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84700000007

第7章 女红之艺(女红用器、织绣与编结小史)(2)

缂丝,有宋代云间(今上海松江)女子朱克柔,善书画,以女红行世,所造的缂丝人物、树石、花鸟古澹清雅,流传至今的《牡丹》《山茶》《莲塘乳鸭图》等为人们所宝。印染类的女工艺家,有唐代《唐语林》引《因语录》所载的玄宗时的柳婕妤之妹:“玄宗时柳婕妤有才学,上甚重之。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使工镂板为杂花之象,而为夹缬。因婕妤生日,献王皇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敕宫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遍于天下。”夹缬工艺在唐代之前就有,这位柳氏女可能是将这种工艺加以改进。为绫罗染色,也是女子之事。按四季不同,染出不同的花卉鸟蝶之色。宋代王皀《宫词》描写宫女:“为染浅黄衫子色,金盆添水看鹅儿。”

刺绣,在周代就有实物出土,如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有二十多件绣衣。汉代马王堆也有绣花袍子。唐代的刺绣水平很高,这里仅举出赵丰先生编《敦煌丝绸艺术全集》英藏卷介绍的敦煌藏经洞出的一件长方形绣袋,白色底子上绣以缠枝宝相花,每朵花用彩色绣线绣成花瓣,以银线缘边,最外一圈花瓣用晕色技法。花卉间还缀有盘金绣的展翅飞凫。

历代女郎不但刺绣衣物、用具,还刺绣佛经、道经及佛像等,以祈求福寿。唐代苏鹗撰的《杜阳杂编》记载南海(广州)向皇帝贡上一位奇女卢眉娘,年仅十四岁,生而眉如线细长。幼而慧悟,工巧无比,精于刺绣与编结艺术,直径一尺的绢上能绣出《法华经》的约七万字的全文,还能编结出宽大的五重伞盖,上面布满仙人楼阁的图像:“能于一尺绢上绣《法华经》七卷,字之大小不逾粟粒,而点画分明,细于毛发。其品题章句,无有遗阙。更善作飞仙盖,以丝一缕分为三缕,染成五彩,于掌中结为伞盖五重,其中有十洲三岛、天人玉女,台殿麟凤之象而外,执幢捧节之童,亦不啻千数。其盖阔一丈,秤之无三数两。自煎灵香膏傅之,则虬硬不断。”但是这位技艺如此精湛的女子,却是被当成向皇帝进贡的奇异物件一般,献入宫中罢了。后来眉娘据说成仙化去。

在敦煌莫高窟就出土有北魏直到唐、五代时期的佛幡、经袱、佛像之类刺绣,配剪贴花纹、彩画等技法,也为女子巧手所制。苏州瑞光塔第三层塔心穴的罗地花草纹经袱、浙江瑞安县慧光塔出土的双鸾小团花经袱,均是北宋时期的,类似于后来说的双面绣。

现存较早的女郎刺绣佛经,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元代刺绣《妙法莲华经》(即《法华经》),在宽44.1厘米、长1953.3厘米的磁青色绢上,用彩线绣灵山会诸佛像以及经文;卷后署名为“城东漏泽寺小比丘道安拜书,在城兰桂坊女善人李德廉绣”,是居士李德廉及其外甥女姚德贞协同绣制的,佛像连眉目也用丝线绣出,色彩典雅(见庄恒《元代刺绣妙法莲华经卷》,载《文物》,1992年1期)。

女子绣佛菩萨,须先净手、虔心而制。清代文士邹程村(邹癨谟)作的《留春令》,就咏女子浣手绣观音像:“兰汤浴手,窗前先就,红莲娇片。须记他原少凌波,休错配鸳鸯线。

绣着金身须半面,似向侬青眼。春笋纤纤近慈云,疑紫竹林中现。”还要制作佛幡、幢帐等装饰佛殿。彭孙?《金粟闺词百首》咏道:“琳宫曾许六铢香,绣得名幡七尺长。趁取今朝风日好,上幡归去踏春阳。”

女子还有存发刺绣之俗,每日梳头时有长发掉落就存起来备用,或直接截下头上青丝,刺绣经文与仙佛像,表示虔诚之心。现藏于英国伦敦博物馆的《东方朔像》,相传是宋高宗的妃子刘安所绣,以发绣出窃桃的东方朔像,双手捧着桃,须发飘飘,衣带线条流畅。南京博物院藏有元代书画家管道升的《观音像》,绣出赤足、披宽袍、手持佛珠的观音,丝绣、发绣相结合,飘洒的长发就是用发丝绣成的,衣纹以笔勾勒,再用彩丝绣制其他部分,脸相显得丰满雍容。明代女诗人、画家倪仁吉也留有一幅发绣观音,1957年在浙江义乌发现。成都文殊院则藏有陕甘总督杨遇春之女的发绣水月观音像。

清末宣鼎的《夜雨秋灯录》一书也记有一则女郎创作“发绣佛”的故事。写东海县的掠网寺珍藏有一幅绣佛,是孝女苹香为父亲祈福而绣的,目为之盲,后来得道而登仙。

近代朱启钤《女红传征略》则记:“高邮王瑗(琼),进士李炳旦妻,幼通经史,工书画,尤精发绣观音,尝为亲疾发愿,以绢素绣璎珞大士像,拆一发为四,精细入神,不见针线迹,宛如绘画,观者叹为绝技。”这位高邮女子,因为亲人有疾病而发下愿心,刺绣璎珞大士,即观音大士。据说她能把一缕头发分拆为四,绣出如画般精细的绣品,不见一点针线之痕迹。

宋代后,刺绣独立发展为一门艺术,绝不仅是在织物上作为装饰,文士们赞叹它比绘画还要佳胜。明代项子京《蕉窗九录》说:“宋之闺绣画,山水、人物、楼台、花鸟、针线细密,不露边缝。其用绒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故眉目毕具,绒彩夺目,而丰神宛然,设色开染,较画更佳。”宋代闺中人的“画绣”技艺已很高。明代以来,最著名的是上海顾绣,又称露香园顾绣。明代嘉靖年间松江府文士顾名世修筑一座“露香园”居住。顾氏女眷们通文墨,善书画,不断钻研绣艺,画绣合一、用丝细如毫发,配色静雅,将刺绣与绘画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创造了“顾绣”这一枝奇葩,被誉为“画绣”。当时名士如董其昌等无不为之折服。

明代顾绣名手最著名的是缪氏、韩希孟和顾兰玉等。韩希孟的刺绣多以宋元名画为题材,喜用写真手法,后来的苏绣也受到她的影响。现存有《宋元名迹册》等。顾玉兰曾设帐授徒,使得顾绣走出顾家,传承至今。

顾绣可达到的精美程度,从清代词人程默仙作的《顾绣》一文中便能看出来。文中说,友人顾伯露拿出太夫人所制的绣囊为赠礼,绣囊圆大如荇叶,仅二寸许(也就五六厘米的直径),而一面绣出绝句,字如粟米大,另一面绣骑白马的大将,骑赤马的胡儿,还有小胡雏等,各个穿着盔甲兜鍪,眉目真切,还有旗幡、戈戟之类,令人叹为观止。

顾绣也有发绣,如辽宁博物馆藏有顾氏的印有七襄楼印的表现陶渊明诗意的《发绣人物》等。

清代邓之诚《骨董琐记》记载广陵(扬州)余氏女子韫珠,年仅十余岁,及笄之年,却“工仿宋绣,绣仙佛人物,曲尽其妙,不啻针神。曾为阮亭绣神女、洛神、浣纱诸图,又为王西樵作须菩提像,皆极工”。当时著名文人王士稹(阮亭)见到她的杰作,爱不释手,将她誉为“针神”,并作词赞美。如《望湘人·赋余氏女子绣柳毅传书图》一词,是写其绣柳毅为龙女传书的神话故事。《浣溪沙·题余氏女子绣浣纱图》是咏其绣的西施浣纱图,图中的西施是在飘满花瓣的若耶溪上浣洗春纱,尚未进入吴宫,辞别乌喙(勾践),是淡雅之美,还没有夭邪(婀娜多姿)之貌。这年仅十五岁、鬓发乌黑的针神,艺术表现力是那么强:“何处青山是若耶,苎萝村畔认西家,满溪花瓣浣春纱。

未入吴宫犹淡漠,一辞乌喙便夭斜。针神十五鬓堆鸦。”

诗人陈维崧观赏后,也有词奉和王士稹,《多丽·题余氏女子绣陈思洛神图,为阮亭赋》一词是咏韫珠绣的洛神图,下片道:“又剪出、轻云态度,绣成流雪情状。叹香闺,一双纤手,比似文心谁瑜亮。便使当年,袁家新妇,自怜明镜图娇样。也还怕传神阿堵,婉转须相让。凝眸处,婀娜华容,千秋无恙。”这香闺中一双纤手,与文士相比也不逊色。即使当年袁家新妇自己对镜作画,也还比不上韫珠作品的眼波婉转的传神之美吧,多少年过去,图上绣出的洛神容貌仍是千年前的模样!

这里的陈思即陈思王曹植,袁家新妇就是袁绍次子袁熙之妻甄氏,改嫁曹操长子曹丕。曹植作的《洛神赋》中的洛神相传就是影射她的。

《骨董琐记》又记:“卢元素,字净香,其先长白人,能诗工画,尤善绣,有针神之目。曾宾谷转运维扬,芍药开并蒂三花,遍征题咏,净香绣三朵花图,并绣已作和章于上。与句容骆佩香齐名,时号卢骆。”这位卢元素也有针神之目。文士曾燠(号宾谷)在淮扬,因见到芍药花开并蒂三朵,便征求诗咏。元素用刺绣的绝技绣出花图,并绣自己的诗作于上,自然令人叹绝。

扬州书画家管希宁夫人王氏,曾于四月初八浴佛日绣出“玲珑绣塔”,高悬堂上,画家汪士慎、高翔等人作诗赞赏。

明清以来,各地有著名的苏绣、蜀绣、湘绣、粤绣等。上海博物馆藏赵慧君的《金带围芍药图》,绣一枝枝叶招展的芍药花名种“金带围”,是苏绣珍品。沈寿、杨守玉等是刺绣名家。记载刺绣的用针、设色等技巧的有《云间丁氏绣谱》《雪宦绣谱》(沈寿口述,张謇笔录)。这些,无不闪耀着女性的才华。清代沈复《浮生六记》载妻子芸娘刺绣时倾尽心力,也正是历代女性绣艺家的代表性形象。《红楼梦》中提到的慧纹,也就是这类艺术珍品。

明人秦淮寓客纂辑的《绿窗女史》的《女红》篇中,录有张淑鮬《刺绣图》。张氏总结了刺绣所需要的心境、修养。女子要想刺绣,第一,需要有纯美的蕙心兰质,要聪颖,就像静女、文姬,或有林下风度。第二,刺绣的图案可以绣佛像,还可以绣洛神、龙女、绛树、青琴等美好佳人;或如楚江秋、汉宫春晓等风景;藤王蛱蝶、裴家鹦鹉、并蒂芙蓉、七十紫鸳鸯以及碧云、断雁、绮石、红蕉等绚丽的花鸟蝴蝶。第三,刺绣针法要有轻有重,像书法一样要求错落有致;结线有疏密,向画家写生学习,也就是说不能如以纺织、缝纫为业的绣工那样流于匠气。第四,刺绣的质地要好,包括吴绫、蜀锦、雾鄃、冰绡等。第五,刺绣器具有金针、五色彩线、金错剪刀等。第六,刺绣时要陈设名香、瓶花、画屏、漆几、碧纱、蔷薇露、拭巾、侍儿等,保持操作环境的美。第七,刺绣之忌,指斋戒、病倦时不可勉强劳作。第八,刺绣之候,暄风,爽日,秋夜,春日,花压栏杆,竹影曳窗,风帘燕入,喜蛛坠巾。这些时候的女子心情愉悦,刺绣最宜。

这篇文字可以说是很好的理论概括,指明刺绣绝不能仅是流水线的重复生产,而是高雅的艺术品。一代代的绣女就是这样,把自己的情致融入了绣艺之中。

清代佚名《燕寝怡情图》内,就有一幅表现女子的绣房,窗外木芙蓉花开正盛,房里有大幅的屏风画,红木几案,湘竹制的绣墩,绣架上,绣件已经绷好。这样的环境显然很合适刺绣艺术的产生。

编结工艺,也流传已久。先秦楚汉的女郎编结组带就很出色。江西靖安东周大墓有菱纹组带出土。湖北马山楚墓、长沙马王堆汉墓也都有各式花纹的组带。可以像今天的花边那样镶嵌衣边,也可以做玉佩、璧諲的系带,即《楚辞·九歌》说的:“纂组绮缟,结琦璜些。”组带上的花纹奇妙,色彩交错,汉代《淮南子》赞美女郎的智慧简直可与大禹、商汤相比美:“蔡之幼女,卫之稚质,捆纂组,杂奇彩;抑墨质,扬赤文。禹、汤之智不能逮。”这女性化的智慧真可与男性相颉颃了。女郎也用组带编结各种小巧花结,在伞盖、旌旗等仪仗上也缀着。还有做腰带结、扇坠、荷包等的装饰。《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写莺儿与宝钗打络子,各种色彩的相配要鲜明好看。

组带编结还可以织出各种复杂花样,如端午节佩戴的长命缕(百索)就是编结而成;也有加上刺绣的。宋代蔡戡《点绛唇》词说:“纤手工夫,采丝五色交相映。同心端正。上有双鸳并。皓腕轻缠,结就相思病。凭谁信。玉肌宽尽。却系心儿紧。”在同心结上加了一对鸳鸯鸟,隐含嘉意。清代陈少海《红楼复梦》十一回写到一副“长春福寿图”套袖,也是类似的工艺:“柏夫人接了珍珠的套袖在手细看,见是用线结成如梧桐子大的多少红蝙蝠,一朵花间着一个寿字,都绣得极小巧精致;结的那线也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又红又黑,又白又亮,十分清奇好看。柏夫人道:‘这是用什么线结出这样颜色?’珠大奶奶笑道:‘真难为他,想出主意将红黑白丝同着顶细的真金洋线拈在一处,结出这样颜色。’”这里写到的编结之法,也就是那南海少女卢眉娘用来编制伞盖的技巧吧。

还有绞缠技艺,在伞柄、扇柄、香囊等上边用彩色丝带缠绕出花纹图案。这种技艺至今仍可见到,如北京故宫藏宫廷所用的羽扇,扇柄上就有以彩色丝线缠绕图案的。四川泸州出产的油纸伞柄上也用五色丝线绕成花纹。

同类推荐
  •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

    罗伯特·麦基被公认为世界银幕剧作教学第一大师。《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是麦基第一次以书的形式揭示其屡获大奖的银幕剧作方法。本书不同于其他流行的讲述银幕剧作手法的著作,它所论及的是形式而不是公式。麦基以一百多部影片作为示例,向读者传授了一种银幕剧作的原理,它超越僵死的教条,发掘出名品佳作中那些使其卓越超群却又常常被人忽略的组成部分。
  • 课外雅致生活-瓦格纳生平与作品鉴赏

    课外雅致生活-瓦格纳生平与作品鉴赏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
  •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

    《音乐的历史》评述了世界音乐史上各个时期伟大的音乐家的心路历程。在众多人物面前,作者按时间先后顺序,以平易近人的语气、独特的犀利目光,对西方音乐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静心读来,高雅的音乐,经典的旋律,名垂乐史的大师,仿佛就在你的身边。该书逻辑和条理清晰,读者可以读一本故事书的状态来品读房龙的音乐思想,并由此大体把握欧洲音乐史的发展脉络,知晓那些光鲜的音乐家的别样人生。
  • 音乐之语

    音乐之语

    本书选编了古今中外近500位著名音乐家、名人有关音乐艺术、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演奏等方面的名言一千多条。
  •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学写小篆

    书法文化阶梯丛书-学写小篆

    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具有初步的书法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
热门推荐
  • 点名成金

    点名成金

    俗话说:“人靠衣服,马靠鞍”。在现代商业社会中,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日益成为品牌和质量的竞争。名称的优劣对于公司的发展、产品的销售、品牌的塑造,有着重大影响,不可等闲视之。
  • 修仙古界

    修仙古界

    修仙即为修魂。炼气期,共九层,九层越过即可筑基。将三魂化尽,筑出神魂实体,此时称为筑基期。七魄融合,形成念体,沟通天地念想。可,知阴阳,通五行,此为神识。三魂七魄皆离体,是人却非人。山,孕有众灵之根,包罗万象,其意如天地。故而,仙家有云,筑基成,魂魄亡,此时不称为人,称为‘仙’。
  • 东皇太乙

    东皇太乙

    真灵由天授,道果因人成。一朝惊梦醒,太乙笑长生。……纪元末劫,洪荒破碎,众生陨灭!后洪荒时代,无量恒沙世界中,一位绝症病人重生于神秘浩瀚的长青界中。这是一个炼气小修历经千劫万难,一步步成长为新宙四圣的故事。而这一切,要从灵州北川郡的一个修真家族开始讲起。
  • 逆袭:人生进阶的基本逻辑

    逆袭:人生进阶的基本逻辑

    在急速变迁的时代,普通人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前人的成功方法,是稳妥的行动指南。专注于研究人物的十点课堂明星导师,从浩如烟海的传记中,找到了普通人逆袭的出路。从2015年开始,李源历时651个日夜,跨越了20.7万公里;翻遍了美国、英国、中国的34所图书馆;整理了2597份一手人物笔稿、书信;反复对比了1664本人物传记书籍、典籍、书信与回忆录……死磕每一个细节,改稿改到无法再改为止。这是他写过最用心也最纠结的传记稿。他不想单纯地解读拆解名人传记——而是要把人物特性提炼出来,分析大神的思维方式和行事方法,再与现代人的生存现状结合起来,转化为普通人也能用的思维方式和做事方法……
  • 全战玩家

    全战玩家

    荒坟村的吸血鬼领主终于招募了他的玩家仆从。但是,他们永远不团结,有时他们相互协作,有时却在对抗。他们的性格特点也有着巨大差异,有的装比,有的高尚,有的猥琐,有的糊涂……不管怎样,吸血鬼领主亚伦格林开始了他的新征程,荒坟大军(众玩家)在他身后聚集,誓要扩张到全世界。
  • 慕风成眷

    慕风成眷

    我论礼仪容貌比不上大姐论武艺性情比不上二姐可是我是这煊炀的慕三还是赫赫有名的淮安王的王妃在这偌大煊炀我觉得我是最幸福的人
  • 神魔轮回录

    神魔轮回录

    千百世的轮回,吾于此地等待数万年,你终于降临~~~~没有家财万贯、不是皇亲国戚、我只是一个小山村的野孩子,在懵懂的面孔下,影藏了一颗坚实的心,独自度过千百个孤单的夜晚,我喜欢一个人呆在漆黑的夜空下,仰望星空。。。。。。。《神魔轮回录》是本人第一部小说,因为本人现实中的工作性质弹性较大,所以写作的时间可以自我调整。如果大家喜欢这本小说,给我一些小小的支持与鼓励,我将信心百倍会快速更新章节让所有读者看得过瘾!QQ讨论群:183621865欢迎加入,希望能共同进步
  • 大唐高武

    大唐高武

    游戏玩着玩着,木子玉穿越了,带着游戏面板穿越到了他正在玩的游戏世界内。而这个游戏世界的背景,乃是贞观盛唐时期。一模一样的历史,但是,这个大唐,居然是一个会武功的大唐!
  • 圣人敌

    圣人敌

    如同仙境的竹林雅苑之中,一个长得极为俊俏约莫五六岁大小的小孩带着笑声跑到了雅苑外。“妈妈,妈妈!”“怎么了,我儿。”听道孩童着急的叫嚷,雅苑内传出一股令人骨头都能酥麻的贵妇声。“孩儿从老师处归来,老师说,父亲大人是圣人敌,是邪神的化身,是万物的终结者,是诸界的吞噬者,是不可名状的恐怖,对吗?”“嗯,没错。”“老师还说,父亲大人是万恶之源,是路西法,是欧西亚斯,是冥界帝君,是冥与死之主,是所有圣人以及他们的子民,朋友乃至一切善人的共同之敌,最终之敌,乃至首逆之敌!是吗?”“嗯?又多了一个称号吗?……倒也挺符合你父亲身份的。”“那为何老师还是不喜欢父亲?父亲大人难道还不够有名气吗?”雅苑内的美妇人,犹豫了一下红唇轻开道:“虽然说问题不全在于你那父亲,可是你父亲他啊,实在是……”“11,略微多了一些……”
  • 龙骑士的奇幻冒险

    龙骑士的奇幻冒险

    风雨飘摇的阿尔特里亚大陆上,一位普通的农家少女木汐的成长史,在大陆冒险的过程中,遇到了杰兰特、贝斯柯德、卡拉秋、内尔文、特拉玛依、巴尔纳等伙伴,一起开天辟地,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