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69900000024

第24章 、功败垂成

董卓死后,作为诛杀****的首要功臣,王允得以总理朝政,录尚书事,王允也表奏天子任吕布为奋威将军,仪仗与三司相同,并进封为温候,与之共同执掌朝政。

大权在握的王允态度开始发生改变,他原先惧怕董卓,故屈身降志,委曲承奉,杀卓之后,以为再无患难,就有点居功自傲。

当然他也有骄傲的资本,生杀予夺基本由他一个人说了算,董大人脾气大,王大人的脾气好像也不小。

蔡邕本是当世大儒,虽迫于压力,委身于董卓,但并没有帮董卓做什么坏事,有一次蔡邕到王允家里作客,说起董卓的时候,想起了董卓的知遇之恩,不知不觉叹息了几声。

王允很不高兴,当场变了脸色,勃然大怒,骂道:“董卓,国家大贼,几乎覆灭我朝,你身为臣子,应和大家一样感到愤怒,只是因为他对你好,你竟然把大节也丢了,不知道朝廷正惩处所有有罪之人吗!你在这里悲伤、哀痛,难道不是与他通同叛逆?”

蔡邕也意识到自已有点失态,马上谢罪,但王允不依不饶,还是逮捕了蔡邕,交廷尉审讯。

狱中,蔡邕承认有罪,请求黥首断脚,饶一条命,使他能继续修成汉史。

蔡邕的名气很大,不少士大夫怜悯他,求王允放过蔡邕,但王允就是不松口。连太尉马日蝉都专程前往王允住处,替蔡邕说情:“伯昭(蔡邕字)是难得的旷世奇才,学问渊博,见多识广,特别是对本朝故事了解颇多,应当给他机会,让他继续写成史书;况且伯昭以忠孝闻名于士大夫之中,现在以莫须有之名给他判罪,恐怕有失众望,不服人心吧!”

王允反驳道:“从前汉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他写谤书,流传后世。现在国家的命运中衰,皇位不稳固,不能让谄媚的人在幼主左右执笔。对皇上没有好处,我们这些人也会受到他的攻击。”

马日蝉无奈,只得退出,遇到同僚后,不由得感慨地说:“王允这种作法恐怕不行吧!善待人才,这是一个国家得以维持和发展的命脉,而让国家经典得以流传,则是重视国家制度和创作的保障。如今,像王允这样不重视贤才,切断国家的命脉,阻碍国家经典的流传,难道能维持久远吗?”大家听后,都不停叹息。

蔡邕最后冤死狱中。之后,文武百官和士大夫对蔡邕的死议论纷纷,王允听闻这些议论后,这才后悔处置有些过份。

蔡邕死时六十一岁。很多士大夫和儒生为他屈死流泪。兖州、陈留间甚至有人画着蔡邕的像纪念他,可见蔡邕影响之深远。

蔡邕能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不仅因为他博学多才,还因为他极讲孝道,是天下士林学习的楷模。

蔡邕年轻时,母亲就卧病在床,不能起身。在母亲卧病三年期间,不论盛夏严冬、气候变化,蔡邕没有解开过衣带,母亲病重的时候,他一直不睡觉,足足守了七十天。母亲死后,他在墓旁盖一间房子住下守着,一动一静,都遵守当时的礼制。这些都不是一般人能装出来的。

蔡邕除了以孝名动天下外,本人也极爱学习,少年时就博学多才,文学、数术、天文,音乐无一不精。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在其他人帮助下修订《六经》被汉灵帝正式颁定为标准经文,供所有儒生学习,蔡邕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使工人刻好立于太学门外。碑新立时,来观看及摹写的,一天之内,车子就有近千辆,街道也随之堵塞。

蔡邕的死令很多朝中大臣对王允大感失望。

人死不能复生,如果说王允杀蔡邕,只是措施失当的话,那么对董卓旧部的处理,则是王允最后走向灭亡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

董卓的嫡系部队是凉州兵,战斗力强,董卓死后,如何处置凉州兵,是王允眼下最需要考虑的大事。

在怎样处置董卓旧部的问题上王允态度模糊,有些摇摆,他企图削夺凉州兵将领的兵权,取缔全部凉州兵,并且计划利用关东兵去控制他们。

他手上最主要的力量是吕布,吕布和王允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但吕布在董卓身边常常扮演的是看家护院的角色,董卓手上的主力都掌握在自已的女婿牛辅等人手中。忠于吕布的兵马并不多。董卓死后,京城内的一些部队投靠了王允、吕布等人,力量有所增强,但与董卓部署在外面的部队相比,明显有差距。

王允和吕布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董卓的女婿牛辅,牛辅统领董卓的主力单独驻扎在S县今HNSMX市杀死董卓后不久,吕布立刻派李肃到陕,打算用皇帝诏书的命令杀掉牛辅。

当时,牛辅正分别派遣校尉李傕、郭汜、张济攻夺陈留、颖川各县。听说董卓被杀的消息后,牛辅就开始戒备,李肃只能当众宣读诏书,但牛辅根本不予理会,率众攻打李肃,结果李肃战败,逃到弘农郡(今HN灵宝北)。

李肃的失败让吕布很生气,虽说是同郡人,又在诛杀董卓时出力不少,但吕布仍怪其无能,将其处死。

牛辅打了胜仗,本是好事,但皇帝以诏命杀他这件事,令牛辅很担心,他害怕有人利用这件事暗害自已,于是整天手握兵符令箭,把兵器放在身边,借此给自已壮胆,每次会见部下及宾客,他都先让相面先生看一下来人,观察一下来人脸上是否有反气。

有一天中郎将董越前来见牛辅,牛辅让人卜算吉凶,结果得到了一个《周易》上的《睽》卦,卜算的人说,火克金,是外面的人企图对里面的人有所行动的卦,牛辅听后立即杀了董越(《魏书》)。

不久,牛辅军营里面有士兵趁夜间叛逃,军营之中一时骚乱不安,神经过敏的牛辅以为全营的士兵都背叛了他,就取出自已的金银财宝,和一向关系很好的月支胡人赤儿等五六人一起翻出城墙,北渡黄河。

没想到赤儿等人见牛辅所带财物很多,就起了杀人越货之心,于是抢劫了他的财物并把牛辅的头砍下来送到了长安请赏。

朝廷就这样莫明其料地灭掉了心腹大患。

事情远没有结束,李傕等人回来后,得知牛辅被杀,大军顿时成了没人认养的孩子,心灰意冷之下,本打算各自分散回家。

偏朝廷迟迟没有发布赦免董卓旧部的文书,又开始流传要杀死所有凉州人的谣言。令李傕等人极为恐慌。

这时牛辅营中有个讨虏校尉叫贾诩的,是涼州武威人,是个深藏不露的历害角色,在李傕等人彷徨不安的时候,站出来说道:“听说长安城中的人议论说想要杀尽凉州人,而各位丢下部属单独出逃,就是一个亭长也能把你们捆绑起来。不如带领部属往西去,在经过的地方招募士兵,来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有幸把事情办成,就可以以朝廷之威来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跑也不晚。”这几句话有如醍醐灌顶,李傕等人一下子就清醒了。

李傕立即带领部众向西进军,所到之处收容了不少逃亡的士兵,实力大增。

王允得到消息,立派胡轸、徐荣在新丰迎击,结果徐荣战死,胡轸带兵投降。

王允没想到凉州兵如此之强,就派两个凉州官员胡文才、杨整修,去安抚李傕等人,但王允平时因董卓的关系,对凉州人是极讨厌的,可想而知,这两个凉州的官吏是被冷落的对象,而且王允并没看清事态的严重性,只是叫二人传话:朝廷没有诛尽凉州兵之意,李傕、郭汜你们二人,带兵进京,意欲何为?

结果是,胡、杨二人并没有帮王允说话,而是毫不客气地把那些叛军带到了长安。

大军赶到长安时,已有十几万人。在趋往京城的路上,又和董卓原来的部下樊稠、李蒙、王方等人合兵一处,兵力更盛,很快包围了长安城。

长安城内守军不多,但城墙高陡,李傕等人一时也无法攻破,围城八天之后,(《三国志》记载为十天,但过程极为简略)城内的蜀兵突然叛变,打开大门接应李催大军进城,王允的防线彻底崩溃。

吕布的军队守在城北与攻打城北的郭汜对峙,听说城门已破,吕布知道守不住,遂打开城门,上前对郭汜说:“不如我们两人都退兵,你我二人来场决斗,将军敢吗?”

郭汜胜券在握,不想在部下面前示弱,于是出列和吕布较量,几个回合之后,郭汜就被吕布以矛刺中,郭汜的随从见势不妙,立即冲上去把郭汜救了回去,他们可不管什么狗屁约定,马上一拥而上,吕布兵少,只能败走。(《英雄记》)

走之前,吕布想邀王允一起逃走,但王允拒绝了,断然道:“我最大的愿望是安定国家,如果做不到,那就有死而已。”吕布只得带队只身离开。

李傕、郭汜杀入长安城后,杀了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吏民死者不可胜数。王允和皇帝只能跑到宣平城楼躲避叛军,李、郭大军很快包围了城楼。

李傕、郭汜看到皇帝后,还是按臣子的礼节于城门下拜,并伏地叩头,此时献帝已有些年岁,就指责道:“你们攻入京城,想做什么?”李傕道:“董卓忠于陛下,而无故为吕布所杀,臣等为董卓报仇,不敢作叛逆之事,如果臣等大仇得报,愿到廷尉那里领罪。”李傕、郭汜的部下则不停叫嚷着交出王允,不肯离去。

王允无法,知道躲不过去,为免天子受累,只得在李傕、郭汜等人的逼迫下,出来见李傕,被李傕当场杀死,并被暴尸街市。同时被杀的还有王允的宗族十余人。(张番《汉纪》中)

就这样,在董卓死后不到六十天,长安城就易了主。李傕、郭汜将参与谋杀董卓的人全部处死,又找到董卓遗骸,派人埋葬于郧,不料几天之内,狂风、暴雨不停,大水流进墓坑,把董卓的棺材又冲了出来,也许上天也不愿意董卓安息吧。(语出《三国志》)

掌控朝政后,李傕等人马上逼着天子给自已封官。李傕担任车骑将军、池阳侯,兼任司隶校尉、授给符节;郭汜担任后将军、美阳侯;樊稠担任右将军、万年侯。李傕、郭汜、樊稠三人总揽朝政。

张济担任骠骑将军、平阳侯,驻扎在弘农。

李傕本想给贾诩封候,没想到贾诩坚决推辞,说:“我不过是救命之计,哪有什么功劳!”李傕只得作罢,改任贾诩为尚书典选。

同类推荐
  • 辽西夏金

    辽西夏金

    本书涵盖政治、经济、军事、中外交往、艺术、思想、科技、社会生活等方面,以时间为经,以人物和事件为纬,全面反映辽、西夏、金朝代治乱兴衰的全过程。
  • 世子的那些事

    世子的那些事

    生来当做纨绔世子,说许多却难说。城中一老人虽三十老几却如花甲老人,背双刀匣,握烧云掌吐月。山上有个罗汉喜喝酒,爱吃荤,便去还俗,随心所欲。江湖盛传,阎王无情,鬼面有请,其实那鬼面除了不爱说话,对人可好了。庙堂有一将军,姓马,欲战沙场,也有一卒,姓赵,欲杀敌将。而我们的主角,则一袭白衣锦缎,腰束玉带,裙裾飘摆,含笑而立,身后跟着一位背琴老人。
  • 英灵餐厅

    英灵餐厅

    奇点位面,是一个可以穿梭各个历史线的位面。这个位面的人类,切磋厨艺,收集食材,开办餐厅,穿梭在各个历史主线,用美食犒劳人类文明长河中的英灵们。…………qq群号:546398003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可以加入交流。
  • 大明奇才

    大明奇才

    生活在现代的大学生杨帆,因伸张正义被一伙犯罪集团制造事故杀害,但是机缘巧合穿越到明朝成为当朝大学士杨士奇的小公子,但是由于自己的庶出身份在自家受尽白眼,最终被自己大哥赶出家门,但是杨帆凭借自己现代人的见识和知识,在大明王朝混的风声水起,兴学讲堂,改革变法,统军作战。征蒙古,灭倭国,一举创立了大明王朝的盛世,让华夏立于民族之巅!
  • 回到古代当王侯

    回到古代当王侯

    17世纪中叶,地理大发现已经进入尾声。这是最坏的时代,蹒跚走过三百年的大周王朝危机四伏,中央内阁争权夺利,党争不休。地方豪强趁乱割据一方。关内流民四起,关外蛮族虎视眈眈。这也是最好的时代,东南地区的丝绸、茶叶、瓷器远销欧洲,源源不断的白银流入中华大地。能臣猛将辈出,他们外据蛮夷,内荡流寇,挽大厦与将倾,救万千生灵于水火。用生命谱写一曲乱世悲歌。此时的欧洲,东印度公司贪婪的触角伸向全世界,尼德兰海上马车的风帆遮天蔽日,殖民者们在全球疯狂圈地。在这关键的历史节点,华夏文明何去何从?蟒袍加身的秦瑜面朝大海,目光深邃,他抽着卷烟,思考着这个沉重的问题。
热门推荐
  • 星罗万圣

    星罗万圣

    所谓神通,即是彻地通天的神魔手段,上可摘星拿月,下可移山填海,修炼到高深处,超脱于天地六道轮回之外,不入十类之种,不在五行之中,不达两间之名,欲求长生便可长生,欲求不死便可不死,荣华富贵,金钱美人,更可信手拈来,你可想要?你可敢要?
  • 城破前

    城破前

    随笔小记,喜欢的话可以帮忙收藏下,谢谢啦。
  • 请多多指教哦

    请多多指教哦

    中考已经过去了,高一新生们带着激动的心情前去报道,在这美好的校园里会发生啥美好的故事呢,请大家多多观看内容。嘿嘿嘿~
  • 诸界典狱长

    诸界典狱长

    郑御:“抱头蹲下,你被捕了!”魔门长老:“这位少侠,你拿个棍子指我干嘛?”郑御:“大人,时代变了。”......阿赖耶识:“典狱长,监狱关不下了。”郑御:“把那个科幻位面的老弟,拉出去处决了,把位子让出来。”......郑御带着死宅人工智能,穿越诸天万界,抓捕一个个违反规则的罪犯,关押进自己的监狱战舰内。前往一个个位面后,郑御渐渐发现,最大的罪犯,就是那站在万界顶端的......诸神。
  • 妖君传说

    妖君传说

    天生为强大妖族,因体质原因家族成员阻止修行。黑暗势力以体制为由,夺取家族至宝,家族惨遭灭门。为报家族之仇愿以天下苍生为敌,以杀正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而我以万物为羔羊。
  • 姐是个大佬

    姐是个大佬

    【女主马甲多,狂拽酷炫屌炸天;男主强大追妻不要脸】都市互宠文,敲甜~“你怎么还死缠烂打?”“我追我未来老婆,有错吗?”“…”“你可以试试。”“那…”某总裁粉红泡泡都要冒出来了,面上还假装淡定。
  • 道星

    道星

    重生为星,天道主宰。造万物众生,创玄妙修真。登大道混元,掌生灭造化,且看那宇宙是否为——黑洞。
  • 赤烎

    赤烎

    赤血烎道,源龙圣血,开道征伐。末世天劫,因何而起。善始悲终,天地风云。曼珠献祭,沙华终隐。叶生启花,花开叶陨。三途河畔,千载望穿。血色彼岸,万载光阴。尘曦千载,轮回宿命。一入红尘,弑轮回吾的时代终将到来,天地盈虚尚难保,谁敢阻我。
  • 三国之赵云天下

    三国之赵云天下

    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每个英雄的诞生总是抛不开血与火的赤练。赵云无疑就是被历练出来的那个英雄,请关注这位逗必英雄,请大家不吝啬的点击收藏!谢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