姓的胡人,也都自称是“陇西李”,形成“天下李氏出陇西”的局面。唐至南唐,载入宗室和宰相两世系表的“陇西李氏”人物数以千计。

博陵崔氏是千年不衰的名门望族,自汉至宋,先后出了二十多位宰相,将军、侍郎以上官员上百位,诗人、文学家、书画家不可胜数。据不完全统计,南北朝时,崔氏(包括清河崔氏)为相者竟有十人,获得爵位者二十六人;累至盛唐,为相者竟不可思议的多达二十七人,朝野五品以上官员400余人,堪为一时之盛,如诗人崔国辅,崔灏,崔护,政治家崔仁师、崔玄暐、崔琳等,地位显赫一时,其他家族无出其右。因此崔姓也被称为“宰相之姓”。而崔玄暐,曾参与“神龙政变”,逼迫周皇武则天退位,迎立中宗李显复位,恢复唐国号。崔玄暐后被封为博陵郡王、与张柬之、桓彦范、袁恕己、敬晖一起被时人称为“五王”。这也就不奇怪民间流传有“崔家丑女不愁嫁,皇家公主嫁却愁”的说法。

卢姓的来源有多种说法,但是提到得姓始祖即高傒。齐桓公在登位之初,为了表彰傒公在内政外交两方面对齐国做出的卓越贡献,把卢邑(故址在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封给傒公,其子孙以邑为姓。傒公也就成为了卢姓的得姓始祖。到了唐代,三原(今属陕西)有闾氏,讹为卢氏。

相传,唐代卢从愿祖籍河北范阳,他的祖上有卢绾、卢植、卢毓、卢埏、卢志、卢谌、卢纶、卢度世、卢昶等自汉至唐的历代名人。唐中宗时,卢从愿时任吏部侍郎,主持选官事宜六年,政绩卓著,于是有人向唐玄宗举荐他做宰相。据《新唐书》记载,唐玄宗遴选宰相时,把候选人卢从愿和崔琳用八分书法写在御札上,以金瓯罩住。刚好太子李亨入室,李隆基叫李亨猜猜看,金瓯里所写宰相人选是谁?李隆基说:“如果猜中,就赐御酒给你。”太子李亨答道:“难道不是卢从愿和崔琳吗?”玄宗皇帝举起金瓯,十分高兴地说:“算你猜中了,赐御酒给你!”虽然最后卢从愿没有当上宰相,但至少是罩选金瓯的人围者。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据记载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 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而《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周宣王把他的弟弟友封于槿林(今陕西华县东),建郑国,即郑桓公。后郑桓公被杀,其子郑武公帮助周平王巩固了东周,因功被赏了虢、郐之间的土地,在那里建立了新的郑国。由此,郑氏子孙便在这里发展繁衍起来,世袭郑公称号。公元前375年,郑被韩所灭,郑国遗族为纪念故国,便改郑。郑国的最后一位国王郑幽公生公子鲁,鲁7世孙郑当时在汉代任大司农。郑当时之5世孙郑稚汉末自陈迁至河南开封,从此定居在那里。晋时置荥阳郡,逐成为荥阳开封人。此后,天下郑姓言源流者,皆曰出自荥阳。郑姓人中自古有“天下郑姓出荥阳”或“荥阳郑氏遍天下”的说法。

唐朝时,崔卢李郑是关中四大姓,都自持族望,地位很高,耻与他人为婚。在《西厢记》中,张生说:“小生姓张,名珙,字君瑞,本贯西洛人也,先人曾拜礼郭尚书;”崔莺莺强调,自己是博陵崔相国之女,老夫人许婚外家侄子郑恒,郑配崔,自然是门当户对,而张君瑞尽管是相当于外交部长高官之后,无奈姓张,并非头等望族,所以恋爱路上困难重重。

同类推荐
  • 两汉将风

    两汉将风

    西汉末年,王莽代汉而立,乱世因之而起。一个少年,如何在这乱世中从草民成长为绝世良将?他不知道,他追随的王莽到底是篡汉的奸贼,还是空有理想的书生。他只知道,为将者,保家卫国而已!
  • 文入武尘

    文入武尘

    说书人陈雪回,自幼便跟随家父读遍天下传记并热衷搜集前朝事迹,十五岁便上台说书,练得一好嘴皮子,口技讲事信手拈来,就在陈雪回渐渐被世人认知,人生柳暗花明,还未来得及享受成名后的硕果时,却因为一个赌约,一个失误,说书人陈雪回从此背上宝剑,打开了全新世界的大门。。。。。。
  • 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

    你相信成吉思汗在九岁时怕狗吗?你相信这个胆小的孩子在几年之后会杀死他的弟弟,就为了一条小银鱼吗?在这个孩子的大脑深处,是不是藏着能够在某种环境下主宰他命运的遗传密码?起始人口只有不到200万的蒙古国,又如何能马踏列国,开拓出一块将众多文明裹挟其中的空前疆域?
  • 二十四史-旧唐书

    二十四史-旧唐书

    唐代(公元618--907年)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五代后晋时官修的《旧唐书》,是现存最早的系统记录唐代历史的一部史籍。它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才改称《旧唐书》。《旧唐书》共二百卷,包括本纪二十卷,志三十卷,列传一百五十卷。后晋高祖天福六年(公元941年),石敬瑭命修唐史,由当时的宰相赵莹负责监修。赵莹立即组成修纂班子,到出帝开运二年(公元945年),全书修成,历时仅四年多。
  • 三国风云榜

    三国风云榜

    我不是在写小说,我是在写人生。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给我们很多的启示,性格决定命运,所有的大师转运的说话都是骗鬼的,只有你自己才是你人生的主宰。这部小说它就是白话版的三国演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吕布、关羽、曹操、贾诩、貂蝉、赵云每一个人物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边读边写,就当是与书友交流。如果说之前还带有点功利之心,写到现在就只剩一种兴趣了,有兴趣交流三国的朋友请点击。
热门推荐
  • 遮龙

    遮龙

    一次最大规模的流星雨中,天文望远镜竟从中捕捉到一团人形光影,这究竟是什么?那会是真正的生物吗?一场离奇的地震,雅鲁藏布江下游浮现出疑似龙尸的骸骨,这难道是传说中腾云驾雾行云布雨的真龙?不慎坠入地裂中被黑河卷走的他们,究竟是冥冥之中命运的选择还是古老长存诅咒的应验。在他们眼前的离奇光景更不知是上古的余晖亦或是另一个世界。嵬然大世,万古沉浮,谁能化作遮天之龙!
  • 你好南小北

    你好南小北

    “我是有多不好啊?掏心掏肺都抵不上她一个皱眉。”南小北走了,走的很干脆,什么都没有留下,干净的就像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唯一留下的就是这条短信。再打过去就成了空号……
  • 林徽因传:时光无言自歌挽

    林徽因传:时光无言自歌挽

    她一生做了诸多奇事、伟事——学新学,读名著,游学欧洲,精通外语;创作诗歌、小说、散文及戏剧;设计人民英雄纪念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主持挽救景泰蓝传统工艺;与丈夫梁思成实地勘察古建筑,半生走遍大半个中国;与沈从文、胡适、朱光潜等学者和名流巨子谈论诗词歌赋和人生哲学;在战乱流离之际仍将一腔热血洒于脚下的热土山河……她的一生也被贴了许多标签——绝顶聪明的大小姐、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气质非凡的艺术家、卓越不群的建筑师、不屈不挠的爱国者、“太太客厅”的女主角、理想中的灵魂伴侣,现实中的患难妻子,生活中的知己朋友……但她始终是那个独一无二的林徽因,她用诗意、坚定的脚步走过了自己半个世纪的生命历程,走出了一道绝美风景;她用爱和坚持成全了她的丈夫,成全了她的祖国,也创造了一个属于她的时代。
  • 大秦之莽夫

    大秦之莽夫

    一朝转生到秦朝一睁眼家中只剩幼妹与老母获得杀人取命的能力之后莽夫毅然从军于是大秦多了一个杀不死的怪物,并且越杀越强。
  • 极品学生

    极品学生

    失恋的高中生在舞厅中遇到极品女神,然后糊里糊涂的交出了第一次……古老的隐世大家族,美女杀手组,看他在操蛋的现实中挣扎着,爬上巅峰!让无数人朝仰!
  • 我在水浒升个级

    我在水浒升个级

    我自地球来,此身处水浒。前世龌龊不足夸,今世水浒做仙神!纵观三坟五典人道书,横览上清灵宝太始经。方知这个真仙不简单,成仙做祖如何易。终须红尘走一遭,红尘难渡天下知。我有书一本其名为造化,久居幕后无人知。一朝炼尽天罡地煞星,助我遥登大罗天。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

    全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为干线,从他奔父丧开始,至其经商失败终止,通过这个人物20年间的遭遇和见闻,广泛地揭露了从光绪十年(1884)中法战争前后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左右的清末社会的黑暗现实,并从侧面描绘出帝国主义的疯狂侵略。作品写了200来件“怪现状”,勾画出一个到处充斥着“蛇鼠”、“豺虎”、“魑魅”的鬼蜮世界。在清末小说中,它反映的生活面较广,除官场之外,还包括商场、洋场,兼及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揭露当时的政治状况、社会风尚、道德面貌和世态人情,所以发表时标为“社会小说”。
  • 想学物理了

    想学物理了

    在十二班,池洋是个绝对偏课的纯在。物理满分100,他95,英语满分150,他42...十二班同学为“追随”大佬的步伐,特地建了一个群,开始吃起了大佬的瓜。
  •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以后不可不知生存智慧

    22岁恰是走出校园、进入社会的年龄;22岁,恰是涉世未深、阅历不足的阶段。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社会、立足社会?怎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融入职场、决胜职场?怎样才能以最佳的姿态经营人生、开创人生?答案就是要有生存智慧!所谓生存智慧,是指以怎样的心态修身,以怎样的方式处世。本书围绕每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可能会遇到的诸多问题展开分析,同时以一些名人或者成功者的相关经历及众多普通人在职场或交际场上的相关的经历为论据,让年轻人看到生存智慧在二十几岁这个人生真正的起始阶段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也让年轻人真正学会修身养性,学会人机博弈,学会职场生存智慧等。
  • 青丝易挽·至死不离

    青丝易挽·至死不离

    当她看到躺在棺椁中两具紧紧相拥的的尸骨的时候,她的眼中只有那具男尸还完好的挂在腰间的环形玉佩,为什么会觉得这么眼熟?只是她未来得及看到墓洞墙壁上所刻的楷体小字。‘元赫六年七月初十,王妃殪,元赫六年七月初十,王爷服毒随王妃同寝,享年均三十五岁!’以吾性命唤远古之爱,至死不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