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55900000013

第13章 河流与湖泊湿地(1)

甘肃省位于我国东部湿润区向西北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地表水系的一大特征是既有内流河,又有外流河。境内河流以乌鞘岭—毛毛山—景泰县北部一线为界,以西是内流区域,以东是外流区域,分属长江(主要是嘉陵江)、黄河、内陆河3大水系。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为286.2亿m3,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为8.4亿m3。其中,内陆河流域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55.6亿m3,黄河流域129.2亿m3,长江流域101.5亿m3。根据统计,全省年径流量大于1亿m3的河流有78条。其中,内陆河流域有独立出山口、年径流量大于1亿m3的河流有15条,黄河流域27条,长江流域年36条。

(第一节)嘉陵江水系

长江流域地处甘肃省南部,境内流域面积3.84万km2。该区水源充足,冬季不封冻,河道坡度大,多峡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包括嘉陵江水系和汉江水系。其中属于汉江水系的八庙河,源于太阳山,省内河长不足20km,流域面积仅为170km2。下面主要对嘉陵江水系进行描述。

一、水文特征

嘉陵江古称漾水、潜水,发源于西秦岭。主流经陕西凤县、甘肃两当、徽县、陕西略阳,在白水镇与发源于甘肃天水的西汉水汇合。之后经阳平关进入大巴山,在四川省广元市元坝区昭化镇与正源白龙江汇流。南流经苍溪县、阆中市、南部县、蓬安县、南充市、武胜县而达重庆的合川区,先后与自西北向东南流的碚江和自东北向西南流的渠江在合川附近汇合,构成巨大的扇形向心河网,经北碚区于重庆市汇入长江。全长1119km,流域面积近16万km2,年径流量约682亿m3,居长江八大支流之首。嘉陵江流域地势为西、北、东高,东南面最低。上游地跨秦、巴山地,河流穿行于秦岭、摩天岭、米仓山等崇山峻岭之中,山川起伏达400m~1000m。由于河谷深切,形成峡谷,水流湍急。特别是昭化以上的嘉陵江上游段,河道长357km,平均比降3.8‰,不少地段河谷为V形,坡谷陡达40°以上,支沟或溪流出口处多有冲积锥或洪积扇,如遇暴雨,经常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昭化至合川为中游,河床平缓,水面宽阔,河曲发育,可以通航。合川以下为下游,河道流向与四川盆地东部平行岭谷相交,切穿华蓥山南延3支脉后,形成风光奇丽的沥鼻、温塘、观音3峡谷。

甘肃省主要属于嘉陵江的上游,流域内降水充沛,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嘉陵江水系呈树枝状,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0km2以上的支流有17条,如甘肃省境内的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等,便是其中的较大支流。白龙江为嘉陵江上游的最大河流,是中国西部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与秦岭、淮河同为中国地理上重要分界线。源出甘南高原西倾山东端的郭尔莽梁德合拉卜哉峰(海拔高度约4190m)东北麓、碌曲县的郎木寺附近,曲折东南流,经四川省若尔盖、迭部、舟曲、宕昌、武都、康县、文县等县、区,在文县中庙乡罐子沟流出甘肃境,于四川昭化县旧城注入嘉陵江。河道全长576km,流域面积3.18万km2,年径流总量108亿m3;甘肃境内河长475km,流域面积2.72万km2,年径流总量93.8亿m3,5月~10月占75%左右。河道穿行于山区峡谷,平均比降4.83%,天然落差2783m,水流湍急,不利航行。主要支流有达拉沟、多儿沟(图5.2)、腊子沟、小岷江、拱坝河、白水江及四川省境内的青川河等。白龙江自武都以上为上游,武都至碧口为中游,两岸大都为断续曲折的峡谷。在文县玉垒乡关头坝,有白水江自西汇入,让水河自西南汇入,水量较大,两岸平缓。碧口至昭化一段为下游,又汇入团鱼河,水势平坦,流速较小,可通行船只。流域年降水量600mm~900mm,山区林草茂密,水土流失轻微,年侵蚀模数小于500t/km2。在舟曲—武都段,特别是北峪河流域,红层、黄土覆盖区夏秋多泥石流灾害。白龙江多年平均流量298m3/s,水能蕴藏量432万KW,1976年建成碧口电站,装机30万KW。

白水江位于甘肃省陇南地区,是白龙江最大的一级支流。正源黑河,源出甘、川交界岷山山脉中段的郎架岭东北,自西北向东南流至黑河塘后始称白水江,东南于柴门关入甘肃省文县境,被纳中路河、马莲河,南汇白马河、丹堡河,东至文县玉垒乡关头坝汇入白龙江碧口水库。流域面积8134km2,干流全长296km。其中四川境内189km,甘肃境内107km,河道平均比降10.1%。省境年径流总量35亿m3,以降雨补给为主。白水江地处岷山余脉,源头最高峰海拔4310m,除沟谷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外,大部分暖温带湿润气候,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高山草地。野生动物有450余种,动物区系属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地带,是中国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分布的最北界。

西汉水(古名漾水)源出天水市秦城区齐寿乡嶓冢山(现名齐寿山),嘉陵江支流。相传古时沿江有犀牛,又名犀牛江。它有南北两源,南源发源于寨子山,北源发源于长板梁,于天水镇汇合始称西汉水。西汉水自东北向西南流经天水镇、盐关镇、长道镇,有西和河、固城河、燕子河汇入。在礼县顺利峡折转向南,纳洮水河、清水河后转向东流,经西和县南汇太石河,成县、康县纳秦家河、平洛河,至陕西省两河口注入嘉陵江。全长286.3km,流域面积9657km2。年径流总量16.7亿m3,以降雨补给为主,81%集中在5月~10月。上游流经黄土丘陵沟壑区,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最大含沙量578kg/m3,居陇南山区诸河之冠。属山区性河流,比降大,水能蕴藏量21.62万KW。

二、江源正名

关于嘉陵江的源头,汉唐之际认为源出嶓冢山之漾水;宋代以后多认为源于陕西省凤县西北凉水泉沟的嘉陵谷,这是需要辨误的。

从历史典籍看,《尚书·禹贡》有“嶓冢导漾,东流为汉”的记载,最早把漾水作为汉水的上源。古人误以为西汉水系汉水上源,故班固、郑玄、《水经》作者都认为西汉水上源为漾水,其源头是嶓冢山,在今甘肃天水市和礼县之间。如《汉书·地理志》卷28下《陇西郡》记载:“上圭,安故,氐道,禹贡漾水所出,至武都为汉。羌道,羌水出塞外,南至阴平入白水,过郡三,行六百里。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郡过四,行两千七百六十里”。此段记载,表明《汉书·地理志》认识到羌水(白龙江上游)亦为源头之一。约成书于三国时期的《水经》也说:“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这种错误同样也出现在郦道元的注文中,《水经注》卷20《漾水》:“《华阳国志》曰,汉水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县漾山,为漾水,《禹贡》导漾东流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西县嶓冢山,会白水迳葭萌入汉,始源曰沔”。郦道元引《华阳国志》和《禹贡》作注,认为西汉水就是汉水的西源,东西两源汇合,称为沔水(汉水古称)。“会白水迳葭萌(今四川广元附近)入汉”,“会白水(今白龙江下游)”是不错的,但“迳葭萌入汉”显然是附会。其实,东至武都沮县的不是汉水,而是西汉水。由于西汉水和汉水是两条完全不同的河流,后人既知西汉水并非汉水上源,因又指陕西宁强县北汉源所出之山为嶓冢。

“嘉陵”一名最早见诸于《汉书·地理志》卷28《武都郡》:“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天池大泽在县西。莽曰循虏。上禄,故道,莽曰善治。河池,泉街水南至沮入汉,行五百二十里。莽曰乐平亭。平落道,沮,沮水出东狼谷,南至沙羡南入江,过郡五,行四千里,荆州川。嘉陵道,循成道,下辨道”。《水经注》卷20《漾水》关于今嘉陵江上源记载如下:“浊水又东南,与河池水合。水出河池北谷,南迳河池戍东,西南入浊水。浊水又东南,有两当水注之。水出陈仓县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之故道水,西南经故道城东”。说明南北朝时,今陕西凤县、甘肃两当县境内的嘉陵江上源仍如前世,称之为“故道水”或“两当水”。

直到唐代,关于嘉陵江正源的认识尚不出《水经注》的范畴。《元和郡县图志》(书成于813年)卷22《山南道三·利州》緜谷县记载:“西汉水,一名嘉陵水,经县西,去县一里……(葭萌县)北至州(緜谷)一百一十五里……嘉陵江,在县城南”,首次指出西汉水为嘉陵江正源。而关于今陕西凤县、甘肃两当县境内的嘉陵江上源依然指定为“故道水”。如《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凤州》梁泉县:“本汉故道县地……故道水,出陈仓县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

从宋代开始,才有关于嘉陵江源出今陕西凤县分水岭的记载。如《元封九域志》(书成于1080年)卷3《陕西路·凤州》梁泉县有“有安龙山、三松山、嘉陵江”的记载,应系最早明确凤县秦岭为嘉陵江源头的地理书籍。《方舆胜览》(书成于1239)卷69《凤州·山川》关于嘉陵江正源的记载更为明确:“源出大散关之西,去州九十里,循城下入两当、河池”。由于古人的活动范围和考察手段毕竟有限,随着今天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河源认定理论的不断完善,再加之对实地考察的日益深入,使不少典籍对江河源头的认定逐渐受到挑战。从综合分析角度看,嘉陵江的正源其实应是源出青藏高原东缘西倾山的白龙江。

白龙江古名“桓水”、“羌水”和“白水”。《尚书·禹贡》“西顷因桓是倈,浮于灊(嘉陵江),逾于沔(汉水)”的“桓水”,即指今白龙江。《水经注》卷32《羌水》记载:“羌水出羌中参狼谷。彼俗称为天池白水矣。《地理志》曰:出陇西羌道。东南流迳宕昌城东,西北去天池五百里……羌水又东南,阳部水注之。水发东北阳部溪,西南迳安民戍,由西南注羌水。又东南迳武街城西南,又东南迳葭芦城西,羊汤水入焉。水出西北阴平北界汤溪……羌水又东南流至桥头,合白水,东南去白水县城九十里”。《水经注》卷20《漾水》:“白水西北出于临洮县西南西倾山,水色白浊,东南流与黑水合。白水又东南,入阴平……白水又与羌水合,自下羌水又得其通称矣。东南流,注汉水”。此处的“白水”应系白龙江支流白水江,因与“羌水”在文县玉垒乡薛家坪汇合,所以“白水”亦指白龙江。如唐《元和郡县图志》卷22《山南道三·利州》记载:“白水,一名羌水,经(景谷)县西一里”。

地理学关于确定河源的原则、依据主要有5条:(1)河流长度。较多的人赞成以水流最长者为正源,即“河源唯远(长)”;(2)流量大小。以水量大者为正源,即“流大为源”;(3)流域面积。在河流水系分布图上,流域面积最广的支流为正源;(4)河流方向。主张河道上下游的一致性,以形似干流方向上的自然延长者为正源,即河源与干流流向较一致;(5)河谷发育。按照河谷发育早晚,河谷形成较早的河流为源。根据实地考察以及对精确的地图、遥感图像的判读和查阅有关历史资料,可以确认白龙江在在河长、流量、流域面积、源头海拔高度等多方面远优于宋代以来传统意义的嘉陵江正源。白龙江源头泉水的旺盛,即使干旱年份也水流不断(图5.3);而凤县泉水微小,河床经常断流。因此,我们不宜再继续因循旧的历史习惯,而应是积极影响、改变人们过去的不准确认识。诚如伍光和教授早年所指出,近20年内我国科学家查明了长江正源,更正了黄河源流,相信把白龙江确定为嘉陵江正源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第二节)黄河水系

黄河为中国第二大河,世界著名河流。源出青海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青海、四川后进入甘肃境内。

一、干流特征

黄河干流全长5464km,流域面积75.24万km2。黄河自青海玛多一下,沿阿尼玛卿山麓东南流,经甘青、甘川之间,又转向东北,至唐克汇白河后,急转向西北流,经甘肃省玛曲县,又沿阿尼玛卿山东北麓复入青海省,称黄河第一曲,河段长392km。入青海境后又转向东流,穿过龙羊、松巴、李家、公伯、积石等峡谷复入甘肃,流经积石山、临夏、东乡、永靖、兰州、榆中、皋兰、白银、景泰等县市,过虎峡入宁夏回族自治区,此段河长480km。在甘肃境内两段共长872km,流域面积14.33万km2。由西南向东北横贯甘肃省中部,有大夏河、洮河、湟水、庄浪河、祖厉河等支流注入。此外,尚有黄河的重要支流渭河、泾河发源并流经本省中、东部。

流经本省中部的黄河大致呈S型,因切穿祁连山东延余脉(古老基岩)多条,形成峡谷和盆地相间的串珠状地形。自西南向东北,本区依次有11个峡谷与10个盆地,如积石峡—大河家盆地、寺沟峡—永靖(或莲花城)盆地(现为刘家峡水库所占)、刘家峡—大川(或半个川)盆地、盐锅峡—达家川盆地、八盘峡—兰州盆地、小峡(又名桑园峡)—什川盆地、大峡—水川(又名青城)盆地、乌金峡—靖远盆地、红山峡—老龙湾(坝滩)盆地、米家峡—五佛寺盆地、黑山峡—中卫盆地(在宁夏境内)等。上诸盆地中,以兰州盆地面积最大,约320km2,靖远盆地次之,约290km2,什川盆地最小仅16km2(表5.1)。除盐锅峡与红山峡由较疏松的甘肃群红层组成外,其余各峡谷由坚硬的火成岩与变质岩组成。诸峡谷以黑山峡最长,达65km;八盘峡最短,仅6km。峡深100m~200m或400m~500m不等,落差巨大,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峡谷是黄河上游著名的水能富集带,为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的良好地址,形成多级开发的有利条件。除刘家峡(图5.2)、盐锅峡、八盘峡均已建成梯级水电站外,其余峡谷的水能尚待开发利用。被峡谷分开的宽谷盆地川台区,阶地宽阔,灌溉便利,农业发达,为本省历史文化及工农业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

同类推荐
  •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生物知识知道点:动物的进化

    简单地说,动物界的进化经历了一个从原始鞭毛虫到多细胞动物,从原始多细胞动物到出现脊椎动物。随着海洋面积的逐渐缩小,部分海洋脊椎动物开始向陆地进军,演化到两栖类,从中分化出哺乳类和鸟类,哺乳类中的一支进一步发展为高等智慧生物。
  •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农业

    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农业

    气象用通俗的话来说,它是指发生在天空中的风、云、雨、雪、霜、露、虹、晕、闪电、打雷等一切大气的物理现象。本丛阐述了气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及影响。
  •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中华科技五千年

    新编科技知识全书:中华科技五千年

    面对浩瀚广阔的科普知识领域,编者将科普类的内容归纳总结,精心编纂了一套科普类图书,使读者能够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科普知识,以便解开心中的种种谜团。阅读本套图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让读者在轻松之余获得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论教育,使自己的思想更严谨,更无懈可击。相信每一个看过这套书的读者都会为之受益。
  • 求知文库-生物生态拾趣

    求知文库-生物生态拾趣

    本书为青少年读物,介绍了动物、植物、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 科技想要什么

    科技想要什么

    凯文·凯利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全新的科技观。他认为,作为整体,科技不是由线路和金属构成的一团乱麻,而是有生命力的自然形成的系统,它的起源完全可以回溯到生命的初始时期。正如生物进化呈现出无意识的趋势,科技也是如此。通过追踪这些长期趋势,我们可以对“科技想要什么”有所理解。
热门推荐
  • 青梅靠边站:霸道总裁宠娇妻

    青梅靠边站:霸道总裁宠娇妻

    她逃跑宫哲瀚把她抓回来领证,“宫少,我和你没有关系”男人邪魅一笑,搂住她“我们结婚了”。“可证根本就没有领”男人把她压在身下,“我们先做点爱做的事,明天领证”。杨子衿怒喊“宫哲瀚,你这个混蛋”男人堵住她的唇,“我不做点什么怎么对得起混蛋这个爱称”这是一个微虐心后来又甜入骨子的故事。
  • 繁星之眼

    繁星之眼

    这个世界和我们想象的不太一样。当未知的真相被揭开,阴影中的邪恶开始蔓延,黑暗将笼罩这片大地,是谁仍在守望黎明。觉醒的篇章已经谱写,进化的序曲开始奏响,古老的赞歌在耳边吟唱。“恐惧终会被希望驱散,传承者的意志必将战胜一切!”PS:没有古武世家和修真的纯异能小说。
  • 恶魔专宠:丫头,我吃定你

    恶魔专宠:丫头,我吃定你

    《快穿攻略:男神,跟我走》“焚孜夜,我喜欢你。”蔚毓涵通红着脸,看着他一字一句认真的说。却被他壁咚在床任由他强行索取,而回复却石沉大海。这么容易就放弃,那还能是她“蔚毓涵”吗?在父母安排同居后,她的计划也慢慢展开。他吃饭时“焚孜夜,我喜欢你。”他睡觉时“焚孜夜,我喜欢你。”他洗澡时“焚孜夜,我喜欢你。”终于焚孜夜无法再任由她的胡闹,长臂一揽将她拥入怀里“喜欢就一起洗。”
  • 乡间远行

    乡间远行

    毕业进入社会后的迷茫,用另一种生活方式阐述生活的意义。,我们辛辛苦苦考入象牙塔,世界发展的距离越来越近,我们对生命的追求一定只能留在大城市才能实现吗?
  • 江黎我们终将分离

    江黎我们终将分离

    十二三岁的时候喜欢一个人,那时懵懂无知,即使后来分散了,也没感到遗憾;十七八岁的时候喜欢一个人,把他藏在心底,因为后来分散了,怎么也忘不掉;二十多岁的时候喜欢一个人,他乐我便欢喜,后来把他弄丢了,我也迷失方向;三十多岁的时候还爱那个人,我仍独自生活,看开了很多事儿,却仍未忘记他;后来,后来,后来的后来,都是没有你的未来……——摘自姜颜的日记
  • 凡尘若梦绾君心

    凡尘若梦绾君心

    她是名动四国,世人称颂的晨阳郡主。他是当朝皇上唯一的皇帝,是被架空了实权的皇叔。她喜红衣,他着白衣。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两人却被命运绑在了一起。“啊烟没有本王的允许,谁敢娶你?”“啊烟,做本王的女人,本王许你一世安宁。”“顾凡烟你敢走本王就一个一个杀尽你在乎的人,你一日未归本王的剑就一日不归鞘。”“啊烟,留下来,陪在本王身边,可好…”(宠文,放心入坑,绝对的大宠)
  • 邪魅王子vs冷爱公主

    邪魅王子vs冷爱公主

    原本应该是大小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人,在十二岁却被颠覆了。她变得冷漠,提出过分的要求只是为了留住他们。人人酷爱的邪魅少爷,因为她的身世,让他对她产生了兴趣,一步步调查也一步步沦陷。他准确无误的让她爱上了他,结果却告诉她这些都是假的。他改变了她,却也深深地伤害了她。当邪魅王子遇上冷爱公主会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呢?就让我们一一来揭晓吧!
  • 那些年的校园故事你还记得吗

    那些年的校园故事你还记得吗

    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这是一个小故事合集。那些年的我们,那些年的时光,那些年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史上99个血淋淋的教训史上99个活生生的经验大全集

    对于很多青年朋友来说,读一读关于历史事件的宏大叙事——“正史”很重要,但也不妨多了解一点常常在细微处见出历史真精神的“史屑”,知道一些掌故轶闻,这样既补充了正史之不足,也能培养自己对于历史的兴趣。本书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精选与时代精神结合紧密、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并根据内容对每个故事都进行了深刻、精当的经验要诀分析,以期对怀有不同心理需求的读者以精神上的享受和人生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