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97400000017

第17章

大记云。不自在者自已空义也。即生不生不生生者含有二意。一生不生者无生佛法之证分也。不生生者缘起分也。二就缘起分不生者。缘起观无力无生故。生者因缘观有力有生故。龙树云。因缘所生法等者有二释。一云。初三句同教。后一句别教也。一云。即是空者缘起观。是假名者因缘观。中道义者性起观也。法融云。无分别者。此十钱中每一一钱随举。无侧不可标指故也。不守自性者。二不守性三四及十亦不守自成一之体。故云随缘。故云不住也。以一事辨一多者。由一有十。故若取其一则二三乃至十皆不成。故呼一之时十皆口许。吾亦一吾亦一也。以一之多故云辨一多。故即尽也。以异事辨一多等者。呼二之时十皆口许。我是二等。故云。以异事辨一多故不尽也。谓以二尽十以三尽十。乃至以十尽十。皆初一钱之不尽德也。问以二事辨二多者。是第二钱之尽也。此第二之不尽何耶。答以一事辨一多。以三事辨三多等。皆是第二之不尽也。问藏师所云。一中十故尽之一。与十中一故不尽之一何别。答同也。问若尔何故十中一则不尽耶。答一中具十。故云一中十故尽也。具十之一但为第一之一而尽十。不为第二第三乃至第十而尽十。故云十中一故不尽也。谓一中十之一者。具二具三乃至具十之一也。十中一之一者。不能为二摄十。不能为三摄十。乃至不能为十摄十之一也

大记云。问以一事辨一多者通十钱耶。答尔也。谓约钱体故又随位云。以二事辨二之多等。亦得余门例尔。谓约钱位故。此中约钱体云也。此中以异事等者。令遍计人习因缘。故约列位之离垢等异事。若令因缘人习缘起。则以一一具十。故约其欢喜所具。十中离垢等为异事耳。不约列位之离垢等也。故下又释中约一门辨尽不尽。是故约初义则不能尽。故不尽也。约后义则以无尽故不尽也。问何知以异事者。但是欢喜所具离垢等耳。非列位之离垢耶。答藏师云。为但摄自一门无尽耶。为亦摄余异门无尽耶。答或俱摄或但摄自一门无尽。何以故。若无自一门无尽。余一切门中无尽皆悉不成。是故初门同体。即摄同异二门中无尽。无尽穷其圆极法界。无不摄尽(已上)。古德云。余异门者。上云一门中既有十。然此十复自相即入。重重成无尽也。是故约自所摄为余异门。故知。非是列位之离垢也

法记云。又一事中义不相是即是多等者。有云。此是此中尽不尽义也。然重释初尽句中一多之义耳。四句护过等者。问若执为一有何过耶。答断常过也。谓有十方有一无十。谓一是断也。无十而执一故是常也。去非者。问一耶。答不也。一即十故。问十耶。答不也。十即一故。亦一亦十耶。不也。离相违故。非一非十耶。不也。离戏论故。现德者一耶。是也。十即一故。十耶。是也。一即十故。亦一亦十耶。是也。双存无碍故。非一非十耶。是也。绝待离相故异事亦准同者。如第一钱论尽不尽。及以四句护过等。第二钱等亦尔准知也。须者缘成义者。或处云。缘者须义。须者无他义。或处云。须者缘义。缘者无他义也。一者向上去。二者向下来者。唯初一钱举体为二。乃至为十。故云向去耳。非约将去云去也。从十向一举体而来。故云来耳。非约将来云来也。谓此即门。是形夺门。故约其自体去来之义云去来耳。前中门是相顺义故约将来。将去之义云来去也。自位不动而恒来去者。问前中门则是力门。故可云不动。此即门者是体门。故位动门也。何云自位不动耶。答虽云一即二。一即三乃至一即十。而不舍一名至第十钱。故云。自位不动而来去也

大记云。来去者随缘义。即是因缘义。不动者向本义。即是缘起义者。藏师云。去来不动即一物故(已上)。各现一义故亦互许也。平等不起故名缘起。故云向本义即是缘起义也

法融记云。因缘相望等者。因缘钱者。一一相资有力。能生之全力而成十钱。缘起钱者资无力。无生之空力而有十钱。若不资无力。无生之空力则不立。故缘散即无缘。集即有性。起钱者自体空。故缘集缘散不增减也。六记云。且依遍计事钱。现示依他因缘缘起钱也。亦可依指示缘生等者。初节则依遍计钱。现示因缘缘起钱。故不以钱为喻也。谓如三性次第。依遍计事现依他法。约依他法现因缘缘起等也。后节意则以钱为诠也。一云。初复次从浅现深。如文可知。亦可依下。所以明此数法者。欲解迷愚故重释云。直指示缘生之法无有自性。离名相故终不可得。是故且依执遍计物迷。缘起法者之所解十钱。以现数法与上所明。离相之法逗留全别。谓且此世俗所知数钱之法尚能如是。甚深玄妙况彼圣智所证。离言绝相之法乎。如是现也。但依字在前。故文相稍似隐耳。逗留者事由也

南岳观公记云。钱有七重。谓遍计。依他。因缘。缘起。性起。无住。实相也。一遍计钱有二。凡夫二乘所见也。凡夫但见此钱方圆之相。不见四大四尘之所合成。亦但见一非二非三等差别相。终不见钱无自性。二乘渐见假集空相。此亦犹为遍计钱耳。以二乘虽见四相。而未得解法空理。故此上并名遍计钱也。三乘之人方解此钱。依他因缘而起。起时无生故名依他。而未解因缘亲疏无二。就一乘中明此因缘。无亲疏故名因缘钱。然从前病治。其病故名因缘耳。三乘分说无亲疏义。然今直明一乘亲疏无二之义。然犹此门但明缘起现前有力生果义耳。次现缘起无性空平等义。故名缘起钱。是故经云。平等不起故名缘起。次明空有不二混为一体。自体空义故名性起观。此等多约十二缘生十番观立。是故或云顺三乘义。问于上三门有何胜处。复说无住实相等耶。答更亦有胜。谓论无住时语空即足。不加有语。语有亦尔。语其一尺即满足法。不加余语。据据即足。性性并圆不改本位。以令满不转前。名而使圆不布侠。而令宽不崇。卑而令高。故古人云。无住者不动之异名也。实相者初入无名真源之门。终消缘起究竟之际。解终入行行成入证也

菩萨一念(至)无碍辩才。大记云。初发心菩萨一念功德。乃至约一门等者。初门同体也。无量无边诸地功德。乃至约异门者。第二门以去同体也。初发心时乃至约行体者。是异体门也。然虽有是义。今释之义。无问同异体约一门现无尽等者。是第一钱现无尽也。无问同异体约异门说者。是第二钱以去义。如一钱即十约行体说故者。上来虽明一门现无尽。又云。约异门说也。而不明其所具之无尽重重。故今指一门及异门内所具。故云。如一钱即十故也。约行体说者。一云。以初发心即万行体故。又信满成佛是行佛故也。阿耶儿子年月皆同者。一念即九世故儿年非小。九世即一念故父岁非多。故古辞云。一岁女妊五十年产。得五十岁大丈夫也。谓初发心菩萨摄五十位。即成妙觉位也。一者无分别义者。诸法体一故。同者不住义者。此不自在故同于彼。彼不自在故同于此也。同处并头者。不相知义者。举头则头外无足。举足亦尔。无可对故。即不相知也。无有作者无作用义。无有成者无体性义。无有知者体用俱无义。此是缘起观。由无体用方成空果故也。法性家者证分也。陀罗尼藏者缘起分也。谓无住别教门中约法道理明六相者。是入证分家之要门也。同教门中说方便六相者。是开无住别教藏之好钥匙也。问入家之要门开藏之钥匙。则六相以外别有所入所开等耶。答一云。所入乃是证分。六相正是缘起分故别也。一云。六相即是法性家及陀罗尼藏。故更无所入所开也。然云。六相方便者。是约法体巧相集成方便也。无碍辩才体非三乘分齐者。虽是无住别教。而以六相方便为言说故也。谓别教中虽义即是言。言即是义。而言义不杂也

同时具足(至)如华严经。大记云。同时具足相应者有多义释。或依大疏同异圆备中谓。前九门总合为一。大缘起法令多种义门。同时具足之文而云。唯总非别也。或依纲目谓。此一尘摄上十对。同时具足亦摄后之九门。玄义之文而云。初节别同时义。后节总同时义也。今云。二义皆然不可局执。言同时者有云。海印圆明之时也。有云。于世染分十二时中随何云耳。又此二说亦皆有理。言于中有十门。所谓人法理事等者。依普法章唯束五对十法不同。大疏等十对二十法也。但开合耳。义无加减也。言十门者何故十法而云门耶。谓以智之所入义同故耳。言相应无有前后者。一云。时法相应也。一云。十普法中海一一法不相知义也。因陀罗网境界者。如帝释殿五色珠网玄相。泻影重重无极。缘起法法法尔。相摄所摄复为能摄。重重相摄无尽无尽故。向内寻心入入犹外。向外寻边出出犹内也。故古人云。比如王宫有多重门。从外入内之时。谓入此门即为内也。而其门内复有异门。故前所入还是外也。又谓。入此即为内也。而其门内又有异门。故前所入还是外也。如是重重故入入犹外也。从内出外之时。谓出此门即是外也。而其门外又有异门。故前所出还是内也。如是重重故出出犹内也。言境界者简余门。岂非证智境界。何故此门偏得此言耶。答地论云。帝网差别者真实义相。真实义相证者境界。故从此论文立此门名耳。非谓余门。非智境界也。此中具前十门者。为是一种十普法耶。为是随门各别立耶。答二义皆得。谓门门皆云。具前十故一种亦得。然而随门不杂。乃至百门千门各有所具。故各别亦得。从喻异者约法。应云。从重重无尽异耳。问何故初门无此简辞。答既是初门余不滥故。若对后之诸门简者可云。从无前后异耳。余可准知者。前门十法并具足。具足故准此。应云。人法因陀罗乃至因果因陀罗等余门例尔。是故第十门末亦有此言也。秘密隐现俱成者。有文云。于一微尘入正受。一毛端头三昧起。如是自在彼隐此现。正受起定同时秘密成矣。有文云。隐则秘密。现则现着。名为秘密隐现俱成门也。初意云。隐与现一时俱成故秘密也。后意云。秘密隐与现俱成也。从缘异者是机缘也。故十玄章云。随缘所见故有增减也。又云所须缘也。谓十普法中须人则人现余隐。须余亦如是故也。微细相容安立者。微细目能含相容目。所含安立通能所也。或反此云。微细则所含相容。则能含安则能安立。则所立也。下一多相容门。具一容多。多容一等二义。此微细门约一容多之义。故古人云。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也。又云。微细者难知之义。谓尘不转大而能容刹。刹不转小而能入尘。如是道理甚深难知故也。相容者一能容多故。又一一皆皆亦如是故也。安立者一多不坏故也。又云。若是神通变化所作非。谓安立直是缘起实德法尔。相容故云安立也。从相异者此就相说。谓小相大相一相多相等也。十世隔法异成者。问应云九世隔法。何故并取总一念云隔法耶。答以总别时隔总别法。亦无难也。从世异者。一一世中各具十法。此是世门所具故也。诸藏纯杂具德者。依十无尽藏品立也。从门异者一行长修。则云。纯门万行齐终。则云杂门也。一多相容不同者。古人云。微细相容一多相容。二门何别耶。相容虽同而义别也。谓何者相容。故有一多相容门。相容之貌如何。故有微细相容门也。从理异者非。谓真如之理是因果道理也。谓因能具果。一能具多等故也。诸法相即自在者。因缘当体。即因即果能成因。外无别所成果法也。从用异者德用自在故也。谓举体相即之用也。亦可依性者。无住法性也。问余门何不依无住法性耶。答虽皆依性。非无远近之殊。谓中门者但约力用而论。此中明无住本性所成之法。当体即空。全体相即与性切近故也。唯心回转善成者。十一稠林心及十种性起心等也。从心异者。唯心回转而不动故也。托事现法生解者。所托事相正即所现无尽法体。非是托此别有所表也。从智异者者。约生解云也

花严略策云。十表无尽一一造玄。随举一法即具十。谓一同时具足相应门。如海一滴具百川味。二广侠自在无碍门。如径尺镜见千里影。三一多相容不同门。一室千灯光光涉入。四诸法相即自在门。如金金色二不相离。五秘密隐现俱成门。澄空片月晦明相映。六微细相容安立门。如琉璃瓶盛多芥子。七因陀罗网境界门。两镜玄照传辉相泻遆出无穷。八托事现法生解门。立像竖臂触目皆道。九十世隔法异成门。一夕之梦翱翔百年。十主伴圆明具德门。北辰居所众星拱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快让我亲一下

    快让我亲一下

    宋昭领养回了一条二哈,却万万没想到,这条二哈身上还附着一个男生,只有自己才能看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有神龙召唤系统

    我有神龙召唤系统

    苏曜重生暗黑森林大陆,成为年轻的领主大人,拥有神秘的神龙召唤系统。(据说只要召唤出七只神龙,就可以实现一个愿望。)这里没有王国,暗黑森林大陆里只有大大小小的领主,各自交战,又相互联盟应对森林里层出不穷的野蛮人和异种文明的侵入。出于对暗黑森林的好奇,苏曜借助神龙的力量开始了吞并领土和开发暗黑森林的传奇之路。
  • 你大佬永远是你大佬

    你大佬永远是你大佬

    她是应天地同生的魔尊,身份尊贵,实力深不可测却因某事不得不投身于新奇、陌生新的世界既来之则安之,这个世界不错,本尊喜欢!!!他是z市帝家的继承人,也是隐世家族帝家的掌权人而她不过是被收养的帝家女儿某隐世家族紫家养女不屑的说道“你有什么资格站在帝哥哥的身边,不过是养女罢了!”她目光薄凉看着那女人不屑的眼神“看吧!你不配站在他的身边”她身后的一人实在看不下去了,“不想回答你的傻问题,你还得寸进尺了”“既然你诚心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吧!”**“什么不配,她本来就是大佬!”养女听着那些话,无地自容了,灰溜溜地走了【古穿今,今穿古,多重身份,科幻+宠文】
  • 圣职者异世传

    圣职者异世传

    一热爱DNF的热血玩家,一场电器引发的灾难,看主角如何为那些饱受欺凌的可怜人撑起一片天!执掌正义!与裁决!“我是行走在黑暗中的圣光,因为光明需要利刃!”——法瑞尔.尼古拉
  • 咖啡先生的白糖小姐

    咖啡先生的白糖小姐

    他和她从小一起长大,是青梅竹马也是一对冤家,谁成想两看互嫌弃的两人最后竟成了一对儿。很久以后她靠在他的肩上问他“你什么时候喜欢我的”“傻瓜,我喜欢你从一开始就喜欢了”
  • 圣法师宿舍

    圣法师宿舍

    一个普通的大学宿舍,一群普通的大学生,忽然被选中要拯救地球?WTF,这是什么鬼?就因为我撕了一张海报,就要这么对我???????
  • 一起上分啊

    一起上分啊

    我想讲一个故事,关于电竞的故事。故事里有亲情,有爱情,有友情,更有青春年少的澎湃激情。 不知道有多少人的电竞爱情,是从那句:“一起上分啊”开始的。
  • 无限宗师

    无限宗师

    前世时他踏在了武学的巅峰,但却依然是凡人之躯!今生,面对不同的力量体系,境界没有差异,那前路,便有无限的可能!以武入道吗?不,武本是道!所谓武道!
  • 幸与共

    幸与共

    血雨腥风的岁月,搅弄风云的权谋,幸得有你荣辱与共,生死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