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28600000018

第18章 中国根祖(8)

行笔至今,本应继续豪诵,然而,回首往事,悲从中来,郑成功胸中的忧郁向笔端涌来。这时候,他想到了什么,一定想到了自己的父亲。父亲郑芝龙作梦也没有想到,他投降清廷本是要追寻荣华富贵,却沦为可怜的人质。清政府看看以人质要挟郑成功投降无望,竟然在北京柴市杀了郑芝龙及其家属11人。而且,还不解恨,继而挖毁了郑家祖坟。噩耗传来,郑成功悲痛欲绝,常常夜不能寐,面北而泣。悲痛、愤怒,折磨着他,啃噬着他的生命。他要反抗,要征讨,要报仇血恨,可是,整整十多年了,功业渺茫,三次北伐,有胜有负,要恢复明代江山谈何容易?因而,他想到了田横,想到了这位秦末立志复秦的将士,失败后带着上千人逃到了海岛,难道自己正在步田横的后尘?因此,伤情地落笔: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茹苦间关不忍离。

伤情归伤情,抚过纸页,郑成功就着手收拾荷兰人留下的乱摊子。他带领近臣前往各蕃区巡视,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高山族人民敞开门户,前来迎接。郑成功将从大陆带来的布帛和烟草赐给他们,鼓励他们垦田种植。巡视途中,郑成功看到台湾土地肥沃,荒野广袤,深受启发。归来即召开文武百僚会议,商谈分兵屯田之事。郑成功指出:为政之道,在于足食;足食之后,乃可足兵……台湾土厚泉甘,膏壤未辟,当用寓兵于农之法,庶可足食足兵……为今之计,莫善于屯田……今台湾新复,虽僻处海边,安敢忘战?放行屯田之法。仅留勇卫、侍卫二旅,以守安平、承天;余各按分之地,分赴南北开垦。使野无旷土,而军有余粮。三年之后,其土地分上、中、下取赋,三年以内取所获三分,以供政用。农隙之时,训以武事。有事则执戈以战,无事则负耜而耕,然后可以图长治也。

众将无不佩服郑成功之见。立即分派各镇,择地屯兵,插竹划社,斩茅建屋,垦田开发,勃然兴起,台湾走上了振兴之路。一年之后,军民足食,百姓安康。

台湾屯田开发分三种类型进行。第一类是官田,即接收荷兰鬼子留下的王田土地;第二类是营盘田。收复台湾的兵士,按营扎寨屯垦出的土地;第三类是郑成功后人,文武官员及一般住户开出的土地,叫做私田。这样,谁开发谁受益。大陆的民众闻讯,纷纷前来开发。据有关史料记载,这一时期从大陆过来的人多达12万,还有说多达20万。大陆移民的大量入台,带来的不光是劳动力,还有优种及先进的耕作技术。台湾的生产生活又向前跨进了一步。

遗憾的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却看不到这种进步了。入台后他不服水土,身染风寒,理应休养治疗。可是,荷兰鬼子撤走,百废待兴,哪有时间休息?他日理万机,夜以继日地工作,竟然很快走到生命的尽头了。1662年5月8日,身卧床榻的郑成功自感离生命大限不远,撑身坐起,穿好朝服,要去看海。近臣黄安上前扶住他缓缓行走,来到海滨,登上将台,翘首远望,浩渺大海风平浪静,却不见行船,郑成功不仅潸然落泪。他面对大海,独自感慨:

自国家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已屏迹遐荒,遽捐人世,忠孝两亏,死不瞑目!天呼!天呼!何使孤臣至于此极?吾又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乎?

郑成功泣泣哀哀诉完,泪流满面,稍一停顿,突然朝后倒去。一位名垂千古的民族英雄就这么满怀悲愤长辞人世。郑成功啊,郑成功,你以38岁的年龄永生了,永生在人民的口舌中,永生在中国的史籍中了!

42

接下来,我们该换一种眼光看台湾了。

这种眼光是,站在中国的全局,也就是站在清朝政府当时的角度来看怎么样收复台湾,完成祖国统一。很明显,如果这么审视历史,郑成功的后世子孙将成为统一大业的绊脚石。只有掀掉绊脚石,历史才会步入应有的进程。

在完全改变眼光之前,我们有必要客观的评价一下郑成功及其子不朽的历史功绩。首先,郑成功这位民族英雄从荷兰鬼子手中夺回了其侵占38年的台湾宝岛,使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其次,台湾有计划、有步骤的农耕开发,是从郑氏家族开始的,宝岛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再次,台湾的对外贸易也有了新的发展。1670年,已由郑成功的儿子郑经主管台湾的政事了,郑氏家族素有商贸的传统,其也不例外,进行多种经贸。是年6月23日,英国“平克”号商船首次来台湾,抵达安平港时,郑经发炮迎接。将英商接回府中盛情款待,洽谈业务,最后签订了经商协议。从此,每年有5艘英国船只载着步枪、火药以及精细器皿来安平港贸易。郑经不仅和英国,也和别国广泛商贸。可以说,郑氏家族是开发建设台湾的历史功臣。

就在郑氏家族一心经营台湾的时候,祖国大陆的局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南明王朝彻底覆灭了,从南至北全成了清朝的一统天下。这时候,惟有台湾宝岛还漂泊在外,而漂泊的原因是由于郑氏家族迟迟不肯受招回归。我们如果为祖国的统一系心,就不得不随同清军去征讨郑氏了。

1683年,即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征讨台湾的战斗打响了。所以选定此时发兵,是因为郑氏集团发生了变乱。郑成功病逝后,郑经主政。郑经虽然不具备郑成功那样的谋略,也还能压稳阵脚。到了1681年,即康熙二十年,郑经去世了。按照郑经的意愿,应该由长子郑克藏继承爵位,可是,握有军事重权的大将冯锡范和郑克藏不和,就趁郑经去世的丧乱之机,杀了郑克藏,拥立郑经的次子郑克爽承袭延平郡王位子。郑克爽年幼,只有12岁,统理不了政事,大权便落到了冯锡范、刘国轩等将领手中。处于变乱中的台湾丧失了先前的战斗力,此时不发兵,更待何时?

统领征讨大军的是施琅。施琅曾在郑氏门下任部将,因为权利之争弃郑投清,他对海岛上的地理状况了如指掌。因而,康熙皇帝任命他为福建水师提督,并加太子少保衔。这也算是知人善任。施琅赴任,没有急于出兵,而是一边操练水军,一边刺探军情。待到兵力强盛,又吃透台湾近况,方才进军。

施琅发兵,没有直赴台湾,而是先取澎湖。澎湖守将是刘国轩,是郑氏军中的强将。如果直攻台湾,刘国轩必然援救,那就会腹背受敌,处于劣势。因而,施琅决定各个击破,先攻澎湖。刘国轩确实是名强将,兵士训练有素,临阵指挥有方,况且澎湖防线坚固,海岸线上筑有城墙,墙上有炮眼,炮眼中火力凶猛。施琅见正面强攻困难,就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一面佯攻,吸引刘国轩的炮火,一面则勇猛进逼。这一着眼看奏效,将士们就要攻破城墙了,不料一支流矢飞来,射中了施琅的左眼,顿时鲜血直流,疼痛难忍。关键时刻,稍有不慎就会动摇军心,施琅咬紧牙关,拔出箭矢,用手帕捂住眼睛,继续指挥。兵士们见统帅如此英勇,深受鼓舞,冲杀更猛。总兵吴英冲锋在先,一路杀去,连克两个小岛。施琅哪会休息?亲率56只战船,分8队直攻海岛。战斗进行了两个时辰,郑舰被击沉上百艘,人员伤亡,不计其数,施琅完全控制了主动权。待攻占了澎湖,清点所俘人员,就是不见刘国轩。

原来,刘国轩见大势已去,不敢恋战,趁着夜色偷偷逃往台湾去了。刘国轩的到来,让台湾将领吃了一惊。郑克爽更是惊惶失措,实指望刘国轩首战告捷,御敌于海岛之外,哪料到这么快就会惨败归来!眼看精锐之师被击垮,再战也难以反败为胜,只好派人求和,宣布投降。

施琅看了降书,十分高兴,乘胜挥师,接收台湾。同时,派出使臣快船快骑去给康熙皇帝报喜。康熙拿到喜报的时候,施琅率领的清朝大军浩浩荡荡进入台湾。从此,祖国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一统。这一天,恰值中秋节,康熙皇帝喜不自禁,奋笔写下《中秋日闻海上捷音》:

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默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

水犀军指岛门空。

来庭岂为修文德,

柔远初非默武功。

牙帐受降秋色外,

羽林奏捷月明中。

海隅久念苍生困,

耕凿从今九壤同。

写完七律,仍然喜难自禁,又写五言诗《赠施琅》:

岛屿全军入,沧暝一战收。

沧暝一战收。

降帆来蜃市,露布彻龙楼。上将能宣力,奇功本伐谋。伏波名共美,南纪尽安流。

露布彻龙楼。

上将能宣力,

奇功本伐谋。

伏波名共美,

南纪尽安流。

我们且莫沉浸在康熙的诗中忘乎所以。因为朝中有一班大臣并不看重征讨台湾的胜利,认为台湾是弹丸之地,得之无所加,不得无所损。退兵回朝也未尝不可。

施琅闻之,甚感鼠光短浅,夜难落枕,持笔《陈台湾弃留利害疏》。

他认为,台湾地方,北连吴会,南接奥峤,延袤数千里,山川峻峭,港道迂回,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

他认为,台湾野沃土膏,物产丰富,耕桑并耦,渔盐滋生,满山皆属茂森,遍地具植修竹,硫磺、水藤、糖蔗、鹿皮以及一切日用之需,无所不有。向之所少者布帛耳,兹则木棉盛出,经织不乏。且舟船四达,丝缕踵至。实肥饶之区,险阻之域。

他认为,若弃台湾,红毛必来。彼性狡黠,所到之处,善能蛊惑人心,重以夹板船只精壮坚大,从来海外所不敌。若再得此地,必倡合党伙。窃窥边场,逼近门庭,乃种祸后来,沿海诸省断不晏然。

施琅其人,不可小觑。如果从收复台湾的战斗中,我们只看到了其胆略气魄,那么,此一番文字则可以窥得满腹经纶了。他从地理状况,分析了台湾的位置之重要;从物产状况,分析了台湾经济之重要;又从历史经验,得出了辖统台湾之重要。将台湾与祖国大陆有机的凝结为一体,有大陆,就要有台湾,否则就会唇亡齿寒。

上疏不久,康熙皇帝宣旨:

台湾地处边远的海上,最近才收得回归,应设立郡县、屯驻军队,安宁善民,扼制不法,改造教化,敦厚风俗。因此,应设一府三县。在赤墩设台湾府,附郭城设台湾县,凤山为凤山县,诸罗山为诸罗县,由一名道统管辖。

在军事上,也合理陈兵:设总兵1名,副将2名,士兵8000名,分为水陆8个营;澎湖设副将1名,士兵2000名,分为2个营,每营设游守、千总、把总等领兵。

海峡两岸进入了共同防御,共同发展的新时期。

43

自从清政府统一台湾,台湾的命运就随着祖国的命运而变化了,清朝经历一个繁荣强盛、腐败衰落、屈辱挨打的过程,台湾也无法幸免这种境遇。但是,总体来看,清朝时期是台湾大规模开发,高速度发展的时期。我们不妨从多角度来观察一下其时的状况:

1、人口。统一后的台湾是一块相对富庶的土地,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天地。而此时,大陆沿海经过多年的发展人多地少,趋于饱和,因此,不少大陆人纷纷渡海来台湾开发生产,这一时期台湾人口突然膨胀起来。前面我们说过,郑氏统领台湾时期,汉人大约在12-20万人之间,到了1811年,也就是嘉庆十六年,再度进行户口编查之时,汉人已达到了194万多人。到了1895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一年,台湾汉人突破了250万。汉人成为开垦台湾的主体劳力。

2、土地。台湾的土地管理,自清代走上了正规化道路。清政府规定:台湾未开垦的土地,除了原住民所有地外,皆属官方,移民开垦土地,必须取得合法手续。一是向官方申请,领取合法执照;二是向原住民租种土地。一般情况,在政府领取开垦执照的垦户,都是大数额土地。若不分割,一户很难开垦。所以,再组织垦户分别开发。如果说向政府领取开垦执照的是大租户,那么,从大租户手中租种土地的则是小租户。小租户的土地种不过,就又分发下去,这就是佃农了。这样,佃户向小租户交租,小租户向大租户交租,大租户向政府交租。台湾的土地形成了一田两主或一田多主的耕种制度。

3、开垦。大量移民进入台湾,使台湾土地开垦进入兴盛时期。这一点是清政府始料不及的。统一之初,政府曾划定土牛红线,确定开垦界线。所谓土牛红线,是为了界线分明,挖土垒堆,外形似牛,因称土牛;土牛另侧的深沟,即为土牛沟。划界的时候,还在纸上以图作示,用红笔连线,区别于其它界限。这样,地上以土牛为界,纸上以红线为界,即是土牛红线。但是,由于移民的大量进入,土牛红线不断冲破,不断重新界定。从乾隆二十五年的台湾番界图看,自南部笨港(云林北港)到大甲溪一带,新的番界红线明显往内山移动。而桃竹苗地区,原来在土牛红线之内的龙潭、杨梅、新埔、九穹林、三湾等地,到乾隆五十五年完全成为开垦区了。台湾的开垦速度的确很快,康熙年间,新竹至南嵌之间行走一天难见人烟。到了乾隆年间,这里到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风光。

大规模开发催生了新的经营方式,合股经营应运而生。催化合股经营的主要因素有两点:其一,开垦田地渐趋丘陵、山区,难度逐渐加大,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必须加大。因此,联户开发水到渠成;其二,开垦出的土地主要种植水稻。水稻生长离不开水。开渠引水,兴修水利,成为要事。兴筑水坝,需较大投资,当然回报也大,但是靠一个垦户难以筹足资金,因此,只有多个垦户形成合力。这两点促进了合股经营的形成。

合股经营的出现,极大解放了生产力。生产发达,物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商品交流扩大,很快出现了聚落和市街。聚落,即居住的地盘逐渐扩大,呈现了集镇和城市的的雏形。市街,即贸易地。政府为了掌握通商贸易,组织商人联手合作,其组织以“郊”为名。郊名又以货物流通地为名。北郊,为江浙以北的贸易区域;南郊,为福建、广州的贸易区域。鹿港还设有泉郊,面向泉州交易;设有厦郊,面向厦门交易。后来,由区域经贸,分化为产品经贸,同业商人成立一郊,糖郊、布郊相继形成。台湾经济进入了空前的繁盛时期。

4、文教。台湾的文化教育沿袭的是大陆的体制。按照清政府规定,新设的厅县应该随之成立儒学,台湾也不例外。府、州、县、厅相继设立儒学,通过考试入学者即为生员。同时,地方官和土绅也兴办了学院、义学,还有由读书人开班授徒的书房,多种形式的教育蓬勃兴起。当然,无论哪种方式的教育,学生写字、读书的目的都是围绕科举的,都是想通过考试进入府、州、县、厅的儒学,进而入仕作官。

原住民的教育也随之发展,社学为主要形式。康熙二十五年,诸罗知县开始设立新港社(台南新市)、目加留湾社(台南安定)、萧垅社(台南佳里)、麻豆社等4所社学。乾隆年间已普及开去,台湾县、凤山县、诸罗县、彰化县、淡水厅各地都设立社学,达到49所之多。嘉庆之后,许多原住民的子弟都进入汉人学校读书,社学逐渐减少。

台湾的文化教育步入了封建教化的轨道。

44

台湾的开发建设使宝岛越发富裕繁荣。

台湾越是进步发展,垂涎台湾的国家就越多。各种势力相继前来,都想在台湾捞好处,甚而想久占为业,谋为己有。

同类推荐
  •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一口气读懂中国文学史

    本书从中国文学历史画卷中采撷了部分精髓,从散文、赋、诗、词、戏曲、小说等文体对中国文学史进行概览,从远古时代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到当今喧哗的收集网络文学,择取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作家进行详细介绍。
  • 更多事物沉默:非诗108首

    更多事物沉默:非诗108首

    “以自由独立的灵魂驱动的字句,方能俯仰见美,力若强驽初发。”本书收录作者现代诗一百零八首,以充满语感和节奏感的质朴语言体现汉语言的神奇并阐明自己的观点:在我所处的时代,文学的很多命题,都迫不得已需要返回原点来审视,人性亦然。
  • 纸短情长:世间最美的情书

    纸短情长:世间最美的情书

    《纸短情长:世间最美的情书》从民国才子才女中挑选了十二对耳鬓厮磨的伴侣。包括徐志摩、高君宇、鲁迅、朱生豪、朱湘等,讲述他们尘封已久的爱情故事,并从他们的书信中挑选出60余封情书,内容是他们写给情人的信函,或者软玉温香,或者情意绵绵,或者牵肠挂肚。虽然他们的旷世之恋已经随着历史远去,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追求爱情的书信,更是一部守护爱情的哲学。愿这民国书信里的爱情哲学,能让你在情路上走得清醒,看得清明。
  •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

    容斋随笔(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搞笑幽默笑话

    搞笑幽默笑话

    汇集了中外古今经典幽默故事,化机智于只言片语间,处处闪动着智慧光芒。其中的大多数幽默故事都是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有着非同一般的借鉴意义。它们不仅能让孩子们开怀大笑,而且能在笑过之后有所收获,有所思考。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我的闺蜜老公

    重生之我的闺蜜老公

    她死了,她以为她可以解脱了。可是她好像只能飘在那个室友闺蜜身边看着她给自己报仇,让自己一阵感动。等等女闺蜜是怎么回事?干嘛要剪短发?等等你脱衣服干嘛?啊喂你你你居然是...*“曦曦,你别丢下我好不好?”“曦曦快回来”“曦曦我爱你!”
  • 平行世界—命运之牢

    平行世界—命运之牢

    主角樊瑞10岁双亲失踪,15岁唯一亲人妹妹小玉,在车祸中丧生。至此立誓要逆转时空,救回妹妹。经历10年的调查结识两对科学怪人夫妇,自此展开时间与空间的旅程。经历重重蜕变,回归之时,发现已是战火连天。临危受命,解救困军,平定叛乱,抵抗侵略,解开重重迷雾,追查幕后黑手。超时间、越空间,屹立时空之外,解种族诅咒。一切归于平静,最终发现所做一切,都是被人预先设计好,就连自身都是被创造之物,心灰意冷带领妻友游走世间再不问世事,只留下一段传说。
  • 十九爷的王妃不乖

    十九爷的王妃不乖

    曼珠沙华是开在冥界的一种花,也叫彼岸花,诅咒人们生生世世都不能在一起。“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佛经》受了诅咒的两个人再次重生,重生之后,就能在一起了吗?唯有让时间来见证了……
  • 生活端倪

    生活端倪

    散文,这个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一直以来都备受大家推崇。它素有“美文”之称,看似短小的一篇文章,却蕴含着博大的深意。它有精神的见解,有优美的意境,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它折射的是时代的风采,凝聚的是社会的深意。我们甚至可以说,一本散文就是一个思想的凝结点,反应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内涵。
  • 情与爱

    情与爱

    故事描写命途多舛的年轻人张元正在仕途、爱情、婚姻、家庭中跌宕起伏的故事。他幸运地成为恢复高考后首届——“七七届”正取生。毕业后十余年间,才高八斗却不谐官场的张元正面临的却是官场运滞,提干和评职称多次得而复失,更为难堪的是,其身体被摧残,家庭也屡遭变故。他凭着对人生的执着信念,几经磨难,终于被提为股级干部。后来,张元正看到上级分行多年在人事任用上失误连连、积重难返,遂下定决心离开家乡前往深圳展开二次创业,很快被市委组织部考察内定为市属国营公司的正处级总经理候选人。面对不期而至的官帽,他毅然作出“早出晚归,躲避升官”的抉择,不惜应聘回到金融企业当起了信贷员,再一次印证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名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总裁

    我的总裁

    少年的强势回归,竟然是为了保护一个美女,这个任务是困难重重还是…
  • 大佬她来自星际

    大佬她来自星际

    一班来了个奇怪的插班生,又漂亮,又聪明,啥都会,除了不爱说话,一言不合就动手,真是哪哪都好。言笙是来自卡塔星球战神的女将军,大战中意外受伤来到蓝星,寻找掉落的十二星项链。可是,没有人告诉她蓝星需要钱呀才能生存下去啊!!!顾家有个大少爷,经商头脑一级好,生的那叫一个好看,除了身体不太好,真是哪哪都好。“和我结婚,等我死了你就可以继承遗产了。”言笙想了想,好像也不吃亏,反正这个辣鸡蓝星人一看就活不过二十五岁。可日子过去一年了,男人看起来似乎身体越来越好了,言笙暗(急)戳(不)戳(可耐)问他。“你什么时候死。”“不着急,快了快了,你别看我身体好,其实我这就是回光返照。”言笙皱眉,算了算了,在等等吧,万一就死了呢!一心想继承遗产的女主vs擅长坑蒙拐骗的男主。
  • 全球之战

    全球之战

    在二十一世纪中前期,世界上各种矛盾逐渐爆发,因人口,资源,还有新兴国家对全球利益分配的不满,战争从小范围开始爆发,恐怖活动在一些国家背后支持下越演越烈,最终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也称“全球之战)。本书既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展开的一段热血的战争狂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