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37100000021

第21章 北京的金山上 张抗抗(1)

李大觉得自己像只螃蟹,在胡同里横着走。

他的脖子上挂了一只电饭锅,用一根塑料绳拴住锅环的两头,吊在胸前。左边的胳肢窝下,夹着一只压扁了的硬纸盒,纸盒原是装电视机的,大得像扇窗户,只能半拽半拖着一步步挪;右边的胳肢窝下,夹着一捆废报纸,绳子没系紧,走几步就得拢一拢;左手抓着一只电热水瓶,右手是一只塑料板凳;后背也没闲着,驮着一只露了个洞的编织袋,如同背了一座小山在身上,鼓鼓囊囊的直打晃。如果不是因为两只脚得用来走路,脚背上那点空地,也能派上用场。

李大恨不能生出一百只手脚,把所有能拿的东西统统都弄走。今天晚上不弄走,明天就啥也剩不下了。他身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黏糊糊地贴在身上,像是长出一层肥膘,一走一喘。李大曾经在马路边餐馆的玻璃水箱里,见过螃蟹横着走步。还见过垃圾袋里的螃蟹壳,一堆大脚小脚毛脚钳脚,只长脚不长肉。他把身子横了过来,一步步挪蹭,果然,大包小包都像蟹脚长回了蟹壳上,乖乖跟着他走了。他看不见身后,听着左右有响动,就得紧贴着墙根儿,把人影让过去。李大喜欢黑天,路灯亮起来的时候,这个城市就换了一副面孔,变得和善了许多。灯光照着墙角的垃圾桶,像是藏着金子,在暗里一亮一亮。

到家已是半夜了。李大怕自己的模样吓着熟睡的妮子,站在门外,把身上的东西一样一样卸下,再轻手轻脚地把东西拖回屋里去。要是留在院里,明天连根毛儿都见不着了。

这个城里不像城里、农村不像农村的犄角旮旯,谁弄到自家碗里就是个菜啊。

编织袋哗啦一声漏了底,弄出好大响声。屋里灯亮了,栓子揉着眼,迷糊看着散了一地的东西,说,嗬,爹,发财了你啊。

李大舀起一缸凉水灌下去,插空说,正赶上有搬家的,这城里人,啥都扔。

栓子招呼他吃饭,一边扒拉着地上的东西,踢一脚,说,咋没弄个电视机回来?

李大呼哧呼哧喝粥,好容易腾出嘴来,我还想捡个手机呢,好往家打电话。

妮子醒了,跳下地,冲着一个绒毛狗熊奔去。狗熊的毛都掉了,像条癞皮狗。妮子紧紧抱在怀里,说爷爷你真行,你是个生蛋老人,每天给我好东西。

李大对这一天的收成很满意。撂下碗,倒下身子瞌睡就上来了。迷糊中听得栓子在问,爹,快要秋收了,你啥时候回老家嘛?七亩地的玉米,连砍带掰,少说得收上十来天,你知道凤梅在人家侍候老人,走不了,我天天在外送水请不下假,你要走,我得早几天买票……

妮子来城里上学不到一年,别的没学会,学会说生蛋老人。你胡扯个啥,李大呵斥妮子。我要会生蛋,还要你爹妈干啥?睡去睡去!妮子不睡,蹲地上,一心翻拣着那堆杂物,想再找点啥。李大放下碗筷,心想今儿的辛苦真是值当得很:一双半新的皮鞋,只是鞋尖开了线;一双旅游鞋,除了鞋帮上有个烟洞,结实着呢;一件带拉链的羽绒服,只是拉链坏了;一条毛巾被,被角上一摊污迹,洗干净了和新的一样;电饭锅怕是进了水,再不就是电源接触不好;电热壶就算真坏了,也能当个凉水壶用;那塑料板凳一个腿儿也不缺,李大坐上去使劲晃都没塌……这一件件一样样,哪个都是好东西啊,过日子的好东西,缺了哪样都过不成日子的东西,怎么说扔就扔了呢。

李大不搭腔,跟着就上来了呼噜声。

其实李大很少去城里的胡同。那些老房子里的人家,日子过得精细,好容易攒下了报纸瓶子,自己就上废品收购站卖钱了,哪怕是一根钉子,也别指望老头老太会扔出门去。

李大自有李大的地盘儿,那是一片流油流蜜的上好地块。每天一大清早一晚上去溜一趟,他从没有空着手回来过。

早半年前,李大头一回扒拉墙角边的塑料垃圾袋时,手指头抖得厉害,脑门上憋一头汗,才算把袋子解开了。袋子里头都是些菜叶烟头啥的,一股馊味呛得李大偏过脸去。李大挑出一只压瘪的易拉罐,起身要走,眼前忽然亮了亮,忍不住朝塑料袋探下头去。

菜叶下露出一只小盒儿的角角,没合上盖,亮出一截表链,银闪闪的。李大的心怦怦跳,四下张望,手哆嗦着,小心把盒子掂了出来。打开盖子,见着杏儿那大的一块手表,嵌着一圈金边边,躺在李大的掌心里。李大把表贴在耳朵上,一点动静没有,莫非是个坏表?可手表面上好几根长针短针,刷刷走得欢实,看不出几点几分。李大愣在那里,挪不开步了——

—放回去?傻呢,实在不舍;拿走吧,这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该不是有人下了个套?李大觉得自己像是捧了一块定时炸弹,一动不敢动。

这表是捡的,谁捡归谁。李大对自己说。就像在地边上捡了个萝卜、草窝里捡了个蘑菇,给谁送回去?不归自个儿归谁?那才叫撞大运呢!老话说道不拾遗,说的是人家遗落的东西不要拾,可要是人家扔掉的东西呢,你不拾也有别人拾啊,拾起来就成了好东西,不拾起来,让它留在垃圾袋里头,回头就进了垃圾场。李大把胸脯挺了挺,心里有了底气,喜滋滋低头端详那块表,顺手用袖子把表蒙子上的汗迹擦了擦。

垃圾袋跟前那栋粉黄的房子,窗户忽地打开了,一个烫发的女人探头对他喊道:喂,捡垃圾的,你弄完了可把袋子系上口啊,别弄一地脏!

李大答应一声,麻利把手表揣进了衣兜里,拔腿就跑。

这表是捡的,不是跟人要的。李大一边跑着一边对自己说。伸出手跟人要东西,就成了要饭的。李大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不是要饭的。灾荒年才要饭,有人就是饿死也不要饭。李大进城来给儿子带孙女,顺便找点活儿干,不是来要饭的。老家的麦子都快熟了,城里的人吃不上那样的新鲜麦子,用得着进城要饭么?李大没有伸手跟城里人讨手表,是这块手表非要跟着李大走,李大想躲都躲不开呵。

从此,李大有了一块亮晃晃的大手表,空空地套在细瘦的胳膊上,时不时得往上撸一撸。李大喜欢高高地举起胳膊,在空中划上一个大圆圈,然后在眼皮子底下停住了,再低头看表。那会儿他巴望周遭的人都能看到他的表,所以把胳膊都举得酸沉了,还是看不够。李大渐渐发现,往常闲散的日子,叫一块表给管住了,人都跟着手表上的点儿走,它说到点了就该吃饭,它说到点了就该睡觉,这手表可比村长厉害多了。过了好几天,妮子从学校哭着回来,说每天上课都迟到,让老师批评了。李大才发现,原来这表走得不准,整慢了半个时辰。妮子哭着,李大笑了:果然这表是人家扔了不要的,不是李大偷来的!

就是从那以后,李大狠狠惦记上了路边的塑料垃圾袋。那个名叫秀水花园的小区里,一栋栋二层三层的小洋楼,一早一晚,家家都会按钟点送出来一包包黑色的垃圾袋放在门前。不看不知道啊,有好几回,李大解开袋子,把自己吓一大跳呢。

李大可是有活儿干了。李大捡着手表不说,顺带着还捡了个工作。

这个“工作”可比李大先前的“工作”强多了。每天在小区里转悠转悠,就把“工作”干了。不明白的人呢,管这叫捡垃圾,明白的人,就知道是李大是在捡钱呢。

李大进城的头两个月,“工作”换了好几个。栓子给他安排的活儿,是接送妮子上下学。栓子和栓子媳妇进城打工几年,放在老家的妮子就到了上学的年龄。凤梅非要把妮子接到城里来,说这有个打工者子弟小学校,学费不加钱。栓子和凤梅租了房,让李大来给妮子做饭洗衣,城里坏人多,妮子上下学,没个人接送,说拐卖就被拐卖了。栓子的娘早几年得病死了,就靠李大守着家和地。李大原本不想进城,栓子的两个弟弟锁子和链子,娶了媳妇都生的男娃,李大不在老家抱孙子,来这带孙女,让人笑话。栓子一个劲地催,李大心里一百个不痛快。栓子电话里说,来嘛来嘛,麦子都种下了,还能干个啥?城里有的是活儿干,你来了准保就不愿走。李大这才动了心思。

李大坐了汽车又坐火车,下了火车又坐汽车。进了城,才知道城里的汽车不叫汽车,叫公交车。李大觉得这个名儿难听得很,让他想起春天的母猪和母牛们干的那些事儿。公交车哼哼唧唧喘着气,慢慢吞吞走一站停一停,办事儿的时间可比母猪长得多。从车窗往外看,一堆一堆的高楼都往天上堆去,高得只怕是要塌下来,看得人颈子都快断了。街上挤满了小汽车,蝗虫似的一堆一堆趴着,一会又哗地蹿出去,一辆接一辆,一个城的马路都飞着盖着蝗虫翅膀,看得人眼都花了。来接他的栓子一路上絮絮叨叨地说话,告诉他这儿那儿的名堂和来历,这儿那儿都是些惹不起的衙门。李大晕晕地想,这城里果然是个好地方,这儿那儿,街角角里、墙缝缝里,哪儿哪儿都藏着干不完的活计……

后来栓子说到了到了,李大一脚迈下车,人就傻在那里。

车站对面,立着一个铁皮做的牌牌,写着六里庄。牌牌下,一条高低不平的水泥路,路边的电线杆子、矮矮的红瓦房黄泥墙、院墙里的猪圈鸡窝、门前趴着的瘦狗垃圾,怎么瞧都跟老家没两样,让李大以为回到了李家庄。

这叫郊区。不住郊区,能住哪儿呢?栓子说。城里的房子一个月上千块,我和凤梅俩人一月挣的交了房钱就没饭钱了。这地儿可比城里强,你往东边儿看,凤梅就在那上班—

顺着栓子手指的方向,李大又傻了。

村子的东边,隔着一条小河,是一条长长的白栅栏,栅栏上攀着一道道绿叶,一丛丛粉红的花骨朵,开得喜气洋洋;透过栅栏的缝缝,看得见一大片一大片矮壮的菜地(麦地?)一座座两层楼三层楼的小房子,就盖在绿地中央,一座房顶紫蓝,一座房顶鲜红,一座房顶碧绿,屋顶上没有瓦块缝缝,颜色一整片一整片,家家门前都有雕花的黑铁门,水池里喷着雾一样的水柱,跟电影里的外国房子一样一样。

凤梅就在那家干活儿,蓝屋顶的那家。栓子的声音有几分喜气,忽又低下去。工钱不少,就是不让回家。爹你来了就好,我就踏心了……

李大没好气儿打断他说:你踏心我不踏心!撂着家里的麦子,上城里闲待?有这工夫,几头猪都出栏了。还有你二弟三弟的娃呢,都说我偏心眼儿……

栓子赔着笑,把行李卷往脖子上耸了耸,那是眼气你进城呢,怕你享福来了。

李大沉着脸,跟栓子走了半里地,停在一扇歪倒的木头门前,院墙塌了半截,有妮子尖尖的笑声奔过来。李大忍不住再回头,往河那边的白栅栏处看,一大片飘在树尖的小楼屋顶,五彩祥云一般,咋看咋就不像是人住的房子,是供神仙的地儿……

那叫个啥呢?李大抬抬下巴,指着河那边的房子,冷着脸问。

那是—

秀水花园,栓子一字一句答道,那都是有钱人住的,叫个什么“别薯”……

李大用鼻子哼了一声,红薯白薯,没听说还有叫“别薯”的呢!

那时候他可是没眼力呵。李大后来才知道,这些个“别薯”扔的皮儿,就能把他的屋子填满,吃不了还兜着走。

李大进城后半个月,自个儿偷着找下了第二个活计。那些天,他趁着妮子上学的工夫,远近十几里地都溜达了遍。侦查的结果,让他的绷直的腰塌下去半截。饭馆餐厅招小工刷碗端盘子、发廊招洗头妹;再就是电工水工瓦工,都是技术活,还要啥上岗证;建筑工地招挖沟运土的力工,老板看他一眼就乐了,说老爷子你来干啥?这儿不是敬老院。他在农贸市场的菜摊前站一站,摊主发话,买点儿啥?不买别挡道。听说摊主都是原来村儿里的人,搬进了政府盖的楼房,早不种地了,像他一样,成天琢磨着找活儿干。一个外来户新来乍到,在老户眼里,跟打家劫舍的匪徒没啥两样。你要能有活计,让人吃啥?天底下有人饿着才有人吃饱,这点道理李大年轻时就明白。

活计活计,别看这城里楼多车多,可门也多,能挣钱的活计,都让人关在门里头了。

李大蔫蔫地闲逛着,也不知怎么的,就绕过小河,走到“别薯”的大门口去了。

秀水花园的大门气派得很,牌楼一般高,圆拱门上写着烫金的字。黑漆雕花的铸铁大门前,横着一根红色的木杆,小汽车到了门口就被拦下了盘查。大门边站着个衣服上沾满油漆的中年男人,像是在等人。李大打量他,他也把李大上下打量一番,走过来问,老师傅,会筛沙子不?李大吓了一跳,一时忘了回答。那人又问一遍,李大忙说会会会,筛沙子有谁不会呢,你让我筛金子也会。那人说一天二十块,干不干?李大说干干干。那人对大门口的保安说了几句话,就让李大跟着他走。

李大头一回迈进这个叫秀水花园的“别薯”,路边上一丛丛吊钟似的黄花,晃得人眼都睁不开了。树丛里一栋栋的小房子,粉黄色的墙,不锈钢的窗栏杆阳台栏杆,一面墙一般大的玻璃窗,在太阳下就像一只只金匣子;李大的脑袋不敢乱动,觉得这秀水花园整个儿都是亮堂堂的。路面不知是用的啥样石头,亮得能映出人影儿,干净得连只蚂蚁都没有,吐口痰上去,怕都打滑呢。李大的脚步有些晃悠,走得脚后跟板筋,像是穿鞋上了饭桌,一不小心会把碗踩碎了。“别薯”啊“别薯”,这“别薯”真是个好东西,原来活计都在这“别薯”里藏着呢。

粗沙堆在一栋空房子门前的院子里,东一摊西一撮的。房子正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装修,砸墙凿洞工程不小。领班对李大做了交代,李大就埋头干活。别看李大过了六十,一袋麦子上肩,甩条毛巾一样不费劲。一会儿工夫,李大就筛出了一小堆细沙子。再把粗沙归拢了,铲到院门外,清扫得整整齐齐。抽烟歇气儿时,李大坐在院子的台阶上,眯眼瞧着自己筛的那堆半人多高的沙子,小山一样冒着尖尖。太阳哗啦啦铺下来,平地起了一座金山,细细软软,金黄金黄,像是刚刚磨成的新鲜玉米面;再远些看,像场院里翻晒的麦子,一粒粒熟得实沉。一时间,李大真的弄不清那是沙子还是麦子了。他忍不住欠身抓了一把沙子,在鼻子下闻了闻,即刻松了手。沙子从他的手指缝里泄出去,变得水一样没有颜色。沙子怎么能和麦子比呢?他笑话自己。玉米面和麦子都是有香味的,那种香味,是青草麦秸鸡粪柴火还有太阳晒暖的土地、所有村子里的人味儿搅在一起的味道。是那些饿死过去的人,闻一下就会活回来的味道。可沙子呢,啥味儿也没有,再细的沙子,捏着也磨手……

筛了两天沙子,筛得李大提心吊胆。一到中午和傍晚,李大就得像做贼一样溜出去接妮子下学,给她做完饭,自己顾不上吃就得一路小跑回来。到了第三天,一早还没开工,工头黑着脸走过来,甩给他一张五十块的钞票,说沙子够用了,你不用再来了。李大接过钱,赔着笑对工头说,有啥零活儿,还找我吧。工头甩脸走开了。李大回身看着自己筛下的沙堆,土黄土黄的,像个没人烧纸钱的坟包包。

李大悻悻站起来,慢吞吞地走。这“别薯”既然是进来了,就不忙着出去。出去了,再进来就难。李大背着手,故意走得慢,感觉有点像村长了。不让干活了,看看还不中么?

这一看,李大就看出名堂来了,给自己找了一份没人能辞得了他的活儿。

同类推荐
  • 少年与藏獒·寻找神獒

    少年与藏獒·寻找神獒

    那里是与蓝天最近的地方,那里有碧波荡漾的湖水,那里有高耸入云的雪山,那里有凶狠残暴的狼群,那里有勇猛无敌的神獒,那里是西藏——梦想开始的地方!
  • 税务局长

    税务局长

    东江市税务局局长王昆在对东江市知名建材企业力远公司进行税务清查时,发现力远公司在投资建设立远度假山庄时因管理上的原因造成资金严重短缺。为了不让工程停下来,力远公司的总经理邓成军指使公司财务人员采用在账务上少列或不列收入、虚假纳税等手段,少缴税金1500余万元用于建设山庄……
  • 爱无戒

    爱无戒

    这个男女通吃、几乎每天换一个床伴的徐大总经理,给进入电影公司工作七年的陈希哲带来了无以言喻的灾难。公文有一字打错,哪怕是个“的”字,他也会遭到徐总一整个上午的训斥;咖啡冲淡一点,会被泼一身,然后徐极会给他三分钟时间去换一套新的,所以陈希哲每次上班都要带一两套干净的衣服。不论是搞基,还是拉拉,只要有爱就很完美。
  • 深瞳

    深瞳

    故事从一连串离奇的自杀开始。莫名其妙坠楼的老头儿、三十二个跳下地铁站台的乘客……死者的死亡原因匪夷所思,完全看不出自杀的动机。而后的线索却将案情引向一个与刑事案件毫不相关的学术领域:眼科学。故事在这里飓风般转向,形形色色的人物纷纷登场。突患眼疾的孩子、深藏不露的官员、心怀怨恨的喇嘛……所有的一切都暗示着世界正发生着某种变化;但人们仍旧对此茫然无知,也很少有人预见到一场惊心动魄的自然选择马上就要爆发--就在下一夜,整个世界都将被卷入一场突如其来的变异狂潮,没有人能逃脱那亿万年来伟大的进化革命。
  • 失落的影子

    失落的影子

    鲁文基教授预测到总星系的聚焦轴线,将会随着银河系的旋转扫过太阳系,届时,将会观测到在遥远的过去,银河中的图景。却因为空间站的维修无法上到太空去观测,只好和助理一起去到夏威夷观看日落,却意外地在一位富商的家里,用一台业余望远镜,亲眼观测到了宇宙大爆炸时的图景。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鳞万点金

    龙鳞万点金

    建文四年,靖难大军攻破南京城。混战中,皇宫突起大火,留给朱棣的只有一具被太监称之为建文帝的焦尸。而建文帝本人,在打开了皇祖父朱元璋留给他的一方锦盒后,早已踏上了另一条道路……
  • 杀手的扑克牌

    杀手的扑克牌

    每本小说无论好坏都有自己的亮点,你可以不喜欢这种类型,但你并不能完全否定。总之这是一个搞笑杀手和他兄弟之间的故事,这是一个丧尸写的故事。可能这只是一部完全无脑毫无逻辑的小白文,或许骚包的作者还用了某些无耻的手段,但这并不能否认作者没有投入心血。这应该是第一本作者打算真正完本的小说,也许挣不到稿费甚至难以签约,可是有些事就得任性的去做,因为我不想让某些自认为较为经典的东西被埋没在不为人知的角落。。。
  • 大漠边关访古:兼谈宁夏古史溯源

    大漠边关访古:兼谈宁夏古史溯源

    本书通过史前史寻踪、禹迹考异、华夷之间、丝路山河四大部分对宁夏人类史及人类发展进程进行分析与梳理,进一步考证了宁夏人类史的发源、发展及在发展过程中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 金融大帝传

    金融大帝传

    这本书不再发了,俺的新书《金海仕途传奇》已经上传,点击我的作者名,作者信息栏中可找到新书。相信新书比这本精彩许多!
  • 众神之父的造反日记

    众神之父的造反日记

    为了拯救这个到处都是既视感的世界,顺便揉搓一下那群时刻准备搞个大新闻的逆子。——真理之门的守护者——万物均衡的纽带——原初造物主——众神之父选!择!造!反!
  • 神嗣

    神嗣

    母神创造生命,并让生命自由的繁衍生息,然后有一天母神喝下了孩子献上的蜜酒就此沉睡。不知道何时可以醒来,在母神沉睡的日子里,世界发生了连绵的战争。主角自小未见过父亲,在找寻父亲的途中母亲也不知所踪,在管家的帮助与抚养下,主角历尽了艰辛,走上寻亲之路,并在这条路上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
  • 巫医神魂

    巫医神魂

    一缕古巫神魂突然附身到了一个普通大学生的身上……
  • 齐天之下

    齐天之下

    一个人的成长总会伴随这样那样的坎坷与艰辛,最终被磨砺成一颗顽石或者一捧碎沙...年少时总是快乐的,包括我们的男主角齐三少爷。多金、聪慧、顽劣、不以为是、惹是生非等等等等汇集与悠悠之口成为了三少爷少年时身份的代名词。但人总归是要经历成长并伴随苦痛。一瞬之间,家没了,国亡了!面对这样的打击我们期待主角会有所作为,当然也会尊重他自己的决定!让我们拭目以待这未知的变数把。
  • 学长由我来守护

    学长由我来守护

    18岁的黎慕宸遇上了云千秋,那时的黎慕宸冷苦冰霜,不近女色,而唯独她。“小慕慕,给你。”“我不要。”“小慕慕!”“嗯?”“我喜欢你!”“嗯!”你我相守一辈子,不管暴风骤雨,都要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