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209400000030

第30章 韩愈诗文的新变风尚(3)

第三,韩愈认为,要写出内容充实的文章,必须提高作者的道德修养、艺术修养和知识含养,“夫所谓文者,必有诸其中。是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掩,本深而末茂,形大而声宏,行峻而言厉,心醇而气和,昭晰者无疑,优游者有余。体不备不可以为成人,辞不足不可以为成文”(《符尉迟生书》)。他继承了前人特别是孟子的“养气说”,并且把这一“养气说”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他认为必须从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两方面提高作者的修养:“行之乎仁义之道,游之乎《诗》、《书》之源”,“养其根而竢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答李翊书》)。作者只要思想深厚,品德高尚,知识丰厚,具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技巧,那么创作时就能得心应手,技巧练达,才能“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同上)。从韩愈诗文汪洋恣肆,诙宏雄放,气盛逼人的风格就可见端倪,正是他这种精深的学识和修养,才实践了“气盛言宜”的主张。在他看来,有了高深的修养和学识,就能写出惊世骇俗的美文,否则,是不可想象的。他的大量创作实践,就说明了其主张的正确性和创新性,他给后代留下的千载美文,以及给人们规约的美文规范都证明了其文学主张,古文理论的先进性和创造力。同时又告诉人们,如果思想的错厄,那么艺术修养和知识含养越高,误导越严重,如果思想积极向上,人格高尚,加上高深的修养和渊博的知识那么就能创作出千古绝唱,永留后世的美文佳作和绝调。韩愈本身儒学思想深厚,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炳彪史册的光辉篇章,他的美文篇篇都是珠玑。这些宝贵的文学遗产,正是韩愈文学修养高深,艺术修养厚重,善于创新,勇于独辟蹊径,语言驾驭能力高强的产物。

韩愈在散文方面的开拓是独一无二的,他对各类题材的探索的成就也是有目共赌的。议论说理的鸿篇巨制,洋洋洒洒,恣肆放纵,不一而足;如《原道》、《原毁》、《原性》、《师说》、《争臣论》、《论佛骨表》等;记叙文中(含实用文)白描、刻画真切生动,栩栩感人;抒情文更是情真意切,动人心魄。在这几类散文中,政论文中的明道及表现儒家思想的一些文章虽然结构严谨,行文气势和逻辑性有独到之处,曾受古文家们的好评,但是,从今天而论,因为思想观念的陈旧落后,少有文彩,所以文学价值不高,而那些结合现实、揭露社会矛盾,发出不平之声、较有强烈感情色彩的短论、杂文独有特色,与历代行文相比,令人清心明目,独有新范,韩愈、柳宗元在散文创作上与众不同的开拓创新大致有二:

首先在勇于创新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散文学美规范。在唐代之前,南朝齐梁时,对文、笔问题有个大讨论,虽然意见各一,但把美文与非美文区别开来的意向却是明确的,这种新的文学观,就文学进步而言,侧重在突出文学的特质,意在把“文学”从杂的境地纯化出来,但到了唐代,初唐仍有“文”、“笔”之分,盛唐之后,“文”、“笔”观念逐渐模糊了,随着文体文风改革呼声日高,文笔之分又为文笔未分之前的“文章”所取代。“文章”涵盖众文体已成古文家的习惯,从此,各文体间的差别渐渐泯灭淡化了。同时,这一杂文学复归,似旧实新的观念,除旧施新的创制写法,极大地提高了古文的地位。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的文体文风改革,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从理论到实践赋予了各种实用文体以文学的特质。“二公者,实乃站于纯文学之立场,求取融化后起诗赋纯文学之情趣风神以纳于短篇散文之中,而使短篇散文亦得侵入纯文学之阃域而确占一席之地。”钱穆:《杂论唐代古文运动》。韩柳就是借杂文学的复归,推进新的文学的范式的建立的。二人的极力倡导使散体文的创作别开生面,气象为之一变,为散文的文学性提供了新的范式,使散文美学更加规范,文学色彩更加亮丽。在创作中重辞彩,语言、技巧、打破了所有文体的旧制界限,使文章成为艺术性极强的文学散文。在创作中做到了:

第一,就辞彩而言,是“引物连类,穷情尽变,宫商相宜,金石谐和”(《送权秀才序》)。韩柳坚决反对骈文的“绣绘雕琢”的形式主义文风,却在创作中大最吸取了骈文的长处,在散体文句间夹杂整齐而有韵味的四字句、六字句,使语言句式形成错落有致,铿锵圆润的声情效果。清人刘开曾说:“夫退之起八代之衰,非尽扫八代而去之也,但取其精而汰其粗,化其腐而出其奇。其实八代之美,退之未尝不备有也。”《与阮芸台宫保论文书》。这说明韩愈等能推陈出新,很好的解决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具有善于打破又善于建立的能力。

,激而发之欲其清,固而存之欲其重”(《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对遣词造语和文势的营造极为重视,特别是所用词语的性质及创作都有独到的理解,严格了语言文辞的使用标准,避免了歧义。

描写增强文章的形象生动性和感染力,其文往往“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出入变化,不可纪极”,抑扬起伏,开阖照应,在无法中有法可寻,“法度不可乱”刘熙载《艺概·文概》,引《姜白石诗说》语。,从而创立了一种与古文截然不同的散文和体式。使散文的行文技巧得到了提高,形象性,感染力都有了加强,这种技巧扩大了各类文体的表现领域,使其文学色彩浓郁的多了。

其次,散文的抒情牲和艺术魅力得到了强化,古文的文学境地达到了新的高度。读韩愈的散文,情感浪潮迎面扑来,甚或令读者灵魂震撼,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在,给人以鲜活的生命力。不仅一般文章抒情如大江大河,澎湃流转,奔放激越的情致通过滔滔雄辩之势行诸字里行间,而且在应用文中同样有强烈而令人心动、感怀言志之情,有感激、有怨怼,怪怪奇奇的言辞,抒发出不平激切之声,使应用文体具有了现实基础的情感力度。柳宗元的散文,无论是充溢着雄心泣血的身世之悲,还是渗透了人与自然的亲和之情,都体现出极强的个性特征,不少论说文更是“笔笔锋刃,无坚不摧”林云铭:《古文析义》。,那种“隽杰廉悍,议论证据今古,出入经史百子,踔厉风发”(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慷慨激切地雄姿历历在目,给人深刻的印象,那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始终震撼着读者的心魄,艺术的美充溢在政论、书启、赠序、杂说、传记、祭文、墓志、寓言、游记乃至传奇小说,林林总总,洋洋大观,无文不美,篇篇皆是古文珠玑,如鲜艳的奇葩在绽放。各类文体皆突出一个“新”字,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变化,创制出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各类散文新体,更富有表现力,使散文创作进入了全新的繁荣期。其表现为:

流转,辞赋、骈文之弊荡然无存,已成为一种艺术品位极高的新体散文,又如其杂说中的《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这篇短文立论警策,说理透彻,短小精悍,是古代散文短章中的精品,为“不平则鸣”之作。文章在开门见山提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论断之后,并未正面论述此题,而是从反面论说:“世无伯乐难有千里马”这样一个论题。表面看来似乎离题,细加考究实乃迂回论证之巧妙。作者从“一无机会,二无应有的待遇和条件,三无致千里的积极性”三层意义上阐释有千里之能的骏马,难以脱颖而出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里马的真正原因。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将“世无伯乐难有千里马”的论题阐发的十分透辟,这样,“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道理,也就不言自明了。文章的结尾部分作者在长叹之余愤激地指出,不是真的没有千里马,而是策马者少眼无珠不识马,“天下无马”,是因世上伯乐不常有,这就巧妙地照应了文章的开头。文章构思精巧,结构缜密,说理透辟、令人叹赏。同时,该文托物寓意、寓理于事,全文句句说马,但读者从字里行间不难体会到作者的本意不在说马;文章字面上无一句讲人才,读者也不难体会到作者实际上句句在讲人才。作者将自己要阐发的关于人才的道理,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寄寓在大家熟知的故事之中,寄托于千里马形象之中,让读者从马说中自然联想到作者的本意。前人有韩文如潮之说,主要说韩愈散文那种奔放的气势和起伏的波澜。《马说》虽为短章,但波澜起伏,曲折多变。全文三段,奏急促,语势峻急,有种潮海般的奔放气势,咄咄逼人。接着又用十多字生动传神地刻画出策马者愚而无能的神态,活画出其嘴脸。至此语气稍顿,往下一声长叹后,又用一反问句表达自己的愤激之情,结尾一句感叹厉声斥责了有眼不识千里马的庸人。作者愤激之情由此达到了极点,在潮海奔荡中结束全文。全文仅一百五十一字,如此短小的篇幅,意有如此的波澜起伏,曲折跌荡,可谓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短章圣手”之誉,名不虚传矣!这些评说式的短章是不多见的。

序记文别开生面、形式多样。在唐之前的序记文中大多以流连胜景,描绘山川景致为要,间以叙说事件,抒发感慨,如同辞赋,每以浮浅之容出现。而韩愈的序记文多以夹叙夹议的杂文,显得随机而出,应用自如,抒写范围宽泛的多了,可以刻画山川景象,也可以议论政治风俗人情,发表对现实社会的感慨。如《送李愿归盘谷序》借李愿之口,歌颂隐僻居山林之乐,又无情鞭挞了豪门权贵的专横跋扈、荒淫腐朽,辛辣讽刺了那些势利之徒;“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汙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缴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趋炎附势之徒的种种丑态尽现矣!清人刘大櫆所讲“极力形容得志之小人与不得志小人,而隐居之高尚乃见”甚为中的。全文熔《诗》、《骚》、赋及骈体文于一炉,兼取骈偶之体而又非骈体,从中不难看出韩愈继承汉魏六朝赋体的优秀之处,而又开启唐宋古文赋的先河。苏轼高度赞叹此文说:“欧阳文忠公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一篇而已。”论道赞释子的文章,如《送浮屠文畅师序》,韩愈一生排诋佛子但此文却赞赏令纵和尚。清人张裕钊说:“退之为释子作赠序,内不失己,外不失人,最见精心措注处。”又说:“每篇各出意义,无相袭者,笔端具有造化,惟退之足以当之。”此文赞许令纵“善为文”、“有中古之遗风”,又认为他的议论“深而有归”,以至于忘记了“令纵为释氏之子也”,所以清人储欣《唐宋八大家全集录》说:“此序有奖赏,无讥讽。”还可以论学论文,如《送孟东野序》、《送王秀才序》等说作文、谈看法、鸣不平、抒愤慨,不一而足。特别是他的题记文更是新意处处可见,完全打破了旧有俗套,如《蓝田县丞厅壁记》的愤激讽刺,《燕喜亭》的灵动深宏,丝丝入扣,《新修滕王阁记》的“虚拟”技巧,均为匠心独运之作,表现出十分独到的创新精神。

墓铭在韩愈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并且在书写中一改历来墓志铭“铺排郡望,藻饰官阶,殆于以人为赋,更无质实之意”章学诚:《文史通义》外篇二《墓志辨例》。的旧例,从而使其成为文学味较浓的文学作品,一扫实用文的窠臼。如《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中王适,怀才负气,个性孤傲,落拓不羁,韩愈抓住这些个性精心刻画,使其人物生动活泼,如在目前,如一篇风格独具的人物小品,极有戏剧色彩,尤其是“骗婚”一节,更显精彩,颇有小说情致:

初,处士将嫁其女,惩曰:“吴以龃龉穷,一女,怜之,必嫁官人,不以与凡子。”君曰:“吾求妇氏久矣,惟此翁可人意,且闻其女贤不可以失。”即谩谓媒妪:“吾明经及第,且选,即官人。侯翁女幸嫁,若能令翁许我,请进百金为妪谢。”

诺许,白翁,翁曰:“诚官人耶?取文书来。”君计穷吐实。妪曰:“无苦,翁大人,不疑人欺我,得一卷书粗若告身者,我袖以往,翁见,未必取视,幸而听我。”行其谋。翁望见文书衔袖,果信不疑,曰:“足矣”。以女与王氏。

廖寥数语,将侯处士的爱女之心,豪爽率直,王适的聪明机智,媒妁的善揣人意,世故狡诈和盘托出,各具神采。清人张伯行《重订唐宋八大家文钞》说“叙事奇崛,其废画琐细处,使人神采踊跃,全是太史公笔法。”曾国藩从道统观念出发,认为此文有失古法,“以蔡伯喈(蔡邕)碑文律之,此等已失古意。”其实这正是韩文求变求新,追索突破的妙处。文末“铭”“志”相辅相成,实乃“篇中叙事,错落可喜,而铭词复峭拔古奥,诚昌黎得意妙文。表现出了韩文的独具匠心”《文钞》。这种写法,古代文无迹可寻,后人也十分罕见,实属一大创造。在韩愈的墓志铭文体中,对人对事皆一人一面,千人千面,无一雷同。他铭柳宗元、孟郊、樊述等人之文,不仅“一人一样,绝妙”宋李涂:《文章精义》。,而且三人性格、个性、文风各异:“志樊绍述,其文似樊绍述,志子厚,其文似子厚。”宋李涂:《文章精义》。铭志各据其人之文风,极为妥贴,毫无虚度谀美之意。他往往能抓住一二琐屑细节,将墓主的性格、心态巧妙地展现出来,使之成为生动传神活灵活现的人物写真,结构文篇时,起笔收笔皆随心所欲,自由灵活,变化多端。如《唐河中府法曹张君墓碣铭》开篇即云:“有女奴抱婴儿来,致其主夫人之语曰:“妾,张圆之妻刘也……”,《考功员外卢君墓铭》一上来就写道:“愈之宗史故起居舍人君以道德文字伏一世,其友四人,其一……”,这种出奇求新的变化,实属罕见。《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对墓主幼时的描写:“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娟好静秀、瑶环瑜珥,兰茁其芽。”纯为小说笔法,这种写法彰显出韩愈墓志铭的极大创造力,有横空出世之妙。

传记文在古文法的基础上另有突破新变。韩愈继承学习了史汉传记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革新,与旧制截然有别。《张中丞传后叙》所写三人,皆忠烈义士,而面目各异,刻画手法各尽其妙,对不明真相的污言秽语进行了一一驳斥,对三人的忠义之举一一昭雪。因为此前已有李翰写了《张巡传》,作者此处对其进行了重要的补充。高度赞扬三义士宁死不屈的高尚气节,痛斥了一些无耻之徒诬陷义士的卑鄙行径。为许远补传说:“远虽材若不及巡者,开门纳巡,位本在巡上,授之柄而处其下,无所疑忌,竟与巡俱守死,成功名,城陷而虏,与巡死先后异耳。”通过评述辩驳,突出许远的豁达为人,慷慨义气,为其所蒙受的“愧耻求活”的冤屈和“城之陷自远所分始”的罪名辩白昭雪,洗刷不白之冤,描写南霁云的片断更为精彩传神:

南霁云之乞救于贺兰也,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不肯出师救。爱霁云之勇且壮,不听其语,强留之。具食与乐,延霁云坐。霁云慷慨语曰:“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虽欲独食,义不忍,虽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断一指,血淋漓以示贺兰,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云知贺兰终无为云出师意,即驰去。将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图。矢著其上砖半箭,曰:“吾归破贼,必灭贺兰,此矢所以志也。”

同类推荐
  • 莲心

    莲心

    本书是作者从公开发表的几十万字里精选而成的散文集。乃体察万物留痕,书写灵魂成长。以文字为药,细烹慢熬,医治时光里温柔的疼痛和生命中隐秘的渴望。笔调清新优美,思想灵动澄明。如同一朵从血液里盛开的莲花,带来抵达人心的温暖和芳醇。
  •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

    《苏天赐文集三:附:苏天赐研究》苏天赐研究是近20年来研究苏天赐先生的文章结集,对于苏天赐先生的生平、艺术、教育及思想均有全面深入的讨论和评述,可加深我们对苏天赐先生艺术及思想的理解。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

    本书是《2007年中国精短美文100篇》,书中所选文章均为我国2007年度最有代表性的美文。选录追求挑选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本书主要内容有:《22年前的24小时》、《漠风雕镂的“古城”》、《黄河边上的那条白狗》、《记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儿》、《长山(外一篇)》、《南中国有个叫周庄的水乡》等作品。
  • 彼时少年

    彼时少年

    许多灵感与文字都是在深夜里涌现出来的。它们仿佛是暗黑天幕下不经意绽放的烟花,绚丽而璀璨。
热门推荐
  • 拐哥

    拐哥

    上天也许打了一个盹,给了他一个残缺不全的身体。所以他自己要创造一个完美的人生,他坚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婚久情深:总裁的替身妻

    婚久情深:总裁的替身妻

    妹妹失踪,她被迫顶替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然,他的心中只有真正的新娘!他视她为故意,心生憎恨厌恶。她知道他从不爱她,新婚后,有名无实的生活让她身心疲惫,妹妹的归来彻底的卷走了他的心,以为自己可以坚持,却在此时得到父母真正的死因,一切缘由他。
  • 星脉战神

    星脉战神

    浩瀚天幕,星辰万千。传说,每一颗星辰都烙印着天地法则印记,拥有无法想象的力量。凡人沐浴星光,沟通星辰,以血肉之躯接引一道道印记,组合成型,凝成潜力无限的星脉。越是强大的星脉,其指向的天地法则越是强大。最强的星脉武者,当能傲笑九天之上,逐鹿星海,主宰天地……
  • 国民老公:强娶腹黑总裁

    国民老公:强娶腹黑总裁

    宠妻无度~始于美色,陷于肉体她承认自己很没骨气“男人,嫁给我”本是为了解决麻烦强娶了他可谁知引狼入室自家男人太惹眼惹来了更多麻烦从此人生丰富多彩小三用心计她用武力来一个趴下一个来一对死一对斗完小三洗洗睡“老婆,我们做正事吧”“滚蛋”
  • 帝女吾凰在上

    帝女吾凰在上

    一切只是镜花水月,还是真实发生,我,完全不知道,但是,我是那么真切的爱过,恨过,放弃过,挣扎过,以至于我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 地界

    地界

    曹永,1984年出生于贵州省威宁县。已在《人民文学》《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山花》《江南》《长城》《作品》《滇池》《星火》《雨花》《文学界》等刊物发表小说若干,有作品被翻译到俄罗斯。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
  • TF少年不懂TB

    TF少年不懂TB

    爱上一个人,无怨无悔,到最后,无缘无分也微笑着走到时光的尽头。不喜欢那种三配三一点悬念也没有的TF同人,我不算四叶草,也不懂他们,但是我认为,我写小说在乎真实性,但是同人本来看点就在于会幻想,那么,请看好我超有故事性的小说。两个女孩,三个男孩。自始至终、无怨无悔地爱情……我要给你一个你猜不中的结局。
  • 忠犬被养成计划

    忠犬被养成计划

    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与自己心意相通的动物,毫无疑问。这样的世界无疑精彩了许多,但是人类知道这些宠物们的世界是怎样的吗?或许吧……这是一只银狐犬与他主人的故事……代填的坑之一……
  • 陨灭以后

    陨灭以后

    当陨石从天而降,随之而来的灾难毁灭了整个文明,百年以后,火种残余,却再也看不到曾经的辉煌,只是,有些人不甘,徘徊在废墟中,试图挽回那辉煌。这是一个有关执念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