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15900000003

第3章

无畏品第五

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何从造发道意。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从一切欲而起道意。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正作此语。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爱欲中与欲从事。尔乃成道不随爱欲。则菩萨何缘得起一切道意。天子复问。文殊师利。心从何所建立于道。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于诸佛法中建立道意。何以故。天子。道意本从诸佛法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一切佛法在何所起。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一切佛法本无无所起。何以故。天子如虚空本无。从虚空本起一切佛法。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一切佛法为几何乎。可数知不。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如诸法等佛法亦尔。所以者何。如一切法。如来从是最正觉故。是故天子。如诸法等。佛法之数等亦如是。天子复问。云何文殊师利。淫怒痴宁复是佛法耶。文殊师利答言尔。天子。淫怒痴是为佛法。何以故。爱欲无觉。以道之教教授故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将无一切皆当得佛耶。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一切皆当得佛。审当作佛。卿莫疑也。所以者何。天子。一切当得如来正觉故。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皆得佛乎。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为入寂然。为入空故。天子复问。文殊师利。寂之与空云何得觉。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若不得空何从得觉乎。用空无侣无强无弱故。天子复问。文殊师利。如来晓空便得道乎。文殊师利答言尔。天子。如所语空则是道。佛说解空则为入道。天子复问。文殊师利。如空之行当云何行。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无色欲行是则空行。于欲界行不为情行亦不香行。亦不色行亦不无色行。亦不身行亦不心行。何以故。不行是行是亦空故。天子复问。文殊师利。如来为不行是本空行耶。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如来之空亦如是空。彼无所有于我亦尔。如无所行则如来行。天子复问。文殊师利。如无所有当何等行。文殊师利答言。天子。如无所有当行无所有。不他余行至于他余亦无所有。如是行是亦无所有。天子复问。文殊师利。假无所有持何等来。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至于****而离于欲。则名曰无所有。于****中习无所有。贪怒痴欲无欲不欲。是故名曰无所有也。于欲不习名曰无所有。以吾我身而住空行。名曰无所有。习是无所有亦无所有。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所习而无所有。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习寂然则无所有。是空是闲是不生无所起。寂然则无所有习。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所施作而名为习。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无所坏败。是名曰习。明诸所有而无沾污。是名曰习。不可限度等如虚空。是名曰习。离于贡高常照明一切。是名曰习。亦不多亦不少。是名曰习。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所是不晓习者。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不知法习者。是名不晓习。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所名曰晓于习者。文殊师利答言。天子。知法习者是则晓习。天子复问。文殊师利。意不妄信何所是其相。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诸无挂碍行是其相。天子复问。文殊师利。意不妄信菩萨。云何报毕信施之恩。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意不妄信者。是名曰眼见了一切诸法。不随他人教有所信从也。意不妄信者。不复报信施之恩。何以故。从本已来悉清净故。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下须发菩萨不肯入众不随其教。是名何等。当何所应。文殊师利答言。天子。除须发菩萨不肯入众不随他故。是名曰世之最厚也。何以故。天子。所作无为名曰众僧。菩萨不住无为不止无为。是故名曰世之最厚者。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设使菩萨正住于无为有何等咎。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设使菩萨住于无为无益一切。便堕弟子习为灭度。是其咎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无为则八道地。有为则凡人地。菩萨为住凡人地故。为世之最厚耶。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不也。所以者何。菩萨亦不住于无为地。亦不住于有为地。是故名曰世之最厚。何以故。菩萨兴发行者会止于有为。不住无为不造无为。是故为世作厚。住于有为悉知可否处。住于无为知诸慧处。已知有为可否便住其中。已知无为慧不止其中。天子。譬如勇悍健男子。张弓建箭仰射虚空。箭不住空亦不下堕。文殊师利语天子言。是为难不。天子报言。甚难甚难。文殊师利言。菩萨所作又难于此。所以者何。于有为中而不舍离。便得无为故住于无为。于有为中养护一切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之畏从有为致耶。从无为致乎。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畏惧从两因缘致。亦从有为亦从无为。所以者何。从有为中畏于爱欲。在无为中畏于无欲。天子复问。文殊师利。尚无爱欲云何复畏。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于三界不近是则为畏。不近三界为堕弟子地。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无所畏。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有为中常行智慧之慧。以善权慧不堕无为。是为菩萨得无所畏。复次天子。菩萨以一切故不舍有为。以佛法故不堕无为。是为菩萨从得无畏。复次天子。菩萨所有福施因缘近于有为。所有佛慧因缘不堕无为。是为菩萨得无所畏。复次天子。菩萨住于有为为已立禅。住于权慧为从禅还。是为菩萨得无所畏。复次天子。菩萨以道意。住便起功德。以大哀住广护一切。是为菩萨得无所畏。复次天子。菩萨于空闲住觉知魔事。已善权住降伏魔行。是为菩萨得无所畏。复次天子。菩萨以大慈住普而说法。以大哀住为行杂施。是为菩萨得无所畏。复次天子。菩萨住于生死殖泥洹本。住于泥洹殖生死本。是为菩萨得无所畏。复次天子。菩萨于不生中而为已生。于有为中为已出生。现所见法不于五阴及与六衰有所称誉。悉见知离而无所生。寂然已寂不然不炽。于然炽中而无所生。悉持爱欲不为爱欲之所沾污。学者不学者皆为已伏。不以弟子解脱而为奇异。入于人身不舍法身。于魔界而现行于法界。无所放以慧入于无为。以权从无为而还。多所分现诸可不可皆而忍之。佛所示现常思乐见。法所示现而无狐疑。是为天子菩萨得无所畏

须真天子经住道品第六

尔时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菩萨云何得住于道。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说灭贪法不于灭贪而求其证。说灭淫怒痴诸爱欲法。不于其中而求其证。是故天子。菩萨得住于道。复次天子。菩萨说空不以空为证。说无相不以无相为证。说无愿不以无愿为证。说不会不以不会为证。说无生不以无生为证。说无所起不以无所起为证。说无分际不以无分际为证。说离贪不以离贪为证。说离所作不以离所作为证。说灭事不以灭事为证。是为菩萨得住于道。复次天子。菩萨无所施为具檀波罗蜜。不持戒为具尸波罗蜜。有嗔恚为具羼波罗蜜。以懈怠为具惟逮波罗蜜。喜乱忘为具禅波罗蜜。志愚痴为具般若波罗蜜。是故天子。菩萨得住于道。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因作是说。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有四事无所施。何等为四。一者不舍一切。二者不舍法。三者不舍道意。四者不舍诸功德。是为四法不舍。为具檀波罗蜜。天子。所以持戒。用心未调故。心已调便舍戒。已舍诫出于冥。已出冥为已明。已舍明为得等。已舍等便得慧。已舍慧便得解脱示现慧。天子当知。如是是以舍戒为具尸波罗蜜。天子设是菩萨形。呰弟子乘赞叹大乘。已赞大乘为至大乘。便具羼波罗蜜。天子。设是菩萨不为身口意所诡。则为无懈怠所作。如是法为具惟逮波罗蜜。天子。设是菩萨若于梦中。心不念着两际。所以者何。不乐弟子乘辟支佛乘故。已不乐弟子辟支佛乘为至大乘。已至大乘为具禅波罗蜜。天子。一切法皆痴。譬如草木墙壁瓦石。愚痴如是。见用久习羸劣痴义。是故一切痴法之本。以智慧慧备于道故。便具般若波罗蜜。天子。所作已应。是为菩萨得住于道。复次天子。菩萨不舍生死迹。不求泥洹迹。于迹无断。于迹无作。亦无所住。其入邪者为立正道。是为菩萨得住于道。复次天子。菩萨索一切人求一切法。亦不得一切人。亦不得一切法。所以者何。不舍菩萨道故。所说至诚而皆有效。是为菩萨得住于道。复次天子。菩萨知弟子道无所悕望。知辟支佛道亦无所悕望。知菩萨道具足其根。满诸功德然后乃随。是为菩萨得住于道。复次天子。菩萨如生死所作会皆为之所作果实不受也。合会之态不能沾污。一切功德悉作道愿。不见有不退转之道。所以者何。悉具足故。是为菩萨得住于道。复次天子。菩萨于道而求于道。而不灭度。是为菩萨得住于道。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于道而复求道。文殊师利答言。天子。以生死故名曰道。菩萨求道欲脱一切故。一切无所有。亦无所求亦无所度。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一切世间所入道是菩萨行耶。文殊师利答言。如是天子。审如所说。一切世间所入则菩萨行也。何以故。如是天子。行于世间不为俗法之所沾污也。随爱欲现无欲。不堕无欲于生死而示现。知一切法不生不起为无荣冀。于无荣冀而不求证。持于五阴六衰。离于五阴六衰。非我所见知持五阴六衰者。一切而为说法。五阴六衰空无所有。亦不可见。已知无所有。便逮禅惟务三昧三摩越。合以为一便得意止。心便坚住已得坚住。便能遍入一切人心。其心不止为乐于魔众。菩萨不为魔事之所污。不舍于佛界。于魔界随所作为。于法界处而不动还。于人界处施护众生。是为菩萨精进随一切世俗之行

菩萨行品第七

尔时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何谓菩萨为精进行。愿为说之吾等欲闻。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无所行是为甚清净所敬之行。皆已得住是菩萨行。于诸所有无所缺减。于空闲所作应意已办。意存于道是不忘行。心意平等是施与行。心意已调是为戒行。心意已寂是为忍辱行。意不懈惓是精进行。身意静默是禅思行。于法界行不着所有是智慧行。不为不可是慈心行。一切不有是大哀行爱欲非我所为已空是则喜行。廓然无念是则护行。不愿天人是寂定行。了知众事是苦智行。计阴如幻知缘起行无黠等类是灭知行。分部以灭是道慧行。不乐合聚是因慧行。了知阴然是缘慧行。于义决律是俱会行。无处所义默无所语是依法行。法界无所坏是依灭行。名色无所有是依报行。如音如响依上义行。示现具好依身慧行。身情严好具依经空行。有罪自悔是依戒行。知人心是天眼行。罪净是耳聪行。戒甚净是知他心行。众罪已毕是宿世行。计三涂等是神足行。心得自在是坚强行。无所坏败是为要行。不动不摇是安造行。不震不骇是为等行。常念无怙是虚空行。观而悉知是为幻行。庄严相是梦行。边幅相是炎行。不聚相是影行。不贪相是响行。义决律相是野马行。恍惚相是空行。身分部相是无想行。意分部相是不愿行。三界分部相是无相逢行。相逢分部相是降伏魔行。心意识不有不相。是不断三宝金刚行。一切增益是行之相。如是之心。天子。菩萨行道之行

分别品第八

尔时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住于道菩萨。其行已过诸声闻辟支佛上。文殊师利答言。如是天子。审如所言。菩萨之行实过诸声闻辟支佛上。何以故。亦无信证。亦不持法。亦不八行。亦不须陀洹。亦不斯陀含。亦不阿那含。亦不阿罗汉。亦不辟支佛。亦不多陀竭。亦不三耶三佛。亦不世多罗。如是天子。若不知此不计是菩萨为菩萨也。亦不俗法。亦不淫法。亦不怒法。亦不痴法。亦不生死法。亦不泥洹法。若不知此不计是菩萨为菩萨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如此。何因菩萨而得信证至泥洹法。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了信诸法一切远离。于欲无著不信于余道。所以者何。信六波罗蜜道故。信已便持。所可缚著者而度脱之。常求未然之慧。于生死亦不惧。于泥洹无所畏。是故菩萨得持信要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持法要。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一切诸佛所说法教皆悉持之。不甘世味以法为饮食。立于法义不住爱欲。则得法力不为俗力。得法义不尚俗义。得法尊不为俗尊。得依怙法不怙于人。说中正法不说非法。住法法处不处非法。以法彻见审无蔽碍。悉知诸法得陀罗尼谛识不忘。以七珍事于宝具足。猗一切法便得住于自在之法。是故天子。菩萨得持法要。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是八事。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出于八邪。以净功德行八直行。满于所愿便得入道。一切世人在八难处。皆悉住之。于无难处为得男子八觉之念。常愿道意而不放舍。得八惟务禅。是故菩萨得是八事。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须陀洹。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视一切人。皆如堕海随水下流。有多力者逆水上行。断生死流不毁其本行。而得等断于三恶之道。一切使得安隐之处。远离于犹豫谛。住佛法藏。过于凡人迹。乐立佛法迹。了生死际便向泥洹门。于诸世界第一之厚。常立于人志泥洹行。使人向道得会道场。审现教授远离生死。在有为中示现无为而嗟叹之。等乐于阿惟越致。是故菩萨得入须陀洹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斯陀含。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知一切当来未然之法。来入生死中护于一切而为说法令至无为。不见有法至无为者。亦不见来。亦不见住虽示现来而无爱欲。去则毕于所作。来则不违于本要。来则不随于魔教。来则到于道场。来便持诸佛教而示现。依怙诸法来护一切。令度生死渊。已得坚强神通之道无能坏者。是故菩萨得入斯陀含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阿那含。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一切所见而不复还。不随诸阴盖。不堕诸颠倒。于是不复还亦不来亦不去。于是不复还。亦不从非法之教。亦无所畏。亦无所贪淫。亦无嗔恚。亦无愚痴。不复还。所作事常胜具满于佛法。去来功德等而无异。一切所作已毕无会。为已受决。所可造而不起。所不自在者以慧而度之。黠不从他人侍。是故菩萨得入阿那含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阿罗汉。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悉弃所有。降伏贪欲而为一切说法。诸嗔恚者。而降伏之以法教授。使除恶态。伏诸愚痴以法而化。已得空聚悉见诸法。不舍一切精进。于诸佛法。心不乐世间。一切合会皆无有常。于供养中常为之最。譬如莲华不着泥水。无我无持亦无所有等持诸法常念为之。以慧分别空。随人所乐而立其志。宿命所愿皆已满足。意之坚住不随他人教。诸语之好恶一切无所受。欢喜而得决。以决转度一切。是故菩萨得入阿罗汉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声闻。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一切所不闻法而为说之。是为声闻。于声闻乘而无有信。于诸着法已不生不起法界。使未闻者闻。缘诸因缘者。以无我无人。使习闻之。于空法教不限佛法。其所作法譬如虚空造诸法要。闻常精进无所挂碍。从他闻法不受行。自是于禅不随他教。去来现在所有音声悉晓知之。已断所作不可尽。以为得具足。复得无尽譬喻法义。悉知一切人意所行。以慧示现而导利之。随其所欲而为说法。令到其处而不贡高。常行本愿。是故菩萨得入声闻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辟支佛。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得因缘便。知诸法无我无人无寿无命无有主。而自庄饰者。伪而无实无所属。其因缘相譬亦如是。谛见诸因缘。以道为饮食。于律法而不舍是诸波罗蜜之侣。一切道证则法之侣。于四恩事而无贡高。是神通之侣。知因缘法而不断着。不信余业得平等觉道。信见知处不以为异意。而不随坏败小乘功德。为立大乘。以因缘行一切诸法。是故菩萨得入辟支佛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至于佛。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悉觉知一切法本皆空寂。觉知一切本无所有。觉知诸行于恶处人中天上。意悉远离众所安乐。所以者何。悉晓了诸慧故。自意觉智慧。知诸欲空自身亦空。以一时念则觉道。次不为余转。便现无数若干之事。是故菩萨得至于佛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至多陀竭。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以如来道来。如者为谛。无一道忘。如者为造立。如者为施与。如者为戒。如者为忍辱。如者为精进。如者为一心。如者为智慧。如者为善权。如者为慧。如者为人亦不人。现立为人习断生死行。于诸行中等出其上。度恐畏者至于彼岸。所度无彼亦不在彼。至于在此亦不在此。用本净故过于二处。远离于冥平等见明。于冥无冥而度于冥。如来从空来。坏散垢秽使归于空。是故菩萨得至多陀竭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至匐迦波坏生死处。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破坏爱欲。得度三界生死之处。于有处示现无处。凡一切人皆担重担降坏魔众。于诸处所乐喜著者皆远离之。令放重担绝离其处。遍见所生善恶众处。已去所处乐舍贪淫。以柔软心用定身意定于戒智。悉见恶处离而不着。悉入诸身知一切态。正生死处导利福施。广设桥梁常乐供养。满覆三处未曾厌废。为三界人之所戴仰。是故菩萨得至匐迦波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至三耶三佛平等觉。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心于五逆。若于正道。其意平等。是故无不等觉。等于所见及四颠倒。等于阴盖诸所覆蔽。于道无异。是故无不等觉。等淫怒痴及于诸欲亦等于道。是故无不等觉。于凡人法习法不习法。辟支佛法菩萨法悉等于道。是故无不等觉。是故菩萨得至三耶三佛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至世多罗世尊。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教诫世人。使得功德嗔恚不生。闻法教者。则皆奉持教非法教。为******。甘教慈教三千世界教。为一切世尊教。为受一切自归。为一切作灯明。为一切明中最明。为一切作寂然之寂。令一切人无有思想灭而不炽。为一切人解诸狐疑。狐疑诸难皆为已断。为一切人长益功德。为转轮王四天王释梵之所礼。为愚所轻不以恚恨。为智所叹不以欢喜。心恒平等常若虚空。世尊为最等于世间。是故菩萨得至世多罗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钵速禅陀岚凡人法。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一切人民所行。以善权示现一切凡人行。而知之无所著。是故菩萨得入凡人法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勒迦陀岚贪淫法。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常愁悲泣欲得佛法。常贪乐成身如如来身。慈向一切而无恚怒。是故菩萨得入贪淫法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雨對]陀岚嗔恚法。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一事中见十八事。于声闻辟支佛乘譬如冤家。不劝发人使起是业。于有为中而现爱欲。于爱欲中心无所著。所以者何。欲养一切故。是故菩萨得入嗔恚法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瞀訑陀岚愚痴法。文殊师利答言。天子。无所识知是名曰痴。于无识习习等定法。亦不知亦不晓。亦不喘亦不息。亦不作亦不坏。是故菩萨得入愚痴法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僧萨陀岚生死法。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于生死而不动。所以者何。求佛道故坚住不动。一切众魔不能得其便。一切诸行得无所著。等于生死亦等佛法。于小道而不乐。于大道而等见。不动亦不转。是故菩萨得入生死法

天子复问。文殊师利。云何菩萨得入泥洹陀岚灭度法。文殊师利答言。天子。菩萨随诸习俗现泥洹道。知一切法习而灭之。于泥洹行不般泥洹。于泥曰行不永泥曰。是故菩萨得入灭度法

同类推荐
  • 还丹金液歌注

    还丹金液歌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跌打秘方

    跌打秘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谐噱录

    谐噱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相和歌辞·婕妤怨

    相和歌辞·婕妤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凉州词

    凉州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这个女主人设不讨喜

    这个女主人设不讨喜

    大家都说初中三年是最值得怀念的,高中三年是最努力的,而它们加起来就是青春。云时七在初一那年喜欢上一个男孩,一喜欢就是很多年,后来上了高中他们还在一个学校,她已经觉得放下他了,为什么这个人还要一直纠缠自己?“云时七,我们一起回家吧。”“云时七,我帮你写作业吧。”“云时七,你就不能理理我吗?”…………这个人一直纠缠不清,云时七只能一直把他推的远远的,可是这个男人还是一直缠着她。后来,“七七,给我个机会好不好。”“七七我也一直喜欢你,喜欢的比你喜欢我还久。”云时七一脸问号,他怎么知道自己一直喜欢他的,他居然也喜欢自己,怎么办?………………【甜宠文,双向暗恋,男主一直很深情,不是渣男】
  • 易遇难相忘

    易遇难相忘

    她是现代一名默默无闻的大学生;而她则是民国时期的沈家大小姐;她们的命运本无所交织,但冥冥中却似乎有一缕丝线将她们的命运紧扣,彼此相交,挣脱不开,当一切谜底浮出水面,她们已经悸动的心还能否回到最初?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时宴

    时宴

    这个世界上有妖魔鬼怪吗?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妖魔鬼怪吗?黑塔重现人间,通往众神时代的通道成型,当来自时间尽头的禁忌之门在你面前开启,你会退缩,还是向前?——————————方觅:“众神的时代早已远去,现在是人的时代。”徐曦:“那我们是什么?”方觅:“我们是主角。”
  • 地球灵主修仙记

    地球灵主修仙记

    我将以“地球灵主”的身份,带领地球界面,灵气复苏,重返灵界!
  • 断鸿归处飞云乱

    断鸿归处飞云乱

    谁不曾青春年少?或懵懂或冲动。三十之前的路和成长有关,三十之后的路和选择有关。面对病魔或为爱坚守或为爱放手。生命终会给一个答案,每一个选择都要去承担,每一个生命都该被珍重。
  • 宦妃权倾天下

    宦妃权倾天下

    她本为现代化先被继母和姐妹们欺凌致死,穿越成不受宠的相府嫡出大小姐,运用前世的制香技能,斗姨娘斗庶妹斗它个天翻地覆!本想靠双手在这异界挣个锦绣前程,谁知道被九千岁看上,还逼婚???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厂督,人称九千岁。妖异邪肆,心狠手辣。偏偏被她的桀骜不驯吸引,一心收为己用。却不料嗜宠上瘾,发誓得到她的身和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萧家有女

    萧家有女

    最残酷的斗争莫过于女人之间的斗争,深宫暗斗,权势争夺,背叛阴谋,她也只是想安稳的度过这一生,但是谁曾想到会没有防备的陷入了后宫波涛汹涌的美人心计,步出生天她步步攻心,这一生她必要活出自己,绽放光彩。岁月峥嵘,往事悠悠。这个柔弱的女子走完了她不同寻常的一生。时下有句话叫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可以在周围几棵树上多死几次。萧皇后从杨广、宇文化及、窦建德一直换到颉利可汗,结果这几棵都累死了,她却始终没死成。正如那句话语说的,年龄对她只是一个数字。
  • 吊打主角我是认真的

    吊打主角我是认真的

    各位主角,我真不想吊打你们。我也想低调,但实力不允许啊。
  • 控时之皇

    控时之皇

    她身为一届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生,原本应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谁知半路杀出个校草表哥?!原本的小透明瞬间沦为学校女生的公敌!喜欢却不能说出口的滋味有谁受得了?原本实力渣渣的她奋发图强终于成为了控时女皇,谁知他却不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