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8600000022

第22章 归心似箭(2)

郭先生就出生在这“喜闻三声”的大宅院里。他离家的那年,正是父亲期望家中快添小儿啼哭的日子。年前,郭先生刚刚完过婚。新娘是邻村大宅院的,出落得水灵灵的,人样俊俏就不说了,纺织挑绣样样在行。方圆几十里谁家不夸新娘是一枝花呀!多少富家大户上门提亲,都被拒之门外。新娘能将终身托给郭先生,是因为郭先生上学在外,腹有诗文。新娘的父亲有主见,要把女儿托给个有才学的儿男!

郭先生的婚事传遍了四乡八村,人们都说,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地配的一双。

成婚之日,正是腊月,郭先生放假回来,父亲为他办喜事。那日,天晴日朗,鼓乐喧喧,花轿悠悠,喜盈盈将新娘抬进了家门。入夜,西风轻唱,云絮拥集,悄悄飘起了雪花。洞房花炷夜更添了屋中的温暖。吹了蜡烛,窗纸被雪色映得洁白。

新娘边上炕,边说:下大雪,下小雪。

郭先生聪慧伶俐,接口续说:“屋里来了位小姐姐,铺开锦被咱歇着,你的小脚我捏捏……”

屋外扑哧一声,接着,听房的人笑成了一团。花烛夜的笑声笑得山根窝铺甜甜美美的。

然而,好景不长。过了年节,女儿要吃破五。郭先生牵了毛驴,毛驴上骑着新娘。艳阳刚从东面上来,鲜亮得放彩流光,照得新娘脸上红鲜鲜的。毛驴刚出村头,听见沟里有人噪闹,正要勒缰,就见一伙兵丁拥来。郭先生回转毛驴,拍了一掌,那东西机灵得驮着新娘跑了。郭先生不敢跑,怕兵丁追去,给新娘招惹祸端。

兵丁们拥来,不容分说,捆了郭先生就走。郭先生反抗、谩骂,无济于事。兵丁们说,长官有令,见年轻的就抓。

郭先生被抓了兵,进了临汾城,换了装,发了枪,让他守城。哪知兵败如山倒,临汾被攻陷了。他随大军撤到太原,太原城没几日也破了。此时此刻,郭先生翘首家园,望眼欲穿。但是,又怕回到家里给父母、新娘带来祸端。只好跟着败军随波逐流,由北向南,拐到福建,又乘船颠簸到了孤岛台湾。

在台湾安歇下来,急切着返回大陆。听听长官的号令,回故土也就是个三年五载的事情。郭先生想家,想家,还是想家,可是想家又能怎么样?插翅也难以飞过海峡,只好白昼苦撑日月,夜晚梦乡洒泪。哪知道,日月易逝,回家难成,不觉然郭先生已经鬓染白发。

郭先生不敢闭目,闭目父亲、母亲就来到了眼前。二老总是一句话:快和媳妇去吧,早去早回!郭先生心头一颤,睁开眼,泪流满面。早去早回,哪里想到会是一去难回。

郭先生不敢入梦,入梦就走进了洞房,就是新娘那娇嫩的声音,下大雪,下小雪;就是他调笑的回应,铺开锦被你歇歇……接着又是屋外的哄笑声。甜蜜的回忆一次一次再现,每次都给他留下难以忍受的苦涩……他神经衰弱了,无法安然入睡,额角爬满了深深的皱纹。回家与他不再有缘,他绝望了,绝望的他惟盼有封家信,让他知道知道家里的情形。二老身体可否康健?新娘……新娘,也还好吗?还是不是为他独守闺房?他不敢想下去,一想头皮发麻,发疼,疼得额上的皱纹也不住颠动。

绝望的郭先生有了希望。希望来自武先生。武先生和他同乡。他二人同病相邻,都是那次被兵丁抓出来的。几十年来风雨飘摇,他们经波历浪,情同手足。武先生告诉他,大陆上政策宽了,允许通信了。可以写封信从国外转过去。武先生的一位上司去了美国,不妨托他转信过去。

郭先生当下写信,模糊的泪眼下字体晃动。

亲爱的父亲、母亲大人:

儿子在台湾向二老跪拜叩首。那年被抓入军中,兵荒马乱,死里逃生,所幸苟且人世,流落海岛。三十年来,日日想家,夜夜梦归,心肝也能疼碎。二老身体可否康朗?吾妻可否仍守寒舍?时时在念。请二老速传鸿书,以解焦盼,切切,切切!

恭祈

子青山叩上

刚刚寄去信,郭先生就盼信,盼家书,盼那纸页上带来的故园信息。不日,他就去武先生那儿一趟。武先生听到敲门声,知道准会是他。那声音失去了平静,失去了耐心,快得三下连在了一起,嘭嘭嘭之间没有回旋的余地。他赶快去开,不然,声音更紧,响动更大!郭先生一进门,看看武先生的脸面,就知道仍须等待,他跌进沙发,枯坐多时,一言不发,而后,猛然起立,辞别而去。

如此,熬过两个月,武先生终于收到了家书。武先生喜泪横流,得知二老健在,双膝跪倒,面北久久磕头。武先生赶到郭先生住处,要他分享自己的幸福。这喜事又勾起了郭先生的情思,二位抱头痛哭一场。

武先生的信到了,郭先生的也应该到了。郭先生却迟迟收不到信。武先生电话中向美国转信的上司询问,那边说,同时寄出来了。寄出来了,为什么收不到?肯定有人做了手脚?

郭先生找到了安检处,才说姓郭,主办员就问你是郭青山吧?答是。

主办员取出一个信封,往郭先生脸前一举,说,你看——

显明的墨色一下刺疼了他的眼睛。郭先生看到那墨色亮出的是:篡改国号,应予查办。

细看墨色下边的小字,写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

郭先生笑了,显然是寄信的上司忘了台湾当局的大忌。但是美国之误,与我何干?别说查办,就是法办,也不该和我过不去呀!

郭先生厉声质问,里面的人却神色冷厉。郭先生火了,拍了桌子,摔了茶杯。等武先生赶来时,郭先生已被拘禁起来。理由是郭先生窜通外夷,篡改国号,拒不认错,干扰公务。

武先生连忙上下打点,疏通人缘。三天后,郭先生被保释回家。从出禁所,到进家门,郭先生怒目圆睁,一言不发。武先生泡茶买饭,郭先生不理不睬。武先生明白,心痛还要心药医,连忙又托人找门子,里疏外融,想方设法,把郭先生的家书搞出来。还算顺当,又过了三天,武先生兴冲冲拿着郭先生的家书跑了过来。然而,门却敲不开!敲敲,不开;再敲敲,仍不开;狠劲敲,还不开!武先生几乎是擂门了,门却巍然不动。武先生急了,破窗而入。武先生迟了,郭先生已经去了,带着痴痴的盼望去了,去得挺直了身板,却仍然鼓圆了眼睛。

武先生哭了,哭得惊天动地!哭着抚下郭先生的眼皮,然而,刚下来,那眼皮又绷上去。武先生死不瞑目!武先生突然领悟了郭先生的心意,捡过家书,拆了开来,如泣如诉地诵读:

父亲大人:

见信如晤。我是你没有见过面的儿子。你想家人,家人更想你。爷爷、奶奶每日念叨你,母亲更是思念不止,盼两岸归一,父亲早日归来,咱全家阖欢……

儿思严叩首上书

武先生读完家书自己又哭一场。对岸的家书来了,举家盼着团聚,然而,你却这么走了,走得多么遗憾呀,老弟!

哭着,武先生又为老弟抚合眼皮,居然,合上了!

武先生抖着手,好不惊奇……

50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

这是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句。于老先生到台湾后,曾经对蒋介石“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胜利”的口号,充满了憧憬。他如一位少年一样,心怀梦幻,急切着要回到梦牵魂绕的故乡。然而,岁月渐去,发落顶谢,回家的愿望仍然像海波中的云雾一样无法接近,也无法拥抱。于老先生由希望而失望,1962年1月,风蚀残年的他,就要走到生命的终点了,失望已在他那灰暗的目光中变为绝望。因而,那低沉而沙哑的声音,吐出了撕肝裂肺的呐喊: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

这诗句点燃了多少人思乡的热望,寻根热,思乡曲,一时成为台湾岛上的主旋律。

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思乡怀亲仍是去台人员难以消逝的旧梦。就在郭先生忧愤去世的时候,有一个人走上了街头,他用生命的行动呐喊出了一个返乡运动。

时在1987年,启始这场运动的是祖籍湖北的何先生。

何先生的家乡在房县。房县的土地不富庶,撒下的种籽收不回温饱的日子。虽然,家乡人早就有“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俗语,可是,除了当兵,似乎再没有什么填饱肚子的好办法。17岁的他一冲动,走进了兵营,从此,跟着队伍,南来北往,跑遍了大半个中国,最后竟然跑到了海峡彼岸的台湾。炮火硝烟的驱走让他和他的同行者一路惊魂难定,终于,听不见炮声了,看不见硝烟了,落定惊魂,静心一想,忽然发现自己和家乡被无情地分割开了!

忽然萌生的思乡感从此凝固在心头,再也无法挥手驱走。何先生深深陷进了乡愁,早想寄封信给大陆,给故乡,给母亲,可深锁兵营的他没法拥有这份自由。

1965年,何先生离开了兵营,离开了炮兵上尉的职位。这年他35岁了。三十而立,应该是一个人初有建树,如日中天的好年华。然而,走出军营,他举目无亲,双手空空,心中倍感寥落。所幸,他通过加分考上了中央大学企管系,新的学业排遣了他心头不少忧烦。此时,他趁着夜色写了一封家信,那是流着热泪写的,写完了,信纸上斑斑点点。他的一位同学寄给在英国定居的亲戚,请他转投何先生的故里。如同郭先生的遭遇一样,故里寄来的书信以及母亲的照片,同学都转寄来了,可是何先生一次也没有收到。

大学毕业后,何先生有了职业,为了谋生,他一头扎进了繁忙,用繁忙消解着心中的思念。后来,娶了妻子,有了女儿,日子才过得有点起色,寂寞才稍稍暗淡。

然而,寂寞虽然暗淡了,乡情却一点也消失不了。随着岁月的来去,何先生走出了中年,步入了老年,从繁忙的职业中解脱出来,无所事事。这时候,乡情更浓,乡思倍增。有一天,他接到一个来自英国的电话,电话还是大学的那位同学的亲戚打来的。拿起听筒,听到来自海外的声音,他就有了什么预兆,浑身一抖,心揪紧了。他想起了那个梦,那个迷迷糊糊的梦。似乎是自己熟悉的故园,似乎是自己亲爱的母亲,可是,一切都如同笼罩着一重迷雾,怎么也看不真切。他越是瞪着眼睛想看清楚,就越是难看清楚。往常,在梦中拜见母亲不是一回了,每回母亲都把他搂入怀中,亲手抚去他满脸的泪水。而这一次真怪,母亲见了他非但没有亲近,反而关上了门扇。任他敲门,呼喊,那沉重的门始终没有打开。记得他是以头撞门的,门没有开,自己却醒了,醒在了床榻下,头上碰肿了一个包。屋里有些暗昏,天没有亮的意思,何先生却睡不着了,脑子里一次一次反复着那迷蒙的梦境,隐隐觉出了某种不祥之兆……

电话证实了不祥:母亲去世了!

声音不重,却像电劈雷吼,一下惊呆了何先生。何先生欲哭无泪,呆在了房间,不吃不喝,不倒不睡,一楞就是3天。终于哭出声时,已是第4天了。何先生哭着倾诉:

“生不能行孝,死不能送葬,何为人子!”

他病倒了!

大病愈痊时,街头出现了一个震惊人心的景观:

一位白发长者,伫立街心。上身披挂着一件雪白的衬衫。衬衫的前襟赫然写着两个大字:想家。背后则响亮着一种声音:

妈妈,儿好想念你哟!

鲜红的颜色在雪白的衣衫上流下了杜鹃泣啼出的血迹!过往的行人,无不探头观看。去台的老兵,偶一瞥就是一阵心酸,手一抹眼中两滴泪水,不由自主的围上来,一同叹息,一同声援,喊出了响亮的声音:

回家探亲!

回大陆探望父母亲人!

也许在今天听来,这声响如同满街飞扬的话语,普通得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惊诧。然而,在那时,在1987年,这不啻是响彻台湾的第一声春雷。

从此,在台北的广州路、天津路、青岛路、武汉路、福州路,以及忠孝道、仁爱道、信义道、和平道,到处都可以看到那鲜红滴血的身影。渐渐这身影走进了荣民之家、荣民总医院。这身影走到哪里,哪里就掀起情感的波涛,哪里就会涌动呼应的热浪。

这个人不是别人,就是何先生!

何先生走出了忧愤,走进了狂想。他要用心和身的呼唤推拥出新时代的巨澜。

这一日,已是暮色苍茫了,何先生还贪恋在街头。他终于拖着困倦的身体移步街边,缓缓回家。突然,有两个人跳了过来,一个伸臂猛然推了他一把,何先生摔倒在地。另一人,不容分说,扑上来抡起拳头在他身上乱打。他那雪白的衣衫和衣衫上鲜红的血色被撕乱了。身上的血和字上的艳红浸在了一体。路人发现了,围上来,呼唤着:不许打人!不许打人!

凶手松了他,钻进人丛,逃走了。

何先生躺在地上久久起不来。

何先生被人们七手八脚扶了起来。

何先生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到家的。

何先生歪倒在沙发上嚎啕大哭。妻子上前来关切地看着他,陪着落泪。

妻子痛爱地说:别去了,在家里安居,我好好照料你。

何先生理解妻子的苦心,是要他安心居家,好好过日子。可是,他怎么也锁不住自己思乡的心!他知道,这两个唐突的莽汉,不会是一般平民,肯定背后有人指使,有人操纵。妻子也明白这背后的隐秘,劝他不要以卵击石,给自己找痛苦,给家人找麻烦。

这是一个不眠之夜!

何先生是个男人,虽然岁月的风霜剥撕了他不少的刚烈,可是,骨子深处的坚毅仍然深深地潜在着。一番拳脚暴力,居然更为坚毅了他的意志,他决计要把返乡运动搞到底,搞成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中国传统的信念,支撑了这位普通男儿的脊梁。

他知道,前面的路很长,前面的路很险!自己铤而走险也还罢了,为何要牵连妻子、女儿,让他们也陷进惶恐不安?思来想去,他决定和妻子离异。只有离异才是保全她母女的万全之计。他对妻子说:

我从心底感谢你,感谢在我孤独的时候你和我走到了一起,又为我生了女儿。没有你,我很难活到今日!我不是要遗弃你,我是怕连累你和爱女。有一天,我的返乡活动如愿了,我还活着世上,我仍然回家来,和你生死相守在一起!

妻子不再落泪,默默无语地点头。何先生明白,这无声的点头是冲破感情波澜后对他最大的支持。

一连数日,街头没有看到何先生的影子。

何先生再出现在街头时,雄赳赳,气昂昂,换了一副景象,他变得昂扬洒脱,钢骨铮铮。

因为,他不仅和妻子办理了“离异”手续,也将女儿托咐给了妻子,和自己脱离了父女关系。而且,他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举措,写了遗嘱,交给了好友杨先生。

那一日,他邀杨先生进餐,几杯酒下肚,向老友滔滔倾吐衷肠,披露了誓死呼吁返乡探亲的志向。杨先生大为感动,支持他的行动。何先生闻言,从怀中掏出一纸。杨先生看过,竟是遗嘱,那洁白的纸页落下撕肝裂胆的墨色:

葬我于高山兮,望我大陆!

杨先生什么也不说了,两个酒杯重重碰在了一起,热烫的酒又荡进了激动的衷肠。

何先生的活动范围大大宽广了。他仍然是那种雪白血红的形象,走大街也走小巷,走广场也走社区,走台北也走台南,走城市也走滨海。所到之处,呼应者纷纷拥来,支持何先生的返乡探亲要求,谴责当局的非人道行径,真是一呼百应。

何先生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将声势搞得更大。1987年6月28日,他发起的“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居然在台北召开了。参加促进会的竟然达到了6000余人。会议以“想回家,怎么办?”为主题,一致要求当局尽快开通海峡两岸探亲渠道。

数千名老兵簇拥在一起,头发花白,面容憔悴,步履艰涩,举止缓慢。看到这蠕动的波澜,人们无不动情,无不落泪。老兵们边走边散发传单,边慷慨陈辞:

同类推荐
  • 认同与悖离: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的生成

    认同与悖离: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的生成

    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的生成究其实质就是中国文论话语的现代性转换,它不仅标示着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形成与流变,而且也意味着中国现代文论话语的质态和形态均已发生了与传统文论话语迥然不同的变异。
  • 感谢贫穷

    感谢贫穷

    本书介绍了中国资本市场纵横驰骋的“猎手”沈南鹏和熊晓鸽的人生经历,介绍了那些经典的投资案例中隐藏的财富智慧,他们对企业运营者和创业者提出的建议,他们人生中蕴含的成功密码以及他们给在财富道路上的“猎人”的思考和启发。
  •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走向生态人文主义

    本书从动物研究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生态人文主义的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详尽探讨了美国当代著名作家库尔特·冯内古特小说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深刻挖掘了小说中无处不在的动物意象的内涵、作用、价值和意义,对《五号屠场》、《冠军的早餐》、《泰坦的女妖》、《戏法》、《格拉帕格斯群岛》、《玩笑》等小说中所表现的食肉行为、动物伴侣、动物饲养场等人与动物关系的表现方式进行深刻解读,展示冯内古特通过这些意象所呈现的人性的凶残、后工业社会……
  • 你不努力 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醉美文摘)

    你不努力 谁也给不了你想要的生活(醉美文摘)

    你一定要明白,什么才是你想要的生活?被尊重,被爱?财富,快乐?其实,你最想的想要的生活,是来自于实力的自信,是你说了算的痛快。这一切,父母无法给你,爱人无法给你。唯有努力和勤奋,才能让你过上想要的生活。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掌握着改变命运的密码,都应该做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水浒人物品评录

    水浒人物品评录

    本书选取了《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最具特色的二十七个主要人物,以现代视角予以解读。
热门推荐
  • 背棺行者

    背棺行者

    千年之后,世事变迁,沧海桑田。沉睡的少年苏醒,背负埋葬自己的棺椁,去寻找那遗失的记忆。漫漫长路,免不了迷茫、困惑、恐惧,但有友情、爱情、亲情来温暖那颗孤寂的心。还有不时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敌人,可阻挡不了心中坚定的信念。。。。。。
  • 迷境之失落地带

    迷境之失落地带

    这不算一部典型的玄幻小说,更像是一部不太科幻的科幻小说
  • 我们终于找到彼此了

    我们终于找到彼此了

    17岁是一个非常美丽年纪,我们在这段懵懂的青春里,都曾喜欢过,被喜欢过,纪筱熙是那么地喜欢叶泽,可是叶泽对现实生活中的纪筱熙并不感冒,可在网络中却非常暧昧,直到有一天纪筱熙为叶泽做出了真真正正的改变,叶泽在这时也发现了这个女孩儿的与众不同之处。那么,他们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世世盛宠:冷王腻宠逆天妃

    世世盛宠:冷王腻宠逆天妃

    【一对一甜宠,男强女强】洛樱不知道是不是杀手是容易穿越的体质,她只知道别人是灵魂穿越,自己却是本人穿越!在这人生地不熟的世界,又是情敌又是仇敌的,她到底要怎样才能闯出一番天地?罢了,既来之则安之,且看她如何在异世大陆修练灵力、清理情敌、收获爱情,走向人生巅峰!
  • 我真是大画家

    我真是大画家

    “什么?萧雪生,你在开玩笑吧?毛笔除了写字画画以外,还可以刻画技能?你倒是说说技能是个什么鬼?”“技能是战斗的,这是一个关于人人拿着毛笔打架的世界。这是一个人人可通过小石头来完成梦想的世界,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世界。这是一个全新职业,全新战斗方式,全新故事情节的世界。”天方大陆,幻者无数,然而画灵师却少之甚少。多少人前赴后继,想要成为画灵师?可又能有几人能够如愿以偿呢!
  • 带着强悍系统闯异界

    带着强悍系统闯异界

    一花一世界,带着系统闯天下,开启一段奇妙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真爱是场梦

    真爱是场梦

    我们每个人也许曾经都被爱情所伤,也可能无意间伤害过别人,我们曾经在爱情中享受到无尽美好,也在爱情中跌得头破血流,但是,无论爱情怎么成全我们,摧残我们,当我们从一段爱情的雾霾中走出来的时候,希望自己还有勇气,把自己对爱情的所有热情,转移到下一段爱情中,本书是根据多人亲身经历的爱情故事改变而成。
  • 想诱你入怀

    想诱你入怀

    第一眼惊艳第二眼沦陷第三眼不负遇见“放开”“我要追你”“那你试试”
  • 喜欢你从黑夜到清晨

    喜欢你从黑夜到清晨

    【青梅竹马,无误会无情敌,不甜你咬我呀】法学院学神砚乔智商太高,众柠檬精酸溜溜道:“学神都是孤独的,情商低的,没有感情的,不会爱人的,更不会有人喜欢的。”结果第二天,砚神把他的小青梅堵在楼道里——“你知道吗?青梅竹马的关系不受法律保护。要不……我们换个关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